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拔越楼层高空气稀薄越稀薄而云层却很厚

问一下,为什么山势越高,温度越低?照理说地势越高就越接近太阳,辐射也比较充足,应该温度越高才对,但实际却相反,这很让我不解?
问一下,为什么山势越高,温度越低?照理说地势越高就越接近太阳,辐射也比较充足,应该温度越高才对,但实际却相反,这很让我不解? 5
对流层的辐射来源不是大气辐射,而是地面辐射,所以越靠近地面受到的辐射越强 

我们的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等许多层,由低到高顺序分布 

我们知道对流层的主要成分是水汽、二氧化碳和固体尘埃,这些物质能够吸收长波辐射,根据物理学的原理,相对低温的物体放射长波辐射,相对高温的物体放射短波辐射 

太阳放射太阳辐射,由于太阳高温,所以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无法被对流层的二氧化碳、水气和固体尘埃等物质吸收,于是来到地面上,被地面吸收,由于地面相对低温,所以再放射出长波辐射,这时大气才能够吸收地面放射出来的长波辐射,所以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离地面越近气温就越高 

平流层中分布着臭氧层,臭氧能够吸收短波辐射,因此可以直接受太阳辐射,这样,平流层也就越离地面近气温越低 

对流层上冷下热,造成热空气可以上升,冷空气可以下降,这样的话空气对流活跃,所以叫对流层,因此这一层的云雨现象活跃,因为云雨现象的本质就是对流运动 

而平流层正相反,造成空气对流很困难,大气稳定,因此飞机多飞行于这一层 

大气接收到地面辐射之后由于温度也比较低所以也放出长波辐射,叫大气逆辐射 

温室效应的原理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更容易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进而在放射出长波辐射来,所以农民用烧火的方法防止霜冻,就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产生更多的大气逆辐射 

云彩中的水汽也可以加强大气逆辐射,所以多云的夜晚就比晴朗的夜晚要热
其他回答 (10)
地球表面的热量来自太阳的辐射。地球低层大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水分等易
吸热物质。 但是这些物质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无吸收能力,因此太阳的短波辐射就直接到达地面。地面在接受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向外进行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低层几乎能全部吸收,因此离地面越近的大气层,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就越多,气温就越高;相反,离地面越高的大气层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就越少,气温也就越低。另外,大气由多种气体分子组成,它在地心引力作用下,离地面越近,密度越大;反之密度越小。密度越小的物质,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越小。
因为我们生活在对流层中,而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的长波辐射啊
长波辐射的加热效果是很明显的
温度是通过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然后再反射回答其形成气温,地势越高从大气中获得的热量越少。
山的高度对于太阳来说是忽略不计的,地理学上认为每升高1千米,气温降低6度和空气的对流有关
海拔高了,空气就稀薄,太阳辐射是需要空气保温的.
接近太阳不是气温升高的原因,气温,是指周围大气的温度。地势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空气流动快,温保条件差,所以温度低。
世界上最高的山也位于对流层中,对流层的主要热源是地面。地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然后向对流层输送长波辐射,离地面越近,能量损耗越小,温度越高。海拔越高损耗越大,温度越低。
因为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太阳辐射是需要空气来保温,所以温度就底了!

太阳的短波辐射对于近地面的影响是微弱的,而地面的长波辐射才是影响近地面气温的最重要的因素~~~
海拔高 空气就越稀薄 大气逆辐射就越少也就是说 地面的温度散失的就越多 当然气温九月低啦 这其实没上面几楼说的那么复杂
就是简单的地理问题
大气凭借自身的温度向外辐射能量,其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属于长波辐射。
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同时大气逆辐射也能被地面吸收,这就使地面以长波形式辐射所损耗的热量得到一定的补偿(特别是大气中云层较厚或水汽含量较多时),即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类似花房中玻璃窗的保暖作用,故常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应为-23℃左右,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是15℃左右。也就是说,大气花房效应使地表平均温度提高了将近38℃。
大气逆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很大 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为什么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呢?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呢?
为什么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呢?
压强呀,流体的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柱”重量,所以越到高处,下面的截掉,重量减小,压强低,于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气体压强降低,体积膨胀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特别行政区
历史上的今天
天气网气象百科
云层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由于水汽上升而气温下降逐渐凝结而成,云层分为很多种类,每层云的高度不同,形成了变幻莫测的云景观。
云层 - 基本概念
我们常常看到天空中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云层 - 晴天云简表
云的形态变化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000米左右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000米左右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
云层 - 云的光彩简表
这里介绍10种云层形式,有“积”字表示云的形状是块状(无关大小),有“层”字表示天空布满阴沉的云。每种类型都给出了分布的大约海拔高度,云层越高,天气越好。在极地地区,同种类型的云层会在更低海拔的天空出现。
卷积云:小圆块积云,看上去如同波纹状,常被称为“鱼鳞天”,通常海拔高度5 000~8 000米,一般预兆晴朗天气。 高积云:类似于卷积云,预兆天气良好,但它的覆盖范围更广,云层更厚,白中有暗。通常出现于暴雨之后,悬浮在5 000~6 000米的高空。 积雨云:为低层雷云,云色乌暗。塔形云层高可达6 000米,顶部平云层被称作砧顶。积雨云常带来强风暴雨、雷鸣和闪电。上层类似假卷云,顶层类似假雨云。积云:很易于识别,蓬松状白云,如同团团棉絮,飘浮在空中。如果彼此分开意味着又是美好的晴天,可是如果发展得越来越大,前端越来越多,很可能会带来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雨。位于海上碧空中的积云,通常表明离陆地已经不远,高度一般不超过2 500米。
卷层云:由冰颗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纹路,这些是惟一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光晕的云层。如果卷层云扩展,意味着天气晴朗;如果卷层云缩小,意味着将要下雨;如果天空笼罩着卷云,卷云上部的天空变暗,逐渐形成卷积云,这预示着雨雪的来临。高层云: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看上去像灰色的幕幔。如果湿空气靠近,云盘消失,云层变厚、变暗,直至下雨,高可达2 500~6 000米。雨层云:为低层乌云,笼罩在空中,意味着4小时之内会有降雨,通常会持续几小时。 层积云:低层覆瓦状云层,通常覆盖整个天空。云层较薄,阳光可以透射下来。它们可能会带来雷阵雨,但一般会在午后消失,留下一片晴朗明亮的蓝天。高度低于2 500米。 层云:云层最低,犹如浓雾笼罩在空中,刚开始出现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高山浓雾。它们并非很自然的雨水云,但也可以形成蒙蒙细雨。如果在夜间它越来越厚,覆盖在清晨空中,通常这会是晴朗的一天,高度不超过2 500米。
对流层   从地表到8至15公里高度范围内称为对流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越高空气越稀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