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寒疝腹痛西医有啥好办法

[转载]读江西名中医熊光明的博客中西医四诊引起的一些想法
我记得看藏医药书籍,藏医还保留了观察夜里的小便中段的热气、气泡、颜色、沉淀等等很多,好像有时还尝一点点病人尿液,我今年在藏地的亚东亲眼目睹藏医为两位女病人诊脉,说明她和中医还是有些接近之处。还有很多知识未见得不和古代中医药接近的办法,她是吸收了藏地周边各个国家、民族的医、药知识和印度等国家的药材,藏医药主体还是藏地的药材和医疗经验,而成一个中华大地上一个独特而十分完整的体系!这种完整甚至超过现代中医药,古代两者估计相差无几吧?尤其是相当于清代的年代的藏医药?不过近些年不知有无同样的衰退和传承断代,一如中医药,这正是我十分担心的事情!很多民族医药同样的面临此等问题,希望大家共同关心!
我个人觉得我最关心的几个民族医药分别是维吾尔医药、彝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因为我认为她们都和古代中医药最密切相关。
&&&&我可以举出几个例子如我们用的木香最明确的古代本草记载的基源是菊科旋复花属土木香类的。而现代的维吾尔医药和藏医药还在用。
余甘子古代中医药称庵摩勒,来自西域某地区,用途和形态见我以前的博文。现代中医药不用它了,而藏医药和维吾尔医药和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医药仍坚持使用,但我不知道藏医和维吾尔医的用途部分有没有和中医药相同部分,但种即基源基本相同,同属植物果实没问题。藏医用自印度、尼泊尔的,而维吾尔医用来自巴基斯坦的货,不用产自我国云南的货,还是相当坚持古代用药原则的。而且藏医药是非常重要的药物,它与诃子、毛诃子并称三果,地位及其重要,类似中医人参、黄芪、甘草的地位。原植物考证见以后。
荜菝的根中医药古称毕勃没,《陈藏器》云:“毕勃没,味辛,温,无毒,主冷气呕逆,心腹胀满食不消,寒疝核肿,妇人内冷无子,治腰肾冷,除血气。生波斯国,似柴胡,黑、硬。荜拨根也。”此应为隐秘为今人不知道的事情,我发现荜拨根在维吾尔药里有,形态维吾尔药志里的荜拨根描述也与毕勃没非常近似,这是有证据的,日本的正仓院也有唐代药材实物保留,我看了日本人的《正仓院的药物》一书,由图片到描述再到考证都证实是正确的。也说明唐代本草书的记载是有据可查的,也就是陈藏器所处的唐代是有人用为药材的,并出口到了日本。原植物考证见以后。
比如彝医药里用两头毛治疗牙龈肿痛,而两头毛(结石草)是紫葳科的角蒿属植物Incarvillea arguta (Royle)
Royle的干燥全草,这与唐宋古代中医用紫葳科的角蒿属植物Incarvillea sinensis
Lam.的全草烧灰后敷在牙龈上治疗牙周病,那个古字我至今不会读音,上边一个匿字,底下一个虫字,大家教教我如何读音?大家到《证类本草》第11卷,角蒿项下引《外台秘要》“凡齿龈宣露多是疳,角蒿取灰,夜涂龈上,使,慎油腻、沙糖、干枣切忌之。”《千金方》“治口中疮久不差入胸中并生疮角蒿灰涂之,一宿,动,口中若有汁,吐之。”原植物考证见以后。
&&&维吾尔药里甜杏仁和苦杏仁是不同功用,这样也是中医古代记载的医疗方式和用途,而现在中医药只用了苦杏仁了。这点我在以前的博文里有详细考证。
&&&&这点我得夸夸小日本鬼子,它们不是人,是畜牲,但畜牲们真的很注重一切传统事物的传承和保留,这是自称文化积淀深厚、泱泱大国的现代百姓所不逮的。惭愧!惭愧!我为丢了很多祖先东西的国人感到惭愧!这样抛弃祖训的做法,不知道以后还能否称泱泱与积淀深厚了,可怕!可怕!
&&&&所以我主张大力研究民族医药,尤其是和中医药密切相关的维吾尔医药、彝医药、苗医药、瑶医药,这些我认为都和古代的中医药有着千丝万缕的或疏或密的联系,所以弄明白兄弟民族的医药对民族医药和中医药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儿!可以发掘中医药中曾经优良的中药材,在民族医药里还用着并发挥很好的医疗作用的品种,而我们现代中医药已经遗忘不用或错用的品种,这岂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
我觉得有想法就要说出来,不然烂在我肚子里会生癌的,这是玩笑话了,再说中医药和民族医药都是大家的事情、百姓的事情,所以一个人再怎么折腾都是小股力量,都不足以成事,所以我把我的想法写到这里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觉得对,就抛砖引玉,如果大家据此证明后并发掘,这样既利于民族医药,又利于中医药,大家都有所利用,就是利国利民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浙江省2015年上半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浮脉主病与沉脉主病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浙江省2015年上半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浮脉主病与沉脉主病试题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浙江省2015年上半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浮脉主病与沉脉主病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治療寒疝的方劑
醫學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網上藥品郵購信息!
寒疝(cold colic in abdomen and vulva)為病證名。是指受涼后出現的以腹部及外陰部抽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見《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1.一種急性腹痛的病癥;2.陰囊硬結、腫痛;3.七疝之總稱;5.厥疝。詳見百科詞條: [ 最后修訂于 23:36:43 共1049字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治療寒疝的方劑如下:拼音:rǔjiāngtāng處方:乳香末6克生姜自然汁6克功能主治:治寒疝氣上沖,中脘筑痛。用法用量:上藥以水350毫升,同煎三五沸,通口服。摘錄:《赤水玄珠》卷十五...香半兩,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胡蘆巴1兩半。主治:丈夫婦人虛損,五勞七傷,腹內一切痛,大便滑,小便數,或小便不通;男子小腸膀胱氣病;婦人經脈閉,赤白帶下,酒食多傷,大人小兒吐逆不定,諸塊積聚,寒疝氣疰,中惡鬼疰,傳尸勞疾,久嗽水腫,瘧痢,腳氣病。用法用量:每服10丸,細嚼3丸,吞7丸,空心,溫酒送下;或米飲亦得,日2次。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同研勻;用大蘿卜去頂,用銀匙剜作罐子,將已剜出蘿卜...拼音:bāwèihuíxiāngwán《醫略六書》卷二十四處方八味丸加茴香。功能主治腎虛,寒疝疼痛。...拼音:língshùqiāngfùtāng處方:茯苓、白術、羌活、附子、甘草、大棗。功能主治:寒疝,小腹疼痛,泄瀉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疝癥積聚編》《疝癥積聚編》:方名:苓術羌附湯組成:茯苓、白術、羌活、附子、甘草、大棗。主治:寒疝,小腹疼痛,泄瀉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拼音:dāngguīhuíxiāngsǎn《瘢瘕積聚編》:當歸茴香散:處方:當歸茴香附子良姜各等分功能主治:主寒疝,少腹痛。用法用量:上藥水煎,溫服。摘錄:《瘢瘕積聚編》《疝癥積聚編》:組成:當歸、茴香、附子、良姜各等分。主治:寒疝,小腹痛。用法用量:水煎,溫服。...拼音:chénqiézhǐshànsǎn處方:大盔沉9錢,茄子9錢,吳萸9錢,桂楠3錢,元胡9錢。制法:上為極細末。功能主治:小腸疝氣,寒疝腹痛,四肢厥冷,嘔吐出汗,面色蒼白。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錢,小兒每服2-3分,以淡鹽湯送下。注意:忌涼及生冷食品。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拼音:jiějíshǔjiāotāng別名:蜀椒湯處方:蜀椒200枚(炒出汗),附子1枚(炮),粳米半升,干姜半兩,半夏12枚(洗),大棗20枚,甘草1兩(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解結逐寒。主寒疝氣,心痛如刺,繞臍腹中盡痛,白汗出,困急欲死者。用法用量:蜀椒湯(《普濟方》卷二四八)。注意:忌豬、羊肉,餳,海藻,菘菜。摘錄:《外臺》卷七引《小品方》...拼音:pòshàntāng《醫碥》卷四:方名:破疝湯組成:木香、玄胡、橘核、荔枝核、茴香、川楝子、沒藥、地膚子、青皮。主治:諸疝。用法用量:馬鞭草根煮汁,煎服。加減:寒疝,加吳萸、附、桂;睪丸升上入腹者,加飛鹽、沉香,或用雞鵝蛋殼燒灰,空心酒下3錢;脅旁動氣,橫入陰處,響聲如蛙,照前方去鹽。...拼音:gāoliángjiāngyángròutāng處方:高良姜1兩(銼),赤芍藥1兩(銼),當歸1兩(銼,微炒),羊肉1斤半(細切),桂心1兩。制法:除羊肉外,上為末。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及脅肋里急,不下飲食。用法用量:以水5大盞,都煮取2盞半,去滓,稍熱服1小盞,不拘時候。摘錄:《圣惠》卷四十八...拼音:dàwūtóujiān英文:概述:大烏頭煎為方劑名,即烏頭煎。見《金匱要略方論》。處方:烏頭(大者,炒,去皮)五枚。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蜂蜜二升,煎至水氣盡,強者分三次服,弱者分四次服,日一次。功能主治:功能散寒止痛。治寒疝,繞臍腹痛,惡寒不欲食,發則冷汗出,手足厥冷,脈沉緊。...拼音:xiǎoqiánhútāng《外臺》卷一引《崔氏方》:方名:小前胡湯組成:前胡8兩,半夏半升(洗),生姜5兩,黃芩3兩,人參3兩,甘草(炙)3兩,干棗12枚(擘)。主治:傷寒6-7日不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寒疝腹痛。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制備方法:上切。用藥禁忌:忌羊肉、餳、海藻、菘菜。...拼音:shājiǔchóngsǎn《千金翼》卷二十四:組成:雚蘆2兩,貫眾2兩,干漆2兩(熬),狼牙1兩。主治:寒疝心痛,及蟲嚙心痛。用法用量:以羊臛和服之1合,日3次。2日下蟲矣。制備方法:上為散。...拼音:dǐdāngwūtóuguìzhītāng別名:烏頭湯、烏頭桂枝湯處方:秋烏頭(實中大者)10枚,白蜜2斤,桂心4兩。功能主治:寒疝腹滿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盡痛,灸刺諸藥所不能治者。用法用量:烏頭湯(《圣濟總錄》卷九十四)、烏頭桂枝湯(《普濟方》卷二四八)。注意:忌豬肉、冷水、生蔥。摘錄:《外臺》卷七引《傷寒論》...拼音:huíxiāngbīnlángsǎn別名:茴香子散處方:茴香子(炒)半兩,檳榔(銼)半兩,京三棱(煨,銼)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切,鹽炒)半兩,木香1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奔豚氣成塊,上沖腹脅滿痛;寒疝積聚,臍腹疼痛,兩脅脹滿。用法用量:茴香子散(原書卷九十四)。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一...拼音:dàngshàntāng處方:川楝子3錢,小茴香1錢,木香1錢,破故紙1錢5分,莪術1錢,黑丑8分,青皮8分。功能主治:寒疝腰痛,牽引睪丸,屈而不伸,脈沉滯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家庭治病新書》引《神效名方》...拼音:júhuíyǐn處方:橘核3錢,茴香(鹽水炒)2錢,木通2錢,官桂2錢,川楝子1錢5分,吳茱萸(黃連煎水炒)1錢5分。功能主治:寒疝。囊丸腫大牽痛,或丸入小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濟眾新編》卷四...下,由陰虛得之,陰虛則不得用辛熱燥烈之藥重劫其陰,故仲景另立一法,以當歸、羊肉辛甘重濁、溫暖下元而不傷陰、佐以生姜五兩,加至一斤,隨血肉有情之品引入下焦,溫散沍寒。若痛多而嘔,加陳皮、白術奠安中氣,以御寒逆。本方三味,非但治疝氣逆沖,移至產后下焦慮寒,亦稱神劑。附注:小羊肉湯(《備急千金要方》卷三(注文)引《胡洽方》)、當歸湯(《圣濟總錄》卷九十四)。本方方名,《東醫寶鑒·外形篇》引作“羊肉湯”。...拼音:shènqìfāng《丹溪心法》卷四:方名:腎氣方組成:茴香5錢,破故紙5錢,吳茱萸(鹽炒)5錢,胡蘆巴7錢半,木香2錢半。功效:溫經降逆。主治:疝痛。寒疝上逆作痛,脈弦澀者。用法用量:鹽湯送下。制備方法:上為末,蘿卜搗汁為丸。各家論述:《醫略六書》:寒束厥陰之經,經氣凝結不散,乃成寒疝;上攻心腹,故疼脹不止焉。補骨脂補火下氣,小茴香化氣溫經,吳茱萸溫肝降逆氣,胡蘆巴降氣止疝痛也。丸以萊菔...拼音:wúzhūyújiāfùzǐtāng《醫方考》卷五:組成:吳茱萸3錢,生姜3錢,人參1錢,大棗2個,附子2錢。主治:寒疝腰痛,牽引睪丸,屈而不伸,尺內脈來沉遲者。用法用量:水煎,涼服。各家論述:寒氣自外入內,束其少火,郁其肝氣,致得寒疝。方中用吳茱萸、附子之辛熱以溫其寒;用生姜、大棗之辛溫,以和其氣;邪傷之后,正氣必虛,人參補之,以去其虛。...斤,石斛1斤5兩,牛髓3斤,白蜜10斤,清酒4斗,麻子仁3升,大棗150枚,當歸14兩,干漆20兩,蜀椒4兩,桔梗5兩,五味子5兩,附子5兩,干姜8兩,茯苓8兩,桂心8兩,人參5兩。主治:內勞少氣,寒疝里急,腹中喘逆,腰脊痛。用法用量:飲吞如彈丸1枚,1日3次。若夏月暑熱,煮前轉味,可以蜜、地黃汁和諸藥成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不知,稍加至30丸。制備方法:上藥先以清酒2斗6升,納桑根白皮...,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證治準繩·類方》第六冊方之倉卒散:組成:炒梔子四十九個,炮附子一枚。制法:上藥為末。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酒煎,入鹽一捻服。功能主治:《證治準繩·類方》第六冊方之倉卒散主治寒疝入腹,心腹攣急,痛不可忍,腹中冷重如石,自汗出。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見《古今醫鑒》卷十方之倉卒散:處方:山梔子(炒黑)15枚。功能主治: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見《古今醫鑒》卷十方之倉卒散主治胃...要略方論》方。方名:烏頭桂枝湯別名:抵當烏頭桂枝湯。抵當烏頭桂枝湯、桂枝湯加烏頭湯、烏頭湯、桂枝烏頭湯、大烏頭桂枝湯組成:烏頭。烏頭大者5枚(熬,去皮,不[口父]咀)。功效主治:功能溫中散寒止痛。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功在逐冷調營。主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賊風入腹,攻刺五臟,拘急不得轉側,呼叫發作,有時使人陰縮。用法用量: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拼音:gōngbìtāng處方:車前子3錢,茯苓3錢,薏仁1兩,肉桂5分,木通2錢,白術5錢,王不留行1錢。功能主治:小腸痹。風寒濕入于小腸之間而成痹,小便艱澀,道澀如淋,而下身生疼,時而升上有如疝氣。用法用量:水煎服。一連數劑而似淋者不淋,似疝者不疝。再服數劑,而痛如失也。摘錄:《辨證錄》卷二...拼音:zhìpíngtāng《會約》卷十三:方名:治平湯組成:當歸1錢3分,白芍1錢,茯苓1錢,澤瀉7分,豬苓8分,山梔7分,木香5分,蒼術1錢,川楝子1錢,小茴6分,橘核7分(炒,研),肉桂8分,陳皮7分,荔枝核1錢3分(燒焦,研)。主治:一切疝氣痛,上沖心,小便赤。用法用量:水煎服。加減:寒甚,加吳茱萸5分;脅痛,加柴胡7分。...拼音:xiǎohuíxiāngtāng《幼科金針》卷上:方名:小茴香湯組成:川楝、小茴香、黑豆、桃仁、青皮、丹皮、木通。功效:溫經逐冷。主治:寒濕疝氣,囊腫偏墜。用法用量:加蔥白、生姜,水煎服。...拼音:yìngxiàojiǔ《墨寶齋集驗方》卷上:方名:應效酒組成:紫金皮1兩,五加皮1兩,川芎1兩,烏藥1兩,官桂5錢,玄胡索1兩,廣木香5錢,郁金1兩,羌活5錢,乳香(明者)3錢,牡丹皮1兩,當歸1兩。主治:一切瘋氣,跌打損傷,寒濕疝氣。制備方法:用好燒酒10斤,盛入壇內,將前藥為粗末,絹袋盛吊壇中,煮3柱香,放土地上3宿,作10小瓶,以泥封口聽服。...》卷十引《古今錄驗》:組成:人參5分,桔梗5分,黃芩5分,細辛5分,干姜5分,蜀椒5分,當歸5分,芍藥5分,厚樸5分,烏頭5分。主治:七疝。腹中有大疾,厥逆心痛,足寒冷,食吐不下,名曰厥疝;腹中氣滿,心下盡痛,氣積大如臂,名曰僻疝;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腹中痛,在臍左旁,名曰盤疝;腹痛,臍右下有積聚,名曰附疝;腹與陰相引而痛,大行難,名曰狼疝。用法用量:先食...頁)。功能與主治:散寒止痛。用于疝氣疼痛,睪丸腫大,陰囊潮濕。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次。規格:每包10g貯藏:密閉,防潮。《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方名:橘核疝氣丸組成:金鈴子4兩,茴香3兩,烏藥1兩5錢,玄胡1兩5錢,肉桂1兩5錢,胡蘆巴1兩5錢,炮姜1兩5錢,吳茱萸1兩5錢,良姜1兩5錢,橘核1兩5錢,廣木香1兩,川軍1兩。功效:除疝去寒,止痛消腫。主治:睪丸腫痛,小腸...,益下元。主治:腎陽不足,夜多小便,腰膝沉重,腸鳴泄瀉,耳鳴目暗,牙齒動搖出血,寒濕疝氣。腎氣虛乏,下元冷憊,夜多旋溺,肢體倦怠,漸覺羸瘦,腰膝沉重,嗜臥少力,精神昏饋,耳作蟬鳴,面無顏色,泄瀉腸鳴,眼目昏暗,牙齒蛀痛。久瀉;陽虛于下,虛火上浮,口不臭,牙不痛,但齒搖不堅,或微痛不甚而牙縫多出血者;痿證。小腹寒疝作痛。腎虛冷憊,陰火上升,喘嗽,齒疼,腰痛。女人胞門受寒,小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拼音:guìlìtāng處方:白術2兩,肉桂2錢,山藥1兩,小茴香2錢,荔枝核3個(敲碎)。功能主治:溫腎中之寒,消睪丸之濕。主寒濕疝氣。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九...本頁僅顯示前30條,更多結果請
特別提示:本文內容為開放式編輯模式,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后再引用。對于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
關于醫學百科 |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鏈接及網站事務請與Email:聯系
編輯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吃鸡蛋有啥办法解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