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手机安卓4.42 怎么解锁后经常没有信号

如何评价「一加手机」的设计?
按投票排序
一加只能这么设计,因为一加根本不是自己的一加。刘作虎背地里还是oppo的人。一加的出资方居然是oppo,而且还是百分之一百控股。说什么刘作虎辞职单干,其实就是oppo想做一个网络品牌干死小米和魅族。oppo有强大的生产线,满足一加的销量戳戳有余。但是为了不让一加喧宾夺主自己的find7,特意隐藏一加与oppo的关系。因为有一加的加入,那块5.5寸屏幕应该是和find7一模一样的。所以屏幕采购价格还能进一步降低。还有cpu,内存,摄像头,全部和find7高配版一模一样。一加就是一台换个样子的高配find7。抢的就是网络客户。网上买手机的人,本身也不会去超市或者卖场买oppo,会去那种地方买oppo的人也根本不回去上网看什么一加。一加这一招太毒了。我甚至都不知道小米3s还定什么价格。除非64g定价1699,不然完全看不到什么吸引我的地方。何况一加宣布自己开放所有底包,miui,锤子,包括之前说要开放的flyme,只要一加真的想,完全可以找人做出适配。这些手机引以为豪的卖点又被剥掉一层。至于题主说的一加的设计。没什么设计吧,尽可能的和find7共用零配件并且外壳成本别太离谱就是一加的设计理念。ps:那个什么悬浮屏幕,其实不就是把嵌入式变成直接放面上嘛,根本不是新鲜事。
还有那数据线,听他吹,这种设计华强北早就烂大街了。+++++++++++++++++++++++++++++++++++++++号外号外,小米3降价300变成1699,我不能保证这是一加的直接威胁,但是一定也会有一些影响。
经过我的调查可以得出结论:1.oppo find 7和one plus是由同一个硬件工程师设计的。2.这两款手机几乎全部使用了同样的硬件芯片。截图浪费大家流量:请看下表:几乎都一摸一样。也许人说android机都一样,可价格差一千。手机的布局也差距很小。原理图和PCB应该来自同一硬件工程师。完全不像刘作虎说的为了节省空间修改了几百种PCB布局方案。譬如:RF前端部分。oppo一加一加这位硬件工程师不论使用了allegro还是PADS。他在直接复用摸得module布局成功之后。还是根据屏蔽罩边框做过微调的。但也犯不上微调上百种方案。所以大家要做的就是:如果你是米粉果没魅友或者锤粉,请继续深爱如果你是oppo粉丝,请买一加。
人家都告诉你了,一家手机!
只说一点,正面无LOGO,赞!
主页上,到处都体现了诸如此类的排版特点,看起来很奇怪。所强调的细节造就更优雅的美感是不是成了一句空谈?
砂岩黑的外壳质量有问题,几百块钱的手机也没出现这种问题。
前言:我想了想,一加手机的故事应该这样讲起——三年前有个广告,好莱坞一线影星接拍中国手机广告并不是自掉身价,其中缘由——莱昂纳多是OPPO蓝光DVD的粉丝!大家可能不知道,OPPO蓝光10X播放机在美国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发烧神器,国外专业机构的评价中超越日货、雄踞榜首,完全颠覆了中国只能出廉价山寨的印象。这一切的幕后功臣,就是刘作虎。后来晋升OPPO副总的Peter刘自立门户开创了一加手机。有层窗户纸我这里捅破下:其实OPPO就是一加背后的金主,一加就是OPPO的影分身,这招儿属于三十六计里的暗渡陈仓。但这不是我们关心的,我只想知道:这个注重产品、创造出蓝光神话的人,如果做手机会是什么样呢?这年头手机实在太过同质化,没有独特的两把刷子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当中无法存活。刘作虎用了一整场发布会给大家讲解一加的特别之处,这也构成了普通消费者对一加手机的初步认知。我把卖点凝练精粹出来,算是给没看发布会有朋友做个产品素描:首先他强调:这是一款用“不将就”态度打造的产品,你们会在包装、设计等很多细节看到追求极致的用心不妥协。拥有当今最强大的硬件配置:5.5寸超大屏幕,与四、五千旗舰机一样的CPU、内存,以及最快4G网络。好到没朋友的手感:背壳用了最好的塑料涂层,另外甚至还有木质、砂岩、竹子等多种材质可选。自由开放任你折腾的系统,CM、MIUI、锤子ROM随便刷。仅次于iPhone的拍照效果,1300万索尼第二代积层式摄像头,白平衡准到让你颤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手机售价还不到2000块。是不是有点心动了?呵呵,抱歉,以上都是转述,如果一切真如 厂商说的那般美好,那世界早就和谐了。所以今天的故事结构是帮大家逐条检验手机的实际表现,给你还原一个真实的一加。一、不将就“One Plus”品牌有深意:表示除了给你一台实打实的产品之外,还有更多额外附加哟,附加什么? ——“不将就”的产品精神。这在开箱的过程中就深有体会:一般手机只看重产品内包,显然一加把环保运输外包装也一并设计了,豁口,手撕贴,拆掉线封,没有撕扯胶带的野蛮暴力,更像是打开了一封朋友的来信。打开盒子右下角是一块无内容的填充楦体。右上角的是肥皂么?虚惊,原来是充电器,注意细节来了:一加充电器两相插头纵向排列,这样即使是在史上最烂设计的国标插座板上用,也不会影响下面的插头。再看主包装。内部的红色勾起了我们终于见到真机、掀起盖头般的兴奋。充电数据线扁平易盘卷收纳,还带了一个不会掉的束线扣,大U口金手指外露,小U口插头镀铜,再次注意细节:插头中间一小块原本黑色的塑料硬生生改成了红色,这是为了让与LOGO一样的经典红白配色能贯穿始终。抠细节至此的人也算是偏执级的了。但是呢还是要提个小建议,我们知道手机口多是梯型,插之前用户需要观察插头形状以匹配正反,一加把插头的把手处也做成了梯形,我高兴的以为是不是可以一摸就能知道正反了呢,结果插头实际形状与把手形状正相反。这不是什么问题,我只是说,如果能设计成一致,将是很体贴的加分项。取卡插针做了一个非常精致的硅胶套并配了钥匙孔,官方说便于随身携带。确实很讲究,但略显矫情,因为无论你设计得多好我也不会随身带,用到的机率太低。说明书保修卡,印的和其它厂商一样也都是些免责的废话,既便如此,一加也做了个精致的封套。开箱过程另人赏心悦目,可惜,包装再好终究是配角,手机设计上的“不将就”意义更大。外观,发布会上说边框亮度都斤斤计较的黄金光泽、改了十几次黄金曲线、黄金腰线、黄金R角……叭啦叭啦一堆黄金,也掩盖不了这货长得和Find7十分相像的事实,本来就是出自同一设计室之手这种秘密,我是不会到处乱说的。当然相似并非贬义,起码OPPO在走属于自己的风格路线,这样一个师从Find7的设计有哪些不将就呢?一加说为了不积灰尘,听筒的丝网与周围处在绝对的平面。这确实比很多听筒内陷型的手机要干净整洁,有经验的人都知道,iPhone的听筒是灰尘聚集的卫生死角,一加就没问题。但这工艺难度不算高,其它听筒采用同样设计的手机,也都是平的,一加并无高深之处。采用炫酷的悬浮屏,碎屏率下降7%。我怀疑“悬浮屏”这个概念刘总用错了,我印象中的悬浮屏应该是像索尼那样,用户不接触屏幕也能隔空操作。而一加的悬浮屏指的是屏幕与边框分体并有高度差看似悬浮的一种设计。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确如刘总所说,由于边框和屏幕不是一体,跌落冲击时边框的形变能量不会全部传递给屏幕,降低了屏幕破碎的几率,具体百分之几无法测算,他说多少就是多少吧。第二,屏幕中突的设计,如果边框收边,就能在视觉上给人手机很薄的印象,一加手机实际厚度近9mm,而从侧面看起来挺薄。但是一加在发布会上不停强调自己最薄地方只有4.5mm,额……只提最薄不说最厚是一种耍流氓。本来很好的设计,被一加在宣传上当成引导性利用。悬浮屏炫不炫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四周台阶处积灰现象蛮严重,新手机到手时这样,用一段时间就这样了,再加上边框内凹曲线,实在是比较难打理。说到扬声器的设计,刘作虎不忘嘲讽一下iPhone,确实,很多手机表面上是双排孔,拆开后就发现其实只有一个喇叭有声,另一个是摆设或者是麦克风收音。这事儿一加不能将就,一定要做真正的双喇叭。精神值得称赞,但不知意义有多大?人家M8双扬声器为了追求左右立体声,一加双喇叭距离很近,一横屏仍然是一边出声,手一扶,要挡还是全挡。好的设计哪怕在最细枝末节处,一加这种对细节莫名其妙的坚持,也延续到了内部设计。官方宣称其手机是不能拆后壳的一体化设计,但如果你掌握了技巧,也是可以拆的,内部工整,呵,又一个开了盖、电池也不可拆卸的手机。进一步拆解发现,主板用料十足,各种屏蔽罩能加的都加上了,镁铝合金框架。注意,以上这些并不是美观不美观的事情,对用户使用的稳定性、信号强度、手机坚固、甚至重量手感都是有正面影响的,非常值得称赞。只不过镁铝合金框架都要刷漆刷成与主板一样的颜色、甚至橡胶垫都和保护罩几乎没有色差,这些无关痛痒的考究……我只能彻底跪了。再仔细观察,一加是三个麦克降噪,理论上全方位立体化收集环境音,能够比双麦克更能准确降噪,这也是一加对细节的一种坚持。只不过硬件虽然已经具备了,软件算法差了临门一脚,最终效果勉强达到和人家双麦克一样,这……有点尴尬呀。一加强调不将就,在包装、配件和设计细节上也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可以反馈到用户的体验改善,而有些则显得用力过猛,自说自话,个别地方我们甚至觉得过于龟毛,这并没有恶意:厂商只要用心了,顶多是加零分,正所谓食不厌精,消费者总归不会介意的。二、最高配置首批一加支持的是移动TD 4G,各地暑假移动4G套餐天天抢流量也挺诱惑的。内部射频芯片是业内标配高通1625L全频段,软件破解后可以使用联通3G,在恶劣环境和满信号全负载速度测试中,没有什么纰漏。插一句,我们做了很多测试,没问题的基本就一语带过了。此外,旗舰机常备的5G WIFI、NFC、OTG等标准,一加一应具全。有一个细节我务必要拿出来单说,一加的闪存,用的是东芝最新eMMc 5.0的芯片,读取速度理论可达270M,在我们实际测试中也可达190M左右,这比目前市面普遍的8、90M的速度快上太多。用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好比你电脑的硬盘速度提升了一倍!这样很多大型游戏的载入速度一下子快了很多,这芯片目前还只在DV和笔记本中出现,手机用到它可谓是业内良心。这个重大利好一加并没有宣传,有两可能,一是太低调,深藏功与名,如果是这样那就该发小红花。还有可能是——厂商并不承诺,那将来有天如果换成低速4.5的芯片用户也说不出什么。比如一加给各媒体送测样机用的是三星内存,而我们手上批量机就换成了尔必达。不必惊讶,为了稳定供货,元器件用哪个牌子这是厂商的权利。我们消费者有权要求的是你指标规格不能降低,闪存既然你已经上到eMMc 5.0,纵然没有承诺,但希望不要再降,我们今天把话说明,也是让更多人知道将一加一军,已发的小红花,可别收回来了。CPU骁龙801四核2.5G,内存3G,内置16G存储,单说硬件参数比四千多的旗舰M8和S5还多出1G内存。虽然发布会上刘作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配置是一加手机最平庸的部分,但也能看到一加硬件配置非常全面,没有短板。性能强大带来的好处自然是各种安卓极品游戏手到擒来……各种4K高清视频来者不拒……强悍到如此一般方法已经无法检验出其强大性能,我用个例子来给大家留下个印象吧:在手机上装模拟器玩PSP游戏,去年还是风光无限的骁龙600,遇到今年大作无双六和讨鬼传,人多的地方立刻停转,而一加始终保持畅通无阻,似乎还有余量。这着实让人惊奇,难不成过两年的手机就能模拟PS3了么?超高的性能也带来了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研究内部构造的时候我们都看到,主板上CPU、通讯模组、内存等主要发热部件都集中在手机上半部分,发热区域过于集中,使得你玩着玩着游戏、上上网,上面的温度轻松就飙到46度,而下面还没什么热感,左右手就是冰火两重天,这时候别来电话,来了电话你也不要立刻贴到耳朵上,否则……后果很严重。屏幕采用JDI 5.5寸1080 IPS屏。刘作虎和老罗不约而同都用“世界上最好的屏幕”来形容它,实际表现怎么样呢?实践证明,好牌子里也分三六九等。与我们雷打不动的标杆样机iPhone 5S和Nexus 5相比,一加整体色温偏冷,亮度一般,色彩饱和略微欠缺,大家可以看下:不管是红色、绿色、黄色还是蓝色,都谈不上靓丽。色准方面,我们已知iPhone是最为接近准确的,一加与之差异还是可以辨别。色阶过渡,看夕阳的周围,iPhone和Nexus比较自然,而一加就分界明显。如果一般用户没有对比,单独使用会感觉这还是很不错的一块屏幕,无奈今年各家水平水涨船高,一加屏幕已无法挤身优秀行列。重点还不在于此,一加屏幕贴合和防反光技术略有不妥,室外强光下反光现象严重,可视性不好。最近一加手机黄屏问题闹的沸沸扬扬,你去咨询客服,客服会回复说屏幕色温偏暖偏冷是调校取向,不是质量问题,这是偷换概念。用户反应的黄屏指的是边缘局部发黄,大家仔细看下,我们手上这台在纯白或灰度图片时右下角有略有黄斑,这是一种漏光现象。刘作虎解释说这是为了遮挡边缘的漏光而做的渐变,否认是质量问题的同时变相承认是设计缺陷。严重程度……这么说吧:以我们挑剔的眼光来看,显示灰白略有难受,但彩色实在难以察觉,刚刚我没说有黄斑的时候,大家恐怕也没有发现。这类设计缺陷并不在国家三包质量问题定义范畴中,换不换机取决于消费者的包容度和企业的道德自律。更多数码产品体验评测报告,请访问硬件配置很多项都可以量化比高低,但对于屏幕尺寸来说,好坏就因人而异了。一加5.5寸超大屏幕是什么概念?乔布斯说的最佳手感是3.5,库克修正成了4.0,目前主流旗舰多在5寸上下,曾经被世界嘲笑太大太傻的Note是5.3寸,现如今一加已经5.5。快播都关停了,我要大屏幕还有什么好处呢?过去在四寸屏上,您可能从来没想过看漫画、看PDF扫描版的书、遇到电脑版的网页就会头痛,这些在7.9寸的平板上是非常舒服的。5.5寸呢?你看得依然不爽,但总算能看了,这个度大概是固定位置静止看没问题,但走路时仍是看不清字。大屏最爽的体验还是看普通电子书和使用一般应用,字大看着就特别舒服,用惯了就回不到小屏。还有看视频:用一加,男生看游戏录像的时终于能看清英雄身上还剩几瓶大红了,女生会发现全智贤根本没法和你抢都教授,你看她脸上都起鱼尾纹了。大屏也带来了很多不便,4.7寸以下都可以一手掌握,而5.5寸拿着挺累,单手操作场合下,总觉得拿不稳。点一些靠上图标时经常要变手姿,使用时间一长,疲劳感非常明显。在我们深度体验的这段日子里还发现:如此大的手机,男士的裤兜很难放下,走路、携带很成问题。女生放包里也需要保护套来保护屏幕和后壳不被划伤,而且大屏手机平时在公共场合回一些私密微信时字都硕大,有人喜欢用保护套半遮半掩一下,所以想享受一加的大屏,也许考虑一并入个保护套吧。三、手感手感是分为几部分组成的,大小,重量和材质触感,之前已经讲过由于体积大带来的一些不便,现在就讲讲材质。一加最让人振奋的就是:材质虽然还是塑料,但在与肌肤接触的涂层上用了日本某公司高大上的Baby skin涂层,整场发布会很多人也只是记得“手感太TM爽了”这句话。Baby skin的触感并不像字面意思所描述的婴儿肌肤,想感受下的朋友去超市买二斤腰果回来摸摸。它也属于一种类肤质,摸起来细腻温和,不留指纹。人们已经厌烦了普通注塑的廉价感,于是各种涂层技术应运而生,和化妆差不多,在塑料上先打底再涂覆,涂层样式很多,仿皮革、尼龙、橡胶、布质……如果把一加所用涂层的产品代号写出来毫无美感,但包装了一个Baby skin的词语立刻就富有生气。它有没有好到让人一摸就高潮?这么说吧——“优于普通塑料,和Nexus 5、ThinkPad上的类肤质感受差不多”应该是一句比较中肯平和的评价。抱歉,我这里还要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来叫醒沉浸在极致手感的朋友们:刚刚上市,就已经有用户爆出磕碰划痕等问题,这说明一加涂覆技术和漆料粘着上值得怀疑,长时间酸性的汗液浸泡起皮也不是不可能,裸奔使用风险较大,这时候就显出可轻易更换后壳的优势。另外,一加已发售的后壳只有Baby skin和磨砂岩,发布会上提到的木质、牛仔和凯夫拉等后壳呢?注意刘总在发布会上的措辞……尝试,原来并不在发售计划之列,的确从批量供应和运营成本的角度上来看,定制化后壳的难度实在太高了,想挑战MOTO哪儿那么容易?就算卖,也不会是原价。那发布会上说这些干嘛?呵——营造气氛,给你一个手感很好的印象而已。还在等个性后壳的朋友,送你三个字:“镜、中、花"。四、系统一加在国内没有采用CM,而是保守的用了OPPO已成熟的Color OS,桌面和全部双层应用管理,图标圆角矩形,清新扁平。任务切换、下拉通知、其它……也就这样了。国产手机系统过于同质化,真是一个悲哀。MIUI注重功能全面,Flyme长于清爽和操控,如果你问Color OS有什么特点,我希望您记得以下这三点:第一是双击唤醒和锁屏,严格说这并不是系统特性,但OPPO已尝甜头决定一直做下去,那绑定在一起来说也未尝不可。一加开关锁屏键并不难按,但随时随地双击屏幕就能唤醒的感觉真是不赖。G2和M8也有双击唤醒,我们也夸过,但锁屏时这两没实体键的货,一个要双击首页空白一个要锁屏时双击,而一加呢?双击Home键就锁了,问题解决得干净漂亮极为方便。对于一天点亮、锁屏N多遍的智能机来说,我觉得这是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甚至优于魅族的小白点。第二是手势操作,从屏幕上方偏左三分之一处下划,会呼出手势面板,设置一些简单的图形,就启动相应的程序。比如手电筒、录音机这些平时不怎么放桌面,急用时还真难找的,你设个手势就启动了。但这么用很不靠谱,一加屏幕这么大,右手持机用户绝对会立刻放弃这个念头。用手势的精髓呢,应该是这样的:在锁屏状态下先不要急着解锁,想想要打开什么程序?计算器?OK,出来了。灵活运用,效率就会很高。我小声向一加提个建议,不要因为这个功能方便就放弃了拍照的快捷启动,它对用户意义是不一样的。第三就是这个拍照桌面插件了,我可以先告诉你:非常方便。我们平时拍照分享的流程是先启动相机,拍照完后要打开相册才能分享,如果拍了十几张后再查找之前的,那过程更加繁琐。一加是这样:拿着就拍,照片以时间轴排列,同一界面下查找、美化、分享一气呵成。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小创新带来大便利。其它如通知权限控制和骚扰电话拦截这些我们认为对用户越来越重要的功能,Color OS也都具备,还有件事证明一加在系统上的用心,一般手机开车导航时就干不了别的了,而一加用高德的时候,即使退出玩别的,方向导航依然存在。这功能在发布会时还只是个设想,批量出货时就已经实现。Color OS目前还无法与MIUI和Flyme相提并论,主要原因是细节小问题不断说明它并不成熟,比如显示电量的数字和左边的日期字体字号实在太相近了,容易混淆;下载软件的时候通知栏里没提示,下到什么进度了都不知道;打开数据流量时提醒很对,但每次打开WIFI时也提醒就让人诧异,最重要的是,它竟然没有为单手操作做任何的优化,在如今就显得逼格太低了。这些都需要Color OS假以时日,苦练内功。一加还宣称可以刷CM系统,CM是什么?简单说谷歌只提供了开源的安卓,相当于原版Windows,但安卓手机太多硬件都不一样,谷歌是不管你“装驱动”的,CM是一个国际民间技术组织,把原生安卓改成适配各种机型的版本,类似于已经装好驱动的那版Windows,直接刷就能用了。可以看出:CM主要工作是做一些底层的适配工作,而人机交互、易用性和界面美化等方面,基本就是空白,早期MIUI以及现在的锤子都是基于CM上再做精装修。CM的优势就是体积小,纯净,占用内存低、运行效率高,是极客们的最爱,这与在电脑上用Linux性质差不多,对广大普通用户来说CM没什么优势。一加还提到将支持MIUI和锤子。以雷军和OPPO的关系,MIUI应该靠谱,但锤子已经明确不支持锤子以外的手机,所以“能刷”两字目前看起来只是一加表明自己OPEN的姿态。还在等着锤子系统的朋友,送你三个字“水、中、月”。五、拍照一加很大方的告诉你:用的是索尼第二代积层式IMX214,这颗传感器是索尼去年主力IMX135的升级版,也是索尼目前对外出售的最强头,注意我的用词——对外出售。刘作虎说“仅次于iPhone的拍照效果”让我十分不解,因为只比成像的话iPhone已不是最强的了。好的硬件只是好照片的基础,我们一起看看一加白平衡是否准得让人颤抖。白天室外样张中,可以看到,一加相对iPhone 5s,胜在解析力上强一点点,但是色彩上输很多。多看一些样张也是这样,一加白平衡偏蓝,黄色和红色很平淡。当然Nexus5偏的更离谱。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放大后细节解析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再看看室内自然光样张,这回iPhone拍出的红色杯子,N5差不太多,而一加就是粉色,小白用户关心的是出片漂亮不漂亮,而“漂亮”这个很感性的词当中,“色彩”的占比很大。发现一加照片并不出“彩”之后,这引起了我们对白平衡问题深入探讨的欲望。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放大后解析细节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简单解释下什么是白平衡?一张白纸在黄色钨丝灯下看,还是白的么?呵呵,其实它已经变黄了,但我们人眼刚开始觉得黄,过段时间适应了,就觉得不黄呀,挺白的,这就是我们人体内部有一套“自动白平衡程序”。这可苦了这些拍照设备,要把本来已经变黄的纸拍出白色来,否则就会被骂。所以:色彩其实是人的主观感受,你设备光反映客观事实不行,要尽量贴近人的主观感受才行。用一句话你就能记住什么是白平衡了: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人们说的天空蓝,是我记忆当中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各厂家都有自己的白平衡算法,适应一两类场景光线不难,难的是适应所有光线场景。白平衡不准,我们看到的照片就会“感觉”偏色。一加声称白平衡准的令人颤抖,OK,我们做个测试。搭好场景,先在自然光线下,摄影师适应光线后,用单反精细手动校准白平衡,这张照片就当成标准参照物,然后分别用三部手机自动拍照,看谁的色彩能尽量接近单反。自然光线下可以发现,iPhone 5s很准,N5也不错,而一加落败。单反参照iPhone5sOne PlusNexus5单反参照iPhone5sOne PlusNexus5晚上开启暖色灯泡,重复刚才的过程,可以发现,N5偏的离谱,这就是大家一直所说的安卓白平衡得漂得漂得以的漂,而一加体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单反参照iPhone5sOne PlusNexus5单反参照iPhone5sOne PlusNexus5再换上冷色灯光。这回再看,iPhone展现出了令人恐怖的稳健,要知道我们单反的白平衡手动调半天,而iPhone可是拿来就拍的呀。N5继续漂,一加表现要略好。单反参照iPhone5sOne PlusNexus5单反参照iPhone5sOne PlusNexus5综上,一加的白平衡在室内室外正常自然光下表现并不理想,而在一些灯光场景的算法上,比原生安卓还是多做了不少工作,在安卓阵营里还算比较稳定,准到颤抖谈不上。IMX214这颗传感器最大的问题是像素密度过高,理论上暗光下噪点会是问题。在夜景表现上……这是我加班结束后常去的大酒楼,中间的LOGO和“欢迎光临”四个字,一加模糊不清且噪点严重,看看旁边高大上的泰国菜,一加高像素根本没有优势,甚至拖累了暗部细节的表现。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光线充足一点一加还是输在噪点上,N5无论色彩还是亮度不忍直视。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这张极弱光环境下,一加的噪点非常严重,暗部基本就花了,这时候连N5都不如。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iPhone5s一加 One PlusNexus5这里也严重提醒同样采用这颗传感器的手机,索尼并不一定是品质的保证,噪点如何解决考验厂商软件的功力。IMX214主要强呢强在4K的实时录像方面,以前只能录1080p视频,现在可以录2160p的了,一加4K录像码流不高,一分多钟才三百M,但清晰度非常赞。小结一加拍照,和去年用IMX135的索尼Z、LG G2们比,它的成像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进步,甚至噪点更多,色彩调校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可以说优于原生Nexus 5,但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水准。六、续航一加配置3100mAh大电池,但在高频CPU、大屏幕和4G网的连番猛攻下,也有点力不从心,在我们标准环境和设置下,半小时通话、日常应用一小时、游戏半小时、看视频半小时、拍照和10分钟录像之后,还剩38%电量,成绩居中,不能说太好。总结:我们今天做了两件事,一是拨开一加宣传的迷雾:“不将就”对用户使用影响不大,高配带来高发热、屏幕大不便携又难操控,手感谈不上极爽,个性化后壳只是画饼充饥,系统说是能自行定制,但CM实在是食之无味……拍照比iPhone5s差是不假,但是号称“仅次于”的手机现在已经遍地都是……第二件事是还原真实的一加,褪去浮华一加还剩下些什么?无出其右的超高性能、4G网速和丰富的传输接口、大屏爽快的用户体验、优于米三的屏幕表现和后壳手感、小有特点的Color OS……很明显一加就是Find7变个形象在网上杀低价。至于不将就——处女座的一加售价不是1999,而是,细节上偏执的精神是推动产品前进的源动力,鼓励这种“事儿逼”能让国产进入注重细节的良性循环。抛开过度宣传,一加在2000以下手机中称为最强机并不为过,纵然时至今日打败去年的小米和魅族不算什么本事,但鉴于小米3S和MX4还遥遥无期,那么一加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尾巴:大家可能常听“独立思考”四个字,却没人告诉你如何才能独立思考?我来说:独立思考就是怀疑一切、但不是否定一切。现在厂商流行开发布会,因为其领导人在台上一番表演就能产生一种叫扭曲力场的东西,让听者完全跟着他的思路,不知不觉就盲目认可他用情怀所营造的“品牌溢价”。一加说要做手机界的“无印良品”。无印良品里的东西可贵啊,你说它是低成本加个概念赚黑钱也行,说它代表了简约质朴生活理念也行,就像哈雷摩托,有人说是毛病多油耗和噪音极大的破车也行,说代表了美国自由主义精神也行……独立思考的人,能看穿一切厂商虚幻的营造,但也不是计较每分钱收益的实用主义者,精神力量和品牌内涵我们应该理智的给出其可衡量的价值。情怀和面子如果在你心中值1000那就不要再多花100。我们用一些练习题来考验一下你是不是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人吧?装在精美盘子里的食物会比粗糙容器里的更香么?医生开100块的阿司匹林会比药店5块钱的阿司匹林更有效么?你用了两千块的尤尼克斯羽毛球拍以后,技术有所提高了么?精致视频评测里说出的理论是不是比粗糙视频里更有道理?最后一个压轴题:蒙娜丽莎,真的美么?怀疑一切但不是否定一切,你会重新理解一加,我们下期再见。
它的设计我先不评论,请告诉我你能盯着他的主页看10秒钟以上。讽刺的是这手机的口号叫
好像答成了“如何评价一加手机”了- -,走题了,将就着看吧。====================================================================关于国内不支持FDD跟WCDMA的原因,我想是因为FDD的牌照没发下来,至于WCDMA,我就不清楚了,国内很多声称多模多频的手机,硬件上支持,但实际上WCDMA都是不能用的。不过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软破解。====================================================================作为一个普通的手机爱好者来回答一下,没碰过真机,只能从网上看到的信息简单的评价一下1.外观,
刘作虎从一开始就以“美”为卖点,不过外观这种东西,每个人喜好不同,1+的外观很像find5跟find7,个人而言,谈不上多好看,但好过同等价位的不少机子,多材质的后盖是亮点,国内还没厂商以这个为卖点,木质,竹质,牛仔都很有吸引力,不过我觉得这些后盖应该没那么快可以买到,毕竟不是塑料后盖。(调侃一下刘作虎在出租车的事,我只能说oppo的宣传还不够,司机没认出来是find5)外观总结:没有败笔,是否好看有争论,看个人喜好2.配置,4G网络:TD-LTE,FDD-LTE(仅国际漫游时可用)3G网络:移动3G(TD-SCDMA),联通3G(WCDMA)(仅国际漫游时可用),联通2G/移动2G(GSM) 网络类型:单卡主屏尺寸:5.5英寸 像素CPU型号:高通 骁龙801(MSM8974AC)CPU频率:2560MHz 四核电池容量:3100mAh 不可拆卸式电池:1300万像素:Color OSRAM容量:3GBROM容量:16GBSIM卡类型:Micro SIM卡前置摄像头像素:500万像素
配置是现在的顶配,虽然参数一早就爆出来,发布会也只是一笔带过,不过说真的,最大的卖点还是配置,毕竟是电商,外观手感都是虚,参数是量化的,这个价位,的确很有吸引力,WCDMA跟FDD国内不能用,这点让人很不满,不过这个是政策要求,没办法,希望能软破解。配置总结:4G,顶配,除了网络制式外,无可挑剔3.ROM在这个上面我还是要给1+打高分的,CM合作适配,刷过几次机的人大概都知道CM的rom,中外有名,而且据说雷军答应了刘作虎适配1+,MIUI是国内最受欢迎的ROM,有官方适配,加分不少,而且刘作虎开放底层,所以对rom的质量还是有保障的,至于color os,虽然个人觉得不怎么样,不过聊胜于无。虽然1+会有不少第三方rom,不过这是亮点,也是隐患,毕竟软硬件结合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手机的魅力,要不然罗永浩也不会搞个锤子搞了两年。MIUI v6快出来了,1+肯定只能上v5,小米不太可能第一时间给竞争对手适配V6。ROM总结:可以刷CM,MIUI等第三方rom,对消费者有利,没有软硬件结合,对自身发展无利。4拍照,音质没有样张不好评价,刘作虎在论坛说是安卓里最接近iPhone的拍照水平,这个就要等网上评测了,外放音质其实大家不是很在意,毕竟手机上的外放,只要效果不是太差,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意见。5.购买方式 小米之后,抢购成为常态,华为,酷派,中兴,基本学了一个样,一加采用现货+排队的方式,听起来是很不错,不过这个价格这个配置,我真怀疑一加有没有那么多货,今年4G芯片很紧张,基本上谁有芯片谁赚到,虽然有oppo撑腰,不过还是感觉会缺货,到时说不定会演变成有货就排队购买,没货就停止销售的局面。如果这种购买方式能顺利进行不缺货,今年1+能起个好头。6.竞争对手对手有,华为P7(主打外观跟轻薄),锤子(主打外观情怀 SM OS),魅族MX4(外观手感 flyme),然后就是最大的对手小米3S,毕竟这个价位,谁都躲不开小米,小米3S会在五月底量产,大家预测也是五月初发布,具体时间不好说,很可能跟一加撞车,据说全新外观,轻薄,MIUI V6,以小米的营销,如果不会太缺货,势必大卖,毕竟小米3销量评价都不尽人意,是要拿出点诚意之作。魅族MX4大概要到6 7月发布,前期对一加影响不大,锤子的客户基本是老罗的粉,价位也比1+高一个档次,对1+也没太大影响,华为P7更多走的是渠道,而且价格会高一个档位,对一加影响相对而言没有其他电商手机大。总结一下,1+是款不错的手机,虽然未必配得上刘作虎的那番赞美。卖的好不好,要看小米的对策跟供货情况,不缺货的情况下,未必打得过小米,起码自身发展会不错。
1+那个标志就不美。
先回答题主:我觉得丑,特别丑。
当然现在漂亮的手机确实少,姑且看安卓阵营,我认为能够说漂亮的只有仨:HTC one系列(m7以上),SONY Z系列,LG G系列(2代以上)。
当然,丑与美还只是主观问题,甚至身边很多朋友觉得mi3好看,我也不多做评论。但我得说一下关于这手机我的一些想法一开始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么丑的国产手机,性能也不是很出众。在IT的业界网(cnbeta、瘾科技、爱范儿等),A/B站手机评测会有很高的出镜率。甚至在ifixit上,都有它的影子(说实话,我真的觉得这部手机只和iuni差不多水准,和mi,魅族,华为的旗舰没有可比性)。
随后我百度了下1+,瞬间恍然大悟了。官网还做起了百度推广这手机真是把大把的钱砸在没必要的营销上了。查了下其他国产手机如MI3,MX3,P7,IUNI都是没有推广的。或者说起码不是官方推广。所以我估计那些新闻,评测也可能也是投钱的吧。就不能安安稳稳去做广告么。这种行为给我一种很看不起这手机的感觉。引用下乔布斯的话:“我致力于打造一家经久不衰的公司,员工们努力开发卓越产品。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当然,能赚钱最好,有了钱你才能生产出卓越产品。但动力应该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最后希望国产手机能够有令人心动的卓越产品。
!:以下为个人审美观表达。为创造和谐网络环境,评论请使用文明用语。丑。没见过真机,所以仅凭宣传图来判断。真丑。形状丑,上下的弧度看似高端,但是没有美感。正面设计极其中庸。极其中庸。直线条与弧线生硬的整合在一起。边框。。。看起来是金属镶边。还行,虽然已经视觉疲劳了。后壳,就那样。摄像头需要重点吐槽。这货的摄像头部分的设计。。。真是丑的不能直视。看看别人家的摄像头清新的(MX3)典雅的(5S)典雅的(5S)普通的(小米3)普通的(小米3)普通的(s4)普通的(s4)普通的(one)狂霸的(1020)美哭的(900)美哭的(900)就你个SB非要在边上加个丑的要死的不知道什么的东西把摄像头和闪光灯连在一块儿。还弄的那么小。就你个SB非要在边上加个丑的要死的不知道什么的东西把摄像头和闪光灯连在一块儿。还弄的那么小。什么?你看着还行?那我们来看看整体效果。。什么?你看着还行?那我们来看看整体效果。。你说这摄像头和路边山寨机的摄像头是一样的,我绝对信。别人家的摄像头怎么就那么高大上?然后我去翻了下oppo find的机子。。。又去查了查背景。。。find7也没做这么丑啊。。。find7也没做这么丑啊。。。这货和find5一样。。。。。。。。。。。。。。。。。。。。。。。。。。。。。。。。。。。。。。。。。。。。。。。。。。。。。。。。。。。。。。。。真丑(这句是说find5的)。==============================================为什么要吐槽,因为这两天我微博关注的很多科技账号都为这个手机打广告,写软文。然后这货说着“不将就”,还有就是一个劲强调自己的设计。。。我说你怎么好意思提设计的。。。尼玛,等锤子手机出来,要是也敢丑的要死,看我怎么废寝忘食黑罗大锤的。
你可以搜如何评价find7的设计
我只能说这丫的就是oppo find7吧!
oppo的孪生弟弟,主要为了撇开线下代理的渠道,人都是OPPO的
为什么我觉得挺好看的。。。
在发布会现场的人,我随便说说1.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句话是刘作虎拿来调侃的。他所强调的是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其实我一直奇怪less is better是哪个英语不及格的翻译出没有的)2.现在网上所有的吐槽几乎都集中在不将就,这三个字上面。不将就是一加从创立以来一直宣称的口号,但是出名是这个口号,吐槽就在这个口号。3.好看不好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像find 5的,这个必须承认。但是背后还有一个事实就是find 5是刘作虎带领团队做出来的。4.说句实话,说他是创业公司也好,说他是OPPO子品牌也好,我觉得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不将就这个充满诱惑力的口号用于一个要走性价比的产品上。没有独立音频芯片谈HiFi,没有光学防抖谈拍照有多好。
细说国内这几年手机外观的设计:其实跳到观众眼里的除了魅族那么便还有oppo,魅族过于小众其实知道魅族的多是手机圈玩机之人,一加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如果试图从一开始便引领观众的审美,用自己独特而又帅到一B的设计语言,那么存在两个风险:1消费者买不买账2成本控制问题。不将就是一种个人理念不代表其背后的审美,也许喊出的口号过高给了消费者更高的期待,所以自然而然导致了一种类似于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的情况,从设计的人角度出发其实选用设计语言较为成熟也经过了国内市场考验的类似于find5的设计只能说一加虽不惊艳,但开了一个不错和较为保守的头,为以后的产品留下了更多在设计上和做工上的期待,但具体消费者能包容几代这种说实话:其实糟糕透了的外观,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产品文化。小米的米3很好的说明了营销不是万能的,即使很多消费者不怎么明白这种看似悬而又悬的理念,但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审美的要求一点也不低端,希望各位企业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用小米之流欺骗消费者,不管你做得多大,最终买不买账那还全得看消费者。
约等于[如何评价OPPO手机的设计]约等于[如何评价SONY手机的设计]
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丑,但是丑的特别,也就是特别的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卓4.42新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