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附近酒店急诊科附近有加气站吗

  一、总体情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位于主院区第一住院楼东南角底层,原有急诊医疗业务用房面积约2600m2"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功能分区及流程再造实践
&&&&&&本期共收录文章19篇
  一、总体情况 中国论文网 /6/view-4694303.htm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位于主院区第一住院楼东南角底层,原有急诊医疗业务用房面积约2600m2,于2003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至2011年,医院的年均急诊量已逾15万人次,其中年抢救危重病员达3万多人次,还承担了四川省及成都市公共卫生事件及灾难事故的救援与急救工作,特别是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还同时承担了抢救地震伤员的艰巨任务。随着急诊学科的发展和急诊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原有医疗业务空间已不能满足急诊科的使用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急救空间严重不足,且原有急救区域通道较多、空间利用率偏低;   ——急救患者与急诊普诊(含夜门诊)患者没有进行分流,原有流程布局比较混乱;   ——急诊资源共享性偏低,特别是原有急诊药房和挂号收费等区域相距较远,患者及家属来回动线较长;   ——急诊医疗辅助检查区域空间紧张,辅助服务区与医疗业务区协作性差,患者就诊往返次数多,影响急诊服务效率;   ——污物通道与医疗动线局部有交叉,达不到院感要求;   ——患者家属等候空间十分有限,整个急救区域为开放式,对患者家属不能有效管控,严重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急救工作等。   二、急诊科功能区域及流程的全面改造   基于医院存在的上述问题,经研究决定,将医院急诊科原有医疗功能区及其使用流程进行全面改造,将附近的肠道和肝炎门诊移至院内特殊门诊区,为急诊科提供一定的医疗空间,并在原急诊科主入口进行局部扩展。经调整后,急诊科的建筑面积约3500m2,重新规划急诊功能分区和使用流程布置,并进行室内装修及安装改造工作,以解决急诊科医疗空间严重不足和流程不够合理的难题。   首先,对急诊患者的就医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根据急诊患者的性质(是否需急救或抢救)进行分流,并结合急诊科原有空间及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急诊医疗功能分区规划。经使用科室和医院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讨论,将急诊医疗功能主要分为入口前区、急救区、急诊监护区、急诊普诊区、输液观察区、医护区等6个功能区。其次,分析急诊患者的动线及每个功能区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每个功能分区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并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由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使用科室共同研究、反复讨论后确定了急诊科功能分区及使用流程的平面布置。各分区具体使用功能如下:   (一)急诊入口前区   将原有急诊主入口向外扩展,作为急诊主入口前区,设有急诊门厅及分诊护士站、清洗间(为冲洗伤员使用、配卫生热水)、患者家属休息室(设对讲探视系统)。在急诊普诊区与急救区之间设急诊挂号及收费室、急诊药房等(两面均有服务窗口),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急救区(抢救区)   经过急救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急救区,为充分利用急救空间,将原来相对独立的多个小急救室及通道整合为一个大的急救空间,经过合理布置急救床位,共设47张抢救床位(比原来增加了26张,其中2张床位相对独立,为特需病员服务)。整个急救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抢救区(设9张床位)和第二抢救区(设36张床位),且每张床均配置了抢救设施设备(采用吊桥模式),用隔帘进行相对分隔,在合理位置设开放式医护工作站及治疗室;为方便患者饮水及擦洗伤口等,在急救区靠后的角落设有开水间(含卫生热水)。   同时,因急诊空间有限,在抢救区内设置抢救手术室1间(其空气净化为万级)及医护刷手间,其余急诊手术在二层门诊手术区完成;在急救区入口左侧设置清创室2间(其中1间为感染的患者服务,相对独立);在急救区入口右侧靠公共卫生间处设置洗胃室(配卫生热水冲洗患者),为节约使用空间,在卫生间内设置拖布池及便池。   整个急救区通过门禁系统进行有效管控,患者家属不能进入急救区(除特殊情况经医护人员同意外),这样可避免急救时的干扰;在靠柱子处设洗手盆(配热水供医护人员洗手),达到了院感的相关要求。   (三)急诊监护区   在抢救区之后设急诊监护区(EICU),充分利用空间,将原有综合办公室进行空间整合,共设16张监护床(其中1张为单间,可相对隔离),比原来增加了10张,每张监护床均设置了吊桥及监护设备,并设治疗室及半开放式医护工作站,提高了急诊监护区空间的使用率。   (四)急诊普诊区   在急诊主入口右侧设置急诊普诊区(含夜门诊),设管控护士站及男(女)注射室、男(女)卫生间及无障碍卫生间以及供患者及家属使用的开水间等公共设施,共设8间诊室,每个诊室设洗手盆、呼叫系统及医用气体终端等设施。   (五)输液观察区   在靠近急诊普诊区处设输液观察室,根据急诊患者的病情轻重,分为坐式和卧式输液室两部分。充分利用原有空间进行座椅和床位的布置,坐式部分设20张座椅,卧式部分设32张观察床(在原有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5张),两部分共享护士站、治疗室与配药室等资源。卧式输液室每张观察床配置医用气体终端带接口(含2个氧气、1个负压、1个压缩空气、电源和网络接口、局部照明灯、呼叫器等),中间两排床头之间利用柱子间位置设有半高柜式隔断(便于病员物品存放),在输液观察区还设有医护洗手盆。   (六)医护区   在急诊区后集中设置医护区,包括医护办公室、值班室、医护卫生间等,该医护区与急救区和输液观察区相邻,便于在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及时赶到患者身边实施抢救处理。   另外,在普诊区与急救区之间设有共享的超声检查室(两边开门,设医用气体终端)。为急诊配套的放射检查设备靠近急诊科普诊区布置,设1台CT和1台DR专供急诊患者24小时诊断使用(这部分在本次改造中无变化)。   三、结束语   华西医院急诊科功能分区及使用流程再造工程,于2012年4月初竣工,验收合格。通过使用检验证明:经过本次全面改造实施,既达到了急救与普诊患者的合理分流,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及科室的有效管理,更解决了空间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编辑 王海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热门活动:
昭觉寺加气站氮气泄漏酿成惨剧
两人因窒息丧命
评论: 0|原作者: 肖翔
孙莹莹|来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时间:昨晚8点50分
地点:成都昭觉加气站
昨晚8点50分,成都市昭觉寺汽车站旁边的昭觉加气站,发生一起氮气窒息事故,造成两人死亡,3人受伤。
目前,伤者已经送往军区医院和416医院救治,情况稳定。
& & 时间:昨晚8点50分& & 地点:成都昭觉加气站& & 昨晚8点50分,成都市昭觉寺汽车站旁边的昭觉加气站,发生一起氮气窒息事故,造成两人死亡,3人受伤。& & 目前,伤者已经送往军区医院和416医院救治,情况稳定。& & 救援工人 没有气味但呼吸不畅& & 最先发现情况的是负责储气罐安装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当时正好从办公室内出来,在经过设备间时,无意中看到地上躺了一个人。他赶忙跑到楼梯口,准备进入室内,又发现了另一名躺在楼梯上的工友。& & “我一个人搬不动,就喊了一声,来了七八个人和我一起救人。”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下去了几分钟,也没有闻到什么味道,上来后就感觉胸闷头晕。”工作人员小浩也参加了救援:“下到设备间底部时,听见了明显的气体泄漏声音,但没有闻到任何的气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感觉到呼吸不畅。”& & 当躺在地上的两名工友被抬出设备间时,其中一人已经完全停止了呼吸,另外一人在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而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也有部分人发现自己喘不上气来了,3名工人也出现了明显的身体不适,随后也被紧急送往医院。& & 事故现场 已暂停加气不会发生爆炸& & 昨日晚上9点过,记者赶到现场时,加气站已经暂停加气。发生事故的地点,是加气站旁边的一个深达4米的设备间,里面放置有一个大型的白色储气罐。在设备间外,拉起了隔离带,伤员已经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 “出现泄漏的是氮气,没有爆炸危险。”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储气罐是由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氮气系统。事故发生时,这家公司的两名工人正在对系统进行调试。初步判定,造成人员伤亡的气体,是从白色储气罐内泄漏的氮气,并非有毒气体,也不存在爆炸危险。& & 在事故发生后,整个加气站停止了所有气体输送,并采取了通风排气等一系列措施,并疏散了附近的工作人员,目前事态已经得到控制。“我们听到加气站这边有哧哧的响声。”事发前夕,正在旁边公交站等车的很多市民,都听到了疑似气体泄漏的声音。& & 事故发生后,成都市安监局主要领导会同市能源办带领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抢救工作。初步判断,是缺氧造成的窒息死亡。& & 背景知识& & 空气中78%为氮气& & 现场专家说,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但如果这种气体在有限空间内,大量聚集,并且超过了一定浓度,就会导致人的呼吸不畅,无法得到氧气。& & 最新情况& & 3人已脱离生命危险& & 据了解,4名伤者中,有3人被立即送到成都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危急重症抢救室进行抢救,1人被送到成都军区总医院。& & 昨晚11点,成都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急诊科一名医生向记者证实,共有3人被送到成都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正在危急重症抢救室进行抢救。1人吸入氮气过多,送入医院已经没有呼吸,也停止了心跳,经抢救无效死亡。剩下2名伤者暂时没有生命危险。11点左右,一名年轻女子来到急诊科,一进门就哭倒在地。据现场工作人员说,这是死者的妻子,两人刚新婚没多久。& & 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的高压氧舱内,伤员正在接受治疗。据医生介绍,针对氮气中毒事故,进高压氧舱是为了让氮气和红细胞分离,从而使氧气和红细胞结合,从治疗的情况来看,这名伤员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情况有所好转。
刚表态过的朋友 ()
网站最新活动
&&|&&&&|&&&&|&&&&|&&&&|&&&&|&&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8-961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Copyright (C) HUAXI100 COMMUNITY. All Rights Reserved.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对不起,系统繁忙,请稍后再试!
联系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西坝附近酒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