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你熟悉食中所有含氮碱基物质的名称

Ⅰ.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如图是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A、碳酸饮料B、高炉炼铁C、干冰D、燃料燃烧这些物质中:(1)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下同)二氧化碳.(2)可以用于燃料的物质是氢气和一氧化碳.(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Ⅱ.(1)餐厅制作美食用到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C(填序号,下同).A、番茄& B、橄榄油& C、鸡蛋(2)瘦肉精,化学名称为盐酸双氯醇胺,化学式为C12H18Cl2N2O,是平喘药.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瘦肉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8:1;&瘦肉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3)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现代生产、生活所消耗的巨额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含有碳元素,因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②有些能源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煤燃烧产生的某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a(填序号).a.SO2&&&&&&b.CO&&&&&&c.CO2(4)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对策中,不恰当的是CA.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B.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C.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E.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理.
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只有充分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知道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技术的锈蚀与氧气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过多易引起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可以做燃料,但一氧化碳有毒性.一氧化碳、氢气具有还原性.Ⅱ.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该元素相对原子量×原子个数}{该物质的相对分子量}$×100%&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限制发展高耗能的产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能有效地减缓环境污染.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能源.Ⅰ.(1)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2)可以用于燃料的物质是氢气和一氧化碳;故填:氢气和一氧化碳(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故填: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Ⅱ.(1)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填:C(2)“瘦肉精”C12H19Cl3N2O由C,H,Cl,N,O,五 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有1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个数比为12:18:1;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该元素相对原子量×原子个数}{该物质的相对分子量}$×100%,通过比较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填:12:18:1、碳(3)①煤、石油、天然气&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故填:碳②煤中含有单质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故填:a(4)温室效应主要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过高造成的;故填:C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2)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36:5:14;(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4)已知亚硝酸钠(NaNO2)也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请计算13.8g亚硝酸钠与多少丙烯酰胺中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
解:(1)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12×3+1×5+16+14=71;故答案为:71;(2)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12×3):(1×5):14=36:5:14;故答案为:36:5:14;(3)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0%;故答案为:7.0%;(4)解:设与13.8g亚硝酸钠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的丙烯酰胺的质量为x,13.8g×解之得:x=14.2%.答:13.8g亚硝酸钠与14.2g丙烯酰胺中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1)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2)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根据氮元素质量相等列出方程式,就可计算出丙烯酰胺的质量.当前位置: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恒定的含氮量(约在..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质量分数),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常用凯氏定氮法。其测定原理是:I.蛋白质中的氮在强热和CuSO4、浓硫酸作用下,生成一种无机含氮化合物(NH4)2SO4;II. (NH4)2SO4在凯氏定氮测定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生成(NH4)2B4O7;III.用已知浓度的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HCl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不法分子通过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患肾结石。三聚氰胺的结构如下:①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②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三聚氰胺中只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B.三聚氰胺中含有苯环结构,属于苯的同系物C.三聚氰胺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成分D.三聚氰胺为高分子化合物③假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6%即为合格,不法分子在一罐总质量为500g、蛋白质含量为0的奶粉中掺入多少克三聚氰胺即可使奶粉检测“达标”?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①C3H3N6& 66.7%&②AC&③解:设加入三聚氰胺质量为x,由题意得三聚氰胺中不含苯环结构、也不属于苯的同系物。组成蛋白质的成分是氨基酸,三聚氰胺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成分。三聚氰胺不符合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不是高分子化合物。③解:设加入三聚氰胺质量为x,由题意得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恒定的含氮量(约在..”主要考查你对&&炔烃的通性,烷烃的通性,烯烃的通性,芳香烃的通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炔烃的通性烷烃的通性烯烃的通性芳香烃的通式
炔烃:炔烃随分子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炔烃中n≤4时,常温常压下位气态,其他未液态或固态;炔烃的相对密度一般小于水的密度;炔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 烃类燃烧规律总结:
1.烃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规律 (1)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的值,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大。 (2)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该烃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或氢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大。 (3)实验式相同的烃,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以及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均为定值。满足该条件的烃有C2H2和C6H6、烯烃与环烷烃等。说明:在计算烃的衍生物的耗氧量时可将其改写成CxHy·(CO2)m·(H2O)n,耗氧量仅由CxHy 决定。 2.质量相同的烃CxHy,越大,生成的CO2越多; 若两种烃的相等,则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均相等。 3.碳的质量分数ω(c)相同的有机物(最简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总质量一定,以任意比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量总是一个定值。 4.不同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它们分子中C原子、H原子个数比也相同. 5.含碳量高低与燃烧现象的关系含碳量越高,燃烧现象越明显,表现在火焰越明亮.黑烟越浓,如C2H2(92.3%)、C6H6(92·3%)、C7H8 (91.3%)燃烧时火焰明亮,伴随大量浓烟;而含碳量越低,燃烧现象越不明显,往往火焰不明亮,无黑烟,如CH4(75%)就是如此;对于C2H4及其他单烯烃(均为 85.7%).燃烧时火焰较明亮,并有少量黑烟。 6.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 (1)当H2O为气态时(T&100℃),1L气态烃燃烧前后气体总体积的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当y=4时,反应后气体总体积不变,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烃中,只有CH4、C2H4、C3H4;当y&4时,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增大;当y&4时,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减小 (2)当H2O为液态时(T&100℃),1L气态烃完全燃烧后气体总体积减小
各类烃的反应类型及实例:
烷烃的通性:(1)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存在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烷烃的化学性质:可发生氧化、取代、分解等反应。烷烃的氧化反应:烷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xHy+(x+0.25y)O2xCO2+0.5yH2O烷烃的取代反应:烷烃在光照下可发生取代反应。CnH2n+2+Cl2CnH2n+1Cl+HCl 烷烃的分解反应:烷烃在高温条件下能够裂解。如:C4H10CH2=CH2+CH3CH3 烯烃的通性:(1)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存在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化学性质:烯烃可发生氧化、加成、加聚等反应。①烯烃的氧化反应:烯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nH2n+3n/2O2nCO2+nH2O ②烯烃的加成:烯烃可与氢气、卤素单质、水、卤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烯烃的加聚反应:以乙烯为例:,加聚时碳碳双键打开。③二烯烃的加成反应:以1,3-丁二烯(CH2=CH-CH=CH2)加成为例 1,2加成就是加成普通的不饱和键,和普通的烯烃和炔烃的加成一样。与氯气加成:CH2=CH-CH=CH2+Cl2→CH2Cl-CHCl-CH=CH2 1,4加成,1,4加成是分别加成两边的2个不饱和键,然后在中间重新形成一个双键。与氯气加成:CH2=CH-CH=CH2+Cl2→CH2Cl-CH=CHCH2Cl (3)烯烃的顺反异构:根据在两个由双键连接的碳原子上所连的四个原子或基团中两个相同者的位置来决定异构体的类型。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处于π键平面的同侧时称“顺式异构(cis-isomerism)”;当处于π键平面的异侧时称“反式异构(trans-isomerism)”。Z表示顺,E表示反。 芳香烃的通式: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n≥6)。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变化特点:
发现相似题
与“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恒定的含氮量(约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01131302017389812313698104583352616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解:(1)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氮、磷、有害物质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体污染逐渐加重,故受污河段只有2、3、4段,其中2号调查段污染最小,恢复速度最快.随污染的加重,将造成下游的水体富养化(富营养化).(2)图乙包含的食物链属于捕食食物链,由于生物放大作用导致生物体内物质a含量沿食物链逐级增加.(3)在4号调查段,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浮游动物大量繁殖,造成数量剧增,此时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之间可能会呈现上宽下窄的数量金字塔;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将引发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4)对该河流进行治理,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封闭排污口、污水集中处理、河床清淤、建造人工湿地.故答案为:(1)2&&&&&&& 富养化(富营养化)(2)捕食&&&&& 生物放大(3)数量金字塔&&&& 正反馈(4)封闭排污口、污水集中处理、河床清淤、建造人工湿地(只看考生所答前2项,每项(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T淋巴细胞B、浆细胞C、B淋巴细胞D、靶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图示细胞内由被膜小泡运输物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细胞内吞过程中,被吞入的物质要与细胞膜上的识别并结合,内陷形成内吞泡.内吞泡与细胞内含多种水解酶的丙融合形成丁,“内陷”和“融合”都是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的表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丙还能够分解,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2)在图中戊上所进行的过程称为,形成的产物在甲中加工成具有一定的蛋白质,这是它们具有生物活性的前提.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到方向的“货物”运输.在乙中,蛋白质被分拣,有目的地送往.抗体从甲到细胞外共穿过了层生物膜(3)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偶然掺入乙,则图中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的回收.
科目:高中生物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C、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D、它们中分解者是蜣螂、腐生菌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2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0%~20%D、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科目:高中生物
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  )
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以上都可以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填编号).(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编号);图乙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编号).(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期和期.(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乙所示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5)将甲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其原因是.(6)若用乙图细胞研究分泌蛋白质合成与分泌,常用的研究方法是,与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结构依次是(填序号).(7)如果甲图是根尖生长点细胞,细胞的形状应为,同时还应没有图中的等结构.(8)若乙图是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人体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这是由于(填序号)产生所引起的.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是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l→t2叶绿体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若再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合速率的提高是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C3还原的过程也随光反应的停止而停止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氮碱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