水肿肢体使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监护会导致水肿加重吗?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无创血压测量系统VS有创血压 测定循环血容量的不同成分 有创动脉血压测定压强 —即单位面积上循环血液所产生的压力 袖带血压测定血流 —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血液量 无创血壓测量系统VS有创血压 有创压力直接测量出收缩压和舒张压再计算平均压 一般情况下,有创直接测压较无创测压所得结果高5-20mmHg 高血压患者经無创获得的收缩压较有创低低血压患者经无创测得的收缩压较有创测量值高 只要管路通畅,传感器系统设置及功能正常有创动脉血压測定应当最为准确 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手段通常分为电化学法和光学法 电化学法:先进行人体采血,再利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化學分析测出血氧分压再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光学法:采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nm的红光和940nm嘚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感强度来计算血氧饱和度 指脉血氧计 耳脉血氧计 足血氧计 如何进行最理想脉搏血氧监測? 血氧监护仪所示的数据为前8-12秒内血氧饱和度平均值 避免与袖带在同一手臂上 避免在动脉导管或腔内导管的肢体上使用 测定部位表皮增厚或痂壳指甲条件影响数值 遮盖探头纠正周围光强度过高导致的影响 血氧饱和度 血氧测不出或报探头脱落 探头的位置与方向不对 运动干擾 传感器不要把放在有动脉导管 、静脉注射管或进行血压测量 的血压袖套的肢体 强光环境或有指甲油 血氧探头的位置与连接 探头的位置与方向 小儿与新生儿采用的专用探头 (方向与连线的固定) 报警的危害 危害 报警的 有效性 报警的频 率很高 报警的仪 器很多 报警的仪器很多 据統计,ICU内报警声音总类已由1983年的6种增加至2011年的40多种目前无仪器报警声音特性和音量的统一标准,导致不同的仪器之间可能会发出相同的報警音 报警频率过高 有研究表明,在ICU每天每位患者平均可出现150-400次报警有些甚至高达700次报警 错误或无意义的报警过多 Lawless等的研究表明68%的報警是不正确的,94%的报警没有临床意义 Chambrin表明护士只对25.8%的报警采取了干预措施如调整氧饱和度探头的位置、更改报警阈值、吸痰、调整药物剂量等,只有5.9%的报警是需要通知医生的总的来说有意义的报警只有27% 报警倦怠 报警倦怠是发生报警相关性意外事件的主要原因 佷多研究证明过多且无意义的报警可导致护士产生报警倦怠,护士对报警不敏感不信任并对报警的反应延迟。由此可导致医务人员关闭報警、调低报警音量或者把报警极限设置在安全范围之外而这些行为可带来严重或致命的后果 Biton等的研究发现如果护士认为报警的可信度囿90%,那么她们会对90%的报警做出反应但如果报警的可信度只有10%,那么护士也只会对10%的报警做出反应 报警管理实践警戒 监护前合适嘚皮肤准备 每天更换电极片 个体化的心率/律的报警极限设置 个体化的氧饱和度报警设置 持续的报警管理培训 制定报警相关的制度和处理流程 每天更换电极片 Cvach等的一项质量改进表明每天更换电极片可减少46%的报警量但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来支持该项措施 个体化的心率/律的報警极限设置 报警极限的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应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报警极限设置更改监护仪报警的默认设置,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设置个体化的报警极限可显著降低报警的发生率 Graham等在更改监护仪的默认设置个体化设置心率/律报警极限并把相应的更改对护士進行培训后,报警减少了43% 氧饱和度探头质量影响报警 尽管指氧饱和度探头的质量在不断改进末梢灌注不良和患者移动会影响氧饱和度嘚监测。因此需要更多关于新型探头的研究 使用一次性饱和度探头以及粘贴式饱和度探头能显著提高周围灌注不良和肢体活动频繁患者的氧饱和度监测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氧饱和度报警的发生 持续的报警管理培训 培训能改善护士对有效报警管理的认知和理解 持续的再培训后護士能主动设定报警极限而不是等到报警多次发生后再被动去设定报警极限 修订管理制度、持续培训、改善听视觉环境可提升床边监护仪報警有效性 与您共享! LOGO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Back to the basics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本质…… 足够的局部组织血流与合理的氧代谢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发展 Text1 Text2 Text3 BP HR ECG CVP PAWP CO 胃腸PHi 乳酸监测 心脏超声 PICCO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局限 患者因素:以往健康状态、年龄、现病史、潜在的并发症 局部血流与氧合监测手段有限 监测數据如何与患者状况结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