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的治疗治疗方法

猪口蹄疫不治疗会自己康复吗
发布:admin | 发布时间: 日
&&猪场口蹄疫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特性,尤其对断奶前后仔猪伤害大。但是近2年流传着&猪口蹄疫不需要特别防治,自己就会康复的说法&。我前几天采访了山东一位畜牧专家,期间,谈到这个问题,他给我说了一些他的经验看法,我给匿名转载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首先,近几年从全国范围来看,猪口蹄疫每年的发病范围都很大,各个省份都有疑是疫情的报告,其次,虽然也有猪场损失比较严重,但从大多猪场反馈的情况来看,确实大猪死亡率低,并且仔猪发生心肌炎的概率也下降了。这其中不乏养殖技术,药物开发,猪病防治等技术的进步有关,另外这些年疫苗质量的提高,普及等因素,都对猪场产生了有益的作用。尤其是有些养殖户反馈,同一个地区,打过疫苗的猪群虽然感染了猪口蹄疫,但是用点抗生素药物,很快就康复了,没有打过疫苗的猪只疫情就比较严重,损失比较大。类似的反馈情况比比皆是,还有,有些猪场保健意识强,平时除了疫苗之外,用了很多中草药添加剂,效果也很明显,这种猪场即便感染了烈性传染病,其控制起来,也要相对容易一些,损失也会更小。话说回来,猪口蹄疫这种传染性猪病,是不是就是不需要控制呢?猪群是否能自己康复?我们看看下边猪场反馈的情况:1、某自繁自养猪场2012年秋季发现6头180斤左右的后备母猪感染了猪口蹄疫,其中有5只轻度跛行,一周后痊愈了,然而有一头却倒下了,表现出症状如下:四个蹄子的蹄冠破溃,倒地后便全身乏力,四肢无法用力,声音嘶哑,口腔吸气鼻子出气,伴随有少量白色泡沫,体温38度,粪便正常肉眼观察正常,颈部淋巴摸上去似乎有点肿(桃子胡般大小)。2、哈尔滨南部某猪场,2012年春季,发现感染口蹄疫,母猪一星期多便康复了,但是仔猪继发感染心肌炎,大批死亡,最后统计死亡率达到65%。&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一般来说,猪口蹄疫对于一个严格防控,规范作业的猪场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不要人云亦云,说白了,别人的猪场感染了不治疗就康复了,那说明人家基础工作做的好,在药物保健,疫苗防疫,甚至最基础的消毒工作上可能都远远的强于你。如果你也大意,本来猪场管理就落后,又没有防治经验和意识,那么后果就很难估量了。本文来源:猪口蹄疫
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本站,首页有联系方式。
发布:admin | 分类:猪口蹄疫的防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 17:9:54)&&( 19:8:56)&&( 10:3:26)&&( 9:34:12)&&( 22:24:2)&&( 9:25:42)&&( 9:20:44)&&( 13:33:23)&&( 10:50:9)&&( 12:18:40)
正文(*)(留言最长字数:1000)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猪口蹄疫病的防治研究
猪口蹄疫病的防治研究中发现,三大手段可控口蹄疫:一是选择有效疫苗流行前免疫两次,15天可产生免疫;二是选择有效消毒剂在危险时期每日消毒;三是选择免力快饲料添加可有效提高免疫力。
猪场口蹄疫的预防与控制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近年来我国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传统的散养和户养而逐渐向规模化及集约化饲养发展,猪的生产规模和猪群数量大大提高。但是随着养猪密度的增大,导致了传染病发生的次数和频率越来越高,这样给当今的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口蹄疫是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高,危害极大。所以,此病严重地威胁规模化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教授姚宝安老师,为听众朋友们介绍猪场口蹄疫的预防与控制。好,现在姚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姚老师,您好!
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1.主持人:姚老师,口蹄疫这种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请您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口蹄疫概况好吗?
专家:好的,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动物中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牛、羊、猪等),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猪对口蹄疫病毒十分敏感,猪感染本病的门户为消化道、呼吸道和伤口。发病的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形成水疱和溃烂。该病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许多国家都有流行。口蹄疫病毒可随风传播,传播的距离可达50~100公里,因而气源性传播是该病的重要传播途径。该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生,传播极快,往往能造成大面积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人对此病偶有感染,所以也使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国际兽疫局一直将口蹄疫列为发病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也将此种疾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主持人:姚老师, 前面您简要地介绍了口蹄疫概况,
那么口蹄疫是怎么发生的呢? 下面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口蹄疫的病原情况?
专家:(1)该病的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该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动物RNA病毒,直径为20~25纳米,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口蹄疫病毒在不同条件下,容易发生变异。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性不同,目前,已知全世界有A、O、C等7个无交叉互免疫性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包含若干个亚型(据最新报道,口蹄疫的亚型已经增加至70多个),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免疫。但各型在发病症状方面却没有什么不同。
(3)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在自然情况下,含病毒的组织和污染的垫草、饲料、土壤及粪便中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至数月之久。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更久。病毒对温热和紫外线特别敏感,在直射日光下30分钟、煮沸3分钟、37℃
48小时均可死亡。该病毒对酸和碱很敏感,如2%乳酸、1%盐酸或4%碳酸钠、10%生石灰乳、2%氢氧化钠(钾)等立即能杀死病毒。1%~2%甲醛也是良好的消毒剂。2%氢氧化钠是最有效而常用的消毒剂。
3.主持人:姚老师,前面您介绍了口蹄疫的病原情况,下面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口蹄疫的流行病学情况。
专家:(1)自然流行中的口蹄疫主要发生于偶蹄动物,如各种牛、羊、猪等30多种动物。一般情况下,幼龄动物比老龄动物更易感,病死率也较高。
(2)人对口蹄疫病毒具有一定的易感性。主要通过饮食病牛乳、挤奶、处理病畜及创伤接触而感染。该病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
(3)对猪来说,由于气源性感染所需病毒量仅为通过口腔感染所需病毒量的千分之一,因此有人认为被感染猪群的第一个病例很可能是由于气源性感染所致,以后的感染可通过口腔或其他途径传播。猪场口蹄疫的流行,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病猪的口水、眼、鼻分泌物、粪便、尿、血液、精液、水疱液、以及呼出的气体等都可排出大量病毒。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感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猪舍、运输及饲养管理的各种工具都能传播该病。
(4)该病的发病率在新流行区可达100%,老疫区也在50%以上。良性经过时的死亡率为2%,但幼猪恶性口蹄疫死亡率可达30~50%。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春季多发,夏季较少发生。口蹄疫暴发流行具有周期性特点,在疫区一般每隔1~2年或3~5年流行一次。
4.主持人:姚老师,刚才您介绍了口蹄疫流行病学的情况,但有人说,患病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下面请您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是不是这种情况呢?
专家:因为病猪排毒量很大,24小时自呼出的气体就可以向外排出大量病毒。其中病猪口、蹄部水泡皮排毒量最多。据测算,1克蹄水泡皮可使10万头猪感染发病。病猪作为最危险的传染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其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多在24小时后到临床症状期,长达8天时间里出现高病毒血症,排毒持续期为4~5天以上。因此患病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猪痊愈康复后,口蹄疫病毒仍能在猪体内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5.主持人:姚老师,刚才您介绍了口蹄疫流行病学的情况,下面请您再给大家介绍近来口蹄疫流行有什么新的特点?
专家:因口蹄疫病毒有7个无交互免疫性血清型,每一血清型又有许多不同数目的亚型,且经常发生变异,从而使得现行使用的疫苗保护率降低。由于猪、牛对口蹄疫病毒具有同源性,因而有时在流行过程中,口蹄疫强烈感染猪而牛不发病。猪对本病很敏感,由于口蹄疫病毒随风传播距离可达50~100公里,因而气源性传播是口蹄疫重要传播途径。病猪痊愈康复后,该病毒能在猪体内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6.主持人:姚老师,上面您介绍了口蹄疫流行情况,下面请您介绍一下规模化猪场口蹄疫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专家:规模化猪场口蹄疫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猪场的布局不合理。猪场建在距离道路或邻近猪场太近,猪舍之间距离太短,口蹄疫病毒易随风传播,一旦邻近猪场有此病发生,会迅速蔓延。
(2)种猪引进不规范。有些猪场引种和仔猪是从曾经发生过口蹄疫的猪场引进,虽然这些猪没有什么可见临床症状,但往往体内带有病毒,
这样引种时就将病原带进了本猪场。
(3)疫苗质量不好、免疫注射不规范或疫苗剂量不足,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4)患病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猪只患口蹄疫痊愈康复后,该病毒能在猪体内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成为传染源,如当各种应激因素使带毒者免疫力降低,或由于病毒变异增强了毒力,引起本病暴发。
(5)消毒措施不力。选用消毒药物不当,或配制的浓度达不到消毒目的,使病毒散布。
7.主持人:姚老师,上面您介绍了猪免疫不当导致猪只对口蹄疫病的抵抗力差,下面请您介绍一下规模化猪场猪只口蹄疫免疫存在的问题?
专家:(1)疫苗贮运和保管不当,造成疫苗提前失效。口蹄疫疫苗要求2~8℃保存,如果不注意冷藏,温度过高,疫苗失效。如果使用的是油佐剂疫苗,因保存不当而出现分层现象,疫苗也失效。
(2)疫苗免疫注射不规范,如口蹄疫疫苗要求肌内注射,如果使用的注射针尖过短,使疫苗注入到脂肪层,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3)疫苗方面的原因:现行使用的口蹄疫灭活疫苗保护力低,猪只抗感染力弱。有的猪场疫苗保护率仅为60%左右。因血清型不同,使用的不同型疫苗不能保护本猪场发生的口蹄疫类型。
(4)未按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对猪进行免疫,导致抗体水平低。因口蹄疫灭活苗有效抗原量少,猪只接种1次后,机体产生抗体水平低,间隔30~40天后第二以接种,机体的抗体水平迅速升高,抵抗力才强。如果猪场只对断奶猪接种一次疫苗,猪的抵抗力就低,起不到预防口蹄疫的目的。
8.主持人:姚老师,下面请您介绍一下猪只发生口蹄疫后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
专家:(1)潜伏期:猪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有一个潜伏期,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或3~5天。
(2)病初症状:猪体温上升至40~41℃,蹄部以水疱为主要特征,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喜卧。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步态不稳,有的发生跛行等症状。
(3)进一步发展出现的症状:病猪蹄缘、蹄间隙、鼻盘上等处逐渐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约经1周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会影响蹄叶,导致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患猪常卧地不起。其他部位皮肤上的病变少见。
(4)母猪症状:除了蹄缘、蹄间隙、鼻盘上出现的病变外,患猪乳房也可见到烂斑,尤其是哺乳母猪,乳头上的皮肤病灶较为常见。有时发生流产、乳房炎及慢性蹄部变形等症状。
(5)吃乳仔猪症状:通常突然发病,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角弓反张,口吐白沫,倒地四肢划动,尖叫后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到口腔及鼻盘上有水疱和糜烂;病死率可达60%~80%。
姚老师,前面您介绍了患口蹄疫的猪只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下面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患该病死亡的猪,死亡后常可见到哪些病理变化?
专家: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上皮组织。因此,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侵害上皮内进行生长繁殖,引起浆液性渗出而形成原发性水疱,1~3天后,病毒经淋巴液侵入血液,引起猪体温升高。病毒随血液到达蹄部、乳房等处的皮肤,进入上皮细胞后继续增殖,并形成水疱,水疱破裂,体温下降,病毒从血液中消失。
10.主持人:
姚老师,下面请您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患口蹄疫的猪死后能见到哪些病理剖检变化?
专家:猪只因感染口蹄疫病毒后有良性和恶性口蹄疫之分,所以其病理变化也不相同。
(1)良性口蹄疫:主要病变在猪唇、舌、颊、齿龈、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及毛少皮肤(口角、鼻盘、乳房、蹄缘、蹄间隙)出现水疱。水疱液初期半透明,淡黄色,随后由于局部上皮细胞变性、破坏、白细胞渗出而变成混浊的灰白色。水疱发生糜烂,大量水疱液外流,轻者可以修复,细胞再生或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疤痕,如严重或继发感染,病变可向深层发展,形成溃疡。
(2)恶性口蹄疫:主要损伤心肌和骨骼肌。如心肌变性、局灶性坏死,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纹或斑点,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骨骼肌病变与心肌相似。
11.主持人:姚老师,上面您介绍了患口蹄疫的患猪病理剖检变化,现在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如何对病猪进行诊断?
专家:(1)初步诊断:本病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如发病急性经过、流行性传播快、主要发生偶蹄动物以及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良性转归,一般不难做出初步诊断。
(2)鉴别诊断:应注意该病与水疱性口炎、猪传染性水疱病和猪水疱性疹相区别。
水疱性口炎:该病的病程短,比口蹄疫缓和得多,极少死亡。口腔病变常于4天左右而痊愈。蹄部的病变仅见于蹄部的寇状带,出现水泡。该病可传染给马。
猪传染性水疱病:该病仅发生于猪,不传染给牛和羊。可呈地方性流行,且仔猪患病者并不比成年猪高,患猪精神、食欲正常。无并发症的猪,极少死亡。
猪水疱性疹:该病只发生于猪,而不传染给牛和羊。死亡率不超过5%,病猪常完全康复。
(3)实验室诊断:因口蹄疫与水疱性口炎、猪传染性水疱病和猪水疱性疹等4种传染病在很多方面极相似,仅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不易区别,所以要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口蹄疫为人兽共患疾病,在诊治该病时,应高度注意个人防护,以免发生感染。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动物接种实验、间接血凝试验及其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酶标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如果该猪场缺乏实验室检查条件,可无菌采取血液分离血清后送检;或分离病料(水疱液的采取:消毒局部,以无菌注射器针头刺入未溃破的水疱内,直接抽取水疱液,供试验用)送往有关单位去检测,以进一步确诊。
12.主持人:
姚老师,前面您介绍了对病猪如何进行确诊。下面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对发生口蹄疫的病猪有没有治疗方法?
专家: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发生口蹄疫病猪的治疗方法。因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还没有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猪只发生口蹄疫后,一般经过10天左右多能自愈。为了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和死亡,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及时对病猪进行对症疗法。
(1)加强饲养管理。对采食困难的猪,人工灌服流质食物,或输液。
(2)对患部清洁和消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口部、蹄部、乳房部、鼻端等溃疡处,擦干后涂以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
(3)高免血清治疗。对贵重种猪在病的早期,可采用注射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来救治。亦可用康复猪的血清治疗病猪。
13.主持人:
姚老师,刚才您介绍了目前对口蹄疫还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那就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如果猪场发生口蹄疫,应如何采取扑灭措施呢?
专家:(1)及时上报疫情。当发生口蹄疫时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根据国家动物疫病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发现该病必须立即上报疫情,确切诊断,划定疫病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分别进行封锁和监督。
(2)严格封锁疫病点,捕杀病猪及同群猪,及时清除疫源,并对扑杀的病畜及同群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猪舍、用具、饲料、饮水、场地、道路等进行彻底消毒。
(3)发病猪群与未发病猪群必须严格分开饲养,包括饲养人员、工具、饲料运输车辆必须严格分开。
(4)对健康猪只进行紧急预防疫苗注射。预防接种疫苗可以抵抗一定量的病毒攻击,是防制口蹄疫的主要措施之一。疫苗接种时应从远离疫病点的猪舍接种开始,再向疫病点方向的猪舍接种。
(5)解除封锁。当疫病点内最后一头病猪消灭之后,3个月内不出现新病例时,报上级批准,经彻底大消毒后,可以解除封锁。
14.主持人:姚老师,上面您给我们介绍了发生口蹄疫的猪场应采取的扑灭和控制措施,下面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对猪场做好口蹄疫常规性防制措施?
专家:为了预防口蹄疫的发生,常规性防制措施如下:
(1)加强检疫和普查工作。应严格执行检疫和定期普查相结合。每年冬季重点普查,了解和发现疫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及时接种疫苗。所使用的疫苗的病毒类型必须与该猪场流行的口蹄疫疫苗病毒类型相一致,否则不能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现普遍给猪注射猪乙型(O型)口蹄疫油乳剂灭活疫苗。母猪在怀孕初期和分娩前1个月各接种1次灭活苗(有单价灭活苗、口蹄疫灭活病毒与猪瘟弱毒的联苗等),仔猪在40日龄或80日龄时注射1次,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可预防口蹄疫的发生。
(3)加强相应的防疫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制度,严禁从疫区(场)买猪及其肉制品,不用未经煮开的洗肉水、泔水喂猪。
(4)加强饲养管理。猪舍内外应严格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卫生,空气流通。常用的消毒药有1%~2%氢氧化钠、1%~2%甲醛溶液。
(5)特异性治疗。可应用高免血清或康复猪的血清给仔猪或种猪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2毫升静脉或肌肉注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6)局部药物治疗。为了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在病猪的水泡和溃烂处,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之后对口角、鼻端部可涂以碘甘油溶液(5%碘酊5份加甘油1份,混匀),对乳房或蹄部溃疡涂布鱼石脂软膏,进行消炎和防腐。
(7)对症治疗。当发生恶性口蹄疫时,在进行局部治疗的同时,为了增强心脏的机能,应使用强心剂和补液来进行对症治,如注射安那加、樟脑、糖盐水等。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应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谁有好的猪口蹄疫治疗方法或者方案?_百度知道
谁有好的猪口蹄疫治疗方法或者方案?
经过临床验证的办法,也可以发上来共同研究。 我这边会仔细研究的。 如果有针对继发心肌炎问题的较好办法最好详细一些的
提问者采纳
一天一次,饮水,一天一次.3.公母猪群感染出现发热(40-41,用于口蹄疫母猪乳房糜烂.1。控制方法1。3.2.猪群用0,拌料.1。解剖可见明显的心肌炎、乳房:1、呕吐、厌食.复方花青素1000克+阿莫西林500克&#47,拌料饲喂9-10天,死亡率低。2.清开灵+ATP+维生素C
用于控制口蹄疫继发的心肌炎.5℃).3;1000公斤,如无其它病原并发感染.干扰素+胸腺肽 注射仔猪腹股沟淋巴结部位。1,每次接种4-5ML&#47,饮水9-10天;1000公斤。2,其特点是,口蹄疫是养猪业中常见的烈性传染病。3.猪栏用2%的戊二醛用于栏内消毒. 预防措施1.4仔猪出生后70天接种3ML&#47.3、肺炎:3.2。1;头,速度快.被动免疫.1;1000公斤、脑炎;1000公斤.2。1.复方花青素1000克+阿莫西林500克&#47,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传播快,再外用红霉素软膏;头.2;头。1、鼻:增强猪群机体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控制继发感染;头:口.主动免疫.2.食用盐1000克&#47.1.2.1:高发区域平时加强接种猪口蹄疫O型浓缩灭活苗。3、厌食等症状.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4-5ML&#47,发病率高;头.10%氯霉素酒精外用 用于口蹄疫的水泡和腐蹄治疗;头.仔猪感染后出现发热。3。对断奶前后仔猪伤害大.5%的过氧乙酸带猪消毒. 93%包被维生素C300克&#47.5,一天两次.1%过氧乙酸擦洗母猪乳房、腹膜炎等继发感染:2。 临床表现1.2,仔猪出生后100天加强接种5ML&#47。体表症状。2;1000公斤+复方花青素提取物500克&#47,产前10天再次接种一次4-5ML&#47、精神不振.3.经产母猪产前30天接种4-5ML&#47、蹄脚等部位红肿、胃肠炎;头;1000公斤+复方花青素500克&#47,后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2009年末到2010年初口蹄疫疫情给很多养殖户造成损失.封锁猪场消毒.猪场用氢氧化钠在栏舍外消毒.公猪每3个月一次.4.控制继发感染。1. 头孢他啶+恩诺沙星 用于控制口蹄疫的继发感染。1,产前30天接种4-5ML&#47.2,有效降低口蹄疫病毒的感染率。正在哺乳期的仔猪死亡率高
1疫苗防疫 种猪每隔3个月免疫一次,每次肌内注射常规苗2毫升/头或高效疫苗1~1. 5毫升/头。 仔猪40—45日龄首免,肌内注射常规苗2毫升/头或高效苗1毫升/头。100~105日龄育成猪加强免疫一次(二免),肌内注射常规苗2毫升/头或高效苗1~1. 5毫升/头。 肉猪出栏前15—20天进行三免,肌内注射常规苗2毫升/头或高效苗1~1. 5毫升/头。
前全国没有统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另一方面防止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此病,提高猪群免疫力。注,可解除隔离。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溃烂,只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防止病毒的感染、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每瓶100kg体重配合核酸肽连续注射2天、趾间:加强型口蹄一针灵200斤/瓶,可单独使用,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方案二:口蹄疫高发期,效果显著,净化体内病毒、齿、舌!国家疫病防控中心建议:出现口蹄疫症状,育肥猪在九月份及时注射口蹄一针灵:针对疫区没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保育猪,提高机体免疫力,水泡即可干瘪消失,口腔的唇,甚至蹄壳已脱落、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发病的采用血清抗体做紧急治疗、溃疡和烂斑,保护率达98%推荐理由,净化体内口蹄疫病毒、心肌炎,能够直接中和口蹄疫病毒,水泡没有破裂。若口鼻,严重者出现脱蹄而拐脚造成蹄壳脱落、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方案一:1.2:适用时机,病毒控制在潜伏期,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只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没有破裂、疫区,越早越好,一方面防止疫区带毒,水泡即可干瘪消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若口鼻。推荐方案、心脏功能衰退、蹄叉,每天加强消毒。若刚起水泡、腐蹄病等症、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在其体内采集血液制成血清抗体,喜卧:若刚起水泡、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水泡破溃处可结痂。水泡破溃处可结痂。大群中没发病的猪使用口蹄一针灵做紧急预防、口疮。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给得口蹄疫的病猪注射血清抗体能够直接中和体内的O型A型亚洲1型病毒,病猪破行,流血:新生仔猪,继而蹄冠.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采用患过口蹄疫病毒的病猪恢复健康后,流血,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甚至蹄壳已脱落:适用时机口蹄一针灵是治疗口蹄疫的单联高效价血清
口蹄疫的综合防控&刚出生的仔猪、没有断奶的小猪口蹄一针灵注射1-2ml净化体内口蹄疫病毒,保护率达98%。&2、怀孕的母猪、刚配种的母猪、种公猪都可使用口蹄一针灵做紧急预防和紧急治疗&3、同一圈猪,有的猪得了口蹄疫,有的没有得,已经发病的按照治疗量做紧急治疗,没得病的全群做紧急预防。&4、猪发生口蹄疫疫情,高烧不退,咳嗽喘气的使用口蹄一针灵+绿健先锋做综合治疗。&5、当地已经发生口蹄疫,本场还没有发生,使用口蹄一针灵全群做紧急预防。&6、猪场得了口蹄疫,如何有效预防心肌炎的发生,口蹄一针灵能够有效防止心肌炎的继发,彻底治愈口蹄疫。&【口蹄一针灵】治疗猪口蹄疫后的表现&1、刚得口蹄疫,水泡还没有破溃的,用上口蹄一针灵,水泡第二天变瘪,消退,口蹄疫疫情得到控制!&2、水泡已经破溃者,用上口蹄一针灵后:&第24小时,破溃处变干,猪疼痛感减轻,猪全身哆嗦颤抖现象消失,精神状态改善;&第48小时,破溃处不再流血、化脓,开始结痂,部分猪晃晃悠悠能站起来去喝水吃料;&第72小时,大部分的猪站起来喝水吃料,破溃处结痂,疫情得到控制。
刚刚开发出来
若有一点此公司可以免费提供一小部分
不凡试试QQ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猪口蹄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5年畜牧业颠覆性变化将是一种趋势你现在的位置: &&&&&&&&&正文
猪口蹄疫的防治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1977&&&&更新时间:
&&& 口蹄疫又叫“烂蹄病”,是由口蹄疫引起的猪的一种急病、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口腔、蹄部的乳房发生水疱和烂斑、脱蹄为特征,传播效力极高,被感染的动物会100%发病,育肥猪平均致死力为10%,发病猪康复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双月龄以下仔猪易发心肌炎致死率高达80%以上。流行季节主要是冬春季节易造成流行。通过鉴定,当前流行的“烂蹄病”病毒株发生变异,属于新传入的缅甸98系病毒。缅甸98系病毒传染性强,宿主广泛,传播速度快。主要临床特点:发病猪口腔粘膜、舌面、鼻镜、蹄叉、蹄冠部及乳头形成水疱的溃疡(烂斑)。幼畜病率较高,主要表现心肌炎(“虎斑病”)。2013年上半年以来,A型口蹄疫部分省份地区流行,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防控对策:
&&& 1、疫苗免疫一方面可以增强动物机体抵抗疫病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或缓解疫病的流行和发生强度,为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目前主要做好O口蹄疫的免疫(缅甸98谱系病毒),猪A型口蹄疫疫苗没有疫苗,具体免疫预防如下:   &&& A、后备种公猪、种母猪、仔猪三免后,配种前免疫一次,如果仔猪未经三次免疫,应在配种前一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 B、经产母猪,每年普免四次,以保证母猪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的抗体来抵抗病毒的攻击,同时,以保证产后乳汁中有足够高的母源抗体,使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有足够多的主动免疫保护。普免可以避免空怀母猪漏免情况的发生。   &&& C、种公猪同经产母猪一样,每年普免四次。   &&& D、免疫继奶仔猪,40日龄左右初免,70日龄左右二免,100日龄左右三免。   &&& 2、加强营养,重视保健,对症治疗   “格莱姆180#(复合抗菌肽) 5公斤 /吨,拌料两个月,提高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增强营养,提高抗病率,加速康复;   &&& 中药萃取物“肽芙健”(超微银翘散) 2kg /吨,拌料两周,抗病毒,解除其它病毒的干扰,防止病毒病的混合感染。   &&& 莫西沙星+林可霉素 500g /吨拌料一周,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和伤口感染。个别瘫痪猪只,用紫药水涂抹患部,并注射“达芙诺”(头疱喹诺+恩诺沙星)3―5ml/头,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 3、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 A、在保证猪舍干湿度正常情况下,加强水溶消毒液消毒,首选醋制剂、醛制剂和氧化剂,一周二次到三次。   &&& B、带猪消毒,“过氧乙醋”0.3―0.5%喷洒,也可选择有机酸来消毒。值得提醒的是,带猪消毒要慎重选择消毒剂,避免给猪群带来过度应激。   &&& C、环境、粪便和消毒池消毒,1―2%火碱消毒。    & 
所有频道&&&
技术指导员
科技示范户
技术明白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