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以及糖尿病 肥胖时,TR的数目怎样变化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365|回复: 9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变预防和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药物。
注册:,精华:,
调节肠内菌群有望治疗肥胖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推荐: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发现,抗氧化药物Tempol通过调节肠内菌群能够降低肥胖,为开发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药物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解决基因分型难题,Qiagen最新产品技术资料&& &&
分享到:& &&&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发现,抗氧化药物Tempol通过调节肠内菌群能够降低肥胖,为开发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药物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肥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并可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其他代谢性疾病。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美国肥胖人群比例为35.7%,预计2030年将超过40%,相关的医疗费用将高达约5500亿美元。最近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肥胖病人肠道中的菌群会发生明显变化,但具体是何种菌群的改变导致了肥胖还不清楚。该项研究的首席研究人员、NIH癌症研究所代谢实验室的李飞和其研究团队大胆设想:药物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肠内菌群治疗肥胖呢?
通过研究,研究组观察到抗氧化药物Tempol能够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体重。他们使用了两种高通量分析手段——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发现Tempol治疗组中小鼠肠道的乳酸杆菌数目减少会导致肠道牛黄β鼠胆酸的浓度增加,进而抑制了肠道参与体内脂肪和血糖代谢的法尼醇X受体(FXR)水平。研究组又通过进一步实验证实,抑制FXR信号通道是导致肥胖程度降低的原因。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代谢组学分析中心主任Andrew Patterson指出该研究具有两个有意义的发现:一是Tempol治疗的肥胖小鼠体重增加程度明显较低;二是Tempol影响了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
NIH癌症研究所代谢实验室主任Frank Gonzalez认为,抑制肠道FXR信号通道可能成为治疗肥胖药物的新靶点。乳酸杆菌只是通过胆汁酸影响FXR水平的一种典型代表,从微生物、核受体和代谢紊乱相互关联入手,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变受体信号通道,有望开发出用于预防和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药物。
注册:,精华:,
我前几天还在催大岩去问北京协和的医生,乳酸杆菌能否让糖尿病断跟,这美国的进一部研究就出来了!
注册:,精华:,
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特殊的肠道细菌对于维持果蝇及小鼠的肠道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而且这些肠道菌群对于果蝇和小鼠全身的健康也至关重要;这些特殊的肠道菌群中,尤其是乳酸菌可以促进宿主上皮细胞的生长,对于维持肠道平衡非常必要,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这就为科学家们开发治疗诸如炎性肠病、代谢性及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思路。
研究者Andrew S. Neish教授表示,我们都知道,哺乳动物和肠道微生物互相依赖,共同生活在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下,而且肠道微生物也影响着哺乳动物机体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然而肠道和微生物之间的共生交流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乳酸杆菌可以刺激产生活性氧(ROS),其对肠道中的干细胞具有调节效应,包括激活一系列干细胞的活性。使用两种不同的动物模型,研究者揭示了肠道和其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分子机制就是活性氧的产生,或者说是通过一系列名为NADPH氧化酶的保守酶类来实现的。
注册:,精华:,
学习了。。。。。。。。。。
注册:,精华:,
注册:,精华:,
等实际可行的方案出来才对咱们有点帮助吧,这些所谓的研究上百年了,对减肥有效果的最后总结还是:控制饮食+运动,没见哪个药真的是无伤有效减肥的
控制饮食就能减肥,这不是我们所关心的,关键是乳酸杆菌能修复肠道,大家看他能激活多重干细胞,修复肠道能不能让我们的肠道产生天然的肠促胰素,让糖尿病断跟!&
注册:,精华:,
qwweee 发表于
等实际可行的方案出来才对咱们有点帮助吧,这些所谓的研究上百年了,对减肥有效果的最后总结还是:控制饮食 ...
控制饮食就能减肥,这不是我们所关心的,关键是乳酸杆菌能修复肠道,大家看他能激活多重干细胞,修复肠道能不能让我们的肠道产生天然的肠促胰素,让糖尿病断跟!
说实话,不怎么信这个&
注册:,精华:,
所以,是吃出来的
注册:,精华:,
希望成功 发表于
控制饮食就能减肥,这不是我们所关心的,关键是乳酸杆菌能修复肠道,大家看他能激活多重干细胞,修复肠道 ...
说实话,不怎么信这个
注册:,精华:,
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也安这种理念来进行食疗的,效果非常棒的,我没有服过任何中西药,也没打过胰岛素,空腹和餐后及糖化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Powered by内脏型肥胖、全身性肥胖与老年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患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年06期
内脏型肥胖、全身性肥胖与老年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患者之间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询内脏型肥胖、全身性肥胖与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辖区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对非糖尿病患者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筛选DM/IGT患者;测量DM/IGT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结果DM/IGT患者全身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5.61%、55.94%,内脏型肥胖患病率分别为75.79%、75.52%,内脏型肥胖患病率显著多于全身性肥胖(P0.01)。体质量指数(BM I)、腰围(WC)均未达到肥胖标准者约占20%;内脏型肥胖而非全身性肥胖者约占20%左右,全身性肥胖而非内脏型肥胖者不到4%,BM I与WC一致者约占75%;DM与IGT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脏型肥胖与老年DM/IGT患者之间的相关性优于全身性肥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89.25;R587.1【正文快照】:
肥胖是糖尿病(DM)或糖耐量受损(IGT)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病率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1]。体质量指数(BM I)或腰围(WC)是肥胖诊断的两个指标。国外有文献报道WC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最好[2]。因此,本文对老年DM/IGT患者与BM I、WC这两个肥胖诊断指标与之间的相关程度进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建林;刘石平;;[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3期
杜玮,秦海梅,徐青;[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许樟荣;王玉珍;刘彦君;陈平;敬华;王爱红;宋晓菲;杨晋德;倪彩虹;;[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年04期
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协作组,吴桂贤;[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马冠生,李艳平,武阳丰,翟凤英,崔朝辉,胡小琪,栾德春,胡永华,杨晓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邹大进;[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3期
冯琼,周智广,唐炜立,杨晓琳,龙欣;[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杨冀衡,陆泽元,许香广,林怿昊,罗国辉;[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4期
杨进,胡世红,王柳宁,韦春凌,陈良细,卓柳安,韦建生,贾卫鸿,杜鹃;[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1期
马坤;吕绍光;;[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8期
胡予,高鑫,林寰东;[J];上海医学;2005年01期
刘石平;陈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3期
黄丽君;冯国富;陈正跃;;[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7期
李瑞珍;夏治;林汉华;吴静;温宇;王宏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20期
杨丽华;[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楚新梅;[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朴信映;[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余海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夏冬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谭真;[D];四川大学;2006年
姚凤云;[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孟晓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谢国祥;[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杨震;[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王虹剑;[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正元;[D];苏州大学;2005年
李思瓯;[D];吉林大学;2007年
李淑艳;[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杜丽荣;[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吴伟风;[D];青岛大学;2005年
李茜;[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孙小东;[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任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曾浓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杨惠玲;[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伟;叶山东;;[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6年05期
封翠芸;;[J];国医论坛;2007年02期
李国刚,刘惠兰;[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年05期
曾庆明,张炜宁,周晓,吴智兵;[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12期
邵加庆,于镔,田成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年10期
倪斌;[J];江苏中医药;2005年06期
曲晓璐,陈大舜,姚欣艳,贺香嫦,周剑虹;[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12期
莫美霞,王亮;[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年05期
吕仁和,赵进喜,王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赵进喜,邓德强,李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进喜;;[A];第四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永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平;[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锷,张爱珍;[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09期
王晓梅,穆长征,陶仕英;[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13期
王志宏,翟凤英,葛可佑;[J];卫生研究;2002年03期
陈劲松,胡利东,刘玉韶;[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年04期
陈兴宝,唐玲,陈慧云,赵鲁勇,胡善联;[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04期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年03期
马绍杰,王颖,金秀平;[J];中国综合临床;2004年07期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季成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潘长玉,陆菊明,田慧,姚晨,蒋赐恩,邓新心,刘艳芳,何守志,尹玲,孔祥涛,陆小平,王淑玉,朱燕,高玉琴,韩松,崔岚;[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年04期
周北凡!100037北京,武阳丰!100037北京,赵连成!100037北京,李莹!100037北京,杨军!100037北京,李贤!100037北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书明;尹秋生;曹少军;;[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年06期
潘长玉;陆菊明;;[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09期
杨婕;王培桦;覃玉;周金意;林敏;谢政安;李乃洪;武鸣;;[J];疾病控制杂志;2006年06期
钟学礼;;[J];上海医学;1981年02期
马晓云,李永珍,葛燕华,陈燕东;[J];中国临床医生;1997年09期
廖云星;朱芳梅;黄崇学;;[J];云南医药;2007年04期
周炳胜,崔若兰;[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李朝新,徐秋焕,王万林,张永平,王建成,侯星义,刘胜华,宁万珍,勾年会,田秀平,高卓功,武建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年05期
杨月欣;;[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5年01期
李农;吴胜利;王华权;马骏;朱晖;刘忠;白建军;;[J];新疆医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佳萍;刘阳;白菁;;[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陈述林;骆天红;李果;罗敏;;[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徐苹;;[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朱惠娟;史轶蘩;潘惠;戴晴;谭莉;邓洁英;张殿喜;;[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约翰C.彼得;;[A];儿童营养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黄景波;;[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方明;陈霞;;[A];2005年浙江省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史轶蘩;潘长玉;李光伟;高鑫;罗邦尧;傅祖植;邓洁英;张承训;;[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潘秋;;[A];第十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尹晓;骆天红;李果;罗敏;;[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齐继成;[N];医药经济报;2002年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黄力颖;[N];东方早报;2007年
朱菌;[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张可喜;[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汪光亮;[N];健康报;2000年
毛黎;[N];科技日报;2007年
吴平;[N];医药经济报;2008年
曹丽君;[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安力;[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俊霞;[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张韶君;[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刘倩琦;[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高燕燕;[D];山东大学;2006年
吴金声;[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杨铁林;[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王甜甜;[D];山东大学;2009年
常丽丽;[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吴晓琰;[D];复旦大学;2011年
古应超;[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邰海服;[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蒋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刘薇;[D];中南大学;2007年
宋安洋;[D];青岛大学;2006年
王伊南;[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倪娜;[D];青岛大学;2010年
冯聪;[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刘素华;[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姚岚;[D];中南大学;2011年
赵文嫣;[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肥胖?
  本期开始我向读者朋友介绍一下健康号码中的最后3个数字:268。其含义是腰围保持在女2尺6、男2尺8以下。
  如果被问道什么叫做肥胖,相信有不少读者会说&这还不简单,体重沉就是胖呗。&如果这样评价的话,一名体重160斤,身体健壮的篮球运动员,是不是就比一位体重150斤,腆着个&将军肚&的大老板要&胖&呢?
  显然单纯把体重视为评价肥胖的标准是不太合适的。事实上,从科学角度讲,当人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量增多,并在某些局部(比如臀部、肚子)过多沉积,从而使得身体中脂肪含量占总体重的比例异常增高时,肥胖就出现了。也就是说,&胖不胖&并不单纯看体重,而是看体内脂肪的含量,或者叫做&体脂百分数&。
  从肥胖发生的原因上可以简单把肥胖分成两型:单纯性和继发性肥胖,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前者。单纯性肥胖又叫&原发性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取过多而消耗太少所致。这类肥胖能占到全部肥胖人群的95%。单纯型肥胖又可进一步分为肥大性肥胖和增生性肥胖。肥大性肥胖指体内脂肪细胞本身体积增大,而数目接近正常。这类肥胖常在成年后发作;而&肥大型肥胖&,是指脂肪细胞数目大量增加,且常伴随细胞体积加大。这在&小胖孩&身上最容易看见。所以说&小胖孩&本身脂肪细胞基数大,所以在成年后更容易发生肥胖,肥胖程度更严重,并且减重会较他人更为困难。
  从脂肪沉积的部位来说,肥胖又可分成&臀型肥胖&、&腹型肥胖&等。臀型肥胖患者体内脂肪沉积基本上呈均匀分布,臀部脂肪堆积明显多于腹部,从外观上看体型很像鸭梨,所以又叫&梨形肥胖&;而腹型肥胖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军肚、啤酒肚。由于此型肥胖患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肚皮和腹内脏器,腰围大于臀围,所以从外观上看,这类人体型&腿细肚圆&,像个苹果,所以又叫&苹果身材&。
  肥胖的危害真是不能小看。肥胖患者往往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得胆囊疾病、脂肪肝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在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头号杀手的今天,肥胖人群患冠心病以及脑梗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尤其是腹型肥胖,更是各类肥胖中的&头号犯罪嫌疑人&。有研究证明男性腰围达到或超过85cm,女性腰围到达或超过80cm者,患高血压病的危险约为低于此界者的3.5倍!
  除了患病危险增加以外,肥胖患者还承受者来自于社会的压力。由于受到社会观点、新闻媒介宣传的影响,胖友们往往会因为提醒的原因而在社交中受到排斥:从小就发胖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受到中、高等教育的青年女性,更容易受到不良的心理驱使,把盲目减肥当作时尚,往往体重已经达标还要继续与体重&斗争到底&,许多人因此导致了厌食症或贪食症。可见,与肥胖相伴的心理变化都有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生命。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你说了这么多肥胖类型和危害,那到底要多&胖&才叫&胖&呢?
  目前用于评价肥胖的常用指标包括:体重指数和腰围。下面将逐个对这两个评价肥胖的指标进行介绍。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又被翻译成体质指数。这是一种同时考虑到身高和体重两个指标,进而评价肥胖程度的工具。具体的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公斤,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2(Kg/m2)
  当某人BMI在24~27.9这个范围内时,即可认为其超重;而当BMI大于等于28时,就可定义为肥胖。
  例:身高1.75m,体重80公斤。按着上面的公式,他的体重指数是: BMI=80&(1.75)2=26.1(Kg/m2)。按着刚才提到的BMI24~27.9为超重,28及以上即为肥胖的标准,这位朋友现在已经处于超重的情况了。
  试着算一算,你的体重指数是多少呢?
  这种计算体重指数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不同身高对体重指数的影响,能够合理地反映身体的肥胖程度,测量简单易行,使用范围很广。但是事实上,使用这个指标的时候还应考虑到其局限性,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对于肌肉很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体重指数值可能过高估计其肥胖程度;老年人的肌肉组织预期脂肪组织相比,肌肉组织的减少较多,计算的体重指数可能过低估计其肥胖程度;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等等。并且刚才提到过,腹型肥胖更危险,而BMI并不能有效评价腹型肥胖的程度,所以这时就要借助另一个目前常用的腹型肥胖评价工具&&腰围。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相信每个人都有过量腰裁衣的经历,但你知道正确的腰围应该怎么测量吗?这里面可有不少的&技术含量&。
  测量腰围时应身体站直,两脚分开30~40cm,找到右侧腋下胯骨上缘与肋弓下缘连线的中点(这通常就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并在呼气的时候读数。是不是有些麻烦呢?但这样测出的腰围才是我们准确的腰围。
  腰围到什么程度就算腹性肥胖了呢?请你记住两个数,女&二尺六&、男&二尺八&&&
  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可以控制好病情,也很大程度上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所以,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的人们,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计划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对于糖尿病患者也不用太过担心,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许多对于糖尿病的新型治疗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专家向糖尿病患者介绍一种特色疗法&&干细胞移植疗法,该疗法在临床上是运用干细胞进行微创操作,因为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胞损伤性疾病如糖尿病,它可以改善微循环,修复心、脑、肾、神经等受损器官,更加安全可靠,减少患者的痛苦,从根本上延缓或逆转并发症。
 健康新闻推荐
| 举报邮箱:jubao@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22期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92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87.1【正文快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而有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现象[1]。近年来,肥胖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的同时,常伴有高血脂,常存在胰岛素抵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小鲁;;[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崔秀丽;贾中骄;刘庆君;蔡春友;肖广辉;;[J];临床荟萃;2011年13期
毕明慧;;[J];中国临床医学;2011年03期
万金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年06期
徐东红;宋春青;邵海琳;刘小会;尚晓静;;[J];临床荟萃;2011年13期
凌振南;;[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0期
李新国;马小林;张瑞涛;;[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曹海霞;;[J];医学信息;2008年12期
李君;;[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1期
郑慧;赵凤丛;;[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伍华;陈敏;邵丽香;谢乃强;;[J];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8期
梁丛;;[J];北方药学;2012年11期
杨颖;田源;高凌;;[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年03期
王燕芬;邬晓岚;赵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年10期
李蓉;;[J];四川医学;2009年12期
熊坤海;牟丽莉;;[J];山东医药;2011年23期
陈平;;[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8期
洪亚君;郭维英;;[J];中国药房;2010年24期
蒋丽敏;梁琳琅;;[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3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雅楠;[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谷;黄桥林;戴世荣;;[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09期
戴晓灵;;[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年06期
郦文琴;殷洪二;薛庆培;;[J];临床荟萃;2006年05期
甘华侠;汤佳珍;徐积兄;刘建英;昌玉兰;;[J];临床荟萃;2008年05期
王翠英;任丽萍;王战建;;[J];临床荟萃;2009年23期
戴庆;戴荣峰;邵敏洁;张凡;;[J];中国临床医学;2010年04期
俞铖杰;;[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6期
李继红;;[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S1期
杨坤;郭昆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年06期
丁虹,石毅,项坤三,翁青,李杰;[J];中华内科杂志;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8期
荣佐民;李庆光;;[J];医学综述;2008年04期
刘靖;赵志刚;;[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7年05期
朱首领;;[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16期
时红波;;[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5期
何飞;;[J];中外医疗;2011年02期
凌振南;;[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0期
张英杰;;[J];中外医疗;2010年10期
张光明;夏忠艳;;[J];海南医学;2008年10期
徐永昌;王忠富;;[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雪梅;冯萍;金慧英;;[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王述进;;[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廖云飞;陈璐璐;曾天舒;余帆;;[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赵明;杜宏;冯根宝;王坚;;[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董爱梅;郭晓蕙;高妍;姜崴;王薇;;[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郭力;李显筑;王梅;;[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王煜;李秀钧;邬云红;张敏;童南伟;赵铁耘;李洁;;[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张雅萍;王玉珍;张胜兰;徐向进;邵红;姬秋和;;[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郭凯霞;朱兆恩;高华;;[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林东平;杨卫红;李玢;郭郁郁;李艳香;陆颖理;吴万龄;;[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柏林;[N];中国医药报;2011年
风铃;[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华医学会湖北省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徐焱成;[N];健康时报;2008年
刘莉;[N];科技日报;2011年
朱弘;[N];健康报;2007年
钱荣立;[N];健康报;2003年
申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赵红;[N];中国经营报;2000年
李瑶;[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健康时报记者  王志胜;[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先令;[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吕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张婷婷;[D];北京大学;2008年
郗光霞;[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翟军;[D];郑州大学;2011年
王煜;[D];四川大学;2005年
张雪扬;[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侯新国;[D];山东大学;2010年
魏兆莲;[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吴仁容;[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苓;[D];山东大学;2010年
高雅;[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罗莉;[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林凌;[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陈淼;[D];山东大学;2010年
潘姣娥;[D];武汉大学;2005年
汪婷;[D];济南大学;2011年
陆伟丰;[D];吉林大学;2009年
曲玲;[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王涛;[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 肥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