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边缘返回5d的边缘倒角值是多少

偷师iPhone5 倒角成超极本设计新风标
9 月 13 号,我带着两个问题看完了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其中一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正面解答,改变了比例后的 iPhone 5 如何兼容旧的 APP,另一个就是新 iPhone 5 的新设计能不能再次打动人,用了哪些新材料、新工艺?毕竟在自己心目中,iPhone 4 在设计上已经趋于完美,iPhone 5 想让上一代 iPhone 相比之下迅速变成屌丝的难度太大了。好在 iPhone 5 没让自己失望,iPhone 5 的外观还是有一些新东西。如果没记错的话,整场发布会下来,Phil 和 Jony 至少三次提到了倒角设计,甚至 Jony 在 5 分钟宣传视频里用了差不多 30 秒的时间讲解了倒角边的精密制作,显然倒角和蓝宝石玻璃已经成了 iPhone 5 设计改变上最突出的元素。倒角成 iPhone 5 最大设计亮点什么是倒角设计呢?机械工程专业的朋友会比较熟悉,比如一块两面相交的铝板,倒角就在这个垂直的棱面上再弄一个 45 度的小平面,让原本的一个直角变成了两个钝角。其实这个设计在 iPhone 4 上已经有过使用,只是并不明显,但是当你拿出你的 iPhoen 4 来,仔细观察金属矿的边缘时,就会发现这个倒角被抛光打磨过了,变换角度的话会形成“移动”的高光反射。圆角和倒角设计被广泛运用在珠宝和手表的设计当中,高光反射会使得物品看起来有高档感,非常吸引眼球。两代 iPhone 对比当年在 iPhone 4 发布的时候,苹果官方图集曾经不厌其烦展示各个角度的倒角,但实际上 iPhone 4 的倒角长度只有 0.2 mm 左右,iPhone 5 这次没有使用 4 代的共模注塑(金属框和两片玻璃之间的塑料黑线),转用了一体式的铝合金设计,而倒角平面也要明显增大了不少(应该有 0.6 mm 左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摄像头、闪光灯的边缘都用上了倒角设计iPhone 5 这次非常的强调倒角,倒角除了能使边缘不那么硌手外,我认为其作用首先是为了制造切割感,这种切割感会让我们感觉手中的 iPhone 5 更像是一枚珠宝,钻石最重要的就是切割工艺,而切割工艺是为了制造反射,这些反射就来自于线条和倒角的配合。iPhone 5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高光反射,在几乎所有不被注意的地方,像摄像头、金属按键边缘、数据线接口、耳机孔都使用倒角。再有就是颜色和光线的调和作用,可以看看黑色款,机身侧面铝合金使用的是哑光的表面肌理,这和抛光制作的倒角镜面形成截然相反的特征,但却都能传递出铝的本质。背部也是一样,铝合金上下两段的着色玻璃或陶瓷玻璃和无光泽的铝合金背板同样形成了一种调和。我丝毫不怀疑未来的超极本能够借鉴倒角的创意,拿来显然要比创造要容易得多,但是拿来之后如何处理就是另外一门学问,这就是 Make Things 和 Make Things Right 的区别,倒角不单单是通过金刚石刀具切削成一个小平面而已,其中对尺寸、抛光度的工艺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这些都是超极本需要认真考虑的。-----------------------------------------------------------------------------------------------------------------------------------苹果产品对 PC 的影响很大,像 Unibody 之于 UX31,康宁强化玻璃之于 XPS 13,iMac 之于 Spectre One,都说苹果用设计改变了行业,但为什么他们都没能取得苹果的成绩呢?跟随者的先天缺陷是注定的,之前 Unibody 对于苹果来说完全是设计进化中追求整体性的自然结果,没有认可可供参照的产品,其中大胆的锋利边线设计,大大的挑战了用户对于锋利物体的心理恐惧,但换来的是几乎完全纯粹、直白、求本溯源的体验效果。MacBook(左)和模仿者(右)的变现对比
但这种思维到了其他厂商中,就变了味道,可以看看下上面对比,左边的是MacBook,右边是那些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模仿者的样子,对比一下边缘可以发现右边的产品显然是觉得 MacBook 太硌手了,然后就自作聪明的加了一个“圆角”,这个“圆角”恰恰是一些 PC 厂商在设计思维上的写照。只看重眼前的功利,边缘太锋利就做成圆角,还不够舒服就加上胶条,用户喜欢什么就给什么,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感到舒服……不得不说,这种谦卑的示好,对利益回报的急切追求,对于用户褒奖的渴望,是非常短视的行为,这种思维下的产品注定变成一个只为生意的工具,不会成为永恒。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网站
参考价格:¥3688
参考价格:¥5400
参考价格:¥5499
参考价格:¥19999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数码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617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来自子话题:
胡说!!Macbook 根本没有辐射!而 PC 的辐射最多最大!!&br&截图作证:&br&&img src=&/e1e9dd0b111a65a35c1cc_b.jpg& data-rawwidth=&828& data-rawheight=&1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8& data-original=&/e1e9dd0b111a65a35c1cc_r.jpg&&&br&&a href=&///?target=http%3A///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辐射3》年度游戏版 v1.7 中文完整无删减下载【5.83GB】已补种~!&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从标题就可以看到,最强的辐射,可达 5.83 G !丧心病狂。
胡说!!Macbook 根本没有辐射!而 PC 的辐射最多最大!!截图作证:从标题就可以看到,最强的辐射,可达 5.83 G !丧心病狂。
来自子话题:
我是学生。用了一年多iPhone,打算新学期换古董机黑白屏诺基亚了(??Д?) &br&大一开始是用智能机,太会玩,第二学期换成黑白诺基亚。这个学期简直充实到哭,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复习功课上,集中闲暇时间各种出去玩,生活幸福指数biubiubiu一下就上去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三节金融课还没闯过一关candy crush而得抑郁症了≧?≦&br&用了一个学期小黑屏,觉得自己可以hold住智能机了就换了iPhone,比之前是好很多,但是太多APP闲暇时间还是玩花眼,而这些时间其实可以集中起来做些比玩手机有意义多的事情啊,比如看书、旅游、捏橡皮泥…所以还是决定换回小黑屏。&br&啊我好像是答得牛头不对马嘴,但是题主反正是问放弃iphone的理由嘛,也作个参考好惹。&br&嗯,就酱。&br&&br&补充:在图书馆听到铃声一脸紧张地翻出夹在书里的手机,发现是桌对面同学的电话真是尴尬得要死。(捂脸
我是学生。用了一年多iPhone,打算新学期换古董机黑白屏诺基亚了(??Д?) 大一开始是用智能机,太会玩,第二学期换成黑白诺基亚。这个学期简直充实到哭,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复习功课上,集中闲暇时间各种出去玩,生活幸福指数biub…
来自子话题:
如果要一个月重装一次Windows,那么Windows并不是你糟心的根源
如果要一个月重装一次Windows,那么Windows并不是你糟心的根源
来自子话题:
同作为独立开发,设计一直是自己做的。&br&&br&以前设计工具主要用Photoshop,后来被推荐用了Sketch以后,效率“呼啦”一下得到提升。&br&上手非常快,知乎的&Sketch&话题下有不少干货。&br&重点推荐下这个网站,有大量设计精良且可以免费获得的Sketch资源:&br&&a href=&///?target=http%3A///all-free-source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l&/span&&span class=&invisible&&l-free-source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至于icons,现在有大量可以获得icon的网站,从收藏夹里拉几个:&br&&a href=&///?target=http%3A//www.easyicon.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标下载,ICON(PNG/ICO/ICNS)图标搜索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oic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un Project&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免费也有收费,根据需要交一点点费用就可以避免重复造轮子,简直美好。&br&&br&当然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合作就更完美了。&br&&br&而且能写好代码又有良好设计品味的开发不在少数,多看多想都是可以进步的,共勉。
同作为独立开发,设计一直是自己做的。以前设计工具主要用Photoshop,后来被推荐用了Sketch以后,效率“呼啦”一下得到提升。上手非常快,知乎的"Sketch"话题下有不少干货。重点推荐下这个网站,有大量设计精良且可以免费获得的Sketch资源:…
来自子话题:
我一直以来都希望有一家厂商可以造出和我计算器一样大的好用的手机,之前的三星、诺基亚等都做过这样尺寸的机器,但是实际体验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后来苹果推出iPhone 6 Plus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一直期待的手机终于出现了。&br&&br&人在美国,在网上下了两次订单但是送货周期都是3~4周,所以两次都取消了,然后直接到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苹果直营店购买,早上10点钟店铺开门,我10点多一点到的,排队的人不多但是机器已经没有几台了,轮到我的时候正好是最后一台灰色的Plus所以我马上取消了网上的订单然后预约,但是想买给女朋友的iPhone 6银色版本已经没有了,剩下的金色之前试过感觉并不是很好看所以没有订,后来回头再问的时候金色也已经缺货了。现在想想折腾这么久,这台机器应该是注定属于我了...&br&&br&第二天还想去试试运气看看有没有iPhone 6可以一口气带走然后见到了下面的场景:&br&&img data-rawheight=&658& data-rawwidth=&658& src=&/c5eaf5b073a9b87e9cb7a8e0fbbee08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c5eaf5b073a9b87e9cb7a8e0fbbee088_r.jpg&&要知道现在黄牛都已经绝迹了这都是纯粹买了给自己用的,我只能说我想太多了…&br&&br&--------------------------容量-------------------------&br&&br&没有选择64G版本一是因为我既不玩游戏也不是自拍狂魔所以我从来都用不到,二是根本没有货,纠结的权利都没有。装完所有的应用后储存空间还是剩余很多的,和我以前的iPhone 5s属于一个水准,反倒是我的iPad因为以往的使用习惯导致16G经常捉襟见肘:&br&&img data-rawheight=&2208& data-rawwidth=&1242& src=&/8a52ed8dda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8a52ed8dda7_r.jpg&&&br&--------------------------外型-------------------------&br&&br&iPhone 6 Plus在拿到之后感觉到苹果在工业设计上还是一如既往的领先,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舆论和图片来做出判断,因为无论是手感还是精致程度,iPhone 6 Plus都是不输于5/5s的。&br&&img data-rawheight=&905& data-rawwidth=&1530& src=&/67eed3b4c1eeba5eed4a5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0& data-original=&/67eed3b4c1eeba5eed4a5e_r.jpg&&苹果把机身背面的标志从直接抛光改成了镶嵌,这样的做法成本完全不同,可以看出苹果在信号问题上已经是尽可能的努力了,可惜要在一部机器里集成那样多的频段、双Wi-Fi、NFC…还要保证美观,实在不是我们目前科技和成本所能允许的。&br&&br&iOS 8的新壁纸有大量的圆形,之前一直不明白,后来&a href=&/people/zhangyingfeng& class=&internal&&张英锋&/a&提到圆形的独特:&br&&br&&blockquote&这种宗教的狂热驱动他和信徒们不断的去挖掘“自然”之美,并在数学之外的音乐、建筑、雕刻、绘画等领域发现了大量的比例关系,最有名的是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叫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认为所有图形中,圆是最对称的,所以圆是最完美的图形。参见&a href=&///?target=http%3A///show_hdr.php%3Fxname%3DPPDDMV0%26dname%3DSAS1L41%26xpos%3D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思想(朱光潜)&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br&想到大概Jony Ive也是个对圆形有极度喜好的人吧?(iPhone 5c的保护套)&br&&br&然后发现其中一张壁纸很合我胃口:&br&&img data-rawheight=&1673& data-rawwidth=&2833& src=&/266a6c133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33& data-original=&/266a6c133ba_r.jpg&&这张壁纸不知道为什么,纯黑背景中的白花和它正中那一点点的绿色给我很平静的感觉。&br&&br&--------------------------摄像头-------------------------&br&&br&除了天线外,另一个被批评最多的就是摄像头,这个摄像头的突出导致了连包装盒都要专门为它打一个孔:&br&&img data-rawheight=&2453& data-rawwidth=&2446& src=&/9fae0d5cddc9ae30b20e7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6& data-original=&/9fae0d5cddc9ae30b20e70_r.jpg&&当时我看到以后还没心没肺的笑了好久后来仔细一想,多出这么一道打孔的工序成本会增加多少?估摸着工程师和设计师已经为此吵过无数次了...&br&然后就出现了这个...看架势应该是设计师得到了想要的厚度,工程师死命护住了科学。&br&&img data-rawheight=&732& data-rawwidth=&942& src=&/0b83bcbb6929bbc2d392d15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2& data-original=&/0b83bcbb6929bbc2d392d15a_r.jpg&&其实这颗摄像头还是很不错的,在这样的厚度下(包括突起部分)集成了光学防抖和相位对焦,唯一牺牲掉的就是解析力,但是考虑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把照片洗出来,纯粹放在手机上看,效果对于非摄影师们来说是完全够用的。很多人追求和吹捧数据,最后拍出来的照片还不如一台卡片机(比如我),与其这样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学习构图,效果绝对比手机数据的提升要好得多。&br&&br&人在芝加哥的时候恰好是大雾,所以拍了一点照片检验机器在光线不足时的能力:&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e382d355e02b037bafccc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e382d355e02b037bafcccc_r.jpg&&&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534c62cd1d342c2b216afa134ca9074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534c62cd1d342c2b216afa134ca90741_r.jpg&&图片没做任何处理,可能是天气原因,远景很模糊,总体感觉并不是很令人满意;&br&&img data-rawheight=&534& data-rawwidth=&849& src=&/ecd8e70ecff590a0e086df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9& data-original=&/ecd8e70ecff590a0e086df5_r.jpg&&这是没有经过放大的,仅仅是在电脑上按实际尺寸显示的照片,边缘模糊,细节丢失的挺多的。&br&&br&&img data-rawheight=&1800& data-rawwidth=&1350& src=&/0ca554cbde3acbe36a112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0ca554cbde3acbe36a112d_r.jpg&&靠近后效果好很多(原谅我没有其他的近距离照片了)&br&&br&然后回来后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再次试验了一次:&br&&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3d5a9cda92abe0e3b431df535cf0017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3d5a9cda92abe0e3b431df535cf00178_r.jpg&&效果好很多:&br&&img data-rawheight=&346& data-rawwidth=&496& src=&/db2180da89dde91543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db2180da89dde91543ea_r.jpg&&&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bbce64ded2ac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bbce64ded2acb_r.jpg&&&br&夜拍我并没有测试,因为在阴天条件下iPhone 6 Plus的表现已经极大的下滑了,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了。&br&所以官方宣传的四轴防抖,在光线不足时我没有太体会到优势。&br&&br&但是在视频拍摄时,光学防抖确实很优秀,在密歇根大道和南区连接的桥上我拍了一段车流的视频,车辆过桥时桥体会有非常明显的抖动,但是拍完回放时视频一直很稳当,没有观察到任何抖动,这一点表现确实很好。&br&&br&&img data-rawheight=&1305& data-rawwidth=&3007& src=&/088ecc24bed084bb4288d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7& data-original=&/088ecc24bed084bb4288d2_r.jpg&&这是手机平放在桌面上的效果,有略微的不平整,虽然不会担心蓝宝石的镜片被刮花,但是这种放不平的感觉确实还是不那么舒服,具体感觉可以体会一下椅子四角不平。&br&所以我买了官方的硅胶保护套,白色的搭配黑色感觉还不错,比黑色搭配黑色要协调,而且我终于拥有了一直想要的熊猫机:&br&&img data-rawheight=&1927& data-rawwidth=&2811& src=&/10574b0fbb41afdad9fec3e2b5f264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11& data-original=&/10574b0fbb41afdad9fec3e2b5f264bb_r.jpg&&&br&--------------------------显示-------------------------&br&&br&显示方面,官方提供“标准”和“放大”两种界面,我选择的是标准,感觉阅读和使用完全没有影响,和iPhone 5s差不多,比5s多一排图标,所以以往需要翻页才能找到的东西现在在第一页基本都能找到。&br&&br&&img data-rawheight=&2000& data-rawwidth=&3008& src=&/afd5c54ff74bf3dcbdf8f27fcbd6b7f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8& data-original=&/afd5c54ff74bf3dcbdf8f27fcbd6b7f2_r.jpg&&&br&iPhone 6 Plus官方给出的像素密度是401 ppi,可以看到以往在iPhone 4之后到6打止的机型上,“设置”图标下的“置”字一直以来三横都是看不清的,但是在6 Plus上却清晰可见:&br&&img data-rawheight=&1274& data-rawwidth=&1940& src=&/0e39a2c9076abff2f90b8d1cda356fc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40& data-original=&/0e39a2c9076abff2f90b8d1cda356fcc_r.jpg&&&br&当然分辨率的提高也会带来GPU负担加重的问题,不过有一点,我不玩游戏,所以实际体验时并没有感觉到什么问题。至于有人说的卡顿,我确实在下拉通知中心的时候遇到过,但是这应该是优化问题,因为除此以外的所有效果都是流畅的。&br&&br&--------------------------软件&兼容-------------------------&br&&br&说到软件,因为iPhone 6 Plus已经发布这么久了,很多软件的适配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所以除了少部分软件存在模糊的情况,键盘错位或者软件显示不全等之前很多人说的软件问题我并没有遇到过。&br&&img data-rawheight=&2000& data-rawwidth=&3008& src=&/661cdf4cde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8& data-original=&/661cdf4cded_r.jpg&&微信的字号、图标等都没有问题。&br&&br&&img data-rawheight=&2208& data-rawwidth=&1242& src=&/abef83f74e8bd83dd73379ca90eebe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abef83f74e8bd83dd73379ca90eebefd_r.jpg&&键盘也很好用,因为放大了的缘故所以误触现象很少,中文目前还不支持联想,美行也不支持九宫格,而百度、搜狗等输入法感觉上并不比原生的流畅,所以也不喜欢。&br&&br&&img data-rawheight=&2208& data-rawwidth=&1242& src=&/4b940a97e63ac42f35417b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4b940a97e63ac42f35417b1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208& data-rawwidth=&1242& src=&/71c9c81819aecdbd00acbd99e0b9140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71c9c81819aecdbd00acbd99e0b91404_r.jpg&&&br&我不知道为什么,知乎在首页时间线的显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打开答案,就会有种字体模糊的感觉。&br&&br&&br&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浏览苹果官网时,我请求了桌面站点但是依然是显示的手机端的页面:&br&&img data-rawheight=&724& data-rawwidth=&817& src=&/dc9fa5a76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7& data-original=&/dc9fa5a76d_r.jpg&&&br&在用阅读模式浏览文字时,大屏的优势很明显,而且比iPad要轻很多,所以我现在基本是用6 Plus浏览长篇的东西,也许这个习惯会在月底Kindle Voyage到了之后有改变,因为6 Plus在看久了之后,眼睛还是很痛,所以不建议作为主力的阅读设备。&br&&br&关于iPhone 6 Plus的横屏模式,对于我来说其实很少用到,所以一些细节上的设计也没有太体会出方便:&br&&img data-rawheight=&1830& data-rawwidth=&1624& src=&/0efd88bedbfff96343fb6daeaece819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4& data-original=&/0efd88bedbfff96343fb6daeaece8199_r.jpg&&不过,如果iPad能够加入这种文件夹多页浏览,感觉会是很好的。&br&&br&--------------------------尺寸-------------------------&br&&br&关于iPhone 6 Plus的厚度和大小,我拍了几张对比图,应该很能说明:&br&&img data-rawheight=&2000& data-rawwidth=&3008& src=&/bc08c086f1d6a9c49f3eb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8& data-original=&/bc08c086f1d6a9c49f3eb0_r.jpg&&厚度上5s最厚7.6mm,6 Plus最薄7.1mm,iPad Air其实和5s不相上下7.5mm(原谅我放荡不羁爱摔机)。&br&&br&在脱下保护套的时候可以非常清晰的感觉到6 Plus的轻巧圆润,这种手感应该说是八代机器中最好的,既兼顾了5/5s金属的质感,又有最初几代和后来5c的圆润。大小对于我来说也是很合适的,放进口袋刚刚好,起身坐下也不会挤到。&br&&img data-rawheight=&2000& data-rawwidth=&3008& src=&/96ce3caeb65e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8& data-original=&/96ce3caeb65ee_r.jpg&&其实6 Plus已经很大了,但是比起我当初设想的计算器还是小了不少(不过当年想的是卡西欧的计算器)。习惯以后,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当初想的那么难以接受,就像下面这张图,你说很大吗?其实还好。&br&&img data-rawheight=&1996& data-rawwidth=&1932& src=&/b0ae6c2fda43b45eb58f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2& data-original=&/b0ae6c2fda43b45eb58fd4_r.jpg&&&br&--------------------------续航&充电-------------------------&br&&br&在续航上,iPhone 6 Plus比起5s还是好出了不少,这种一直开LTE还不停的刷微信和知乎的情况还可以用6个小时,这还不算剩余的24%的电量。出门以后再也不担心半路没电了。&br&&img data-rawheight=&2208& data-rawwidth=&1242& src=&/eee2b2abe2d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eee2b2abe2de_r.jpg&&&br&苹果自带的这种充电器是5V 1A的,听说很慢:&br&&img data-rawheight=&1705& data-rawwidth=&2145& src=&/c31c93b5e1dde5f40f2ad5e3c491cf6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45& data-original=&/c31c93b5e1dde5f40f2ad5e3c491cf68_r.jpg&&所以我用的是iPad的充电器,5.2V 2.4A,大概2个小时左右充满。&br&&br&--------------------------最后-------------------------&br&&br&iPhone 6 Plus到目前是我觉得最适合我的手机,所有的东西就像是安排好的一样,这种感觉在之前的手机中都没有存在过。希望往后的iPhone可以越来越沉稳精炼,不会沉迷于追求技术的堆砌。
我一直以来都希望有一家厂商可以造出和我计算器一样大的好用的手机,之前的三星、诺基亚等都做过这样尺寸的机器,但是实际体验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后来苹果推出iPhone 6 Plus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一直期待的手机终于出现了。人在美国,在网上下了两次订单…
来自子话题:
如果是 iPhone 5c 的价格更低,符合消费者(中国消费者)一个能预期的范围,那么这场发布会很有可能具有些摧城拔寨的架势了,这个价格是否能奏效,其中的市场反应很难去预计,包括中国市场是否对其他国内厂商相对低价的手机的份额是否完全没有影响,现在很难判定,Apple 对这个产品的价格策略肯定有过充分的考虑,而且此前也有范本,那就是 iPad mini 的价格,在发布时人们都普遍认为相对 Nexus 7 等产品没有侵略性。如果从产品上去看,如果并不在专注于配件参数之价格比的话,iPhone 5c 的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因为除了塑料的外壳这种材料的选择,在其他工艺上并不逊色于 iPhone 5s,而材料的选择并不能用廉价和高档来区分,塑料可以带来很好的色彩表现之类。更重要的是 iPhone 5c 与 iOS 7 的搭配。&br&&br&iOS 7 虽然在发布之后一个短时间内,给一些用户带来不少冲击,有趣的会发现一来就抱怨的往往是原先在意设计的人群,那些靠 Apple 培养起审美,甚至包括一些设计手法的设计师,这些人原先得以依靠的东西被瓦解之时,就变得无所适从了,它属于审美的一种形态——习惯美[1]。但是,不久之后,尤其越靠后面,如果去 Twitter 以及新浪微博去搜索 iOS 7,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提及这个关键词的人都是等不及了。&br&&br&iOS 7 虽然不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但是看待这场发布会,需要将它纳入其中。对这场发布会,我们可以去讨论和分析具体的一个产品,但是对于所谓“后 Jobs”时代的 Apple 来说,从这场发布会开始,慢慢能呈现出一个全貌,至少一些轮廓开始逐渐清晰,这个传递到人们的图像在成型,就像 iOS 7 一样,它与前时代是有非常大的差别。&br&&br&这个改变追溯的代表人物上,那就是 Tim Cook 和 Jony Ive 了。&br&&br&Tim Cook 和 Jony Ive 都是说话柔和的人,相比于 Steve Jobs 那更是温顺,但是在底子上,我觉得两人都比 Steve Jobs 更加激进,而 Steve Jobs 则是非常传统,甚至说更像传统的匠人,一个做“设备”的匠人,匠人都是保守的。&br&&br&可能很多人认为保守和激进的关系应该颠倒了,如果去阅读相关的材料,我认为可以意识到这点,我当然是靠这些阅读得出的结论。这个推定导致的一些误解,可能和人们潜意识中保守是差的,而激进是好的这样的映射关系有关。&br&&br&Steve Jobs 的保守,并不是指如果保守了就推不出那些革命性产品了,保守与 Vision 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表现在具体的执行层面。Apple 一些具体的一些具有革命意义的举措,尤其是面对产品之外,非“设备”内在关系,而与市场与用户等相关,Steve Jobs 开始都是持反对态度了,比如 iPod mini 和 App Store 两项,对每个产品来说,属于转折点的,这些在 Walter Isaacson 的《Steve Jobs》一书中有详细介绍。&br&&br&保守带来的另外一面就是如匠人一般,紧紧围绕产品,这也就是为什么 Apple 的优秀产品能够不断推出,那是从很多设计之中挑选而出的,如果没有具备这种匠人思维,很难从那么多设计样机中选择出一个恰好的最终形态。&br&&br&Steve Jobs 的保守也可以从他个人喜好上看出,他以设计品味著称,所以按照人们的“常理”认识,靠着杂志培养起的常理,他应该住在杂志上表现的那些以 Iconic 设计围绕的场景之中,但事实是很日常,包括他的家居环境,这与一位成熟的匠人非常贴合。&br&&br&Tim Cook 和 Jony Ive 不具备 Steve Jobs 那样的 Vision 能力,而且两人专于各自领域,但是两人都是激进的,富有进攻特性的。&br&&br&Tim Cook 的进攻特性容易理解,比如他在供应链的表现,比如刚加入 Apple,就将生产外包,不断将成本和生产控制到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办事雷厉风行,富有魄力,比如元件的采购策略之类。在很多方面 Tim Cook 的进攻性 Steve Jobs 是无法达到了,比如舍弃 Scott Forstall。另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可算其开放性的一种体现。&br&&br&Jony Ive 的激进或许很难明白,因为从他对设计的理解中,可以看出他与 Steve Jobs 一样具有匠人的精神,不断追求直到最佳的选择,而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但 Jony Ive 在设计上有更大的视野,能够容许变化,iOS 7 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从一些具有转折意义上产品上能看到 Jony Ive 的这种设计上的 Vision 和开放性,从透明 iMac 开始一直到 Unibody 等, 这些我们在事后观察看起来顺理成章,但是要在创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这种突破不是靠因循守旧能带来的。如果坚持那种“习惯美”,Apple 不会在具体设计的形态中如此反复。&br&&br&iPhone 5c 可以看作是 Tim Cook 和 Jony Ive 具有进攻性的一种体现,这是一个战略性的产品,而并不是“最好的产品”,如果只推出“最好的产品”,那么就自由 iPhone 5s 了,当然 Apple 能够能使 iPhone 5c 生成正当性,而不是被认为是一种变种,比如通过取消 iPhone 5,通过材料的选择,色彩的确定等等,让 iPhone 5c 相对于 iPhone 5s 以及 iPhone 来说,是一个独立的产品。&br&&br&没有了 Steve Jobs 的那种保守和吹毛求疵,如何抑制分化和稀释就必不可免,这就需要市场的参与,Apple 不再具有以前那种非常凝聚而具形的形象,但“后 Jobs”时代的开放性同样让人充满期待。&br&&br&可能就是更多的色彩。&br&&br&&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640& src=&/33cdcbe6c455d3c5742afe4ef9d51cd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3cdcbe6c455d3c5742afe4ef9d51cd7_r.jpg&&&br&1. “美有两种起因:天然性和习惯性。自然美来自构成统一性的几何,即均衡与比例。习惯美来自使用,因为熟悉会使人生发对事物原本没有的爱。后者出错
的机会较大。真正的标准应该是自然或几何美。几何图形天生地比不规则图形更美:方与圆为最,其次是平行四边形和椭圆。直线有两种状态最美:水平状态与垂直
状态;因为这种美来自大自然,而且来自需要,没有状态会比挺拔更加结实”。 来自:&a class=&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not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ote/8731623&/span&&span class=&invisible&&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如果是 iPhone 5c 的价格更低,符合消费者(中国消费者)一个能预期的范围,那么这场发布会很有可能具有些摧城拔寨的架势了,这个价格是否能奏效,其中的市场反应很难去预计,包括中国市场是否对其他国内厂商相对低价的手机的份额是否完全没有影响,现在很…
来自子话题:
&p&限定一下条件,作为非技术工种的移动办公工具来说,用Surface Pro代替笔记本完全没有问题。&/p&&p&================&br&&/p&&br&&br&&p&说点亲身经历&/p&&p&我现在的项目,乙方技术公司派来的非技术人员都是不带笔记本,带Surface Pro的。而我虽然有游戏本、笔记本、超极本,但是我去开会通常是带个iPad的,因为公司没给配Surface
Pro。&/p&&p&===============&br&&/p&&br&&p&一般移动办公的基本需求:&/p&&blockquote&&p&能连WiFi&/p&&p&电子邮件&/p&&p&即时聊天工具&/p&&p&基础办公软件,文档、表格、幻灯片等等&/p&&p&音频/视频会议&/p&&p&连接外接显示器/投影仪&/p&&p&连接打印机&/p&&/blockquote&&p&这些用Surface Pro完全能够做到,有些时候配合触屏用起来的体验甚至比笔记本更好。&/p&&br&&p&当然,Surface Pro配置肯定比不上同价位笔记本,使命召唤肯定是玩不爽,屏幕不够大(虽然可以外接),看高清电影肯定不过瘾等等。但是这些不是移动办公的需求。如果你的目的是玩使命召唤,你最关心的是配置而不是轻便,那对于你来说Surface Pro确实替代不了笔记本。&/p&&br&&p&相比一个强大的配置,轻便、小巧的权重要高很多,我现在用的14寸笔记本1.3公斤,在超极本中算中规中矩,但是Surface Pro比这轻了有一斤,比最轻量级的超极本还轻。&/p&&br&&p&别觉得这一斤没多少,像我这样出差或者去别处开会恨不得只带个iPad的人看来,一斤就是能不带就不带了的区别。&b&如果只是回个邮件、播放个幻灯片、开个电话会议、计个笔记什么的,&/b&&b&Surface Pro这样差不多能塞进口袋里的东西完全能胜任,我为什么要多带个重很多的13/14/15/17寸的笔记本折腾自己?&/b&&/p&&p&---------------&br&&/p&&br&&br&&p&题主还提到了触屏在笔记本上是鸡肋,其实这是大误。&/p&&br&&p&试想着你拿着一个1.3公斤的超极本,然后用触摸板给别人展示一下自己的文档,操作翻页、放大、缩小等等;再试想一下手里拿个轻很多的iPad或者Surface
Pro,然后用手指划来划去展示里面的内容,手指一划翻页、手指一夹缩放。两者的文档展示和用户操作体验差太多了,还省得手酸。&/p&&br&&p&当然,你可能觉得需要这样做的时候不多,不过移动办公的情况下,这种事情很常见的。笔记本配合鼠标使用的话体验也不错,但你这不就要多带个鼠标,还得找桌子嘛。&/p&&br&&br&&p&=================&br&&/p&&p&总结一下来说&/p&&ul&&li&&b&对于玩游戏、看电影的人来说,Surface Pro代替不了笔记本,配置没有优势,触屏用处不大;&/b&&/li&&li&&b&对于要移动办公的人来说,Surface Pro完全可以代替笔记本,尺寸、重量优势明显,触屏很有用处。&/b&&/li&&/ul&&p&&u&你猜Surface Pro的目标用户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u&&/p&&br&&br&&br&&p&==============&/p&&p&上面主要谈了一下Surface和笔记本,没有拿iPad和Surface来比,免得偏题,我这里简短说一下我个人感觉得到的区别,不考虑外设的情况下:&/p&&blockquote&&p&iPad的重量比Surface更轻&/p&&p&iPad价格比Surface Pro有优势&/p&&p&iOS操作体验更加舒服&/p&&p&Surface的接口比iPad多一点&/p&&p&Surface和WinTel环境的兼容更加好一点,能胜任的办公任务也比iPad多点。&/p&&p&Surface内存多点,不像iPad上网页经常要重新加载&br&&/p&&/blockquote&&p&你问我哪个更好,我觉得只要是公司给配,给我哪个我都不嫌多。&/p&
限定一下条件,作为非技术工种的移动办公工具来说,用Surface Pro代替笔记本完全没有问题。================说点亲身经历我现在的项目,乙方技术公司派来的非技术人员都是不带笔记本,带Surface Pro的。而我虽然有游戏本、笔记本、超极本,但是我去开会通常…
来自子话题:
理由有很多,Lumia系列目前主要的战略是差异化,例如高像素相机,无线充电等等,其实我觉得手机作为一个消费品,如果钱不算大问题,想换只需要一个理由:你喜欢。&br&&br&楼上有很多人的机智调侃,其实没有什么价值。题主又不是没用过iOS,没必要在这里秀优越感。&br&&br&作为一个iOS,Android,WP8都用过不短时间的用户,我的个人感觉是:&br&1. 三个系统在习惯了之后,都是很优秀的手机操作系统。iOS的应用最多,玩法也最多,但是其他两个基本也能满足日常需求。&br&2. 作为乔老爷的产品,iOS的上手难度是最低的,而且在统治了智能机系统这么多年后,很多操作习惯已经成为了常识,所以一般人会觉得iOS最适合初学者。&br&3. iOS作为最成熟的系统,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很少,而Android和WP8多少会有一些反人类的设计。(当然,Apple在iPhone 5变成马脸之后,还不修改iOS顶部导航设计,个人对此持保留意见)。&br&综上,iOS是最优秀的系统,但是即使是在Windows统治桌面系统的时代,不也有人用Linux和Mac OS么?&br&&br&如果真需要理由(特性)的话:&br&1. Lumia的相机硬件素质不错,软件可玩性很高(包括照相应用Smart Cam和后期应用Creative Studio),另外照片跟Skydrive的同步不像iCloud/iTunes那样蛋疼。&br&2. Outlook/Exchange体验非常好,手机上看PPT也完全没问题,商务人士会觉得很好用。&br&3. Nokia Mixradio目前是免费的音乐且没有广告。&br&4. Nokia的一干应用都很不错,特别是Here Drive,不输Google Navigation。&br&5. 个性和个性化。首先Lumia的外观设计其实很好,加上持有者少,很容易体现个性。即使同一款Lumia的机器,也很容易因为lock screen和live tiles的设置不同而彰显个性。&br&6. Bing语音功能有限,但是在识别准确性和响应速度方面(简而言之:实用性)个人觉得要好于Siri或者Google语音(仅指英语识别)。&br&&br&当然要提醒题主:&br&最好不要拿WP8作为你唯一的系统,如果你旧的iPhone还保留或者手头还有iPad什么的最好,因为有些app可能只有iOS的版本,这个是软件开发生态系统的问题,暂时没办法。&br&&br&---&br&Update:&br&刚半夜接收到AT&T的系统更新推送,顺利升级到了Lumia Black。&br&几项改进都还不错,所谓的general usability和stability还没体验到,不过终于有了全局的Rotation lock了,请允许我在这里失态地喜大普奔一下..&br&&img src=&/60bee060dacf9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60bee060dacf9_r.jpg&&&br&&br&--&br&Update II:&br&昨天升级了开发者预览版的8.1,本来十分激动地想来写写感受,结果发现知乎上已经有铺天盖地的评测了,那我就谈谈体验好了:&br&这感觉,&b&就好像你的iPhone 4 被Apple给你免费换成了iPhone 4S&/b&&br&说说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细节:&br&0. 安装开发者预览版的方式很简单,只要是注册了开发模式的手机,直接从WP appstore里面下载一个preview for developer的app,简单几步设置完之后去check update就能升级。&br&1. 当我尝试截屏时,按电源键和windows键会弹出一个框,说截屏键改地方了,你要按电源键和音量放大键。&br&&img src=&/bbae83d7c832e33daff94954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bbae83d7c832e33daff94954_r.jpg&&&br&2. WiFi地图很赞,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个服务&br&&img src=&/facc674073fde07ac80e85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facc674073fde07ac80e85_r.jpg&&&br&3. 尝试使用Cortana发推,整个过程只有唤出Cortana和确认发推两次按键,Cortana除了语音识别率很高以外,对各种app的整合简直不真实。同事说我升完级后调戏Cortana就跟他之前调戏Siri一样,其实我觉得Cortana比Siri可玩性高太多了……&br&&img src=&/22c2c9a55d2bf677feb8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22c2c9a55d2bf677feb8_r.jpg&&&br&4. 照片分享到OneDrive变得更方便,批量操作,还可以自己设定上传的文件夹。&br&5. 很神奇的是升级系统,给我变出了个FM收音机……&br&&img src=&/cdfc795eca851cbace86a0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cdfc795eca851cbace86a0_r.jpg&&
理由有很多,Lumia系列目前主要的战略是差异化,例如高像素相机,无线充电等等,其实我觉得手机作为一个消费品,如果钱不算大问题,想换只需要一个理由:你喜欢。楼上有很多人的机智调侃,其实没有什么价值。题主又不是没用过iOS,没必要在这里秀优越感。作…
来自子话题:
不可能,由 iOS 6.1 升级没有解决掉漆问题得知。
不可能,由 iOS 6.1 升级没有解决掉漆问题得知。
来自子话题:
电脑端everything+iPad端oplayer&br&理由如下:首先你需要有无线路由器,只要电脑和ipad处于同一个局域网里面,那么一切都好办了。&br&电脑端的everything应该是必备软件了吧,很强大,这里我们用到的是它的ETP\FTP服务器功能,打开everything设置如下&img src=&/40b9c446eb1cbc248d0c3c_b.jpg& data-rawwidth=&231& data-rawheight=&1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1&&&img src=&/7d0db21f7c3ec0a46e5592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4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img src=&/e1a085c62a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4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接下来电脑上共享你的文件夹&img src=&/55e33cf0fce126acbc6e28_b.jpg& data-rawwidth=&262& data-rawheight=&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2&&这个是我的,几乎全部是电影啊&br&然后就是iPad端安装oplayer了。oplayer是一款非常强大的软件,支持的格式非常多,连ape都支持。一般的高清电影都不在话下。安装好oplayer后打开软件,点第三个图标--浏览器,输入你电脑的ip地址,然后你电脑的磁盘就华丽丽的出现了&img src=&/c4a11a91cd3c7fdb68c894e3976dcc13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c4a11a91cd3c7fdb68c894e3976dcc13_r.jpg&&然后就可以随便看了,和本地看最大的区别是不能随意快进快退,因为是流媒体播放,你懂得,不过速度和本地播放没任何区别。&br&下面是我的截图,超凡蜘蛛侠,mp4格式&img src=&/af3e15b66baedd993ec7b225ba101d60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af3e15b66baedd993ec7b225ba101d60_r.jpg&&跑一下题,这个妹子真的很好看啊,可惜在超凡蜘蛛侠里面一句话都没有说啊。&br&小技巧:同一个局域网中的多台电脑,只要你知道ip地址,都可以直接打开播放,建议你将它们的ip地址保存为书签,方便打开。
电脑端everything+iPad端oplayer理由如下:首先你需要有无线路由器,只要电脑和ipad处于同一个局域网里面,那么一切都好办了。电脑端的everything应该是必备软件了吧,很强大,这里我们用到的是它的ETP\FTP服务器功能,打开everything设置如下接下来电脑上…
来自子话题:
正好我在使用Mac Book Air 13寸和Mac Book Pro 15寸,这里将我自己的使用心得跟你分享一下:&br&去年买的i5处理器的Air 13,日常应用感觉都可以对付。如此轻薄的本本,使用起来非常流畅,用了半年多,从未关机一次,也从未死机一次,(仅限os x系统...)随身带着就走,以至于上下班随时都背着她,没有太大负担。今年以来,多了一些图形处理任务,在使用Photoshop与Coreidraw打开一些超过几十M大小的图片,Air显得力不从心,运行Diablo3更是非常勉强,我渐渐起了要抛弃她的念头。&br&正好公司有一台15寸的Pro,i7处理器,HD6490显卡,4GDDR1333内存,我弄了过来,我以为比起我以前的Air会有翻天覆地的提升,其实不然.&br&受限于5400转的硬盘,首先在启动速度上,Pro就输给了Air,当然,2012的新款Pro也有SSD的了,不过价格是相当坑爹.然后在处理多任务的时候,还是感觉卡顿,比之Air提升不大,当然游戏效果因为有独立显卡支撑,还是比Air高杆不少.除此之外,就是肩膀的负重感觉多了几倍,现在也不想天天背着电脑回家了.&br&还有一点就是,机械硬盘的家伙,不关机携带,总是感觉心里毛毛的,始终没有Air一合盖就走的潇洒啊!&br&&br&——————————日补充————————————&br&目前又换回了 air 13寸的新版,说实话,这个便携性太重要,作为一个离不开电脑的人,轻薄才是第一需求。而且现在的HD Graphics 5000显卡,也可以满足一般游戏的需要,运行 PS 更是不在话下了。&br&__________________日更新—————————————&br&又换到MBP retina 13寸。便携性依然具备,而且那显示效果,看了一眼,无法再忍受其他电脑的颗粒感了。。。
正好我在使用Mac Book Air 13寸和Mac Book Pro 15寸,这里将我自己的使用心得跟你分享一下:去年买的i5处理器的Air 13,日常应用感觉都可以对付。如此轻薄的本本,使用起来非常流畅,用了半年多,从未关机一次,也从未死机一次,(仅限os x系统...)随身带着就…
来自子话题:
&b&iOS依然出色,它继续支撑着iPhone的高售价,并保持对老用户的粘性。对于新用户,不是他们不喜欢iOS或者更喜欢安卓系统,他们只是不喜欢5c。&/b&&br&&br&排名第一的答案里「人们不care iOS 了,手机市场进入了拼硬件的阶段」的结论简直令人诧异。这话说得太过了。&br&&br&iOS没有吸引力了吗? iOS对安卓确实已经称不上「碾压」了,用户不会不顾一切5c的劣势毅然选择5c。但这就能说明iOS没有优势了吗? 你只看到5c的滞销,怎么不看看5s有多畅销?同等硬件下若是搭载安卓系统,能卖出多少部? 当然这里肯定有品牌和工业设计的因素。但很显然,&b&iOS仍然是iPhone的核心价值和优势之一,&/b&这个观点简直平淡无奇。&br&&br&手机市场又进入了拼硬件的阶段?很多人会觉得,安卓也很流畅了,上面也有各种App,长得也越来越像iOS。iOS似乎没有优势了,手机确实得拼硬件了。这种想法大概就是某答案拿那么多赞的原因了。&br&&br&我从手机生态系统的角度正面谈下iOS的优势。&b&手机市场绝不只有硬件的比拼,还有生态系统的比拼&/b&。&br&&br&你去问问开发者,他们更注重iOS平台还是安卓平台?答案基本是前者。因为iOS培养了用户付费习惯,很多App只有在iOS上才有钱赚才有活路,自然也就赢得了开发者的欢心。对用户来说,这导致的结果就是,iOS上的App更多且更好(instagram火了多久才出安卓版)。因而用户也更乐意付费,和开发者形成互惠的良性循环。这就是生态。不得不说,在生态方面安卓还差很多,长远看绝对是劣势——当朋友们在instagram上玩的不亦乐乎,你却无法参与,什么感受?还能不care吗?&br&&br&而且生态系统是具有粘性的。对于像我这样的iOS老用户来说,下一部手机首选还是iPhone,抛开硬件、体验这些方面不谈,看生态系统的作用:&br&&ul&&li&我已经购买了很多付费软件。而且很多软件安卓上没有。&/li&&li&我几乎所有的资料都同步在了iCloud里面。在换新iPhone的时候,轻轻松松就恢复了所有。&/li&&li&Game Center里有我的游戏小伙伴和游戏记录。&/li&&/ul&总之,作为一个老用户,你在iOS生态系统里参与得越多,就越离不开它。&br&&br&苹果推出5c,是希望用更大的硬件销量来巩固、促进iOS生态系统——更多的用户,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开发出更好的甚至是iOS only的APP,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用户。并且,iOS多一个用户,安卓系统就少一个用户。&br&&br&如果苹果忽略生态的建设,转而和安卓阵营比拼硬件, 那才真的危险了。&br&&br&----------------------&br&下面正面回答下问题&br&----------------------&br&我的看法是,一个本来定位最高端的品牌,出一款中端的产品,消费者是不买账的。我的钱也没少花多少,却没得到想要的体面。
iOS依然出色,它继续支撑着iPhone的高售价,并保持对老用户的粘性。对于新用户,不是他们不喜欢iOS或者更喜欢安卓系统,他们只是不喜欢5c。排名第一的答案里「人们不care iOS 了,手机市场进入了拼硬件的阶段」的结论简直令人诧异。这话说得太过了。iOS没有…
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br&买6s,爱惜好,过了半年卖掉再买一个edge+,也许还有得多。&br&&br&NOTE edge&br&上市时间:2014年09月&br&大家look一下价格。&br&&im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src=&/d1abbc4fb7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d1abbc4fb7a_r.jpg&&&br&打我脸的,自己看看。
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买6s,爱惜好,过了半年卖掉再买一个edge+,也许还有得多。NOTE edge上市时间:2014年09月大家look一下价格。打我脸的,自己看看。
来自子话题:
我的首屏应用:&br&&br&&img src=&/aeaea95e21e4cd6abf83ad150e97f58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eaea95e21e4cd6abf83ad150e97f58c_r.jpg&&&br&而下面这些永远不可能出现在首屏:&br&&br&&img src=&/f78a292d67cded7ea8e5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78a292d67cded7ea8e5a_r.jpg&&&br&我更愿意更多应用用柔和、亚光、粗糙的材质来作为背景:&br&&br&&img src=&/021fa09b8ee5cc0e62ef8efc370f9ca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21fa09b8ee5cc0e62ef8efc370f9cac_r.jpg&&&br&在我看来拟物化没有问题。只有过度设计,为装饰而装饰的滥用问题。&br&拟物化没有错。错的是处理不好的拟物化,错的是品味恶俗的拟物化。&br&&br&???&br&&br&我个人太喜欢拟物化,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所有应用都跟 Things 那样才是好应用,好的设计吗?那是效率应用,我可以理解这种 Minimalism 思维。但为什么硬件外观简洁,软件界面也一定要那么单调呢?铝金属磨砂质感的机器难道只能用 Mail 和 Things 那样无趣的软件用户界面吗?蓝色高光?不要玩了好吗,最起码也来个灰色磨砂亚光吧。可以不要偷懒吗?硬件设计上材质选择和简洁的考虑,跟用户界面完全一样吗?可以有点爱吗?人机交互界面,软件相对硬件的优势正是它的自由度,没有物理世界的羁绊。&br&&br&拟物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炫技,这是手段,不是目的。拟物的目的有很多,有为了拟造一个亲和熟悉的操作场景(我把这个归入复古风格),有为了模拟现实物品磨砂粗糙的纹理质感以增强文字的可读性(减少视觉干扰),有为了增加操作的可感知回馈和趣味性(譬如动画和声效),诸如此类,等等。&br&&br&我觉得大家如果只是因为看过一些失败的拟物作品,就对拟物这种风格大加指责,甚至进而推崇微软的 Metro,实在没有必要。真的。如果你们见得足够多的优秀拟物,或许会改变想法。我很喜欢下面图表列举的优秀拟物应用(属于比较极端拟物的情况:iOS 6 播放器的金属音量调节按钮甚至可以模拟方位变化而产生金属光泽变化)。&br&&br&&img src=&/2d812f16eefe8beb1bc4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2d812f16eefe8beb1bc46_r.jpg&&&br&???&br&&br&关于苹果自己应用的拟物化,据我所了解,被指责的包含下面这些:&br&&br&&img src=&/fb2f396e99ddf48ab32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b2f396e99ddf48ab322_r.jpg&&&br&有的说 Find My Friends 那些皮质和车线很莫名其妙。有的说不喜欢 iBooks 跟现实一样的木质書架。有的说 Reminds 的黑色皮革和纸张质感很无谓。有的说 Game Center 那些元素显得非常多余。&br&&br&而我认为,除了 Compass 制作太粗糙太简陋太丑,除了觉得 Reminds 细节还可以雕琢以外,我真的没有太多抱怨。而且非常喜欢 Find My Friends... 起碼,這些都還不是品味惡俗的擬物化。只要拟物不影响操作效率,不影响屏幕有效面积利用率,不是太过恶俗的品味,我都不排斥。&br&&br&???&br&&br&Instagram 是个优秀的应用,有人强调它也只在图标上面应用拟物化。在应用主界面上没有太多拟物元素。其实这么说不太准确。如果仔细看,其实 Instagram 的主界面也是经过精细雕琢,且看 Nav bar,那个质感如果用蓝色高光或者只是单色来代替,你受得了吗?不好意思,我也想把这个归入拟物化范畴,包括那个看起来磨砂粗糙,模仿现实物品质感的背景。&br&&br&&img src=&/80d8b1cbc4793ceab9ef11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0d8b1cbc4793ceab9ef11f_r.jpg&&
我的首屏应用:而下面这些永远不可能出现在首屏:我更愿意更多应用用柔和、亚光、粗糙的材质来作为背景:在我看来拟物化没有问题。只有过度设计,为装饰而装饰的滥用问题。拟物化没有错。错的是处理不好的拟物化,错的是品味恶俗的拟物化。???我个…
来自子话题:
感谢 &a data-hash=&b4c21d6aefc41bb76b69be54& href=&///people/b4c21d6aefc41bb76b69be5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4c21d6aefc41bb76b69be54&&@马驰亚&/a& 童鞋指正错误,已修改。&br&车间所用的 &b&制造执行系统&/b&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根本没有MAC版本,所以只能运行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br&&br&目前工业制造/生产领域,所用的绝大多数软件都是基于windows系统来开发的,这得益于windows良好的兼容性以及广泛的用户群。&br&&br&再怎么说,Mac OS X也是小众。&br&------------------------------------分割线---------------------------------------------------------------------&br&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回答竟然在评论里引起了气氛不是很好的“论战”,下面我也发表一下对于评论中几个问题的看法吧~~权当抛砖引玉了。&br&声明:本人既不粉也不黑,以下只是自己的看法。&br&1、Windows跟Mac OS X谁更好的问题。&br&
世界上的事物只要存在便是合理的,即使是更为小众的Linux也有它独特的优势:模块化程度高、源码公开等等。同样的,Windows跟OS X也是各有千秋。Windows在易用性、兼容性、普及程度是OS X所远远不及的,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屌丝穷学生来说,要让我用Windows平台上那么多好玩的游戏来换一个逼格更高的mac的话,我断然是不会同意的。但。不可否认的是,OS X在图像影音处理方面的优势确实非常大。记得以前新生入学时,一个学长用macbook制作的ppt和开场视频,那效果简直是棒!亮瞎我等屌丝狗眼。&br&
mac上的专业软件比Windows更好用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选择一个系统不就是为了使用能够运行在它们上的软件吗?咱们不能因为工厂车间里用Windows来生产mac就断言哪个更好哪个更差,它们只是分工不同,面向的用户不同,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不同而已,就像农民伯伯和城市白领一样,都是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缺了谁都不行,职业不同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b&一句话:都好。&/b&&br&2、苹果是否缺了Windows / 富士康就没法生产了。&br&
绝逼是不可能的。造成现在这种看似的依赖性,历史的原因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因为Windows出现的早,所以当然工厂会选择或者开发基于Windows的软件来用于生产,关键是这样便宜啊!有利润啊!企业主不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吗?所以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制造业的软件基本都是基于Windows来研发的,历史遗留问题~~~另外,富士康也是同样,因为有这么一个专业代工的企业,苹果当然就选择他了,工艺水平好,收费合理,制造能力也强,正好给自己省钱了,不用再去自己造工厂,找工人生产了,何乐而不为呢?&br&
苹果选择Windows和富士康不是因为他离不开他们,&b&而是离开他们的成本很高&/b&,没有那个必要。&br&&b&3、最重要一点:合理讨论,保持理性,别骂人。:-D&/b&
童鞋指正错误,已修改。车间所用的 制造执行系统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根本没有MAC版本,所以只能运行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目前工业制造/生产领域,所用的绝大多数软件都是基于windows系统来开发的,这得益于windows良…
来自子话题:
广告题目是Misunderstood,误解。&br&&br&主要讲述一家人过圣诞节,其中一男孩从开始直到圣诞节当天都一直在“玩”iPhone,显得十分冷漠,也和圣诞节的氛围格格不入,估计长辈都觉得这孩子只知道刷Facebook、Twitter(要是放在中国估计长辈就会出来指责了)。但最后,圣诞节当天一家人聚会的时候男孩用&b&AirPlay&/b&把这几天用&b&iPhone&/b&拍的用&b&iMovie&/b&精心编辑过的全家人的视频放在电视上给大家看,大家才发现这孩子原来这么用心,原来他是要用视频来表达自己的圣诞祝福。误解得以消除,留下的只有彼此的理解。&br&故事很简单,但很感人。&br&&br&说说我作为观众看完这则广告的想法:&br&&ol&&li&&b&记录、编辑、分享&/b&。这是广告直接传达的信息:我们可以使用强大的苹果产品出色地完成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流程——记录生活点滴,即时编辑,然后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分享。&a data-hash=&9fe7fe03388dab0e6b55& href=&///people/9fe7fe03388dab0e6b5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盧權& data-tip=&p$b$9fe7fe03388dab0e6b55&&@盧權&/a& 提到的视频A Harris family holiday-&a href=&///?target=http%3A///programs/view/_RQCAoeFpn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le - Holiday&i class=&icon-external&&&/i&&/a& 应该就是广告里男孩做的视频的完整版,你看,iPhone是多么强大,iMovie是多么强大,AirPlay是多么强大,苹果是多么强大~&a class=&video-box& href=&/programs/view/_RQCAoeFpnY/&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183/185/874/m20.jpg&&&div class=&content&&
&div class=&title&&Apple - Holiday - A Harris family holiday&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div&
&div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programs/view/_RQCAoeFpnY/&/div&
&/a&&/li&&li&&b&科技给人另一种方式表达感情&/b&。表达感情可以有许多方式,近年由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人指责手机、网络发展给人际交流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觉得面对面交流才是最用心的,也更关注现实中即使的反馈。而苹果所传达的人文理念一直是想要&b&通过科技&/b&来使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科技发展本身是好的,“科技以人为本”(挪鸡鸭乱入……)。看广告的前半段,男孩几乎对周边的人很少有非常积极的回应,简直就是当代“低头族”“爪机族”的代表,怪不得家人会misunderstand他。但到最后我们发现真相的时候,我们才认识到&b&不是表面冷漠就代表真的不在乎&/b&,反而可能更在乎,因为有一群人(比如Geek啊宅男啊)可能就是不善于当面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他们更善于通过现代科技(比如做个视频啊编个程序啊)来表达感情。科技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式,当然人际交流的本质还是要用心,只要有心,方式不是关键(比如当面看似很投入不一定代表心里就在乎)。&/li&&li&&b&作为生产力工具来使用的手机&/b&。恩,于是很多人就会觉得在家里只顾低头玩手机终于有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我心里也是很在乎的呢,只不过让我先玩会儿手机吧= =(怎么觉得自己也躺枪_(:з」∠)_)但刷知乎刷微博刷豆瓣刷人人真的对你和与你近在咫尺的家人的感情有什么帮助吗?退一万步讲,对你自己有什么很大的帮助吗?再退一万步讲,有帮助,能大过你花这些时间和你的家人共处、交流所得到的温情吗?好,再退一万步讲,你今天就是不想说话,那你就不能&b&用全宇宙最好用的手机iPhone&/b&干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吗?&b&iMovie、GarageBand、iPhoto、Pages、Numbers、Keynote&/b&就在你手机里躺着呐(5S上都免费提供),苹果给你这么多强大的软件,干点实事儿行吗?就知道一天到晚刷刷刷!【不过你非要只用来刷社交网络苹果也不会不卖给你iPhone不是】&/li&&/ol&&br&好吧,回到问题,我的评价是:&b&很好,看完之后,除了想买iPhone5S之外,我更想多回回家,多和父母家人聊聊天,共享美好的时光。&/b&&br&无怪乎说苹果不止是一家科技公司,看看人家的广告就知道了差距在哪。虽然百事可乐乐事薯片春节的时候也会出关于回家团圆的广告,但你们有没有觉得就是少了点什么?
广告题目是Misunderstood,误解。主要讲述一家人过圣诞节,其中一男孩从开始直到圣诞节当天都一直在“玩”iPhone,显得十分冷漠,也和圣诞节的氛围格格不入,估计长辈都觉得这孩子只知道刷Facebook、Twitter(要是放在中国估计长辈就会出来指责了)。但最后…
来自子话题:
看了一圈答案,竟然都扯到蘋果用戶裝不裝逼這個層面上了。&br&&br&&b&iPhone 自 2007 年誕生之初,就是一部基於歐美用戶使用習慣、以西方視角來設計的手機。&/b&&br&&br&至今,雖因市場原因,Apple 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很多訂製性優化。但一方面,其基於西方視角的設計理念早已在數代產品更新之後根深蒂固;另一方面,Apple 團隊對中國大陸的本土化還沒有那麼重視,所以很多功能在中國用戶看來不夠「接地氣」。「沒有蜂窩數據快捷開關」這件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br&&br&iOS 為什麼沒有「蜂窩數據快捷開關」?&br&&br&&b&主要原因之一:&/b&美國和歐洲地區的無限流量套餐非常普及,價格低、網速快。而且即使你不是無限用戶,由於其整體流量費用不高,所以即使真的超出了一點點也沒有大礙。所以很多用戶——尤其是有經濟能力購買 iPhone 的用戶——對開關蜂窩數據的需求並不強。&br&&br&&b&主要原因之二:&/b&Apple 給 iOS 設備的定位就是「互聯網設備」,所以在設計之初,設計團隊就壓根沒考慮 iOS 設備脫離網絡的使用情景。&br&&br&在 iOS 更早的版本裡,莫說「蜂窩數據&u&快捷&/u&開關」,就連「蜂窩數據開關」都是沒有的。後來伴隨著 iOS 產品在全球各地尤其是東亞地區的銷售量不斷增長,經過用戶的大量反饋,才最終跟 Apple 要來了「蜂窩數據開關」和「3G 網絡開關」兩個功能。&br&&br&&b&次要原因之一:&/b&歐美地區 WI-FI 整體普及率高。很多辦公室、家庭、公眾場所、學校、醫院等用戶常訪問的地點都有 WI-FI 網絡,所以降低了用戶對流量流失的擔憂度。&br&&br&&b&次要原因之二:&/b&Apple 的「極簡」設計理念,還有他們的固執。眾所周知,在一些「可有可沒有」的功能上,Apple 基本採取一切從簡原則,能沒有就沒有。考慮到「蜂窩快捷開關」的需求參差不齊,用戶對這個開關的需求還達不到像「通知中心」那樣「死活必須有」的程度,所以 Apple 對這個快捷功能的不重視也在情理之中。&br&&br&&b&---分隔線---&/b&&br&&br&事實上,如果你以一名西方用戶的視角來看目前的 iOS 快捷工具欄,在不改變現有按鈕佈局的情況下,&b&當前 Apple 給出的按鈕已經是西方用戶的最常用功能了&/b&:&br&&br&&b&飛行模式:&/b&歐美大眾對飛機出行很依賴。&br&&b&WI-FI: &/b&不用多說。&br&&b&藍牙:&/b&各種藍牙外設在歐美地區非常普及。&br&&b&勿擾模式:&/b&不用多說。&br&&b&屏幕旋轉:&/b&西方用戶有用手機瀏覽網頁的習慣,所以很多人都需要考慮屏幕旋轉的問題。&br&&b&手電筒:&/b&不用多說。&br&&b&計時器:&/b&西餐的製作講究量化,很多家庭主婦在烹飪時都要用到計時功能。&br&&b&計算器:&/b&歐美很多國家的計稅政策繁多且複雜,很多時候都需要用戶自己算稅。&br&&b&相機:&/b&不用多說。&br&&br&&b&---分隔線---&/b&&br&&br&總而言之,無論這個問題的怎麼回答,我都反對其它答案中很多基於「Apple 在設計快捷面板的功能時欠考慮」這個假設來作答的答案。&br&&br&很顯然,無論 Apple 的設計團隊最終拿出的方案體驗度如何,他們在設計這個快捷面板的過程中絕對不是也不可能「欠考慮」,而一定是經過了嚴密的考慮和市場調研的。這既是 Apple 產品一直保持高水準體驗度的傳統,也是 Apple 可以一直保持自己領先地位的原因所在。&br&&br&&br&&b&而現在「蜂窩數據快捷開關」的理應存在與否之所以惹來爭議,本質上是西方視角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大陸實際情況及消費者使用習慣之間的衝突。&/b&&br&&br&我們當然應該期待 Apple 可以在「中國大陸本土化」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br&&br&以上。
看了一圈答案,竟然都扯到蘋果用戶裝不裝逼這個層面上了。iPhone 自 2007 年誕生之初,就是一部基於歐美用戶使用習慣、以西方視角來設計的手機。至今,雖因市場原因,Apple 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很多訂製性優化。但一方面,其基於西方視角的設計理念早已在數代…
来自子话题:
建筑师的十大真爱App&br&&blockquote&&p&Archdaily根据去年举行的读者投票,选出了十个他们认为的建筑师该有的App。设计类软件数不胜数,从庞大复杂的大程序到可以随心勾画的小画布,总有一款适合你。&/p&&img src=&/4c4d12c271baf59e79f6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4c4d12c271baf59e79f6_r.jpg&&&p&#10 Photosynth (iOS/Windows)&/p&&p&如果有一天,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段,还不想用手机自带的无聊全景相机,Photosynth就是一个上佳的替代品。它善待那些不能准确控制全景拍摄轨迹为一条标准直线的用户们——只需站在原地,转一圈,它会自动将拍到的一堆照片缝补在一起,生成一张美妙的360度全景照。&/p&&img src=&/44c928ad03b18e43b737defbb71ab14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4c928ad03b18e43b737defbb71ab14b_r.jpg&&&br&&p&#9 AutoCAD 360, formerly AutoCAD WS (iOS/Android)&/p&&p&这款App可以使你在移动终端上打开所有的CAD图纸,简单实惠易操作。但是(不出所料地)一些高端功能还是需要花钱升级到高级版本的。&/p&&img src=&/b51e2e88fb4af94483cdda53f3ca945b_b.jpg& data-rawwidth=&853&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b51e2e88fb4af94483cdda53f3ca945b_r.jpg&&&br&&p&#8 iRhino 3D (iOS)&br&&/p&&p&功能同上面的CAD君有些相似——可以让建筑师们在移动终端上随时展示他们的Rhino 3DM模型。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忘带电脑啦!&/p&&img src=&/cede58d5709add_b.jp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4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br&&p&#7 Autodesk Formit (iOS/Android)&/p&&p&这款App是Autodesk Revit的子嗣,建筑师们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创建和修改BIM模型(终于不再只是展示了!)。酱紫,大家就可以随时随地工作了。&/p&&img src=&/6fefd1405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6fefd1405_r.jpg&&&br&&p&#6 Morpholio/Morpholio Trace (iOS)&/p&&p&Morpholio家族都很有意思,App设计师们在这里证明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是无限的。这款App模仿了描图纸,大家可以导入任何需要描绘的图片然后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体验内置的两种颜色、三种宽度的笔,而且可以添加多层,是设计师们的好伙伴。&/p&&img src=&/bcf31e4d2fb11baa177a20ff0343e89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cf31e4d2fb11baa177a20ff0343e89d_r.jpg&&&br&&p&#5 Adobe Ideas (iOS)&/p&&p&这款App提供了许多帮助设计师们迅速记下灵感的小工具,尽管没有我们的第四名那么多导出的选择,但是在iPhone和iPad上运行都十分流畅。&/p&&img src=&/e96b6c07a98e581bac9ccf2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e96b6c07a98e581bac9ccf2_r.jpg&&&br&&p&#4 Sketchbook (iOS)&/p&&p&Sketchbook让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sketch,并且提供了多样的导出选择、画布尺寸和分辨率。它十分地用户友好,便于使用,都快要媲美我们排名第一的App了。&/p&&img src=&/b8ef980ef7e033c6423550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8ef980ef7e033c6423550f_r.jpg&&&br&&p&#3 Graphisoft BIMx (iOS)&/p&&p&Graphisoft将BIM格式描述为“引入超模型”,它有可能将BIM格式变得更加流行。作为一款可以被一个设计中的所有成员使用的App,它值得一试。&/p&&img src=&/5f7b35ace3e8626919fa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5f7b35ace3e8626919fa_r.jpg&&&br&&p&#2 MagicPlan (iOS/Android)&/p&&br&&p&我们对MagicPlan的评价是,magic。它充分利用了移动终端的照相机功能,并且将在移动终端绘制建筑平面图变为现实。我们只需要慵懒地用手点按移动终端的屏幕,其他的事尽管交给MagicPlan。它还可以将作品方便地导出成PDF、JPG和DXF文件。尽管一开始用可能有些不顺手,熟练之后便会发现(并且爱上)它的精确。&/p&&img src=&/846d95ac8f9ed7fccddfddf_b.jp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846d95ac8f9ed7fccddfddf_r.jpg&&&img src=&/d319f9f4a19c580f198bf78d1cc50fe9_b.jpg&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d319f9f4a19c580f198bf78d1cc50fe9_r.jpg&&&br&&p&#1 Paper (iOS)&/p&&img src=&/6ba28e191173bde7c8bc2f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6ba28e191173bde7c8bc2f_r.jpg&&&img src=&/0be0aefb452dcbe71fd6d1a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0be0aefb452dcbe71fd6d1a_r.jpg&&&img src=&/023f6ff2eaabf00ab17cd2af1118af2c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023f6ff2eaabf00ab17cd2af1118af2c_r.jpg&&&br&&p&五种工具、一张空白画布、美妙的电子墨水、混色器以及想要多少来多少的速写本…Paper无愧地成为最被广大人民喜爱的绘图App之一。它拿奖拿到手软,获得过苹果的年度App称号、2012苹果设计奖等等,还受到了科技博客The Verge的高度称赞。反应迅速、操作简单的它无疑是设计师们的福音。&/p&&/blockquote&&br&&p&(图片及文章来源 Archdaily 部分图片来自App官网与iTunes Store)&/p&&p&后来整理见水印&/p&&br&&br&&p&另外 &a data-hash=&0975dfc539aa1befc84f3& href=&///people/0975dfc539aa1befc84f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周遥& data-tip=&p$b$0975dfc539aa1befc84f3&&@周遥&/a&的推荐app:【buildings】很棒!&a href=&///?target=http%3A///us/app/buildings/idFmt%3D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uildings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再加一个里伯斯金在apple官方广告中使用的:Paper by 53&/p&&img src=&/b5e20c7dab4251_b.jpg& data-rawwidth=&1516& data-rawheight=&8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6& data-original=&/b5e20c7dab4251_r.jpg&&&br&&br&&p&最后推荐神器Evernote(功能太强大,相关问题说过很多了),也可以应用到建筑。&/p&&p&比如我最近做作业。(是不是暴露了是个大二小屁孩&&)&/p&&img src=&/210fda9df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10fda9dff_r.jpg&&&br&&img src=&/3da9fec3b96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da9fec3b963_r.jpg&&
建筑师的十大真爱AppArchdaily根据去年举行的读者投票,选出了十个他们认为的建筑师该有的App。设计类软件数不胜数,从庞大复杂的大程序到可以随心勾画的小画布,总有一款适合你。#10 Photosynth (iOS/Windows)如果有一天,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段,还不…
来自子话题:
【注意: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你的不适,请选择性阅读】&br&&br&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款游戏是怎么火起来的吧(为什么下载量会突破500万)&br&&br&第一个在微博上推荐这款兄贵草泥马的是&b&岚少&/b&,长期混迹B站的朋友应该都认识这位做日本恐怖小游戏实况的UP主,她是一个在日本学习游戏开发的学生,在今年2.28日吧她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img src=&/2ffacde1f_b.jp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2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2ffacde1f_r.jpg&&&br&&br&当时连《兄贵草泥马》这个名字都没有,只是一幅幅凶残的草泥马在乱斗的图片,和岚少简单粗暴的翻译,并在微博的后面附加的就是这个游戏的 itunes 链接,是免费的哦(&a href=&///?target=https%3A///jp/app/arupakaniisan/idFmt%3D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jp/ap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rupakaniisan/id?mt=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从转发量来看这是多么猎奇的游戏,加上啥营销帐号(冷笑话精选,HAPPY张江之流)加工一番,这款游戏不火都难,因为他们迫切的想知道继续升级之后这些草泥马会变成什么样。毫无疑问玩这款游戏的人基本上就是去&b&凑个热闹,图个新鲜,感受一下岛国浓重的口味&/b&。岚少自己说:这款游戏的内涵,全都在等级说明里,画面本身只是猎奇罢了,而这些说明才是赋予草泥马灵魂的部分。&br&&br&&b&友情提醒:接下来就是这个系列的完整版,现在走还来得及!!微博@ 泪腺战士&/b&&br&&br&&img src=&/ddca89da4f306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8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ddca89da4f306_r.jpg&&&br&&br&&img src=&/efa920ae27955dd5aacc1f0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efa920ae27955dd5aacc1f0_r.jpg&&&br&&br&&img src=&/26173ffd1c5f6ef1b98d7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26173ffd1c5f6ef1b98d7_r.jpg&&&br&&br&&img src=&/5ede4c2997b2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5ede4c2997b2_r.jpg&&&img src=&/26173ffd1c5f6ef1b98d7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26173ffd1c5f6ef1b98d7_r.jpg&&&br&&img src=&/6f70c1ed1eaba5b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6f70c1ed1eaba5b_r.jpg&&
【注意: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你的不适,请选择性阅读】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款游戏是怎么火起来的吧(为什么下载量会突破500万)第一个在微博上推荐这款兄贵草泥马的是岚少,长期混迹B站的朋友应该都认识这位做日本恐怖小游戏实况的UP主,她是一个在日本学习游戏…
来自子话题:
说说自己平时在测试中总结的需要关注的各种情境,欢迎补充哈~&br&&br&&ol&&li&app使用过程中,接听电话。可以测试不同的通话时间的长短,对于通话结束后,原先打开的app的响应,比如是否停留在原先界面,继续操作时的响应速度等。&br&&/li&&li&app使用过程中,有推送消息时,对app的使用影响&br&&/li&&li&设备在充电时,app的响应以及操作流畅度&br&&/li&&li&设备在不同电量时(低于10%,50%,95%),app的响应以及操作流畅度&br&&/li&&li&意外断电时,app数据丢失情况&br&&/li&&li&网络环境变化时,app的应对情况如何:是否有适当提示?从有网络环境到无网络环境时,app的反馈如何?从无网络环境回到有网络环境时,是否能自动加载数据,多久才能开始加载数据&br&&/li&&li&多点触摸的情况&br&&/li&&li&跟其他app之间互相切换时的响应&br&&/li&&li&进程关闭再重新打开的反馈&br&&/li&&li&IOS系统语言环境变化时&br&&/li&&li&各实体按键的测试,比如音量键,&b&锁屏键,home键。&/b&后两者还可以设计好多用例,比如App打开状态下,按home键/锁屏键之后,隔1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后,重新打开app/解锁,看是否还在原来打开的app子界面,还是回到app的主界面。&/li&&li&横屏和竖屏的显示和切换&/li&&li&IOS不同版本(尤其是IOS 5和7之间,UI更新比较大)&/li&&li&(感谢 &a data-hash=&3b6f6a64de80c6b99c634& href=&///people/3b6f6a64de80c6b99c63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朱仕达& data-tip=&p$b$3b6f6a64de80c6b99c634&&@朱仕达&/a& 的补充哈)多次快速点击时,这个同样适用于Andriod&/li&&li&(感谢 &a data-hash=&459c0f495a349a1e9e90f66146ccffc3& href=&///people/459c0f495a349a1e9e90f66146ccffc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佑洋& data-tip=&p$b$459c0f495a349a1e9e90f66146ccffc3&&@陈佑洋&/a& 同学补充哈)app有更新时能否主动推送&br&&/li&&li&(感谢 &a data-hash=&e79cd0dc4f09b81f8cc3d& href=&///people/e79cd0dc4f09b81f8cc3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teven zhang& data-tip=&p$b$e79cd0dc4f09b81f8cc3d&&@steven zhang&/a& 同学补充)1. 开始你拿到 ipa 文件的时候, 要看看文件大小。 50M 是个分界点。 因为 用手机网络的时候, 如果 大于 50M, 会有警告, (也许是不能下载了, 只能用WiFi, 我记不清楚了, 你去查一下。)2. 程序界面里有 UIWebView 的时候, 试试快速切换界面, 多做几次, 看看会不会奔溃。因为UIWebView里不止一个线程, 有可能会有奔溃的现象。3. 还有就是模拟itunes app更新的过程。 (怎么模拟, 我不敢乱说。 也许你可以作点研究。)比如 你购买了app里的某些东西, 然后更新了app, 看看购买的东西是不是还在, 等等 。。。4. 你提到的UI, 补充一下, 要看看一般屏幕 和 双倍精度屏幕, 显示的是不是都好。&/li&&li&( 感谢&a data-hash=&7daac46c75d7cac1e7d2& href=&///people/7daac46c75d7cac1e7d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James Swineson& data-tip=&p$b$7daac46c75d7cac1e7d2&&@James Swineson&/a& 补充哈)当状态栏变为两倍宽度(通话中、录音中、热点等)时以及在应用中状态栏由两倍宽度变回一倍宽度时界面是否正确显示。&/li&&li&(感谢@&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wen-xin-94&&温馨&/a&补充)1. 切换设备语言、字体大小、时间后,可能会对应用产生使用上的一些影响。2. 卸载应用时,选择清理数据和不选择清理数据,对重新安装的应用可能会有影响。&br&&/li&&li&(感谢 &a data-hash=&785f84e15fa40a5db6d0b4c1fcf11439& href=&///people/785f84e15fa40a5db6d0b4c1fcf1143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杨中民& data-tip=&p$b$785f84e15fa40a5db6d0b4c1fcf11439&&@杨中民&/a& 补充)虚拟按键可触摸范围和图标所示范围是否一致 &br&&/li&&li&(感谢 @阿星补充)1、新安装,覆盖安装;2、关闭软件后卸载,未关闭后卸载;3、无网络下的反应;4、网络异常时的登录;5、横屏竖屏的快速操作:切换菜单,播放,下载等; 还有阿星推荐的测试工具:&a href=&///?target=http%3A//www.csdn.net/article//-most-useful-mobile-app-testing-tool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移动开发者必备的十大应用测试工具-CSDN.NET&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li&&/ol&&br&&br&-----------------------------------
------------------------------------&br&欢迎每个人都补充一点,让它越来越详尽哈,感谢~~~
说说自己平时在测试中总结的需要关注的各种情境,欢迎补充哈~app使用过程中,接听电话。可以测试不同的通话时间的长短,对于通话结束后,原先打开的app的响应,比如是否停留在原先界面,继续操作时的响应速度等。app使用过程中,有推送消息时,对app的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岛 眼镜 边缘 倒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