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能用氢氧化钠钠能产生耐药性吗

甜梦胶囊能长期吃吗 长期吃会耐药吗_百度知道
甜梦胶囊能长期吃吗 长期吃会耐药吗
提问者采纳
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降低用药费用? 甜梦胶囊可以益气补肾荣昌 甜梦胶囊¥25,加辅料适量,制成1000粒,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17.5%氢氧化钠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建议服用调节神经的药物,脑血管栓塞及脱发也有一定作用。凡使药物都有毒性,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低价,食欲不振,脑卒中后遗症,所以改善睡眠质量主要是来调节神经的功能。那么,合并煎液,展开约3cm,绝对正品的优质药品:1,取出,失眠健忘,第二次1小时;对脑功能减退,为病患朋友提供厂家直供,腰膝酸软。 温馨小提示,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00 甜梦胶囊在全国各地的大药房和医院均有出售,如需长期服用应当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要求服用药品,晾干,展至约8cm。用于头晕耳鸣,加水煎煮二次,冠状血管疾患,滤液浓缩至适量.5小时,粉碎成细粉:13)为展开剂。 目前关于甜梦胶囊能否长期服用和耐药性的相关报道并不明确,心慌气短:10,是一种效果十分不错的治疗失眠的药品,即得,对照药材溶液5μl,喷以三氯化铝试液。供试品色谱中,甜梦胶囊能长期吃吗,静置,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第一次1,晾干,健脾和胃:康爱多药店致力于帮助老百姓提高用药水平。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制粒,取出,干燥?长期吃会耐药吗,养心安神。由上十七味,视减听衰: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用时间长都会造成依赖型,干燥,分别点于同一用0,装胶囊,浓缩至稠膏状,滤过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甜梦胶囊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氢氧化钠能产生耐药性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氢氧化钠能产生耐药性吗
那玩意有极强腐蚀性,会灼烧食道的,不是可以吃的
是强碱,有强烈的腐蚀性,能给玻璃都腐蚀了,更何况人呢
不能,它只是强碱
吃了会毒死你
一般谁会吃那玩意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人民日报:合理使用抗生素就不会产生耐药性|抗生素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人民日报:合理使用抗生素就不会产生耐药性
  合理使用就不会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不只是过度使用,准确地说是不规范使用。该用的抗菌药物一定要用,不该用的一定别用,最忌讳“温柔一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感染科主任医师郑波在出门诊时,好几位患者来询问:自己是不是感染了超级细菌?怎么吃了头孢拉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等好几种消炎药都不见好?
  郑波说,其实这些患者感染的都不是超级细菌。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细菌耐药室副主任李娟说,超级细菌可怕就在于它的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指的是菌株具有在更高浓度的抗生素剂量下存活或生长的能力,抗生素治疗剂量所达到的浓度不能将其抑制或杀灭,因此导致临床治疗无效,病人会因为严重感染出现高烧、痉挛、昏迷甚至死亡。这种细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某些种类的耐药菌,人类已经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曾发出警示称,中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0%,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如果再不遏制抗生素滥用,将不仅是中国的灾难,可能引发全球的灾难。
  我国从2005年成立“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与“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全国各地约150家医院加入了细菌耐药监测网。从监测结果看,我国细菌耐药形势严峻,部分细菌的耐药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近10多年来,革兰氏阴性耐药菌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耐药最严重,临床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细菌耐药缘于抗生素滥用。如果不滥用抗生素的话,会不会产生耐药性?对此,全国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抗菌药物组副组长、浙江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永红教授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说,合理使用抗生素就不会产生耐药性。
  由于担心产生耐药性,一些人把抗生素当作是洪水猛兽,甚至拒绝使用抗生素。一位家长坚决抵制使用抗生素,尽管孩子细菌感染已经很严重,但还是坚持让孩子“扛过去”,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给孩子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专家表示,使用抗生素最好是“一刀毙命”,最忌讳的就是“温柔一刀”。由于使用剂量不足,细菌慢慢会习惯抗生素,长期下去就会产生耐药性。
  李娟说,抗生素滥用的含义除了通常理解的过度使用,准确地说是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使用指征、使用剂量、剂型、频次、使用周期等,都有严格规定。不按照这些规定使用,也会造成耐药菌的产生。多用抗生素不对,不用少用也不对。个人使用抗生素关键是规范使用,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要擅自改变使用的剂量、次数和时间,减少耐药细菌出现。
  “该用的抗菌药物一定要用,不该用的一定别用。”郑波强调,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不是相信非专业人士的经验。
  细菌耐药蔓延,让人难以逃避
  ●个人不滥用抗生素,只能避免自己体内产生耐药细菌,但不能避免环境中的耐药细菌,健康人可能直接感染耐药细菌。防控细菌耐药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黄大妈今年65岁,家住河北保定,每天早晚两次去跳广场舞。她吃得香、睡得着、身体棒,几乎从不生病吃药。像她这样的人,细菌耐药估计沾不上边。而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首份全球抗生素耐药监测报告,让她有点坐不住了。
  该报告涵盖全球114个国家的抗生素治疗监控数据,是迄今关于细菌耐药最全面的报告。报告指出,所有国家各年龄层的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抗生素耐药性的冲击,对公共卫生形成重大威胁,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
  面对耐药细菌冲击波,不滥用抗生素的黄大妈能否安然无恙?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肖永红说,不滥用抗生素,只是自己能避免体内产生耐药细菌,但不能避免环境中耐药细菌。吃的动物肉食中有,因为养殖动物使用过量的抗生素;吃的蔬菜表皮有,因为生长土壤被污染了;你所接触的其他人可能携带耐药细菌……耐药细菌无处不在。
  郑波说,耐药细菌的防控,有点像接种疫苗。尽管你自己接种了疫苗,但周围的人没有接种,形不成免疫屏障,没有群体效应。耐药细菌依然会在人群中传播变异,最终会感染给健康人。治理耐药细菌,要实行群体保护,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每个人都无法逃避它。出现耐药细菌以后,健康人可能直接感染耐药细菌。就像肺结核病人一样,新发肺结核患者感染的就是耐多药结核细菌。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李娟强调,耐药细菌的传播方式,和其他细菌的传播方式是一样的,没有特殊性。尽管目前超级耐药细菌主要集中在医院,但从医院扩散到社区的风险确实存在。
  10多年前,我国大肠杆菌(携带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一类耐药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医院。而根据最近的文献,目前在医院和社区的检出率已没有明显差别。便捷的交通和频繁的人口流动也为耐药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以“NDM―1”超级细菌为例,从2009年最早在印度首次被发现,到2011年已迅速播散到全球五大洲。
  李娟说,耐药细菌的传播蔓延扩散是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个人无法置身事外。防控耐药细菌的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特别是相关部门应做好耐药监测,制定防控措施,减缓和阻断耐药细菌的产生和传播。
  没必要对耐药细菌谈之色变
  ●耐药细菌与普通敏感细菌相比,并不具有特殊的致病力。通常情况下,一个具有正常抵抗力的健康人,并不会轻易感染
  郑波看完一个病人之后,他总会去洗手,消消毒。病人说,医生是不是嫌自己脏,看完病就去洗手。他说,这是对病人的爱护,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和院内传播。
  耐药细菌一般不通过空气传播,大多通过接触传播。郑波建议最好少去医院,尤其是大医院,减少感染的机会。这些地方是耐药细菌存在最多的地方。好多人去医院不注意手卫生,随便接触医院里的物品,离开医院后也不去洗手,感染几率大增,也容易传播给别人。
  肖永红接诊的患者中,不少患者平时抗生素已经用到最高级。感冒发热用,腰酸背痛用,闹肚子还用,甚至有人当成预防感染药,没事就来两片。他说,要破除抗生素在老百姓心目中“万能药”的印象。抗生素根本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也无法杀死病毒。应指导老百姓合理用药,告别抗生素依赖。
  滥用抗生素,关键是管住医生的手。我国曾出台“史上最严格的抗生素使用规定”,持续开展专项治理抗菌药物活动。3年来,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明显提高。手术一类伤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以前的80%―90%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但耐药细菌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对普通中国百姓来说,没必要对耐药细菌谈之色变。”李娟强调,耐药细菌与普通敏感细菌相比,并不具有特殊的致病力。通常情况下,一个具有正常抵抗力的健康人,并不会轻易感染耐药细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就能有效避免耐药细菌的感染。
  对于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开发新药成本非常高。郑波建议在开发新抗菌药物的同时,应该重视老药的合理使用。呋喃妥因是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种有效药,每百片只有4元左右,药厂不愿生产,企业不愿配送,价廉的抗菌药物已很难在医院觅到踪影。他认为,在医改中,要加大对价廉抗菌药物的扶持力度,让这些经典老药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在应对耐药细菌的过程中,让经典老药有用武之地。
  李娟建议,加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细菌感染的指征和治疗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杜绝无处方情况下私自购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和规范畜牧业中抗生素的使用。动物和人用的抗生素要有所区别,用于人的尽量不要用于动物。减少抗生素的环境残留。不良制药企业将含有抗生素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情况依然存在,环保部门也要做好这方面的管理。
  抗生素
  抗生素又称“抗菌素”,作用是杀灭导致疾病的细菌,因而对细菌引发的疾病有治疗作用。总体来说,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它对病毒引发的疾病是无治疗作用的。常用药中的抗生素有沙星类、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等。具体包括:链霉素、氯霉素、甲砜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甲硝唑、磺安密啶等。
  (卫 边)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抗生素耐药性 到底是个啥?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抗生素耐药性 到底是个啥?
细菌 耐药 超级细菌 对抗感染 水中排放抗生素 农业应用抗生素
上个世纪初,世界上三分之一人死于肺炎、结核、肠炎及腹泻。今天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因肺炎和流感死亡的人数则不到4.5%。 这是人类应用抗生素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1]。而现在人类却又走到了事情的另一个极端: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及广泛传播。
一项世界规模的宏基因组研究显示含耐药基因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2]。这意味着人类即将回到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医疗体系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会退回到一百年前的境地,轻微的细菌感染都可能引起致命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在2011年世界卫生日提出了“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口号,呼吁制止耐药性的传播[3],并于2014年4月公布了首份基于全球114个国家数据的全球抗生素耐药性报告[4]。。
抗生素耐药性,到底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听到很多种“药物耐受”,有些耐受是发生在人身上——比如糖尿病患者反复使用胰岛素,其效率就会降低;慢性疼痛患者反复使用止疼药物,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但抗生素的耐药性则不同,并不是人体对抗生素产生耐受,而是人体内的病原体产生耐受;而病原体会传播。这就是为什么抗药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哪怕你不吃抗生素也会和你有关系。
按照定义,耐药性指“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发生改变,使原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变得无效[5]。”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之后,抗生素在体内无法识别病菌或对其发起攻击。假设耐药致病菌在世界范围传播,那么所有感染这类病菌的患者都无法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控制病情。通俗地说,抗生素的耐药性,其实是在体内产生了耐抗生素的一种新型病菌,而这种新生物的出现可对全人类的健康形成威胁。
耐药性有多可怕?
曾经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救命,而如今可能几百万单位也无法产生任何效果。上世纪60年代抗生素的全盛时期,全世界每年约700万人死于感染性疾病,在本世纪这个数字却上升到2000万[6]。即使个体没有滥用抗生素,也可能受到滥用抗生素而培养出的耐药菌的感染。
2012年出现了约45万新发耐多药结核病例,目前广泛耐药的结核病已经出现在92个国家及地区,这些出现耐药菌株的患者不得不面对着更长的疗程和较差的治疗效果[7]。而广泛耐药结核菌、耐青蒿素疟疾和耐三代头孢菌素的淋病,如瘟疫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则意味着这些我们曾经攻克了的疾病可能再次成为全人类的不治之症。我们将来要面对的病菌会是一百年前的加强版,亟需研发基于全新作用靶点的新药来应对。而新药开发毕竟是个浩繁的工程,难以赶上细菌变异的速度。如不能对耐药菌加以控制,这将不再是个人治疗成本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
为什么会有抗生素耐药性?
了解耐药性,首先要从抗生素的“抗菌”机制谈起。好比程咬金的三板斧,抗生素战胜细菌也无非就靠那么几招: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2)抑制蛋白质的合成;3)抑制 DNA 的合成;4)感染细菌生长繁殖。
细菌抗药性产生机理示意图: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改变自身结构,来削弱抗生素的作用效果,从而产生耐药性。具体比如:合成药物失活酶,引起药物失活; 激活药物外排泵,减少药物吸收;通过对细胞壁加强修饰,抑制药物摄取;修饰药物靶标,使得药物无法结合发挥药效。 图片来源: 作者编译
细菌的祖先可以追溯到30亿年前,它们对环境具有奇强的适应能力,这主要得益于亿万年不间断的进化。耐药菌种的进化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现象。随着抗生素的出现,对药物敏感的菌株陆续被杀灭。然而随着微生物自身代代繁衍,偶然的基因错配可形成少量对药物不敏感的突变菌株。基因错配是自然界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的事情。就在这一秒,可能你的肠道里的大肠杆菌里就冒出一个突变菌体。可是要让一个“偶然的错误”变得有意义,而且可以很有影响力,就需要强大的繁殖力。当然,对于细菌这种简单生物来说,也不算太难。
这些被祖辈视为“歪瓜裂枣”的细菌幸运儿身上到底有哪里变得不一样呢?有的改变了抗生素与之作用的靶点,让抗生素摸不到门路;有的则身披铁布衫,让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菌内;还有的主动出击产生钝化酶,让抗生素失活。总体来说,他们都是通过自身主动发生结构性改变,而让“呆板守旧”的抗生素无功而返。
抗生素的种类和战斗模式是有限的,而细菌却可以万千变化躲避打击。就这样,那些抗生素打击不到的落网之鱼可凭借其顽强的生存力不断壮大,它们不仅可自身繁衍,还可以把“抗性”通过基因传染给其他细菌。
抗生素滥用是耐药性泛滥的最大推手
基因突变是产生耐药细菌的根本原因,但如果没有抗生素滥用,耐药性不会以如此快的速度蔓延开来。
突变是偶然事件,大部分的突变其实没有效果,剩下的那些突变里绝大部分又是有害的,只有极少数在有害之余还能附送微弱的耐药效果,有利无害的突变简直微乎其微。一次突变就让细菌获得完美耐药性几乎不可能;现实中的耐药性几乎都是逐步积累突变、逐步提升的。
在抗生素大规模医用之前,耐药效果对细菌几乎没有意义,突变自身的有害效果更加重要,所以耐药性基本不可能传播开来。正常使用抗生素能杀死几乎所有的目标细菌,个别漏网之鱼通常也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殆尽。其中一些细菌个体虽然已经带有耐药性的萌芽,但这些萌芽不足以抵御正常剂量抗生素,也会随着个体死去而消失。因此,耐药性即便能够传播也是非常缓慢的。
然而,如果机体出现感染时,未能一次性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把细菌彻底杀死,就会让这些不那么敏感的萌芽菌株留存下来建立新的种群;新种群会在此基础上继续突变。剂量使用不足,没有完成疗程,更换过于频繁,这些因素都会大大降低杀菌效果,让急性感染转为慢性感染,迁延不愈,给耐药菌可乘之机。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还不仅仅是促生抗药性。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造成肝肾损伤,影响儿童牙齿和骨骼发育。此外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还可能打破体内菌群平衡,引起某种细菌不受制约的条件下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据跟踪调查研究显示,长期食用抗生素可降低人体免疫力,提高患癌症的风险[12]。
院内感染是耐药菌滋生的温床
因医院内住院患者大多病情较重,感染者较多,使得医院成为耐药菌交叉感染的温床。根据2013年的数据,美国多种院内耐药菌感染较2008年翻了2-4倍[8]。具有“多重抗药性”的顽固分子,被人们冠以“超级细菌”的名号。传统的超级细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最近发现的产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NDM-1)耐药细菌则具有“泛耐药性”,让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束手无策。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疾病学会预计一旦感染此类细菌,至少10年内无药可治[9]。
所谓超级细菌,超级在它对很多抗生素均无效,而不是致病能力非凡。图片来源:
尽管叫做“超级”,它们在致病力上却不具有任何超能力,仍然是相同的感染症状,只不过任何抗生素都拿它没有办法。一旦感染“超级细菌”,患者可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死亡。因无药可治,医生也对此束手无策。目前这种水火不进的“超级病菌”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中国疾控中心和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2010年对既往保存的菌株进行检测时,已检出三株 NDM-1 阳性菌株[10]。
农业中抗生素应用同样值得关注
与农产品中抗生素使用量相比,人用抗生素量相形见拙。全球90%以上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食用动物身上。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数据,2013年美国市场上出售的抗生素中73%由兽医购买[13]。中国2010年畜牧业抗生素消耗量则是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畜牧业大量使用青霉素、四环素和氯四环素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牲畜产量,而非治疗疾病。
美国 FDA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想禁止以上抗生素添加,却迫于国内畜牧业压力未能施行。如今这一禁令又被 FDA 提上议案。研究显示由于饲料中大量抗生素添加,美国农场养殖牛的四环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9%和12.7%,远高于北美野牛(分别为8%和4%,尽管如此该数据也超过了研究人员的期待值)[14]。
抗生素在土壤和水体中是自然存在。随着农业对环境的改变,无论是否直接经废水灌溉,土壤中获得的细菌的耐药性都非常高。提示细菌耐药性已经传播,抗生素的使用对环境的改变不可小觑。在不知不觉中低剂量长期摄入抗生素,可加速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国外已有对环丙沙星不敏感的个案报道,推测与环丙沙星在鸡饲料中添加造成食物残留有关[15]。食物(如养殖鱼类)的抗生素残留,也可引起过敏症状。
抗生素过敏也普遍存在,但和耐药性不是一回事
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共131.7万例,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占39.3%[11];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熟知的抗生素过敏。
虽然都是抗生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耐药性和过敏是两件不同的事,前者是细菌与药物之间的恩怨,而后者则是药物和个体间的纠缠。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但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最为常见。以青霉素过敏为例,青霉素生产储存过程中产生或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生成青霉噻唑类物质,这类物质可在人体内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也就是过敏症状。小时候打青霉素针都需要做“皮试”,就是为了检查是否有过敏。
青霉素过敏因人而异,却十分常见,平均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具体表现包括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诱发过敏性休克。过敏的作用机制与抗生素成分本身有关,口服抗生素也会引起过敏。但因口服制剂的首过效应,体内吸收利用度远低于静脉注射,引起的过敏症状较轻。目前临床使用口服抗生素一般不做皮试,如果患者无过敏史可直接服用。
虽然从理论上讲,摄入环境抗生素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但在自然界中抗生素的剂量很小,几乎不足以引起过敏反应,公众没有必要为此担忧。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个例,比如最近美国报道的一个因食用蓝莓派而出现重度过敏症状的病例,是因为蓝莓中含有的链霉素导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病例本身既往有哮喘病史,因此对于既往有过敏性疾病的人来说,确实谨慎为好[16]。
耐药性泛滥,应该怎么做?
美国乐坛天后凯利·克拉克森( Kelly Clarkson) 在她的一首流行金曲“Stronger”中这样唱到:”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那些没能打倒你的对手,使你变得更强。细菌的耐药性也是同理。身处“后抗生素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应对耐药菌的蔓延的严峻局势呢?
首先在社会各个层面应进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宣传。个人和医生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到“对症下药”,并严格控制用法、剂量和疗程。临床用药时应开发快速细菌检定方法,尽早获得细菌耐药信息,避免盲目用药。治疗时可采用多药联用,减少耐药的可能。医院应组织传染病学科及相关专家,对院内抗菌药物使用加强监管并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此外因耐药菌出现的速度要远高于新抗菌药物研发的速度,一些具有研发能力的公司为了利润,会转而将注意力转向治疗慢性病的药物,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应对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发加以鼓励和扶持。(编辑:粉条er)
参考文献:
CDC. Achievements in Public Health, :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MWR Weekly 48(29): 621-629. MMWR, 30 July 1999
Nesme J et al. Large-Scale Metagenomic-Based Study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the Environment. Current Biology, 2014; DOI:10.1016/j.cub..
WHO. World Health Day-7 April 20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7 April 2011. &http://www.who.int/world-health-day/2011/en/&
WHO.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lobal Report on Surveillance 20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pril 2011. &http://www.who.int/drugresistance/documents/surveillancereport/en/&
WHO. Drug Resistan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www.who.int/topics/drug_resistance/en/&
杨宝峰. 药理学[M].(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
WHO.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pril 2014.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94/en/&
Shlaes DM et al. Commentary: The FDA Reboot of Antibiotic Development.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13; DOI: 10.1128/AAC.01277-13.
ECCMID. Spotlight on the NDM-1 “Superbug” Highlights the Long-standing but Increasingly Alarming Situ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lobally. News Medical, 6 May 2011.
Zhang, R et al. Emergence of NDM-producing non-baumannii Acinetobacter spp. isolated from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 853-86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5 May, 2014. &http://www./WS01/CL.html&
Velicer CM et al. Antibiotic Use in Relation to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Feb. 18, ):827-835.
NRDC. Food, Farm Animals and Drugs. Natural Resources Defence Council. &http://www.nrdc.org/food/saving-antibiotics.asp&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Wild American Bison Compared With That of Farm Cattle."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8 March 2008.
Butt T et al. “Ciprofloxacin Treatment Failure in Typhoid Fever Case, Pakista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9.12 (2003): .
American College of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 (ACAAI). "Allergic reaction to antibiotic residues in foods? You may have to watch what your fruits and veggies eat."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3 September 2014.
文章题图:medicalschoolinterviewstheknowledge.
你可能感兴趣
许多人误以为溢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性的意思是"一个人随便用抗生素,以后他得大病时抗生素就不管用了。”,虽然这是错的,我却希望大家都这么以为。
引用文章内容:抗生素耐药性,到底是什么?。。。说的好复杂的样子极简模型如下:1、一开始有1亿个真菌,其中有个没有耐药性,于是最开始的抗生素A把真菌杀到还剩下10个,病症从临床上已经观察不出来了(还剩10个你也想翻天?哼哼)2、你以为这10个真菌不能翻天?达尔文主义者分分钟教你做人,于是这10个真菌卧薪尝胆,终于某天在会稽山。。。。开始指数级增长,又增值到了1亿个。。于是当年的抗生素A已经没用了。3、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达尔文
_(:з」∠)_
引用文章内容:上世纪60年代抗生素的全盛时期,全世界每年约700万人死于感染性疾病,在本世纪这个数字却上升到2000万[6]。考虑人口的增长没?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115)
最后的注释16没列出来= =
引用文章内容:上世纪60年代抗生素的全盛时期,全世界每年约700万人死于感染性疾病,在本世纪这个数字却上升到2000万[6]。考虑人口的增长没?
引用文章内容:抗生素耐药性,到底是什么?。。。说的好复杂的样子极简模型如下:1、一开始有1亿个真菌,其中有个没有耐药性,于是最开始的抗生素A把真菌杀到还剩下10个,病症从临床上已经观察不出来了(还剩10个你也想翻天?哼哼)2、你以为这10个真菌不能翻天?达尔文主义者分分钟教你做人,于是这10个真菌卧薪尝胆,终于某天在会稽山。。。。开始指数级增长,又增值到了1亿个。。于是当年的抗生素A已经没用了。3、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达尔文
_(:з」∠)_
引用 的话:考虑人口的增长没?这里主要是想表示虽然抗生素问世已久,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仍然很多,数字上并没有减少。没有考虑到人口增长引起的总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变。
许多人误以为溢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性的意思是"一个人随便用抗生素,以后他得大病时抗生素就不管用了。”,虽然这是错的,我却希望大家都这么以为。
引用 的话:考虑人口的增长没?从wolfram查1960年30亿,本世纪70亿
引用 的话:考虑人口的增长没?受教了,不拘于数字分析存在因素,小生佩服
可是耐药性和滥用抗生素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不用抗生素就好不了的,当然不算滥用。那么:比如某人病了,用不用抗生素,过一段时间也会好,那么,这时使用抗生素就叫滥用了吧。如果要保证病人能好,那么要么是抗生素消灭细菌,要么人体的免疫力自行消灭细菌。但是无论哪样,细菌都能进化。用抗生素——能抵抗抗生素的细菌存活——繁殖——耐药细菌不用抗生素,人体免疫力杀灭——能抵抗人体的免疫力的细菌存活——繁殖——强致病性细菌那无论是否滥用抗生素,都会培养更强的细菌?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is gonna leave a scar.
关于耐药与过敏还有新研究:有研究指出,院内感染并伴有耐药的病人对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过敏的比例显著高于一般人。与普通病人相比较,感染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患者更是增加了对青霉素过敏的易感性(P&0.05)。与普通病人相比较,院内感染并伴有耐药的病人对抗菌药的过敏更为常见(P&0.05)。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如果换用其他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而在一般人群中青霉素过敏其实相对比较常见,大约有10%左右的人会有。研究者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赫尔西医疗中心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共计369721例患者的电子档案试图分析是否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对抗生素的耐药有更高的易感性。他们在整个研究周期中对各年龄段的病人按照感染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进行了分类。通过三年,感染VRE增加了24%易感性,,MRSA,12%,C.diff,16%,而普通患者则只有6%。除了青霉素,其他抗菌药过敏的易感性显著高于每一个耐药的疾病类别,感染了VRE的33.6%,MRSA,17%,C.diff,32%,而普通患者则只有7%。研究者指出以上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确定青霉素或其他药物过敏能改善药物的选择或预防耐药的产生。
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值得关注,一不小心就怕成为阿喀琉斯的脚踵。
引用 的话:最后的注释16没列出来= =你指什么?我看有[16],最后面也有16啊?!
之前那位专家说喝水十万年也仅仅相当于吃一片头孢药片,话是没错,只是方向错了。用实话忽悠人,才是最可恨的。
抗生素滥用是耐药性泛滥的最大推手,这一节没看懂。 ------------------------------------------------- 不用抗生素,100个耐药菌正常繁衍。 用了抗生素,杀掉90,剩下10个继续繁衍。 结论:抗生素加速了耐药菌的繁衍和传播。 ------------------------------------------------- 这逻辑到底是怎么来的???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不规范给药也是个重大诱因。
耐药菌在获得更多耐药性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的很多优势,有利必有弊,在自然环境下,耐药菌是竞争不过非耐药菌的,尤其是泛耐药菌。其实这给我们提供了对抗耐药菌的灵感——能否通过施加逆向进化压力的策略对耐药菌进行遏制?
引用 的话:不规范给药也是个重大诱因。以后要乖乖吃药了,但,医生也不规范的情况也有的,肿么破?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引用 的话:以后要乖乖吃药了,但,医生也不规范的情况也有的,肿么破?呃,那就不好了……
引用 的话:。。。说的好复杂的样子极简模型如下:1、一开始有1亿个真菌,其中有个没有耐药性,于是最开始的抗生素A把真菌杀到还剩下10个,病症从临床上已经观察不出来了(还剩10个你也想翻天?哼哼)...然后10个就被白细胞吞了哦呵呵呵
&p&养殖业占百分之七十啊,为什么讨论重点还在人体用药上!&/p&
引用 的话:。。。说的好复杂的样子极简模型如下:1、一开始有1亿个真菌,...抗生素用于细菌,不是真菌,连这点基础都搞不清楚,就不要打比方了。
以后感染者就把血液通过管子接出来,煮沸,再输回去。这样菌类就都死掉了。
引用 的话:之前那位专家说喝水十万年也仅仅相当于吃一片头孢药片,话是没错,只是方向错了。用实话忽悠人,才是最可恨的。不懂,求解释------------这是一种自我毁灭吧
作者肯定不知道超级抗生素替加环素,分分钟教超级细菌做人。这是人类已知的最强超广普抗生素且从未发现有细菌可以对它产生抗药性。不过不幸的是它太强大了把人体内所有有益菌都杀了,于是粪便银行产生了。
引用 的话:你指什么?我看有[16],最后面也有16啊?! 留言的时候缺了16的注释
有一个不靠谱的想法...人们最后会不会被这些微生物细菌所毁灭啊?
引用 的话:以后感染者就把血液通过管子接出来,煮沸,再输回去。这样菌类就都死掉了。煮沸是不可能的,这太傻逼了。不过确实有类似的思路。好像哪个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愣是用过滤血液的方法治好的?
引用 的话:抗生素滥用是耐药性泛滥的最大推手,这一节没看懂。 ------------------------------------------------- 不用抗生素,100个耐药菌正常繁衍。 用了抗生素,...细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滥用抗生素,杀死了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有利于耐药菌的繁殖。
引用 的话:细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滥用抗生素,杀死了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有利于耐药菌的繁殖。对的 抗生素的使用确实是促进了抗抗生素类细菌的繁殖但是只要感染的人还想活命 那么最后处理后都是会杀死人体内的绝大部分细菌而这样一来总会出现某种类型的细菌最后存活并且壮大的只是最后得到的细菌种类不会是能抵抗抗生素的类型罢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来水厂能用氢氧化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