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NWZ-A17 F885nwz f805nrom下载哪个听歌好

赵宇为作品 - SONY 索尼 NWZ-ZX1 便携智能影音播放器测评报告 [Soomal?数码多]
SONY 索尼 NWZ-ZX1 便携智能影音播放器测评报告
2014年索尼Walkman品牌迎来35周年纪念,按照惯例索尼会发布纪念型号Walkman产品以迎合标志性的时刻。在Walkman 30周年之时,索尼发布了NWZ-X1000系列播放器,将S-Master数字功放以及DSEE、Clear Audio等技术引入随身听产品中。而在2013年9月,索尼便公开了为Walkman 35周年纪念设计的高音质音频播放器――NWZ-ZX1,2014年3月在中国专门举行了发布仪式,官方售价4399元[需要预定]。
NWZ-ZX1是一款索尼号称以打造精品,为了达到足够好的音质,设计成本不做约束的情况下设计的产品,听起来有些像是噱头,但在索尼Walkman鼎盛时期,具有整数年代纪念意义的索尼随身听产品,也确实个个精品。Walkman 20周年,EX20磁带机、EJ01 CD机至今也堪称经典;MD十周年E10 MD单放机,恐怕达到了索尼随身听工业设计的顶峰。即便是30周年的NWZ-X1050[俗称XK],相比之后推出的ZK、F800系列等也有更好的音质。而XK的外观材质,似乎也非常对得起当年的售价。那么ZX1的表现确实令人期待。
外观工艺与设计
从外观来看,ZX1采用了铝合金一次成型切割的主机身,特殊的造型,机身下方突出一些的厚度,都是为了配合ZX1内部设计需求来实现[要容纳体积更大的元件]。侧面的铝合金表面使用精致的拉丝工艺处理,每一个按键也使用金属材质加工,表面的同心圆纹路似乎和索尼Xperia Z时开始使用的设计类似。ZX1背面全部使用黑色皮质材料覆盖,达到了不错的握持感。不知道这种设计如果使用到索尼的Xpera系列手机中,会不会得到用户的认可呢?
ZX1的外观仍然非常小巧,只是比30周年版的XK稍大了一圈,外观尺寸为59.7 × 122.3 × 9.8[15.3]mm,下方突出部分的厚度大概在15.3mm左右,而它的重量为139克,对于这种体积的手持设备来说,反而显得非常的坠手,毕竟一台接近5英寸屏幕的手机重量大概在130-150g左右。当然,ZX1的体型和重量也不会让你觉得它的便携性不好。
处理器:ZX1仍然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与之前的Z1000、F80x系列一样,目前ZX仍然使用Android 4.1操作系统。虽然ZX1的ARM处理器不再使用NVIDIA Tegra2处理器[2012年Z1050使用Tegra2已经比较落后……],但同样达不到主流低端智能手机的水准,ZX1使用的是TI OMAP4000系列处理器,这颗处理器才是2012年主流机的配置,当然,ZX1已经将定位从Z1050时的智能影音播放器转变为“高音质音乐播放器”,所以处理器性能确实也不是第一位的。而ARM处理器厂商是否愿意向索尼开放足够大的开放权限,以保证音质的设计目标恐怕是最重要的。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说?熟悉Soomal的读者应该清楚,在Android操作系统下现有智能手机解决SRC劣质问题虽然已经大多成为历史,但要达到Hi-Res Audio要求的24bit/96kHz和DSD播放?似乎没有一款芯片、一款手机实现过。ZX1能否做到?甚至F885能否做到?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显示屏:从官方给出的资料来看,ZX1对显示屏的配置也算比较大方,虽然4英寸的屏幕只有854x480的分辨率,但也使用了索尼Triluminos[特丽魅彩]技术[达到了该标准]和炫彩黑曜面板。分辨率为什么这么低?从ZX1设计思路来看,应该不是成本所限,而是它的主处理器限制可能性更大一些。虽然这绝不是ZX1的主要卖点,也不是用户所关心的核心功能,但ZX1的屏幕搭配专门设计的播放器UI,表现还是不错。
闪存:ZX1的设计目标决定了它的定位不会低,而高质量的音频文件确实需要占用更大的存储空间。一款高音质的便携播放器,如果只搭配16GB的容量绝对是没有诚意的表现。而ZX1慷慨的使用了128GB的内置闪存,当然,4000元以上的价格让索尼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并非难事。128GB闪存具有不错的传输速度,即便传输10MB左右的小文件,也可以达到每秒10MB-15MB的速度。对于拷贝大个头无损音乐,甚至高清音乐来说,这样的速度非常重要。
虽然我们习惯将CPU、内存、闪存、屏幕等等功能称之为核心硬件,对于一套系统来说它是软件运行的基础,那么ZX1的配置给大家带来的操作体验如何?只能说比前代产品Z1050更好,但毕竟处理器速度与主流水平相差较大,ZX1的UI也做了一些平滑的3D过渡处理,难免卡顿,而切换效果的流畅度也比较一般。稳定性相比Z1050时期有很大进步[Android本身也在进步]。
而核心硬件在ZX1身上却不是它的核心功能,操控也许可以不那么流畅,速度可以不那么快,屏幕可以不那么高分辨率。但音质才是它的核心!
核心功能与体验
SMaster HX:索尼ZX1使用了最新一代的S-Master HX技术,从官方介绍来看没有太多关于S-Master HX较前一代S-Master MX差别的介绍。S-Master作为索尼使用多年的数字功放技术,在工作流程上不会有太多革新[数字功放技术均是如此]。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次ZX1是一台Hi-Res Audio的设备,它可以支持最高24bit/192kHz PCM的解码和DSD64的播放,这肯定需要S-Master技术的支持,也许这正是S-Master HX区别于前代产品最大的不同。
在ZX1和F885播放器上同样使用S-Master HX的技术下,ZX1的优势在哪里?我们从官方给出的设计人员采访内容以及发布会时索尼透露的信息,甚至ZX1的身材上就可以明白,是供电部分的精心设计。
供电设计:ZX1电源部分更加考究的设计,这包括整体的供电与输出部分供电设计。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在索尼Z1050、F805甚至SX1000录音笔测试中,我们都看到了它们在高频部分的一些轻微的噪声,这些噪声看似和测试信号没有直接关联[不是谐波,广泛分布]。在最早的测评中,网友留言认为这就是索尼的调音?而Soomal一直更倾向于认为这是S-Master数字功放的问题。
而此次索尼发布会和设计人员似乎给出了答案,他们提出S-Master纯数字功放对电源供电以及周边元件设计要求比模拟功放高得多,更容易受到干扰。我们推测,在以往S-Master设备上高频噪声就是来自于机器内部的RF干扰。而ZX1的电源设计,据说针对这里做了优化。
引用一段官方介绍:“全数字放大器"S-Master HX"的L/R正负独立4电源采用"OS-CONTM"*2大型电容。可提供频率特性好、噪声少的电流,从而实现优美的声乐播放及强劲的低音域播放。另外,采用"POSCAPTM"*2作为电荷泵电源,实现具有透明感的音质。”这两套三阳电容的使用,恐怕是ZX1区别于F885播放器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ZX1下半身要变得更厚的原因所在。
索尼设计师明确表示了ZX1设计的声音风格是“不带润色的平滑的好声音“,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明确了ZX1是针对便携性更好的小耳塞而不是头戴式耳机。所以,从电源到OCL的输出设计都针对低阻抗负载进行的设计[接下来的测试中就可以看到结果]。
关于ZX1更多在出于音质考虑设计中的故事大家可以查看sonystyle的官方网站相关页面,例如电容、调音甚至电池板与电路板连接的线材等等的影响。这些问题对音质来说到底是”脑补“还是真的有用?我们听听便知。而ZX1似乎供不应求,从现在来看并非价格过高或需求不足,而是从外观到内部设计在日本制造恐怕确实无法达到较高产能?
功能体验:索尼ZX1在S-Master HX的支持下可以支持MP3、AAC、FLAC、WAV、ALAC等常见音频格式解码。在PCM下支持最高24bit/192kHz[ALAC\FLAC\WAV等],在最新固件下可以支持DSD64 DFF文件的播放。虽然这些功能越来越显得不那么稀奇,不过在纯数字功放下实现似乎也就索尼独一家了。而ZX1的续航能力恐怕也因此受益,官方指标在播放MP3时可以达到32小时续航[也与耳机输出功率不大相关]。
ZX1仍然基于Android系统,理论上在ZX1上你也可以安装各类Android App,不过想必这种需求越来越少?最多装一些在线播放的音乐App。音乐、视频播放器app,ZX1中保留了Google原生程序,但也自己单独开发了程序。这在之前的F800和Z1000系列上已经这么做了。ZX1上的音乐播放软件设计比较精致,在没有封面、没有曲目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好的布局音乐曲目或者将文件名使用很好看的字体放在”封面“处,并搭配合适的颜色。界面的操作有一些3D过渡或渐变过渡的场景,对于OMAP4000系列处理器来说,已经很难谈得上流畅了。但稳定性较好。
对于索尼ZX1的客观测试,我们的方法自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接下来的测试中我们会分析更多与ZX1 Android系统、S-Master HX数字功放等特性更多相关内容。有几点比较重要的需要验证的内容:1.Android系统如何突破48kHz采样率?这在现有Android设备上我们没有发现做到的产品;2.S-Master HX相比之前S-Master技术,高频噪声是否改善?3.DSD播放已经不像传统DAC那样考虑是否转换为PCM,对于数字功放来说DSD才是最好的数字源码,它的输出结果如何?
ZX1的耳机输出电平很低,只有-17.6dB,有网友留言反应如果关闭ZX1的音效相关服务应用,可以让电平有所提升,但将损失Clear Audio、DSEE等功能。但我们进行了尝试,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平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没有差别,不会有所提升。如此低的输出电平和较高的输出电流是为低阻抗小耳塞专门设计,但基本肯定远离头戴式大耳机了,这在接下来的主观听感中具体说明。下面为了排版方面,将DSD的RMAA成绩与PCM放在一起,但再次说明的是,我们的测试方法DSD与PCM不具有可比性,因为DSD测试环节进行了多次PCM转换,无法衡量DSD播放相对PCM播放的优势,但可以简单判断一个播放器播放DSD时模拟输出的水平。
噪声水平, dB (A):
动态范围, dB (A):
总谐波失真, %:
互调失真, %:
立体声分离度, dB:
从RMAA测试成绩来看,ZX1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准,但由于输出电平太低,录音部分进行了较大补偿,信噪比和动态上可能稍微收到了影响。但进一步仔细查看RMAA的频谱会发现,ZX1在高频部分的微小的噪声还是比较多。
也许大家注意到,24bit/96kHz下RMAA的动态范围与信噪比,ZX1的结果仍然只有90dB的水准,虽然E-MU 1616m[minibox]的模拟输入动态范围最高只有115dB左右,但对于ZX1测试来说不构成瓶颈。简单普及一下动态和信噪比理论值的公式20lg2^24[2^16],所以24bit采样精度下动态范围理论最高值144dB多,16bit下是96dB多。是不是ZX的24bit/96kHz就是假的呢?这时RMAA测试数字是没有用的。
结合频率扫描和RMAA频谱可以看到,在做24bit/96kHz[Cooledit支持32bit浮点]的频率扫描时,频率上限是可以达到48kHz的,而不是44.1kHz时的22.05kHz。经过反复验证,我们可以确认的是,ZX1确实可以支持到96kHz采样率的输出[192kHz应该也可以,但录音设备E-MU 1616m不支持无法展示]。但采样精度是不支持24bit的,而最高只支持到16bit。这可能受到了播放器内主控芯片I/O通道规格的限制。
值得高兴的是,通过以上测试我们在Android设备上看到了可以播放更高采样率的希望,以往的Android设备在解码24bit/192kHz等高清音频时需要整数倍减少采样频率,通过SRC,低标准来实现高清音频播放[降至48kHz]。而iOS设备更是如此。索尼Walkman在S-Master HX上实现了真正对高清音频采样率上的解码支持。
遗憾的是,也许因为解码芯片I/O问题,采样精度可能还停留在16bit,但软件已经可以支持24bit的播放,只是动态范围理论上就受到了限制。不过在外接USB设备时[如索尼PHA-2],不会遇到类似问题。如果考虑到DSD通过DoP模式在外接设备上播放,支持24bit/176.4kHz的带宽也是必需的。这在ZX1上已经实现。相信在F885上也没有技术上的难题。
最后,似乎S-Master HX还存在一个小问题,或者受到Android或硬件影响。我们发现频率扫描测试44.1kHz时,存在轻微的SRC[工作在48kHz,SRC至44.1kHz,出现了类似非整数倍SRC时的谐波光谱图],当然这个SRC算法应该已经很高级,影响会很小。在48kHz及整数倍采样率上没有发现类似问题。最好的情况是索尼忘记了Android系统在采样率切换上的问题,通过修正固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来看,ZX1的客观测试表现较好,但并不十分出色。数字功放在高频部分似乎仍然存在一些微小的失真,但要比之前的Z1050好不少。而低输出电平的设计也可能稍稍影响了它在我们这套客观测试中的成绩。熟悉Soomal客观测评数据的读者应该清楚,在同样接近理论值的测试结果中,数字的差别已经不能一一对应到最后的主观听感。我们来听听ZX1的表现如何。
索尼ZX1的耳机输出从设计师本身设计目标来说就是为小耳塞所设计,可以肯定的是,当你用ZX1连接上HD650、K701、HD800时,听到声音连最基本的音量都无法保证。而连接Aurvana Live!2、H840这样耳机时,声音的控制力也比较堪忧。所以,测试主要搭配一些常用的小耳塞。本次使用的耳塞包括Aurvana Air、Vsonic GR07 MKII、Westone 4R、UE 900等等我们正在使用的一些耳机。而对比的播放器,一定是大家想看到的一些高音质的手机,包括vivo Xplay3s、Xplay,和iPod Classic,以及索尼Z1050、X1050等。
整体印象:不出所料,ZX1保持了中性的风格,与PHA-2的风格有些类似,但由于耳机输出功率实在与PHA-2差别太大,即便在搭配小耳塞时动态上也有比较明显差距,很难与PHA-2的具体表现进行对比。ZX1在大多数灵敏度较高的小耳塞上表现出非常中性,偏清淡,低频较少,中高频稍亮的风格。但值得肯定的是,它在声音解析力,声音层次上已经远好于Z1050。下面,我们会结合几款不同耳机来谈谈ZX1的表现,因为不同耳机在上面表现差别较大。
ZX1的高频解析力相当不错,越高级的耳机越能体会到这方面的优势。虽然ZX1连接HD650、HD800这样大耳机时有点类似“蚊子叫”,但高频出色的解析力优势相比Xplay3s、iPod Classic就要明显得多,尤其播放96kHz采样音乐时更是明显。无奈,这样的应用似乎不太实际,实在推不动。
中频部分ZX1一般表现的非常中性,稍显单薄,但没有PHA-2那样清淡,均衡程度还要相比较好一些。但这也仅限于一些灵敏度高的小耳塞,而对于一些动铁耳机来说,大家可能要慎重选择ZX1。例如W4R在ZX1上表现,中频就和大多数播放器下的效果有明显不同,似乎声音变得有些失控,量感比例增加,很不像W4R本身表现。而在一些低阻抗头戴耳塞上,ZX1中频则中规中矩,表现相对均衡,但整个声音可能会有偏散,不易控制的趋势。要看与不同耳机本身风格搭配。
低频部分,同样是耳机本身的灵敏度和阻抗决定了ZX1的表现。容易驱动的小耳塞,整体会表现的很干净,有不错的瞬态,中低频部分的厚度和动态也很好。而推不动的时候,就会发散,甚至会有些浑浊。
搭配不同耳机
搭配Aurvana Air:ZX1下的表现非常好,这恐怕是我们听到过便携播放器中搭配Aurvana Air表现最好的一个。好过FIIO X5、HM-901和Xplay3s等等,Aurvana Air在ZX1下高频密度不像普通手机播放器下稍显干瘦,相对来说舒展甚至柔和了一些,中高频部分的衔接相比Xplay3s、IPC、iPhone之类的音源饱满许多,让Aurvana Air有一种收放自如,却不是那么犀利的感觉。
搭配W4R、GR07 MKII等耳机:奇怪的是,ZX1似乎可以将W4R的中频推出很浓重的味道,声音也比Xplay3s或X5上松散了不少,而高频竟然推不出来!声音变得明显偏暗,这实在令人比较意外。我们还尝试了索尼XBA-H3耳机,与Xplay3s相比,XBA-H3在ZX1上的表现也与W4R有些类似,在Xplay3s上会有不错的高频和比较中性的中频表现,但在ZX1上就显得力不从心,声音偏挤,高频下降了一定档次。
而搭配GR07 MKII、XE800等耳机时[DN2000也类似]:整体趋势比较类似,耳机表现出明显中性的风格,高频也会变得稍显的偏冷一些,XE800相比比较容易驱动,在ZX1下整个声音控制力表现很好,不会像Xplay3s上有偏冲偏硬的感觉,但中频动态还是Xplay3s上更好,高频素质则是ZX1上更加干净。这几款耳机似乎更能发挥ZX1的高频瞬态和解析力优势,只是中频没有Xplay3s上厚实,也缺少“国砖”上柔和偏暖的风格。低频表现,控制力和量感还是偏差了一些。
Aurvana Live!2\H840\索尼XB700等耳机:我们专门翻出来以前Soomal测评过的XB700,搭配ZX1的结果还是三个字“推不动”,低频量感都会大大减少,声音变得比较清淡。测试XB700不是为了黑ZX1,只是让大家更具体了解一下它的驱动力到底适合搭配什么耳机。
在头戴耳机中,Aurvana Live!2、H840、森海塞尔PX100II之类的耳机恐怕还是将将可以用的。这些耳机在ZX1上,即便本身是重口味,例如Live!2,恐怕都不会在ZX1上得到澎湃的效果。而H840、PX100II相对中性一点的声音则表现的会比较均衡,同样动态不佳,但细节表现仍然出色。
也许大家要问,索尼ZX1的音质表现到底如何?和vivo Xplay3s比如何?和国砖比如何?从声音解析力的角度考虑,以及在播放高清音频上的表现来看。当ZX1搭配合适的耳塞时,如我们听过表现最好的就是创新Aurvana Air时。ZX1的声音解析力表现要稍优于Xplay3s,高频部分优势相对更为明显,大动态下控制力,声音层次都令人满意,这款耳机恐怕是ZX1最佳拍档。
但ZX1的耳机输出功率实在有限,哪怕是W4R这样的耳机都会被伺候的“大变声”。我们很难对它不同耳机做出具体的评价。从现在我们听过的数十款耳机来看,ZX1中性风格是比较统一的趋势,但有些耳机可能高频本身比较好驱动,那么在ZX1下反而会得到比较中性的声音,并不会得到高频拔高,毛刺感,似乎ZX1的控制力还是相当好。但声音风格上可能会有些偏冷。而中频到底能驱动到什么程度,这很难说,但似乎在高档耳机中ZX1会表现的有些力不从心,声音会偏散,密度不足,动态不足[相对国砖,Xplay3s来说],但细节表现仍然较好,风格上仍然比较中性。如果你想用它听听HD650以上级别的耳机,这就有一种10多年前大家用Walkman听HD580、K501时的感觉:“细节非常好,声音蚊子叫”[蚊子叫稍微有些夸张]。
从技术上来说,ZX1以Android为平台,通过S-Master HX数字功放实现了高清音频的播放,给数十亿Android智能设备做出了好的榜样。我们不清楚在这项技术突破中,TI的芯片、S-Master功放和索尼对Android底层的开发各占多大比例的贡献,而其他家无法实现48kHz以上采样率的瓶颈又在哪里。但ZX1技术榜样的作用毋庸置疑。
相比F885来说,ZX1在供电设计上下了不小工夫,一直以来我们知道高端随身听的模拟功放带来更大的输出功率,因此也需要占空间的供电设计,而S-Master HX纯数字功放对大功率输出下电源需求似乎更为苛刻[索尼官方说明]。S-Master HX是不是在ZX1这样体积设备中不适合做大功率输出?大功率输出下干扰是否无法达到高品质要求?目前来看,这只能是一个问号。
我们为什么要谈更大一点的功率输出?并不是因为最近接触的“国砖”太多,也不是因为看到ZX1输出指标太低。而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听到W4R、Aurvana Live!等等这样的Soomal经常使用的耳机在ZX1上表现与其他播放器差别后,还是觉得ZX1如此低的输出电平和输出功率的设计,似乎还是影响了一款高端播放器与耳机搭配的适应性。
说“蚊子叫”也许有些夸张,但即便是在15-20年前,Walkman的玩家在同样很小功率的耳机输出下,土豪玩家愿意做的也是买上一条AKG K240、K501、HD580用Walkman来体验一把高档耳机的细节。当时,是条件限制没有办法,也没得选择。而今天,用户需求、用户习惯其实没有变化,而且要求更高。那ZX1这样的表现只能说局限性就更大了?也许索尼给出的方案是――外接一台PHA-2吧。
最后,友情提示,NWZ-F885虽然同样是S-Master HX数字功放,但输出品质比ZX1有一定差距,驱动力会更弱,搭配动铁耳机可能问题更大,高频会明显受限,Soomal可能不会对F885进行测评,仅在此做友情提示。
本文的相关书签:
4832014020299199
相关的文章
218909260206
本文一共有 121 条评论
180.098.061.***180.098.061.***
109.246.189.***109.246.189.***
218.056.047.***218.056.047.***
222.092.042.***222.092.042.***
120.070.025.***120.070.025.***
042.073.249.***042.073.249.***
113.031.046.***113.031.046.***
182.242.227.***182.242.227.***
106.118.022.***106.118.022.***
001.169.107.***001.169.107.***
180.152.101.***180.152.101.***
222.161.213.***222.161.213.***
180.159.081.***180.159.081.***
111.030.074.***111.030.074.***
182.089.085.***182.089.085.***
180.168.040.***180.168.040.***
180.164.098.***180.164.098.***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563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查看: 16029|回复: 10
让乐随心——Hi-Res Audio时代索尼SONY Walkman NWZ-f885小谈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43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 &&&前言,随着磁带机时代开始到CD MD 闪存时代walkman一直是我出行的好伴侣,walkman俨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但上次接触sony 播放器已经是1年以前的事,当时我首发了非常看的发f805,但是声音…我只能说…没啥好说的了。随着NWZ-ZX1 NWZ-M505 这些优秀产品的出现,这只入魅影般的F新产品又重新回到我的眼球。
F885刚上手我作为一只索狗就感受到了sony那完美的工业设计。全金属机身,背面肤质处理过手感优秀的背壳,做成扬声器的walkman LOGO,Hi-res LOGO,以及呼吸灯略实感觉到了sony的用心。
文主这pm2.5有点大~ 请不要在意细节)&&F885比前一代f805更加优秀的地方,在乎于增加了实体按键。盲操更加的便利了,比起walkman快捷键实用得多。&&前面说了这么多的优点下面也来说说缺点,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了。作为一款安卓大屏的随身听,容量不到1000毫安,使用下来2天就得充一次电,而且内置锂电池不得不考虑到电池的寿命问题,毕竟随身听是伴随自己很多年的东西。还有就是walkman自己的数据接口确实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麻烦,出门要多带一根线,有时候忘带了,路上听不了歌确实挺不爽的。
谈了这么多外观上的东西我想说说f885的声音了。
& & 接上xba-h3,按下播放键,一股热情的声音涌进耳道,毫无疑问,这确实一股经典的walkman声。 给我第一感觉就是人声密度优秀,高频顺滑,低频有力。这东西确实不错,我不由得说。最近在回忆童年,于是点开灌篮高手的OP1 《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 前奏一响我整个人就燃了起来 声场归整,动态不错,大小鼓点明确有力,细节丰富,不会像touch一样一到大动态的地方就浑了。听完一首意犹未尽,于是我切到了数码暴龙的OP《butter fly》 整体的表现还是非常的漂亮,和田光司的爽朗的声音表现的干脆利落,尤其是中间吉他SOLO的部分,非常带感!我不由得点起了32个赞。接下来我想尝试下女声的部分,我这次选用了,clannad的插曲 LIA的《小小的手心》前奏的钢琴清脆,可以见得高频也非常的不错,整首歌下来,lia的声音空灵,温暖。优秀的人声密度,贴耳的人声非常的讨耳。循环3遍后,我认为f885这台机器在人声处理是与35周年旗舰zx1的差距非常的小。人声控的我自然是非常满意。& &听完安静的,来点激情的。 我选了MIX-《white reflection》 这是首节奏非常快的电子乐,f885的解析确实比上一代提升了一大个档次,对于激烈的电子乐,整体表现还是非常的优秀,多个声源整合在一起却不会混乱。 既然f885具备了这么好的条件,为何我不去试试交响乐呢。& &这次选择了浪漫主义时期的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一个乐章下来,我发现了F885确实演绎古典不是太好,解析和动态是够的,但是声场开不够宽阔,也可能我是用h3这条流行塞的原因。所以不继续做探究。
总结f885这台机器 优秀的工业设计,良好的操作手感,出色的解析 动态 以及3频的处理,对于流行乐的演绎,让此产品贯彻了walkman 的优秀血统。这代的F系列确实让我另眼相看,作为一名索饭我对它说YES!& &但是,不太给力的续航 独立的数据线,确实给出行带来了负担,客观来说F885不是一台最完美的机器,但是从主观的价格因素,声音,做工,确实是在这个区间段非常优秀的产品。&&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坛友们带来帮助。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6:32签到天数: 16 天[LV.4]偶尔看看III
和F886有何区别?电源小没办法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43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和F886有何区别?电源小没办法
容量的区别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28签到天数: 612 天[LV.9]以坛为家II
TA的每日心情怒 07:55签到天数: 682 天[LV.9]以坛为家II
和F886有何区别?电源小没办法
电源小是什么意思?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9:00签到天数: 484 天[LV.9]以坛为家II
电池是硬伤。。。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0:19签到天数: 32 天[LV.5]常住居民I
只用来听歌的话完全不用担心不够用,我两三天才一充,而且背包放上个移动电源,妥妥的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10:18签到天数: 10 天[LV.3]偶尔看看II
电池以及机身的盲操手感是个问题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16:32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帮顶帮顶啊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43签到天数: 281 天[LV.8]以坛为家I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10:05签到天数: 25 天[LV.4]偶尔看看III
算是比较清晰的见解。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网站合作: mofi莫凡个性配件:Copyright (C)
iMP3.net 随身影音专业站,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f805和f88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