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肖贵清清的研究生刘永现在在哪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永
刘永系所:管理系职称:研究员联系电话:010-E-mail:yongliu@个人主页:http://www.pkuwsl.org个人简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男,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1997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与工程双学位专业,200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和工学(清华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7月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9.8在UniversityofMichigan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9月受聘北京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参与国家水专项、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及地方委托研究等18项、U.S.NOAA研究2项、U.S.EPA-STAR前期研究1项;发表论文99篇,其中:SCI34篇。作为主要撰稿人参与专著2部,译著和编著各1部;参与“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英文著作各1部的编写。研究领域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规划方法;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参数估值及不确定性分析奖励荣誉2012中国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10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中国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优秀会议论文奖2009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9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学术兼职与会员栏目会员:InternationalSocietyforEcologicalModelling,InternationalSocietyforEcologicalEconomics,Coastal&EstuarineResearchFederation,InternationalWaterAssociation,中国会,中国科学学会、中国学会委员:中国规划专业委员会EditorialBoard:RegionalEnvironmentalChange(2011~)审稿:RegionalEnvironmentalChange,EstuariesandCoasts,WaterResearch,WaterResourcesresearch,EnvironmentalScienceandTJournalofHydrology,WaterAirandSoilPollution,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EcologicalModelling,EnvironmentalManagement,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SCE,JournalofHumanandEcologicalRiskAssessment,EcologicalResearch,JournalofHydroinformatics;科学学报;生态学报;科学教育背景北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学士清华大学,工学学士07/6UniversityofRegina,Canada工作经历UniversityofMichigan,ResearchFellow科研项目时间项目名称滇池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改善湖体水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水专项-006)课题负责人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课题负责人高原湖滨河口湿地磷在"水-底质-植物"中的输移关键过程及截留效应定量评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水专项)参与云南异龙湖生态系统灾变的驱动因子与关键过程反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不确定性流域污染负荷削减决策的风险显性区间数优化模型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负责人郑州新区保护规划()(郑州市人民政府)课题负责人国家保护“十二五”规划前期委托课题(国家保护部)课题负责人变化条件下的湖泊-流域响应模拟(北京大学“985”二期)课题负责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昆明市人民政府)参与NOAA:CoastalHypoxiaResearchProgram(CHRP2005)参与NOAA:LakeErieHypoxia(ECOFORE)参与EPA:ConsequencesofGlobalChangeforWaterQuality(G2008-STAR-D1)参与代表性论文1.LiuY,WangZ*,GuoHC,YuSX,ShengH.2012.ModellingtheEffectofWeatherConditionsonCyanobacterialBloomOutbreaksinLakeDianchi:aRoughDecision-AdjustedLogisticRegressionModel.EnvironmentalModelingandAssessment,DOI:10.-012-9333-3.2.ZhouJ,LiuY*,GuoHC,biningSWATModelwithSequentialUncertaintyFittingAlgorithmforStreamflowPredictionandUncertaintyAnalysisfortheLakeDianchiBasin,China.HydrologicalProcess,DOI:10.1002/hyp.9605.3.LiuY*,ArhonditsisGB,StowAC,ScaviaD.2011.PredictingtheHypoxic-VolumeinChesapeakeBaywiththeStreeter-PhelpsModel:ABayesianApproach.JournaloftheAmericanWaterResourcesAssociation,47(6):.4.LiuY*,ZouR,GuoHC.2011.ARiskExplicitIntervalLinearProgrammingModelforUncertainty-BasedNutrient-ReductionOptimizationfortheLakeQionghaiWatershed.JournalofWaterResourcesPlanningandManagement-ASCE,137(1):83-91.5.LiuY,ZouR*,RiversonJ,YangPJ,GuoHC.2011.Guidedadaptiveoptimaldecisionmakingapproachforuncertaintybasedwatershedscaleloadreduction.WaterResearch,45(16):.6.LiuY,EvansMA,ScaviaD.2010.GulfofMexicoHypoxia:ExploringIncreasingSensitivitytoNitrogenLoads.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44(15),.7.LiuY,GuoHC*,YangPJ.2010.ExploringtheinfluenceoflakewaterchemistryonChlorophyll-A:Amultivariablestatisticalmodelanalysis.EcologicalModelling,221(4):681-688.8.ZouR,LiuY*,RiversonJ,ParkerA.2010.Anonlinearity-intervalmappingschemeforefficientwasteloadallocationsimulation-optimizationanalysis.WaterResourceResearch,W08530.9.LiuY,ScaviaD*.2010.AnalysisoftheChesapeakeBayHypoxiaRegimeShift:InsightsfromTwoSimpleMechanisticModels.EstuariesandCoasts,33:629C639.10.ScaviaD,LiuY.2009.ExploringEstuarineNutrientSusceptibility.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43(10):.11.LiuY,YuYJ,GuoHC*,YangPJ.2009.Optimalland-usemanagementforsourcewaterprotectionunderuncertainty:AcasestudyofSonghuabaWatershed(SouthwesternChina).WaterResourcesManagement,23(10):.12.LiuY,ZhouF,YuYJ,GuoHC*,ZouYF.2009.BioticIntegrityAssessmentanditsimplicationsforFishConservation.WaterEnvironmentJournal,23(3):189-199.13.LiuY,GuoHC,MaoGZ,YangPJ.2008.ABayesianhierarchicalmodelforurbanairqualitypredictionunderuncertainty.AtmosphericEnvironment,42(36):.14.LiuY,GuoHC,YuYJ,DaiYL,ZhouF.2008.EcologicalCeconomicmodelingasatoolforlakeCwatershedmanagement:AcasestudyofLakeQionghaiWatershed,China.Limnogica,89C104.15.LiuY,GuoHC,ZhouF,QinXS,HuangK,YuYJ.2008.Aninexactchance-constrainedlinearprogrammingmodelforoptimalwaterpollutionmanagementatthewatershedscale.JournalofWaterResourcesPlanningandManagement-ASCE,134(4):347-356.16.LiuY,YangPJ,HuC,GuoHC.2008.Waterqualitymodelingforloadreductionunderuncertainty:ABayesianapproach.WaterResearch,42(13):3305-14.17.LiuY,GuoHC,YuYJ,HuangK,WangZ.2007.Sedimentchemistryandthevariationofthreealtiplanolakestorecentanthropogenicimpactsinsouth-westernChina.WaterSA,33(2):305-310.18.LiuY,GuoHC,ZhangZX,WangLJ,DaiYL,FanYY.2007.Anoptimizationmethodbasedonscenarioanalysesforwatershedmanagementunderuncertainty.EnvironmentalManagement,39(5):678-690.19.LiuY,LvXJ,QinXS,GuoHC,YuYJ,MaoGZ.2007.AnintegratedGIS-basedanalysissystemforland-usemanagementoflakeareasinurbanfringe.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82(4):233-246.20.LiuY,QinXS,GuoHC,ZhouF,LvXJ.2007.ICCLP:Aninexactchance-constrainedlinearprogrammingmodelforland-usemanagementoflakeareasinurbanfringes.EnvironmentalManagement,40(6):966C980.主要专著刘永,邹锐,郭怀成.2012.智能流域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刘永,郭怀成.2008.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郭怀成,刘永,贺彬.2007.流域规划典型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郭怀成主编.2006.规划方法与应用.北京:工业出版社(参编2章).(美)伦纳德?奥托兰诺著.郭怀成,梅凤乔(译),茹江,刘永(校).2004.管理与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impactassessment).北京:工业出版社.(译著)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主编.2009.规划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LiuY,GuoHC.2009.ABayesianApproachforParameterandLoadEstimationinRiverWaterQualityModelingunderUncertainty.In:GradyHanrahan(Ed.)ModellingofPollutantsinComplexEnvironmentalSystems-VolumeII.ILMpublications,UK.教授课程规划学(本科,郭怀成教授主持)水学(研究生,郭怀成教授主持)学生信息博士后:周Z2011博士研究生:董菲菲2011、梁中耀2012、李玉照2013硕士研究生:颜小品2010、张祯祯2010、张晓玲2012本科生:颜小品2006(已毕业,北京大学)、李梦莹2008(已毕业,UniversityofMichigan)、吴桢2009欢迎对流域科学、规划等方向感兴趣的学生加入我们!
&&&&&&&&&&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永明:多尺度疲劳损伤分析和不确定性管理-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选择地区=
当前位置:&&&&&&&&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永明:多尺度疲劳损伤分析和不确定性管理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永明老师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作了一场题为“多尺度疲劳损伤分析和不确定性管理”的讲座,公路学院先后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11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先后建立了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公路建设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高速公路筑养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行列。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基于小时空尺度提出新型多尺度疲劳损伤分析框架。这一新构想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周期的提法,而是直接基于加载周期内瞬时裂纹增长规律建立,采用多分辨率原位光学显微镜和观测电镜的疲劳测试来验证模型假设。基于此,为了同时解决结构动力学和材料疲劳损伤问题,提出一个耦合分级的状态空间模型。这一新构想为从纳米级到整个结构体系的耦合多尺度疲劳损伤预测提出精确严谨的方法,探讨一种综合不确定性管理办法来分析随机疲劳特性,简要介绍了不确定性的量化和发展,模型校验,和不确定性更新,详细介绍广义的最大熵更新框架,旨在不确定性管理中的信息融合,制定未来的研究计划。  刘永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交通及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1999年获同济大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美国范德堡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与断裂,概率统计方法,结构评估、预测以及风险管理。刘永明博士是ASCE桥梁工程杂志的副主编,担任ASCE-ASME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的编辑委员。
友情链接(链接QQ: 教育培训链接QQ群:):
版权所有 &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远洋国际中心D座1404室
联系电话:010-& 京公网安备43
Copyright &
cnm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肖贵清的研究生刘永现在在哪_研究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2,262贴子:
肖贵清的研究生刘永现在在哪收藏
河北师大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热门链接: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永教授应邀为我校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举行首场讲座
【作者】研究生处&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17:16& 【点击】[]
4月22日下午,学校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首场专题学术讲座在宝山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三楼多功能厅举行。讲座邀请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永教授主讲, 主题为“滇池富营养化控制的中长期战略与思考”。我校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到场聆听。讲座由研究生院副院长汪勇主持。
学术讲座现场
讲座中,刘永分享了自己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正在开展的研究内容,着重介绍了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研究思路和从不同角度建模、验证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富营养化的概念,分析了我国湖水富营养化的基本特征、富营养化的问题及富营养化科学的决策与科学问题,让学生全面了解富营养化。刘永着重从四个方面详述了滇池富营养化的控制的中长期战略与思考。
最后,刘永勉励参加讲座的研究生,希望他们关注云贵高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积极投入到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中。
讲座结束,现场同学积极踊跃与刘教授交流互动,并表示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等都受到了深刻启发,听有所得,收获颇丰。
刘永教授回答现场研究生的提问
本次讲座是我校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首场专题讲座。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给研究生搭建高起点、深层次、多领域、最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交流,培养研究生潜心钻研、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展示我校研究生的精神风貌,学校决定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启动并主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将持续一个月,采取“总—分—总”的模式,首先,研究生院举办启动仪式和组织系列学术活动;其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实际举办形式多样的分论坛,在此基础推荐优秀代表参加学校的总论坛;最后,学校举办总论坛,开展系列学术评比活动,并评出获奖等次。
【责任编辑】张皓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当前第1页
Copyright (C)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技术部 投稿信箱: gznuxb@(浏览本网主页,建议IE7.0以上,分辨率最佳)我校于晓雷、刘永深、范杭等三名研究生荣获2015年度百人会...~【学人堂】
&&&&&&&&&&&&&&&&
我校于晓雷、刘永深、范杭等三名研究生荣获2015年度百人会...&|&&|&
首页 | 中山大学首页 | 中大图志 | English|中大新闻|每周聚焦|媒体中大|专题报道|教学科研|对外交流|服务社会|招生就业|视觉中大|逸仙论坛| |视听新闻|中大学人|校园生活|信息预告|学子风采|校友动态|网论精粹|高教动态|中大校报|中大电视|首页>> 中大新闻我校于晓雷、刘永深、范杭等三名研究生荣获2015年度百人会英才奖稿件来源:研究生院 | 作者:研究生院 | 编辑:金凤 | 发布日期: | 阅读次数:
年度百人会英才奖颁典礼暨十周年庆典活动近期在上海举行。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于晓雷、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生刘永深、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研究生范杭荣获本年度百人会英才奖。第二届英才奖获得者洪淑芬校友应邀出席庆典,研究生管理处处长郝雅娟带队参加活动。 百人会英才奖项目联席主席曾宪章博士(中)为我校同学颁奖,并与我校代表合影留念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美国的一个华人精英组织,由著名美籍华裔贝聿铭、马友友等人发起,成立于1990年。目前有会员140人左右,均为在美国社会中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华裔,包括杨致远、骆家辉、张亚勤、陈冲、靳羽西等。百人会英才奖设立于2005年,面向国内14所高校,奖励具有杰出领导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术能力突出的优秀研究生,支持中国培养学养俱佳、德才兼备的新世纪英才。百人会英才奖成立十年来,我校共有23名研究生获此荣誉。 百人会英才奖项目联席主席曾宪章博士为我校同学颁奖&|&&|& &|&&
欢迎加学人堂公众号:xuerentang99 ,分享最新大学新闻!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xuerentang99
大学新闻:&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肖贵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