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note3问题,我18题也不会

求大神写18题,我感激不尽_百度知道
给出答案,望采纳
你答案呢??
给我时间我来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感激不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学中,听大神老师讲基础课程是什么样的感受?
想听经历,国内外的都可以,大神讲基础课是什么样的?作为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数学的,物理的都想听听~
按投票排序
我量子力学老师的量子力学是杨振宁教的,他对杨振宁的课的评价就是:他知道所有东西。并且杨振宁从来不备课,上课就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想问的,然后就从同学的问题开始讲。我的热统和电动老师是核物理方向非常厉害的人(他的电动是朗道教的,不过他没有提过朗道怎么上课,只说过朗道考试的时候会坐在你旁边看着你答题,吓死人的)。我上热统和电动时老师从来不带讲义,我们连教科书都没有,全凭他上课在黑板上推导公式,七十多岁的老头了,连一些实验数据都记得非常清楚,更别说公式了,我期末考试背公式背到疯,老师上课就直接写的,全部在脑子中。他带过四大力学除了经典以外的课(估计他觉得经典太简单),然后在我们上群论课的时候他突然间心血来潮代替我们群论老师讲SU(2)群。我对这个老师的评价也是:他知道任何东西!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听八卦,那我就再八卦一个杨振宁的事,也是我们量子力学老师讲的。曾经stony brook物理系有一个中国人,是做实验的,但是呢,为了自己答辩显得高大上并且以后可以用来装逼就请了杨振宁去当评委,但是他忘记了自己是实验方向的,而杨振宁是理论的,所以就在猝不及防的一瞬间,杨振宁问了他泡利矩阵怎么写,结果他不会写......然后就因为这个原因答辩没有通过.......估计这个人已经恨死杨振宁了。量子力学老师说他用这件事警告大家泡利矩阵很重要,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警告大家装逼遭雷劈,让你做实验的去请杨振宁来撑面子......
我的感觉是,太聪明的人不一定适合教课。他们很难感受到作为一个普通人去理解这些推导的艰难。
几年前 Terrence Tao 还会教31AB single variable calculus 32AB multivariable calculus 只可惜生不逢时。。。不过现在的数学教授也挺神的,据说是UCLA最聪明的几个人之一,本科有四个major,然后普林斯顿PhD。感觉就是:虽然上课的内容和他的assignment虽然没太大联系讲的和数学教科书基本不一样,但是他的课很有逻辑,脉络清楚.他不是仅仅想让我们会,还希望think like a mathematician. 看完相关章节再听他的课会觉得教科书讲得真皮毛。。。记得有人在抱怨这门课(100个人drop了呀)怎么这么难的时候他说,i don't care what grade you get in this class, i care how much real math you can get from me.
听彭笑刚讲物理化学,觉得以前上物化的老师讲的就是渣……彭彭毕竟大神,基本功极其深厚,而且教材也是自己写的,人也比较风趣。上了他的课以后我终于搞明白热统是个什么东西了,物化也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总之,上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虽然跟大学开课没什么关系。但是,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让我明白大神真的特别重要。导师的朋友有一女娃,念初中的样子吧,在一不错的中学念书(教师素质也是挺高的),虽然非常努力的学习,数学一直处于不及格的状态。看着女儿每晚挑灯夜读攻数学,成绩还是很差,于是她捉急了。后来她找到一教数学的教授,希望给自己女儿讲讲。于是这位教授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给那女孩讲了什么是数学。然后这女娃每次都考得很好了。不晓得那一小时发生了什么,但是,这就是大神和他的能力。
PhD第一年时候听拿过Onsager Prize(学凝聚态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奖的份量)的俄裔物理学家Valery Pokrovsky讲Quantum Mechanics讲了一年。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一门课,上过这门课才觉得我本科时候学的量子力学跟没学过一样。老头以83岁高龄仍然站在讲台上以对待幼儿园小朋友的心态看着我们一帮弱弱的PhD,最常做的姿态就是微笑。讲课讲了几十年了所以也不需要稿子了,都是直接板书,一切结论全部记在他脑中。作业题比较难,有时候助教看了题也会表示"靠这怎么做啊。"做他的作业常常会折腾很久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进去了。有时候做作业抄一下Landau那本书吧他还会之后指出来"哈哈你们都错了因为Landau在这个地方写错了。"课程难度相当于高量,偶尔穿插一些凝聚态的知识。不知道他将来还会不会开condensed matter theory的课了,也许下学期吧,虽然我不是做凝聚态的,但是他开的话我肯定去听。
上学期上Michael Jordan给统计phd开的Theoretical Statistics深刻体会到大牛老师带来的不仅仅是课程细节的改变,更是更广的视野而且有时候听乔丹讲讲伯克利统计系90年代的八卦也挺有意思的
是时候上这张图了
感觉大神讲课也是分类型的啊。天才型,而且思维的跳跃程度远非普通人能跟上。上这样的课,只能自求多福吧。天才型,但是很注重逻辑关系,思维方式。这样的课谁遇到就是谁的福气啊,一定不能翘课,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啊。努力型,这种一般很少有思维跳跃的情况出现吧。对于这样的课程,关键是自己要有判断能力。它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毁了你。关于第一种,抱歉我想不起来例子了。不过别人的回答里应该例子不少。第二种,作为曾经物理系的学生我就想起费曼了。要是有这样的大神来讲课,我今天肯定不会放弃物理的啊……网上应该能找到一些他讲课的视频,以及他著名的“物理学讲义”。从这样的材料里你能清晰地看到物理学是如何一步步根据实验现象来构建起理论的。各种思想实验,一些诡辩什么的会让你知道,物理从来就是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的,我们应该用物理思维去构建公式和理论而不仅仅是用实验数据来拼凑公式。第三种,我也想不起来例子了。我只想说这种老师往往把握细节的能力非常强,能让你应用起来毫不费力。但是却往往缺乏一种全局的眼光,看不到一些理论的根本问题。所以往往需要你自己去发现理论背后的思维方式。有此能力的人就能利用好这种老师。另外,有人说Coursera上的课都是给小学生装逼用的……我不能同意。虽然确实现在Coursera上的高级课程比较少,相比之下edX上要多一点。不过细心找也是能找到不少精品课程的吧。MOOC里的好课还是有一些的,关键在于发现。远的的不说,就说去年上过的一些好课:,,,......抱歉我打不开Coursera了,真心希望不要把这些MOOC网站都和谐掉啊。对了,明天大神Alan V. Oppenheim 开课:。一起去体验一下大神的风采?
至今都难以忘记大一第一学期的物理老师,Professor Petta. 用的课本是An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s(因为作者的姓都是K开头的,所以同学们都戏称之为K&K,不过好像其他学校也是这样的)课还没开始前就听说教授很厉害,擅长的领域是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那时(2012年)听说他的团队在这个领域取得过巨大的突破。不过课程开始前还是对老师一无所知。直到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教授他太帅了啊!太帅了!太帅!帅!遗憾的是,没有在他面对我们时抓拍,所以只能拍个背影。其实是我不(hai)敢(xiu)。并不是开玩笑。当时我和现在的室友们一起上他的课,每节课都要坐到第一排。而且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靠前排坐着。上课的教室是典型的大学lecture hall,能够容纳近120人,而选了这节课的只有20多个学生,大家不挑后排坐,反而都坐在前几排,足见教授讲课的吸引程度。分享那学期的课堂体验:1. 跟其他答主的经验类似,Prof. Petta也从不拿课本和讲义,而是直接在黑板上写,推导公式。他讲课非常清晰准确,很少有逻辑跳跃。省略的步骤他都会解释。2. Petta上课时非常幽默,而且总是带着微笑。他认识课上的每个学生,而且都能准确得说出名字。我个人不太喜欢上课时点名要求回答问题的教授,但是被Petta叫到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嗯,因为他先会问你活跃气氛的问题,比如你周末去哪里玩了。然后问跟课堂内容有关的题目。气氛一直很好,而且同学们之间也都可以借此相互了解。3. 实验特别多。比如讲到harmonic oscillator,他就搬来一套设备,给我们展示如何利用共振把玻璃杯震碎。gyroscope也有很多活脱脱的例子(但这个话题是我的噩梦,遂不举例)。有时候也给我们讲历史故事。还是在oscillation一章,讲的是Tacoma Narrows Bridge(),还放了视频,让人又惊又喜。讲到rigid body motion的时候,开始抛网球拍。然后说讲物体沿着三维空间中的每个轴旋转,必定会有一个轴使物体的orientation发生改变。(原谅我拙劣的描述。现在早已忘记了原理,似乎和phase space/plane有关,也求大神指点。不过这个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刻。)4. Office hour的时候很热情。因此有很多同学去,基本都是跟教授聊天。难题不会的话,他只给提示,从来不说如何从提示得到答案。有时候这很令人沮丧,但是我们还是十分愿意花时间攻克那些难题。教授带给我们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和推动力。5.嗯,最后就是,考试比作业简单,而且考的是基本概念和过程推导(因为有时候答案会告诉你)。有点像教授让你上课,一步步自己推导定理和公式的感觉。但是有时候又不完全是,一些题目很经典(狭义相对论的章节做到过relativistic doppler shift),有些题目又跟生活息息相关。总结一下,Petta很有亲和力,他知道学生想学什么,而且对课程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并且以非常互动和通俗易懂的方式上课。嘿,听起来做到这些好像很容易,但是Petta是我在大学课程中最钟爱的教授之一!不知为何,许多教授虽然都是各领域的专家,但是上课的时候并没有给人带来如此激动的感觉!这里也要谢谢Prof. Petta呢~
相关:经济学院本科生在读中大一一年的基础课是平新乔老师带的我们,他应该是我大学中碰到的第一个学术大牛。他带经济学原理,大一上是微观部分,大一下是宏观部分,用曼昆的教材。但实际上我只在每次考试前才翻教材,因为平时上课用的都是平爷爷自己的讲义。课本一年下来基本上没写过字(除了课后习题~)……感受啊,一个字虐啊。先不谈课程内容吧,平爷爷是浙江人,口音比较重,上课的时候比较考验听力,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可能是大牛们带基础课的通病?反正平爷爷在经原中基本就把中级微观和宏观的内容涉及到了,有些还深入讲了,助教哥哥每次习题课就把平爷爷的课程内容挑一两个点再深入……有的时候我真的在想“这是啥”“这特么又是啥”……但是!这种虐真的很给力。大二时候上中级微观经济学,课本翻一遍的感觉就是,哇,这些平爷爷都讲过诶。大一的助教哥哥曾经对我们说过,如果这一年好好学了平爷爷的课,大二的时候可以从头翘课翘到尾,只要作业考试不缺,总评一定优秀往上。听起来挺狂的,但真的有道理啊。唔,还有平爷爷的考察方式,每学期六到八次作业,三次考试,一篇论文。作业和考试还好,大一上的时候被论文虐的比较惨,一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写(格式之类的),二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题目是任选一个经济事件,运用本学期学习的知识研究。我当时非常low的写了供求……数据处理用的还是Excel(请不要嘲笑-_-||)。第二学期交流优秀论文时我简直被震撼了,作博弈的行为经济学的用编程模拟的……小学渣瞬间跪碎了半月板。后来问有一个学霸是什么时候学的SPSS,人家说就是开始作论文的时候自己学了个基础(不过对于简单的数据处理也够了)。我的意思是,平爷爷这种考察方式看起来是分散了压力,但其实是你每一部分都必须做好,这种鞭策机制真是能激发出学霸们无穷的学习能力啊……最后就是人格魅力了。从平爷爷这个称呼就能看出来我有多喜欢他啦,虽然……我经原成绩不好T_T……我觉得大牛不一定都是不接地气儿的,平爷爷就喜欢上课给我们讲一点都不好笑的段子,有时候发现自己讲错了还会不好意思的笑,前段时间我还在未名湖边碰到他骑着破二八背着小书包乐呵呵的去院楼,他这个人脸和身子都圆圆哒所以一乐起来就特别萌(≧▽≦),当然也不是没脾气,我听说过有一个同学(注,这位同学比较……嗯,嚣张)跟他探讨问题的时候说急了被他告到教务,说那位同学不尊重老师哈哈哈哈……他就是那种“誓死捍卫自己的观点”的感觉。还有他的办公室——全是书,书架上放不下就放书桌上或者地上,他就坐在一堆书中间带着眼镜写讲义,对,他上课用的讲义都是手写的。大一下结课的那节课是论文交流,平爷爷在最后讲了几句话,大意就是,我们这些同学,大二还认真学术的大概还有60%,到了大三可能只剩30%,毕业后可能连10%都不到了……但是只要有,学术就不会衰落,我们这些老头子就算后继有人(具体数字应该不是这么多但我真的不记得了……)。当时听起来真是挺沧桑的,我觉得大牛们应该都有种纯粹的感觉,为学术而纯粹,平爷爷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国内的教授质量越来越低的当下,能够在基础课上遇到这么一位老师,真是吾辈之大幸。琐碎的先说这么多吧。——01.19再更新——又想到一位,大二上教线性代数的柳彬。虽然我不是学数学的,不过这也算基础课吧……柳彬大神很儒雅,基本装备就是衬衫加羊毛背心,无框眼镜,左手无名指戴婚戒,整个一帅大叔到帅大爷的过渡段。我第一节课对着他发了三分钟花痴……(好丢人)讲课我太喜欢了!非常啰嗦!每一步证明计算都要写到,生怕我们听不懂,充分照顾到了大部分学渣的心情哈哈哈……偶尔也会有拓展,但因为他讲的很清楚所以也没觉得这些拓展有多难。他研究的方向貌似不是高等代数,因为他对我们说过什么“我在看这本书(我们线代课本)之前从来不知道陪域这个概念”,我们当时很给面子的沉默了……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学数学的人都比较喜欢偷懒”,所以他不赞成我们背定理或者结论,希望我们自己推自己证明,只记住基本的公理就行了。可惜我们线代只学一学期啊,顶多学个皮毛,不然还可以再向柳大神讨教更多的东西……我特别想听他讲难的内容,越难越好,讲线代太大材小用了。
讲两个苏俄的数学“大神”吧,都在多伦多大学任教,给我们上过基础课的:大二必修的流形分析,教授是维塔利·卡波维奇(Vitali Kapovitch),当年应该是和佩雷尔曼有过来往。大四听多伦多大学数学系的头儿,阿斯科德·扣碗斯基(Askold Khovanskii)的高等代数II。这位毛子老爷爷来头略吓人: 本身就做出了漂亮的工作(我自然是看不懂的)。师承就更加牛逼:博导是著名教材《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的作者,大名鼎鼎的阿诺尔德;阿诺尔德的老师是前苏联数学的领袖人物柯尔莫果洛夫,这么算来他是柯尔莫果洛夫的徒孙了。不过俩人课讲得就……按说我没资格吐槽的——第一个压线过,第二个上到一半实在是智硬,无奈drop,都是泪啊~特点1:英语。反正我是完全听不懂他俩在说啥,那个发音,断句,语法什么的是不是都按俄语来的……特点2:板书。这俩人的板书基本上都是写在“流形”上的,其板(chou)书(zi)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已经超越了数学本身。特点3:站在讲台上,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特别是后者,一个完整的定理,不写前提,只写结论,结论还只写一半,也是醉了。他指定一本教科书,却压根不照着教科书上讲。三个小时基本上就是自说自话,书是用来留作业的。他也不指望我们能听懂他讲什么,考试也和他讲的内容没关系,就从作业和习题课的内容里出。每个阶段指定几十道书后习题,于是就有了很壮观的场面:他在上面自编自导自演,我们在下面疯狂刷题……不过我一个韩国同学也是任性,居然还是认真听讲,然后不断地表示自己没听懂,然后教授就变成了复读机。当战斗民族碰到棒子,我真想说——泥垢!
1. 我们院长啊,是个外国人,应该算是本领域大牛了吧…特别爱用顺口溜讲课,外国顺口溜。常用路数是这样的——如讲FONClBrISCH时,然后这王八蛋在黑板上写的全大写字母。写完了问“这是个单词,你们知道啥意思不?”我院有个那啥那啥极了的女生,还悄么声儿回答呢,是这个意思不?那个意思不?也有可能是俚语。最后院长说“啥也不是,这词是我编的。”2. 我们有机老师,分上下。教下的那个老师是个天津话可重的老师,班里外地生人手一个天津籍同学才能听明白上课讲的嘛的那种。有一次讲染料,然后该老师声情并茂“zei个结构啊,它那个落sang知奥嘛色儿嘛啊?嘛色儿?yan(三声)色的!”后被投诉。被投诉后再上课还跟我们描,“有人投诉我了我suo天津话,那没办法儿,介四天津大学啊。”3. 滚蛋出来上研,老师不是nhnd就是nh的,随便发个文章够组会说仨小时……这期间就显得我老板十分寂寥——120人大课,最多时候来过25个。去年圣诞前最后一次课,只有我和他大眼儿瞪小眼儿。他老人家还兴冲冲的从家烤了曲奇想分给学生们吃……于是最后这节课,他盯着我吃了半箱子曲奇饼……
我觉得现在听大神的讲课很容易了,Coursera上面的课程几乎各个是大神讲得,在此分享几个我专业有关的吧。据我所知,最顶级大牛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咬着牙跟是能跟上的,而且收获的知识之多,之广,真不是一般老师可以比较的。所以如果知乎er们有这种机会听大牛们的课,一定要去听,境界不同啊…===============================0. 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本人08年9月开始读大学,12年6月本科毕业。随后直博,现在博三,专业是密码学。===============================1. 第一次公开课:Dan Boneh - Cryptography I - Stanford University12年年初保研后就知道自己今后要做Cryptography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密码学是个睡有点深的专业。怎么个深法呢?一个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不取决于算法的构造,而是取决于密钥的保密性。这意味着所有公认的密码学算法都是公开发表在顶级会议或者期刊上的,如三大密码学会议CRYPTO,EUROCRYPT,ASIACRYPT。这也就意味着密码学这个专业并不像其他工科专业有技术封锁。但相反地,这个专业的竞争是世界级的。所以,如果没有一个顶级老师带,可能论文一点都看不懂,更不用谈发表论文了。但是,入坑的时候我表示不知道这些啊… 不过,Dan Boneh公开课几乎救了我一命,让我在还没开始博士生涯的时候就过了入门关。12年大约1月份,Coursera建立成功,当时只有4门课程,但是非常棒的是有一门密码学课程。我就立即注册,并开始听了。Dan Boneh是谁?不知道,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听的时候就感觉不对了,怎么好多推荐文章都是他自己写的… 举个例子,RSA破解的时候,Boneh给了个引用文献:《Twenty years of attacks on the RSA cryptosystem》。这是个Boneh在1999年自己写的Servey。总之,跟着极快的语速,在不知道Coursera可以下载字幕的前提下,我把这门课刷完了。下面是Accomplishment:听这门课的感受是:怎么他讲的密码学和国内老师们讲的密码学不太一样啊?国内老师们讲密码学都是讲方案啊,强调一些知识点啊(比如DES密钥长度分组长度,MD5输出长度等等)。但是Boneh强调的不是这些,是概念、定义,以及为何这样设计。大家都说密码学难,但是听他的课感觉还可以啊。而且真的能破解哦,即使是现代密码学也一样。而且,说话很严谨,定义很清晰,几乎每一个概念都有论文出处,都经过了严密的讨论。后来,12年9月份,我认识了我的副导师,他教我密码学安全性证明的时候给我推荐了3篇论文。结果,这3篇论文的其中2篇是Boneh写的,直接让我斯巴达了… 现在,我自己有了几篇还算不错的文章,开始琢磨论文的写作严谨性,才意识到Boneh不仅仅是密码学领域的顶级研究者,而且其写作有深入浅出的感觉。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出现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前一段时间在我自己组织的知乎公钥密码学QQ群(在此打个广告吧,群号,加之前请先在知乎私信我或者
,我们讨论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密码学基础),我们(我,
)讨论了Boneh一篇论文《Improved efficiency for CCA-secure cryptosystems built using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的用词和描述。 Security against adaptive chosen-ciphertext attacks (i.e., “CCA-security”) has become the de facto level of security for public-key encryption schemes.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many: CCA security helps protect against subtle attacks that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gainst schemes not meeting thi is helpful in defending against “active” attackers who may modify and, finally, allows encryption schemes to be developed and then securely “plugged in” to higher-level protocols which may then be executed in arbitrary environments.这段话我只能说“知者自知”,不管你对密码学有多浅或者多深的理解,都能够看懂这段话,但是不同理解程度看这段话的感受也不一样。===============================2. 印象最深的一次公开课:Kevin Wayne and Robert Sedgewick - Algorithms - Princeton University为了补自己的Algorithm基础,我选择这门课作为一个起点。这门课是没有Accomplishment的,主讲人Wayne似乎从来没出现过,都是那个老头子Sedgewick讲。这门课刚开始听的时候没觉得Sedgewick多厉害,而是被Princeton的在线程序评分系统折服了。那个评分系统由如下特点:Quiz的题目是根据随机数种子随机产生的问题。举个例子:考察QuickSort时,Quiz中要考排序的某一个中间过程。一般都会是固定的数,这就意味着互相之间可以抄可以借鉴。但是这门课排序的数是按照一定规则随机产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遇到的题都不一样,几乎无法借鉴,这只能逼着你完全弄懂后才能正确回答问题。Programming Assignment的评分系统碉堡了。这个评分系统会考察程序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甚至连源代码的撰写是不是符合格式都给你测出来。在此给出一个我做题目的一个部分检测结果,大家感受一下。Timing Solver
*-----------------------------------------------------------
Running 17 total tests.
Timing tests use your implementation of Board.java and Solver.java. Maximum allowed time per puzzle is 15 seconds.
+ delMax()
max PQ size
---------------------------------------------------------------------------------------------
puzzle20.txt
puzzle21.txt
puzzle22.txt
puzzle23.txt
puzzle24.txt
puzzle25.txt
puzzle26.txt
puzzle27.txt
puzzle28.txt
puzzle29.txt
puzzle30.txt
puzzle31.txt
puzzle34.txt
puzzle37.txt
puzzle39.txt
puzzle41.txt
puzzle44.txt
==& 13/17 tests passed
Total: 13/17 tests passed!
这门课让我听到最蛋疼的地方是在Week 5 -
10 - 2 - Red-Black BSTs里面,视频第24秒开始,Sedgewick风轻云淡地说了这么一段话:I personally note I wrote a research paper on this topic on 1979. We thought we pretty well understood this data structure at that tim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use them and implement in various different systems. But, just a few years ago, for this course, I found a much simpler implementation of red-black trees.是不是有种逼格满满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门课是Algorithm入门的绝佳素材,我认为几乎可以暴虐国内的Data Structure以及Algorithm课。如果你觉得这门课太技术了,可以听听Stanford另一门课,Tim Roughgarden - 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这门课我拿到Accomplishment了,很理论,Programming Assignment出的很好。===============================3. 收获最大的一门课:Jennifer Widom -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 Stanford University这门课现在已经放在了Coursera中,作为一个Self-Study课程。这门课原本是在Stanford Online Course里面的,所以很荣幸,这门课的Accomplishment基本已经绝迹了,我这里还有,show一把:这门课有多厉害呢?我们看看这个课的大纲:IntroductionRelational DatabasesXML DataRelational AlgebraSQLRelational Design TheoryQuerying X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IndexesConstraints and TriggersTransactionsViewsAuthorizationRecursion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NoSQL Systems好吧,从理论到实践全讲了一遍,而且Assignment设计的非常好,以至于我把所有我的答案都存了起来,以防以后做不出来… 主讲人Jennifer Widom是《A First Course in Database Systems (3rd edition)》以及《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2nd edition)》的作者之一,可见其数据库的功底…===============================4. 后记现在听大牛的课程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困难了,网络教学的发展使得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到最好的老师教最好的课程。这帮老师们是奋斗在科研一线的,而且是顶级水平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的知识更新之快,所用教材之优秀,知识理解之透彻,真不是一般老师能比的。我个人认为国内一些课程的老师们比较危机啊… 前几次讨论跟我说,他们学校的密码学课程都开始要求掌握LWE了。LWE是什么?是密码学2005年提出的新概念,2008年才有了非常好的应用,现在几乎是顶级密码学会议必用的一个密码学假设了。 的学校是哪里呢?给个链接大家感受一下:。是想,如果这样,国内的密码学界如何和国外竞争… 我表示危机感十足......以上。
哈工大土木学院张金生老师,上课一份白底黑字ppt,一根粉笔,涉及到结构力学的内容每句都是精髓中的精髓加各种自悟出的直白方法,不能细举多神,只是一学期下来,产生错觉,结构力学很简单嘛,复习时翻各路教材,张老师短短数语的一个方法,书上都要长篇大论十几页,头晕眼花。下课点根烟,各种答疑。苦口婆心告诉我们不会课后随时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到办公室问。徒手画弯矩,学生正目眩呢,那边画完了,抽口烟,来句“岁数大了,思路跟不上”。自述年轻时稀里糊涂,只寻思活得快乐就行。后来同学都成了大老板啥啥。问后悔不,抽口烟,笑呵呵,有点儿,但也没啥。全校评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土木学院这么个和主校区隔着几大街的地方,愣是靠着学生的热情把张老师给评进了全校仅有的几名老师之一。老师马上退休了,教过的学生没有不赞的,这么一位扫地僧,只是副教授而已,唏嘘。
我们学校文学院石麟老师,研究小说的,他几乎是读完了中国所有现当代的小说。听他讲红楼梦讲三国简直是感觉在看电影,太生动了。
几年前上过Samuel Danishefsky的Synthetic Methods课全程板书,逻辑极其清晰我自己是学无机和金属有机的,对全合成可以说完全不懂。上完这门课我自己课题中的一些较复杂的底物分子合成就完全无压力了
我来说我的马哲老师吧---我不知道他在专业里是不是大神。总之他在我四年的本科生涯里,就是大神老师。拿着一瓶可乐,抽着根烟,衣冠不整,一嘴胡渣的就走进教室了,这便是第一印象。在之前,听过无数的人讲过“马哲课=睡觉课”。即使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作用下,我仍然选择坐了第一排,默默的拿出了课本。希腊的历史开始讲起,讲了泰勒斯的第一滴水,讲了苏格拉底跟他人辩论的趋势,柏拉图-----单独拿了一节课讲了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形而上学”。我记忆中讲到了黑格尔就结课了,一直没有提过马克思和恩格斯------老师是个性情中人,特别看不上的就是“哲学考试”,甚至看不起考试制度,从古希腊到现在的西方教育的片段中不断的在反思现在的我国的大学教育,拿着马哲课本,一顿大骂。“哲学根本不是像这样的教条!!!其他老师那样讲的哲学包括考试,都是机械唯物主义。”“也不要找我开书单。”“大部分浮躁的很,根本不适合学哲学。”“我当年哲学研究生毕业多年后,我终于觉得我的哲学入门了。”---说实话,我第一遍听他的课,都是属于混了一个名字熟,根本听不懂,我也是到了现在,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才大概的知道了一些所谓的哲学知识。我一共旁听了他的马哲课3次,我很庆幸能在我年轻的时候,有这么样的一个老师照亮了我的人生。
这学期(大二)的光学课,老师是潘建伟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员,自称本科时期2/3时间用来玩,1/3时间学习,成绩还能保持前5%。上课一般是这样的风格:今天的内容,书上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就不赘述了。(众人:蛤??!!⊙﹏⊙)今天我们来讲一讲量子通信,顺便来赏析一下我刚发的 paper(众人:(#?Д?))………平时经常做一些电影赏析,从中悟出做科研的道理;上课时带我们分析过玛雅文化的结构。他布置的作业是这样的:——————另一个老师是教计算机的,思维跳跃,上课偶尔会教我们骗钱、造假币……这是他一节数据结构课后十分钟的思路:我们来讲一下归并排序→你们看这个二叉树两边碰不到面→这就跟锦标赛一样→前一段费德勒和小德那场这没劲,幸好穆雷来救场→老美光黑咱们不让咱们拿冠军→不过北京奥运咱们也黑了他们哈哈哈→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北京办亚运的时候我们都反对呢→你看现在德力华和江南春那么多科大吃饭的→我们过年过节也要去外面吃呢→好了我们来看这个树→你看两边碰不上对吧→你看当时羽毛球咱们就是这么把李宗伟黑掉的哈哈哈→林丹是叼,谌龙不行→你们说林丹谢杏芳和李宗伟他们家打混双怎么样→张继科怕布尔所以也存在黑幕→我又想到了刘翔,他怎么不跑就退赛了呢→我们来看这个树→好了我们下课了。
想起上研究生基础课的时光:“剩下半小时,我们讲讲无限Galois理论,很简单… 考虑拓扑群………”那是才上了两周代数课“这个东东看起来高大上而已”“这个验证比较蛋疼”“有些证明一生总要证一次,不过我是老师所以每次讲都要证”“这是一个无聊(trivial)的例子”------------Grothendieck的徒孙上同调代数:用了两周讲范畴论,之后下一节课开始就说我们现在讲导出范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神note3怎么换主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