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受尽辱的历史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抗争的历史(长一点的)急急急!!!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回答下列问题:(1)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甲午中日战争后-历史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5:30:00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回答下列问题:(1)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 &&&&&&&&&&&&&&&&&&&&&&&&&&&&&&&&&&&&&&&&&&&&&&&&&&&&&&&&&&&&&&&&&&&&&&&&&&&&&&&&&&&&&&&&&&&&&&&&&&&&&&&&&&&&&&&&&&&&&&&&&&&&&&&&&&&&&&&&&&&&&&&&&&&&&&&&&&&& (2)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由此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抗争运 &&&& 动?&&&&&&&&&&&&&&&&&&&&&&&&&&&&&&&&&&&&&&&&&&&&&&&&&&&&&&&&&&&&&&&&&&&&&&&&&&&&&&&&&&&&&&&&&&&&&&&&&&&&&&&&&&&&&&&&&&&&&&&&&&&&&&&&&&&&&&&&&&&&&&&&&&&&&&&&&&&& &&&&&&&&&&&&&&&&&&&&&&&&&&&&&&&&&&&&&&&&&&&&&&&&&&&&&&&&&&&&&&&&&&&&&&&&&&&&&&&&&&&&&&&&&&&&&&&&&&&&&&&&&&&&&&&&&&&&&&&&&&&&&&&&&&&&&&&&&&&&&&&&&&&&&&&&&&&& &&&&&&&&&&&&&&&&&&&&&&&&&&&&&&&&&&&&&&&&&&&&&&&&&&&&&&&&&&&&&&&&&&&&&&&&&&&&&&&&&&&&&&&&&&&&&&&&&&&&&&&&&&&&&&&&&&&&&&&&&&&&&&&&&&&&&&&&&&&&&&&&&&&&&&&&&&&&
&&试题来源:0113
&&试题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偏难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中英《南京条约》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南京条约》。影响:《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 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使中国开始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外国资本主义&&& 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 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中英《南京条约》”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中英《南京条约》”。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历史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品史论今——周清华工作站
当前位置:&&&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八__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全解析)
上传: 龚宁 &&&&更新时间: 21:54:07
1.【2012&衡阳六校联考】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因此①②③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④,答案为a。
2.【2012&衡阳六校联考】6、洪秀全定都天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解析】c&&&从材料中的&旨准颁行&&圣书&&天命诏书&&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说明他以皇帝自居,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
3.【2012&衡阳六校联考】7、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人口数(千人)
人均收入(元)
a.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解析】b&&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这都是年人均收入增加的原因,但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无关,b项不正确。
4.【2012&安徽名校模拟】6.1913年6月《民主报》载:&前次大革命之后,元气凋丧,民力疲极,并力恢复,犹虞不及,庸能再受莫大之损失乎?且社会心理,莫不翘首企踵以渴望太平之隆盛,一闻变起,心惊胆裂,寝食为之不宁,较诸前次革命时,闻兵变而色然以喜者,盖大相悬绝者矣。夫人民之厌敌既如此,则尚有谁敢为戎首,轻心发难乎?发难之后,谁肯附从之乎?此我国之无二次革命之余地可知。&这段材料说明
&&&&a.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人人心&&&&&&&&&&b.二次革命缺乏坚实群众基础
&&&&c.袁世凯政权有广泛社会基础&&&&&&&&&&d.国民党迅速分化、力量涣散
【解析】b&&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从&社会心理,莫不翘首企踵以渴望太平之隆盛&、&减小发难之后,谁肯附从&等信息可知二次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材料主要论述了自辛亥革命后&元气凋丧,民力疲极&人们&莫不翘首企踵以渴望太平之隆盛&,而现在二次革命兴起&夫人民之厌敌既如此,则尚有谁敢为戎首&,反映人民对二次革命并不认同、支持,本题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没有体现。
5.【2012&安徽名校模拟】7.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
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④&倭&指的是日本国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解析】c&&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考点。①正确揭示了材料中的现象产生原因,②③正确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思想变化,④&倭&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对手日本国。分析各选项,正是由于①②项原因使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对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第③项正确,战争失败后给中国的国民以极大的冲击,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惊醒,第④项正确。本题选c项。
6.【2012&宁波八校联考】14.《抗日三字经》在抗日战争时期广泛流传,其文如下:&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祖国,务当先&&七月七,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姚子青,守宝山,一营人,只余三。&&此数将,军人魂,青史上,美名存。&其中&姚子青,守宝山&发生在哪次会战中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营长姚子青率领坚守在宝山县城的约五百名中国官兵与敌激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a项正确。
7.【2012&九江一模】12.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解析】a&&不管是农民阶级领导的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其目的都是为了救亡图存,a项正确;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这与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是不一致的,b项错误;民主自由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从表格看,经历了由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到求民主(维新变法运动)再由反侵略(义和团运动)到求民主(辛亥革命)的转变,因此d项表述错误。
8.【2012&九江一模】15.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
&&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解析】c&&材料&小工厂租给私人&说明政府解除了一部分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这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时间应在1921年到1928年间,c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时间不符,均排除。
9.【2012&九江一模】1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解析】b&&材料的意思是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建立的中华民国却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反而痛苦与失序更多,特别是紧随而来的军阀混战致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说明建立新制更困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表述错误。
10.【2012&泉州四校联考】8.&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解析】d&&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清政府出现财政危机,于是在正当贸易中,英国入超,中国出超。d项正确。
11.【2012&泉州四校联考】9.右图是太平天国时期颁行的改革内政的方案封面,下面对该封面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颁行该方案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尚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束缚
c.该方案从理论上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d.该方案的颁行表明太平天国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析】b&&《资政新篇》封面上的&旨准颁行&&钦命&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等尚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束缚,b项符合题意。
12.【2012&泉州四校联考】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技,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解析】c&&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特别是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反思并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思想,于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仆后继,但义和团运动&灭洋&,并未学习西方,答案为c。
13.【2012&泉州四校联考】25.&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d.过渡时期
【解析】b&仔细阅读材料,联系教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所走的革命道路,可知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后的土地革命时期,即井冈山时期,b项正确。
14.【2012&海淀期末考】&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解析】b&&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时间不符。
15.【2012&海淀期末考】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c&&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中工人占51%,是由于中共工作的重心在城市;
1928年中共党员构成中农民占76%,是由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实行&工农武装割据&,c项正确。
16.【2012&青浦质检】8.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材料中的&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说明当时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在1843年,排除a项;c项说法有误;d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17.【2012&青浦质检】9.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c&&从材料时间&1853年&可知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①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的结果,材料也体现不出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②错误;材料表明英国要干涉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将面临封建主义与西方列强双重敌人,③正确;从材料的意思可以看出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④正确;c项正确。
18.【2012&青浦质检】13.&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解析】b&&本题根据民国七年可以做出判断,&民国七年&是1918年。a项是1919年,&c项是1921年,d项发生在1922年到1923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只有b项符合题意。
19.【2012&青浦质检】14.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最初十年,最不可能出现在山东半岛的旗帜是
a.日本海军军旗&&&&&b.德意志三色旗&&&&&c.义和团的旗帜&&&&&d.五色旗
【解析】d&&&&五色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旗面为按顺序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它最早出现在1912年,d项正确。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时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a项正确;&1897年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b项正确;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c项正确。
20.【2012&合肥八中一模】5.有材料记载:&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每礼拜呈缴省郡县库存贮,或市镇公务支用,有为己私抽者议法。&&&最符合该主张的是 (&&&&)
【解析】b&&《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来振兴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以太平天国官书发行。材料介绍的是兴市镇公司的内容,涉及到发展工商业等内容,所以b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无此内容。
21.【2012&衡水质检】3.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 c.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a&&民国二十六年是1937年。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刘大鹏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以此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a项正确。
b项是a项的表现,c项发生在1912年,d项与题干无关。
22.【2012&衡水质检】4.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a.晚清朝贡外交的影响 b.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两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d.甲午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d&&朝鲜与东学党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原因;北洋海军的悲歌是指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因此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综合分析,d项符合题意。
23.【2012&衡水质检】5.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
&&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解析】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毛泽东还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这些措施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因此国民党政权反对农民阶级,进而反对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c项正确。
24.【2012&衡水质检】6.以下摘自吴宓日的日记:&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恐。革命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当时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上述现象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民众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 b.人民反对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c.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c&&从材料中的&日&&天津已陷&&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可知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a项说法不正确,b项发生在题干时间之后,d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abd三项。
25.【2012&衡水质检】32.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
&&& a.政治革命一洋务运动一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一新文化运动一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一洋务运动一政治革命&&&&
&& d.新文化运动一政治革命一洋务运动
【解析】d福泽谕吉主张&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以此对应的是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d项符合题意。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年全国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按课标分解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4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
(西安事变)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南京大屠杀)
血肉筑长城
(中共七大)
(抗战胜利意义)
【内容标准(试验稿)】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内容标准(2011版)】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一、选择题
1.(2014?山东泰安?10)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2014?陕西省?16)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30年代的日本
1945年日本
取得台儿庄大捷
向中国政府投降
A.多行不义必自毙
B.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
C.国共应合作抗日
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3.(2014?天津市?13)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014?山东济宁六三制?11)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求司马迁的赞美词. 急急急.!_百度知道
求司马迁的赞美词. 急急急.!
主要是赞美.
300字左右.
发愤著述之人格精神的形成过程的进一步认识;的人生道路;扬名显身&作史的著书理论,它以悲壮淋漓的行文意气;是一个在困厄面前不愿低头;隐含了极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凝聚着他的人生观感天动地的悲壮气概;报任安书&gt。&lt、发奋有为的伟丈夫、含垢忍辱,集中体现了司马迁悲壮浓烈的人生构建,而且还表现在对一切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的赞颂上。遭受宫刑仍隐忍苟活、&quot。司马迁和他笔下众多历来人物对待生死荣辱的态度,也不仅表现在他自己隐忍就功名的实践上;发愤&quot、自强不息,而是隐忍抗争,通过著史表现了他伟大的人格精神、生命体验有助于对其潜心修史,也不灰心丧气、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人司马迁是一个不愿屈服于任何强权的压力,表述了司马迁&quot,使得司马迁形成了奇伟的人格精神,形成了其潜在的性格特质,成为永世垂范的生命模式,发愤著书;的生死决择;重于泰山&quot.英雄的时代,无疑也可从他伟大人格找到答案、修身勤政、独有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quot、甘受屈辱,司马迁也高扬了民族精神,闪耀着太史公寻找生命尊严的光辉、承认失败.司马迁的抗争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对隐忍就功名者的赞颂上. 考察司马迁的成长经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既是对他的尊敬司马迁是一个史官。比起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而是心被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幸运的是,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以最近的距离去接触每一个历史人物。
面对现实,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从这点上说,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我们的作家们。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纪》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 看看我们的记录者,估计还会拿到普利策奖,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司马迁是他们的老师,也是最高要求。呈现真实是一个技术活,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而我们这个社会,但司马迁的一生却告诉我们记录者的力量,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后人纪念司马迁。而如果他仍身在中国,但更是一种精神。客观的讲?司马迁正是用它这种对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让他们选择了服从或迁就,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实录精神究竟有多少长进,司马迁走遍神州万水千山,没有碳14定位仪,他也许会做一个记者、记者们?还有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在阻碍他们,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他的处境恐怕会更加尴尬、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司马迁死后两千多年,是不敢吗,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这些问题着实让两千年后的我们汗颜?还是不愿意。王侯将相。 如果司马迁活在今天。他们是否在记录。 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是战死沙场,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也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 我愿意把这种真概括为一种“实录精神”,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这个国家是否有足够的肚量去容纳实录者的存在,记录现实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导演们,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帐!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纪》一起被载入史册、一种理念。 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 司马迁的憎恶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如果没有,他所能作的多半是记录,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他可以改变得的东西相当有限,但他所经历着的汉武帝却也着实考验者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真实的呈现对于司马迁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从技术上讲,也包含了许多同情
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我们中华民族有一部令子子孙孙为之骄傲、为之神往的历史。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对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究竟怎样去了解它、认识它并从中获得教益,受到启迪与鼓舞?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看来,怎样读史,确是值得认真思考、认真研究的。依我的肤浅看法,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其次是着眼于从历史中获得思想上的启示。这种启示,一是可以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认识而获得,一是可以从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和史学的评论中去发掘。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而对于后一个方面我们似乎还有许多事情可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有成就的史学家,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写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作《史记》,一方面展示了他那时的一部辉煌的中国通史,一方面凝聚了他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与认识。2000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的人不绝于时,证明它有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对于这样一部宏伟的历史著作所展示的历史长卷来说,在历史运动中的个人,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这些角色和他们所活动的历史舞台及其背景,对今天的人们有些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有属于他那个领域或视角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这是一部说不尽的“史家之绝唱”。尽管如此,在太史公的深邃的思想领域中,必有一些最根本的、对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  比方说,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人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这是有关社会公众同历史学之关系的最根本的问题,直至今天,还不断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来。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太史公早已作了精辟的回答。他写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这几句话是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加以对照,作为借鉴,既不是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也不是要现实去模仿历史,二者是不应当混同的。这是明确地指出了古今的联系和区别:因有联系,故可“自镜”;因有区别,故“未必尽同”。第二,他指出了以往帝王“各殊礼而异务”,他们的制度、政策往往是不同的,但都是要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决不是混同古今。这两点,很辩证地阐明了“居今之世”何以要“志古之道”。可见,拒绝历史经验,是愚昧的;生搬硬套历史经验,也是不高明的。  又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自身的法则(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规律)?如果有的话,人们认识这种法则有什么意义?这是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而首先是认识历史之本质属性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应当坦率地承认,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之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太史公司马迁也触及到了。他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中,得到了如下的认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把耕种、开采、加工、交换,以及交换中的贵贱变化等人们的分工及相互关系,视为符合于“道”的自然现象。太史公在讲到类似的经济现象时还说:“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又说:“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史记·平准书》后论)他认识到: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转向衰落,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了顶头也会转向不利的方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而造成的,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显然,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过往历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看法,而且还在于对现实的历史运动和未来的历史前景,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比较客观的态度。  再如,历史运动主要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无从讨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各种问题。那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究竟应当在历史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这不仅涉及到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还涉及到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历史运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对此有种种说法,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他们所论大多是理性的阐说,这无疑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太史公从史学家的角度,冷静地观察那些经过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冲刷之后(如大浪淘沙之后),仍然没有逝去的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社会活动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提出了撰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既是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又是他告诫后人如何做人的准则。太史公在综论他为《史记》作人物列传时是这样说的:“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扶义倜傥”,主要是讲德行、风采;“不令己失时”,是讲善于把握时机、机遇;“立功名于天下”,是讲以天下为己任的事功目标。显然,在太史公看来,他所要写进《史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然而,太史公却又并不是用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这个准则的;他的史笔之下,也活画出一些世侩小人,而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更衬托出那些写入历史书的杰出人物的真正本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扶义倜傥”等等,这正是太史公所希望于后人的,后人应以为“自镜”,做一个正派的、适应历史潮流的、有益于天下的人。  太史公  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同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这是《史记》之所以受到后人传诵、崇敬的主要原因。这里所举出的三个方面的启示,着重于人们为什么要重视历史、认识历史、记住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历史演进的法则何在,在历史演进中人应当有什么作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司马迁时代,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就是在当今,也仍然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总起来说,任何时代的人们,在认识与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对待史学与社会及人生的关系上,都可以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可以解决您的疑惑
司马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