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大四了,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语了好几家单位,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我也不知道什么适合我,应该学一点什么呢?

如何进四大的寒假实习?如何进四大工作?
首次提问,任何言之不当的地方还望海涵。题主目前大三,就读人大商学院会计专业。大学六级620分,托福107分。之前曾有半个月的某税务师事务所实习经历(暑假),另有半年海外学校交换经历和半年某咖啡厅打工经历,但gpa偏低,仅3.4(4.0为满)。9-11月间网申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寒假实习项目,皆是通过各家的官网投递的。现在已是12月份,一直杳无音讯,没收到任何一家的笔试机会。但题主所在的学校的确有一些人已拿到四大实习offer,他们学分绩全在3.7(4.0为满)以上,这是否说明四大筛选实习生的时候以gpa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我在投递之前也了解过很多讯息,说四大对学校、英语成绩、实习经历什么的都很看重,为何连一次笔试机会都不给呢?诚心求教。如今也即将跨入大四,未来规划上对于考内地的会计专硕、香港的授课型硕士还是直接参加工作一直犹豫不定,题主一直向往pwc,也想申请外企有关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但自申请四大失利以来,对拿到offer直接参加工作不敢再抱太大希望。现在感觉前景渺茫,必须快些下决定然后投入准备中去。能否恳请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万分感谢。附:题主的一些同学的各项软硬指标都和题主差不多,学分绩也有3.5以下的,近来也收到了四大offer。这又是为何T-T
按时间排序
作为四大人,只能说你运气不好!现在四大招人的标准关键就两条,211以上或CPA通过很多门的!前者标准是关乎于个人的潜力,后者是关乎于职业技能,现在的四大对于应届生,就看中这两条又是人大,又是会计专业,相比于其他人肯定是有优势的,没有过网申的原因可能是网申的信息填的有问题?或者问题没有回答好?GPA3.4虽然不算高,但绝对够了,GPA3.7以上的不都是出国或者保研么?!
人大商学院会计专业,我理解应该是高考统招的中国人民大学吧?学校ok六级600+,托福100+,英语ok。四大对英语要求也就六级和托福100,你英语是达标的。GPA3.4,成绩ok。GPA3以上就可以。再说你是人大的学生,3.4的绩点也完全没问题。之后的问题可能来自实习经历,校园经历,和open question实习经历:咖啡厅经历不要写,与工作无关。半个月的税务所实习经历,写上是没有问题的。题主还有没有其他在企业中的实习经历?如果没有了,就突出下校园经历。校园经历:交换生的经历很好,是加分项。题主有没有学生会活动的经历?或者学校其他社团的经历?据非官方消息,四大略看中学生会的经历。校园中自己举办,协办,或参与了哪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也可以写进去。Open Question:检查下句子是否有拼写错误,有语法搭配用错的句子?句子写的是否过于简单没有用到比较常用的句式?你写的回答是否在某一点(最多两点)突出了你的优势和特点?如果以上都没问题,还是没有收到offer,那只能是bad luck。
实在是忍不住吐槽了,主要是针对得票率高的二楼。四大被黑的不行了,都是大牛的保底offer,但我一直都不明白,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不甘于在企业做小会计的除了去四大还有哪个企业能让你快速成长并能学有所用? 如果是金融大牛,你当然有资本去投行干一些逼格更好的更能干挥你专业知识的,何必屈尊于四大,做个审计狗。PS 我觉得3.5根本就不低。 什么运气啥的也因人而异,题主真想去四大的话,找人Refer才是王道啊啊啊啊啊!!!! 至少通过CV Screening啊 之后的再去准备! 要么就认识个par G点瞬间成浮云
说人家绩点低的,都是什么心态啊!我自己绩点2.89,六级599,小伙伴当中,两个数字都比我低的大有人在,不也同样做着四大审计狗么我们能通过简历关,很有可能是我们有比较多比较好的实习,我自己的话,银行、销售、咨询都干过。以下是严重偏题,没有好好回答问题的正文!!!慎入!!!题主小盆友,努力就会有结果,是彻彻底底的学生思维,以一些简单的指标来衡量一个人、一件事,也完全是不靠谱的。学生时代,只要多看书多做题,就能考个好成绩,有了好成绩,就能进好学校。这条逻辑线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以至于误以为自己只要努力读书,有高绩点,就能找到好工作。但是大人的世界,真的不是这么运作的。不是有人说么?要珍惜高考啊,因为它会是你遇到的,最后一件不看脸,不拼爹的事情。除了好脸、好爹,其实还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在左右着你的人生,那个东西叫好运。这世上有纯随机的事件,比如彩票。但很多最后中了大奖的人,会告诉你,老子潜心研究了好多年,摸索出了一套规律,你看,现在中大奖了吧。但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运气罢了。每次的开奖,都是独立事件,哪来的什么规律?这世上更多的事,是随机事件+非随机事件的组合,就比如找工作这件事。你只能在非随机的部分去努力,而随机的部分,我劝你就是认了吧,就跟买彩票是一回事,愿赌服输,天经地义。你总不可能在知乎提问“我研究了4年彩票,每天都买,为什么依旧没有中到大奖?!”吧所谓的成功,无非是你的努力,刚好遇到了好运。==========分割线==========对了,忘了和大家说了,我从大二开始,总共申请过2次PWC,2次DTT,3次KP,1次EY,前7次都是实习或者leap、DTT club、elite,最后那次EY是SLP,结局是,前七次全挂,第八次稀里糊涂的通过了。为什么捏?我在一次次磨练中,越挫越勇,掌握了足够的经验技巧?并没有。我SLP那天,面对大par的英语提问,一句都没能答上来,只能坐着傻笑,听team members和par 侃侃而谈。我这两年脱胎换骨,变成审计好苗子了?并没有。我依旧是学渣,绩点还是很低,会计、财务报表分析,是专业课里少有的不到80分的科目。我突然有了出彩的实习经历,让人眼前一亮?并没有。我从大一暑假就开始实习了,每个实习都与财务毫无关系,但公司的名字在业界都是响当当的。╮(╯▽╰)╭
上海的情况我不了解,但在北京,我参与过某四大所的精英计划,最后顺利完成计划并获得正式入职offer的人都不是大牛,包括我自己。至少这个所的招人机制让我想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此外,四大招实习时可能对研究生学历比较歧视。本人现在读研,获得过某四大所的offer,但这次投四大的实习简历全部被刷,没有获得过一家的笔试资格。用人单位不要大牛是他们的眼拙。我们只要继用续努力来回应就好了。顺便补充几个观点:四大招实习会参考学习成绩排名。我专业入围精英计划的排名基本都在30以内。四大很少参考你之前做过什么实习。但他们需要一个有很强学习能力,细致耐心的人。他们不需要一个口才很好却不能干活的人。
媳妇在pwc,前一阵idle,被人力借了几天筛简历,即你说的寒假实习生。1.简历很多,所以筛简历的过程是非常快的;2.pwc十分看重学校,清华北大人大中财等少数几所财经类学校几率很大,其他学校基本几率很小;3.注重英语水平,4.如果有cpa相关成绩会被看好。
比你弱多了,拿了三家winter intern
看到黑四大的确实要成一种风气和炫优越,动不动拿出每年招聘的热门行业,比如快消咨询投行来显示高大上,四大工资跟这些比确实不算高,今年是本科7200,研究生7500,但是你们为什么不会觉得包括我在内的一丢丢学会计的孩子,一心想从事财务工作一心想走专业路线啊!我去其他行业不知道该干嘛完全没兴趣啊,网申时的open question编都编不出来啊,但四大的问题我轻轻松松写满一页……是我奇葩么…——————————————分割线—————————————————先贴一个我在别的问题下关于四大的回答:作为今年刚刚拿到北京E记offer的应届生说说我的为什么选择四大吧。1.我本科是双非的一本,但学校的会计专业名气还不错,后来去美帝读个小硕,一直是会计专业。我作为学会计的始终有个事务所的情结,四大也一直就是目标企业了。2.我没法跟清北人大央财的大牛比,在人才济济的帝都,我实在是太普通,何况无论生源地还是本科研究生我都与帝都无任何关系,申请银行国企还有其他公司,都会因为毕业时间双非甚至户口等等刷掉,四大相对来说对这些没有看那么重吧,至少我网申都过了。3.投行券商等等对我的背景也会鄙视吧。重点是我对金融了解实在不多…只学过皮毛,我去了都觉得浪费人家资源4.四大用人多,虽然帝都竞争大,但机会也大,四家光审计估计校招能要1000人吧,对于所谓“最难就业季”还是有一些希望5.不管怎么说,作为会计专业服务公司,名声还在这。作为走专业路线的是很好的平台,至于学到什么则是个人能力问题。6.自己分析过各种出路,但我就是一心想做财务。去银行可能就是柜员永无天日,又不擅长客户经理性质的工作,升职甚至需要背景关系。去企业不清楚成长空间路径会怎样,不知道会不会几年之后还只是小出纳,接触不到太多的财务知识。四大的发展路径还是很明确,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吧,而且也算万金油跳板了。7.工资我觉得挺满意了,毕竟不能跟大牛比,今年四家都是税前7.2k,硕士加300,每年会有涨幅,也算是动力。我就没有买房养家的压力,这个工资水平也能满足我的生活需求。8.知道忙季惨绝人寰,但淡季能有假期能让我旅游出去玩就觉得挺好。我知道的是有朋友在银行一年五天年假,护照还没收,出国也麻烦。9.E记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离家近。北京office就在东方广场呀,楼下各种商店简直是激励我努力工作赚钱的动力~10.我一心觉得自己不适合国企或体制内,甚至大学期间都没往进入体制内而努力有各种活动入党什么的。别人拿四大保底也好,鄙视也罢,这个行业是我想做的,就来了。———————————————再分割————————————————我墨迹这么多的原因就是,还是好好分析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再决定从事什么吧,虽然两年前我也很迷茫,不想工作才选择出国~但出国后一个人生活的时间太长,没事自己就七想八想,分析各种出路利弊,对什么有兴趣,以及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对于财务分析的各种课都喜欢,喜欢分析数字报表,于是一心想去四大…接下来说正题,整个求职季的经验教训吧,看到各种说四大侧重什么,两个月下来,真觉得都不是绝对的…但觉得会有运气人品的成分…网申:我是觉得各项条件没短板或明显劣势,有open question的好好回答(其实不知道最开始会不会看,但之后面试可能会用到啊),能让你附其他材料的都好好准备附上去,正常就能过吧~当然校招可能比实习要宽松~另外运气吧,比如很多摸不透E记刷人标准,所以觉得自己很幸运…另外就是很多人讨论会不会有各项条件太好,会觉得over qualified,给你offer你也不会去的那种,就也默默不理你…笔试:过了网申就要相信自己是幸运的一部分了啊!好好准备笔试啊,各种SHL的,毕竟谁都帮不了你…面试:最靠人品和自己的冷静吧…当然英语不一定多好,但起码能基本交流能看懂案例吧…靠人品是因为第一轮小组面试么,好的组员很重要,影响整个气氛啊!一个奇葩的组员就可能毁掉全组…冷静是因为可能会有压力面,比如我最后的par面就是不断被挑战,但尽量一直保持平和,虽然面完之后很恼火…面试就是跟面试官的缘分吧,自己能做的就是对自己的简历熟悉,每一段经历有自己的总结和收获,对公司和行业有了解,至少我的面试中都会被问道是否了解四大的工作性质和压力,有没有心理准备…自己也看过诸如“四大面试常问的问题”之类的,事实证明面试是很随性,但那类问题对于剖析自己也算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如果想进入这个行业,即使没能进四大实习,也可以找内资所实习一下,至少能了解工作性质,参与一次忙季感受一下是否能承担这种压力奔波,是否辛苦实习加班后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自己是否真的能适应适合…我就是大四在内资所实习过,发现自己还挺喜欢折腾,这段实习每次面试都被问过,应该是最有用的经历了……另外就是我觉得找工作或者实习不要去想着别人比你条件差但比你offer好,这种心态会影响你的情绪心情吧,我觉得公司会给offer的话,这个人至少公司觉得是适合的,他也肯定有自己的优点~(当然可以说人家运气好,也可以说公司不会看人,但这种想法对自己毫无用处不是么)~就像大学里班里一个常年逃课还偶尔挂科的男生,找工作时非常认真,后来在人民银行和毕马威之间犹豫,不过最后还是选择了K记~所以你觉得人家不如你,但可能只是背后他也在努力只是别人没看到~我从来不相信有无缘无故的运气~虽然有大牛可能觉得面试时跟二本三本一起就是四大没落了,招人随便了,不看学校了,可是为什么我面试的时候碰到的都是清华北大人大外经贸的研究生…搞的我这个本科双非加美帝小硕在其中会有一丢丢不自信和自卑了。。。莫非他们也是在我身上找自信么。。。话说常联系的一个人大妹纸签了kp ,清华妹纸签了pwc ,约好以后一起吐槽呢…会不会清北复交的人们进入四大会觉得很不甘心降低了身价…
题主,其他三大我不太清楚,毕马威还算熟。我认为你没拿到实习offer可能存在态度问题。负责任地说,毕马威实习的网申,只要认真填OQ,不存在低级错误,基本不刷人。网申都没过,OQ是复制的?
作为题主的直系大四师姐,大三时候拿到德勤和安永寒假实习以及安永工作offer(当然当时身边有很多大牛申请四家都过的),我也表达下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请海涵~首先题主背景真心不错,英语成绩也很棒,千万不要因此失去信心;其次能去四大实习也并不能代表什么,不要把四大看的那么重要,仅仅是一个外企的会计师事务所而已;第三进入以后你会知道基本都是被各种剥削以及加班,其实真正能学到什么知识还是在于个人修为以及遇到什么样的项目组和同事,很多人主要也就是在给报表贴数和casting尾数~~针对题主的情况,我直接提出以下几点问题,可能不够委婉,如果说的不对请包涵:1.咖啡厅打工经历和专业没有特别大关系,除非其中发生的某些事情能成为你的独特亮点,我觉得就不需要呈现在简历上了。。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打工兼职赚外快的经历,这不能成为你申请四大的理由和加分点2.题主可能缺乏一些在学校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活动,因为你的学分绩并不算低,我身边当时3.5,3.4的同学也能够申请上,3.8,3.9的也有申请不上的,所以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四大面试和网申时候会看重你有木有团队协作能力之类的,因为他们需要的是team worker,说白了就是来帮忙并且能够踏踏实实好好干的助手,因此没有一些活动、社团经历可能会让人觉得你并不是非常合群,也不能够很好的协助整个团队。(不过我只是从题主提供的信息来说,如果有不属实的话非常抱歉~)3.题主的网申存在问题。具体的问题我也不清楚,但可能是OQ回答问题时暴露了什么缺点,或者语言组织功底较弱,或者一些基本信息填错等,这些不严谨的现象都会让HR对你的印象大减(要知道四大的HR是很高傲的。。请轻拍)另外关于毕业去四大工作,我想现在四大的地位比起以前已经降低了很多档次,进去后你会发现四大的同事更多的是一些普通一本二本的非会去计专业毕业生(没有轻视的意思),人大会计毕业去四大我想真的稍微有些屈才,但是如果只是想去看看提高专业素养以及考CPA四大也是一个很好的跳板。而且等大四时,身边大部分同学手里都会有一两个四大offer(通过寒暑假实习以及其他一些项目得到的)总之路都是自己走的,同样的平台不同的利用程度和抓住机会的本领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以上只是我的分析,欢迎交流哈~~~ 题主英文挺好,也可以去看看咨询等行业的实习,祝你成功~
更新一下,自己看了一遍原答案,发现有些已经不一样了(原答案就不改了好累)。再看了一下题主的描述,惊呆我等渣渣,这么好的条件竟然还……网申: KPMG的要填挺久的,因为有open question。 安永的可以attach简历成绩单,德勤的也是attach简历成绩单,记忆中没有太多要填的,PwC还没申过。笔试:安永的笔试是中文的,四分钟六题,每种题型两组,数字逻辑verbal和性格测试,时间很不够啊摔!安永的系统不是shl,个人觉得好难TAT,而且考的数字我不太会做,感觉比较复杂。。 逻辑就是图形找规律,有颜色的那种,有两题不会,verbal每段文字两题。KPMG的verbal是英文,数字比较容易是中文,verbal英文好的话也不是问题。面试都是群面M面P面,详见下面的原答案。我只是一个搬运工……如果能参加四大的实习项目,不仅对申请加入四大有不小的帮助,对申请其他公司而言也是不错的经验积累~~下面,就让我们瞅瞅四大实习的申请指南和面试攻略吧~~背景介绍特别强调一下:有四大中一家的实习经验对申请四大任何一家都有帮助,有实习是优势,但是没有实习也不是劣势。实习生最主要的candidate是大三和研一、研二的同学,也就是说即将毕业找工作的同学,当然其他年级也有,只是比例没那么高而已。四大会在寒暑假开办实习生项目,给希望进四大的同学从内部观察未来东家的机会。每年的实习生计划都不尽相同。通常暑期四大都会招实习生,但是寒假实习似乎只有安永在公开招,KPMG和德勤只招已经签约的新人,普华明确说不招实习生。四大的实习一般都是定点学校、定点学院,不会在自己官方网站上公开。大家可以去四大对口学校的BBS上看。应征实习生首先要过简历关,有的是通过网申,有的是HR直接收简历。过简历关后,需要笔试and/or面试。笔经、面经参考校园招聘。成功申请到实习后通常有一个简短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历史文化、审计基本知识、soft skills等。建议大家在实习期间把自己当作一个专业人士而不是一个学生来看待。即便你做的是一些最基础的工作,通过观察和学习还是能有不少收获的。实习结束后也许你会收到一份公司开具的实习证明。有些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同学会收到conditional offer或者是校园招聘时直接面par的机会。这些优惠条件的覆盖率有多高不得而知。实习是有工资的,出差也有差补,加班也有加班费和饭补。除了工资较少以外,其他待遇和正式员工大体相同。外地生源申请实习生困难会大一些,因为实习期间还牵扯住房等问题,麻烦事情较多。有的firm一般不接收非本地实习申请,但海归申请实习似乎不受这个限制。另外,不是所有location都接收实习生。如果一些office是新开的或者业务量比较小,那可能就不招收实习生了。贴一个安永招实习生的要求,其他三大的实习生要求也差不多,只是细节上会有区别。安永2013寒假实习生项目:安永实习生项目简介:主要针对审计部门。通过简历筛选后,还将参加一个英文写作测试。分数由高到低,每个寒假和暑假各招收100名左右学生。实习生入职后将有为期3天的培训,之后进入进入项目组,每名intern有一个经理作为mentor,实习期为4-6周,实习结束后会为每名intern的表现进行一个评估。如果表现优秀,将会在几个月后安排与partner的interview。之后就会在9月底10月初,拿到安永开具的conditional offer,12月中再与校园招聘进来的同学一起拿offer。筛选标准 1、2015年毕业生。2、英语六级。(硬标准)3、会计专业将被优先考虑。如果你是12月才考CET6,可以在5月份申请暑期实习!四大招聘流程四大招聘人员大体分为:社会招聘、国内校园招聘、海外招聘社会招聘:主要针对有工作经验并致力于在四大发展的人士,招聘计划由四大各地分所自主决定,招聘方式可以通过内部推荐或直接向分所HR投递简历的方式,简历筛选通过后,仍需进行笔试和面试。国内校园招聘:主要针对国内的应届毕业生,时间一般在每年十月份海外招聘:针对海归,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国内校园招聘之后便开始海外招聘,招聘流程与国内校园招聘大致相同介绍一下校园招聘的流程,其实四大各家的校园招聘流程大同小异,以下为几个常规的流程:(1)制订招聘计划:公司针对各分所以及各部门的需求预算制订员工招聘计划。(2)校园招聘和宣讲:每年大约十月份开始(3)网申: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4)笔试:主要考察英文写作、逻辑分析、阅读能力(5)一面:面试官一般由四大的经理来担任,内容包括小组讨论、团队游戏、经理Face to Face interview等等(6)二面:面试官一般由四大的合伙人来担任(7)OFFER:时间一般会在十二月下旬左右网申& Open Question网申根据对应聘者条件的要求,采用自己设计的统一格式,除了德勤外,其他各家均要求用英文进行个人信息的录入。网申主要考察的是英文水平、学校、学习成绩、获奖情况、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等。KPMG网申的通过率为80%-85%左右,当然不可否认,在四大应聘过程中,具备财经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会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网申还包括Open Question,是网申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衡量一个人性格、长久规划、做事情的态度等。所以,希望申请四大的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和思考Open Question,在后面贴出各家的OpenQuestion,供大家参考:PWC的Open Question 1. Why are you applying for this position?2. Please explain how your personal qualities, skills, knowledge and working experience will help you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position for which you are applying.3. What community or students' clubs do you belong to and to what extent are you involved?4. Any additional information?E&Y的Open Question: 1. Please describe your career objective and what you have done to date to achieve it. (Maximum 100 English words)2. Please include any other information which you may consider relevant to your application. (Maximum 100 English words)Deloitte的Open Question:1.If you have completed a work term in a co-op, summer or intern program, please tell us about your experience and how you benefited from it.2.If you have been involved in any society, please tell us your role and achievement respectively.3.Please let us know your academic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s).4.Additional Information5.Career ObjectivesKPMG的Open Question: 1. Please give a brief summary of your current recreationa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including sports and hobbies2. What clubs and societies are you a member of and in what capacity?3. What factors have influenced your career choice?4. Outline your career ambition and objectives5. Describe your greatest success or a situation where you exceeded your own expectation.笔试PWC:写一篇英文议论性质的短文,题目的选取主要以国家政治经济时事为背景。E&Y:笔试包括简单的数学计算,Essay 和Verbal三个部分Deloitte: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逻辑思维能力测试题。KPMG:笔试包括math和verbal两个部分。主要考察英语能力、逻辑与图表分析以及对数字的计算和捕捉能力等。一面(Manager Interview)PWC AC面试:是一个持续3-5个小时的系统测评过程。由两位经理级别以上的考官坐在长桌一端,负责该环节的主持、记录和观察评分,10个候选人分坐在两侧,自然形成五对组合。一般流程为:第一:简短的自我介绍第二:主题讨论或是团队游戏第三:案例分析Manager Interview:在写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被叫走,和manager进行 face to face interview。经理一般首先会从简历上的问题入手,对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事项提问。对于非相关专业的人,还会问一些会计的基本常识。最后会非常礼貌地问你是否还有其他问题。E&YManager Interview:安永的面试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方式,目前尚未采用小组讨论、演讲或团队游戏的形式。因为安永考虑到应聘者可能受小组其他成员的因素影响,使得应聘者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所以安永选择一对一面这种成本最高但是对应聘者最负责任的方式。安永的提问比较侧重一般性问题的类型,但也会根据每个应聘者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每个面试大约持续30-50分钟左右,经常由最初拘谨的开始而转变成热烈的双向的交流。DeloitteGroup Discussion:12个人一组,由2个HR或是经理主持面试,时间大约2个小时左右。分成两组,限制时间看完一份材料后讨论。主持人在整个小组讨论和陈述的过程中,不断记录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并根据最后陈述的结果和完成讨论的情况进行评分,主持人在陈述结束后会向部分小组成员提问,此环节结束后一般不再进行进一步的一对一面试,通过筛选的应聘者可以直接进入二面。KPMGGroup Discussion:8人围一圆桌,45分钟group discussion,15分钟看材料,30分钟中文讨论,不需要指定一个leader或做presentation,每人有两支铅笔,两张白纸和一个计算器。四个manager坐在角落,一个盯两个。Manager Interview:讨论结束后就是一个大约20分钟左右的Face to Face interview,面试内容与其他三大大致相同,二面(Partner Interview)面试目的主要让应聘者认识一下公司高层领导。此环节的面试主要以聊天为主,看你的性格和潜在能力是否符合公司的需要,同时会考察你的申请动机、英语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Offer的发放走完整个四大的招聘流程后,结果一般有三类:第一,二面结束的当时就可以确定你能拿OFFER;第二,二面结束后还不能确定你是否适合,合伙人或HR会根据招收的人数和你前面的表现考虑是否给你OFFER;第三,面试结束后确定你不符合公司的要求,也就不会收到任何通知。来自 爱思益 微信公众号
作为高题主一届的学姐深夜答一发,因为现在的题主和一年前的我太像了——有没有拿到实习offer的失落焦虑、有对未来选择的犹豫和迷茫……只是我当时没有勇气来知乎提问也没有寻求更多人的建议去变得更好。希望相似的经历能让我更理解题主,然后我这一年来的感悟能对你有所帮助。首先回忆一下我去年的情况,由于自己的疏忽以及拖延错过了普华和安永的网申deadline,最后只申了德勤和毕马威。我的条件和题主差不多,绩点中等(我觉得3.4不算低,大三下大四上还有一些专必和专选,继续保持或者努力提高一点就好)、在学生会只当过一年干事就退出了、英语没题主好、没有交换经历但是有志愿者经历,总的来说在人才济济的商院就是很路人的存在。德勤去年直接面试,但我简历都没过,毕马威给了笔试机会,但是我挂了。因为当时想着大四考研也不是很在意这个实习,而且据说之后还有大的国内所会来要人,于是身边有同学陆续收到四大offer的时候也没什么感觉。直到今年一月份发现自己通过就业中心投的国内所都没消息,而我也没有找到任何寒假实习,我才开始着急。疯狂地投了一些简历,有咨询公司,有500强,有银行,面试了几次之后仍然没有offer,于是我深深受挫以及焦虑了。最后的最后只好托熟人介绍了一份国内所的实习,一月下旬考完后怀着一丝不甘心过去报到了,所幸后面的工作很顺利也学到很多,这是后话了。接着展开说一下受挫以及焦虑的那段经历和我的心路历程。当时同学见面都是互相问一下实习找的咋样了,去哪里啦,毕竟对于大三的我们来说寒假实习是件重要的事情(实习报告有学分,而且对于大部分人算是职场第一步吧)。通过交流得知很多小伙伴拿到四大的offer了——有各方面都优秀的牛人、有学霸、有如我一般普通甚至更加默默无闻的人,也有很多人没有拿到四大offer甚至和我一样没有任何实习——这些人中就有我的学霸室友,交际小达人室友以及小迷糊室友。在这些交流中我得知了四大看脸的传说、看绩点传说、硕士优先传说以及男生优先传说等,这些让我有了点心理安慰也让我开始反思四大为什么不要我。那段时间其实挺郁闷的,和朋友聊天总不免哀怨或者吐槽一番,大家都告诉我这种事情偶然的因素太多,随缘就好,有的还举出一堆牛人同样被拒的栗子,重点就是不要想太多,继续相信自己(非常感谢当时安慰鼓励我的小伙伴们~)。我最后也好好总结了一下,我自己的结论是拖延和不重视让我一开始失去了两个机会,这个是本可以避免的,英语水平不够让我挂了毕马威笔试,绩点或者其他原因德勤简历没过,这些是目前无法改变的事实,也就不再纠结。前面说了好多自己,下面开始回答题主问题:其实题主在这里提了这样的问题就是反思自己的结果,和我当时一样,想知道为什么被四大拒,但是找不到准确的原因。在知乎提问之后,题主会继续疑惑,因为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四大选人的具体标准是怎样的。我反思自己后得到的结论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大家的分析也只是根据传闻和经验的推测而已。但是这个问题下面的很多答案是很有意义的,大家从被四大拒的可能原因提出了一些题主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些以后可以改进的点才是重要的。对于我来说就是拒绝拖延,练好英语,提高绩点,丰富经历等等。对于题主来说是什么可以自己总结一下,无论以后去不去四大,如果能有一些改变和进步就是很大很大的收获了。接着聊一聊我寒假实习后的经历,希望给题主未来选择和找工作的计划一些参考。寒假在那家国内所我实习的部门叫质监部,工作内容是复核审计报告,也就是说全所所有的审计报告都会经过我们部门,因此我见识了很多审计报告。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核数——核对附注中各项目横向纵向合计数是否正确,报表主要勾稽关系是否正确以及报告的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等。做起来是比较枯燥的也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于是我开始思考四大的同学们会做些什么,我们会有什么差距以及怎么缩小差距。后来实习结束回校大家一起聊天我才明白自己想多了,首先在四大的那么多同学干的活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在抽凭有的在跑银行有的都能做简单的科目了,其次由于做的事情完全不同所谓的差距也是无法估量的,最后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差距就会最小这个答案显而易见。所幸我做事比较认真也会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去思考,找到了自己高效率复核报告的模式,也能发现大部分问题,后来经理会放心地把一些大的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的报告交给我看,接触了这些更复杂的报告收获自然也就更多了。这段实习持续了三个多月,我熟悉了关于审计报告的一些规则,更重要的是有了作为员工和职场中正式员工相处的经历,遗憾的是没有参与过真正的审计项目。实习结束时我只有感恩,之前去不了四大的沮丧完全没有了。顺便请出我的室友们,学霸妹子后来去了学校联系的国内所,参与了好多项目,到处出差玩耍;交际小达人去了亲戚介绍的银行,每天很累但是很充实;小迷糊没找到实习回家继续找时接到某国内所的电话,立马奔赴南京某个项目上;一开始就拿到安永offer的室友去了广西某个项目,经理和客户都非常nice,过程非常欢乐。现在看来,虽然找实习的过程有些坎坷,大家的结果不都挺好的吗?题主放宽心继续找其他实习吧。前面说了大三上我还是想考研的,在这之前的大二我想去香港,再之前的大一我还想着争取保研。后来没有在学生会留下让我断了保研的念头,也开始没那么认真地对待学习,为自己关了一扇门;之后想考研就不关注实习,又差点关了一扇门。等实习结束后,我萌发了直接工作的念头,却发现自己的实习经历少得可怜,于是又开启疯狂找实习模式。这么短短几句话很难体现我大学期间对于各种选择的纠结,像题主一样,考研,留学,工作都有想过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去了解,但是我决定得太晚了,在纠结中浪费了很多光阴,希望题主吸取我的教训,早些定下,在你选择的路途上早做准备,更有优势。另一个深刻的教训是我最近才想明白的,那就是不要因为觉得自己不会保研了而错过一些精彩的活动;不要因为自己要考研、工作或出国就不重视现在的课程的学习;也不要因为选择就业而彻底脱离校园……以前我经常因为逃避做一些事情而宣告“反正我是考研党”,“反正我要出国”……请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不是偷懒和逃避的借口,而应该是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实习假之后的学期过得很快,我又申了普华的暑期实习,德勤俱乐部和安永SLP。德勤又无情地把我拒绝了,简历都没过,普华和安永顺利笔试但之后就没消息了,我隐隐感觉又与四大无缘了。那段时间也是比较低落的,在四大这里再次受挫,同时也担忧起校招季能不能找到工作。后来一份咨询公司的财务部实习将我拉出了谷底,暑期实习有了着落。在这里有非常nice的上司和小伙伴,整个公司氛围非常好,员工素质也很高。我做着财务部琐碎的工作——整理凭证、录取合同数据、员工报销……同时有幸蹭了summer intern的各种活动。收获却远远超出工作本身,一方面了解了咨询公司财务的各个部分和公司运作的大概流程,另一方面见识到了咨询顾问的日常工作,体验了firm的工作氛围。与外企的上司,同事以及其他实习生的交际是和国内所不同的经历,琐碎工作之余,我试着观察了解咨询顾问们,了解他们的学历背景,看他们怎样和客户交谈,怎样和同事沟通,怎样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实习生之间也有每周一次的分享会。与一群极优秀的人共事,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很差而增加一些自信,也会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继而鞭策自己。这一份别人看来很一般的实习对我来说十分珍贵。在这段实习期间,我接到了普华人力临时通知实习的电话,非常痛苦地婉拒了,八月份又接到了安永参加SLP的通知。我推测自己都是在waiting list上,也怀着感恩去试试看,最后竟然通过了,幸运地拿到offer。这段时间也收到毕马威邮件,告知我寒假实习笔试成绩不错,可以直接进校招面试。校招的时候又申请了普华,顺利过了网申和笔试。突然之间,感觉四大的门完全对自己打开了,现在的心态也和申寒假实习时完全不一样了。啰嗦了上面一大段其实就是要说明两件事情,一是四大寒假实习去不了,还有暑期实习,还有校招呢,机会多多;二是四大之外也是机会多多,多探索多了解,找到适合自己的吧。关于以后是考研还是去香港还是工作这个问题,我觉得又是一个给不了答案的问题。我的一个高中老师说,现在发生的事情没有错的。这句话是我刚签完约听一个高中同学转述的,当时被震了一下,觉得太有道理了,后面每次做选择都会想起这句话。对于这三种选择,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选择某一个这个动作一点都不重要,选完后的行动才重要。做这种选择的时候不要考虑哪个的结果是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因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考虑的是哪个能让你更幸福。这里说幸福挺虚的,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词合适,就举个例子吧,比如去香港回来就业可能没有读专硕好,但是在那边你能接触到和大陆不一样的文化,接触更多不同的人;同样,读专硕和工作也有它们各自的优点,综合很多方面来比较来选最适合自己的,不要只用职业发展这一项。而就我了解到的我们这一届的情况,保研考研出国工作的都有,每一种里面都有非常优秀非常出色的人,我感觉大家的选择都没有优劣之分。不过不同的选择会有相应的风险,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选择考专硕的同时可以关注几个目标企业的校招,比如四大,就我看来也不会分散太多精力。现在我已经签安永了,关注四大的这段时间也看到了各方面的评价,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四大是保底的,对于我来说是dream job,因为它适合我。我没在四大实习过,但是对以后的工作有心理准备,也在积极锻炼身体做好生理准备,自己的选择会负责,不抱怨,不后悔。通了个宵来答这个偶然出现在我时间线上的题,因为确实感觉一年前的自己和题主的想法很像,也是缘分吧。也趁这个机会回顾了一下自己这一年的经历和收获,写了这个有些冗长还有点偏题的答案。因为年纪和阅历,很多想法也是不成熟的,只是希望给题主一点启发。而且我开启的是普通人模式,和同届优秀的同学相比,眼界、野心以及努力程度都有一些差距,题主条件不错,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有更高的目标,祝好。最后的最后小小总结一下,以此共勉~1.这次被四大拒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挫折,不要忧桑,继续向前。2.选择没有对错,关键是选择后坚持不懈的行动,不要为了逃避其他选项需要的付出而做选择。3.外面的世界很大,相信自己,然后勇敢去探索吧。
我觉得国内大部分211院校的学生都能胜任四大的工作,更别说是人大商学院的学生。纠结绩点是3.5还是3.7意义不是很大,我不认为一个绩点4.0的普通211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比绩点3.0的人大学生优秀。就我感觉,四大在经过简历筛选后的面试环节根本没有任何规律,纯粹看脸。就我知道,有许多挂科,绩点倒数的人进四大了,也有一些绩点前几的没进。题主不用太介意,因为对于四大来说,无规律的筛掉某院校一定比例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坏事。
如果不是GPA被刷的话,就是overqualified了。
觉得排名第一的答案挺搞笑的。四大目前在外企里面的地位和5、6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第一年基本工资7000不到,纯体力劳动,加班加到死,一般也就把它作为保底 Offer. 题主这样的背景还需要「泼冷水」,我也就呵呵了。就上海四大的情况来说,这几年复旦财大毕业生的比例越来越少,立信会计和上外贸的越来越多 ... 题主这样的简历和绩点去四大,我真心觉得挺屈才的。可能还是要多在面试上花功夫吧,虽然你也知道,面试是件很扯淡的事情。说实话,个人感觉简历和绩点这种东西,就是一个敲门砖,过了筛选的环节之后,一切都是看个人表现。表达能力(英语口语好的话会加很多分),行为举止。淡定点,把你的故事讲给面试官听,成与不成真心是看缘分的,带着他翱翔就好了!讲一故事:A. 我是上海财经毕业的,认识一学姐,绩点3.5左右,英语的话,笔试优秀,口语一般。她当年本科毕业的时候海投,从 FMCG 到咨询到投行全撒了一遍,各种简历挂一面挂,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最后面麦肯锡,她觉得发挥也一般,但是和面试官一见如故,倒数第二轮就没怎么在讨论案例,都在闲扯她在各地旅游的经历 ... 最后就妥妥进了。所以总结起来,找工作:一、简历绩点只是敲门砖,过了就不会有人再介意其中的细节了。二、面试看缘分。祝题主好运,要有自信。
谢邀。作为曾经的四大寒假实习生,以及毕业后又去事务所干了两年的exauditor觉得楼主的背景还是很好的。人大的会计专业,专业相当对口。英语能力也不错,但是环顾下来,优点似乎也就专业对口+英语了。但这两点却是这几年四大并不是那么看重的两点了。楼主的欠缺在于:学生工作经历+GPA。学生工作经历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本人不爱学习,大学就完全泡在学生工作里了=.=)这些也是工作了之后最需要的一些能力。四大的工作很忙,也会遇到各种神奇的客户和上层,如果上述能力不错也就能活的不错啦。GPA,本人不是学霸,但是一直相信四大是要学霸的地方,现在的四大要求升SNR两门CPA的,同时作为一个“高大上”的乙方,专业性非常重要,有一个很好的GPA至少能说明“学习能力强”或者“能忽悠”综上,楼主可以考虑在大三下开始刷刷证书,增强专业能力,然后做做学生活动,或者带队 做做财务建模比赛啥的。然后,努力把GPA先 刷一下,3.5+是一个基础。。。。最后,看到有朋友说去申请一下暑期四大的实习,个人倒是不推荐。如果楼主准备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大三的暑假实习至关重要,建议找咨询或者其他财务管培项目(会有很多返offer的机会),以楼主的背景校招拿个四大offer是妥妥的。祝楼主学业顺利!
跟楼主探讨一下。楼主的硬件条件非常不错啊——人大本科,除了顶尖投行咨询等,其他公司的要求不仅能满足还能有不错的加分;英语应该在较高水平,托福107分,肯定也是加分项,而且在后续的面试中加分更大;海外经历有,属于加分项,而且在(英语)面试中加分更大;GPA3.4/4.0我不知道是什么概念,但是我觉得GPA好像对找实习的作用不是特别大的(个人认为),不太可能作为硬性的刷人的标准啊,当然这一点我说不太准;相比之下,实习经历就有点水了,半个月的某税务师事务所实习经历——半个月什么概念?俩星期就不干了?这很让人奇怪啊,这两星期你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有没有学到什么经验?为什么只做了两个星期?我想第一眼看到这个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减分项;还有咖啡厅打工半年,对你找工作找实习有帮助么?我觉得这个经历跟你的简历无关,反正不会是加分项。其他一些经历,比方说学生会,志愿者,学校活动,题主没有提及,如果没有的话,这也算是一个减分项。因为就这些活动而言——他们呢本身并不是加分项,因为现在随便要个人的简历都写着至少副部长、部长以上的职务,但是如果你没有呢,就有可能变成减分项了,大家都有你没有,说不定HR一眼不爽就否了。总的来说,楼主的背景很不错,真心的。所以首先要有自信,以楼主的硬件水平,在找工作的时候收获四大水平以及高于四大水平的企业的offer真的不难(个人意见,没有别的意思)。所以楼主就算找实习受挫了,也不要着急不要失去信心。。。尤其是在简历关被刷掉,原因可能有很多种,随机性很强。楼主的硬件不错,接下来就需要提升一些软件水平啦,多参加一下课外的活动(不然大学生活也不完整是吧),踏踏实实做一份专业相关的实习(至少2-3个月周期),不需要big name, 当然如果能找到更好,重要的是真的有做一些跟你专业相关的业务,这样简历才有的写,面试才有的说。上面都是个人的一点看法...我也是学生,比较理解题主的心情,说的不一定对,愿意跟楼主探讨一下。
表示有两个普通一本的进入了上海四大。学校完全没法比。。。这
谢题主邀,我觉得楼上两个答案写的挺诚恳,不过缺乏针对性。GPA重要吗?重要。形象气质重要吗?也不能没有。以前的实习经历重要吗?如果有最好。可是这些都只能让你通过简历关。什么对入职最有帮助呢?扎实的审计相关知识。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对数字敏感(四则运算又快又准)足够的中英文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分工、项目管理(这个可以慢慢培养)。无论你通过什么方法提高自我,刷分也好、混实习经历也好,如果无法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过了简历关也过不了笔试面试关。如果勉强进去了也混不开心。我的建议是:大三寒假找个小所做点实习了解一下审计工作是什么样子。暑假好好学一学会计和审计相关知识。推荐《让数字说话》,写的很好玩。毕马威的前高级经理写的。网申的时候多强调自己在上述五方面的能力。突出重点,别扯没用的。笔试前刷一下SHL的题目。面试前对着镜子多锻炼自我表达。应该问题不大。当然那时候你还会不会想去四大另说。补充:如何在简历中体现这五方面能力:会计等专业知识:说自己看过多少书,相关课程考试成绩如何优秀。数字逻辑:参加Gmat考试考个高分,700分以上就可以拿来显摆。而且四大的笔试题目也类似Gmat,所以对你准备笔试有帮助。英语:雅思、托福成绩。团队合作:说说自己在与他人的合作项目里是怎么做的。
……题主你是咱们大RBS的?我觉得你可能是那个门槛没踩到,估计就是gpa,我也是大三,我英语比不上你,没有实习经历,主要是一个学生会的副部长和一个协会的副会长,也就绩点比你高点,我是寒假拿到安永的实习了,而且一大批人拿到了,感觉你就坑在绩点上了,还有一些课程,好好拉一拉吧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习单位意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