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fet继电器的Ugs波形,在波形上升段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平台

电力电子知识点总结终结版(office2007)13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电力电子知识点总结终结版(office2007)13
第一章绪论.所谓电力电子技术就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1.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由控制电路、;3.电力二极管可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①垂直导电结;4.电导调制效应:当PN结上流过的正向电流较小时;5.电力二极管动态特性;延迟时间:td=t1?t0;电流下降时间:tf=;性的软度:tf/td;分析:a.设tF时刻外加电压突然从正向变为反向,;延迟时间:td
第一章 绪论 .所谓电力电子技术就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直接承担电能的变换或控制任务的电路被称为主电路.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1.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由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的主电路组成一个系统.2.电力电子器件分类:①按照能够被控制电路信号所控制的程度: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半控型器件(晶闸管)、全控器件(GTO,GTR,电力MOSFET,IGBT)②按驱动信号性质:电流驱动型和电压驱动型③按驱动信号波形:脉冲触发型和电平控制型④按载流子参与导电情况:单极性、双极型、复合型.3.电力二极管可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①垂直导电结构,使得硅片中通过电流的有效面积增大②P区和N区之间多了一层低掺杂N区,其掺杂浓度接近本证半导体(P-i-N结构),低掺杂N区越厚电力二极管能够承受的的反向电压越高.4.电导调制效应:当PN结上流过的正向电流较小时,二极管的电阻主要是作为基片的低掺杂N区的欧姆电阻,其阻值较高且为常量,因而管压降随正向电流的上升而增加;当PN结上流过的正向电流较大时,由P区注入并积累在低掺杂N区的少子空穴浓度将很大,为了维持半导体的电中性条件,其多子浓度也相应大幅度增加,使得其电阻率明显下降,也就是电导率大大增加.5.电力二极管动态特性 延迟时间:td=t1?t0;电流下降时间:tf=t2?t1反向恢复时间:trr=td+tf;恢复特性的软度:tf/td分析:a.设tF时刻外加电压突然从正向变为反向,正向电流在此反向电压作用下开始下降,下降速率有反向电压大小和电路中的电感决定,而管压降由于电导调制效应基本变化不大,直至正向电流降为零的时刻t0,此时电力二极管由于在PN结两侧存储有大量少子的缘故儿并没有恢复反向阻断能力,这些少子在外加反向电压的作用下被抽取出电力二极管,因而流过较大的反向电流.当空间电荷区附近存储的少子即将被抽尽时,管压降变化变为负极性,于是开始抽取离空间电荷区较远的浓度较低的少子.因而在管压降极性改变后不久的t1时刻,反向电流从其最大值IRP开始下降,空间电荷区开始迅速展宽,电力二极管开始重新恢复对反向电压的阻断能力.在t1时刻以后,由于反向电流迅速下降,在外电路电感的作用下会在电力二极管两端产生比外加反向电压大得多的反向过冲电压URP.在电流变化率接近零的t2时刻,电力二极管两端承受的反向电压才降至外加电压的大小,电力二极管完全恢复对反向电压的阻断能力.b.正向恢复时间tfr出现电压过冲的原因:电导调制效应起作用所需的大量少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储存,在达到稳态导通之前管压降较大;正向电流的上升会因器件自身电感而产生较大压降.电流上升率越大UFP越高延迟时间:td 0.5~1.5us
;上升时间tr 0.5~3us ;开通时间tgt=td+tr;反向阻断恢复时间trr;正向阻断恢复时间tgr;关断时间tq=trr+tgr;关断时间几百微秒. 8.电力MOSFET开关过程:开通开通延迟延迟时间电流上升时间电压下降时间开通时间ton=td on +tr+tfv关断过程:关断延迟时间电压上升时间电流下降时间关断时间toff=td off +trv+tfi分析:a.因为电力MOSFET存在输入电容Cin,所以当脉冲电压up的前沿到来时,Cin有充电过程,栅极电压成指数曲线上升.当UGS上升到开启电压UT时,开始出现漏极电流iD.此后iD随UGS的上身而上升.漏极电流iD上升到稳态时,栅极电压UGS上升到UGSP,而漏极电压uDS开始下降.在漏极电压下降的过程中,栅极电压将维持在UGSP这个值并形成一个平台,直到电压下降结束才继续以指数曲线上升到稳态值.实际上,电压下降时间具体的物理过程是连接在栅极的信号源给栅极和漏极之间的极电容反向充电,从而使漏极电压uGS下降而栅极电压UGSP不变.UGSP的大小和iD的稳态值有关.b.电力MOSFET的关断过程基本上是与其开通过程顺序相反而且电压和电流变化趋势也相反的过程.当脉冲电压up下降到零时,栅极输入电容Cin通过信号源内阻Rs和栅极电阻RG(&&Rs)开始放电,栅极电压uGS按指数曲线下降,当下降到UGSP时,漏极电压uDS才开始上升,这段时间称为关断延迟时间td(off).此后,经电压上升时间和电流下降时间,直到uGS&UT时沟道小时,iD下降到零. 从开关过程可以看出:MOSFET的开关速度和其输入电容的充放电有很大关系,可以降低栅极驱动电路的内阻Rs ,从而减小栅极回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加快开关速度.不存在少子储存效应,因而其关断过程是非常迅速的.开关时间在10~100ns之间,其工作频率可达100kHz以上,是主要电力电子器件中最高的.在开关过程中需要对输入电容充放电,仍需要一定的驱动功率,开关频率越高,所需要的驱动功率越大.晶闸管电流有效值:IVT= 2πId 续流二极管电流平均值:IVDR=π+α变压器二次电流计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为I2=IVTtonE+ T?Ton?tx Emton+txT=0.577Id dI= α+ 1?iD;续流二极管电流有效值:π+α2πIvdr=Id;晶闸管移向范围(0,180),最大反向电压 2续流二极管最大反向电压 2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①电阻负载:晶闸管承受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2U2和 2整流电压平均值:Ud=0.9U21+cosα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IVT(AV)=VT=0.368Id晶闸管最大正反向电压峰值均为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即UFM=URM=2.45U2
6.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①电阻负载,移相范围(0,120)基波幅值:Uo1m=4Ud 平均值:Id=0.92u21+cosαR12输出直流电流流过晶闸管u1+cosα2平均电流IdVT=Id=0.4522R流过晶闸管电流有效值IVT= d基波有效值:Uo1==0.9Ud π对于半桥逆变电路,将Ud换为Ud/2 前面分析的都是uo为正负电压各为180的脉冲时的情况,此时,要改变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只能通过改变直流电压Ud来实现.在阻感负载时还可采用移相的方式来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这种方式称为移相调压.③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线电压负载线电压有效值UUV=0.816Ud2
=1.27Udm E 2.升压斩波电路当可控开关V处于通态时,电源E向电感L充电,充电电流基本恒定为I1,同时电容C上的电压向负载R供电.因C值很大,基本保持输出电压uo为恒值,记为UO.一周期T中电感L积蓄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相等,即EI1ton= UO?E I1toff,化简得Uo=toffton+toffoffE=T记β= T,则α+β=1,Uo=1?αE(电容C值不可能无穷大,实际输出电压会略低于理论值)忽略电路损耗,电源提供能量仅由负载R消耗,即EI1=UoIo,输出电流平均值IO=1Eβ2RUORoff1E,=βR,电源电流I1=1EUOEIO= sinα+U21π?α基波幅值UUV1m=2 dπ=1.1Ud 0.78Ud典型应用(直流电动机传动)变压器二次流有π?α基波有效值UUV1效值I2与输出直流电流有效值I相等为I=I2= 1sin2α+ 相电压负载相电压有效值UUN=0.471Ud 基波幅值UUN1m=2Ud②阻感负载:平均值Ud=0.9U2cosα移向范围(0,90)晶闸管最大反向电压 2导通角θ与α无关,均为180.电流平均值和有效值分别为IdVT=2Id和IVT1基波有效值UUN1π=0.637Ud 0.45Ud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Idd=0.707Id变 ②阻感负载,移相范围(0,90) ③带反电动势负载 见计算题晶闸管提前电角度δ停止导电,δ=sin?3.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③定量分析当整流输出电压连续时(即带阻感负载时,或带电阻负载α&=60)的平均值为Ud=2.34U2cosα当带电阻负载且α&60时Ud=2.34U2 1+cos +α
,πU9.电力MOSFET的特点有: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热稳定性优于GTR.电流容量小,耐压低,多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的电力电子装置.10.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开关过程:晶闸管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 2,是单向全控整流电路的两倍. 4.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输出电流平均值
Id=Rd阻感负载α=30二次电流有效值I2=0.816Id,接反电动势负载时仅计算Id时为Id=d第四章 逆变电路1.换流方式分类及特点:①器件换流:利用全控器件的自关断能力进行换流,全控器件采用此换流方式.②电网换流:由电网提供换流电压,只要把负的电网电压施加在欲关断的换流器件上即可.③负载换流:由负载提供换流电压,当负载为电容性负载时就可实现负载换流.④强迫换流:设置附加的换流电路,给欲关断的晶闸管强迫施加反向电压或反向电流,通常利用附加电容上所存储的能量来实现,也称电容换流,又细分为电压换流和电流换流.⑤换流方式总结:器件换流只适用于全控型器件,其余三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晶闸管而言的.器件换流和强迫换流属于自换流,电网换流和负载换流属于外部换流.2.电压型逆变电路①特点: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大电容,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输出电压为矩形波,输出电流因负载阻抗不同而不同.阻感负载时需提供无功功率,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并联反馈二极管.②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a.半桥逆变U?E6.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普通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 7.晶闸管正常工作特性:①当晶闸管承受反向电压时,不论门极是否有触发电流,晶闸管都不会导通.②当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时,仅在门极有触发电流的情况下晶闸管才能开通.③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不论门极触发电流是否还存在,晶闸管都保持导通.④若要使已导通的晶闸管关断,只能利用外加电压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晶闸管动态特性:开通过程:由于晶闸管内部的正反馈过程需要时间,再加上外电路电感的限制,晶闸管受到触发后,其阳极电流的增长不可能是瞬时的.延迟时间随门极电流的增大而减小,上升时间除反映晶闸管本身特性外,还受到外电路电感的严重影响.提高阳极电压,延迟时间和上升时间都可显著缩短关断过程:由于外电路电感的存在,原处于导通状态的晶闸管当外加电压突然由正向变为反向时,其阳极电流在衰减时必然也是有过渡过程的.阳极电流将逐步衰减到零然后同电力二极管的关断动态过程类似,在反向会流过反向恢复电流,经过最大值IRM后,再反向衰减.同样,在恢复电流快速衰减时,由于外电路电感的作用,会在晶闸管两端引起反向尖峰电压URRM.最终反向恢复电流衰减至接近于零,晶闸管恢复其对反向电压的阻断能力.在正向阻断恢复时间内如果重新对晶闸管施加正向电压,晶闸管会重新正向导通,而不是受门极电流控制而导通. 开通过程:开通延迟时间td(on),电流上升时间tr,电压下降时间tfv, 分为tfv1和tfv2两段.开通时间ton=td(on)+tr+tfv关断过程:关断延迟时间td(off),电压上升时间trv,电流下降时间tfi, 分为tfi1和tfi2两段.关断时间toff=td(off)+trv+tfiIGBT的开通过程与电力MOSFET的开通过程很相似,这是因为IGBT在开通过程中大部分是作为MOSFET来运行的.开通延迟时间td(on),电流上升时间tri.集射电压uCE的下降过程tfv分为tfv1和tfv2两段.前者为IGBT中MOSFET单独工作的电压下降过程,在该过程中栅极电压uCE维持不变,即处在密勒平台;后者为MOSFET和PNP晶体管同时工作的电压下降过程.由于uCE下降时IGBT中MOSFET的栅漏电容增加,而且IGBT中的PNP晶体管由放大状态转入饱和状态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tfv2段电压下降过程变缓.只有在tfv2段结束时,IGBT才完全进入饱和状态.关断过程和电力MOSFET的关断过程也相似,延迟时间td(off),随后是集射电压uCE上升时间trv,在这段时间内栅极电压uCE维持不变.电流下降时间tfi可以分为两段.tfi1对应IGBT内部的MOSFET的关断过程,这段时间集电极电流iC下降较快;tfi2对应IGBT内部的PNP晶体管的关断过程,这段时间内MOSFET已经关断,IGBT又无反向电压,所以N基区内少子复合缓慢,造成iC下降较缓 实际运行中若无续流二极管,则当α突然增大至180或触发脉冲丢失时,会发生一个晶闸管持续导通而两个二极管轮流导通的情况,这是ud为正弦半波,即半周期ud为正弦,另外半周期ud为零,其平均值保持恒定,相当于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时的波形,称为失控.有续流二极管VDR时,续流过程由VDR完成,在续流阶段晶闸管关断,这就避免了某一个晶闸管持续导通从而导致失控的现象. 5.三项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①电阻负载,移向范围(0,150) α=303电流型逆变电路①特点:直流侧串大电感,电流基本无脉动,相当于电流源.直流回路呈现高阻抗.交流输出电流为矩形波,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输出电压波形和相 位因负载不同而不同.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不必给开关器件反并联二极 管. ②单相电流型逆变电路 因为功率因数很低,故并联补偿电容器,负载换流方式要求负载电流超前于电压,因此补偿电容应使负载过补偿,使负载电路总体上工作在容性略失谐的情况下.③三相电流型逆变电路串联二极管 换流过程分恒流放电和二极管换流 t1 时刻触发VT3 导通,VT1 被施以反压而关断,Id 从VT1 换到VT3 ,C13 通过VD1 、U相负载、W相负载、VD2 、VT2 、直流电源和VT3 放电,放电电流恒为Id ,故称恒流放电阶段,在C13电压u13下降到零事前,VT1一直承受反压,只要反压时间大于晶闸管关断时间tq,就能保证可靠关断.设t2时刻u13降到零,之后在U相负载电感作用下,开始对C13反向充电.如忽略负载中电阻的压降,则在t2时刻u13=0之后,二极管VD3受到正向偏置而导通,开始流过电流iV,而VD1流过的充电电流为iU=Id-iV,两个二极管同时导通,进入二极管换流阶段,如图c所示,随着C13 电压增高,充电电流渐小,iV 渐大,t3 时刻iU 减到零,iV =Id ,VD1 承受反压而关断,二极管换流阶段结束.第五章 直流-直流电路 1.降压斩波电路 定量计算:①电流连续时,t=ton时刻i1=I20,t=T时刻i2=I10,由此得I10= m?1?e?βρ1?eEm?e?αρ??e?ρ1?e?ρ,用泰勒级数近REEE?βEER和I10=似I10=I20= m?β R无穷大时电枢电流平均值Io= m?β m ②电流断续时,i2的持续时间tx=τln1?met?1?m,当tx&toff时,即m&1?e?βρ1?eρ 3.正激电路①开关S开通后,变压器绕组W1两端的电压为上正下负, 与其耦合的W2绕组两端的电压也是上正下负,因此VD1处于通态,VD2为断态,电感L的电流逐渐增长.S关断后,电感L通过VD2 续流,VD1关断.变压器的励磁电流经N3绕组和VD3流回电源,所以S关断后承受的电压为us= 1+N1N2 Ui.②磁芯复位过程磁心复位所需的时间为trst=N1ton输出电压:滤波电感电流连续UOUIN3=N1N2tonTN2滤波电感电流不连续UO=N1Ui 4.反激电路 S关断后,W1 绕组的电流被切断变压器中的磁场能量通过W2 绕组和VD向输出端释放,电压为us=Ui+N1N2UOIUo,电流连续时输入输出关系=N2ton,工作于电流断续模式时输出电压高于计算值,在负载为零的极限情况下,Uo ∞所以应该避免负载开路状态. 5.半桥电路,电路图负载电压平均值Uo=tontonon E=offE=αE,α为占空比,负载电流平U?E 整流电压平均值计算:当α&=30时负载电流连续Ud=1.17U2cosα当α&30时负载电流断续 Ud=0.675 1+cos 6+απ均值Io=om定量计算①电流连续时
I10=1?e?αρ1?e?ρeαρ?1eρ?1?mERER;式t1TTτI20=中?mρ=T/τ;m=Emt1Eτ;==αρ负载电流平均值为Id=R,晶闸管承受最大反向电压为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URM=2.45U2,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的最大电压等于变压器二次相电压的峰值即UFM= 2 ②阻感负载,移相范围(0,90)
α=60幅值Um=Ud/2b.全桥逆变
幅值为Ud Ud第三章
整流电路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①带电阻负载直流电压输出平均值:1+cosαUd=0.45U2,α∈ 0,180
②带阻感负载
b图加续流管I10和I20是负载电流瞬时值的最小值最大值平波电抗器L为无穷大时的负载电流平均值Io,此时负载电流最大值、最小值均等于平均值.I10≈I20≈α?m ERt=Io电源电流平均值I1=onI=αIo,由EI1=αEIo=oUoIo知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②当L值较小负载电流断续时tx=τln1? 1?m e?αρ,由此得出电流断续的条件为见全桥工作过程S1与S2交替导通,使变压器一次侧形成幅值为Ui /2的交流电压,改变开关的占空比,就可以改变二次侧整流电 压ud 的平均值,也就改变了输出电压Uo .S1导通时,二极管VD1 处于通态,S2 导通时,二极管VD2 处于通态,当两个开关都关断时,变压器绕组N1 中的电流为零,VD1 和VD2 都处于通态,各分担一半的电流.S1或S2导通时电感L的电流逐渐上升,两个开关都关断时,电感L的电流逐渐下降,S1 和S2 断态时承受的峰值电压均为Ui .电流连续时输入输出关系UO=N1IUN2tonT,不连续时略高,N2Um&uoeαρ?1eρ?1 晶闸管电流平均值:IdVT=Idπ?α 负载电流连续Ud=1.17U2cosα4Ud11sinωt+sin3ωt+sin5ωt=+?负载电流断续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为Uo=负载为零的极限情况下UO=i 6.全桥电路工作过程:全桥电路中,互为对角的两个开关同时导通,同一侧半桥上下两开关交替导通,使变压器一次侧形成幅值为Ui 的交流电压,改变占空比就可以改变输出电 压.当S1 与S4 开通后,VD1 和VD4 处于通态,电感L的电流逐渐上升.当S2 与S3 开通后,VD2 和VD3 处于通态,电感L的电流也上升.当4个开关都关断时,4个二极管都处于通态,各分担一半的电感电流,电 感L的电流逐渐下降,S1 和S2 断态时承受的峰值电压均为Ui .电流连续时输入输出关系UOUI=N22tonN1T,不连续时略高,负载为N2零的极限情况下UO=UiN1第六章 交流-交流变流电路 1.整流与逆变工作状态交交变频电路的负载可以是阻感负载,电阻负载,阻容负载或交流电动机负载图中交流电源表示交流电路可输出交流正弦电压,二极管体现了交流电路电流的单方向性. 工作状态t1 ~t3 期间:io 处于正半周,正组工作,反组被封锁.t1 ~t2 阶段:uo 和io 均为正,正组整流,输出功率为正.t2 ~t3 阶段:uo 反向,io 仍为正,正组逆变,输出功率为负.t3 ~t5期间:io处于负半周,反组工作,正组被封锁.t3 ~t4阶段:uo和io均为负,反组整流,输出功率为正.t4 ~t5阶段:uo反向,io仍为负,反组逆变,输出功率为负.考虑到无环流工作方式下负载电流过零的正反组切换死区时间,一周期的波形可分为6段:第1段io &0,uo &0,为反组逆变;第2段电流过零,为切换死区;第3段io &0,uo &0,为正组整流;第4段io &0,uo &0,为正组逆变;第5段又是切换死区;第6段io &0,uo &0,为反组整流.结论:(1)哪组变流电路工作由io方向决定,与uo极性无关.(2)变流电路工作在整流还是逆变状态,根据uo方向与io方向是否相同来确定.2.输出正弦波调制方法,余弦交点法求交交变频电路触发延迟角基本公式α=cos?1 γsinωot ,γ=UomUd012fi±fo,12fi±3fo,12fi±5fo,… 采用无环流控制方式时,由于电流方向改变时死区的影响,将增加5fo、7fo等次谐波.④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的交交变频电路输入电流谐波频率为fin=
6k±1 fi±2lfo 和fin= fi±2lfo 式中k=1,2,3,┄;l=0.1.2…第七章 PWM控制技术1.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即指窄脉冲的面积.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如果把各输出波形用傅里叶变换分析,则其低频段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略有差异.上述原理可称为面积等效原理是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2.用PWM波代替正弦半波:将正弦半波看成是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宽度为1/N,但幅值顶部是曲线且大小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脉冲序列组成的.把上述脉冲序列利用相同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 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 分面积(冲量)相等,这就是PWM波形.对于正弦波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PWM波形.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也称SPWM波形 3. 调制法①单极性PWM控制方式:调制信号ur 为正弦波,载波uc 在ur 的正半周为正极性的三角波,在ur 的负半周为负极性的三角波.(1).在ur 的正半周,V1 保持通态,V2 保持断态.a.当ur &uc 时使V4 导通,V3 关断,uo =Ud .b.当ur &uc 时使V4 关断,V3 导通,uo =0.(2).在ur 的负半周,V1 保持断态,V2 保持通态.c.当ur &uc 时使V3 导通,V4 关断,uo =-Ud .d.当ur &uc 时使V3 关断,V4 导通,uo =0. ②双极性调制在调制信号ur 和载波信号uc 的交点时刻控制各开关器件的通断.在ur 的半个周期内,三角波载波有正有负,所得的PWM波也是有正有负,在ur 的一个周期内,输出的PWM 波只有±Ud 两种电平.在ur 的正负半周,对各开关器件的控制规律相同.当ur &uc 时,V1 和V4 导通,V2 和V3 关断,这时如io &0,则V1 和V4 通,如io &0,则VD1 和VD4 通,不管哪种情况都是uo =Ud .当ur &uc 时,V2 和V3 导通,V1 和V4 关断,这时如io &0,则V2和V3通,如io &0,则VD2 和VD3 通,不管哪种情况都是uo =-Ud .5.单极性和双极性PWM调制有什么区别? 段的载波比一定,不同频段采用不同的载波比.其优点主要是,在高频段采用较低的载波比,使载波频率不致过高,可限制在功率器件允许的范围内.而在低频段采用较高的载波比,以使载波频率不致过低而对负载产生不利影响.7.什么是PWM整流电路?它和相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何不同? 答:PWM 整流电路就是采用PWM控制的整流电路,通过对PWM整流电路的适当控制,可以使其输入电流十分接近正弦波且和输入电压同相位,功率因数接近1. 相控整流电路是对晶闸管的开通起始角进行控制,属于相控方式.其交流输入电流中含有较大的谐波分量,且交流输入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总的功率因数低.PWM整流电路采用SPWM控制技术,为斩控方式.其基本工作方式为整流,此时输入电流可以和电压同相位,功率因数近似为1.PWM整流电路可以实现能量正反两个方向的流动,即既可以运行在整流状态,从交流侧向直流侧输送能量;也可以运行在逆变状态,从直流侧向交流侧输送能量.而且,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在单位功率因数下运行.此外,还可以使交流电流超前电压90°,交流电源送出无功功率,成为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或使电流比电压超前或滞后任一角度j .8①.直流电压利用率是指逆变电路所能输出的交流电压基波最大幅值U1m和直流电压Ud之比.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可以提高逆变器的输出能力.减少功率器件的开关次数可以降低开关损耗.②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和减少开关次数的方法:a.采用梯形波作为调制信号当梯形波幅值和三角波幅值相等时,梯形波所含的基波分量幅值已 超过了三角波幅值,可以有效地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b.线电压控制方式目标是使输出的线电压波形中不含低次谐波,同时尽可能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也应尽量减少功率器件的开关次数在很多情况下,不再指出开通或关断,仅称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 3.软开关分类 ①准谐振电路a.零电压开关准谐振电路b.零电流开关准谐振电路c.零电压开关多谐振电路d.用于逆变器的谐振直流环t4 时刻iLr =0, VD1 关断,iS =IL ,电路进入正常导通状态.t4 ~t5 时段:t5 时刻S关断, 由于Cr 的存在,S关断时的电压上升率受到限制降低 了S的关断损耗.5.在零电压转换PWM电路中,辅助开关S1和二极管VD1是软开关还是硬开关,为什么? 答:在S1开通时,Us1不等于零;在S1关断时,其上电流也不为零,因此S1为硬开关.由于电感Lr的存在,S1开通时的电流上升率受到限制,降低了S1的开通损耗.由于电感Lr的存在,使VD1的电流逐步下降到零,自然关断,因此VD1为软开关 ②零开关PWM电路计算题1.在前面图降压斩波电路中,E=100V,L=1mH,R=0.5?,Em=10V,采用脉宽调至控制方式,T=20μs,当ton=5μs时,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0,输出电流平均值I0,计算输出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瞬时值并判断负载电流是否连续.解:由已知条件可得mm=E=100τ=R③零转换PWM电路 E10L0.0010.5当4.典型电路①零电压开关准谐振电路=5μs时,有ρ==0.01,αρ=0.0025由tonτ于 ==0.249&m所以输出电流连续.此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为
U0=onE=Tt100×520eαρ?1e0.0025?1TV=25V输出电流平均值 9.PWM跟踪控制技术:滞环比较方式和三角波比较方式.10.①PWM整流电路工作原理整流运行状态:当us&0时由V2 ,VD4 ,VD1 ,Ls ,V3 ,VD1 ,VD4 ,Ls 分别组成了两个升压斩波电路.以包含V2 的升压斩波电路为例,当V2 导通时,us 通过V2 、VD4 向Ls 储能,当V2 关断时,Ls 中储存的能量通过VD1 、VD4 向直流侧电容C充电.当us &0时,由V1 、VD3 、VD2 、Ls 和V4 、VD2 、VD3 、Ls 分别组成了两个升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和us &0时类似. a.整流运行b.逆变运行b.无功补偿运行d.Ia超前角为φ图a中,滞后的相角为δ和完全同相位,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且功率因数为1,是PWM整流电路最基本的工作状态.图b中超前的相角为δ,和的相位正好相反,电路工作在逆变状态,说明PWM整流电路可以实现能量正反两个方向的流动.图c中滞后的相角为δ,超前90°,电路在向交流电源送出无功功率,这时的电路被称为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在图d的情况下,幅值和相位的控制,可以通过对??????超前或滞后任一角度②PWM使????比????整流电路控制方法:间接直流控制和直接直流控制.11.特定谐波消去法是计算法中一种较有代表性的方法.如果在输出电压半个周期内开关器件开通和关断各k次,考虑到PWM波四分之一周期对称,共有k个开关时刻可以控制,除去用一个自由度来控制基波幅值外,可以消去k-1个频率的特定谐波.SPWM波形规则采样法取三角波两个正峰值之间为一个采样周期Tc ,使每个脉冲的中点都以相应的三角波中点(即负峰点)为对称.在三角波的负峰时刻tD 对正弦信号波采样而得到D点,过D点作一水平直线和三角波分别交于A点和B点,在A点时刻tA 和B 点时刻tB 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通断.优点:其效果接近自然采样法,但计算量却比自然采样 法小得多. 余弦交点法图解分析: (1)线电压uab 、uac 、ubc 、uba 、uca 和ucb 依次用u1 ~u6 表示,相邻两个线电压的交点对应于α=0.(2)u1 ~u6 所对应的同步信号分别用us1 ~us6 表示,us1 ~us6 比相应的u1 ~u6 超前30°,us1 ~us6 的最大值和相应线电压α=0的时刻对应,以α=0为零时刻,则us1 ~us6 为余弦信号.(3)希望输出电压为uo ,则各晶闸管触发时刻由相应同步电压us1 ~us6 的下降段和uo 的交点来决定.3.输入输出特性①输出频率增高时,输出电压一周期所含电网电压段数减少,波形畸变严重,电压波形畸变及其导致的电流波形畸变和转矩脉动是限制输出频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电流死区和电流断续的影响也限制了输出频率的提高.当采用6脉波三相桥式电路时,一般认为输出上限频率不高于电网频率的1/3~1/2,电网频率为50Hz时,交交变频电路的输出上限频率约为20Hz.②输入功率因数:输入电流相位总是滞后于输入电压,需要电网提供无功功率.在输出电压的一个周期内,α 角以90°为中心而前后变化.输出电压比α越小,半周期内的平均值越靠近90°,位移因数越低;负载功率因数越低,输 入功率因数也越低.不论负载功率因数是滞后的还是超前的,输入的无功电流总是滞后的.③输出电压的谐波频谱非常复杂,既和电网频率fi以及变流电路的脉波数有关,也和输出频率fo有关.采用三相桥式电路时,输出电压所含主要谐波的频率为6fi±fo,6fi±3fo,6fi±5fo,…三相桥式PWM型逆变电路中,输出相电压(输出端相对于直流电源中点的电压)和线电压SPWM波形各有几种电平? 答:三角波载波在信号波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里只有单一的极性,所得的PWM波形在半个周期中也只在单极性范围内变化,称为单极性PWM控制方式.三角波载波始终是有正有负为双极性的,所得的PWM波形在半个周期中有正、有负则称之为双极性PWM控制方式.三相桥式PWM型逆变电路中,输出相电压有两种电平:0.5Ud和-0.5 Ud.输出线电压有三种电平Ud、0、- Ud.负载相电压:±Ud、0、± 6 异步调制: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不保持同步的调制方式称为异步调制.在异步调制方式中,通常保持载波频率fc 固定不变,因而当信号波频率fr变化时,载波比N是变化的. 异步调制的主要特点是:在信号波的半个周期内,PWM波的脉冲个数不固定,相位也不固定,正负半周期的脉冲不对称,半周期内前后1/4周期的脉冲也不对称.这样,当信号波频率较低时,载波比N较大,一周期内的脉冲数较多,正负半周期脉冲不对称和半周期内前后1/4 周期脉冲不对称产生的不利影响都较小,PWM波形接近正弦波.而当信号波频率增高时,载波比N减小,一周期内的脉冲数减少,PWM脉冲不对称的影响就变大,有时信号波的微小变化还会产生PWM脉冲的跳动.这就使得输出PWM波和正弦波的差异变大.对于三相PWM型逆变电路来说,三相输出的对称性也变差. 同步调制:载波比N等于常数,并在变频时使载波和信号波保持同步的方式称为同步调制.同步调制的主要特点是:在同步调制方式中,信号波频率变化时载波比N不变,信号波一个周期内输出的脉冲数是固定的,脉冲相位也是固定的.当逆变电路输出频率很低时,同步调制时的载波频率fc也很低.fc过低时由调制带来的谐波不易滤除.当负载为电动机时也会带来较大的转矩脉动和噪声.当逆变电路输出频率很高时,同步调制时的载波频率fc会过高,使开关器件难以承受.此外,同步调制方式比异步调制方式复杂一些.分段同步调制是把逆变电路的输出频率划分为若干段,每个频21 t0 ~t1 时段:t0 之前,S导通,VD为断态,uCr =0,iLr =IL ,t0 时刻S关断,Cr 使S关断后电压上升减缓,因此S的关断损耗减小,S关断后,VD尚未导通;Lr +L向Cr 充电,L等效为电流源,uCr 线性上升,同时VD两端电压uVD 逐渐下降,直到t1 时刻,uVD =0,VD导通,这一时段uCr 的上升率为duCr/dt=IL/crt1 ~t2 时段:t1 时刻VD导通,L通过VD续流,Cr 、Lr 、Ui 形成谐振回路,谐振过程中,Lr 对Cr 充电,uCr 不断上升,iLr 不断下降,直到t2 时刻,iLr 下降到零,uCr 达到谐振峰值.t2 ~t3 时段:t2 时刻后,Cr 向Lr 放电,iLr 改变方向,uCr 不断下降,直到t3 时刻, uCr =Ui ,这时uLr =0,iLr 达到反向谐振峰值.t3 ~t4 时段:t3 时刻以后,Lr 向Cr 反向充电,uCr 继续下降,直到t4 时刻uCr =0.t4 ~t5 时段:uCr 被箝位于零,uLr =Ui , iLr 线性衰减,直到t5 时刻iLr =0.由于这一时段S两端电压为零,所以必须在这一时段使开关S开通,才不会产生开通损耗t5 ~t6 时段:S为通态,iLr 线性上升,直到t6 时刻,iLr =IL ,VD关断.t4 到t6 时段电流iLr 的变化率为d iLr/dt=Ui/Lrt6 ~t0 时段:S为通态,VD为断态. ②谐振直流环为I0=0m=A=30AR0.53. 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负载中R=2?,L值极大,反电动势E=60V,当α=30°时,要求:①作出ud,id,i2的波形;②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d,电流Id,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③考虑安全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解: ②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d,电流Id,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为Ud=0.9U2cosα=0.9×100×cos30°V=77.97V; Id=(77.97?60)(Ud?E)RU?E25?10==9A; I2=Id=9A③晶闸管承受最大反向电压为
2=100 =141.4V流过每个晶闸管电流有效值为IVT6.36A故晶闸管额定电压为UN= 2~3 ×141.4V=283~424V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 IN=(1.5~2)×6.36A/1.57=6~8A晶闸管额定电压和电流的具体数值可按晶闸管产品系列参数选取. 4.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U2=100V,带电阻电感负载,R=5Ω,L值极大,当α=60°时,要求:(1画出ud,id和ivt1的波形:(2)计算Ud,Id,Idvt和IVT.解:Ud,Id,IdT和IVT分别如下Ud=1.17U2cosα=1.17×100×cos60°=58.5VId=58.5511.7Ud=Id3=11A,IdIdvt== ③零电压转换PWM电路=3.9A,IVT==6.755A 3 35.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带电阻电感负载,R=5?,L值极大,当α=60°时,要求(1)画出ud,id和ivt1的波形(2)计算Ud,Id,Idvt和Ivt. 解:Ud、Id、IdT和IVT分别如下Ud=2.34U2cosα=2.34×100×U117cos60°=117V,Id=??d=5=23.4A,Idvt=Id3=23.43=7.8A,IVT=13.51A 第八章 软开关技术1.硬开关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均不为零,出现了重叠,有显著的开关损耗.电压和电流变化的速度很快,波形出现了明显的过冲,从而产生了开关噪声.开关损耗与开关频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当硬电路的工作频率不太高时,开关损耗占总损耗的比例并不大,但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开关损耗就 越来越显著.软开关电路中增加了谐振电感Lr 和谐振电容Cr ,与滤波电感L、电容C相比,Lr 和Cr 的值小得多,同时开关S增加了反并联二极管VDS ,而硬开关电路中不需要这个二极管.2.a.零电压开通:开关开通前其两端电压为零,则开通时不会产生损耗和噪声b.零电流关断:开关关断前其电流为零,则关断时不会产生损耗和噪声c.零电压关断:与开关并联的电容能延缓开关关断后电压上升的速率,从而降低关断损耗d.零电流开通:与开关串联的电感能延缓开关开通后电流上升的速率, 降低了开通损耗. t0 ~t1 时段:辅助开关先于主开关开通,由于此时VD尚处于通态,所以uLr =Uo ,iLr 按线性迅速增长,iVD 以同样的速率下降,直到t1 时刻,iLr =IL ,iVD 下降到零,二极管自然关断.t1 ~t2 时段:此时电路可以等效为图8-21, Lr 与Cr 构成谐振回路,由于L很大,谐振过程中其电流基本不变,对谐振影响很小,可以忽 略;谐振过程中iLr 增加而uCr 下降,t2 时刻uCr 降到零,VDS 导通,uCr 被箝位于零,而iLr 保持不变.t2 ~t3 时段:uCr 被箝位于零,而iLr 保持不变,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t3 时刻S开通、S1 关断t3 ~t4 时段:t3 时刻S开通时,uS 为零,因此没有开关损耗,S开通的同时S1 关断,Lr 中的能量通过VD1 向负载侧输送,uLr 下降,而iS 线性上升,到 6.三相全控桥,反电动势阻感负载,E=200V,R=1?,L=∞,U_2=220V,α=60°,(1)L_B=0和L_B=1mH情况下分别求U_d,I_d的值,后者还应求γ并分别画出u_d和i_vt的波形.解当LB=0 时Ud=2.34U2cosα=2.34×220×cos60°=257.4V;Id=(Ud-E)??==57.4A;当1LB=1mH Ud=3XBId2.34U2cosα-?Ud?Ud=π;Id=(Ud-E)(257.4-200)Ud=(2.34πU2?? cosα+3XB E)(π??+3XB)=244.15V;Id=44.15A; ?Ud=13.25V又∵cosα?cos α+γ =cos 60°+γ =0.4485;γ=63.35°-60°=3.35°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电力电子知识点总结终结版(office2007)13等内容。
 Office2007快捷键总结 65页 1下载券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电力电子教材知识点总结... 28页 免费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资料 10页 免费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总结(王... 12...  电力电子知识点总结终结版... 2页 免费 自考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 41页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题第1章 绪论 1 电力电子技术定义: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  电力电子知识点总结终结... 2页 免费 电力电子教材知识点总结... 28页 免费...《电力电子技术》复习资料第1章 绪论 1 电力电子技术定义: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  电力电子知识点总结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 也就是 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  电力电子知识点总结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 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 也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 和控制的技术。 电子技术包...  电力电子教材知识点部分总结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电力电子技术》 期末复习题第1章 绪论 1 电力电子技术定义: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电力电子教材知识点全书总结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电力电子技术》 期末复习题第1章 绪论 1 电力电子技术定义: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关于 电力电子技术 结课的相关知识总结和体会 第一章 绪论 1 电力电子技术定义: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主要...  自考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归纳_电子/电路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自考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归纳 差动放大电路一、克服零点漂移现象最常用的方法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sfet上升沿脉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