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铝箔包装2.3g金属钠钠加入到97.8g水中,充分反应后,计算(1)生成气体的体积

1、31.2g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作用后,质量增加到36.8g,吸收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已知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7g/L)2、将15%的NaOH溶液蒸发掉1kg水后得到1.25L30%的NaO_百度作业帮
1、31.2g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作用后,质量增加到36.8g,吸收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已知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7g/L)2、将15%的NaOH溶液蒸发掉1kg水后得到1.25L30%的NaO
1、31.2g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作用后,质量增加到36.8g,吸收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已知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7g/L)2、将15%的NaOH溶液蒸发掉1kg水后得到1.25L30%的NaOH溶液,则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3g钠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是NAB、在常温常压下,1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所含电子总数为NAD、62g氧化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氧离子离子数为NA
Na2O2+CO2=Na2CO3+O2CO2-----Na2CO344-------106x------(36.8-31.2)V=x/1.97=1.18 L2、溶液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m/m液=15% m/m液-1=30%由两式求m=0.3gC=m/MV=0.3/40*1.25=0.006mol/L3、CA 0.1molNa---失去的电子数是0.1NA B 氩气是单原子分子,1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 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中不含有氧离子1、13.7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10.6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2、23g金属钠投入到1000mL水中,假设反应后液体体积不变,计算1、生成标况下气体的体积;2、所_百度作业帮
1、13.7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10.6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2、23g金属钠投入到1000mL水中,假设反应后液体体积不变,计算1、生成标况下气体的体积;2、所
1、13.7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10.6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2、23g金属钠投入到1000mL水中,假设反应后液体体积不变,计算1、生成标况下气体的体积;2、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求第二问
2NaHCO3=Na2CO3+H2O+CO2 减重的质量即为CO2 + H2O的质量168 62X 3.1gX=8.4 g 碳酸氢钠为0.05 mol碳酸钠=(13.7-8.4)/106=0.05 mol 2Na + 2H2O = 2NaOH + H2↑1 mol 1 mol 0.5 mol氢氧化钠浓度为1 mol/L所以气体体积为22.4 L
一。2NaHCO3 == Na2CO3 + CO2(气) + H2O,
则不会反应。
在反应中质量减少的是 NaHCO3
反应生成的CO2和H2O。
所以 13.7-10.6=3.1 就是CO2和H2O的质量。
n=m÷M=3.1÷(44+ 18)=0.05mol
n NaHCO3=0.05x2=0.1mol考点:pH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电解原理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1)先计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再计算溶液的pH;(2)蒸馏水与稀盐酸中氢离子浓度相同,则蒸馏水的温度一定高于稀盐酸,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判断;(3)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相当于电解氯化钠溶液,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同时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当氯离子完全析出后,发生第二段电解,第二段电解:相当于电解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实际上相当于电解水.
解:(1)恒温下,pH=6的蒸馏水中KW=c(H+)=c(OH-)=(10-6)2=10-12,2.3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2.3g23g/mol=0.1mol,c(OH-)=c(NaOH)=0.1mol1L=0.1mol/L,pH=6的蒸馏水中水的离子积为:10-12mol,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10-120.1=10-11mol/L,所以溶液的pH=11,故答案为:11;(2)向pH=6的蒸馏水和c(H+)=10-6mol?L-1的稀盐酸中分别投入大小、质量相同的金属钠,二者的氢离子浓度相同,但水为弱电解质,则蒸馏水的温度一定高于稀盐酸,才能满足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反应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前者与后者相比,前者反应速率大,故答案为:B;(3)①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相当于电解氯化钠溶液,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2Cl--2e-═Cl2↑;2H++2e-═H2↑;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阳极上析出氯气,阴极上析出氢气,同时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HCO3-═H2O+CO32-,所以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故答案为:OH-+HCO3-═H2O+CO32-.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溶液pH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明确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解本题关键,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图象中出现拐点的原因.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结晶时通常采用浓度较低,溶剂蒸发速度较慢或溶液冷却较慢的条件B、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C、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方法D、用硝酸银溶液可以鉴别NaCl溶液和NaNO2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HF与F-通过氢键结合成HF2-.判断HF2-和HF2-微粒间能否形成氢键,并说明理由..
科目:高中化学
氮可形成多种氧化物,如NO、NO2、N2O4等.已知NO2和N2O4的结构式分别是和.实验测得N-N键键能为167kJ?mol-1,NO2中氮氧键的平均键能为466kJ?mol-1,N2O4中氮氧键的平均键能为438.5kJ?mol-1.(1)写出N2O4转化为NO2的热化学方程式:(2)对反应N2O4(g)?2NO2(g),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3)在100℃时,将0.40mol的NO2气体充入2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数据:时间(s)020406080n(NO2)/mol0.40n10.26n3n4n(N2O4)/mol0.000.050n20.0800.080①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20s时,二氧化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②n3n4(填“>”、“<”或“=”),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升高温度后,反应2NO2?N2O4的平衡常数K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N2O4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N2O4的起始浓度是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将分别含有甲、乙两种常见金属元素的两种正盐A和B的混合物溶于水,通入氯气,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液体呈橙红色.若在该混合物的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氨水至过量,可得到白色沉淀C.向沉淀C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沉淀D.将D溶于盐酸,可得到A溶液;将D灼烧可得到优质的耐高温材料.(1)试写出A和B的化学式:A,B.(2)元素乙的单质可与某黑色固体反应置换出熔融态的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高中化学
微电子工业中化合物A作为半导体、液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生产过程中的蚀刻剂.在对硅、氮化硅等材料进行蚀刻时具有非常优异的蚀刻速率和选择性,在被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对表面无污染.已知:①化合物A由两种元素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能助燃,当温度超过350℃时会缓慢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同温同压下气体A相对于某常见黄绿色气态单质的相对密度为1;②化合物B与单质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A及化合物D,常温下A、B、C、D均为气体.③B、D的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总数,且均极易溶于水,D的水溶液显酸性常用来作玻璃雕刻的腐蚀液;④C、A均能与水发生反应.其中,C与水反应生成D溶液及气体单质F;而A与水反应则生成两种酸溶液及一种气态氧化物E(无色、有毒、难溶于水).(1)化合物B的结构式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表示B溶于水并发生电离的过程.(2)气体A不可燃但能助燃,故气体A的应远离火种且与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结构决定性质,试从结构的角度加以分析:.(3)以A对氮化硅(Si3N4)材料的蚀刻为例,用反应方程式来解释为什么在被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4)“已知④”中A与水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若反应中生成的气态氧化物E标况下为448mL,则生成两种酸溶液中作为氧化产物的那种酸其物质的量为mol.(5)设计实验证明D是一种弱电解质.
科目:高中化学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不同电解质溶液中Mg和Al的活泼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填仪器名称)向烧杯中加入50.00ml0.200ml/LH2SO4溶液如右图连接装置,电流计表针将(填“偏转”或“不偏转”),用图示仪器由0.00ml刻度处向烧杯中逐渐滴加0.400mol/L的Ba(OH)2溶液,当滴加到读数为ml时,电流计读数基本为0,若继续滴加,电流计表针将&(填“不偏转”、“向原方向偏转”或“向反方向偏转”).(2)滴加Ba(OH)2溶液前镁为原电池的(填电极名称);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后,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由此得出判断原电池负极的依据是.(3)将Mg和Al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HNO3中,发现A1片表面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此时A1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三种物质.(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2)C→A的反应类型是;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4)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科目:高中化学
如图是回收利用H2S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2Fe3++H2S═2Fe2++S↓+2H+B、反应②中的阴极反应式为:2H++2e-═H2↑C、该流程的总反应式为:H2SH2+S↓D、该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有两种第2讲 金属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2讲 金属钠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3g金属钠与水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