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 5 s6 edgeedge屏幕在灰黑色背景下会出现一条黄线,其它颜色下看不出,只要背景深色就出现一条黄线,什么情况

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小米Note顶配版对比三星S6 Edge评测:机皇之争
关键字:比三星S6 Edge 评测 小米Note顶配版
  小米顶配版与Galaxy S6 Edge可以说是上半年最受关注的两款智能机,三星S6 Edge独一无二的双曲面触控屏,在外观上抢尽眼球,而小米Note顶配版凭借着高性价比及强劲的高通骁龙810成功打进高端领域,那么小米Note顶配版与三星S6 Edge之间该如何选择?接下来就对这两款产品进行详细对比评测。
  三星Galaxy S6 Edge与小米Note顶配版无论在性能配置、创新性、工业设计以及宣传热度上,都无愧于顶级产品的称号,其中,三星S6 Edge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双曲面触控屏,在外观上足够先入为主,相关广告更是铺天盖地的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而小米Note顶配版,作为小米最新的旗舰级产品,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和最强的高通骁龙810处理器,以及小米一贯以来的营销理念,也成功将市场拓展到米粉以外的普通消费者层面。
  众所周知,三星每年都会主推两条产品线的智能产品,其中Note系列主打大屏,S系列立足旗舰之名。小米此前则坚持精品策略,以小米4为代表的发烧级产品加上红米系列的千元级机型,在国内市场市场有着不错的销量,今年小米再度推出Note系列新机,更是将产品线成功拓展至高端机领域,让小米也有了骄傲的资本。
  无论是三星Galaxy S6 Edge,还是小米Note顶配版,都一改两家厂商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三星不再是万年大塑料的代表,小米也有了精致美观的工业制造水平,可以说,两款机型都代表了最高级别的智能手机制造能力,但不可否认,两款机型虽然各有优势,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今天,我们就对这两款产品进行一番粗略的对比。
  从外观来看,三星S6 Edge和小米Note顶配版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双面玻璃+金属中框的设计理念,在智能手机普遍采用金属后盖的今天,坚持玻璃材质,体现了两家公司殊途同归的市场敏锐度。虽然玻璃有着韧性不足,易碎的特点,但从美观程度来说,玻璃的确要比金属来的更为直接。
  拥有柔性屏幕研发技术的三星,首次将双曲面屏技术加入到了智能手机机身上,这一优势在短期内无法被其他手机制造厂商复制,因此构成了三星S6 Edge独有的外观特征。5.1英寸的Super Amoled在颜色上依旧是那么浓艳,2K屏的引入也让S6 Edge的ppi高达577,最关键的是,两侧的曲面屏带来了传统智能手机从未体验过的延展性,在实际使用观感中呈现出一种奇妙的立体感。
  小米Note顶配版虽然并不具备三星在柔性屏幕上的技术优势,不过5.7英寸屏幕也是小米首度涉及超大屏智能手机领域。小米Note顶配版采用了/JDI定制的2K屏幕,分辨率同样达到了像素,并且具有"像素级动态对比度调整"的阳光屏技术,比传统屏幕节省高达30%的功耗。
  从实际观感来看,三星Galaxy S6的屏幕依旧延续了三星手机一贯以来的浓艳作风,对于颜色的显示超乎想象的夸张。而小米Note顶配版则坚持了较为真实地显示风格,仅就笔者而言,还是更加欣赏三星的做法。可以这么来形容,三星让我们进入了一个不那么真实,可又极度理想的世界,而小米Note顶配版则将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完完整整的呈现在了每个人的眼前。
  再来两者的外观设计理念。三星S6 Edge屏幕采用了惊人的双曲面屏,而背面则采用了标准的纯平玻璃。小米Note顶配版则恰恰与其相反,机身正面采用了与 6一致的2.5的玻璃,背面则选择了大弧度的3D玻璃背板。如果将两款机型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仿佛两款产品就如同一个镜像般存在,一个将大弧度的玻璃放在了前方,而另一个则将超强的技艺炫在了后壳。三星这样的选择毫无疑问实在显示着自身超强的显视屏制造工艺,小米后盖的3D玻璃则带来了更为优良的手感。在一段时间的持续使用后,三星S6 Edge美观有余,手感不足的情况就逐渐了出来,握在手中,常常会有咯手的感觉,反观小米Note顶配版背部恰到好处的弧线,则更加照顾到了长时间使用手机的手部的负担。如果从数据来说,两款手机的厚度其实几乎一样,三星S6 Edge的机身厚度为7mm,而小米Note顶配版的厚度则是6.95mm。
  边框方面,三星S6 Edge为了适配曲面玻璃的造型,所以金属边框的宽度形成了一个自然凸起的形状,看起来似乎更加轻薄。而小米Note顶配版的边框则升级为香槟金色,看起来贵气十足,只是总感觉似乎银色与白色的玻璃面板更加搭配一些。小米Note顶配版选择将全部实体按键集成在边框右侧,从上到下已就为音量增减键和电源键,实体按键的操作对于用户来说不存在障碍,而三星则将电源键设置在机身右侧,音量增减按键设置在机身左侧。只不过,三星S6 Edge的音量增减按键位置有些偏高,容易造成误操作。
  限于边框的宽度问题,三星S6 Edge将插槽转而设计在了机身顶部,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谁也不会频繁插拔SIM卡。只不过,三星S6 Edge仅提供了单个SIM卡插槽,并不支持双卡双待。而小米Note顶配版则提供了两个SIM卡插槽,对于双卡用户来说,还是小米来的更为方便。好在两款机型都支持全网通。
  不过,小米Note顶配版虽然在外观设计上不落下风,但并没有搭载,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从目前的智能手机发展趋势来看,指纹识别功能已经是旗舰级产品必不可少的主流配置之一。无论是世界级的三星,还是国产手机厂商vivo、OPPO、魅族、等,都在旗舰级产品中引入了指纹识别功能,但号称安卓机皇的小米Note顶配版不具备指纹识别功能,实在有些难以理解。三星S6 Edge则是三星继S5之后又一款搭载指纹识别的智能手机产品,和前代产品的滑动式解锁不同,三星此次采用了更为主流的触摸式指纹识别方案,在使用体验上绝对不输苹果Touch ID,更加彰显旗舰身份。
  从外观方面来看,小米Note顶配版和三星S6 Edge都展现出了超高的颜值。小米对金属机身的整体把控,以及三星对于弧形屏幕的独家技术,都成为了吸引消费者关键点。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两款手机的选择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三星的双曲面屏和小米Note顶配版的后置3D玻璃,都极容易造成碎屏,任何一点未曾注意到的跌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对于两款手机的用户来说,购买保护套,再多加小心,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配置方面,小米Note顶配版既然号称"安卓机皇",自然毫不意外的采用了高通最新的顶级处理器骁龙810。骁龙810作为高通最新一代顶级处理器,采用了20纳米的制造工艺,内置4枚Cortex A57与4枚Cortex A53芯片,辅以Adreno 430,性能已经是目前的顶级水平。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骁龙810自公布以来,经历了长时间的发热问题,造成了大规模发货的被迫延期,由此更是直接导致了一批不具备芯片研发能力的智能手机厂商旗舰手机因此延期,其中就包括了小米。自1月初公布以来,小米Note顶配版就一直苦苦等待骁龙810的大批量发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骁龙810的发热问题,我们依旧可以清晰的触摸到。发热对于性能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小米Note顶配版的性能的确是高高在上的,但在持续运行大型游一段时间以后,发热就不可避免的会让处理器处于降频状态,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卡顿。
  三星由于拥有独立的处理器开发能力,所以并不受制于高通的研发进度。此次,三星S6 Edge搭载了14纳米三星Exynos 7420八核处理器,主频略高于骁龙810,其GPU为Mali-T760MP8。
  小米Note顶配版和三星GALAXY S6均使用了LPDDR4 RAM,速度为LPDDR3的1.7倍,在功耗降低的同时,带宽提高。不同的是,三星GALAXY S6系列均为3GB ,而小米Note顶配版是4GB,比S6多出1个GB,基本再也不用查看剩余RAM还有多大或者是手动关闭后台应用了。
  跑分软件最能体现一款手机的硬件配置实力,我们也选择了安兔兔跑分软件对两款手机进行了实际测试。从得分来看,三星S6 Edge的硬件能力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超过70000的最终得分远远领先于小米Note顶配版62726的得分,领先幅度甚至超过了10%,可见小米Note顶配版的安卓机皇称号依旧局限于国产智能手机领域,对于三星这样的世界级厂商来说,差距明显。
  不过,由于体积的限制,致使三星S6 Edge即便浑身是胆,也不敢有太大程度的发挥,这阿喀琉斯之踵就在于内置电池的容量。三星S6 Edge虽然比三星S6的2550mAh略大,达到了2600mAh,但是在2K屏的巨大拖累下,依旧是一个耗电大户。从实际体验来看,港版的三星S6 Edge由于需要频繁的与账户同步,一天三冲都是司空见惯。国行版虽然没有造成的损耗,但一天两充也是必不可少的。三星对于电量不足的解决方案是支持了快充技术以及充电,当然,这对于那些频繁需要外出的用户来说,似乎并不能解决太大的问题。
  而小米Note顶配版则内置3090mAh电池,乍看之下似乎比三星在电池容量方面多了不少。实际体验来看,凭借着MIUI的完美优化,小米Note顶配版的确在待机时间上更胜一筹,不过,重度使用的话,一天两充也在所难免。这应该就是2K屏所带来的甜蜜的负担吧。总之,如果是对待机有着强烈需求的话,两款机型可能都达不到理想的程度。
  系统方面,三星S6采用了最新的TouchWiz界面,同时也与猎豹等厂商合作,推出了更加接地气的系统级垃圾管理应用。不过,和优化已久的MIUI相比,三星的TouchWiz更多的优化还是流于表面,本地化功能近乎为零。
  三星TouchWiz
  比如国内的来电功能,三星S6 Edge就不得不借助于第三方软件来实现。而在开机内存占用方面,三星S6刚开机时的内存使用情况就可以轻易达到80%以上,常常让用户感到捉襟见肘。反而是配备了更大内存的小米Note顶配版,在内存优化上做的更好,一般情况下,开机时内存仅占用50%左右,不但更加省电,也保证了系统应用运行时的稳定度。
  小米MIUI
  兼容性方面,两款手机表现的都还不错,主流的软件都能顺利的在这两款手机中运行,并没有发生卡顿、闪退等不良反应,且在进入相同应用时的载入速度基本一致,没有发生差异明显的延迟现象。
  手机早已经成为当下最主流的拍照工具,即便入门级千元手机也将像素提升到1300万级别,小米Note顶配版和三星S6 Edge这两款当下最强悍的旗舰手机自然不会在拍照方面有所保留,但由于前作的"拍照乏力",许多消费者对它们的成像实力并没有太大的信心,那这一次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小米Note顶配版无论是在外观、还是核心处理器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提升,但在摄像头方面还是保持在了1300万像素,在这全民1300万的时代中并不显眼,好在加入的光学防抖挽回了些颜面,除此之外,小米Note此次还采用了更好的双色温闪光灯模组,能让照片更加真实、自然。
  三星S6 Edge配备了一颗最大光圈F/1.9的16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使用了IMX240感光元件。三星表示这颗摄像头的景深表现和拍摄速度有进一步的提高。此外,光学防抖的加入也让其成像水平更进一步。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三星S6 Edge的后置主摄像头凸起过于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机身的美感。笔者再次强烈建议,双机党千万不要将S6 Edge和其他手机共同放置在口袋之内,否则S6 Edge凸起的摄像头必将对其他机型的屏幕造成不可挽回的划伤。
  在拍照模式方面,三星Galaxy S6这一次有较大的改变,界面风格更加讨巧,滤镜、HDR按钮转移到了界面上方,设置菜单独立于拍照界面,同前作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更加贴合用户的人性化体验,但在风格和类型上同小米Note相比还是有所差距。
  TouchWiz拍照界面
  MIUI拍照界面
  在相机软件方面,小米也支持包括手动模式、实时HDR模式、动态追焦、魔术对焦等多种拍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小米Note顶配版的水平仪不但能够提示水平位置,还能够根据陀螺仪参数自动感应并修正画面,对于手滑党们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具体的成像样张如下。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小米Note顶配版的样张表现更加艳丽,色彩还原度更加浓郁,饱和度也更为出色。而三星的成像样张则略微保守,可能是S6 Edge的屏幕效果太过艳丽,在手机上看时感觉还不错,可真正导出后,就能感觉出三星样张的色调偏冷,真实感略显不足。
  弱光环境下,小米Note对灯光的表现和噪点的控制表现更加卓越,三星S6 Edge再一次表现出了以往夜拍乏力的缺陷,不过,凭借着更大的拍照像素,在细节表现上,三星S6 Edge保留的更多。
  单就微距方面的表现来看,两者的表现都十分出色,对焦点的把握基本达到了手机摄像头的极致,背景虚化程度也超越了业界的平均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两者在色彩还原上处于两者极端,小米Note的偏暖和三星S6 Edge的偏冷十分令人瞩目,这一点亟待改善。
  综上所述,三星Galaxy S6 Edge作为三星的救市之作,的确一改往年旗舰机型进化不足的弊端,在外观设计以及硬件性能上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优点。而小米Note顶配版则将国产高端机型的起点再度提高,优秀的工业设计与良好的使用体验都为小米Note顶配版增色不少。
  要知道,小米Note顶配版的售价仅为2999元,不足售价6088元的三星Galaxy S6 Edge的一半,凸显性价比。当然,双曲面屏带来的超,也是三星敢于将定价定在如此之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起来,两者的优缺点如下:
  三星Galaxy S6 Edge
  外观特立独行,双曲面屏短期内无人可复制
  硬件配置强大,跑分超高
  拍照性能出色,远胜iPhone 6
  续航能力奇差,待机时间不足
  系统一泡污 本地化功能极度匮乏,不尊重国内用户
  摄像头凸起过于严重,影响美观
  小米Note顶配版
  性价比突出,国内高端机型无出其右
  MIUI优化近乎完美,各类功能应有尽有,云功能完善
  双卡双待全网通
  高通骁龙810优化不足,发热突出
  屏幕过大,不适合单手操作
  不支持指纹识别,不符机皇之名
  小米5最新信息:配指纹识别 欲做最强旗舰
  在之前的消息中一直提到,随着小米4的降价,小米5应该很快就会来到,虽然消息称其会在7月份与大家见面,但现在又有消息称,恐怕还会晚一些。
  现在有消息称,本已调试完成的高通方案或因挖人事件得到的延迟,而势必要成为旗舰手机的小米5想使用指纹识别的计划只好一拖再拖。
  根据目前曝出的信息来看,本来准备采用高通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的小米5这下恐怕得无限延期,但现在根据手机中盟秘书长老杳的消息称,小米5并不一定非要依靠高通,目前与其它公司的方案也早已调试完成。最快9月即可与大众见面。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5势必要做到如今的最强旗舰规格,所以其配置应该如下:全球首发的骁龙820处理器、内置4GB内存和16GB/64GB容量,配备2K屏、提供1600万像素OIS摄像头,并且肯定要有指纹识别,像无边框等等暂不可知。屏幕尺寸应该也是5.2英寸!
[ 责任编辑:高冉 ]
为更好推动开放架构发展,打造开…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热门推荐:
  相比今年三月发布的 Galaxy S6 和 S6 Edge,Note 5 和 S6 Edge+的屏幕双双扩大到了 5.7 迹钡绯厝萘恳灿 2600mAh 增加至 3000 mAh,运行内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RAM 升级为 4GB LPDDR4。其余配置均无变化,屏幕仍旧是 2K 分辨率的 Super AMOLED 材质,处理器依旧是三星猎户座 Exynos
GB 存储可选,前 500 万、后 1600 万的广角摄像头,f/1.9 光圈,最高支持 4K 视频录制,同时带有光学防抖、指纹识别和心率感应功能。
  上半年发布小屏幕机型,下半年发布大屏幕机型,是多年来三星的老传统。今年 3 月上市的 Galaxy S6 和 S6 Edge 是首次将双曲面屏幕带到公众面前,而彼时 14 纳米制程的 Exynos 7420 处理器良率还让人担忧。经过将近半年的磨合和市场教育,喜爱三星的用户群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双曲面屏幕的交互方式,7420 的良品率和功耗控制也得到大幅提升。此时推出更大尺寸的旗舰机型正是狙击老对头苹果的绝佳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双曲面屏幕的加入丰富了三星原来的旗舰阵营,在尺寸这个维度之外加入了「弯」和「不弯」这个维度,硬生生在 Galaxy S 和 Note 系列中强加了 Edge 型号,扩大了消费者的可选空间。S6 Edge Plus 和 Note 5 除了有屏幕弯否的区别之外,Note 5 还照例配备了一支手写笔,配合三星自家的 TouchWiz 系统,可以实现抽出即画、悬浮操控以及多屏幕截图等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商务人士的考虑。
  更值得一提的是,S6 Edge Plus 和 Note 5 都配备了无线快充功能。三星宣称使用其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3000mAh 的电池可在两小时内充满,这甚至比有些手机使用线充的时间还短。如果三星能在无线快充的速度、能耗和发热方面做得异常完美,那么这将成为曲面屏幕之后有一个独家卖点。iPhone 6 和 6 Plus 是不支持无线充电的,而且传言中的 iPhone 6S 也没有无线快充的相关消息。更为过分的是,三星的 S6 Edge+和 Note 5 将在下一代 iPhone 发布之前的 8 月 21 号,抢先在北美发售。苹果,你怕了吗?
  除了硬件配置和独特卖点,三星还特意强调了自家的移动支付 Samsung Pay,结合安全性极高的指纹识别模块 Knox,Samsung Pay 能让使用者用一部手机取代所有银行卡、会员卡、积分卡、礼品卡等零散的卡片,通过指纹授权和单次验证完成任何交易,用户无需为安全性而担忧。Samsung Pay 将于 8 月 20 号在韩国正式提供服务,9 月 28 日登陆美国,接下来是中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
  发布会结束前,三星还奉送了一个小彩蛋――第二代智能手表 Gear S2 将于 9 月 3 号在柏林发布。在展示视频中,Gear S2 采用了全圆形表盘,应用图标也被设计成正圆形,整体风格有点像圆版的 Apple Watch,让人非常好奇。
  尽管三星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有所下滑,但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深厚的供应链系统并不会顷刻瓦解。三星还有机会在高端市场与苹果一争高下,在智能手表这个局面未开的市场上,三星乃至其它国际大厂也都有机会拿到入场券。
  所以,好戏即将开始。
  广告:迈出创业第一步,从足不出户免费注册公司开始。
  标签:三星智能手机Galaxy
  文章来源:a16z,TECH2IPO/创见 周益 编译,译文创见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原作者)将要谈论的话题将全部都是围绕微信的,但又不仅仅只是微信。正如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微信只是一个即时消息应用。但实际上,它还是一个入口,一个平台,甚至是一个移动操作系统,这取决于你怎样去看它。
  在即使消息应用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微信已经被人谈论的够多了,相关的文章也已经连篇累牍,但是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却鲜有人真正理解,微信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把无数公司都视为非常遥远的图景――仅用一部手机便能掌控世界――变为现实的。目前,微信的一些最重要的特色功能,比如接入本地生活服务,在中国以外的地方都是没有的,那为什么微信依然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呢?首先,最明显的原因是,它指明了 Facebook 以及其他消息应用可能的发展方向。其次,微信预示了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第三,微信展示了,同时作为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入口所应有的样子。
  最后,微信之所以值得我们关切,还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当整个国家从 PC 时代迅速跃进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目前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达 62%――会发生些什么。微信不是一个生于传统网络时代,然后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产品。它生于移动互联时代,并塑造了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
  不过,对于科技行业的人来说,微信最引人瞩目的,恐怕是它的 ARPU,即每用户平均收入。据估计,微信的 ARPU 至少为 7 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即时消息平台 WhatsApp 的 7 倍。它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补充一点背景:微信是什么?
  微信是中国最早和最重要的,用于在朋友和家人之间发送文字、语音和图片的即时消息应用之一。它于 4 年前由中国的投资控股公司腾讯推出,腾讯也是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在今年早些时候,微信拥有超过 10 亿注册用户,其中有 5.49 亿活跃用户,几乎所有用户都位于亚洲。作为对比,微信的活跃用户仅比 Facebook Messenger 少 1.5 亿,是日本的即时消息应用 Line 的 3 倍,韩国即时消息应用 Kakao 的 10 倍。(腾讯同时还是 Kakao 的投资方之一,另外腾讯还战略投资了一些美国的初创公司。)
  微信的下载是免费的,而它的广告盈利模式也才刚刚开始探索,那么它的 ARPU 奇迹是如何实现的呢?简单的回答是,它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除了最基本的通讯功能,中国国内的用户可以用微信招呼出租车、叫外卖、给朋友转账、买电影票、玩小游戏、办理航班值机、追踪健康数据、医院挂号、查询银行账户、付水电费、获取优惠券、听歌识曲、查询图书馆藏书、认识附近的陌生人、追踪明星动态、阅读杂志文章,甚至是向慈善机构捐款……等等,所有这些功能全部都可以在微信这个应用内实现。
  在微信这个案例中,聊天――而非其他的内容流或者搜索框――是居于用户界面最核心地位的。(虽然本文不讨论设计,但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应用倾向于在一个应用中整合尽可能多的功能,这与西方的开发者喜欢打造「应用群」是截然相反的。)
  微信启示录之一:「应用内应用」模式颠覆了「网页与应用」的对立
  从产品哲学的角度来看,Facebook 和 WhatsApp 通过统计每日和每月的活跃用户的数量来衡量增长,而微信更关心的,是如何贴近用户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的生活需求。所以,与 Facebook 和 WhatsApp 致力于打造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不同,微信致力于建立一种移动生活方式――它的目标是解决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需求,包括非社交方面的需求。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微信使用了一种开创性的「应用内应用」模式――数百万轻量级应用栖身于微信内,就像无数网页存在于互联网上一样。
  这让微信看起来更像一个移动互联网浏览器,或者可以说,它是一个配套了自己专有的应用程序商店的移动操作系统,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即时消息应用。
  这些轻量级应用在微信上被称之为「公众号」。在这个平台上,有超过 1000 万个经过微信认证的官方公众号,涵盖了八卦、科技新闻、银行、医院、药店、时尚品牌、汽车制造商、玩具公司、互联网创业公司、个人博客,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微信公众号与美国的社交网络认证帐号不同,美国的社交网络的认证帐号,主要是一种真实性验证和身份认证,而在微信上,公众号还可以获准使用很多专用的 API,比如支付、定位、直接消息、语音消息、获取用户账户信息,等。(并非所有的公众号都会使用这些 API,但使用这些 API 的公众号数以百万计。)
  对于最终的用户来说,添加一个公众号就像加一位好友一样简单。而且,因为用户添加公众号就意味着「选择性加入」了公众号,他们在公众号上实际上是一直处于「登入」状态的。这对那些使用频率低但比较重要的服务,比如管理信用卡状态或者水电费账单,尤为有效。这类应用非常适合这种「轻量」应用模式,因为用户可以省去单独下载一个全功能的本地应用的麻烦。这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在中国,开发官方微信公众号如此流行,以至于有些初创公司在投入资源开发和宣传他们的独立应用之前,会先在微信平台上测试他们的产品的 1.0 版本。对开发者而言,开发微信公众号的另一个好处是,不用对多平台进行适配就能实现核心的应用功能。开发者也不会被强制要求开发的产品与微信客户端的外观、体验保持一致,即他们不会被限制在一些 HTML5 的子集之下。因此,当用户与公众号进行互动时,微信可以做到让用户不离开微信客户端,就能获得完整的页面应用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微信制定了一些保护用户的强制规则(发送消息频率、传感器的使用授权),开发者依然能够提供独特的、定制的「类应用」体验。
  公众号,是即时消息应用的一个突破,也是微信成为中国众多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一席之地的公司、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聚集的鼎盛平台的原因之一。
  微信启示录之二:支付功能――通往移动互联网勇敢新世界的入口
  上文提到的「应用内应用」模式都是关于公众号的,但是这种模式得以发展的基础,却是微信的支付功能。微信为支付功能提供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公众号的入口,那就是微信钱包。微信钱包并不是真正的钱包,而是一个包含了多个精挑细选的、可以与用户进行交易的服务供应商的菜单,用户只需要添加付款凭证,之后就可以在微信中,购买这些精心定制的服务了。
  微信钱包对于微信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它是让微信得以迅速获取大量用户的支付凭证,并继而解锁整个生态系统变现技能的特洛伊木马。(从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Facebook 需要把 Paypal 的前 CEO 挖来领导它的即时消息平台的开发团队。)
  我们来感受一下微信钱包的普及和成功:至少五分之一的微信活跃用户注册了微信的支付功能,即在微信钱包中绑定了他们的银行卡或信用卡。开通微信支付功能,意味着可以直接、无缝的购买微信钱包和所有公众号中销售的产品及服务,以及参加任何与之相关的促销活动。
  再来想象一下假如这发生在美国:如果更多的用户在 Messenger 上绑定了他们的信用卡,Facebook 的平台上每天会发生多少交易?Pinterest 的购买按钮会有多少使用者?Snapchat 用户会有多迅速的从转账转为购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微信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可以看到西方社交网络和消费习惯潜在进化方向的窗户――如果他们能成功说服用户拥抱他们的支付平台的话。
  不仅如此,在中国,随着微信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微信开始通过使用二维码的方式,在实体商店、演出场馆、自动售货机、餐馆和酒店试行线下支付。这样做带来的网络效应是非常明显和深远的:采用微信支付的场所越多,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就会越多;而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越多,就会有越多的场所愿意接受微信支付,这样不断循环,最终惠及参与各方。
  所以,微信钱包的模式为什么能成功?这是因为微信钱包的菜单有如下几个可以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特点:
  1.内置服务的诚信有保障。前面提到过,能够进入微信钱包菜单的服务供应商,都是经过腾讯精心审查和挑选的;
  2.用户身份和支付方式认证的自动化;
  3.为第三方提供无需离开微信应用的无缝体验的能力。比如说,我经常听到有人说,用「微信叫一部出租车吧」,实际上他们使用的汽车分享服务提供商――嘀嘀打车的叫车服务。类似的,下面有一个通过微信挂号预约医生看病的例子,整个过程都无缝整合到微信应用当中去了,而这项服务是由第三方预约挂号平台
  这五张截图从左往右看,依次显示了通过微信钱包挂号预约医生的整个流程。
  需要指出的是,要实现这种直接预约医生看病的功能,微信并不需要向医院销售什么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反,微信只专注于维护他们的管道――对整合这些现有的服务进入他们的管道进行监督。通过「应用内应用」的模式,微信钱包轻松的将用户与各项服务的页面连接了起来。这也是微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通往移动互联世界的集成性浏览器的另一种方式。
  微信启示录之三:领先同侪的「造星」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微信支付的成功也非一日之功。微信钱包的广泛普及,有赖于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推广行动。举个例子,腾讯在去年春节期间,推出了一个叫做「微信红包」的推广活动,第三方广告商在一天之内向微信支付用户发放了 5 亿元的红包。再之前,微信和汽车分享服务商嘀嘀打车合作,通过提供免费乘车优惠和发放打车优惠券的形式,吸引用户开通微信支付功能。
  微信还开发了丰富的工具,让接受微信支付的公众号可以便捷的开通网上店铺,这样一来,每一个企业,包括没有先进技术和电子商务资源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够直接拥有一个移动互联网商店了。
  除了这些推广行动和大量资源的投入,微信还在开发初期就为支付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为支付系统提供了补贴。由此带来的用户接受度和入口模式,赋予了腾讯一种强大的「造星」能力。因为你的公司一旦被腾讯选为合作伙伴,成为微信钱包入口的一部分,你将会直接获得亿万用户,一战封王。
  有机会进入这样的分销渠道,对于任何伙伴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难以拒绝的,尽管这个平台也有风险。但是对于有些初创公司来说,在微信平台,他们还可以获得一些对等的经济利益,可以避免依赖微信平台的弊端:大多数在微信钱包入口被重点推广的服务,都已经从腾讯拿到了投资,或者干脆就是腾讯自己推出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其他拥有类似渠道能力的互联网巨头,比如阿里巴巴、百度、奇虎和小米,都纷纷不惜重金参与早期投资,与中国的顶级投资公司展开面对面的竞争。想象一下这样的趋势转移到美国会发生什么,比如 Facebook 或者 Snapchat 通过早期投资发现一些有潜力的优质项目。
  微信启示录之四:移动互联网不是悬浮于现实世界上空的灯塔,它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在谈论移动互联网的时候,经常会抛出这样一些概念,比如「情景感知」啊、「传感器功能」啊、「个性化」啊,「互动」啊,等等类似的词汇。但是在美国,这些概念不是还停留在口水上,就是作为孤立的功能存在于一个个不同的应用中。我们确实没有在美国看到微信这种层次的融会贯通、无缝衔接的移动互联体验。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美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就像是杀死了一头水牛,却只知道剥了水牛的皮去做皮革,却不懂得还有牛肉、牛奶等等可以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美国的大多数移动应用,依然停留在肤浅和表面的层次,并没有真正将手机的各个部分,从 GPS 定位到传感器到语音通话到摄像头,都充分的利用起来。
  所以,当美国的大多数应用只是把智能手机的摄像头用来拍摄人物或风景图片时,微信已经可以用摄像头来扫描英文单词并将其翻译成汉语,或者扫描二维码进行移动支付了。微信同样很好的利用了智能手机所有其他的传感器,来作为数据采集和输入的工具:它使用 GPS 帮助用户搜索附近的商店,它使用麦克风帮助用户听歌识曲,它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开发出了「摇一摇」功能,帮助用户与附近的陌生人聊天,它还使用蓝牙帮助用户将附近的邻居添加为好友。
  当把所有这些功能都放在一起时,可能就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由一家名叫「旦旦面」的中国玩具公司,生产了一款聊天公仔。这款聊天公仔具有蓝牙功能,并且可以与微信连接。将聊天公仔与你的微信绑定之后,当你在出差或外出旅行时,就可以通过微信中这个聊天公仔的官方公众号,向聊天公仔发送语音信息、提前录制的英语课程或睡前故事了,你的孩子能马上收听到这些故事和消息,并且还能用聊天公仔来回复你。
  尽管这个聊天公仔仅仅只是一个玩具,但它显示了将即时消息平台与线下的现实物理世界结合起来的巨大潜力――前提是这头「水牛」,或者说是智能手机的每一个部分,都被充分的利用起来。
  当然,像这样线上线下结合的优秀案例不胜枚举。比如,用户可以在 7-11 便利店的官方公众号上,体验非常便利的支付流程。用户只需要在销售点出示一下快捷支付的条形码,收银员使用标准的手持条形码扫描仪扫一下条形码,即可完成支付过程。之后,7-11 便利店还可以向扫码支付的用户针对性的推出一些促销活动。再比如,在「美味不用等」的官方公众号上,用户可以查询到附近餐厅的排队情况,甚至可以直接拿到排位序号,在线上等位,而不用亲自跑到餐厅门口排队等号。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苹果公司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蒂姆&库克提到,微信是 Apple Watch 上被使用最多的第三方应用之一。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目前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前景不可限量。
  微信启示录 5:当社交只是一项功能,而不是全部时,品牌经营者和明星们的双手终于被解放了
  2011 年,在微信刚刚推出的时候,与 Twitter 类似的社交网络――新浪微博――已经红遍中国,拥有高达数亿用户。各路明星、公知,各大知名品牌以及各种各样的公司都注册了官方微博帐号,并通过官方微博向成千上万的粉丝公开传播信息。这时候,对微信来说,要想使自己的公众号平台取得成功,就必须从社交网络的框架和限制中超越出来,建立一个实用性与功能性高于一切的新体系。
  这种重视功能属性甚于社交属性的设计理念,对品牌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美国品牌经营者在社交网络上还停留在发布静态、统一的品牌宣传文案,用户也只能进行点赞、收藏和转发时,微信向我们展示了,当品牌经营者拥有更多的选项与用户进行互动时,会发生些什么。举例来说,在 Facebook 上,星巴克可以发一条状态,介绍最新的优惠信息。但在微信上,理论上它还可以允许用户查询他们的礼品卡余额,下一份最喜爱的饮品的订单,寻找距离最近的咖啡店,或者收到一份根据当地天气情况特别推出的促销信息。在 Twitter 上,泰勒&斯威夫特这样的明星可以分享一条关于她的下一场演唱会的 140 个词的推文。但在微信上,她可以为购买了她的唱片的用户发送演唱会折扣码,或者给用户送出提前录制的每日早晨问候,然后向用户收取一小笔费用(已经有亚洲的明星开始这样做了)。
  这些功能中的任何一个,其本身都并不惊艳,类似的功能,在星巴克或泰勒&斯威夫特单独的官方应用中,应该都不难见到。关键点在于,品牌经营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内就可以实现这种形式的功能和互动。而且,由于微信公众号并不受限于社交网络的内容限制,使得他们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互动性的体验,并且最终获得更高的转化为消费的可能性。
  微信还给予公众号开发人员精确定位和分类用户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可以像精确制导一样,把正确的信息传递到正确的人群当中去。更重要的是,这些用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营销自动化工具都是完全免费的。尽管其他社交网络也能提供目标用户定位,但这些目标用户定位功能只用于广告投放上。在微信的这个案例中,品牌经营者可以自由的将这些工具用在任何他们与用户的互动当中去。
  有趣的是,因为公众号平台提供了用户「白名单」的功能,使得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都能建立易于开发的企业级解决方案。通过对访问和许可权限进行区分,用户「白名单」可以确保某些公众号仅对部分特定的人群开放,开发人员可以创建参考培训材料,文档共享工具,业务请求审批工作流程,内容管理系统,一线销售接口,等等。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甚至连幼儿园都能变为技术应用的先锋:
  这些截图来自成都 21 世纪幼儿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它展示了父母(ID 被列入白名单)如何看到孩子在学校里的实时状态更新(左图),以及当天孩子在学校的照片(右图)。
  这种方式,使得微信以比其他竞争的社交网络快得多的速度,迅速渗透到了各个企业当中去。
  微信的案例向我们很好的揭示了,当我们把「移动优先」的理念真正注入到平台、入口、社交网络和品牌营销中时,所能蕴含的无限可能性。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把同样的模式复制到别的地方,也不是为什么它不能(或者能)适应美国的国情。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企业应当如何重新思考它们的模式,从而引领,而不是落后于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另外值得分享的一点是,在微信推出的 2011 年之前,中国最流行的即时消息应用是 QQ,而 QQ 也同样是由腾讯开发的。QQ 起源于桌面系统,然后从 2003 年进入到功能机,2008 年进入智能手机平台。但是当腾讯认识到智能手机是如何真正改变互联网的游戏规则的时候,他们决定从零开始,推倒重来,而不是让 QQ 的开发团队去开发一个更好的移动版本。所以,微信是由一个腾讯内部重新组建的全新团队开发的,他们没有受到任何腾讯在 PC 时代留下的遗产所带来的影响。结果就是我在上面所谈到的,而且我也只是了解到了一些皮毛,谁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呢?
  广告:迈出创业第一步,从足不出户免费注册公司开始。
  标签:微信移动互联网即时消息应用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TECH2IPO创见专注互联网创业创新,我们报道最前沿的科...
我是猫哥,专注探索全球最新科技与硬件。
连续创业者,TMT自媒体人,搜狐IT《超声波沙龙》发起人兼主持人。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galaxy note edg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