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关系物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之间的逻辑关系_百度作业帮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单质,顾名思义,只含有一种东西,并且这种东西只含有一种元素.例如,磷有几种,最简单的有红磷和白磷,他们虽然都只含有一种元素 P ,但是他们两个是不同的物质,如果将他们两者混在一起,虽然仍然只含有一种元素 P ,这已算是混合物了.为什么红磷和白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呢,他们不是都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吗? 确实,他们都是由 P原子构成的,但是他们各自的P原子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两种东西是不同的.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 . 所谓化合物,就是由2种或2种以上元素组成.任何纯净物,除了单质,就是化合物.前提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只要是不满足单质要求的纯净物,就是化合物了. 所以说,氧化物是属于化合物的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包括氧化物和其他!
单质 、氧化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单质只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化合物至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但氧化物只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定含氧元素。
单质即由单个元素组成的物质:CU,O2,CL2等金属全是单质。化合物即A+B=AB,如:H2+O2=H2O.H2O即化合物。氧化物即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包含在化合物里,与单质无关。化合物与氧化物与单智都属于纯净物,书本有些忘了,望采纳。看书最准确其实...
物质分单质和化合物 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硝酸&&&&K&&&&4NH3+5O24NO+6H2O&&&&3Cu+8H++2NO3-=3Cu2++2NO↑+4H2O&&&&硫酸&&&&第3周期ⅢA族&&&&4FeS2+11O22Fe2O3+8SO2&&&&③分析:E是氧化物,反应①和②需加O2可且发生连续氧化,是解题突破口.(1)依题意知A是NH3,R是O2,B是NO,E是H2O,C是NO2,D是HNO3;由于G是复合肥料,只能是KNO3,故F为KOH,H为H2,M为K.(2)Y元素处于X的相邻周期、相邻族,说明Y元素是S元素,故B为SO2,C为SO3,D为H2SO4,反应①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反应,可推知A为FeS2,E为Fe2O3,M为Al,H为Fe,F为Al2O3,G为Al2(SO4)3,可作净水剂,符合题意.解答:(1)E是氧化物,由A和R反应生成,则R应为O2,A的一个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且能连续氧化,则A为NH3,B是NO,E是H2O,C是NO2,D是HNO3;由于G是复合肥料,只能是KNO3,故F为KOH,H为H2,M为K.则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反应,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0,反应④是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硝酸;&K(或K2O2、KO2);4NH3+5O24NO+6H20;3Cu+8H++2NO3-=3Cu2++2NO↑+4H2O;&&(2)Y元素处于X的相邻周期、相邻族,说明Y元素是S元素,位于第3周期ⅢA族,故B为SO2,C为SO3,D为H2SO4,反应①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反应,可推知A为FeS2,E为Fe2O3,反应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G可作净水剂,为Al2(SO4)3,M为Al,Al位于第3周期ⅢA族,H为Fe,F为Al2O3,在以上反应中C→D的反应为S03+H20═H2SO4,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硫酸;第3周期ⅢA族;4FeS2+11O22Fe2O3+8SO2;③.点评:本题考查N和S元素的化合物的推断题,题中注意浓硫酸、浓硝酸与铜的反应也可作为反应的突破口,本题具有一定难度.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如图所示,A、B、C、D、G是五种常见单质,其中A、G为气体.化合物R在常温下呈液态,F为黑色晶体,H为淡黄色粉末,I是玻璃工业的一种原料,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H的电子式:;(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①&Fe3O4+4H23Fe+4H2OFe3O4+4H2;反应③&2NaAlO2+CO2↑Na2CO3+Al2O32NaAlO2+CO2↑;(3)C与T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4)5.4gC在G中燃烧放出166.9kJ热量,反应②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3O2(g)=2Al2O3(S)△H=-3338kJ/mol.
科目:高中化学
某学生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图所示: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②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具有氧化性,液显黄色,能将SO2氧化为F(H2SO4),F与A反应生成E、G.③
纯A(单质)
浅绿色依据以上信息填空:(1)请写出E的电子式H:H、D的化学式Fe2O3.(2)请指出A、B、C、D、G所含的同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Ⅷ族(3)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A&3Fe+4H2O4H2+Fe3O43Fe+4H2O A→B&2FeCl32Fe+3Cl22FeCl3(5)B→F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科目:高中化学
A、B、C、D、G&都是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E&是氧化物,H&是单质.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填空:(&l&)若A、B、C、D、G&均含X&元素,且A的一个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G&是复合肥料,则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M&的化学式是K.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4NO+6H204NH3+5O24NO+6H20;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2&)若A、B、C、D、G&均含Y元素,Y元素处于X的相邻周期、相邻族,G&可作净水剂,则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Fe2O3+8SO24FeS2+11O22Fe2O3+8SO2;反应①一⑤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
科目:高中化学
多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反应条件未列出):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且它们的状态与颜色如下表所示:
浅绿色②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一种气体氧化物M通入B溶液中可被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共价化合物,F与A反应生成E和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E:.(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B+M→F:;②A+F→E+G:.(3)下列氧化物中能与G溶液反应直接生成C固体的是(填字母).a.Na2O2b.SO2c.CO2d.BaO2.
科目:高中化学
A、B、C、D、G&都是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E是氧化物,H是单质,D是常见的强酸,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根据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填空:(1)若A、B、C、D、G&均含X&元素,且A&的一个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G&是复合肥料,则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M&的化学式是.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2)若A、B、C、D、G均含Y元素,Y&元素处于X的相邻周期、相邻族,A为黄色固体,G可作净水剂,则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将2.5t含85%A的矿石(杂质不参加反应)煅烧时,A中的Y元素有5.0%损失而混入炉渣,计算可制得98%的D的质量t.几种有机化合物对土壤中铁与锰的氧化物还原和溶解作用--《环境化学》1991年05期
几种有机化合物对土壤中铁与锰的氧化物还原和溶解作用
【摘要】:应用我们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状况,还原强度和(或)络合强度是决定铁、锰溶解量的主要因素。铁的氧化物其还原溶解的次序是:无定形铁的氧化物针铁矿赤铁矿。某些铁、锰的氧化物表面的预处理将会引起铁、锰溶解量的降低。文中还提出了土壤中铁、锰的氧化物溶解的表面化学反应机制的初步设想。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正文快照】:
植物残体分解的一系列有机物质,对土壤体系和水体系中的铁、锰的氧化物颗粒和包膜物发生络合、还原和溶解作用,将增加铁和锰的活动性和生物的有效性〔’一‘’.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影响因素和表面化学反应的研究,多涉及到矿质胶体,而直接用土壤样品来做却很少〔‘一’〕.这些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曲东,贺江舟,孙丽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鲁安怀,卢晓英,任子平,韩丽荣,方勤方,韩勇;[J];地学前缘;2000年02期
高凡,贾建业,梅雪清,杨木壮;[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年04期
吴龙华,高子勤;[J];土壤学报;2001年01期
徐仁扣,刘志光;[J];土壤学报;1995年02期
夏立江,温小乐;[J];土壤与环境;2002年01期
徐仁扣;[J];土壤与环境;1994年02期
刘志光;[J];土壤;199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艳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黄丽;[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郑德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谭中欣;[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曹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刘桂秋;[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杨强;[D];浙江大学;2004年
孙丽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毛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栾文楼,杨剑平,高永丰,刘国英,韩永亮;[J];山地学报;2004年05期
卢丽萍,高贤彪,吴建明,高弼模,杨果,管力生,杨光;[J];山东农业科学;1995年06期
刘光栋,杨力,宋国菡,泉维洁,卢桂菊,韩秀香,邵良栋;[J];山东农业科学;1998年06期
王允青,武际,朱宏斌,李孝勇,鲁伊宁,郭熙盛;[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吴义鸿,郭康泽,蔡庆生;[J];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03期
熊金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郑路,罗孝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熊金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郑路,何义斌,邵建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陈放鸣,李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鑫山;聂岩;田明英;;[A];山东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C];2007年
张艳军;饶敏;杨绍聪;吕艳玲;段永华;;[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姚元涛;张丽霞;;[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亚文;[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王东香;[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刘金萍;[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范丙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于宁楼;[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汪洪;[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谭文峰;[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魏俊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李毅;[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刘宏远;[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宏伟;[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王连峰;[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朱林;[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黄智刚;[D];广西大学;2001年
黄志远;[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刘文科;[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高志岭;[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孙志梅;[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江长胜;[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杨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维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01期
郑曼英,李丽桃;[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4期
刘云惠,魏显有,王秀敏,高进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李华,刘树庆,连彦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郎惠卿,白艳,李波,张桂荣;[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角媛梅,程国栋,肖笃宁;[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角媛梅;杨有洁;胡文英;速少华;;[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余素华;[J];地球化学;1981年04期
徐义芳,朱照宇,文启忠,文高国,蒲志平;[J];地球化学;1999年03期
吴大清,彭金莲,刁桂仪,魏俊峰;[J];地球化学;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玲;[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谭中欣;[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羊依金;张雪乔;邹长武;;[J];四川有色金属;2006年01期
苏宝玲,韩士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毕春娟,陈振楼,郑祥民,许世远;[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汤艳杰,贾建业,谢先德;[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汤艳杰,贾建业,谢先德;[J];地学前缘;2002年02期
鲁安怀;[J];地学前缘;2005年01期
毕春娟,陈振楼,郑祥民;[J];福建地理;2000年03期
付美云;周立祥;;[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王秋菊,崔战利,王贵森,张少良;[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袁文权,张锡辉,张光明,张维昊,黄翰森,常爱民,赖举伟;[J];给水排水;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洁;鲁安怀;赵谨;侯华丹;;[A];第二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刘云;吴平霄;唐剑文;曾少雁;;[A];2005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文峰;[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许衡;[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汤艳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贾亚男;[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冯雄汉;[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董军;[D];吉林大学;2006年
姚庆祯;[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付美云;[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刘景春;[D];厦门大学;2006年
张文静;[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文科;[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杨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张帆;[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赵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谭中欣;[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曹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刘桂秋;[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唐阵武;[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崔立莉;[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吴国娟;[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志光,徐仁扣;[J];环境化学;1991年05期
李一峻,刘俊利,董绍俊;[J];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05期
蔡家英,万本强;[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鲁青;;[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2年05期
熊先哲,何勇田,张学询,宋胜焕,吴铁铮,李滢;[J];应用生态学报;1995年04期
王月丰,吴婉群,古启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董绍俊;KT.;;[J];化学学报;1985年08期
孔龙,霍瑞贞;[J];应用化学;1994年04期
傅谊,马建标,何炳林;[J];分析测试学报;1998年05期
陈有义;;[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俪婧;张剑锋;高敏;王约伯;;[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赵丕裕;孙尧俊;吴泰琉;王力平;;[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闫芳芳;黄炎和;郑慧梅;蒋芳市;严登峰;;[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董玉瑛;尤洋;赵盈丽;孙成;王连生;;[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刘琳;丁文惠;赵锋;褚松筠;韩晓宁;庞永正;唐朝枢;;[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王丽荣;曲娜;郭良宏;;[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亓志德;;[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曹艳平;;[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赵淑莉;;[A];Risk Assessment of Toxic Chemical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张光垚;韩庆玲;薛明;吴小荣;易宗春;;[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一了;[N];大众科技报;2006年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N];医药经济报;2003年
艾平 编译;[N];大众科技报;2003年
李星慧?黄丽嫦;[N];西部时报;2007年
徐风;[N];中国质量报;2006年
于蕾;[N];远东经贸导报;2005年
河北高速客运股份有限公司
顾建国;[N];中国交通报;2006年
曹涤环;[N];农资导报;2007年
许文范;[N];中国医药报;2002年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文辉;[D];浙江大学;2001年
刘新会;[D];南京大学;2002年
徐茂田;[D];西北大学;2004年
陶丽敏;[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蔡华强;[D];复旦大学;2009年
王爱香;[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彭丹冰;[D];吉林大学;2007年
刘滋武;[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郭怀芳;[D];山东大学;2009年
李国柱;[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德平;[D];浙江大学;2003年
于世丽;[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李刚;[D];浙江大学;2001年
刘静;[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陈云霞;[D];吉林大学;2009年
孙红启;[D];山东大学;2005年
杨双花;[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冯晓瑜;[D];四川大学;2007年
于海瀛;[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李春丽;[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位置:
>>>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
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Y的年消耗量最大。相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剂1是NaOH溶液:①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4.5gX的单质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①将物质C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推断题难度:中档来源:山西省模拟题
(1)Fe2O3+2AlAl2O3+2Fe (2)①2Al+2H2O+2OH-=2AlO2-+3H2↑ ;②3.01×1023(3)①Al3++3H2OAl(OH)3+3H+;②2FeSO4+2NaNO2+H2SO4=2Fe(OH)SO4+Na2SO4+2NO↑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主要考查你对&&无机推断,单质铝,铝盐(铝离子),氧化铁,亚铁盐(二价铁离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无机推断单质铝铝盐(铝离子)氧化铁亚铁盐(二价铁离子)
无机推断的解题题眼:
1.题眼一:常见气体单质气体:H2、O2、N2、Cl2(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态氢化物: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极易溶于水,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到HCl形成白烟) HCl(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在空气中形成白雾,遇到NH3形成白烟) H2S(无色有臭鸡蛋气味,蛋白质腐败的产物,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非金属气态氧化物:CO、CO2(直线型非极性分子)、NO(遇到空气变红棕色)、NO2(红棕色,加压、降温会转变成无色N2O4)、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固态氧化物]:SO3(无色晶体、易挥发)、P2O5(白色固体、易吸湿,常用作干燥剂)、SiO2(不溶于水、不溶于普通酸的高熔点固体,但溶于氢氟酸和强碱溶液)气态卤代烃:一氯甲烷(CH3Cl)、氯乙烯(CH2=CHCl)气态醛:甲醛(HCHO) 2.题眼二:气体溶解性归纳难溶于水的:H2、N2、CO、NO、CH4、C2H4;微溶于水的:O2、C2H2;能溶于水的:Cl2(1:1)、H2S(1:2.6)、SO2(1:40);极易溶于水的:NH3(1:700)、HCl(1:500)、HF、HBr、HI。 3.题眼三:常见液态物质无机物:液溴Br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硫化碳(CS2)、三氯化磷(PCl3)有机物:一般5个碳原子以上的低级烃;除一氯甲烷、氯乙烯之外的低级卤代烃;低级醇;除甲醛之外的低级醛;低级羧酸;低级酯。 4.题眼四:常见物质的颜色 ①红色:Fe(SCN)3(红色溶液); Cu2O(红色固体);Fe2O3(红棕色固体); 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溴蒸气、NO2(红棕色) ②紫色:Fe3+与苯酚反应产物(紫色);I2(有金属光泽紫黑色固体)KMnO4固体(紫黑色);MnO4-(紫红色溶液) 钾的焰色反应(紫色) I2蒸气、I2在非极性溶剂中(紫色) ③橙色:溴水(橙色) K2Cr2O7溶液(橙色) ④黄色:AgI(黄色固体);AgBr(淡黄色固体); FeS2(黄色固体);Na2O2(淡黄色固体);S(黄色固体);I2的水溶液(黄色);Na的焰色反应(黄色);工业浓盐酸(黄色)(含有Fe3+);Fe3+的水溶液(黄色);久置的浓硝酸(黄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浓硝酸粘到皮肤上(天然蛋白质)(显黄色); ⑤绿色:Cu2(OH)2CO3(绿色固体);Fe2+的水溶液(浅绿色);FeSO4?7H2O(绿矾);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 CuCl2的浓溶液(蓝绿色); ⑥棕色:FeCl3固体(棕黄色);CuCl2固体(棕色) ⑦蓝色: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蓝色);淀粉遇I2变蓝色; Cu(OH)2溶于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绛蓝色); ⑧黑色:FeO;Fe3O4;FeS;CuO;CuS;Cu2S;MnO2;C粉;Ag2S;Ag2O;PbS; 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变黑;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 ⑨白色:常见白色固体物质如下(呈白色或无色的固体、晶体很多):AgCl;Ag2CO3;Ag2SO4;Ag2SO3;BaSO4;BaSO3;BaCO3;CaCO3;MgO;Mg(OH)2;MgCO3;Fe(OH)2;AgOH;PCl5;SO3;三溴苯酚;铵盐(白色固体或无色晶体); Fe(OH)2沉淀在空气中的现象:白色→(迅速)灰绿色→(最终)红褐色&5.题眼五:根据框图中同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主线,即A→B→C→……型归纳 CCOCO2;H2SSSO2SO3(H2SO4); NH3(N2)NONO2→HNO3; NaNa2ONa2O2; Fe→Fe2+→Fe(OH)2Fe(OH)3;Fe→Fe2+→Fe3+; CH2=CH2CH3CHOCH3COOH;CH3CH2OHCH3CHOCH3COOH 6.题眼六:根据化学反应形式 (1)根据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新的单质+新的化合物” 进行推理㈠金属置换金属铝热反应:需高温条件才能引发反应的发生,通常用来冶炼一些高熔点金属。如:2Al+Fe2O3Al2O3+2Fe; 8Al+3Fe3O44Al2O3+9Fe㈡.金属置换非金属①金属与水反应置换出H2& 2Na+2H2O==2Na++2OH-+H2↑ (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H2O反应) 3Fe+4H2OFe3O4+4H2↑ ②金属与非氧化性酸(或氧化物)反应 2Al+6H+==2Al3++3H2↑;2Mg+CO22MgO+C ㈢.非金属置换非金属①非金属单质作氧化剂的如:2F2+2H2O==4HF+O2;2FeBr2+3Cl2==2FeCl3+2Br2;X2+H2S==2H++2X-+S↓(X2=Cl2、Br2、I2);2H2S+O2(不足)2S+2H2O (H2S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 2H2S+O2==2S↓+2H2O(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变质)②非金属单质作还原剂的如:C+H2OCO+H2 (工业上生产水煤气的反应) Si+4HF==SiF4(易挥发)+2H2↑ ㈣.非金属置换金属如:2CuO+C2Cu+CO2↑①根据反应“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进行推理,常见的该类型反应有: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H2S+SO2==3S↓+2H2O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根据反应“一种物质三种物质”进行推理,常见该类型的反应有:Cu2(OH)2CO32CuO+CO2↑+H2O 2KMnO4K2MnO4+MnO2+O2↑ NH4HCO3NH3↑+CO2↑+H2O (NH4)2CO32NH3↑+CO2↑+H2O NH4HSO3NH3↑+SO2↑+H2O ③根据反应“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常见该类型的反应有: Na2SO3+Cl2+H2O==Na2SO4+2HCl Na2SO3+Br2+H2O==Na2SO4+2HBr C+4HNO3(浓)==CO2↑+4N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7.题眼七:根据常见反应的特征现象。(1)两种物质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 ①双水解:主要指Al3+、Fe3+与CO32-、HCO3-等之间的双水解②Ba(OH)2和(NH4)2SO4生成氨气和硫酸钡沉淀(2)遇水能放出气体的 ①Li、Na、K、Ca、Ba、Mg(△)、Fe(高温)[氢后面的金属不跟水反应]②Na2O2、NaH、CaC2、Al2S3、Mg3N2 ③加碱能产生气体的:Al、Si、NH4+ ④加酸有沉淀生成的:如SiO32-、AlO2-、S2O32-、C6H5O-(常温下)⑤有“电解”条件的,通常联想到下列代表物: a.电解电解质型: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l2(aq)b.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q) c.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l(aq)d.电解熔融离子化合物:如Al2O3(l)、NaCl(l) 无机推断题的突破方法:
解决无机框图推断题的一般流程是:整体浏览、寻找突破;由点到面、广泛联系;大胆假设、验证确认;明确要求、规范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据物质的特征来寻找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常用的突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依据元素或物质的特征数据突破常用的有:(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氢气;(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依据物质的特性突破常用的有:(1)使淀粉变蓝的是I2;(2)能使铁、铝钝化的是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3)能与SiO2反应而能雕刻玻璃的是氢氟酸;(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褪色后的溶液受热后恢复红色的是二氧化硫;(5)遇SCN-溶液变红色的是Fe3+;(6)在放电的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NO的是氮气;(7)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的气体是F2;(8)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是Fe3O4;(9)红棕色粉末是Fe2O3;(10)黄绿色气体是Cl2,红褐色沉淀是Fe(OH)3,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淡黄色粉末是Na2O2。3.依据物质的特殊用途突破常用的有:(1)可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的供氧剂的是Na2O2;(2)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的物质主要有Cl2、ClO2、NaClO和漂白粉等;(3)可用作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的是晶体硅;(4)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SiO2;(5)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NaHCO3、Al(OH)3等;(6)可用于制造发酵粉的是NaHCO3;(7)可用作钡餐的是BaSO4;(8)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的是铝热剂;(9)可用作感光材料的是AgBr;(10)可用作腐蚀印刷电路板的是FeCl3溶液。4.依据特殊现象突破常用的有:(1)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的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2)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是含钠元素的物质;(3)灼烧时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是含钾元素的物质;(4)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红棕色的气体是NO;(5)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是Fe(OH)2转化为Fe(OH)3;(6)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是NH3;(7)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是CO2、SO2;(8)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溶液中含有Al3+。5.根据限定条件和解题经验突破常用的有:(1)“常见金属”往往是铁或铝;(2)“常见气体单质”往往是H2、N2、O2、Cl2;(3)“常用的溶剂”往往是H2O;(4)“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往往是H2O;(5)“能与过量HNO3反应”则意味着某元素有变价;(6)“与浓酸反应”的物质往往是铜、碳、MnO2等;(7)“电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往往为NaCl溶液或CuSO4溶液或AgNO3溶液;“电解”生成两种物质的往往是电解水型的溶液,生成的两种物质为氢气和氧气。熔融电解往往是电解Al2O3、NaCl或MgCl2。无机物间的特殊转化关系:
二、三角型转化
1.铁三角:
2.铝三角:
3.氯三角:
4.硅三角:
三、交叉型转化关系
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
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
3.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
铝的主要性质:
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常温下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1)与氧气反应:(纯氧中发出耀眼的白光)(2)与Cl2 、S 、N2反应:(Al2S3在溶液中完全双水解)(AlN与水反应生成Al(OH)3和NH3↑) (3)与水反应:(4)与酸反应:(5)与碱的反应:(6)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
铝的用途纯铝制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生活用品等。铝的特殊性质:
铝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铝与酸反应:铝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2Al+6HCl==2AlCl3+3H2↑铝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铝热反应:
铝热法是一种利用铝的还原性获得高熔点金属单质的方法。此种反应被称为铝热反应。 可简单认为是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2O3、Fe3O4、Cr2O3、V2O5等)或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等)在高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   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酸钾为助燃剂。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铝热反应配平技巧:
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两边氧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快速配平,如8Al+3Fe3O4=4Al2O3+9Fe中,可取Fe3O4和Al2O3中氧的最小公倍数12,则Fe3O4前应为3Al2O3前应为4,然后便可得到Al为8,Fe为9。镁铝的化学性质比较:
铝热反应配平技巧:
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两边氧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快速配平,如8Al+3Fe3O4=4Al2O3+9Fe中,可取Fe3O4和Al2O3中氧的最小公倍数12,则Fe3O4前应为3Al2O3前应为4,底下便可得到Al为8,Fe为9。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技巧:
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都是,,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利用此关系可以方便地进行有关计算。
铝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生成H2的量的计算:
&Al是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既与H+反应也与OH-反应的金属,它与酸、碱反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Al均被氧化成+3价,所以1molAl不论与H+还是与OH-反应均生成3gH2。不同点:1molAl与H+反应消耗3molH+,而与OH-反应只消耗1molOH-,所以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铝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铝三角”关系: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Al3++4OH-===AlO2-+2H2O AlO2-+2H2O+CO2===Al(OH)3↓+HCO3-AlO2-+H++H2O===Al(OH)3↓AlO2-+4H+===Al3++2H2O钝化:
铝、铁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恰恰说明金属的活泼性。铝盐:
铝盐是指正三价铝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一般来说呈白色或无色晶体,溶于水,个别不溶于水。常用的铝盐主要有三氯化铝、硫酸铝和明矾。(1)与碱反应:Al3++3OH-(少量)==Al(OH)3↓& Al3++4OH-(过量)== AlO2-+2H2O (2)Al3++3AlO2-+6H2O==4Al(OH)3↓ 铝盐的性质:
Al3+易水解,显酸性Al3++3H2O==Al(OH)3+3H+(1)与碱反应:Al3++3OH-(少量)==Al(OH)3↓&& &&&&&&&&&&&&&&&&&&&&&&& &Al3++4OH-(过量)==AlO2-+2H2O (2)易发生双水解:Al3++3AlO2-+6H2O==4Al(OH)3↓ 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沉淀的计算反应关系如下:(1)Al3++3OH-==Al(OH)3(生成沉淀)(2)Al(OH)3+OH-==AlO2-+2H2O(沉淀溶解)(3)Al3++4OH-==AlO2-+2H2O(生成沉淀,又恰好溶解) 分析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所得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n(Al3+)、n(OH-)的关系为:当≤3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n(OH-)当≥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0当3&&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4n(Al3+)-n(OH-)2、有关Al(OH)3的图像分析①向溶液中滴加溶液O~A段: A~B段: ②向强碱溶液中滴入铝盐溶液 O~A段: A~B段: ③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A. 向铝盐中滴加氨水时,当氨水增加到时,产生最大沉淀量B. 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时,开始时氨水过量,如图所示 分析得: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中。 ④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强酸O~A段:O~B段:⑤向盐酸中滴加偏铝酸盐溶液 O~A段: A~B段: “铝三角”关系: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Al3++4OH-===AlO2-+2H2O AlO2-+2H2O+CO2===Al(OH)3↓+HCO3-AlO2-+H++H2O===Al(OH)3↓AlO2-+4H+===Al3++2H2O典型例题解析:
在50mLb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50mLamol·L-1NaOH溶液。(1)当a≤3b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当a、b满足________条件时,无沉淀产生。(3)当a、b满足________条件时,先有沉淀生成,后又有部分沉淀溶解,此时Al(OH)3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依题意知,在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如下两个反应发生: AlCl3+3NaOH===Al(OH)3↓+3NaCl&&&&&& ①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②根据以上两反应可以看出: (1)当a≤3b时,只发生第一个反应,此时NaOH不足量,产生沉淀的量取决于NaOH。3n[Al(OH)3]=n(NaOH)?。所以答案为0.05a/3mol。(2)如果无沉淀生成,Al元素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 n(AlCl3)∶n(NaOH)≤1∶4,即a∶b≥4∶1,所以答案为a≥4b。 (3)此种情况应当是两个反应均发生,铝元素以Al(OH)3和AlO2-两种形式存在。符合关系:即,整理得:3b&a&4b或。
求沉淀的量的方法很多。解法一:联立方程法。设反应①中,AlCl3物质的量为x,则Al(OH)3为x,NaOH为3x。反应②中AlCl3物质的量为y,NaOH为4y。            解得x=(0.2b-0.05a)mol=0.05(4b-a)mol。 m[Al(OH)3]=78g·mol-1×0.05(4b-a)mol=3.9(4b-a)g。解法二:守恒法。此种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有Na+、Cl-、AlO2-。    n(AlO2-)=n(Na+)-n(Cl-)=0.05amol-0.05×3bmol。    n[Al(OH)3]=n(Al3+)总-n(AlO2-)=0.05bmol-(0.05amol-0.15bmol)=(0.2b-0.05a)mol=0.05(4b-a)mol。    m[Al(OH)3]=78g·mol-1×0.05(4b-a)mol =3.9(4b-a)g。    【答案】 氧化铁:
化学式Fe2O3,溶于盐酸,为红棕色粉末。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可做催化剂,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可用作炼铁原料。(1)色态:红色粉末,俗称铁锈(铁红) (2)溶解性: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3价铁盐;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3)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 氧化铁的化学性质:
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
与强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与还原性酸(HI)反应:Fe2O3+6H++2I-==2Fe2++3H2O+I2铁的氧化物:
浅绿色溶液,既有氧化性性又具有还原性,主要表现还原性 (1)与氧化剂反应生成三价铁 (2)与碱反应(3)Fe2+易被氧化,水溶液中易水解。亚铁盐溶液(FeCl2)在保存时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Fe2+被氧化,滴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HCl),防止Fe2+水解。
发现相似题
与“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8380329114114908985038865912978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