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爱话题小组里如何开启小马达

微爱留守,让正能量在关爱中传递 - 今视网 - 关注民生,传播江西-江西省新闻视频门户-江西省重点新闻网站-江西广播电视台主办
当前位置&&&&&&
微爱留守,让正能量在关爱中传递
来源: 作者:陈大圣
编辑:李健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2月30日南昌讯(记者 陈大圣)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关爱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创造平等均衡的成长环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南昌市现有儿童145.2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13万。7月下旬,@南昌发布开启了#微爱留守#、#今年暑假你快乐吗#微话题,发起了“微爱留守”关爱行动微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响应。
  @南昌发布开启微爱留守活动
  7月31日,身残志坚,通过自身努力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的南昌“轮椅姑娘”李玉川在微博回应@南昌发布表示想要为留守儿童献一份爱心,赠一幅画来激励留守儿童。8月1日,南昌二七医院儿童专家通过微博与@南昌发布互动,希望能为留守儿童们做一次义诊,针对留守儿童在身理和心理需求和缺失而存在的健康问题给出专业的预防方法,并为20名留守儿童免费康复治疗。
  8月2日,长期从事慈善事业的江西丰和营造公司董事长揭保如了解此次活动后,表示愿意收藏李玉川画作并向留守儿童捐款3万元。南昌瓷板画省级大师李春敏也在微博回应@南昌发布表示愿意赠画,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南昌发布立即与各爱心人士联系,开展互动,邀请李玉川为竹山小学学生上课,邀请二七医院儿童专家为留守儿童开展义诊。
  8月4日,在南昌县三江镇竹山小学,李玉川应邀给孩子们上美术课;南昌二七医院儿童专家应邀前往南昌县三江镇竹山小学给留守儿童和村民免费义诊,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8月7日,@南昌发布将李玉川的画作印制成“爱心T恤”,并在线上线下开展了“爱心换T恤”活动,通过微博寄语传递爱心、线下募捐玩具、书籍、善款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网友和市民的广泛参与。
  @南昌发布还组织了市妇联巾帼志愿者、南昌义工协会50余名志愿者在八一广场开展了“爱心换T恤”现场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的踊跃参与。活动共征集到书本367本、玩具161件、衣服17件和爱心善款3200元。
  12月,@南昌发布开启了“微爱留守”第二季活动,给留守儿童送温暖、送关爱。
  12月10日,@南昌发布和留守儿童曾洁取得了联系,了解曾洁为代表的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曾洁给李玉川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并托@南昌发布将信转交给李玉川老师。@南昌发布将曾洁的亲笔信转交给了李玉川老师。
  12月16日。@南昌发布在竹山小学开展了心愿征集活动,把收集到的学生们心愿发布在@南昌发布政务微博,并号召广大网友认领心愿,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可以结对认领。学生们的心愿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2月18日,江西财经大学学子和广大网友积极认领心愿,孩子们的小小心愿已全部被认领了。同时,爱心人士还捐助了一批其他物品。爱心人士已把送给孩子们的礼物送到了南昌发布办公室。
  12月26日,@南昌发布组织新浪江西微公益、“扬帆暖冬行动”、南昌慈善义工协会的支教老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爱心人士和江西微公益的志愿者带着“心愿天使”们的礼物赶赴竹山小学开展系列关爱活动,给学校和留守儿童送达心愿。
  “南昌发布”举办的“微爱留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微博阅读人数达735万,转发15万,评论1.75万。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目前,有占半数留守儿童的父母亲是一起外出务工。一方面,由于父母不在家,孩子大部分是由祖辈照顾,祖辈的照顾存在很大问题。表现在:生活上,祖辈能很好地照顾好孩子,但很多时候他们是重养不重教、过于呵护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不得不去承担相当的家务活,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都是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时候,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地。从调查的结果发现,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且成绩大部分处在中等偏下,优秀的并不多。由于父母身在外地,孩子们面对问题,只能自己去解决。留守子女的祖辈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并不能给他们进行辅导,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没有能力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辅导,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问问孩子们‘今天有没有作业’‘作业做完了没有’之类的话,至于孩子回答的真假与否,他们也不得而知。
  父母长期不在家,给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调查中,通过开放性问题获知:留守儿童所担忧和害怕的事情有很多,诸如“担忧父母的健康和人身安全”“担忧父母在外会发生意外和事故” “害怕父母不回来,不要自己,不爱自己”“害怕自己的成绩会下降”“害怕没人管”“害怕别人嘲笑自己,被别人欺负”。可以看出,父母在外打工,给留守儿童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全市关爱留守儿童已实现城乡全覆盖
  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并将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市社会事业民生工程项目,制定了《南昌市儿童发展规划(年)》。
  全市各县区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如南昌县政府出台了《南昌县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办法》,湾里区委专门下发《关于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意见》。新建县以县委、县政府两办名义下发了《新建县2014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并开现场会推动党政支持力度。南昌市在县区建设了10个“三八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规范中心设施建设、活动运行机制等,填补了我市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阵地空白。
  南昌县委、南昌县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将南昌县留守儿童之家、集善之家、青少年关爱中心示范点建设列入2013年南昌县重大重点项目,2013年拨付200万元建设40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阵地”。2014年新增40个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并对这80个示范点分别增加1万元运转管理费用;新建县从“妇女一元钱”经费中出资,在全县各乡镇的19个村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示范点,并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技能训练,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进贤县在留守儿童最为集中的三里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四点半课堂”活动,并于今年全县21个乡镇全面推广“四点半课堂”,探索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模式。通过开设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文体兴趣班等课程,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县政府拨款42万元专门用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
  南昌市2007年开始启动“妇女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2010年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区)。到目前为止南昌市开通亲情热线或视频800个,建立留守儿童之家765个,留守儿童家长学校524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50个,寄宿制中小学校47个。在新建县建立了全省首个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阵地“彩虹家园”。 进贤县、湾里区被评为省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试点县(区)。
  南昌市印发了《南昌市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洪教义教字〔2013〕40号),切实为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关爱与服务。为了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该市出台《南昌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暂行办法》,严格执行就近免试入学原则,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实行零拒绝。以春蕾助学活动形式向留守儿童集中地县区贫困孩子提供助学资金,截止到目前,共发放资助金近600万元,资助留守儿童等困难家庭儿童近2万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爱小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