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股票有哪些行业申请综合工时制有哪些理由?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Please report this message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us.
Thank you very much!
/wenda/1585.html
Powered by Tengine怎样申请综合工时制?_百度知道
怎样申请综合工时制?
企业申请的话需要到网上下载表格,把企业需要实行综合计算工时的必要性写清楚,还要写个具体是如何实行的,就是企业是怎么来安排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每天工作多少小时多少人,一个月工作多长时间,只要你的工作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间就可以了。 劳动局审批需要一段时间。 填表说明: 在填写申请理由时,应重点说明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具体原因,涉及的岗位、人数,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公式计算周期、工作方式和休息休假制度。 工会或职工大会意见栏应填写企业工会组织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的意见,没有工会组织的企业需提交职工大会的意见。 答案补充 一些地方的做法:一、申请条件:1、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2、符合规定条件的岗位。二、申请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随带一份盖有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2、社会保险登记证(随带一份盖有单位公章的复印件);3、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登记手册; 4、涉及到岗位的所有职工的《劳动合同》; 5、《企业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报表》一式三份; 6、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同意实行的书面通知意见。 7、申报说明书:应重点说明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具体原因以及涉及的岗位、人数,同时应说明对此部分岗位职工具体采用的工时办法和保证职工休息的具体措施。包括: (1)该岗位是否符合审批办法中列举的岗位; (2)如何保证职工的休息休假; (3)综合计算工时的还要说明是以周、月、季或半年为周期进行综合计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 8 小时(或 40 小时),但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平均日实际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0 小时,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 150% 支付加班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视为加班,一律要支付 300% 的加班工资。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 36 小时(包括法定休假日加班时间)。在综合工作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不需要另行支付加班工资。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时制的,对于第三级以上(含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岗位,劳动者每日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11 小时,而且每周至少...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单位以标准工作时间为基础,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按劳部发[号文件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也有三种:(1)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2)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3)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实行这一工时形式的企业,无论选用周、月为周期,还是以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职工的平均周工作时间、月工作时间、季度工作时间、年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相同,超过法定...
综合工时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组织机构&&顾问:&卜长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药品市场监管司巡视员&吴应年 江苏省纪委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纪检组组长&姜宗义 南京军区总院医学工程科教授《世界医疗器械》杂志总编&顾 宁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荣誉会长:成中和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会 长:范乐生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常务副会长:袁英涛 原江苏省医药公司党委书记&&副会长:&刘建华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医疗器械处处长&何国柱 北京国医械华光认证中心南京办公室主任&滕金鹏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财务处处长&赵 起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认证审评中心主任&何天平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副所长&陈建民 苏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丁玉萍 无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吴琪明 原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王海峯 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李 萍 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吴小平 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卜 军 徐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何光明 南京医疗器械管理协会会长&徐国荣 南京金陵自动调温床有限公司 总经理&孙 澎 南京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戴耀良 江苏天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蔡惠明 南京生命源医药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杨宗义 南京福中医疗高科有限公司 总经理&周永耀 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张永发 江苏永发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翁志强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冯 忠 无锡市宇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任伟业 无锡贝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黄 宏 无锡永德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徐岳忠 常州国际医疗器械城有限公司 总经理&钮建康 江苏苏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郑国贤 常州市回春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总经理&樊金成 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总经理&吴光明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刘春海 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马启元 江苏美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陈文海 江苏江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国强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羌新明 南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智慧 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吴 芸 徐州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秦宏平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董事长&智通茂 盐城春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家祥 淮安市中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朱恒煊 江苏华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常务理事:&范乐生 袁英涛 刘建华 何国柱 滕金鹏 赵 起 何天平 陈建民 丁玉萍 吴琪明 王海峯 李 萍 吴小平 卜军 何光明 徐国荣 孙 澎 戴耀良 蔡惠民 杨宗义 周永耀 张永发 翁志强 冯 忠 任伟业 黄 宏 徐岳忠 钮建康 郑国贤 樊金成 吴光明 刘春海 马启元 陈文海 王国强 羌新明 张智慧 吴 芸 秦宏平 智通茂 李家祥 朱恒煊 &孙建平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处 副处长&朱卫国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副局长&陈 黎 镇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副局长&李国光 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副局长&葛于元 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副局长&伏彩国 连云港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副局长&包善平 宿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副调研员&张惠良 常州市武进经发区管委会 副主任&吕增强 南通市医药质量协会 会长&冷德嵘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肖国峰 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吴亚龙 江苏金鹿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杨泉英 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顾兴祥 江苏荷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韩立军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陈利忠 太仓康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葛秋菊 苏州德品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奚伟红 江苏福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志强 无锡怡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华智敏 江苏华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郑红成 无锡慈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汤泽安 常州医疗器械总厂有限公司 总经理&冯兴龙 江苏亿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小军 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沈 刚 江苏亚华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永君 江苏华东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童瑞荣 江苏荣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戴新春 江苏爱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贾俊峰 江苏迪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学峰 江苏莱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学军 江苏美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夏凤青 江苏明源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印建新 江苏瑞普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季文泉 江苏泰泉电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董事长&单剑聪 江苏天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蔡信东 江苏新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石秀忠 江苏磐宇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庄一飞 爱普科学仪器(江苏)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广裕 江苏广达医材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杨桂山 徐州众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马 健 徐州市科健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邱善凤 连云港润瑞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陈昌军 盐城市沪江口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邹小明 淮安市恒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建宁 江苏淮阴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朱建平 宿迁环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理事:&范乐生 袁英涛 刘建华 何国柱 滕金鹏 赵 起 何天平 陈建民 丁玉萍 吴琪明 王海峯 李 萍 吴小平 卜 军 何光明 徐国荣 孙 澎 戴耀良 蔡惠民 杨宗义 周永耀 张永发 翁志强 冯 忠 任伟业 黄 宏 徐岳忠 钮建康 郑国贤 樊金成 吴光明 刘春海 马启元 陈文海 王国强 羌新明 张智慧 吴 芸 秦宏平 智通茂 李家祥 朱恒煊 孙建平 朱卫国 陈 黎 李国光 葛于元 伏彩国 包善平 张惠良 吕增强 冷德嵘 肖国峰 杨泉英 吴亚龙 顾兴祥 韩立军 陈利忠 葛秋菊 奚伟红 王志强 华智敏 郑红成 汤泽安 冯兴龙 王小军 沈 刚 刘永君 童瑞英 戴新春 贾俊峰 王学峰 张学军 夏凤青 印建新 季文泉 单剑聪 蔡信东 石秀忠 庄一飞 张广裕 杨桂山 马 健 邱善凤 陈昌军 邹小明 李建宁 朱建平&方延林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孙 健 苏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徐 波 无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黃 翔 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陈大伟 镇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徐剑秋 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祁 健 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刘志成 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苏 伟 徐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陈 均 连云港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秦茂森 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王福亮 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谢 军 宿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王 龙 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谢景平 南京导平仪有限公司 总经理&耿 新 南京明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任小明 南京唐企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姚 斌 南京褔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朱 钧 南京美宁康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周 炎 南京雅美口腔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 林 南京精益义齿有限公司 总经理&吕叔南 南京华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蒋余贵 南京华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史剑仲 南京佳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姜喜庆 南京斯瑞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必战 丰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卓德兴 三德医疗器械(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蒋凤荣 南京金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新民 虎丘影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许洪泉 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钟明南 苏州美迪斯医疗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丁建忠 江苏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沈其南 江苏利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吴为忠 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 总经理&吴晓燕 苏州特立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马 驰 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总经理&沈建东 常熟市神灵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总经理&周耀庆 江苏巨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查士红 江阴滨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雷 震 无锡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虞敏浩 无锡海鹰电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董事长&李建春 无锡达尔梦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陈玉平 江阴力博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顾敏玉 江阴市华青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朱国强 无锡锐奇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孙黎烨 江阴威特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凌志强 金坛市汇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蒋谊康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舒晓正 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总经理&陈云火 常州威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桂双才 丹阳市金昇医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赵和平 镇江中天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王东林 丹阳市远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陈达洪 扬州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业中 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泊志 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孙华安 江苏华安吉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 华 江苏华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学军 江苏康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叶志海 瑞莱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总经理&梅 艳 江苏治宇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总经理&吕校祥 江苏默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戎朝乾 江苏瑞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张丽欣 江苏泰德医药有限公司 董事长&陈祥东 江苏天邦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丁国和 泰兴市斯美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 刚 泰州中勤世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葛 光 江苏医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 忠 江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董事长&马 健 海门市恒盛供氧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 建 南通灵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蔡佳嘉 南通杰西电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钟仁香 徐州鼎泰电子有限公司 总经理&齐凤洋 徐州市彭康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杜海宁 徐州阿洛克医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夏凤艳 徐州诚信电子器械研究所 总经理&步国正 徐州市凯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周立才 连云港褔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建斌 连云港佑源医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冯春霞 江苏省连云港市山神呼吸治疗仪有限公司 总经理&吴安红 连云港市百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阴子军 盐城华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 辉 南京医药(淮安)天辉有限公司 总经理&牛桂芬 涟水常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潘业宏 淮安市天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志伟淮安市杜拜尔邦医疗 总经理&秘书长:刘建华 (兼)&常务副秘书长:王龙(兼)&副秘书长:孙建平(兼) 方延林(兼)&
--请选择类别--
生产企业名录
经营单位名录
江苏省医院名录
健康生活常识
--友情链接--医疗器械行业客服人员能考什么种类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医疗器械行业客服人员能考什么种类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09-11-06 &匿名提问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四)妊娠控制。  医疗器械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的管理  第七条 国家鼓励研制医疗器械新产品。医疗器械新产品,是指国内市场尚未出现过的或者安全性、有效性及产品机理未得到国内认可的全新的品种。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临床试用,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经批准后进行。  完成临床试用并通过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的医疗器械新产品,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新产品证书。  第八条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  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通过临床验证。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域内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的临床试用或者临床验证。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批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临床试用或者临床验证。  临床试用或者临床验证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用或者临床验证,应当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  进行临床试用或者临床验证的医疗机构的资格,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  第十条 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要,可以研制医疗器械,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使用。  医疗机构研制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应当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医疗机构研制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第十一条 首次进口的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应当提供该医疗器械的说明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有关资料和样品以及出口国(地区)批准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注册,领取进口注册证书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进口手续。  第十二条 申报注册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提交技术指标、检测报告和其它有关资料。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所列内容发生变化的,持证单位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或者重新注册。  第十四条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4年。持证单位应当在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申请重新注册。  连续停产2年以上的,产品生产注册证书自行失效。  第十五条 生产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行业标准。  医疗器械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标签、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规定。  第十七条 医疗器械及其外包装上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标明产品注册证书编号。  第十八条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施再评价及淘汰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家庭常用药品及常用医疗器械  家庭保健器材:疼痛按摩器材、家庭保健自我检测器材、血压计、电子体温表、多功能治疗仪、血糖仪、视力改善器材、睡眠改善器材、口腔卫生健康用品、成人保健器具、家庭紧急治疗产品;  家庭用保健按摩产品:电动按摩椅/床;按摩棒;按摩捶;按摩枕;按摩靠垫;按摩腰带;气血循环机;足浴盆;足底按摩器; 手持式按摩器、按摩浴缸、甩脂腰带;治疗仪;足底理疗仪;减肥腰带;汽车坐垫;揉捏垫;按摩椅;丰胸器;美容按摩器;  家庭医疗康复设备:家用颈椎腰椎牵引器、牵引椅、理疗仪器、睡眠仪、按摩仪、功能椅、功能床,支撑器、医用充气气垫;制氧机、煎药器、助听器等  家庭护理设备:家庭康复护理辅助器具、女性孕期及婴儿护理产品、家庭用供养输气设备;氧气瓶、氧气袋、家庭急救药箱  补充通知:  第一批不需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规定普通诊查器械中的体温计和血压计,物理治疗设备中的磁疗器具,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中的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卫生口罩,临床检验分析仪器中的家用血糖仪、血糖试纸条、妊娠诊断试纸(早早孕检测试纸),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中的避孕套和避孕帽,药房护理设备及器具中的轮椅,敷料中的医用无菌纱布等7类13个产品,无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即可经营。[编辑本段]医疗器械行业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目前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在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额首超百亿美元大关,进出口总值为10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累计顺差额31.90亿美元。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126.97亿美元,同比增长 20.33%,全年贸易顺差41.33亿美元。  目前全球面临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并不是过去100多年来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最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是经济衰退的领先指标,但在过去的历史中,医疗行业的确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医疗行业的并购活动依然强劲。正因为中国在金融海啸中的相对稳定以及医疗行业的抗震能力,外加医械子行业的高利润,资本不断向其涌入。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令世界都为之侧目。中国最新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也走在了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尖端。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到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5%,到2050年这一份额将达到25%。  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力量的快速提高,以及市场重心从高科技向普及型转移,国内产品的竞争力正逐步增强,为国内厂商拓展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另外,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 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十项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日,卫生部发布通报,在国家的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安排里,安排专项投资48亿元,用于支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08年48亿新增投入”新增农村医械投资15亿,加上“06年《规划》”新增农村医械投资67.71亿,两部分增量合计82.71亿。这增量的82.71亿主要投向农村医疗器械的采购,时间主要集中在 2008年-2010年。低端医疗设备将面临巨大需求,成为率先受益的行业。  医疗器械行业的人才流动  医疗器械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现在我国的缺口还中比较明显的,如一些高端产品的设计和研发目前基本都是国外的技术,而国内这方面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微量的一部,导致这些原因主要是的国内这方面的高级人才欠缺使得这方面我国和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的医疗方面的人才主要是: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器械维修,医疗器械注册,医疗器械设计,结构工程师,硬件及医用电子工程师和高分子方面的人员等.  主要的人才流动平台有现场招聘会,人才市场,和网络等,而网络现在成为了求职者的主要求职途径如:综合性的 51 中华 智联 专业性的如: 医械人才网 医械英才网 还有一些医疗器械网站的招聘专栏如:彩虹医疗器械网等.都是目前求职者的首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呵呵,这段文字一定是从哪里摘录下来的。实际上,实施的时间不是在2003年的5月1日,而是推后了3个月,在8月1日,原因吗,很多,表面上是非典的影响,实际上是企业嫌认证费用过高,大多持观望态度,导致无法按时实施。
“3C”或“CCC认证”(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即“中国强制认证”。作为国际通行做法,它主要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的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确定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和发布统一的标志,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2001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宣布我国首批公布需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共19类132种,主要涉及电线电缆、低压电器、家用电器设备、音视频设备、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农机产品、医疗器械等商品,必须要在今年5月1日前获得认证,否则将不能生产和流通。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规定,凡列入《目录》内的企业产品,必须申办3C认证;原来已获CCIB和长城证书的企业,也必须更换3C证书。申办和换证的时间为日到日。福州市质监局质量管理与监督处王处长告诉记者,作为强制性制度,5月1日后,质检部门将就对所辖区内列入《目录》的产品实施3C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为:未获得认证或未加施认证标志的产品;假冒、伪造认证标志的产品以及消费者投诉和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产品。未获得3C认证或加贴3C标志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 C认证)知识问答根据国家认证委的通知,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新制度自日起生效,届时旧制度废止,按新制度的认证申请自日开始受理。凡属于强制认证《目录》内的产品。从今年5月1日起,无CCC证书和标志不能出厂、进口销售和使用。现在距规定日期只有一个多月了,对此已引起有关各方的广泛关注。为帮助我公司员工对3C认证有所了解,在此对有关知识回答如下:1、 3C认证制度由谁建立、实施和监督?3C认证制度由中国政府建立,授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查总局(AQSIQ)和国家认监委(CNCA)具有策划和管理;由CNCA指定的认证机构(目前有9家)负责认证实施,由指定的检测机构(目前有69 家)负责认证的检测工作:由地方质检部门对列入《目录》内的产品实施执法监督。2、 我国已发布了哪些有关规章和文件?(1)《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3)《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4)《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5)《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规定》3、 请说明3C认证标志。(1)CCC标志样式:基本标志+认证种类标(2)标志规格:分标准规格和非标准规格两类。(3)标准规格按尺寸分为5种,颜色均为黑色、白背景。(4)非标准规格可自行设计经批准使用。4、 第一批强制认证产品目录中包括哪些产品?共19个类别132种产品,这些产品均与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有关。(1) 电线电缆(5种)(2) 电线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6种)(3) 低压电器(9种)(4) 小功率电动机(1种)(5) 电动工具(16种)(6) 电焊机(15种)(7) 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18种)(8) 音频、视频设备(16种)(9) 信息设备(12种)(10) 照明设备(12种)(11) 电信终端设备(9种)(12) 机动车辆和安全附件(4种)(13) 机动车辆轮胎(3种)(14) 安全玻璃(3种)(15) 农机产品(1种)(16) 乳胶制品(1种)(17) 医疗器械产品(7种)(18) 消防产品(3种)(19)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1种)5、 3C认证的基本程序是什么?(1)认证申请和受理;(2)样品试验;(3)初始工厂审查;(4)初始结果评价和批准;(5)获得认证后的监督。6、请说明3C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异同点。共同点:(1)都是为了强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涉及许多方面,市场竞争和法律法规都要求企业不断改进它们的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承担相应的产品责任。 (2)都是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是国际贸易中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有些国家还把取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作为合格供应商的条件之一。(3)均可纳入合格评定体系。他们都有客观评定依据,都需要得到外界的承认,获证后都要进行监督。(4)都遵循PDCA循环原理。不同点:(1)3C认证是国家实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际性的自愿认证制定。(2)3C认证的对象是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内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任何组织,没有什么限制。 (3)3C认证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产品检测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ISO和组织的管理体系文件。(4)对于生产《强认目录》内产品的组织来说,取得3C认证证书和标志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也为了3C认证创造了方便条件,这是因为二者在进行工厂审查和审核时有许多共同要求。7、 我国开展3C认证的新时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人员应注意什么?(1)如果所咨询的组织生产的产品已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咨询人员不仅要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而且要督促和帮助组织申请3C认证,二者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2)在其他情况下,管理体系咨询人员应当鼓励和帮助组织申请自愿性产品认证。因为产品不论是否列入3 C认证目录,其安全性能都必须达到要求。
“3C”即“CCC”,全称为“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它包括原来的产品安全认证(CCEE)、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CCIB)和电磁兼容认证(EMC),三者分别从用电的安全、稳定、电磁兼容及电波干扰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标准,整体认证法与国际接轨。它将取代了原来的CCEE认证成为新一代认证标准,电源产品都必须通过3C认证才能上市。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类医疗器械包括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