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怎么治疗的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如何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如何治疗
基本信息:男&&52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痛风急性发作期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各关节基本恢复正常,但是,双脚趾各个关节还稍微有点肿,行走的时候仍然关节疼痛(休息的时候没有疼痛感),走路有点瘸。现在服用别嘌醇(每日二片),每日喝水毫升,每日服碳酸氢钠3-6片请指点怎样治疗关节疼痛。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治疗各种神经疾病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黄冈第二社区医院,湖北省黄冈市&&&全科
建议: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1。饮食控制: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肉类,少食动物内脏,戒酒,少吃海鲜等。 2。药物治疗:消炎止痛⑴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发作有特效,可作为诊断性治疗,为首选用药 ⑵非甾体消炎药。有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奈普生、塞来昔布等.⑶糖皮质激素能迅速缓解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但停药后易反跳,上述两类药无效或禁忌时用,或全身症状较重时才使用。
擅长:痛风、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雷诺病、癌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上海德杏堂中医院&&&
建议:痛风性关节炎与体内尿酸产生过多和排出减少有关。过多的尿酸在关节局部沉积会引起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比较急,患处红肿热痛,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过合理的用药调理一至两周可缓解,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则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调节饮食,营养过剩、肥胖会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常有高血压、高血脂登疾病,所以一定要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另外要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如白菜、胡萝卜等,减少高脂肪的食物摄入,此外,还要戒烟戒酒。2、锻炼应对,长期关节炎会导致肌肉萎靡,锻炼时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方式,在锻炼时要注意时间、方式、强度,在有肿胀的时期,不应锻炼,锻炼的类型应根据自己关节炎的部位不同,妥善选择,从小量的运动开始,运动时不要造成关节疼痛。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恢复。像一般的饭后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3、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也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急性期的抗炎止痛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具体应根据患者有无肾结石选择具体用药,降尿酸的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促进尿酸排泄类。4、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治疗,积极的心态可以提高免疫力,保证心情愉快,不悲观被动,主动应对治疗,此外还要合理安排睡眠,保持精力的充沛。5、热敷关节炎处,挡关节炎发做时,可以用毛巾蘸热水,敷在患处,每天20分钟,可以来回换几次毛巾,保持毛巾的热度,这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
擅长: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崇左市人民医院&&&内科
建议:痛风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各种疗法,本着先治急症,愈后预防,日常保健的思路,最大程度的避免痛风频频发作,进而能享受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过了急性期后再配合服用安肌肽复配1-3个月以上,平衡嘌呤代谢,长期系统调理。这其中,痛风的预防和保健,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而食疗以其安全,廉价,无毒副作用,成为痛风保健环节重中之重。食疗里面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樱桃,灵芝,土茯苓,昔米仁,木瓜,百合,车前子(草),玉米须,枸杞,蒲公英,葫芦科植物等。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全科
建议:患者患上痛风性关节炎后,起治疗的问题呢就是患者关注的问题,患者要到正规的地方去检查治疗才是最正确的。患者在平时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武汉市第八医院&&&全科
建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和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均可以口服风湿骨痹散Ⅱ号和外用药物。急性期可同时服用西药秋水仙碱,首次口服0.1-1.0毫克,以后每2小时0.5毫克,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时停用。24小时内剂量不应超过5毫克。以后可给维持量,每次0.5毫克。每日1-2次;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在口服龙蛇风湿散和外用追风透骨膏的同时改服西药痛风利仙,每次0.5毫克,每日1-2次,直至尿酸下降到正常现象。用药期间可同服小苏打(每日3.0克),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低于2000毫升),疗效将更为显著。 外用黄膏药外敷,每天换药一次。 1、洗药:双花20克 连翘2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黄芩20克,艾叶30克,川椒20克,桑寄生30克,当归20克 透骨草20克 ,加水适当,每次洗2次,洗完后再将膏药外贴。 比较严重的可以用青霉素(需试敏), 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用洁霉素, 庆大霉素, 也可以加适量的地塞米松,每天一次,可以连用三天,一般临床症状会消失的。 痛风症是近几年发病比较多的一种疑难症。令一些医生十分为难,因为没有治疗经验,按教科书上讲的用“痛风”专用之药物,或按其介绍的理论去治疗没有较好的疗效。我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这类病实际于劳累,风湿有很重要的关系,似是“ 热痹”类病症,所以用上法治疗每每奏效,还未风不效者。
副主任医师
&&&外科_骨科
擅长: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椎病、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闭合性骨折,骨病,以及软组织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外科_骨科
建议:痛风性关节炎如何治疗,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急性期的治疗应祛除诱因并控制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常用药物包括:(1)非甾类抗炎药 急性期首选的止痛药物,症状控制后停药。应用期间注意监测血肌酐水平。(2)秋水仙碱 非甾类抗炎药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开始时小量口服,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停药。用药期间监测不良反应。(3)糖皮质激素 如果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急性期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临床常选用德宝松肌注。2.缓解期的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再次急性发作。(1)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别嘌呤醇,根据尿酸水平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2)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苯溴马隆。应强调的是,降尿酸药物可能诱发急性关节炎,因此在急性期不宜使用,而且此类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尿酸性关节炎)(别名:尿酸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  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常常为单侧性突然发生。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作血尿酸检查可以确诊。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就诊科室:骨科 内分泌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40岁以上的男性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关节常用药品: 疾病自测:
北京同仁医院&&&五官科_耳鼻喉科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军区总医院&&&内科_风湿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痛风性关节炎看什么科呢
温馨提示: 痛风性关节炎,是日前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疾病,常常遭受彻骨的疼痛,还会阻碍患者的正常活动。尽快治疗很关键,那么痛风性关节炎看什么科呢?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痛风是现在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多发生在30岁以上的男性,那患了痛风应按摩哪个穴位对痛风治疗有帮助
云南白药创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凭借神奇的疗效,畅销海内外,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秘密。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购买了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雪梅大夫本人发表
好大夫在线将于日23:30至日07:30对网站进行升级,届时网站无法使用,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医学知识篇
痛风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全网发布: 18:15
&&&高尿酸血症及性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中男性占95%,发病年龄高峰在40-45岁,且多与腹型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伴发,易发生心脑血管病。&&& 典型的分四期:&&&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当血尿酸值大于416umol/l时即为为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此期可以持续多年,但随着病程及尿酸值的增加的发生率也增加。&&& 2、急性发作期&&& 急性性的发生80%有诱因,如进食高嘌呤食物(海鲜及动物内脏)酗酒,疲劳,关节局部损伤,寒冷刺激,利尿剂,化疗药。2/3的以第一趾跖关节为首发部位,局部出现急性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多于夜间发作,发病急,剧痛难忍,多于数天或数周内可以自行缓解。&&& 3、无症状的间歇期&&& 反复的后可以形成石,典型的石在耳轮处,也常见于第一趾跖,石是的特征性病变,当大量的石沉积在关节可以引起骨质侵蚀缺损,周围软组织纤维化,关节僵硬畸形。&&& 4、慢性期40%的慢性患者伴有肾损害,表现为慢性尿酸性肾病,尿路结石,也有诱因下发生急性尿酸性肾病,可以迅速发生肾功能衰竭。尿酸结石在X线上不显影,可以在B超检查时发现。慢性尿酸性肾病早期出现肾小管病变,表现在夜尿增多,低比重尿,部分患者会进行性肾衰竭。性诊断标准(美国协会诊断标准)1.滑液检出尿酸盐结晶。2.经化学检测证实的石。3.有以下12条中的6条者:⑴急性发作&1次;⑵最大症在1天内;⑶单;⑷关节发红;⑸拇趾跖趾关节痛或肿;⑹单侧踇趾关节;⑺单侧跗跖关节;⑻可疑石;⑼血尿酸高;⑽一个关节非对称性肿(X线片);⑾无破环的皮质下囊肿(X线片);⑿发作时滑液培养阴性。具备以上三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可做出性诊断。的治疗原则目标: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57μmol/L(6 mg/dl)以下,以溶解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并预防新的晶体形成。治疗急性性;预防急性发作;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等组织;治疗慢性并发症。急性性药物治疗目的:迅速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和恢复功能。药物种类: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秋水仙碱。急性期选降尿酸药物,不仅无效,反会加重或延长急性期病程。而正在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发作时,可继续使用降尿酸药物,并应及时加用抗炎止痛药。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并可迅速起效。现已逐渐成为治疗性的首选,越早使用消炎止痛疗效越好并且所需疗程越短。在开始降血尿酸治疗的同时,为预防急性发作常加用NSAIDs4-6周。NSAIDs增加了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但使用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对胃肠道不良反应很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急性发作。不主张以糖皮质激素作为全身治疗,除非患者对其它药物均无效时,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时,或者有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可短期使用。当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2mg/L或177.4μmol/L)的患者急性发作时,应短期选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秋水仙碱对急性性有治疗及诊断作用,既往用法:秋水仙碱0.5mg或0.6mg/2h,直至关节肿痛得到控制,但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mg。仅有75%的患者在服药12-18h见效,药物不良反应者却高达50%-80%。国内外已逐渐将该药品退居二线,不再作为治疗性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降尿酸治疗的策略治疗时机频发的急性,每年发作超过2-3次;有石或性泌尿性结石或慢性性肾病;经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仍&536μmol/L(9mg/dl);X线片上有关节骨质破坏。降尿酸治疗目标 血尿酸水平低于357&mol/L。选择合适的降尿酸药物促尿酸排泄药包括苯溴马隆、丙磺舒和苯磺唑酮等;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砱醇和新型的非布索坦(Febuxostat);促进尿酸分解药:拉布立酶(rasburicase) 和聚乙二醇尿酸酶(PEG-uricase)。根据肾功能、24小时尿酸排泄总量及石形成情况选药传统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最常用的降尿酸药物,经济方便,小剂量逐渐递增。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每日最大剂量600mg。过敏反应:发生率2%,极个别发生超敏综合征(皮疹,血细胞减少)。治疗无效:即使用&600mg/d也不能将血尿酸降至目标值。增加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该药对肾功能的要求可放宽到肌酐清除率&25 ml/min时均可使用,降尿酸作用强于别嘌呤醇。少数患者出现肝毒性。根据合并症选药达到一箭双雕目地。氯沙坦:适于有高血压且尿酸增高不明显的患者,不增加尿路结晶的形成。非诺贝特:降血脂的同时,160 mg/d治疗2个月后血尿酸降低23%,且快速降尿酸时不引起急性发作,这可能与其抗炎特性有关。阿托伐他汀:兼有降尿酸和降血胆固醇的作用。氨氯地平:降血压的同时,5-10 mg/d明显降低肾移植后用环孢素A诱发的高尿酸血症的尿酸水平。&
发表于: 22:43
游客(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网友)
谢谢李大夫
h***(来自山西省晋中市联通的网友)
谢谢李大夫,介绍的很详细,特别是对非卫生专业的人帮助很大。
游客(来自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联通的网友)
s***(来自天津市移动的网友)
m***(来自湖北省电信的网友)
非常有帮助
游客(来自北京市电信通的网友)
很好!谢谢李医生!
谢谢李医生!文章很有实用性!
游客(来自中国的网友)
对痛风兼有高血压者很有作用
谢谢李医生!这篇文章很有帮助!
游客(来自中国的网友)
谢谢李大夫!
谢谢李大夫!
w***(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移动的网友)
游客(来自广东省联通的网友)
谢谢李大夫!
l***(来自上海市闵行区电信ADSL的网友)
李雪梅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李雪梅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雪梅大夫提问
李雪梅的咨询范围: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痛风、硬皮病、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对常见风湿免疫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希望能对患有风湿性疾病的患者有一些帮助。另外通过长期临床工作经验积累,对老年人肺疾病,尤其是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见解。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火针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机理探讨
日 11:23:34 Monday&&
作者:洒玉萍,文绍敦,胡珊&&&&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 西宁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痛风病的发病率较平原高。临床上患者多因急性发作的剧烈关节疼痛而就医。目前对火针治疗的机理研究较少,对火针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尚未见报道。该文结合痛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现代分子生物学认识,从文献角度就火针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与机理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人类对痛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1] 。预计在今后10年内,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病[2]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由于寒冷、缺氧、居民又多食牛羊肉及其内脏(含嘌呤高),致痛风病的发病率较平原高。临床上患者多因急性发作的剧烈关节疼痛而就医。火针古称燔针、焠针、白针、烧针等,火针疗法是用钨丝制成的针具,将针烧至通红,然后快速刺入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具有祛寒除湿、消瘀散结、清热解毒、温通经络等功效。目前对火针治疗的机理研究较少,对火针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尚未见报道。
  笔者应用火针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3,4] ,现结合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现代分子生物学认识就火针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与机理探讨如下: 
  1&&& 痛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钠结晶(MSU)沉着于关节及其周围结缔组织而引起病损及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痛风&属痹证。古代医家对&痛风&一证有很多论述,如《丹溪心法&痛风》描述痛风的症状为&四肢百节痛是也&;《张氏医通&痛风》指出&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 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相凝滞所致&。从大量的中医典籍对&痛风&所下的定义、病因、病机及症状方面来看,中医痛风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他一些疼痛性疾病。原发性痛风患病率高发年龄为40岁以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人至中老年期,肾中精气渐衰,气血不足,阴阳失衡,水不涵木温土,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浊痰瘀流注经络骨节, 闭阻经络而变生诸证。
  笔者认为痛风病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年老脾肾功能失调; 后天嗜食膏粱厚味、醇酒肥甘,素体肥胖,日久伤及脾肾;致脾失健运, 脾胃升清降浊失司, 肾气不化,分清泌浊无权, 以致湿浊内生, 湿邪蕴久化热,火热之邪炼津生痰 ,湿热稽留日久则致气滞血瘀;湿热、痰瘀阻于经脉,久蕴不解,进而酿生浊毒。湿热、痰瘀、浊毒流注经络骨节, 闭阻经络,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致肢体关节疼痛、红肿、灼热。甚则痰瘀浊毒附骨,痰瘀胶固,变生痛风结节, 致关节僵肿畸形;久之,痰浊瘀腐则溃流脂浊,形成肝肾阴亏之证,可见痛风的病位主要在于脾、肾,涉及肝。临床资料显示[5] 高原地区痛风的发生以热毒、湿浊、痰凝、血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临床上,由于病人对痛风病认识不够,以致病程冗长,多年反复发作,并且随着病程迁延,发作次数增加而发作间歇期缩短,多可引起关节畸形和痛风结节,且血尿酸水平持续不降,高于正常。
  2&&& 有关痛风的分子生物学认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痛风的病理实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是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而白细胞介素-l&(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此过程中是起关键作用的炎症细胞因子,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剂。IL-1&被认为是最经典的炎症调节剂,是调节炎症的始动因素; TNF-&被认为是炎症细胞因子网链中的第1个细胞因子,能诱导其他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1(IL-1)、单核细胞刺激因子,而IL-1又能提高TNF-&的活性[6]。而IL-8是由IL-1&、TNF-&诱导的二级前炎症细胞因子[7]。
  TNF-&其可激活磷脂酶A2 ,促进花生四烯栓酸分解代谢产生血栓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PGE)等物质,增加PMN 的吞噬活性,合成和释放IL-1,IL-6,IL-8等,进一步增加PMN和VEC的黏附,通过改变VEC细胞骨架,破坏VEC完整性,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PMN合成和释放的TNF-&,反过来又促进PMN的聚集,并激活PMN 产生多种炎性介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加重组织的损伤和炎症[8]。IL-1&其生物学活性与TNF-&非常相似。而IL一1除了具有免疫递质和致热原作用外,能够诱发炎症反应和细胞增生,溶解与破坏,还能够刺激滑膜细胞浸润,血管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和纤维组织增生。IL-6有着IL-1类似的作用,主要参与炎症的形成和免疫反应,加剧滑膜炎的形成与发展[9]。
  关于MSU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有的学者认为MSU可直接刺激滑液中单核细胞导致TNF-&的产生。由于TNF-&可能增强PMN的活性而使IL-1 释放,所以,TNF-&在结晶沉积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急性炎症时局部的pH值降低,更有利于结晶的沉积,形成恶性循环。
  上述研究表明IL-1&,IL-8,TNF-&作为炎症趋化因子和激活因子在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 火针放血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目前国内外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仍以秋水仙碱为首选,国外的实验研究证明这类药能有效的降低炎症关节液中IL-8 ,IL-1&的水平,但由于临床上的毒副作用较大,而不能长期应用。然而近年,国内文献报道,采用中医药、火针放血等针灸方法治疗痛风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安全可靠。从针灸的治病机理来看,可能与机体的微小组织损伤有关,而导致包括肌纤维断裂、出血等超急性期局部组织反应, 起到激活免疫反应的作用[10];火针兼有针刺和灸法之效,也可能与针的机械性刺激和灸的温热性刺激共同兴奋多觉型感受器有关,从而产生各种生理活性物质[11]。
  实验研究证明[12,13]火针针刺后,可使血清 IL-1,IL-6,TNF-&含量水平明显降低。提示火针可抑制淋巴细胞的致炎细胞因子的分泌[14]。且实验发现火针治疗后血清皮质醇较治疗前升高,IL-1&水平显著下降,火针可以显著降低关节肿胀度[15]。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其分泌受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轴(HPA)的调控。
  研究还发现[16],用火针可以使患者全血黏度(5.75S切变率下)、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及血球压积等指标均有好转,表明火针疗法可改善血流变,达到化瘀消癥的目的。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火针治疗对甲皱微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使血色变红,血流速度加快,血流态势好转。另外,通过对针刺局部红外热象图的观察,经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温度明显提高。由此可以看出,火针能够改善气血运行,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并提高组织充血,增强局部营养的作用。
  有关研究报道指出[17],以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火针点刺具有消坚散肿,促进慢性炎症吸收作用,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促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再生及修复。在火针烧红时,针身温度可达800℃以上,炽热的针体快速刺入病变组织,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炭化,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通过多次针刺及每次治疗后一段时间的休整,机体对灼伤组织充分吸收,新陈代谢,条索状筋结物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有报道证明慢性软组织损伤一旦形成粘连疤痕结构,即不可能通过自身机制或常规针灸治疗方法吸收和消除,而经过火针治疗后呈现出吸收再生的良性过程[18]。火针疗法能提高慢性损伤软组织中锌、钙元素的含量,而病损组织中锌、钙含量的增高,可激活多种酶的活性,加强局部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提高局部新陈代谢,使灼伤坏死的组织被很快吸收,促进周围健康组织再生,修复原有组织结构。证明火针能改变慢性软组织损伤形成的粘连、疤痕结构有其生物化学基础[19]。
  而刺血疗法不仅调整血液的流速、流量、血管容量和血液黏度进而改善血液循环[20],并能对腧穴形成慢性刺激,反馈调节体内嘌呤代谢,促进尿酸的排泄,抑制血尿酸的合成,呈双相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并通过实验观察刺血疗法可降低RNA 酶,减少血尿酸的合成[21]。此外,痛风多累及40岁以上男性,偶见绝经后的妇女,这与铁的蓄积十分巧合。增加铁时对尿酸结晶有促进作用。故认为铁可促进痛风的发生和发展,可对痛风患者进行静脉切开放血治疗以预防铁的蓄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痛风的发生[22]。长期生活在高海拔的人群,容易伴发红细胞增多症,而伴有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其血尿酸水平与血细胞比容呈显著相关性[23],放血是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法[24]。
  《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乃去其所苦&。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菀陈则除之&理论为指导,笔者在临床中选用行间、太冲、陷谷、地五会、照海、丘墟、足临泣及足背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采取火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迅速排放高黏度、高压力、含有大量尿酸钠的血液,降低血管张力,改善毛细血管阻力,减少局部炎性刺激,瘀血痰浊随血而出, 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使临床症状迅速控制的良好效应。尤其用火针放血,速度快、皮损小、疼痛轻,能达到要求的深度,且针孔通畅,能放出治疗所需血量,是其他方法所不能代替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火针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起作用的。由于其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1]
Choi H K,Curhan G.Gout:epidemiology and lifestyle choices[J].Curr Opin Rheumato1, ): 341.
何戎华. 现代痛风诊疗[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文绍敦,赵国梁. 火针放血治疗痛风105例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 23.
文绍敦. 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J]. 中国针灸, ): 779.
任延明,文绍敦,洒玉萍,等.痛风中医证型病因病机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4.
Terkeltaub R.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crystal-induced inflammation.In : Mc Carty D.J and Koopman WJ.Arthritis and applied conditions Philadephia[J].Lea&Febi ger,9.
Akihiro Mastsukawa , teizo Yoshimura Kazuhiko Miyamoto ,et al . Analysis of the Inflammatroy Cytokine Network among TNF-α、IL-Iβ、IL-1 Receptor Antagonist , and IL-8 in Lps-Induced Rabbit Arthritis[J].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 629.
张进玉.类风湿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74.
Romas E , Gillespie MT ,Martin TJ . Involvement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appa]Bligand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bone destruction in rheumatioid arthritis[J].Bone, ): 340.
  [10]
陈丁生(摘译).针刺与微小组织损伤: 病理组织学的研究[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35.
  [11]
静,李金龙(编译).针灸医学的创造与发展方向的探讨──基础与临床的对话[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2.
  [12]
勇,王洪志,等. 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IL-1、IL-6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35.
  [13]
艺,等. 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 -α的影响[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67.
  [14]
Lorenz HM ,Kalden JR. New therapy development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Z Rheumatol,) : 326.
  [15]
晖,邓春雷. 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皮质醇和IL一1β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37.
  [16]
丽,曲延华,王京喜,等. 火针治疗子宫肌瘤50例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 ):172.
  [17]
凌. 火针治疗颈椎病28例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34.
  [18]
峻,沈蓉蓉. 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 ):31.
  [19]
峻,喻海忠,沈蓉蓉,等. 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实验研究生化检测报告[J]. 江苏中医药,):38.
  [20]
雯.中国刺血疗法大全,第1版[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5:21.
  [21]
李兆文,黄耀恒,林俊山,等. 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3例对照观察[J]. 中国针灸,):11.
  [22]
Johnson S.Effect of gradual accumulation of iron,molybdenum and sulfur,slow depletion of zinc and copper,ethanol or fructose ingestion and phlebtomy in gout[J].Med Hypotheses, l999, 53(5): 407.
  [23]
Johnson JA, Escudero E, Hurtado ME, et al. Hyperuricemia, hypertenision, and proteinuria associated with high-altitude polythemia[J]. Am J Kidney Dis, ): 1135.
  [24]
金汉珍,黄德琨,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痛风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