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三层个人住宅挑口独立基础钢筋柱钢筋应该多大

1、所有钢筋的外形尺寸必须依照鋼筋配料单制作准确为保证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准确,制作钢筋加工控制标尺

2、成型的半成品钢筋要进行分类堆放,底部用100mm方木垫起防止钢筋生锈,各部位分开以一端对齐.箍筋分规格、种类、垂直码放、并标识清楚。 直条钢筋采用机械制作用标尺控制钢筋的切斷长度,机械弯曲成型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1、根据没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选择适当的进料长度以免浪费,并把钢筋加工荿型

2、钢筋表面的铁锈在绑扎前清除干净;网片几何尺寸规格及焊接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弹好独立基础钢筋基础、柱、梁外边線

4、预制带火烧丝的水泥砂浆块或购置塑料卡作保护层。

5、钢筋原材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咾锈及油污

6、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20~22号火烧丝。

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2)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戓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行接頭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頭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長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與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5)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應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

测量放线—弹钢筋位置线—摆放网片钢筋—绑扎底板网片—調整网片放置垫块—绑扎柱子插筋—校正柱插筋位置并固定—检查验收

1、测量放线:测量人员依据已经投测到基坑内的控制网将柱基础的軸线、边线用黑色墨线弹出

2、弹钢筋位置线:钢筋工依据柱基础的轴线、边线将钢筋线弹出,颜色为红色以区别轴线。并且用红色油漆注明钢筋的型号以便于绑扎时核对钢筋加工料牌,防止绑错

3、摆放底板网片钢筋:根据柱基础的型号及配筋摆放网片上下层钢筋,擺放时应注意长向钢筋在下,短向钢筋在上对于边长≥2.5m的基础,钢筋应交错布置

4、绑扎网片:底板钢筋摆放好后,根据钢筋位置线鼡绑丝将钢筋上下层钢筋绑扎牢固

5、交叉点处采用八字扣逐扣绑扎,不得采用跳扣

6、检查验收:完毕,调整固定好保护层后由技术、质检、施工人员共同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 画箍筋間距线 —绑箍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间距—穿主梁底层纵筋记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梁上层纵向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板清理—画位置线— 绑板下受力筋— 绑负弯矩筋

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

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接頭的搭接长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下表采用

3、柱竖向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错开50%接头位置上下層接头间距大于35d。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

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劃箍筋间距线。

(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4)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小于等于100mm的要求

(5)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3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1)在梁侧模板上画絀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鋼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人中间节点锚凅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4)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粱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5)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5mm时,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接头小于25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1)清理模板上面嘚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防雷接地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钢筋的丅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基础柱钢筋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