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儿童早发育问题题

当前位置: >
孩子的成长发育的几个阶段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身心年龄还是身体年龄都跟着增长,各个阶段都应该时刻注意,因为这种系统的生长是对成长期最重要的阶段。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即、前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各年龄期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段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段的发育奠定相应的必要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的影响,致使后一年龄段延缓达到。
例如,从婴儿阶段进入幼儿前期阶段,在此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逐渐变化。如,在会说单词前,必须先学会发音,同时要学会听懂单词;在能吃固体食物前必须先能吃半流质食物;在会走路之前,必须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和站立等发育步骤。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障碍,都会影响整个发育期的发育,并使下一个年龄段的发育延后达到。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从发育速度曲线上看,不是随年龄上升呈直线上升趋势。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人体和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突增期是在胎生期,第二次突增期是在青春发育初期(这个时期女比男约早2年出现)。仅以身高、体重为例,身长的第一个增长最快的阶段,是在胎生中期(4~6个月)。体重的第一个增长最快的阶段,是在胎生期(7~9个月)。出生后,身高与体重的增长速度便开始减慢;但在第一年内身长、体重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快,到了2岁以后,生长发育速度急剧下降,并保持相对的稳定,大约平均每年身高,只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只增加1. 5~2公斤。直到青春期开始(女学生约从10岁,男学生约从12岁),又开始出现了第二次生长发育的突增期,这个时期,身高年增长值一般为5~7厘米,个别的学生可高达10~12厘米;体重年增长值一般为4~5公斤,个别的可达8~10公斤。大约三年以后,生长速度又开始减慢,直到女约17岁、男约22岁左右,身高才基本停止增长。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发育越来越早?
日 08:34:3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马上就放暑假了,浙医儿院的内分泌科要忙起来了,每年这个时间,家长们会带放假的孩子来看性早熟、矮小以及肥胖等问题。有很多家长说,总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了。亚太儿科内分泌学会理事、浙医儿院副院长傅君芬教授说,家长们的感觉一点都没错。调查显示,儿童性发育的时间轴又被提前了,从原先的普遍认为11-12岁开始发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岁,男孩平均11.3岁。
  为什么孩子的性发育普遍提前?
  这项数据来源于包括北京儿童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广西儿童医院等在内的六家知名儿童医学中心,联合进行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总共调查了18707例年龄在6~18岁的孩子。
  调查结果发现,女孩子乳房发育的平均年龄是9.5岁,男孩子性腺发育的平均年龄是11.3岁,并且2.9%左右的女孩子在8岁以前就出现乳房发育,有1.7%男孩在9岁前就出现性腺发育,相较于国内此前普遍认为的11-12岁开始发育大大提前。
  为什么现在孩子的性发育普遍提前了?傅君芬教授认为,现在普遍认为的一个观点是,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太好了。一方面来自儿童自身的原因,儿童对于高蛋白的食物摄入越来越多,小胖墩比以前常见了;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改变,包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化剂、杀虫剂让环境中存在越来越多的类雌激素,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儿童过早接触一些黄色暴力信息,这些信息不断刺激儿童的下丘脑,以及儿童所承担的课业压力,这些综合因素都促使性早熟的儿童越来越多。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性早熟迹象?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性早熟不以为然,觉得反正迟早要发育的,早一点晚一点有什么关系,殊不知儿童性早熟不论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是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傅君芬教授说,性早熟最明显的危害是影响孩子的最终成年身高,让孩子长不高。在最近的门诊中,她遇到一个案例,8岁半的小女孩,身高131厘米,骨龄却已达到12.5岁,通过进一步检查,被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预计成年终身高不到150cm,令人非常惋惜。
  性早熟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性早熟的孩子来讲,生理年龄早于心理年龄,如果家长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会让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傅君芬教授说,尤其是女孩子,一方面乳房过早发育,以及月经来潮,会造成与同龄孩子外在的不同,让孩子产生自卑的情绪,不愿与人交流;另一方面,一旦出现了中枢性性早熟,就证明了孩子有了生育能力,如果不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容易让孩子受到性侵害。
  如何及时发现孩子性早熟的迹象?傅君芬教授说,女孩子主要看乳房发育情况,男孩子主要看睾丸、阴茎等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如果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子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就可以诊断为性早熟。
  5个名医号免费送
  本周,商报微医馆邀请了浙医儿院副院长傅君芬教授为大家解答儿童内分泌方面的问题,大家有关孩子性早熟、个子矮小、肥胖等问题,都可以咨询。还有5位幸运读者可以获赠傅君芬教授的名医号(限7月7日使用,就诊地点为浙医儿院竹竿巷院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扫描&每日健康&微信二维码,或在微信搜索页面中查找公众号&每日健康&。
  第二步:关注&每日健康&。
  第三步:在对话框中输入&傅君芬+患者姓名+年龄+手机号码+问题&。请详细描述问题,比如既往病史、曾做过的检查。检查单可以拍照传送。描述得越详细,专家的回答也更有针对性。
  特别提醒的是,考虑到语音可能会出现有口音、含糊无法听清的情况,我们更建议用文字的方式描述病情。请在本周四下午五点前把想要咨询的问题或者相关检查报告一起发送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会给大家统一回复。
杭州网-每日商报
健康频道传真:3
官方邮箱:
欢迎联系我们
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浙江在线健康频道微信如何早期发现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_教育_亲子中心_新浪网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
  孩子的智力发育是否正常,在婴幼儿时期就可以发现。老人们常常称赞那些不哭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孩子为“乖”,殊不知这正是孩子行为障碍的表现之一。这种乖是因为他们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较差的表现。由于父母们的误解,致使这些孩子在早期没有及时得到训练,直到孩子上学后才发现跟不上学习进度,智力存在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用训练来提高孩子智力方法则越来越难以奏效。所以,早期观察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非常重要。
  婴幼儿智力障碍的行为表现主要有:
  1.很晚才出现微笑,不注意别人说话,运动能力发育落后。
  2.视觉功能发育不良,不注意注视周围人和事物。
  3.对声音缺乏反应。
  4.咀嚼晚,喂养困难,当给固体食物时,易出现吞咽障碍和呕吐。
  5.会走路后两脚依然相互乱碰,直到2~3岁仍出现。
  6.正常孩子在3~4个月时,经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双手。但智力低下的孩子在6个月后仍持续有这样的行为。
  7.正常孩子在6~12个月时,经常将东西放进嘴里,当手的动作比较熟练时,就不再用嘴。但智力发育落后的孩子用嘴的动作持续到很晚,有时到2~3岁还将玩具放进嘴里。
  8.正常孩子在15~16个月时就不再把东西随地乱丢,而发育迟缓的孩子持续的时间要长。
  9.正常孩子在1岁时停止淌口水,有缺陷的孩子持续时间要长。
  10.在清醒时,智力低下孩子有磨牙动作,而正常孩子没有。
  11.智力低下的孩子有时需要反复或持续刺激后才引起啼哭,哭时经常发出喉音,有时哭声尖锐或尖叫,也有时哭声无力。正常孩子的哭声常有音调变化。
  12.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或兴趣短暂、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是智力低下儿童的重要特点。
  13.智力低下儿童多表现为多睡和无目的地多动。
  除了观察上述行为以外,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心理医生可以用心理测验的方法来测查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父母应该常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比较,不要主观断言孩子将来会很聪明,或寄希望于他们长大会聪明,这样会耽误孩子最佳训练时间,以至影响他的一生。
  孩子的智力处于边缘状态怎么办?
  如果孩子的智商用韦氏智力量表测量处于70~85之间时,就属于边缘状态。他既未达到正常的智力水平,也不属于智力低下,是由于大脑发育有轻度的障碍,影响了一些大脑高级精神活动。例如,在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比正常的孩子要发展得慢一些,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造成孩子的智力处于边缘状态的原因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问题。例如,先兆流产、难产窒息、产钳助产、怀孕期间情绪紧张不安等,都会影响孩子大脑神经功能的发育。在后天抚育方式上,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很少对孩子进行科学的训练,有的甚至不送孩子上幼儿园和学前班,使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其他孩子。到了小学期间,在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方面当然要差于其他受过训练的孩子。还有的父母与此相反,因为觉得孩子比别人各方面弱一些,就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有些孩子很大了还不会自己系鞋带、擦屁股,父母手把手地教孩子写字甚至代替孩子做题。看到他们比正常孩子反应慢,父母们往往对此失去耐心,不是打骂孩子就是轻易地告诉孩子现成的答案等,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有些父母对孩子的体育不达标不以为然,有些孩子动作笨拙、拖拉,运动协调性极差,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孩子需要老师和父母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但不是过多的娇惯和保护,更不应该放弃不管。特别是智商发育在边缘的孩子。
  孩子的智力水平在成年以前是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来开发和提高的,越早训练越好。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早期发育阶段,在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发育得晚或慢,就需要咨询儿童心理专家,及早检查,及时指导和训练。
同时发往微博&
更多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早发育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