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提纲

富饶的西沙群岛
你好,游客
富饶的西沙群岛
作者:赵登禹学校小学部-刘丽英
& & & & & & &
10&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通过重点词句了解、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喜爱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喜爱它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
一、导入:出示课题,齐读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出示中国地图,我们先来解决西沙群岛在哪里的问题。
&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图,西沙群岛是南海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西沙群岛,开始我们的美妙之旅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理清文章脉络
&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我们试一试,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概括西沙群岛特点的句子。用双横线标出,注明&中心句&。(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
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板书)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用什么词来形容?(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2.课件展示,感受海水的美,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指名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深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3.海水为什么这么美?你知道原因吗?(学生读&&)借助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海底的地形特点导致了海水的异常美丽。
4.句式练习
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学习第三段:
1. 我们欣赏完五光十色的海水,其实,西沙群岛的海底另有一番景色,让我们一起潜入水底去看一看。
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曲线标画:海底有哪些物产?(出示:海底有 珊瑚& & & & 、海参& & & &
、大龙虾和各种各样的多得数不清的鱼& & & & & & 。)
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它们写具体的。(先说珊瑚,再说海参和大龙虾)
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
这里用了&有的像&&有的像&&&打了两个比方,把珊瑚比喻成绽开的花朵和美丽的鹿角,就把珊瑚的美丽写具体了。
出示各种珊瑚图片,感受它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
你能读出它的美吗?(指名读2&3人)
出示课件:看,海参懒洋洋地蠕动过来了。指名读海参的句子。(指名: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地蠕动着。)
师简介:看,这就是海参,海参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而且是有名的滋补药品。这么有名的滋补药品在西沙群岛的海底多吗?(多)
你从哪看出来的?(&到处都是&,说明海参很多,物产丰富)
你们知道吗?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三米,比蜗牛还慢,文中说它怎样动?(蠕动)
&蠕动&给人怎样的感觉?(懒洋洋)
那么应该怎么读这句话呢?自己读读,感受它&懒洋洋&的动作特点。(指名2&3人 )
作者又是怎样写大龙虾的呢?
自己读读描写大龙虾的语句。(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你会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 &
)的大龙虾
自己再读一读,再次感受珊瑚的各种各样,海参的懒洋洋、威武的大龙虾。(出示文字课件)
5、海底的鱼
西沙群岛的海底有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物产是什么呀?对&&是鱼
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词语:一群群,各种各样,数不清。说明鱼很多,种类也多。)
课文介绍了几种鱼?都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飞虎鱼的周身像插着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气鼓鱼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它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你们真聪明,这些鱼的样子一样吗?(不一样)
那应该怎么读?(自己读&指名读)
她读得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这四种鱼呼唤出来好吗?课件展示4种鱼图片
这些语句写出这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了吗?(没有,这是举例说明)仅仅几种鱼就已经让我们感到美不胜收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一选: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水和鱼正好各一半。(& & )
②水很多。(& & )
③鱼很多。(& & )
对,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鱼多的意思,这样写很有感染力。
看,海底多美啊!物产多么丰富啊,让我们美美地读再读读这一段。(范读,自己再试着读读)
6.海里的物产真是丰富啊! 你能试着背下来吗?
(自己背---试着做文字填空)
(三)学习第四段&&海滩
1.浮出水面,我们漫步在细软的沙滩上。
2.请一个女生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一个男生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
3、你们觉得这些贝壳怎么样?
(贝壳很多,颜色和形状也有很多,很美。)
4、这些贝壳不仅美丽,还非常的奇特、有趣,请你们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生自由读)
5、尽情地欣赏了惹人喜爱的贝壳,现在让我们去看看有趣的海龟吧!谁能把描写海龟的句子读读。(指名读)
6、多么迷人的海滩,再次踏上海滩去感受它的美丽与富饶吧!生齐读第五段话。
(四)第五自然段&&海岛
从海滩来到海岛,请你默读这一段,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这段。
出示自学提纲。
三、提升情感,总结全文。
1、师引读:
是呀,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2、师(边指板书,边总结):
学习到这里,你知道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了吗?(或者你知道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了吗?)
出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特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课文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特产丰富。第2-5自然段从4个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又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叫(总---分---总)我们在作文中也可学习这种方法。
除了西沙群岛,我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们编了许多朗朗上口的谚语来赞美这些地方:图
自己读读&指名读
请你当一回小导游,把西沙群岛介绍给爸爸妈妈。
板书:& & & & 10& 富饶的西沙群岛
& & & & & & &
风景优美& & 海底
& & & & & & &
海滩& & & 可爱
物产丰富& & 海岛
相关新闻 & & &
& (06/20/:57)
& (06/20/:07)
& (03/07/:05)
& (06/20/:00)
& (05/15/:01)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3791
&&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课文共7个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赞美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宝岛的喜爱之情。  幼0家0儿童&&&&&&&&&&&&&&&&&  一、课题引入: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传媒相继进入了课堂。运用现代的声像视听,三维动画等手段导入新课,对课堂教学是一次重大的变革。我在教学本文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象: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各样的贝壳,庞大的海龟,不计其数的海鸟…学生一边观看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边听解说员的解说,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产生了新奇感,激起了浓郁的学习热情。此刻,我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同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这种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意境,由画入文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形成学习冲动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美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在本课一开始,我采用录象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的启迪引导,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就会再现生活和自然的美景,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 幼1家1儿童&&&&&&&&&&&&&&&&&   二、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言生动,富有吸引力。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大纲指出,要处理好语文课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抓住重点,品词析句。〈三〉朗读课文---加强语感的训练。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每段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从课文整体入手,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是从“地理位置,总的特点→海水→海底→海鱼→海滩→海岛→保卫建设海岛的人们”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 &&&&&&&&&&&&&&&&&    〈二〉抓住重点,品词析句   1、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通过看地图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知道什么是群岛,向学生渗透南大门的含义,同时明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西沙群岛总的特点。   2、自读第二自然段。我在教学中,从三个层次入手:〈1〉你从哪儿看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要引导学生先读,明白课文具体描写了海水的各种颜色,有深蓝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学生把这些词句联系起来,想象海水呈现的各种颜色互相交错的景象,就比较具体地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了。此外还可采用填空的形式来训练。〈2〉再弄明白,哪儿水深,哪儿水浅,与地形联系起来,加深对“瑰丽无比”的深入理解。从而体会出海水给人带来的神奇之感。〈3〉思考: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呢?引导学生理清第1、2句与第3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因为海底( &&&&&&&&&&&&&&&&& ),有(  ),有(   )海水( &&&&&&&&&&&&&&&&& ),所以从海面看(    )。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懂得海水的颜色与海面的深浅息息相关,感受祖国南海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3、朗读第三自然段。由于本段内容较简单,为了解学生的掌情况,我设计了下面这个填空练习:海底的岩石上长着( &&&&&&&&&&&&&&&&& )的珊瑚,有的像( ),有的像( ),( )到处都是,大龙虾的样子( &&&&&&&&&&&&&&&&& )。小学生抽象能力不强,在这段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画面放映出各种各样的珊瑚,让学生用手势、动作演示出珊瑚的形状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学生情绪特别高。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和思维空间,运用电教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代替教师枯燥的解说,使学生遇到难点时迎刃而解,这样真正做到了教师轻松地教,学生愉快地学。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展开积极的思维,使画面形象与文字形象得到了统一,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海底不仅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4、默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用直线把说明鱼多的词划出来。通过理解成群结队等词语,体会出鱼的种类多。在此基础上提问:这段除了写鱼多你还看出了什么?让学生体会鱼的动态美。利用多媒体画面放映出各种各样 &&&&&&&&&&&&&&&&& 正在嬉戏的鱼群图。我这样设置教学环节是因为电化教具的应用使教学效果声像化,它们能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化不可见为可见,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使儿童身临其境,多种感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他们越学越爱学。齐读最后一句话,提问:谁能把“多得数不清”与“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学生会说:既然说鱼多得数不清,为什么又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呢?变老师的问为学生质疑。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让学生自己质疑,带着问题再读书思考,想办法解决,说出对问题的理解,体会到文中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并非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而是进一步说明西沙群岛的鱼的数量之多,从而体会到这里物产丰富。   5、分组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里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一是让学生读明白每自然段写的层次,二是抓住语言因素体会出这里景色美丽,非常富饶。   为了使学生能提纲契领的掌握第五自然段的内容,便于理解本段,又能使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有条理地进行叙述,我设计了分层这一步骤,让学生先找出本段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事物,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出贝壳和海龟两种事物,为此,就可将本段分为两层。再引导他们抓住重点词句,将这些词句恰当地连接起来,归纳段意。这可以和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减轻初学归纳段意的难度。在第六自然段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这段中每句话是围绕什么写的,是怎么连起来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反馈质疑,体会富饶,对结尾段加以理解。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西沙群岛必将更美丽、富饶?引导学生体会出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感受到西沙群岛的景美、人更美。深挖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联系思想实际谈认识,让他们萌发“学好本领,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   〈三〉朗读品味―加强语感的训练。在本课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后,最后读懂了课文,就会感到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朗读训练不仅培养了学自觉读书的习惯,而且学生的思维、想象、理解 &&&&&&&&&&&&&&&&& 、表达能力通过朗读也得到了综合训练。   以朗读助理解,以朗读促抒情,是学习写景抒情这类文章的有效途径 &&&&&&&&&&&&&&&&& 。本课我采用“听读”、“评读” &&&&&&&&&&&&&&&&& 、“引读”、“对比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品词品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抒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最新10篇热力推荐文章
[3465][2602][2711][2737][3522][3082][3161][2604][2282][2450]
语文课堂网友情提示:如果你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就会找到更多的相关资料!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实录 -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查看本课全部资源&&&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实录 -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富饶的西沙群岛-免费教案
&|&&|&&|&&|&&|&&|&&|&&|&&|&&|&&|&&|&
◆您现在的位置:&&>>&&>>&&>>&&>>&教案正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将本站加入收藏,以便日后访问。&&&&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默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
  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①海水都有哪些颜色?
  ②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
  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③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
  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
   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
   (4)说话训练。
   找学生指图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
   (5)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
   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
   (2)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朗读第3自然段。
   ①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
   ②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
  明确:数量、种类
   (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
   (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明确:第三句
   (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
   (6)指导感情朗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1)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庞大”、“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
   4.学习第6自然段。
   (1)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6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话都是围绕第_________句话“_________”来写的。并说明理由。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几句话的思路:
   “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从而弄清全段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通过2~6自然段的学习,你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6.感情朗读2~6自然段。
   7.学习第7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
  更加……更加……
   (2)齐读
   (三)
   1.启发学生明确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
   (四)感情朗读全文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词;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第四自然段
   (二)字词学习
   1.刺(cì)(左边中间不要多一横);
   拣(jiǎn)(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
   饶(ráo)(右上角不要多一点)。
   2.其他生字写法。
   3.带拼音抄写生字词。
   (三)作文训练
   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四)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阅读教学时能抓住描写西沙群岛的重点语句,启发学生品词析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并初步运用分段方法,进行分段的训练。例如: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如此美妙神奇。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说话训练,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收获,进行语言积累。
  1、模仿课文,段式练习。  1)给总述句和句,让学生练习口头说分述句。  校园的花坛里,盛开着各式各样的花。( );( );( );我爱校园这美丽的花坛。  我们班里的生物角可真热闹。 ( ); ( ) ; ( ) ;这个生物角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而且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乐趣。  2)给句,说分述句。  ( );( ) ; ( ) ;我爱美丽的校园。  2、推荐一些有关海底动物的书籍、资料等,请同学们阅读,要求阅读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它名字的来历如:《水中“神枪手”》、《深海里的“照明灯”》。它的形状、动作等特点是怎样的。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