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mx4拍照模糊没有光源能拍照成像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一步搞定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3|回复: 7
在线时间3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UID
,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注册时间积分90精华0主题帖子 金币195 元 智豆0 点
气体君cm12相机能拍照么?
手机魅族MX4在线时间2107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45UID6006606
, 积分 38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注册时间积分3892精华0主题帖子 金币4181 元 智豆0 点
手机MX4在线时间3883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0UID1255296
注册时间积分8320精华0主题帖子 金币6634 元 智豆1 点
难道之前拍不了?
在线时间3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UID
, 积分 1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注册时间积分153精华0主题帖子 金币73 元 智豆0 点
肯定可以啊。。。。
手机2x在线时间634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35UID1048614
, 积分 17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注册时间积分1779精华0主题帖子 金币5328 元 智豆1 点
wang88g 发表于
肯定可以啊。。。。
哪照相有延迟吗?比魅族的快吗?
在线时间3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UID
, 积分 1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注册时间积分153精华0主题帖子 金币73 元 智豆0 点
cds9301 发表于
哪照相有延迟吗?比魅族的快吗?
没有bugme好用。。
手机Samsung Galaxy Nexus在线时间8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UID9264219
,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注册时间积分21精华0主题帖子 金币108 元 智豆0 点
能拍, 正常使用没问题. 延迟和bugme差不多. 操作逻辑两个都算不上高明. 曝光补偿都一样基本没用.
手机Samsung Galaxy Nexus在线时间8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UID9264219
,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注册时间积分21精华0主题帖子 金币108 元 智豆0 点
能拍, 正常使用没问题. 延迟和bugme差不多. 操作逻辑两个都算不上高明. 曝光补偿都一样基本没用.
处女座勋章
十二生肖-巳蛇
十二生肖-巳蛇勋章
安智版主勋章
安智版主勋章
安智帅哥勋章
安智帅哥勋章
安智全勤勋章
签到满一百天即可申请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安装一个软件时,会给你推送一堆的其他软件。那么,对于BAT这类全家桶套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Powered bySoomal作品 - Meizu 魅族 MX4智能手机拍摄体验报告 [Soomal?数码多]
Meizu 魅族 MX4智能手机拍摄体验报告
魅族一直看重摄像头,每次发布新品,摄像头一定是大篇幅的介绍,但不管是MX2还是MX3,都难以成为当时的拔尖机型。不过这种情况在MX4发布后,似乎有了改变,官方称这是“MX系列以来最优秀的相机”。MX4采用了高于主流的配置,让煤油[魅族粉丝的昵称]们觉得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在我们发布MX4样张后,很多煤油都认为MX4有问鼎一流的战斗力。
样机来源:厂商提供
样机类型:正式版,小批量量产机型
是否商业关系:否
我们手头这台MX4由厂商提供,属于小批量量产机型,并非未定版的工程机,机身上有Sample标识,主要用于陈列、体验以及提供给媒体测评,打上Sample也是为了防止这些机器流入销售渠道,除此之外,与零售机并没有区别。
当前中高端机型采用主流是索尼的第二代堆栈式感光器 IMX214,而MX4采用的是IMX220。IMX220也是堆栈式设计。IMX214的尺寸规格是1/3.06,而IMX220是 1/2.3英寸,在手机中是名符其实的大底,仅次于诺基亚808和Lumia1020、松下CM1等几款怪物机型。使用1/2.3英寸感光器的机型并不多见,索尼Z1、Z2、Z3、金立E7等寥寥数款而已,而MX4是除了索尼之外,第一款使用IMX220的机型。
两者还有个最大区别,就是像素的差别,IMX214 1300万像素,而IMX220是2000万像素。IMX214的像素单元尺寸都是1.12微米,而IMX220是1.2微米,放大到100%看时,可能差不多,而缩图时,大像素数就要占便宜。
IMX220的参数上也并不是压倒性的优于IMX214,IMX220 全分辨率最大帧率是12FPS,而IMX214 是30FPS和开启HDR,IMX214的数据带宽更大,处理能力也更强,更大的数据带宽也是IMX214的重要升级之一。而这些数据将影响到连拍甚至对焦等。
MX4 镜头光圈F2.2,属于大光圈,但不是最大,目前不少机型已经是F2.0,更大的有F1.8,相差半档。镜头没有防抖机构,在弱光中拍摄,MX4并没有太多硬件上的优势。镜头等效焦距实测约27毫米,而通常的设计是28-35毫米。
官方文案中提到了“内置四通道 ISP 处理速度为 4*1.5Gbps”,所谓ISP,即图像处理器,但图像处理器再强,也不等于一定出高画质的片子,算法才是最关键因素,软硬结合疗效才好。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8;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647/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19:42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5;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0:38:57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5;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0:38:57
MX4的镜头中央部分成像较锐,边缘劣化可以接受,更多的时候,是暗部涂抹导致画面锐度下降而导致误判。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7;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485/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08:44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9;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08:19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9;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35:22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9;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35:35
MX4镜头最大的问题在于眩光。正面强逆光时,镜头会产生放射性的眩光并有轻度的花瓣状的耀斑,但这种情况对画面并不会构成明显的雾化和对比度下降。问题主要来自于侧逆光时,会出现显著的放射性并带有光弧的眩光,画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雾化,这种情况的眩光并不容易躲避。某些角度还会产生明显的紫色眩光,不过这种类型的眩光容易回避。当前中高端手机的镜头普遍具有良好的抗眩能力,MX4在这方面明显有不足。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25:13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22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8:26:33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39;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07:58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2;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930/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13:35
官方称采用了TDK的闭环马达,并且可以记录镜片的运动并分析,优化镜片的驱动,减少重复对焦,从而实现0.3秒的对焦速度。而实际上,MX4的被吐槽较多。简单科普一下,要实现高速的反差式对焦,光有马达是不行的,一个强悍的对焦系统,是感光器的刷新率、马达以及算法共同构成的。实际使用中,MX4比起很多IMX214机型,要慢一点,但这点慢还算太大问题。问题来自于预对焦部分,MX4对场景变化的侦测不够灵敏,小幅度的移动视角可能并不会被察觉,也就不会触发预对焦。而且预对焦的精度在很多时候存在精度不够的问题,所以不少媒体和用户反映,对不上焦。其实可以对上,触摸选择焦点就没有问题。很显然,这是软件没写好。在弱光下对焦失败率相对较高 ,明显比IMX214机型要更为费劲一些。MX4也缺乏触摸快门,让有些手抖党提高了废片率。
微距对焦犹豫、迷焦是很多手机的通病,其实是对焦行程太长导致的。MX4设计了一个微距模式,对焦行程为微距优化,这样提高了对焦速度和效率,但微距模式下无法拍摄风景了。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6;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323/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0:49:50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0:55:27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3;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707/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1:28:10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2;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808/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3:32:06
MX4的测光基本上准确,强光下的少数场景会有轻度溢出,但问题不大。触摸对焦时,会测光联动,基本上主流手机都已经标配这个功能。MX4的联动灵敏度有点高,也就是对测光的修正会较大,这不算优点也不算缺点,联动灵敏度高低各有各的好处。但有个问题,因为MX4对焦存在bug,经常需触摸屏幕来重新对焦,而此时会诱发测光联动,可能这个时候测光刚刚好,联动反而不太好……实际拍摄中就遇到了这种蛋疼事。所以,算法的一个问题能带出一堆问题。
MX4的手动模式中提供了曝光补偿,±3的幅度,步进为1。每级步进单位不是EV,而是奇怪的0.5EV,也就是说-3时,实际是-1.5EV,有点莫名其妙。
白平衡与色彩、画质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1;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606/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48:17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3:33:01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930/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0:34:53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4;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222/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0:40:59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1;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566/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27:22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8;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647/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19:42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9;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525/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33:16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23;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0:54:34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8;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8:32:31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50/1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9:08:06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9:45:28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183;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9:45:49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20/1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20:15:52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364;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20:14:31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201;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1.5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3:40:06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61;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8:17:27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203;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20:15:22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990/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33:51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808/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6:49:11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9;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25:34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8;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707/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4:46:42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9;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748/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3:44:28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23;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20:43:39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454;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20:33:05
MX4的自动白平衡要分情况,晴天户外基本准确,偶尔会有些色温漂移,但漂移量不是很大,影响也不算大。整体略偏暖,能看到汉白玉并不会是平衡成白色,而是有些金色,暖色调表现很理想,中国结、佛像上的金袍、古建的金顶质感都不错,饱满且没有明显的溢出而失去细节。MX4并不是一味的偏暖色,冷色调并没有因为暖色而受到太大影响,蓝色表现还算鲜亮,整体看上去冷暖分明,明快鲜艳,这是一种很讨好眼球的色彩风格。
而在阴天或者晚上,白平衡表现就不再是偏暖风格,而更多偏冷,《北京八大处灵光寺金象》《城市夜景》《鸟巢》等样张就表现出明显的偏冷趋势。在复杂光源下,白平衡的漂移会变大,有时会出现明显的不对劲,但MX4并没有提供手动白平衡功能,所以这个时候就无解了。
有不少朋友提到了涂抹问题,MX4在弱光,或者暗部中确实存在涂抹,涂抹的目的是消除噪点,这也是所有成像设备都会有的操作,就从手机的范围来说,MX4的涂抹并不算重,虽然涂抹会让细节模糊和解析力下降。
虽然IMX220比IMX214面积更大,单个像素尺寸也更大,但IMX220并没有表现出明显更好的高感光度表现。ISO800以下时具有实用价值,之上可用于记录性拍摄,基本与IMX214表现相当。在高感光度上同样存在明显失色的问题,表现为色彩饱和度大幅下降。
宽容度方面提升,可以看到IMX220比之前的IMX214机型要更好,光差很大的场景也不易出现死黑,弱光下的暗部细节也更多一些。
MX4的硬件设计并没有为弱光拍摄做足准备,没有光学防抖,在弱光中对焦也不够快,更关键是软件没有优化好。MX4的安全快门是1/10秒,没有防抖支持,这种设置就是增加废片率的,事实上,MX4的弱光拍摄很容易糊掉。希望魅族可以优化一下这方面的设置。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1;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606/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2:48:17
制造商=VIVO;型号=VIVO X710L;焦距=5毫米;感光度=ISO100;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367秒;日期= 12:49:18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98;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303/100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5:40:39
制造商=VIVO;型号=VIVO X710L;焦距=5毫米;感光度=ISO100;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175秒;日期= 15:40:57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000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19:45:28
制造商=VIVO;型号=VIVO X710L;焦距=5毫米;感光度=ISO100;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秒;日期= 19:54:40
制造商=MEIZU;型号=MX4;焦距=5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20/10秒;曝光程序=未知;场景类型=标准;日期= 20:15:52
制造商=VIVO;型号=VIVO X710L;焦距=5毫米;感光度=ISO100;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0秒;日期= 20:18:46
再放上一组和vivo Xshot的简单对比,为什么和Xshot对比,因为Xshot采用的是IMX214,而且我们认为Xshot算是IMX214机型中的杰出代表,对比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我们认为是各有千秋。而有些读者期待的与MX3的对比,我们没有这么去做,因为差距实在太大,MX3完败。
魅族的UI从来都不是问题,MX4的拍摄软件UI设计很简洁,不难上手。但整体使用起来并没有那么顺手,问题不在UI,而是一些自动化项目没做到位,例如之前说到的对焦问题等等。MX4提供了手动模式,曝光时间可以最长20秒,前面展现的卡车样张,即使用了这个功能曝光了5秒。感光度最高可以设置到1600,而曝光补偿±3,有前面说的那个奇怪的问题。还提供了手动对焦,其实这个功能没什么用,但有用的白平衡设置没找到。
这个软件还提供了滤镜功能,这些滤镜并没有太多特色,都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类型,但不同的地方是,MX4的滤镜拍摄生成的照片是全像素的,这是优势。全景功能不太行,例如上面那张,天空有明显的拼接痕迹,这样就使得这个功能失去了价值。
索尼IMX220感光器,尺寸规格1/2.3英寸,高于主流型号
镜头光圈F2.2,等效焦距约27毫米
镜头存在明显的眩光问题
对焦有待进一步优化
晴天下色彩表现鲜艳明快略偏暖
宽容度表现出色
弱光拍摄参数还有优化空间
MX4的表现是超乎预期的,即便不谈价格,也是超预期的,它的成像质量有目共睹,但优化还可以继续,相信还可以继续提升,目前来说,拍摄体验的提升还有空间。如果更好的解决对焦、白平衡以及弱光方面的不足,MX4还能表现更好一些。现在,你不更期待传说中的MX4 Pro吗?
本文的相关书签:
296150904070
相关的文章
100121840222161
本文一共有 118 条评论
218.026.104.***218.026.104.***
042.063.092.***042.063.092.***
111.161.031.***111.161.031.***
220.163.112.***220.163.112.***
222.025.068.***222.025.068.***
113.057.192.***113.057.192.***
219.141.179.***219.141.179.***
221.007.213.***221.007.213.***
116.016.***.***116.016.***.***
125.090.207.***125.090.207.***
036.250.224.***036.250.224.***
014.154.***.***014.154.***.***
123.157.246.***123.157.246.***
116.232.072.***116.232.072.***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332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普通会员, 积分 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主题帖子社区积分
机&&&&&&&型:魅族 MX4 Pro版&&&&&&&本:4.5.5A总签到数:0
轻松注册,让你轻松玩转Flyme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因为pro的像素是2070太大,所以大家用起来会有点延迟,所以大家只能是尽量手动防抖了,或者把像素调低一些!
下面我给大家说一种拍摄方法拍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我也是初学者,这里只是给大家分享一下。
P.jpg (224.5 KB, 下载次数: 0)
16:40 上传
这种拍摄有专门的名词但是我给忘了O(∩_∩)O。大家见谅啊。
把手机拍摄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ISO设置到50或者100.最好是50手动对焦快门时间设置为5s左右都行一切都设置好后关灯。按下拍摄后,用另外一个手机当做光源,移动给光,就可以得到一张光线均匀的图片了。
本人试了试还是很不错的。推荐给大家。
兔小黑Flyi ...: 这个叫小台灯模式
MX4 Pro拥有MX4 Pro
关注微信已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新浪微博已关注官方新浪微博
开版纪念Flyme社区开版纪念勋章
熊猫骑士熊猫骑士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师出同门,技有高低
Xperia Z3、MX4拍照对比
魅族MX4上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那颗2070万像素的索尼CMOS了,这颗CMOS在像素数量上和索尼的当家旗舰手机Xperia Z3基本相同,并且都属于IMX220系列,那MX4这颗摄像头到底和Z3有何不同,就是本次需要讨论的问题。魅族MX4的CMOS具体型号为IMX220R,而Z3的CMOS型号则为IMX220C,后者在前代产品的基础上降低了厚度,并且在CMOS上加入了边缘透镜,以改善画面边缘的成像质量,除此之外,Z3的镜头视野也比MX4更大,同样情况下能够拍摄到的景物更多。在本次对比之中,Z3和MX4均采用手动模式,其主要原因是Z3的高级自动模式最大仅能够输出800万像素的照片,并且在上手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确实也发现Z3在手动模式下能够拍出更好的照片,所以尽管手动操作调节参数比较繁琐,但是为了发挥这颗摄像头的实力,本次对比将不会使用Z3的高级自动模式(也就是常说的金相机),此外,由于Z3在2000万像素时不能使用HDR功能,所以本次拍照对比也取消了HDR的环节,每张照片都是单张成像。拍照界面对比:索尼的拍照界面还是老一套,各种按钮,各种开关,习惯了之后用起来还是挺顺手的。手动模式下可以调节的选项包括白平衡、EV、测光方式、对焦模式、ISO、闪光灯开关等。各种拍照模式一应俱全,并且还可以到索尼的电子商店下载更多的相机APP。至于MX4,界面就比索尼简单很多了,许多控制被放在了SmartBar里头,左右滑动可以切换拍照模式。手动模式下可以选择快门速度、ISO、EV和手动对焦,白平衡的选项没有找到。设定里头也没有手动白平衡的功能。摄影棚样张对比:在把这两台手机拉到户外厮杀之前,我们首先让他们在环境稳定的摄影棚之中,仔细探究各自在成像上的差异,对比之中,两台手机均使用自动白平衡和自动ISO(MX4的手动模式下貌似还没有手动白平衡的选项)。样张组1:光线充足(上为Z3,下为MX4,二者使用自动白平衡,自动ISO)第一组样张之中,我们首先可以发现在相同光源下,二者表现相近,Z3对于色彩的还原更加准确,并且画面更加锐利,对比度也更高,而MX4的画面则略有点泛红,在中央人偶的底座上比较明显。将中央局部放大之后,二者的差异就比较明显了,Z3对图像做了明显的锐化处理,所以尽管在广角更大的情况下依旧有着更高的画面锐度,但是如果细究画面的细节表现,反而是MX4更多一点,但是这个细节量的优势非常不明显,需要放大到很大才能发现。同一张照片的边缘部分,乍看之下,MX4的画面似乎更干净,Z3的噪点反而更多,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MX4之所以能够有干净的画面全是拜机身的涂抹算法所赐,而经过涂抹之后,MX4的画面细节表现有所降低,魅族为了弥补涂抹所造成的画质降低,又加入了比较重的锐化手法,甚至在玩偶眉毛的边缘处都有一条白边了,使得画面不够自然,而Z3则没有太多涂抹的痕迹,虽然噪点比MX4多,但是对于画面细节的保留实际更好,比如眼角的形状部分,Z3依旧能够保留原有的形状,而MX4则没有做到。样张组2:光线不佳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Z3的样张中心出现了泛红现象,色彩还原也有偏差,但是在边缘处的色彩还原反而更加准确,至于MX4,色彩到是很平均,只不过整个画面都红了,并且亮度也不如Z3的高,尝试过拉高曝光补偿,后果就是快门速度变慢,成片率很低,若是固定快门速度拉高ISO,则会导致严重的噪点。将画面中心放大观看,Z3的画面不仅更明亮,而且还更干净,当然干净的画面离不开索尼自己的涂抹工作,索尼的涂抹手法明显更成熟一点,乍看之下似乎画面细节保留的还很好,但是在放大之后,玩偶头发处的细节略有丢失,不过即便如此,Z3的细节表现也能够和MX4不相上下。在画面边缘,二者的情况就不大一样了,Z3依旧有着更高的画面亮度、更少的噪点,但是索尼的涂抹算法也确确实实地使得画面整体的细节表现下降严重,有一种淡淡的油画感,而MX4的画面虽然噪点很多,但是表现更自然,对于画面细节的保留也比索尼做得更好。样张组3:光线充足在这一组玩偶的样张之中,情况也和上一组类似,Z3在光线充足的时候表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更准的白平衡,更好的细节表现以及更漂亮的色彩,可见Z3上面IMX220C和G镜头的组合确实拥有非常强的实力,至于MX4上面的IMX220R,则在许多方面和Z3都有差距。户外日间实拍对比:户外样张对比中,若无特殊说明,每组场景都是上Z3,下MX4,并且基于上传速度和浏览体验的原因,图片均经过压缩,压缩前,Z3的2070万像素样张的平均大小在8~9MB之间,部分样张甚至达到了12MB,MX4的平均样张大小则在7MB以下,本页面图片均可点击放大。MX4的镜头在面对高反差的环境下会有明显的紫边现象,而Z3则相对做得更好。这组样张之中,乍看之下MX4的色彩更加讨喜,但是实际上Z3对于色彩的还原是相对更加准确的,只不过Z3的偏红实在是个大问题。这一组对比之中,Z3的路面有明显的泛红痕迹,而MX4在还原旁边的大楼外墙颜色时,则严重偏绿,至于画面细节表现,都挺不错。这一组样张之中,Z3对于整体画面的把握可以说是完胜,MX4的画面严重偏黄,早上8点钟的朝阳硬生生地被拍成了下午5点的夕阳,在画面细节保留上,Z3也做得更好。此组样张之中,Z3曝光偏暗,但是这也使得画面更加有层次感,MX4则偏向于提亮画面保留阴暗处细节,二者做法只能说有得有失。总结:在日间的样张之中,Z3和MX4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差异,Z3拍照颜色略微偏冷,对比度高,发色比较浓艳,整体白平衡相对准确,但是总体会有轻微的偏红现象,镜头对于眩光的控制比MX4更好,而MX4总体发色偏黄偏绿,跟iPhone有些类似,偏向于讨好眼睛,而不是准确的色彩还原,光线充足的时候,二者的画面中央锐度都非常高,但是MX4从画面中心到画面边缘,锐度下降得非常明显,Z3得益于CMOS上的边缘透镜,在有着更大广角的同时也有着更好的边缘成像质量。二者的问题都非常明显,那就是白平衡,Z3的白平衡总有着无法避免的偏红,而MX4的白平衡总是偏黄偏暖,在测光方面,MX4能够使用触摸测光,而Z3的测光方式则比较古板,不能够自由选择测光的点,会给拍照带来一定麻烦,并且Z3在默认的曝光补偿之下很容易过曝,需要用户对曝光进行手动调节。夜景样张:夜景样张之中,MX4的镜头眩光问题就比较明显了,在面对光源的时候,画面上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光斑,至于在成像质量上,Z3和MX4表现倒还相近,只不过Z3的画面总体会更亮一些,在噪点方面,MX4涂抹的手法更重,这也导致在放大之后,MX4的画面完全糊掉了,根本谈不上任何的细节,而Z3因为噪点的原因,细节表现也不好,也就是比MX4稍稍强一丁点。至于色彩还原方面,Z3的画面色彩饱和度比MX4更高,MX4的色彩看起来远没有白天的样张那么有冲击力。总结:其实在最开始摄影棚里面的样张,我们就不难发现Z3的这颗摄像头实际上有着非常好的硬件素质,对于光线非常敏感,在光线很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够拍出比较明亮的画面,镜头素质方面,索尼自家的G镜头也能够在复杂的光线条件下表现出优秀的素质,抗眩光的能力值得称赞。至于MX4嘛,MX4的这颗摄像头硬件素质也是挺不错的,但是魅族对于这颗摄像头的驾驭则是非常一般,对于图像的处理,魅族一味地追求画面的糖果色调,在某些时候拍出来的照片确实还挺好看,但是这样的色调和准确还原四个字则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在屏幕上观看的时候,绿色的饱和度简直高得吓人,毕竟过度艳丽的颜色不一定能够讨好每一个人。在降噪的方面,魅族的手法则更简单粗暴,大手笔的涂抹使得画面细节损失严重,同时也导致画面看上去很不自然,相比魅族的涂抹手法,索尼的手法相对要细腻一些,加上CMOS本身的优势,也使得索尼在大部分场景下有着比魅族更好的整体细节表现(尤其是边缘)。色彩还原方面,我个人对于白平衡比较看重,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这两台手机做得都很不好,Z3偏红,MX4偏黄,问题都很明显。不客气地说,这两台手机的拍照给我的感觉就像两个不会做菜的人,用着最上等的食材(至少是之一),做出来一桌子虽然能吃,但是本该更美味的菜。
关闭雷锋广告
同步到新浪微博
中国智能硬件第一媒体。
当月热门文章
本栏目由提供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mx4拍照模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