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俏蛇和蜈蚣和蛇可治分什么

当前位置: >
性温;有毒;味辛;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禁忌孕妇禁用。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在古书《广雅》上称为“吴公”。蜈蚣头部之腹面有肢一对,上有毒钩,毒钩末端有毒腺开口,能排出类似蜂毒的毒汁,是用来毒杀小动物和抵御外敌入侵的武器。白天它们隐藏在暗处,晚上出去活动,以蚯蚓、昆虫等动物为食。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并位居五毒首位。认为,蜈蚣味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传统主要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以及疮疡肿毒、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一般用量为1—3克,研末吞服,每次0.6—1克。蜈蚣的功效与作用(一)蜈蚣的功效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功用主治: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治疗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骨结核、乳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等),癌症(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肺癌、子宫癌、唇腺癌等)。《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抱朴子》:&末,以治蛇疮。&《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日华子本草》:&治癥癖。蛇毒。&《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本草述》:&治疠风。&《玉楸药解》:&拨脓消肿。&(二)蜈蚣的作用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对球菌,八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并不显示直接的抑制作用。促进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药前血清IgG和E环形成率分别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止跌打。蜈蚣泡酒能治跌打,对于跌打造成瘀血未破、肿痛,用蜈蚣酒擦之,能快速消肿、止痛,同时对毒疮和无名肿毒也有良好效果。通络止痛,用于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搜风通络止痛作用,用于风湿顽痹,可与、独活、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可与、、白僵蚕等同用。攻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以本品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如不二散。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生等同用,可治毒蛇咬伤。蜈蚣的副作用蜈蚣研末吞服,气味较重,病人常致恶心,故可将其焙干,研粉,过筛,装入胶囊服用,既能保证疗效,又便于控制用量,避免中毒。蜈蚣含有类似蜂毒的毒性成分,可引起溶血及过敏反应。大剂量可使心肌麻痹,并抑制呼吸中枢。有溶血反应者,可见酱油色尿及溶血性贫血症状。过敏反应者,可见全身过敏性皮疹、瘙痒,甚则引起过敏性休克。临床上一般服用过量的话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省人事,心跳减慢,呼吸困难,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中毒反应。被蜈蚣咬伤后,局部发热、灼痛、红肿、疼痛,可形成水疱及坏死,严重者可引起淋巴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癜。蜈蚣禁忌孕妇忌服。《本草衍义》:&畏蛞蝓。&《纲目》:&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本草经疏》:&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言,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心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或脓将溃,咸在所忌。&蜈蚣的药用据现代药理研究,蜈蚣具有抗肿瘤、镇静、止痉和抗真菌等作用。蜈蚣的药用成分,正是它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据临床试用,具有以下新的功用:治疗传染性肝炎:用蜈蚣注射液,每次肌注两毫升,每日1—2次,10日为一疗程。治疗肺结核:将蜈蚣去头足,烘干,研末内服,每次为3克,每日3次,连服一个月,停药休息一周。有效率在60%以上。以蜈蚣为主治疗阳痿:用蜈蚣18克、60克、60克、甘草60克,共研细粉,分为40包,每次服0.5—1包,早晚各1次,空腹用送服,15日为一疗程。以蜈蚣为主治疗癫痫:用蜈蚣、全虫等量制成片剂,每片0.3克,每次4—5片,每日两次。以蜈蚣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炎:用蜈蚣60克、30克、10克,研细末,每日服20—30克,分2—3次用温开水送服。肝癌:蜈蚣、、各15克,红娘(炒)4.5克,炙9克,蜂房21克,24克,全蝎、僵蚕、、咸灵仙各30克,山慈姑50克 共研细末,水泛为软坚丸,每服1.5克,日2次,温开水送。能使症状缓解,肿块软缩,延长生存期。乳腺癌:蜈蚣2条,蜂房、、、各9克,土贝母、各15克,、各30克 切碎,水煎2次分服,日1剂。迄皮肤凹陷恢复,肿块及结节软缩,肿痛消除。宫颈癌:蜈蚣2条,0.15克,0.3克,轻粉、雄黄各3克,15克 共研细粉,用适量包于消毒纱布中间,送入阴道穹窿部,紧贴宫颈,每天上药1次,月经期停用。可根据病情好转,减少上药次数,直至活检转阴。同时,隔日服下药1剂:蜈蚣2条,2.5克,全蝎3克,昆布、海藻、、、各4.5克,当归6克,生白芍9克,切碎,水煎服。可获痊愈。绒毛膜癌蜈蚣2条,蜂房6克,白花蛇60克 切碎,水煎服,日1剂,2次煎服。能使肿块消除,转移症状缓减,迄阴道流血停止,尿妊娠试验连续多次均为阴性,可获痊愈。卵巢癌:蜈蚣15克,1克,全蝎3克,带子蜂房,活蜗牛各5克,10克 先将马钱子用开水泡24小时,换清水连续浸7—10天,取出去皮晒干,用麻油炒黄研末,将蜈蚣、全蝎、蜂房炒至微黄,捣末;蜗牛捣烂,晒干,研末。将所有药末研和丸,日3次。用下列汤药送服:、薏仁、铁树叶各30克,鳖甲、、、炙穿山甲、、、各15克,、、香附各12克,枳壳、、七叶一枝花各9克 切碎,水煎3次分服,日1剂。能使症状缓解,肿块软缩。可结合手术切除。亦宜于术后有阴道转移者。阴茎癌:蜈蚣、制马钱子、山慈姑各30克,熟大黄9克,、黄连各15克,马蔺子、蚤休各45克,菊花、海藻、三棱、莪术、、黄芪、银花、、漏芦各60克,共研细末,制为丸,每服10克,日服2次。如果阴茎头部已呈翻花状者,局部可用五虎丹(水银、白矾、青矾、牙硝各60克,食盐30克 共研至不见水银星珠,用烧炼降丹法炼制成五虎丹白色结晶)结晶1.2克,加蟾酥0.5克,洋金花1克 同研匀,用作赋形剂,搓成两头尖棱形钉剂,每支长4厘米,中间直径0.3厘米,重约0.72克,可视癌疡大小插入2—3个半枝,隔日换药1次。直至腐肉坏死脱落,再用生肌散收口。白血病:蜈蚣、壁虎、蟾蜍各26枚、、急性子各24克,、各48克,七叶一枝花、金牛根、穿心连、、白花蛇舌草各90克 共为细末,和猪胆汁、马蹄子制成颗粒,压成舌癌片,亦可制成丸剂,每服9克,日服3次。同时肝脾肿大处外敷消癌散(土、生半夏、生南星、生、生川乌、一支黄花、生草乌、穿心连、韩信草各48克,野、芙蓉叶各90克,金牛根138克 共研细末,适量蜜调外敷患处),日换1次。如此内服外敷,迄症状完全缓解,肿块缩成,延长生存期。胃癌:蜈蚣5条,三棱、莪术、各12克,海藻、昆布各15克,水蛭24克,银花90克 切碎,水煎3次分服,白糖调磅。开始时或有恶心、闷胀等副作用,继续应用,可以缓解。坚持6个月,可使胀痛等症状消失,肿块软缩,溃疡平复,病情显著好转。中风痉搐:蜈蚣3条,黄芪18克,当归12克,全蝎、、独活各6克 切碎,水煎服,为逐风汤。百日痉咳:蜈蚣、甘草各等份 焙干,研末,口服,日3次,每次1—2岁1.5克,3—4岁2克。连服7天为1疗程,有效率90%。骨髓炎:蜈蚣10条 焙干,研粉,分为7份,装入胶囊,日服1份。亦可用蜈蚣适量压成片剂可取出死骨,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遇有瘘管者可用凡士林纱布条蘸上蜈蚣末,填入瘘管内,每日换药1次。本药对急慢性骨髓炎均有抗炎、促进骨包壳新生及促使瘘管愈合的作用。甲沟炎:蜈蚣1条,雄黄、枯矾各1.5克 共研细末。另取1枚,一端打破,倾出部分蛋清,以手指插入不再溢粜度,然后将研细药末装入蛋内,搅匀,患指即从蛋端打破处插入,用小火沿蛋壳围烘1小时以上,使患指有湿热感。每日烘烤1—2次,烘治后用无菌纱布包扎,炎肿疼痛即可消退。一般治疗1—5天,可获痊愈;如烘治后,局部迅速形成脓肿,可以无菌操作,切开排脓。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者: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并去失足),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一生用),半夏、各五钱。通为末,入麝少许。每服一钱,熟(酒)调下,日一服。(《世医通变要法》)治惊痫:蜈蚣、全蝎各等分。研细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加片脑少许,调好敷涂。又方:用蜈蚣三、国条,浸入煮开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钱,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时,取油点涂,即时痛止。蜈蚣咬了怎么办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如果被长江流域的红头黑身黄脚蜈蚣咬到手(一般是咬到这个地方),咬伤处会很快产生剧烈疼痛(及时处理伤口一般还是会很痛),一般2个小时内肘关节处,3个小时腋窝处开始剧烈疼痛,4-5小时胸口隐隐作痛,不过不用担心,一般不会导致致命危险。4天过后症状渐渐消失。应急处理: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直速到医院治。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症状较重者应到医院治疗。古籍记载《纲目》:&按杨士瀛《直指方》云,蜈蚣有毒,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设或过剂,以蚯蚓、桑皮解之。又云,瘭疮一名蛇瘴,蛮烟瘴雨之乡,多毒蛇气,人有不服水土风气,而感触之者,数月以还,必发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为上药,白芷次之。然蜈蚣又治痔漏、便毒、丹毒等病,并陆羽《茶经》载《枕中方》治瘰疬一法,则蜈蚣自能除风攻毒,不独治蛇毒而已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走窜主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瘈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外敷治疮甲(俗名鸡眼)。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盖噎膈之证,多因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
相关阅读:
79682&阅读
78874&阅读
77875&阅读
75954&阅读
71802&阅读
71231&阅读
70384&阅读
68847&阅读
68265&阅读
68020&阅读
67740&阅读
最新热点:
大家正在看什么
413656人看过
257162人看过
207436人看过
200430人看过
185005人看过
173616人看过
172212人看过
167987人看过
144932人看过
135796人看过
123180人看过
120260人看过
117065人看过
104941人看过
96911人看过【缘系新白】所谓蜈蚣是蛇天敌纯粹为古人误传,现实中并非如此_新白娘子传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6,128贴子:
【缘系新白】所谓蜈蚣是蛇天敌纯粹为古人误传,现实中并非如此收藏
不说大型蛇类,即使是同体型的蜈蚣跟蛇对战,也是蛇的胜率较高贴视频
说下蛇与蜈蚣的优势1。 蛇的动作敏捷,攻击速度快。蛇完成一次完整的攻击过程只用十分之一秒,攻击距离可以达到本身长度。蜈蚣是节肢动物,运动速度比蛇差远了,如果是蛇先进攻,蜈蚣没有躲避的办法,必中。如果蜈蚣先攻击,它要爬过去咬,突然性跟蛇没得比2。 蛇毒一般是神经性毒素,咬中立马生效,中者瘫痪无力等死。蜈蚣是肌肉细胞性毒素,发作时间长。蛇毒的效率高于蜈蚣是明显的。就算蜈蚣先咬住了蛇注射毒液也很难保证不被蛇反咬一口,这么也就拼个同归于尽而已3。 蜈蚣视觉烂,嗅觉也烂。所以蛇可以早早发现蜈蚣伏击,而不是蜈蚣先发现蛇。4。 咬合力的比拼,蜈蚣一口下去很难咬穿蛇皮。蜈蚣那身盔甲相对于昆虫来说能起到一定防护,对蛇牙简直就是纸壳一张一咬就破。当然蜈蚣也有些有优势的地方,蜈蚣身体的扭曲性强,攻击方位多,毕竟是手足类的。蜈蚣可以做到几乎180度转身,但是蛇做不到。用手抓蛇尾巴它没那么容易咬着你,但抓蜈蚣的尾巴必被它回头咬一口。
古代传说蜈蚣是克蛇的,新白里这么说过鲁迅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说了飞蜈蚣是美女蛇的克星。但事实和这个不一样
那条蛇好毒,一下就把蜈蚣毒死了。这个视频看起来略有些重口味,不过可以说明蛇是能吃蜈蚣的。因为新白里面的蛇和蜈蚣,在优酷里面搜到过一个国人在自家水泥地自拍的小视频,是一条大蜈蚣吃一条很小的蛇,蛇挺可怜的。只能说传说比较美好,现实版的有些难接受。
獴是蛇的天敌
来看看这个视频
都是小蛇和蜈蚣斗,未成年的蛇和一个成年的并且是同种中大型的个体争斗,互有胜负很正常,成年人不用工具还能轻松杀死大部分幼年的食肉动物呢,请问人是这些的天敌吗,2-3米的毒蛇和世界上最大的46厘米的蜈蚣斗,蛇都是稳赢的,蛇才是蜈蚣的天敌才对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俏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