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自己得了鱼鳞病或者黑棘皮症病

→ 鱼鳞病,挺严重的
鱼鳞病,挺严重的
健康咨询描述:
鱼鳞病,2年了,挺严重的,我14了,不想去医院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泌尿科
帮助网友:79152称赞:8
&&&&&&病情分析:&&&&&&鱼鳞病目前不能根治,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和促进正常角化;&&&&&&指导意见:&&&&&&①内服法: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30万u或维生素A酸,每日1mg/kg/日.但长期服用可出现骨质脱钙,脱发和其他中毒症状.  ②外治法:外用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对缓和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有一定疗效.生活护理: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奶油,白薯,鱼肝油,绿叶素及猪肝等
疾病百科| 鱼鳞病(别名:蛇皮癣)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平时要加强锻炼,生活方面注意可多饮白开水,服用维生素A。
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本病多在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寒冷干燥季节加重,温...
好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23
参考价格:73
参考价格:118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滋补肝肾,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祛风润燥。适用于先...
参考价格:¥398
寻常痤疮、特别是黑头粉刺皮损,老年性、日光性或药...
参考价格:¥10.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黑色棘皮症已经自动替换为黑棘皮病,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目录1 概述(acanthosis nigricans)是一种少见的病,在特定的好发部位,出现污褐色到灰色的色素性、样角化损。有多种类型,预后各不相同。1.1 分类Ollendorff Curth将其分为不伴的良性黑色棘皮症和常与内脏的恶性黑色棘皮症。1.1.1 良性黑色棘皮症良性黑色棘皮症呈不规则的常,与内脏疾病无关,出生时或从少儿至成长过程中发病,好发于颈部、和肘窝,黏膜很少受累,黏膜偶有天鹅绒状乳头状增生,肢端不受侵害。病变在青春期后既可持续不变,也可自发,就而言,本病的临床较恶性黑色棘皮症明显减少。
(1)良性黑色棘皮症作为遗传的一种表现:良性黑色棘皮症可与隐性遗传综合征相关,发病于出生时或青春期,伴发的黑色棘皮症不明显或轻微。如Berardinelli-Seip综合征、Bloom综合征、Crouzon综合征、Lawrence综合征、Miescher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Rabson-mendelhall综合征等。
(2)良性黑色棘皮症和获得疾病:除外遗传形式,良性黑色棘皮症可伴随、和,发病常在青少年时期。不一定存在。或发病已有报道。青年或成年、伴增高的肢端肥大等内分泌综合征普遍包括黑色棘皮症、柯兴(Cushing)综合征、阿狄森(Addison)病和多囊性疾病可发生典型的黑色棘皮症。年轻的也常患此病。
(3)化学性良性黑色棘皮症:和成年人使用大可产生黑色棘皮症,脂的与和黑色棘皮症相关,接受大剂量、tripanarol或benzomalacene治疗的病人发生过黑色棘皮症。
(4):病人肥胖,系症状性和可逆转性,在此加以叙述,是因为它是真正的肥胖性良性黑色棘皮症。1.1.2 恶性黑色棘皮症恶性黑色棘皮症几乎均与内脏肿瘤相关。约60%病人皮肤症状与内脏恶性程度进展,约20%病人皮肤症状先于数年,约20%病人恶性肿瘤是原发的,皮肤症是继发的。
这种副肿瘤综合征的皮肤表现通常在成人发生。皮肤症状常在肿瘤去除后消退。约60%病人发现有癌,其他腹部肿瘤30%,腹部以外肿瘤约10%,可见于、、、卵巢、肠、、、乳腺或肺部肿瘤,一般来讲,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经常内致人死亡。2 疾病名称黑棘皮病
3 英文名称acanthosis nigricans4 别名黑色棘皮症;;5 分类皮肤科 & 及代谢障碍性皮肤病6 ICD号L837 流行病学良性黑色棘皮症发病常在青少年时期。目前无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8 黑棘皮病的病因良性黑色棘皮症作为遗传综合征的一种。呈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内脏疾病无关,良性黑色棘皮症和获得内分泌疾病:除外遗传形式,良性黑色棘皮症可伴随垂体、肾上腺和卵巢肿瘤发生,发病常在青少年时期。肥胖不一定存在。
恶性黑色棘皮症:本病几乎均与内脏肿瘤相关。约60%病人皮肤症状与内脏恶性程度同步进展,约20%病人皮肤症状先于恶性肿瘤数年,约20%病人恶性肿瘤是原发的,皮肤症是继发的。9 发病机制发制还不清楚。良性黑色棘皮症,呈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内脏疾病无关,恶性黑色棘皮症,约60%病人皮肤症状与内脏恶性程度同步进展,约20%病人皮肤症状先于恶性肿瘤数年,约20%病人恶性肿瘤是原发的,皮肤症是继发的。10 黑棘皮病的临床表现各型黑色棘皮症的外观是一致的,其严重程度有差别,呈对称性,皮肤受累区域依次是、颈部的屈侧和餐巾区,外阴、内侧、面部、肘窝、腘窝、肚脐、、、足、和。
主要的症状系疣状、乳头样增生,角化过度和色素加深。最初的变化表现为污黄色、灰色或棕黄色,随后黑素加深,与周围皮肤界限不甚清楚。皮肤皱纹和皱褶处发生天鹅绒状乳头瘤样疣状皮损,污灰到黑色增生常致鸡冠样皮嵴,呈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最终可发生疣状赘生物。受累区域既可局限也可广泛,如整个腋窝。最严重的乳头瘤样角化过度增生见于皮损中央,趋于边缘皮损减轻,被黑素加深区包围。浸渍发生在指间区域,反过来又增殖形成,在恶性型,掌跖特别容易受累。整个皮肤明显的和粗糙。
口腔黏膜变化主要表现为舌面天鹅绒状外衣式损害,但乳头瘤样赘生物也可发生,也可发生在和腭。
当皮损发生浸渍时,黑色棘皮症患者可产生一些主观症状和瘙痒,瘙痒多见于恶性黑色棘皮症,有时非常严重。11 黑棘皮病的并发症恶性黑色棘皮症,约60%病人皮肤症状与内脏恶性程度同步进展,约20%病人皮肤症状先于恶性肿瘤数年。12 组织病理检查各型黑色棘皮症病理改变相同,呈中等程度角化过度及乳头瘤样增生,基底层色素增多是其典型特征。组织图像似扁平的脂溢性角化症和。
13 黑棘皮病的诊断根据皮肤皱褶部位色素增加,伴疣状增殖,组织病理显示乳头瘤样增生,应考虑诊断本病。重要的是区分良恶性。恶性黑棘皮肤病通常在成年发病,损害严重,与黏膜常受累,色素沉着显著,皮损逐日严重,且伴瘙痒。14 鉴别诊断黑棘皮病应与增殖性、增殖性、Darier病鉴别。15 黑棘皮病的治疗治疗, 5万U,3次/d,数周或数月。在恶性黑色棘皮症,去除腺癌通常皮肤症状消退。肿瘤复发,皮肤症状也常复发。
局部外用中等浓度角质剂如10%软,对或可以适当的治疗。16 预后多种类型,预后各不相同。良性黑色棘皮症临床症状轻微,青春期情平稳,甚至趋于消退。由于作为遗传性综合征的一部分,临床表现是短暂的。肢端和黏膜很少受累,假性黑皮病的症状可重减轻而消退。恶性黑色棘皮症的临床特征,一般较显著,四肢和口腔黏膜常受累。色素加深明显,瘙痒严重。在肿瘤去除以前,疾病可持续进展。一般来讲,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经常短期内致人死亡。17 相关药品烟酸、维生素A、煤焦油、煤焦油软膏18 相关检查生长激素、雌激素、烟酸、维生素A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黑棘皮病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4:22:53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教授课堂:内脏肿瘤的皮肤表现,多图慎入,WIFI下观看!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皮肤是一面镜子,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系统疾病的存在,内脏恶性肿瘤可以有多种皮肤 表现,皮肤表现不但能提示内脏肿瘤的存 在,还...
皮肤是一面镜子,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系统疾病的存在,内脏恶性肿瘤可以有多种皮肤 表现,皮肤表现不但能提示内脏肿瘤的存 在,还可能提示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因此,认识和熟悉内脏肿瘤的皮肤表现,可以更好的指导内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将从皮肤转移癌、直接累及皮肤的肿瘤、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伴肿瘤的遗传性综合征引起的皮肤表现进行分述。1
皮肤转移癌1
皮肤转移癌是转移肿瘤,通过组织间 隙,淋巴管、血管扩散到皮肤的继发 损害,偶有种植性转移。发病率:皮肤转移相对少见,占所有转移的0.6~10%男性:依次为 肺癌—肠癌—黑素瘤—口腔鳞癌—肾癌、胃癌—食管癌女性:依次为 乳癌—肠癌—黑素瘤—卵巢癌—宫颈癌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其他骨肉瘤、绒癌、Ewing肉瘤、黑素瘤等发病部位面颈部转移癌—口腔鳞癌、肺、肾癌,乳腺癌少见前胸壁—乳腺癌胸壁、上肢—支气管及肺肿瘤前腹壁—胃、肠道肿瘤会阴部—骨盆肿瘤阴茎、阴囊—前列腺及膀胱肿瘤Joseph结节—腹内肿瘤皮肤转移性结节,可在脐部四肢—黑素瘤多见头皮—乳癌、肺癌、肾癌皮肤表现单发或群集结节、斑块,生长迅速,长到
一定程度不长,通常不破溃环形红斑、接触皮炎、脓癣、蜂窝织炎等带状疱疹样:例MM、SCC、汗孔癌、血管肉瘤、乳癌等也可类似原发病:例化脓肉芽肿、圆柱瘤、
KA、Kapsi肉瘤、MM等出血性皮损多见肾癌、甲状腺癌及绒癌色素性皮损多见MM丹毒样皮损见于乳癌毛细血管扩张性癌常为乳癌转移硬皮病样改变见于乳癌、胰腺癌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病理改变 有以下几大特点 皮肤组织中出现“ 外来 ”组织肿瘤细胞及团块位于淋巴管及血管内肿瘤组织穿插在胶原束间局部通常无炎性改变易见到局部发生纤维化及硬化改变细胞有异型,有时可有原组织特点皮肤转移癌病理图片2
直接累及皮肤的肿瘤皮肤溃疡可能是肿瘤直接侵犯的征兆,其中 最多见的肿瘤是乳腺癌。其次是口腔的肿瘤 (多为鳞状细胞癌)。通常这些肿瘤的原发 部位容易确定,受累的皮肤可以和原发肿瘤 一并治疗。3
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是一组恶性肿瘤相关的 疾病,这种疾病反映了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 之间的病理上的联系。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 的标准,包括:只有在恶性肿瘤进展后皮肤病才进展; 皮肤病和恶性肿瘤之间的临床病程相平行。伴肿瘤皮肤综合征的病因学 伴肿瘤皮肤综合征的病因学还仍不清楚, 有几种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生物活性激素的产物生长因子其他由肿瘤介导的不明介质肿瘤诱导的抗原抗体反应等伴肿瘤皮肤综合征的意义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可能在原发肿瘤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早期认识到这种综合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皮肌炎成人皮肌炎和潜在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频率从15%至50%不等。40岁以上的皮肌炎的患者发生相关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更大。皮损常常在原发肿瘤治疗后消退,但是复发性红斑常提示疾病的复发。伴肿瘤性皮肌炎特点在伴肿瘤性皮肌炎中,皮损特点比肌炎症状更为明显,好发于女性。对怀疑有潜在恶性肿瘤患者,确诊皮肌炎后 3年内的监测尤为重要。男性患者中最常见的是肺癌和胃肠道癌症,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癌和妇科肿瘤,特别是卵巢癌。既往有肿瘤病史或对皮肌炎的治疗反应较差的患者更应当高度怀疑有肿瘤的存在。伴肿瘤性肢端角化病(Bazex综合征)Bazex综合征典型的皮肤表现是银屑病样斑块,
好发于肢端。Bazex综合征相关的最常见(>90%)的潜在的恶性肿瘤是口咽、喉部或食道的鳞状细胞癌。该病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其它相关的少见恶性肿瘤包括支气管、前列腺、肝脏、子宫、女阴和乳腺等部位的的肿瘤。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Sweet 综合征)Sweet综合征的特点包括发热、中性粒细胞增多和皮损,皮损主要表现为多形性、不对称性红斑以及质地较硬的斑块,斑块上可以出现假性水疱,组织学可见真皮内中性粒细胞密集浸润。估计有10%~40%的Sweet 综合征的患者有相关的潜在恶性肿瘤,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髓源性白血病。也是骨髓异常增生症的表现或转变为急性白血病的预兆。恶性肿瘤相关 的Sweet 综合征的特点与经典的 Sweet综合征相比,恶性肿瘤相关 的Sweet 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包括:老年人发生;口腔黏膜受累,出现大疱性及溃疡损害(伴有白血病)三系减少坏疽性脓皮病成人中约50%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与系统性疾病相关,最常见的是关节炎(37%)、炎性肠病、副蛋白血症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儿童坏疽性脓皮病更为常见的是溃疡性结肠炎(26.6%)和白血病(17.7%)。结肠、前列腺、乳腺和支气管的良恶性肿瘤也和坏疽性脓皮病有关。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较为困难,特别是伴有恶性肿瘤更难治疗。大疱性发疹对恶性肿瘤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如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有争论。尽管已报道伴恶性肿瘤的大疱性类天疱疮对治疗更为抵抗,但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肿瘤发生率也不比老年人群高。副肿瘤性天疱疮该病的临床特征包括疼痛性黏膜损害(100%的患者口腔受累,大约60%的患者结膜受累), 多形性水疱和苔藓样皮疹以及肺部受累。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中已经证实有针对桥粒蛋白的循环抗桥斑抗体(桥斑蛋白Ⅰ和桥粒芯糖蛋白Ⅰ)的存在。副肿瘤性天疱疮相关肿瘤大约2/3的患者在出现皮疹前就已确证了肿瘤。大部分(84%)的副肿瘤性天疱疮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其中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Castleman病。其它肿瘤包括胸腺瘤、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肺腺癌、滤泡性淋巴瘤和腹膜后肉瘤。匐行性回状红斑匐行性回状红斑好发于躯干,表现为规则的类似于“年轮”的波浪样红斑,每天向外扩展1cm 左右。该病与系统性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特别是乳腺癌、食道癌和肺癌。目前匐行性回状红斑患者内脏恶性肿瘤的患病率估计在77%到82%之间。匐行性回状红斑的直接免疫荧光通常显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颗粒状沉积。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是一种与胰高血糖素瘤相关的疾病。皮损表现变化很大,开始可以为红色斑片,以后可逐步发展为离心性、环形及多环形损害。组织学特点最明显的是表皮上部的局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最常见的组织学表现为表皮银屑病样增生伴融合性角化不全。血管炎皮肤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根据其受累血管的深度和大小而具有异质性,范围从网状青斑到坏死与溃疡,也可表现为丘疹、结节和荨麻疹。皮肤血管炎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恶性肿瘤的标志,不足5%会出现潜在恶性肿瘤,主要与血液系统肿瘤有关。血管炎可以伴随着肿瘤出现或在肿瘤出现之前或之后数月乃至数年发生。皮损通常在原发肿瘤治疗后得到改善。荨麻疹性血管炎与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结肠腺癌、转移性恶性畸胎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肾癌有关。副肿瘤性皮肤白细胞碎裂综合症已被认为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获得性鱼鳞病与匐行性回状红斑不同,获得性鱼鳞病通常发生在肿瘤诊断之后。获得性鱼鳞病是内脏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皮肤标志,相关的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Kaposi肉瘤、平滑肌肉瘤、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和宫颈癌。潜在恶性肿瘤治疗后获得性鱼鳞病也能改善。获得性掌跖角皮症获得性掌跖角皮症是一个内脏恶性肿瘤的皮肤标志,患者掌跖部皮肤异常增厚,可以是局灶性,也可以是弥漫性。该病最常见的相关肿瘤为肺癌和食道癌,罕见的肿瘤有骨髓瘤和乳腺癌。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表现为色素加深的天鹅绒样皮肤增厚,主要发生于腋窝和皱折部位。与良性疾病相关的黑棘皮病要远远多于恶性肿瘤相关的黑棘皮病,恶性肿瘤相关的黑棘皮病常常发生迅速,并可发展至许多非皱折部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最常累及的是胃肠道(90%),特别是发生胃腺癌。Leser Trelat Leser Trelat综合征为内脏恶性肿瘤伴突然发生的大量发疹性脂溢性角化(伴或不伴瘙痒)。然而,老年人发生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很常见,而老年人也易患恶性肿瘤,因此,Leser Trelat 综合征的诊断应当慎重。恶性类癌综合征 肿瘤起源于嗜铬细胞,嗜铬细胞能产生多种不同的神经内分泌介质,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5-羟色胺。由于释放的介质通常经肝脏代谢而至血液循环中,因此当肿瘤产生大量介质并超出了肝脏的代谢能力,才能导致发病。恶性类癌综合征最常见的是潮红,通常局限于面、颈和躯干上部。4
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许多遗传性综合征有皮肤表现,并且增加了 内脏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取得详细的家族史 和识别出典型的皮肤表现,将有助于这些病 例相关恶性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Muir-Torre 综合征Muir-Torr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1~60岁之间最好发,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2。临床特征包括皮肤的皮脂腺肿瘤和至少一种内脏肿瘤。约90%的患者出现结肠直肠、乳腺或泌尿生殖道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头颈部和小的内脏恶性肿瘤也与Muir-Torre综合征相关。约50%诊断Muir-Torre综合征的患者在皮脂腺损害发展之前已经出现内脏恶性肿瘤的表现。大约50%的病例有两种或以上的内脏恶性肿瘤。其他相关的皮损包括皮脂腺增生、基底细胞癌、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如果把角化棘皮瘤和基底细胞癌区分后,有超过20%的患者发现通常向皮脂腺分化的角化棘皮瘤。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有两种截然不同临床类型。两种疾病共同特点就是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但2型罕有皮肤表现,有皮肤表现的通常只是1型(即von Recklinghausen 病)。NF1是最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NF1特征性的皮肤改变有腋窝或腹股沟斑点、咖啡斑、神经纤维瘤和多形性神经瘤。相关的恶性肿瘤包括Wilms肿瘤、横纹肌肉瘤、视网膜神经胶质瘤、黑素瘤(包括脉络膜黑素瘤)、内脏平滑肌肉瘤、成神经管细胞瘤和白血病。其他相关的肿瘤是嗜铬细胞瘤及胶质瘤。结节性硬化结节性硬化受累器官包括皮肤、脑、心、肺、肾和其他器官。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等,散发病例超过50%。结节性硬化主要的临床特点有皮损、癫痫和智力迟钝。皮肤特征包括称为鲨革斑的结缔组织痣、柳叶斑、甲周纤维瘤和面部血管纤维瘤。结节性硬化相关良性肿瘤包括心横纹肌瘤、肾血管肌脂瘤和错构瘤样结肠息肉。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脑和肾脏,包括星形细胞瘤(在70%的患者中发现)和肾透明细胞癌(4%的患者中发现),其中星形细胞瘤对于确定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Cowden病)Cowden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估计的发生率为1/30万,主要好发于女性。99~100%的Cowden病患者存在的特征性皮肤粘膜的损害包括面部丘疹、口腔乳头瘤病和肢端角化。重要的是,皮肤特征可能先于多种肿瘤发生许多年,这些肿瘤包括发生于乳腺、子宫内膜、胃肠道和甲状腺的肿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Gorlin综合征)Gorli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的特点包括多发性基底细胞癌、颌骨囊肿、掌跖点状角化(60%)、异位钙化和先天性骨骼畸形。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青春期至40岁之间,好发于头颈部。与Gorlin综合征相关的内脏恶性肿瘤包括成神经管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卵巢纤维肉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Gardner综合征 Gardner 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其特点有肠道息肉和累及皮肤、眼、骨和甲状腺的肠道外特点。所有的 Gardner综合征患者都将发展为结肠腺癌。Gardner 综合征的皮肤特点包括表皮样囊肿、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纤维瘤的存在提示易患纤维性肿瘤和肠系膜与腹膜后纤维化。侵袭性纤维瘤可与乳腺癌混淆。Peutz-Jeghers综合征 Peutz-Jeghers综合征是另一种罕见的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的特点为黑素细胞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和内脏错构瘤性息肉,这种息肉使得相关肿瘤的相对危险性上升了18倍。累及子宫颈、乳腺和睾丸的肠道外肿瘤也较为常见。遗传性胼胝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局灶性掌跖角化与多种口腔黏膜白斑相关。37%的受累家族成员在30~40年后发现了食道癌。受累家族成员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以筛查肿瘤。恶性肿瘤的一般的皮肤表现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常有非特异性的皮肤症状,如干燥和瘙痒。导致泛发性干燥症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脱水和恶液质。恶性肿瘤患者瘙痒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中枢和外周的机制均可涉及。网状淋巴系统肿瘤(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和霍奇金病)容易发生瘙痒。局限性瘙痒与潜在恶性肿瘤相关较为罕见。结
论皮肤是易受影响的器官,不应当被忽视。在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中,皮损只是冰山一角。临床医生警惕性的提高和关于皮损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知识,将有助于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皮损也有利于监测恶性肿瘤的活动和对治疗的反应。将来,遗传学综合征特殊缺陷的确定,可能使基因治疗成为现实。 选自 孙建方教授
“内脏肿瘤的皮肤表现”皮肤科医生
由专业皮肤科医生、医学博士创建,为大家提供多种皮肤病、皮肤美容及性病诊疗信息及资讯。点击
参与微社区疾病讨论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derm120
由多位皮肤性病学博士创建,为大家提供皮肤病、皮肤美容的诊疗信息及资讯.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鱼鳞病易与哪些疾病混淆_新浪绥化
鱼鳞病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99健康网评论
  本文导读:鱼鳞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但是有两种病常常容易和鱼鳞病相混淆,往往会耽误治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如何把鱼鳞病和其他疾病区分开。
  今天要介绍的是易让患者把鱼鳞病发生混淆两种皮肤病。如果患者身上身上出现皮肤病患者别轻易下诊断,患者最好还要到医院得到医生的确诊后的再治疗。这两种皮肤病就是让患者易与把鱼鳞病混淆,错把其他皮肤病当作鱼鳞病。通过今天的介绍,我想患者会有对鱼鳞病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心、面、皮肤综合征
  皮肤损害:鱼鳞病,毛囊角化病,眉部疤痕性红斑,咖啡牛奶斑,皮肤角化过度,泛发性色素沉着,皮肤弹性过度,血管瘤。其他如湿疹、脂溢性皮炎、黑棘皮病、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头发稀少、生长缓慢且卷曲,眉毛、睫毛稀少或缺如,指(趾)发育不良。
  其他系统表现:中度精神运动性迟滞,言语延迟;先天性肌张力低下;因喂养困难导致的身材矮小;相对的大头畸形,短颈,特征性面容(前额突出,双颞缩小,眶上部发育不全,斜视,内眦赘皮,眼距增宽,上睑下垂,短鼻畸形,招风耳);先天性心脏缺陷,主要为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和肥厚性心肌病;牙齿发育不良。
  KID综合征
  皮肤损害:鱼鳞病(100%);头、面、颈、四肢毛周角化,掌跖角化;皮肤反复的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皮肤鳞状细胞癌,颊黏膜白斑,少汗。硬毛、毳毛稀、细,甚至缺如;甲异常(甲增厚、无甲、白甲等)。
  鱼鳞病的治疗首先从确诊开始,只有确诊为病情后,才能根据病情采取治疗方法。盲目自判病情会延误鱼鳞病的治疗同时也会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病情,这就是误判病情,严重相当的严重。鱼鳞病的治疗时间较长,这是根据其病发原因系基因所致,现在的一些外来用药,并不会直接作用在基因上,而是改善病患皮肤,所以还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投诉类型:
投诉理由: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输入您的回答内容
我天生皮肤黑,不知道鱼鳞病会不会加重黑,觉得自己跟别人黑的不一样,用美白针或者激光美白有效果吗?鱼鳞病会影响皮肤代谢吧
病情描述:
我天生皮肤黑,不知道鱼鳞病会不会加重黑,觉得自己跟别人黑的不...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病情分析:美白针仅有短期的美白效果,且目前尚处于医疗监管的灰色地带;激光美白需多次治疗,且不能永久维持,您的情况建议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治疗。
本回答来自: 求医网& | &
& | & 18:32
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常识>>
购药推荐:
美白防晒相关疾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棘皮病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