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用随时充对于iphone6随时随地充电来说是不是没有问题?

为什么有些工资不高的人用着最新款的 iPhone 或者各种价格不低的电子设备?
没想到那么多人回复。谢谢大家。
按投票排序
1736 个回答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刘墉讲过的一个关于梁实秋先生的故事:有一天,他与作家梁实秋先生同桌用餐。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端上“八宝饭”,人们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饭。”梁先生则笑道,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他说:“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先不论这个故事的真伪,这里其实是想说明一件事情:对于一个金钱、时间甚至口福都非常有限的人来说,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推迟满足感,依照自己的心意,获得最大程度的享受,是一件很需要智慧的事情。我们大概能猜到,题主故事中的两个姑娘文化水平不高,家里条件也不好,但是她们因此就很蠢、不懂得生活、没有世俗智慧吗?我想并不见得。对她们来说,一个月 3000 元的工资,扣完各种生活必要支出后,可能只剩下 3 位数的钱,按照知乎上流行的「投资自己」的说法来讲,似乎应该用这些钱去买书充电、办健身卡、请牛人吃饭吧?但是你如何让两个无比平凡、生活在中下阶层的普通姑娘拥有知乎上「高水平」人们所拥有的眼界和思维呢?为什么用自己挣来的辛苦钱,买一件物超所值、能让自己开心很久的物件就不行呢?因为,她们和某些少爷们不同,对于生活殷实、见多识广的人来说,或许买一个 iPhone 6 远算不上什么理智消费、推迟满足,但对于题目中的两位姑娘来说,她们是在用大半年的积蓄买一个市面上最优秀的手机(之一);在这大半年中,她们没有去挥霍,或把钱花在更加无意义的事物上,不为了装逼,不为了炫耀,就是为了让原本拮据的生活不那么糟糕,就是为了让自己在有限的资源下活的更开心,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智慧。
后加:五一假期结束,忙得一天没刷知乎,再登陆便是扑面而来的唾沫。对题主———阁下原先的提问的确带有傲慢和歧视,但还是接受不同声音的,现在修改过的问题就正常多了。对此表示歉意,原谅我一时口无遮拦,用暴戾的语气作出不太友善的举动。对评论区部分知友———语言偶尔暴戾并不可怕,人民大会堂的祥和气氛不见得比下议院的吵闹争执雅观,更可怕的是党同伐异的思维模式,你们对陌生人稍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尚且如此,难以想象你们会如何对待政见异己者和相关利益冲突者。友情分享一个残酷又重要的人生经验:想要达到羞辱本答主的目的,思维和口才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养成独立答题的好习惯,毕竟知乎更保护台上发言者的权利,而不是底下拿着鸡蛋和石头的观众。比如现在,我就可以机智地关闭评论区。——————————————————————————————————那么请问题主,像我们这些收入不高的臭屌丝应该把钱花在哪里呢?该把钱用来买房子吗?理发店19岁的TONY月薪3000,而北京五环房价30000多,他要不吃不喝存一年才能在五环买一平米的鸽子笼。如果要买一套60平的,他这辈子都攒不下来。该把钱用来买车子吗?他不需要买车子,上次他在京密路骑电动车,十五分钟内超了一辆法拉利,两辆捷豹,三辆牧马人,四辆宝马,五辆奔驰,还有43辆现代牌出租车,21辆大众牌出租车,还有7辆公交车。请问他该买哪个牌子的车子?看昨天的新闻了吗?特种兵反恐训练因为交通太堵改乘地铁了。该把钱用来镀金吗?题主你告诉我,TONY目前师从“一剪梅”发型创作中心的艺术总监PETER LAU,月薪3000,管吃管住,如果他学得好,可以留店工作或者回老家开一个属于自己的理发店。他平时都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参考资料也是店里订阅的时尚杂志,以及手机APP。每当华尔街英语的销售员对他说”我们有一份免费资料送给您“,他开心地拿了就跑,被华尔街员工抓回来暴打一顿,你说他需要镀几K的金?该把钱用来泡妞吗?当题主把那辆高达30万的现代停在工体酒吧街外面,揣着激动得心情想要捡一个烂醉女尸回去,却被无数人招手问是不是自己喊的滴滴专车,题主感慨对方有眼不识泰山,对方却又驾轻就熟地爬上前面一辆陌生人的敞篷跑车。而这个时候,TONY在地下室出租屋里拿出手机对一个来访的妹子说”你看,这个苹果手机可以装很多应用,这个连连看还有这个消除游戏可好玩了“,妹子好奇把玩的时候,脑袋不经意地靠在TONY的肩上。说了这么多,题主你倒是告诉我,TONY到底该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才是合理的呢?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同类产品的顶端品牌是他可以只用两个月收入就能换来的呢?是你在某城市某角落里一个鸽子笼还是你停在路边没有车库的小破车?年轻人每天花很长时间在摸手机,早晨睁眼第一件事是看一下手机,晚上睡觉之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刷豆瓣知乎微博,查地图天气航班,泡妹子聊基友打游戏,拍自己拍风景拍世界,读小说收邮件看电影,不用加油不用保养不用考虑停泊位,比车子实用多了。对于这样的年轻人,花一个月收入买一部两三千块钱的某品牌安卓手机,用小半年就卡得不行,整天鼓捣刷机啊清内存啊对比其他各种手机测评文章啊,和再攒一个月买一部自己喜欢的iphone,功德圆满再也不管贵手机圈如何撕逼,哪个更好?说到底,题主你只是傲慢加妒忌,你傲慢的是别人收入没你高却不许别人某些方面比你用得好,你妒忌的是别人在收入没你高的时候照样可以享受生活。你坚定不移地认为他们收入那么低,就不配在享受消费上的任何领域比你用得好,【嗨,你这个LOSER,连我都没有用苹果手机,你怎么可以用?你不能像我这样的成功人士学习低调的消费方式,我们正是拥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才拥有如今人上人的地位啊噢呵呵呵呵】,题主你说“你没有任何的义务去管这件事”,说明你认为你干涉别人选择手机的自由是要拯救别人,但事实上,你没有任何的权利去管这件事。多年以后,当年在出租屋里玩手机的女孩已经是TONY的老婆了,她眼巴巴地看着橱窗里的iphone 10,年收入已经与题主不相上下的TONY大手一挥“买”,老婆开心得旋转跳跃闭着眼,当晚奖励一顿啪啪啪,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题主,给自己眼馋iphone 10的老婆上了一通政治课“如何培养正确的消费观”,老婆一脑门子窝囊火气呼呼回房间睡了,而题主坐在自家十年没有更换的马桶上,就像坐在冰封王座上的阿尔萨斯,深深地陷入王者君临天下的高处不胜寒之中。————————————————————————补充几句正经话。少年时期我曾羡慕过拥有电脑不用花钱跑网吧在家就能上网的盆友们,觉得那是人间最大幸福,所以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网吧网管。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后我干着收入比网管多一个零的工作,但再想象年少时那个单纯的梦想,还是觉得很遗憾当年没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如果连穷少年买一台电脑或者买一部手机的资格都要剥夺,那这就是明显的消费歧视,莫欺少年穷啊同志们。难道非要等到少年们含辛茹苦熬到中年发迹,再去花钱买少年时期嘬着手指仰望过的区区一部手机,一台电脑,甚至一双漂亮的跑步鞋?所以,我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支配合法收入购买自己喜欢的合法商品,尤其要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外人没有资格干预指责质疑甚至在某些方面进行排挤歧视和变相惩罚,他们即便某些地方算计得不太理性,他们也有足够的资本去试错,无须非亲非故的中老年人用你“”过来人“的姿态去教他们如何消费。在此分享两个大家都知道的小故事,懒得打再多字,只讲一个概述,相信知乎朋友都能脑补全篇。第一个故事,亿万富翁来到海边,看到一个渔夫躺在海滩上晒太阳.........第二个故事,亿万富翁彻夜难眠,隔壁穷鞋匠家传来的欢乐歌声让他心神不宁........--------------------------------有些人说最后俩故事是在灌鸡汤,那在下就勉为其难地把两个故事讲完吧。第一个故事:富人问:“天气这么好,你怎么不去努力打渔,却躺在沙滩上睡觉呢?” 渔夫说:“关你屁事?”富人又说:“你难道不羡慕不想成为我这样的成功人士吗?”渔夫说:“关我屁事?”第二个故事:亿万富翁敲开穷鞋匠的家门,说:“你们这一家子穷鬼没有房子没有钱,还每天这样高高兴兴吃吃喝喝的,你知道不知道这样对我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鞋匠说:“怪我咯?”
我个人是比较支持在即使工资不高的时候也可以攒钱买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因为等到了日后你有钱的时候,那些东西你可能根本不想玩了。没有在爱玩的年龄倒腾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算是一种遗憾吧。----------------------------------------------------------首次过千,谢谢大家!上班略忙,评论就不一一回复了 ^_^
我也来讲个故事,是我自己的真事。很多年前,欧巴我还是个读初中的青葱骚年。记得我说过吧,我小时候就爱看书,小学已经看完水浒三国,108将的诨号姓名滚瓜烂熟,经常被迫表演,大人报名字我对诨号,或者大人说诨号我报名字。有天回家,偶然发现老爹看完书,居然藏了起来——很不正常亚!肯定有问题!于是第二天放学早早回家,赶在老爹下班前到家——斗智斗勇!直奔老爹藏书处,翻出一看,封面飘过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敖,不对,是《书剑恩仇录》。这一看,不得了,开篇陆菲青大战关东六魔,武当剑独脚铜人铁琵琶五行轮,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居然还有这种书!一点不文学不夸张地说,确实就是眼前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门外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充满了光亮和未知。真的是看得完全停不下来啊。要知道那会根本就没这种闲书,文学书只有赵树理艾青鲁迅朱自清,其他一概木得。我和我爹是大陆最早看金庸的那批人,这是1981年大陆首次发行的简体版内部发行本,上下册,定价两元。书,三天后被还掉了,我只看到陆菲青负伤回内地路途。这是个两卷本,上下两册。我当时并不知道是内部发行本,跑遍杭州所有新华书店,先看再问:有没有书剑恩仇录?答案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没有。在到处跑书店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路过当时龙翔桥的邮局,发现边上巷子里有很多人聚集,进去一看,都是在交易邮票,其实就是邮票自由市场,不过那会被叫做黑市。里面居然有个我认识的人,是我家附近的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也在买卖邮票。顿时一股崇敬加看不起的复杂情绪从我心中涌起,这种感觉,大约就是你小时候看见混社会的或者黑社会,知道不是好人,但又会崇拜他们那种——那时候的黑市是违法的,还属于随时可以被抓的范畴。就在这个黑市里,我!看!见!了!好!几!套!《书剑恩仇录》!疯了。整个人都不好了,风中凌乱。这就好比你一直猛追妹纸一直被拒在无数次残念后已经完全不抱希望只是习惯性地再次开口约妹纸的时候,妹纸突然说我们在一起吧辣种感脚!懂吧?假装不在意地问了下价格,四块二!靠!我要杀人!那个年代,我父亲的工资才三十多块。我想了一下,还是有办法筹到这笔钱的。那时候我每天要坐车大约七站路,再走两站左右的巷子才能到学校。我算了下,如果我每天走路省下车钱,大约一个月可以攒够四块二。早上没法再早了,要等父母弄好早饭,所以我每天中午都急行回家,吃完饭再奔去学校,放学可以走慢点。因为保持了一定速度,所以每趟单程大约要比平时晚个二十分钟到半小时左右……一天三趟的车钱就攒下来了。父母没有发现我的行动有异,大约以为是路上汽车耽搁?我想应该是到家时间非常固定的缘故,所以不觉得有问题。一个月后,我用一把分币和毛票的四块二,换回了一套《书剑恩仇录》。通体舒泰。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都打开的感脚。终于畅快淋漓地看完了。对父母说,是借来的,可以慢慢看。这套书,以及后来托人从香港买的一套《萍踪侠影录》,后来都送给了作协的沈治平老师,因为当时他想研究一下新派武侠小说。我很喜欢他写的一个短篇,叫《瓦楞草》。我也很喜欢他的小女儿。
我还记得我刚入行没多久的时候,有若干老板都分别向我们这些小朋友表达过同一个意思:“你们现在就这么点儿工资,能买什么呢?能买车么?能买房么?全都买不起,你还不如拿你一两个月工资去买套好西装,看起来也精神点blahblah……”虽然我最后还是没有买西装(你那么喜欢你倒是给我买啊),但是我确实认可了他们的一部分观点,说真的,一个月就挣这么点钱,靠省这点能省出个啥呢?我辛辛苦苦攒两个月钱,然后去开个户买三手股票?come on,这很奇怪耶~于是当年懵懂的我,直接拿着第一个的工资以及所有存款去中关村配了个打游戏的台式,它的主板和cpu(其他貌似都换了)现在就在我左脚边二十厘米处。说到底,其实在一个人职业生涯里,头三年吭哧吭哧死干活干埋头省钱,未必有你第五年一个季度赚的多,与其去省,还不如整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起码还开心点,好的心情有助于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呢~这就是我,一个践行了上述观点的人的意见,不过说到底,就是因为这帮孙子,干了那么多年从来存款没有超过一个月工资,不开心~
这个问题其实并非制造阶级对立,或者题主不了解民间疾苦,它的确是一种有趣的社会现象。如果放到更贫困一层的人,例如,只能勉强温饱的,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个「穷人反而喜欢轻奢」的现象。《贫穷的本质》中记录了一种贫困人群的消费方式:在摩洛哥的偏远山村,有一个穷人,调查者问他,如果你有更多的钱,你会用来干嘛。他说:用来买更多好吃的食品。但是调查者发现他家中摆放着电视机,卫星信号接收器,和一台 DVD。调查者问:如果你觉得一家人都吃不饱的话,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呢?受访者笑着回答:哦,电视机比食物重要!书中的案例还有很多,也给出了结论: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乏味。这也是人性,人不是吃饱就行,人对美好和趣味有着基础的需求。还有一点就是处于穷困的人,往往和富裕阶层有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等。当你去传递为其设置的改变命运的完美计划时(例如投资孩子的教育在十年后会获得比现在马上就让孩子出去干活更高的回报率),他们并不相信,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身边的例证去证实你的计划会有什么效果。他们更相信马上能见效的事。例如宁愿剩下每年很少的体检花费,或者医保花费,而承担可能发生重大疾病的巨额治疗费的风险。书中提到了乔治·奥威尔《通向威根码头之路》中对于穷人如何逃避「沮丧」的描述:他们不会迁怒于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降低标准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然而,他们却不一定因此而专注必需品,也不一定会排斥奢侈品。因此,在长达 10 年的极度沮丧期内,所有廉价奢侈品的消费都有所提高。这一章讲解的是为什么穷人吃很少,是真的没有钱吃东西吗?调查者用事实去纠正富裕阶层自以为是的想象,穷人不仅需要奢侈品和娱乐,甚至比必需品更甚。这一章的结语很适合总结题主的忧思和疑问: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我们会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把买那些东西的钱攒下来,将钱投入到真正能使他们过得更好的地方?然而,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变化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正如题主不理解穷人,厉害的投资者可能也不明白为什么题主在现在的条件下还过的紧巴巴的,竟然还在起薪这么低的公司过着上班族的生活。理解和你成长背景及信息掌握度不一样的他人,看看《贫穷的本质》吧~
讲真。我有个朋友,家境一般,现在上班了,赚的也不多。她对住的地方基本没要求,公司提供的宿舍住的很开心。吃也是在公司,偶有吐槽,但懒得出去外面吃。对穿的就更是....你们见过哪个工作一年以后正值妙龄的少女还穿着淘宝上五十块钱一双的鞋三十块钱一件的小衫。化妆品的话要不是我拼命给她寄,她能坚持用路边5块钱一盒的眼影。但就这样一个姑娘,她玩游戏的时候几百块几百块的充钱眼睛都不眨,遇到我被欺负的时候,十块钱一个的喇叭跟别人对着喊,我都替她肉痛。每当我训她的时候,她就振振有词的跟我犟,“游戏是每天都要陪着我的东西,为什么不舍得花钱。”我觉得她说的对。她至少取悦了自己,光这点就够难能可贵了。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苦后甜等等。我觉得这其实是很可怕很奴役人的一个观念,但最可怕的是我们竟然不知不觉的传承了这个观念。我们经常会被教育要走在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只要你走到了,就可以安心享受了(比如考大学....考上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但后来我们会发现,这条路没有尽头。我们都挂在了半路上,所以也没谁可以跳出来告诉大家这条路是错的。扯远了。一句话就是,趁能享受的时候赶紧享受,消费自己愿意消费的东西。取悦自己并不是罪,我们并不是为了贯彻别人的世界观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扯的更远~~~~我觉得评论里大家说的对,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是我表达不清晰。我的意思是,不是每个人活着都要以成为“人上人”为目标的,我们生来作为独特的个体存在,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有自己的幸福的成功的标准,这些观念和标准,有大众和小众的分别,但还不至于要被灌输和修正。但问题是从小的教育使得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成功是一个模子的,不外乎钱权名利,甚至从很多人理所当然判断别人是否成功就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的非常的习惯这种观念。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题主问出这样的问题。一些观念一旦形成模式是很可怕的,最近我在知乎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朋友不喜欢穿裙子怎么办”“老婆不喜欢穿高跟鞋怎么办”,其实跟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者灌输强烈的主流观念,大到人生方向,小到穿着打扮,慢慢的,我们自己的观念流失的越来越严重,甚至看到其他有自己独立观点的人反而不理解“。表达能力有限,也不知道说没说清楚,这里应该跟题目没关系了,算是一个小小的探讨吧。
5.14更新:为啥才50几票的答案就能排到顶了呀……为啥不能匿名了呀,家境败露了还怎么装思聪去骗淫呀……顺便傲娇的感谢一下评论区大家的肯定和鼓励。/*********************************************原答案*******************************************************/大家都是从价值观、财务观上来说,我换个角度来一记呗。就自己的例子,之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自己工资又不高,花钱的地方很多:父母已经老了,每月需要我给提供生活费;借钱买了房子,我需要攒钱还债;自己工作不舒心,但是为了每月的那份工资,也不敢有怨言;朋友挺多,时常聚会,总要出一笔;有的同学来找我玩,总要带他们逛逛我大上海,该请客请客,该买票买票,一份也不能少;有亲戚家的小孩儿考上大学,假期想到大上海见识见识,于是买票订酒店,陪玩带吃喝……确实是凤凰男,窟窿多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填,每一笔钱都恨不得掰成好多瓣儿用。自己一直用一个大学时候同学搞活动送的三星直板机(现价不超过80),一直用到毕业后一年半,才换了一个别的。记得毕业那年,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一起入职的同事大部分都拿去换了一个新手机,我的呢,拿去给家里一圈儿亲戚买个小礼物表示心意。12年底还是13年的时候,诺基亚推出920,当时好像要4400块,自己超喜欢,反复看了无数遍,可是最后还是忍住了,花500块买了个520寄托心意。之后,每个月也忙忙碌碌,也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家里的情况也在慢慢改善,一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可是14年的一天,突然就特别的不开心。回忆了一下自己这2年多来的工作生涯,也许学习的时候没能当成个好学霸,可是工作的时候真的比大多数人都要吃苦耐劳,但这个社会真的很难一两年就能改变你的阶层,所以我还是无比的乏力。这两年多来,我努力挣的钱,给父母可以花,给兄弟姐妹们可以花,给亲戚朋友们可以花,给同学同事可以花,就单单不能给自己花!!!吃的住的用的永远是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从来没有敢奢望过自己能选一些好的,自己特别喜欢的来买,念及此处,我就觉得无比委屈。那一个多月,我委屈极了,心情也各种不好,甚至很绝望:我这么活着到底图个啥?想起当年的920,当时那么喜欢,却最后没有买,于是接下来的一年,过几天就上920吧瞅瞅别人用920的感受,看看无线充电是不是够好玩,看看支持戴手套操作的触摸屏是不是很炫?看着手里的520,委屈更胜。最终的结果是,正好那时候930上市,我再也没有考虑这个手机要3600块钱,也没有考虑如果我多等几个月按诺基亚的尿性肯定会跌个1000多块钱,更没有考虑如果这3000多块钱拿去给家里,会对家里的条件造成什么改善,只是想到:我努力工作了快3年,讨好了所有人,却唯独没有讨好过自己一次!于是我下单,买了新手机(对我而言,一部iPhone和一部930差不多,都是自己觉得舍不得买的奢侈品)。其实,我对手机的需求并不高,原来的520完全能满足我的使用。可是,当我拿着930的时候,还是开心的要死:原来这就是被世界温柔对待的感觉呀,看着他,我再这么辛苦3年也是值得的呀。所以呀,我想,那些工资不高的人们,却一定要买一部iPhone的原因,大概就是一定要犒劳一下自己,让自己感受一次被讨好的感觉,好提起精神,再次为了家庭,为了未来,去努力奋斗吧。
我上小学的时候特别流行肯德基的书包,长这样,记得我们班长就背的这个春游,超酷超拉风。我那时候有超出年龄的懂事,从来没和我妈提过。高中时我在玩具店门口大夏天穿着厚厚的玩偶衣服跳了两天舞挣了两百块,买了一张去欢乐谷的门票。我当时甚至没有能拍照的手机,我那天疯得累劈了。现在我只要开心随时都能去了,但是云霄飞车对我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我大学寒假曾经打了一个月的工,去了一次杭州,对于当时的我三千块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你可能要说一个穷学生,有钱不报班学习提高自己想着光明未来,居然出去浪,但是现在回头看看这三千块简直值透了,再也没有这么美好的十八岁了。大概一年前,我答过这样一道题,好心人发过备份,我又找不到了,在网站上搜关键词能找到几个片段,大概是这样,我之前还答过一道题,匿名答的具体题目找不到了,就是形容你有多穷之类的,我当时写,“此刻我身上全身上下行头加起来不超过两百块,眼镜算在内。”我之前还答过一道题,匿名答的具体题目找不到了,就是形容你有多穷之类的,我当时写,“此刻我身上全身上下行头加起来不超过两百块,眼镜算在内。”现在我身上的行头加起来是两千块了。因为我毕业了开始上班了。我从来都不是虚荣的人,我最擅长的就是反季买到一折的物品和超市货比三家,。穿着五十块的帆布鞋和穿着五百块帆布鞋的小伙伴一起去爬山照样没觉得有什么,因为我心里知道我负担不起,我从来不做自不量力的事。但是现在上班了,我负担的起了,只要有开源了,一切都好说。我现在感受到了一千块的眼镜比一百块的眼镜原来轻便这么多,再也不夹耳朵了。五百的帆布鞋不会像五十的帆布鞋那样让我的脚磨出三个水泡。原来高弹的牛仔裤这么舒服贴合。(求壕不嘲笑。)和题主想的不一样的是,贵的东西不是出于面子上的考虑,而是真真正正地提高了生活质量,让自己舒心便利。人没有天生的贱命,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不多。如果是让我开心的事,我愿意花两个月甚至半年的工资去做。我一直记得六岁时想要的那个肯德基书包,记得那个眼巴巴的滋味。人生,不要空留下不能回头的遗憾。(今天心情真的很好,条理很乱,好像也有黑点,但是不关评论了。)
有次去理发店,一个看起来只有十来岁的杀马特洗发小弟一边给我擦头发一边问我:姐,买一个iphone要多少钱啊?我很好奇的问他,为什么想要买iphone?因为我觉得这对他来说会是很大的一笔开销。他说:别人都说那个手机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想看看那里面的世界,这样我才能长见识,要不然只能一辈子做小工。然后充满了憧憬的喃喃自语说,我节约一点,多存点钱,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买了。我希望他能早点实现梦想。—————————更新一下:这件事发生在大概三四年前,当时我还问了他,怎么存这么多钱,他说他不买新的型号,买个老的型号就便宜很多,还和我讲了有了iph之后他要怎么用,下一步的人生规划等等。他很触动我,因为说这些时他眼里闪着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抱怨着日复一日的也许在社会底层就过完一生。但他不同,他对未来有希望,而且有这样的魄力去突破自己的阶层(他每个月大概能存四五百块钱,准备买的老机型当时2500左右,他已经存了一千多)。这正是我写这件事的原因——那些被有些人看不起的“收入普通甚至很低的人”,每个都有自己鲜活的人生和热切的盼望,并不是所有人都只为“虚荣”。哪怕他的方法幼稚,但他的人生和见识与上知乎的你我不一样,这也许是他认知能力内的最优解。他有这样的上进心,哪怕前途曲折,哪怕他一辈子也达不到各位的高度,但他总会越来越好。Don't judge.
我有两个舍友,都是88年的,非京籍。在帝都某国有单位餐厅工作(非正式工),月工资2-3K,单位包吃住,一个用爱疯6,一个用爱疯5,经常去聚餐和KTV,有几次在KTV一夜消费就半个月工资,还一起找过J。。脚蹬耐克牛掰轮,其中一人手持单反(一年用不到几,根本不会用,拍出的照片跟shi一样。。还不如我用手机拍的好)借我钱的次数真的双手都数不过来,小到百元大至3K,虽然有时还款不及时,还好都还了,N个信用卡,每到还款日就拆东墙补西墙,经常让我帮忙用我支付宝帮他们还信用卡,有时先欠我,有时先给我现金,每当此时我就非常BS他们,理解不了这种消费观有次聊天时我问其中一个舍友,等结婚买房时怎么办?全靠家里么?(他父母都是农民)也许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吧,有些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有些是真正了解并喜欢这些东西的功能和外观。只是觉得那些被虚荣心侵占了的内心并不明白,有才华和内涵的大咖就算拿着诺基亚的黑白屏手机,那也是周围人崇拜的焦点,而当你大汗淋漓的蹬着三轮车送餐时,掏出你东借西凑买来的爱疯5,最多看到的人来一句“卧槽,送饭的都用爱疯了!”我觉得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多好,自己又没能力挣多少钱的话,还是尽量给父母减轻点负担吧,最起码不要挥霍。要么省钱给自己投资,去学习提高自己,要么就省着点花吧。我们不能自己在外挥霍自己微薄的薪水,却理所当然的接受省吃俭用的父母帮我们买房甚至还贷昨天刚从知乎上搜了下袜子方面的问题,买了几双知友推荐的袜子给我爸,因为他买的袜子极其便宜,不是棉的,臭脚。每当我想到父母省这样吃俭用帮我们分担高房价带来的压力时,我实在没有理由去购买与自己收入不相符也无法使自己在任何领域进步的东西以上所述并非否定所有的这种现象,分什么情况吧也不是说自己的消费观就比他们高尚什么的,更没资格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身上,只是既然看到这个问题了,就把身边这种例子发出来供大家讨论吧——————————没想到这么多人点赞~有不少问袜子的~~还有位袜子厂的要送我袜子,有人私信关心我找着工作没,挺感动的。我是看了知乎上2个问题后选择的一款,极个别回答有广告嫌疑,最好甄别一下,另外去旗舰店多看看评价,我先试穿几天再补感受~(5.11补更:还是挺舒服的,只是买的时候没注意标题,春夏款的如果夏天穿略厚,后来才发现还有夏薄款。。总之觉得9.5元/双还是挺棒的)传送门:
我看身边的一个个发小同学,都买了房子,有的要结婚,有的还单身,发现以他们的工资来讲,以后几十年的包袱是要扛了。后来发现他们的气质变得好了一点点,因为不飘零,因为有家,有“后台“;他们变得稍微有责任感了,他们变得稍微有担当了,他们变得勤快了,会拧灯泡了。我看身边的某些发小、同学,买了车子,有的要结婚,有的还单身,发现以他们的工资水平来讲,油钱的包袱,这几年是要扛了。后来发现他们一个个变的朝气十足,宅男不太宅了,酒友竟然快戒酒了,速度上来了,世界变小了,他们开心的打开美团,仔细的询问此单需不需要提前一天预定,然后乐呵呵的踩着油门就过去了,精打细算的好老爷们形象从此逐渐浮现。我看身边的某些某些发小、同学,买了苹果6,觉得他们还要养车养房,还要还分期买苹果6的信用卡钱,那么这几个月怕是要吃糠了。后来发现原来“闭关锁国”的他们开始逐渐的与时俱进了,电子咔没事会关注关注新闻了,有什么好玩的APP他们会第一时间扫描二维码,他们开始相互讨论哪个超好用的APP过两天会不会免费,他们开始没事“siri、siri”的叫,然后让siri提醒他们回家路过家乐福超市时记得要买块肥皂......新事物永远带来新体验,无论多少钱,花了之后,自己对待世界变得积极了那么一点,不是挺好吗。自己改变自己挺难的,买点好东西当拐棍,慢慢改变一下不好吗。那两个妹子买了iphone,玩到了目前大多数人公认的“全球最好手机”,花了几千块而已,万一以后就不一样了呢。于此相比,吃几个月糠算什么。自己弄来的钱,自己花,买什么都舒服。
整个习惯吧。大家都在用最新款 带各种功能 各种社交 于是我也用了。在美国时候看到很多白领同事都是蓝屏手机的,公司发iPhone给他们测试用,他们下班了也揣着蓝屏翻盖手机走了……地铁上大部分人是看口袋书、看报纸的。英国这边我住了几户人家了,有的没有电视机,有的是一个电脑屏幕改的电视机,房东问我你们中国家庭电视机是不是巨大?我才发现好像是啊,目测有她家八倍大。买的时候两万呢。可其实我也不太看电视啊。回说到手机。他们闲暇时候都拖着船下海、冲浪、攀岩、骑马、开着房车自驾什么的,钱都花这了。我们这自然环境、生活节奏的话,电子娱乐还是很解闷的。。。
几年前和朋友聊天,说到iphone。我说,这手机这么好,我得开的起好车住的起好房时才能买啊。后来我慢慢发现,真要这么要求自己的话很有可能我这辈子就用不到好东西了。
公司年会发的。
题主可知,我国新增上网人口,几乎全部来自三四线地区的移动端用户?在城里的外来务工者也差不多,他们是没有Macbook的,对他们来说,“上网”就是手机,手机就是上网。我们这代80后当年是怎样慢慢熟悉计算机的?386=波斯王子,486=仙剑,586=黄片,5块钱一张攒着藏经阁合集,在网吧里从红警95一直玩到魔兽争霸,等到魔兽世界出了也都基本拥有自己的电脑了。之后qq淘宝那些,都是顺理成章,整个过程是有脉可循的。但是对于新一代成长起来的进城务工者,他们为何需要这个路径依赖?他们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就是智能手机:看小说有阅读器,聊天有微信,看剧有爱奇艺。一切社交和信息需求一部手机全部掌握。何况租房子老要搬来搬去,拖着个主机箱多麻烦了。他们不需要开excel,除了聊天也不需要打很多字,键盘那是什么东西?打字难道不是用手指的么?以今天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吃一顿饭,看一场电影,两个人一晚上五六百轻松消灭。对于手头拮据的这个群体来说,经常出去玩显然不切实际,所以手机对他们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这种依赖程度才是这群人不惜花大价钱购入iphone的原因,因为这已经是他们社交+娱乐休闲的全部。如果90%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一部手机上,买一部最好的手机的自然就是最理智的选择。另外,题主可能没有想到的一点是,超前的消费往往是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所支撑的。在过去的5年内,白领工资增长相对停滞,而劳务工作的收入增长速度非常惊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从2011年到2014年,农民工的收入增长了40%以上。你想想,你过去3年的工资是否有这样的提升?(同岗位,升迁后增加的不算)。在2011年,农民工的收入不仅是2位数的增长,还是2字头的增长,当所有沿海的工厂老板都在哀叹仅有的3-5%的收益率还要被税务盘剥的时候,农民工的工资是以每年20%的速度在飙升的。这是什么概念呢?以过去10年来看,号称财富制造机的房地产资产价格,上海地区的投资年化收益率也就17%左右。当然,今年这个工资增长的增速已经放缓了,目前只有10%左右,但前些年强劲的增长给了这批群体以强劲的未来预期,花钱大手大脚,也就可以理解了。早在2012年左右,广东地区的建筑工大概月薪已经达到7000元,2015年北京地区的建筑工月薪已经达到平均每月9621元。深圳华强北的快递小哥,月入2比比皆是。如果这也会是中国未来的“新常态”,那我们应该有个平常心,iphone终究也就是个电子消费品,能走入中国最平常的阶层,也算中国梦被实现的一种形式吧。
家里爸妈忙,请了个佣人,每月包吃住3000工资全年无休买保险(过年除外)最近听说涨了500人家在我家干了三年,我问了下除了每个月寄回去家里的钱,赞下的钱苹果的手机随便买,她晚上没事就去和小区的其他保姆遛狗聊天,有几个都在自学苹果的操作系统(人家小学文化)最近她买了个IPADmini2 跟我妈学习炒股用…每天扫地拖地时就在看股票,因为我长期不在家,还学会怎么调试和维护我家的网络…对了 她好像有时候太无聊还自学钢琴(我家有一台,在积灰),好像记得有问过我五线谱的几个休止符的意思人家不仅仅赚钱稳定,攒钱快,花销少,因为没那么多事学习能力强,上进的很快我学过一句话叫『千万别把别人不当人,哪怕你比别人高几等,你也别太把自己当人』共勉补充下,不是嗮自己家佣人有多好,再好都是人家的,只是觉得题主想法有点偏差,人家虽然挣的没你多,但是花的也没你多呀,不是每个拿3000工资的人都是拮据的,只不过对于习惯高工资高消费的人来说,为什么你不吃肉呢?去澳门赌博一掷千金也做过,还在北方城市干过考古…人生目标追求不同,价值不一样,我就觉得几家10元三个菜的店很好吃,你也可以觉得你挣这些钱才吃的到好的,可这与我无关
我来支持楼主了。我觉得你工资多少我管不着 你爱买啥我也管不着 你钱哪里来的我也管不着 但你不能为了省钱来麻烦我。我见过来上海实习死活要住我家一个月的我妈大学同学的小孩。我压根没见过她。我说一个月住个宾馆或者找个短租不行么?我可以帮她找。就是不愿意。我在上海一个人住而且闲置房间里并没有床。另外我家到她工作地方地铁大概10多站。她妈妈来上海看她就跟她一起睡地铺,可是我家门口的快捷酒店一晚上也就100多啊!当然她家条件不好能帮一把是一把,但她后来买了个mac pro15 retina。不是学设计的非刚需。我前阵子在家,有次跟我爸去吃咖喱饭。我爸说,妈呀,这饭一份40多啊,我们公司那些小年轻赚那么点钱倒挺想得开。我每天一碗面才7元。我也是那些小年轻。每天到家8点多,一个人再做饭带午饭,有时候实在是懒。加上公司中午的氛围就是大部分人都一起外食。入不敷出。但我跟我妈逛街时,我惊讶地发现好多零食我如果觉得贵,我已经可以默默地放回去控制住自己不买了。又没营养又耗钱的东西算了吧。所以说,有些病啊,生个孩子结个婚背个贷款,担起了该负的责任,就不治而愈了。
有很多评论说的挺好,我也想了想,再补充几点。1,我从来都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穷人的拮据勤俭和富人的大方阔绰才是主流,也承认会有一些穷人在富裕之后出于对贫困的畏惧而珍惜钱财。但是,生活中不量力而行的穷人也绝非个例,他们有些地方甚至比生活宽裕的人更加奢侈,这不合逻辑,所以才引起了题主的质疑。其实在我的观察里,贫困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很多,尤其是来自眼界和思维层面的局限性。2,我觉得人在年轻的时候为了真心喜欢的东西不理智一下是无可厚非的,我会告诉你们我大四的时候用全部积蓄去买iPad2,一进店发现iPad3才是我的真爱,活生生又填了我大半个月的生活费进去,然后一个月过着苦哈哈的日子。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后悔,这三年它带给了我很多快乐和满足。但是我不认为我已经26,7了,还要把全部积蓄拿去买一个不能带来收益的东西,更不认为一个工作几年的人还应该身无长物。讲一个很伤心的故事。我妹有一个好朋友S,在一个三线城市月薪5K,有一天哭着跟我妹说她爸爸生病了,家里希望她拿点钱可是她没有。我妹一听觉得救人要紧就赶紧给打了一万过去,姑娘S感激涕零,说十一之前(借钱3个月后)一定先还你5000,剩下的再慢慢还你。然后,十一到了,姑娘S推迟了几天打给了我妹2000,我妹再要对方就就一直说没钱,然后没过多久就把我妹彻底拉黑了。要知道我妹也是刚毕业两年,身在帝都的人,一万块也是辛辛苦苦攒的,分分钟8000块就没了踪影。我妹说其实姑娘S是个挺有气质挺文艺的人,只是财务状况一直不好。其实不难想象,一个人工作几年都没有攒下钱的人,怎么会两三个月就能攒出5000还给别人?她其实就是没钱,没钱还钱又被债主催烦了,最终干脆拉黑。后来我妹说,这什么世道啊,文艺女青年都出来骗钱了。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没有积蓄的人遇到了意外事件,没有办法体面处理。3,我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提升自己和孝敬父母之外,没有什么别的欲望是我不能等的。我刚毕业时候就是买市场里50的衣服,现在工资高点积蓄有点也淘一些牌子货,有个知友评价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生活随着年龄增长方方面面显著提高有什么不好呢?恐怕这样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都会更高吧。4,姑娘X一点也不虚荣自卑。她是我很喜欢的姑娘,她确实不懂得理财,但是相应的,她对身边的人也是非常豁达大方。她身上有着穷姑娘特有的自强和大方,她会拒绝老公婚前提出买戒指的要求因为她觉得还是买个家电实在,也会天天把吃的分给同事吃,她还会在经济困顿的时候依旧不忘孝顺父母哪怕为难了自己。不看中钱的人,可能更仗义更懂事更知道心疼别人。哪个阶层的人都不完美,富人自有富人的局限性,所以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更该平和。=======================以下是原文==========================题主说的这种情况真的不是个例,还挺普遍的。我们单位有两个家境反差很大的姑娘,一个有三四个名牌包,上个季度买了7双鞋,用着苹果的姑娘X,另一个是买衣服一般一百以内,最喜欢买几块钱包邮的淘宝货,手机用着酷派的姑娘Y。背景是,X姑娘父母务农现在年纪大了没有收入,她本人年薪十万左右,婚后生活拮据,甚至有几个月的房贷都是先借钱还上的,基本上就是发了工资就还信用卡还朋友钱。Y姑娘家里有一座山,年年光山货就能卖20万,不要提父母还有退休金,她本人年薪7万左右,婚后生活十分殷实。这个例子是真实而极端的。但是这种富家女抠门,穷姑娘大方的现象到处都是。前些天我看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对这个问题说的很到位。一般情况下,那些经历过匮乏和贫穷的人,比较不那么害怕贫困,因此更加倾向于奢侈豪华。这是比较于那些只听说过贫穷的人而言。前者包括那些交上好运或者得益于自己拥有的某一专门的特长——不论这特长是什么——从当初的贫穷迅速达到小康生活的人;后者包括生长于良好家境的人。后者更着眼于未来,因此他们比起前者过着更加节俭的生活。乞丐一旦跨上了坐骑,就非得把马跑死为止。——亨利五世这种人(穷人)对自己的运气和能力都抱有坚定的和过分的信心,因为这两者都帮助他们脱离了贫困的境地。富家出身的女子不仅仅带来了钱财,她们比起穷家女还有一种更为热切的,得之于遗传的保护财产的愿望。事实上,上面所说的那个穷姑娘我是非常喜欢的,我们总是一起玩一起聊天,她并不是什么虚荣奢侈的人,只是对自己挣来的钱没有足够的珍惜和热爱,也不懂得如何处理财产。她家里距离单位比较远,为了多睡一会就打车到地铁,下了地铁在打车,也就是说她早上上班就要花掉25块钱。这在我看来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却不令她感到心疼。她经历过大学学费交不起的贫困,所以对现在的拮据似乎没有多么的不适。她的生活真的不像一个在天津年薪十万的姑娘,而当她给我讲自己家怎么怎么拮据的时候我都会建议她借掉高档货,保证现金流,停用信用卡,建立存款。哦,然后看看那本《穷爸爸富爸爸》。很多很多暂时穷困的人,就是愿意用自己的第一个5000块来买一个名牌包,第一个一万块来买一个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第一个十万块来买车,然后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长久的穷人,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穷人。诚然,钱是挣来的,不是攒来的,但是对于百分之八十的普通人来说,你能挣多少钱才能满足自己那么多的欲望?更何况薪资的增长根本不能解决一个人的财务困境,没有原始的积累何来资产,没有资产何来富裕?我认为一个人可以为了自己看中的东西而不理智一把,比如月薪3000的人买个苹果手机,因为人生总要有点出格的事才精彩。但是我不认为这样做的对的,是可以一直理直气壮贯彻下去的,因为今天是手机明天是LV后天是奔驰宝马,我们什么时候能学会过日子?我是个年薪不到十万用着小米的穷家女,上大学那时候,我就是那种你们吃饭我卖饭你们回去睡午觉我才开始吃饭的勤工俭学狗,暑假不做家教开学就没得花。不过上大学的时候我就体会到了有几千块的存款是什么感觉,让我在某种程度上体会了另一种心态。贫穷的思维方式是要不要买这个东西,而富足的思维方式是我什么时候该买什么了,贫穷的人只能做判断题,而富足的人可以做很多道不定项选择题。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如果谁认为自己的财产就可以肆意支配并且对生活产生不了任何消极影响的话,那就太搞笑了——你今天花的钱,为什么花的钱,透支的钱,分期的钱,这些都造就了你的未来。如果价值观没有对错,那么未来还有有好坏。
我们是在讨论问题,不需要扔石头鸡蛋西红柿~~人的消费观不一样,题主只是说出自己的疑惑,从他的消费观看来“钱花在刀刃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应该理智消费,并没有歧视的意思,楼上一却来了大片玻璃心……我每个月几千的工资目前没舍得买过1500+的手机,每次想买都克制住自己,东西够用就行。低工资买6是为了获得一份小小的自尊心、虚荣心,人之常情。老人有一句话:吃坏点别人看不到,衣服必须要穿好的。当心理强大到不在意别人看法,明白凡事只能靠自己、别人的目光影响不了你时,才会坦然使用诺基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iphone是不是翻新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