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造血干细胞干细胞初次配对成功高分子成功希望有多大吗

白血病患者急需骨髓 他配型成功 却不想捐了·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
第021版:成都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
白血病患者急需骨髓 他配型成功 却不想捐了
骨髓配型成功的通知单因为志愿者的反悔成为一纸空文
&&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但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又不敢去催。”在希望与不安中,等待了10多天后,李父给北京打了电话。&&没想到,对方的答复是——供者改变了捐献志愿。&&这对李大凯父子来说,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这个19岁的男孩,感觉自己好像从黑暗的井底被人用一根绳子拉到了井口,在刚刚看到光明时,突然,绳子断了。&&昨天上午10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病房。&&李大凯戴着氧气罩,坐在病床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已经住院快半年了,李大凯的精神还不错,因为治疗关系,他全身浮肿,呼吸也显得相当费力。&&数次化疗,使李大凯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已经很少了。&&噩梦&&每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牛挺教授,都要到118床李大凯的病床前,询问其骨髓配型的进展。&&这个病房里的这名最年轻的患者,现在是牛挺最牵挂的病人。&&2007年,西南石油大学大二学生李大凯,在做阑尾手术时,被发现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我喜欢可以到处跑的工作,才选择跟石油开采相关的专业。我想读书,不想住院。”李大凯说,当时自己的病情药物可以控制,他也不愿意休学,希望一边治疗一边读完大学。&&然而,在去年10月,大凯的病情发生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医生说,他的病只有骨髓移植这一种治疗方式。日,李大凯提交了移植配型申请。&&转机&&经过漫长的等待,今年3月初,李大凯等来了《造血干细胞初次检索配型单》。&&配型单上显示,患者与捐献志愿者的血液配型数据完全相符,初次检索的配型结果有六个点的数据一致。&&中华骨髓库请医院答复,如果患者适合进行移植手术,骨髓库方面将联系供者,并为移植手术做进一步的血液配型高分辨分型检测。&&大凯一家高兴极了。&&志愿者的出现让李大凯看到了生的希望,家人、医生、病友都为他由衷的高兴。&&一连几天,他和父亲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突变&&然而,让两父子没想到的是,欣喜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3月16日,北京市血液中心给华西医院发来一份高分辨确认通知单,表示“患者的供者(即志愿者)已同意高分辨检测”,询问“患者目前能否确定做高分辨”。&&李大凯的主治医生当天回复,“可以马上做检测”。&&次日,北京市血液中心再次发来一份通知单,表示“经过再动员工作”,“供者同意高分辨检测”,要求医院抽取患者的血样寄往北京,中华骨髓库也将通知供者抽取高分辨血样,进行再次配型检测。&&医院抽取了李大凯的5毫升高分辨血样,空运至北京。&&接下来就是等待了。1天、2天、5天……&&“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但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又不敢去催。”在希望与不安中,等待了10多天后,李父给北京打了电话。&&没想到,对方的答复是——供者改变了捐献志愿。&&这对李大凯父子来说,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这个19岁的男孩,感觉自己好像从黑暗的井底被人用一根绳子拉到了井口,在刚刚看到光明时,突然,绳子断了。&&他,就这样,重新掉进了可怕的深井。&&祈祷&&尽管大凯很坚强,每次的巩固治疗,病情也都得到了一定缓解。&&医生说,还会有反复,得尽快准备骨髓移植。&&李父也知道,所谓缓解只是暂时的,他渴望儿子活下去。&&“有110万志愿者的资料啊,就没有第二个合适的?”&&华西医院一直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积极联系,但自从配型成功的那名志愿者改变捐献志愿后,骨髓库的回复,一直是没有血液配型相符者。&&这让李父既失落又不甘,他想骨髓库有几十万志愿者,总会有一个配型成功的吧?&&“好心人出现吧,快点出现吧。”李父说。&&由于骨髓库对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身份保密,记者无法联系到这位改变捐献志愿的志愿者,对于他拒绝捐献的具体原因,记者也无法了解。&&■新闻延伸&&医生&&最后时刻反悔伤害最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教授牛挺说,如果联系到志愿者,并初步达成意向后,在其捐献前需要经过三个过程:高分辨配型阶段、查体阶段和预处理阶段。&&整个过程中,供者检查、住院等相关费用,全部由患者承担。如果捐献者反悔,涉及的费用也必须由患者承担。&&牛挺说:“如果供者在前两个阶段反悔,即高分辨配型和查体阶段,那对患者来说损失的可能是金钱和时间。但供者如果在患者进入预处理阶段反悔,那患者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因为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方案是“清水”方案,患者在移植前,会摧毁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系统,此时捐献者反悔,没有供者的细胞输进患者体内,那么患者的细胞基本不能恢复。对于一个造血干细胞系统被摧毁的人,即便医生竭尽全力医治,那也极易引发感染,非常危险。&&律师&&捐献者反悔不存在违约问题&&四川谷雨律师事务所的江敏律师认为,虽然志愿者当初签订了骨髓捐献同意书,但这种同意书本质上属于赠与合同的性质,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赠与人是可以随时反悔的。&&因此,这种行为不存在违约问题,志愿者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当检查进行到最后一步,患者自身白细胞已经全部杀死,此时捐献者反悔,出现患者只能等死的情况,捐献者应否负担责任呢?&&对此,江敏表示,对方的损失实际上是由赠与人缔约过失造成的,对于一般的缔约过失,相对人是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的。但从另一方面讲,骨髓捐赠是无偿的,而且是一种应当鼓励的善举,如果法律对一种善举要求过于苛刻,则会打击善举人的捐赠积极性。&&因此,病人也无权追讨相关费用。&&案例&&骨髓移植志愿者3个月3人反悔&&李大凯的遭遇,不是独有的个案。&&四川省骨髓库负责人说,2001年建库至今,入库HLA分型资料共4.3万人份。全国每年有近千名患者在该库初配成功,并已有30人成功实施捐献。&&对于广大的白血病患者来说,这个数字是极其微小。&&记者在四川省骨髓库了解到,从日至今,骨髓初配成功的有390例,但最后实施成功的只有6例。&&该骨髓库有390名志愿者参加初配,但在配对成功后,捐献者临阵退缩放弃,婉拒捐献的已有3例。&&骨髓库负责人说,每年都会遇到改变捐献志愿的人。&&未实施成功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志愿者当初同意捐赠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又因害怕而拒绝捐献;有的志愿者报名时并未与家人沟通等。&记者程渝摄影吴小川大工首例研究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化工环境生命学部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正文
大工首例研究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近日,我校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高分子材料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李立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用于救治一位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儿童。至此,李立成为大连市第26例、我校研究生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08年11月,正上大二的李立在学校综合楼一楼中厅看到了有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抱着&这是一个奉献爱心的好机会&的想法,李立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这次活动,成为了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当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真的有机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只是想着能够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多一点选择的空间&,2013年6月底,接到了大连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李立与一名血液病患者低分辨率配型成功。
在征求李立的意见之后,红十字会的负责人在电话里很详细地讲了捐献的过程,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反应、症状,而他自己也在网络上搜集了相关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的常识。对于李立来说,在获取了充足的信息之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神秘感也逐渐消失。而他也决定用行动履行五年前许下的承诺,用行动负起献爱心做慈善的责任。
日,高分辨血样采集;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捐献前体检;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血液科;日,再次进行体检,并注射第一支动员剂,之后又分3天,相继完成了3次动员剂的注射;13日上午,在注射了第五支动员剂后,医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随即被空运至患者所在医院。
据大连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而李立对自己能够用实际行动来挽救一条生命也感到很荣幸。学校2014届优秀毕业生,大连市高校2014届优秀毕业生,辽宁省普通高校生优秀毕业生,艾仕得卓越科技专项奖学金,高分子材料专业推免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年大连理工大学&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这只是李立所获荣誉中的一部分。在李立看来,这次的捐献行为也是出于责任。&一是对承诺的责任。既然当初加入了骨髓库,这就是一次庄重的承诺,我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随时准备为需要的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二是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践行,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肯定是一件好事;再有,配型成功很难得,患者现在已经知道了有人与他配型成功,我不能在他看到希望的时候退缩,不然会带给他比找不到人成功配型更大的失望。&
采访后记:&我只不过是实践了中国最古朴的生活道理,这并不困难,也没有多么高尚。党的熏陶给了我前行的力量,老师、同学们的鼓励也给我指引了方向。比起很多普通人,我们大学生有科学的态度,有更高的素质,所以我们更应该为慈善事业多做贡献。& 在李立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勇气与担当,看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爱心与善良。一份小小的奉献,就有可能为他人带来生命的曙光。我们相信,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像李立一样,播撒爱心,收获希望!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髓造血干细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