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能一下子扎五个血位吗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扎针应该怎样扎
扎针应该怎样扎
昨天与一个网友聊天,她告诉我说“她已经连续针灸了一个月了,三个疗程了,问是否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是应该休息一下了,给经络一个调整。
我很普通,普通到我会的也许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会一些。提到针灸,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有的只是临床经验而缺乏理论基础,所以还不敢班门弄斧。但是自己善于总结,于是我就想把我临床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我在临床治疗中,经常自己总结治疗的长处及不足,时间久了,便成了经验,就是这些点滴的治疗体会,使我成就今天独有的治疗方法,往往这些综合的方法,在临床使用效果比较好,并经常治疗很多疑难杂症。
我很幸运,同是68年下乡知青,我有幸做了赤脚医生,也就是在农村的那段赤脚医生使我成了一名工农兵学员。在卫校学习的二年中,我常常得益于我在农村当赤脚医生的基础,我比我的同学领悟的都快,因为毕竟我在农村已经先做了三年赤脚医生,然后才开始上学。
在当赤脚医生的时候,虽然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但是因为每天都要接触临床。逼着自己很快适应工作,偷偷学艺,尽快胜任工作。
从我的身上,我总结出,无论是干什么,实践都是最最重要的。虽然三年的赤脚医生我没有系统读过书,但是我学到的远远比现在的五年本科中医毕业的学生都学得多。
在三年的赤脚医生工作中,我每天都尝试临床。而在卫校读书,书本上的知识说的太复杂,常常我们在临床几分钟的操作而在书本叙述大约要很长时间往往大家还不是很懂。
这个网友问,针灸应该怎样扎,才能尽快有效果,她说:“她已经针灸一个月了,还感觉没有太明显的效果。”
针灸,经过我在临床40多年的摸索,针灸,或针刺疗效不佳存在几个问题。
一.取穴不对,首先要分析病情有多久了?疾病在那个层次?在络?在经还是在脏腑?疾病在不同的部位,取穴也就不同。
二.进针不对,进针应该是深?还是浅?是调经还是调络?深刺调整经络和脏腑,浅刺可以调整络脉和血络。
三.进针的角度:是深刺?还是浅刺?是直刺、斜刺还是平刺?经络中的经气源于脏腑之气,所以经气的虚实又反映出脏腑的盛衰。
四.在治疗中医生不能怕麻烦,从整体上分析病情,治疗疾病还是要以疗效第一。在临床中运用综合的手法治疗疾病,一切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医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所以,当别人选择针灸的时候,那么存在疗效差异就可想而知了。
在临床工作的医生,有很多是懂得针灸,但是无论什么人都是一样的扎法,根本不分析疾病在那个层次,如果疾病在脏腑,就要先深刺,逐渐把疾病由经引到络,如果疾病有所好转,就证明经脉的气血在逐渐充盈,这时就要浅刺,由络排除。这是我在临床的体会,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当然在临床,有很多医生怕担责任,而一律给病人浅刺,这样的针刺也叫针刺,病人每天来扎针,但是效果不佳。这样的治疗,往往碰到刚刚得的疾病,也凑巧就会治好,如果是长期病号,用这种针法治疗,效果就不理想了。所以临床中存在辨证论治就是这个道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年前老伴换网球肘(也就是说是肘关节炎)上称为肱骨外上髁。前臂许多肌肉借肌腱附着于此。当腕部用力这多、过久或过猛,就会使这一束肌群因过度的牵拉活动而产生局部无菌性慢性炎症,医学上称为肱骨外上髁炎。因好发于网球运动员,故又称“网球肘”。
老伴的这个疾病已经患了几天了,每天疼痛,我决定给他针灸,经过说服动员,他也同意针灸了,于是我按照常规治疗,用普通的思维方式,在尺泽,孔最,肩,曲池,外观和膝眼,扎了几针。针灸四五天的样子,老伴说有点效果不明显。于是我考虑可能是我的思维不对,老伴是刚刚得的疾病,应该换一种治疗模式。
那个阶段,我每天在网络学习,看视频,听讲座,还到UC得房间听课,有一次正听一个医生在讲“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仅仅刺激非病变部位的浅表皮下组织,所以非常安全,比传统针灸、推拿还要安全。针对这种情况,也想尽快了解和使用浮针疗法和验证浮针的疗效,我决定拿老伴练习。在晚上临睡觉前,我给老伴开始扎针,我告诉他今天换一种治疗模式,要带针一夜。第一针我用1.5寸针,在孔最下针,针尖对准网球肘的部位,第二针在用一寸针在手三里下针,针尖 对准肘,第三针,我在手五里下针,针尖对准肘(针往下刺)然后,我把这三个针,用两块伤湿膏固定,针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下针。这样连续扎了两个晚上,过了几天老伴说网球肘好了,不痛了,看来这个浮针疗法有效果了。
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从老伴的这个病例使我体会到,老伴得的这个病,病程短,疾病还在浅表,并没有深入到经脉。而开始的几天针灸,用直刺,并没有直接激发经气,所以效果不显。而后来用了浮针,正好对症治疗,所以效果显著。这次用浮针治疗仅两次就治愈了老伴的网球肘,而且进针之少,每次就一两个进针点,痛苦之小,证明这种方法真的很好,值得推广。
单桂敏的人气博文
访问(2449391)评论(33)
访问(1479537)评论(245)
访问(953778)评论(493)
访问(828213)评论(216)
访问(665743)评论(185)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你好,我是一个前列腺炎患者。年龄不大。28。治了很久了。没什么效果。中医的针灸对这个是不是有用。应该在哪个穴位不针。要注意什么?
单老师请问一下什么叫浮针啊
因为恨病吧,所以才看了单姨的书马上买艾条来炙,看了博客后马上买了针来扎,那些长的针看着有点害怕,所以买的是一寸的针,先是在合谷穴扎,感觉没什么嘛,以为会很痛呢,刚扎下去的时候是咬咬牙闭着眼睛扎下去的,针下去以后,呵呵,我可以的嘛,然后又扎了关元中极和两侧子宫,心里那个高兴啊,真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呢!只是扎关元和子宫的时候我是半躺着的,因为平躺着就看不到了,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单姨.还有能不能在阿是穴上扎?妇科常用穴一般要扎多长时间?能不能一次全都扎了在腹部的?一般都扎多长单位的?问题是不是很多啊,单姨,盼望您的回复.
最近评论了:
我上次进针足三里,捻针时没注意,捻好一看,居然把针扎入了3分之2的长度,吓我一跳,第二天走路也发疼,好在阿姨说没事,现在真的没事了。哈。个人发现,深刺足三里,治咽痛很好。
最近评论了:
博主回复:
对,往往我们自己的探讨真的可以摸索出一条治疗的思路,和当时自己治疗疾病康复的体会。
本来我想传两张照片叫大家看看,可是说什么也发不上来,总是出现一个小窗口,都是外文,我不懂。
最近评论了:
博主回复:
这也是因为我不懂,所以不会。有没有学过外语,不知道什么意思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扎针应该怎样扎_百度知道
扎针应该怎样扎
提问者采纳
”是应该休息一下了,给经络一个调整。我很普通,普通到我会的也许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会一些。提到针灸,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有的只是临床经验而缺乏理论基础,所以还不敢班门弄斧。但是自己善于总结,于是我就想把我临床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我在临床治疗中,经常自己总结治疗的长处及不足,时间久了,便成了经验,就是这些点滴的治疗体会,使我成就今天独有的治疗方法,往往这些综合的方法,在临床使用效果比较好,并经常治疗很多疑难杂症。我很幸运,同是68年下乡知青,我有幸做了赤脚医生,也就是在农村的那段赤脚医生使我成了一名工农兵学员。在卫校学习的二年中,我常常得益于我在农村当赤脚医生的基础,我比我的同学领悟的都快,因为毕竟我在农村已经先做了三年赤脚医生,然后才开始上学。在三年的赤脚医生工作中,我每天都尝试临床。而在卫校读书,书本上的知识说的太复杂,常常我们在临床几分钟的操作而在书本叙述大约要很长时间往往大家还不是很懂。针灸,经过我在临床40多年的摸索,针灸,或针刺疗效不佳存在几个问题。一.取穴不对,首先要分析病情有多久了?疾病在那个层次?在络?在经还是在脏腑?疾病在不同的部位,取穴也就不同。二.进针不对,进针应该是深?还是浅?是调经还是调络?深刺调整经络和脏腑,浅刺可以调整络脉和血络。三.进针的角度:是深刺?还是浅刺?是直刺、斜刺还是平刺?经络中的经气源于脏腑之气,所以经气的虚实又反映出脏腑的盛衰。四.在治疗中医生不能怕麻烦,从整体上分析病情,治疗疾病还是要以疗效第一。在临床中运用综合的手法治疗疾病,一切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医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所以,当别人选择针灸的时候,那么存在疗效差异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在临床,有很多医生怕担责任,而一律给病人浅刺,这样的针刺也叫针刺,病人每天来扎针,但是效果不佳。这样的治疗,往往碰到刚刚得的疾病,也凑巧就会治好,如果是长期病号,用这种针法治疗,效果就不理想了。所以临床中存在辨证论治就是这个道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年前老伴换网球肘(也就是说是肘关节炎)医学上称为肱骨外上髁。前臂许多肌肉借肌腱附着于此。当腕部用力这多、过久或过猛,就会使这一束肌群因过度的牵拉活动而产生局部无菌性慢性炎症,医学上称为肱骨外上髁炎。因好发于网球运动员,故又称“网球肘”。老伴的这个疾病已经患了几天了,每天疼痛,我决定给他针灸,经过说服动员,他也同意针灸了,于是我按照常规治疗,用普通的思维方式,在尺泽,孔最,肩髎,曲池,外观和膝眼,扎了几针。针灸四五天的样子,老伴说有点效果不明显。于是我考虑可能是我的思维不对,老伴是刚刚得的疾病,应该换一种治疗模式。那个阶段,我每天在网络学习,看视频,听讲座,还到UC得房间听课,有一次正听一个医生在讲“浮针疗法”浮针疗法仅仅刺激非病变部位的浅表皮下组织,所以非常安全,比传统针灸、推拿还要安全。针对这种情况,也想尽快了解和使用浮针疗法和验证浮针的疗效,我决定拿老伴练习。在晚上临睡觉前,我给老伴开始扎针,我告诉他今天换一种治疗模式,要带针一夜。第一针我用1.5寸针,在孔最下针,针尖对准网球肘的部位,第二针在用一寸针在手三里下针,针尖 对准肘髎,第三针,我在手五里下针,针尖对准肘髎(针往下刺)然后,我把这三个针,用两块伤湿膏固定,针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下针。这样连续扎了两个晚上,过了几天老伴说网球肘好了,不痛了,看来这个浮针疗法有效果了。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从老伴的这个病例使我体会到,老伴得的这个病,病程短,疾病还在浅表,并没有深入到经脉。而开始的几天针灸,用直刺,并没有直接激发经气,所以效果不显。而后来用了浮针,正好对症治疗,所以效果显著。这次用浮针治疗仅两次就治愈了老伴的网球肘,而且进针之少,每次就一两个进针点,痛苦之小,证明这种方法真的很好,值得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扎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狗狗咬了出血没打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