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充手机好不好充电不好使

新手机第一次充电后,用了一会儿 变成2格 然后插了电脑 显示充电 这样做会不会对电池有影响? 插电脑这一段时间算前三次充电吗?
新手机第一次充电后,用了一会儿 变成2格 然后插了电脑 显示充电 这样做会不会对电池有影响? 插电脑这一段时间算前三次充电吗?
必须是三次吗
当然不能算
这样会伤电池
新电池三放两充
其他回答 (1)
1、如何为新电池充电 在使用锂电池中应注意的是,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则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间亦随之缩短。但锂电池很容易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 电循环就可激活电池,恢复正常容量。由于锂电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记忆效应。因此用户手机中的新锂电池在激活过程中,是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的。不仅理论上是如此,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从一开始就采用标准方法充电这种“自然激活”方式是最好的。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激活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我所查阅过的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通常,手机说明书上介绍的充电方法,就是适合该手机的标准充电方法。 此外,锂电池的手机或充电器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持续10几小时的“涓流”充电。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锂电池在充满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而我们谁都无法保证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特性永不变化和质量的万无一失,所以你的电池将长期处在危险的边缘徘徊。这也是我们反对长充电的另一个理由。 此外在对某些手机上,充电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如果不去取下充电器,这时系统不仅不停止充电,还将开始放电-充电循环。也许这种做法的厂商自有其目的,但显然对电池和手机/充电器的寿命而言是不利的。同时,长充电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在夜间进行,而以我国电网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夜间的电压都比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前面已经说过,锂电池是很娇贵的,它比镍电在充放电方面耐波动的能力差得多,于是这又带来附加的危险。 此外,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锂电池同样也不适合过放电,过放电对锂电池同样也很不利。这就引出下面的问题。 2、正常使用中应该何时开始充电 在我们的论坛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说法,因为充放电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将手机电池的电尽可能用光再充电。但是我找到一个关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实验表,关于循环寿命的数据列出如下: 循环寿命 (10%DOD): &1000次 循环寿命 (100%DOD): &200次 其中DOD是放电深度的英文缩写。从表中可见,可充电次数和放电深度有关,10%DOD时的循环寿命要比100%DOD的要长很多。当然如果折合到实际充电的相对总容量:10%*0%*200=200,后者的完全充放电还是要比较好一些,但前面网友的那个说法要做一些修正:在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有保留地按照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充电,但假如你的电池在你预计第2天不可能坚持整个白天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开始充电,当然你如果愿意背着充电器到办公室又当别论。 而你需要充电以应付预计即将到来的会导致通讯繁忙的重要事件的时候,即使在电池尚有很多余电时,那么你也只管提前充电,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损失“1”次充电循环寿命,也就是“0.x”次而已,而且往往这个x会很小。 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并不是要你走向极端。和长充电一样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就是“尽量把手机电池的电量用完,最好用到自动关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记忆效应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流传之今。曾经有人因为手机电池电量过低的警告出现后,仍然不充电继续使用一直用到自动关机的例子。结果这个例子中的手机在后来的充电及开机中均无反应,不得不送客服检修。这其实就是由于电池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压过低,以至于不具备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造成的。 3、对锂电池手机的正确做法 归结起来,我对锂电池手机在使用中的充放电问题最重要的提示是: 1、按照标准的时间和程序充电,即使是前三次也要如此进行; 2、当出现手机电量过低提示时,应该尽量及时开始充电; 3、锂电池的激活并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在手机正常使用中锂电池会自然激活。如果你执意要用流传的“前三次12小时长充电激活”方法,实际上也不会有效果。 因此,所有追求12小时超长充电和把锂电池手机用到自动关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你以前是按照错误的说法做的,请你及时改正,也许为时还不晚。 当然,在手机及充电器自身保护和控制电路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对锂电池的保护还是有相当保证的。所以对充电规则的理解才是重点,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做出某种让步的。比如你发现手机在你夜晚睡觉前必须充电的话,你也可以在睡前开始充电。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应该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并且不要刻意按照错误的说法去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手机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您好,分享的企鹅
用体温就能给手机充电 这真的科学吗?
谈书 饶方婧
林刚将“充电宝”握在手中,手机显示开始充电。 本组图片由受访者供图“体热充电宝”的发明者林刚“不用事前插电,手拿着充电宝,就能给手机充电?”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林刚的一项发明,在微博上引起了较大争议。网上对林刚的发明描述为:只需握在手里就能利用体温,通过热能转化对充电宝进行充电,手握两个小时就能充满一台苹果手机。这个“福音”当即引来上万网友围观热议,但质疑的声音占了多数。这项发明是否像网上说的那么神奇?商报记者联系到林刚本人和物理专家,对此辨别真伪。2小时充满手机?“体热充电宝”引质疑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体热充电宝”是一名南京的大学生林刚制作的,在这条微博中称,林刚上网自学研制出不插电充电宝。只需将该充电宝握在手里,利用人体的体温,就可以实现对手机充电。网上所说的数据为,“其充电宝样品热能和电能的转化率能达到17%,握在手里两个小时蓄满的电就可以给苹果手机充满电。”这条微博引发了广大网友质疑。“不是所有手都那么温暖,‘凉手族’怎么办?”,“手要一直握着充电宝才能充电吗?”,“如何让充电宝始终维持温度差?”这些问题,都成为网友质疑的焦点。网友动手做实验证明不具可行性昨日,记者在知乎、果壳等网站看到,不少物理专业的学子和爱好者对“体热充电宝”进行了讨论,甚至有网友还进行了模拟实验。“手握着充电宝两个小时就能充完电肯定是不可能的”,今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卢先生告诉本报记者,体热充电宝的原理是利用温差发热,人的体积不一样,表面积不一样,环境温度不一样,那散发的热量也不同,“手心的温度不可能达到充电宝所需的能量。”知乎网友“字瘦”则通过自己的两次实验认为,“体热充电宝”并不具可行性。昨日,学习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网友“字瘦”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验原理依据的是“塞贝克效应”。他解释说,塞贝克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依靠半导体发电片两端的温差产生电。实验用蜡烛燃烧做热端,循环水作为冷端,装置运行时间为10分钟左右。网友“字瘦”称,由于材料和器材所限,自己的实验并不十分精确,但基本能推得结论:“体热充电宝”不大具有可行性。专家肯定地表态:根本不可能“瞎闹,这根本不可能!”昨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胡炳全听了“体热充电宝”的介绍后,斩钉截铁地表示不可能。胡炳全认为,如果原理是温差发电,那么手的温度和充电宝的温度,其温差根本不可能转化为足够的电量。胡炳全举例,太空中的卫星就靠温差发电,露在太空的部分,温度在零下270摄氏度左右,藏在核反应堆里的部分,温度大概2000摄氏度左右。“你说那几十度的温差,能在两小时内蓄满电,并且充满一部iPhone,这绝对不行。”回应目前还是实验阶段 还没有实体昨日,记者联系上了“体热充电宝”制作者林刚。林刚告诉记者,网上所传的“17%转化效率”、“靠手的温度就能充电”和“2个小时蓄的电能充满一部iPhone手机”有事实缺失,而且过分夸大,给他带来极大的困扰。林刚说,他当初研究这个,只是为了争取参加“挑战杯”比赛的名额。当时他看到加拿大有个女孩制作了一个手电筒,握在手里不用电池就可以照明。于是林刚确定了这个科研方向:利用温差转换成电能。“这并不是最新的技术,在转化的过程中有些关键性的指标需要突破。”林刚说,当时实验得出的转化率在17%左右,但由于自己所用的实验设备并不是特别精密,所以这个数据肯定不完全准确。“昨晚最新实验数据也显示,我花了3个小时24分钟,才勉强将一个1400毫安的电池充满。也不是网传的2个小时。”林刚告诉记者,这个充电宝也不是一定要用手握才能充电,只要有温差均可以实现充电,甚至放在兜里也行。“我已经找了相关领域专家对自己的项目进行了专业计算,并请他们提供帮助。目前,项目还停留在实验阶段,都是理论数据,只有模型没有实体。未来也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研究,希望有一天可以不依靠太阳能技术,也能通过温差实现电能转化。”另外,林刚表示,网上流传的照片未经他本人允许就使用了,图中他所拿的充电宝也引来许多网友质疑。“其实,我只是借了一个充电宝的外壳,将自己设计放了进去,做成这个模型。”至于量产上市,林刚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感谢各路‘大神’对我的评价,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去研究这个技术,希望大家多提一些意见和建议。由于目前正在申请专利,核心技术不便过多透露,等批下来了再与大家交流分享”。市场生产厂家持观望态度深圳一家以数码产品设计、开发、生产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杨先生,向商报记者表示,他在网上也关注到这个消息,“目前并不看好该产品。”杨先生认为,实验过于理论化,无论是转化率还是使用方法上,都有待考验。不过,也有公司对创新产品持肯定态度。深圳市大成鸿科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安城告诉记者,创新的产品值得肯定。但是,作为厂家会考虑到很多问题。他强调,“安全性、可行性和价格,三个因素都非常重要。”对这样“特殊”的充电宝,要考虑三方面的平衡。声音对创新持包容态度昨日,科技商业观察者张巧忠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也是“启迪之星”南京站的评委之一,和现场的十几位评委对林刚这个项目进行了询问。张巧忠告诉记者,当日现场,林刚带来的是充电宝的小样模型和实验数据,由于现场项目较多,评审们并未对林刚的设计进行实际验证。但通过一些公式和软件运算,得出的理论结果和林刚的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张巧忠表示,对于网上所说的如何保持充电宝低温状态,其关键在于内部材质。因为林刚已经提交专利申请了,因此不能透露过多。关于网上的质疑声,张巧忠表示,这不只是一块充电设备,也是一个关于创业的梦想。“我们需要给创新者一点鼓励,我们也需要给创业者一丝宽容。”(重庆商报)
扫描二维码,温暖抗战老兵不多的晚年!
老兵说,活着已是上天对他们的恩赐;
我们说,他们活着才是对我们的恩赐!
为重庆28位老兵筹集一年的生活费,或许些微的付出将是他们生命中最明亮的温暖!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vernashu]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深圳某男子充电使用手机爆炸双手残废,附朋友圈图片,重口慎入。充电不能使用手机吗?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124776人加入此小组
如题,图片有些重口,感觉不像是手机炸的倒像是什么搅坏的。
+ 加入我的果篮
随手搜了下,《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采访后记》11年的博文中就出现过这张图
手机里面要是装了硝化甘油到有可能哦。
引用 的话:手机里面要是装了硝化甘油到有可能哦。而且看着好假,不知道为什么... ...顺便楼主你可能需要一点马赛克遮住一些东西(不是照片)。
随手搜了下,《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采访后记》11年的博文中就出现过这张图
引用 的话:而且看着好假,不知道为什么... ... 顺便楼主你可能需要一点马赛克遮住一些东西(不是照片)。图片也是转别人的~~
引用 的话:随手搜了下,《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采访后记》11年的博文中就出现过这张图 大神
引用 的话:图片也是转别人的~~那就基本可以确定谣言了。而且捏,哪个炸成这样去医院还不包扎的?
引用 的话:随手搜了下,《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采访后记》11年的博文中就出现过这张图 没有科学上网我有了Chrome也是白搭... ...
搜索结果有这个。原页面上说是印尼鞭炮厂爆炸.页面日期是2013年12月。因为时间跟3楼冲突,所以不知道具体出的时间。。但是图片应该是一系列的,看地板瓷砖,,大家随便感受下。
如果手机爆炸哪里么厉害,那恐怖分子就不用那么伤脑筋怎么把这炸弹运上飞机
引用 的话:搜索结果有这个。原页面上说是印尼鞭炮厂爆炸.页面日期是2013年12月。因为时间跟3楼冲突,所以不知道具体出的时间。。 但是图片应该是一系列的,看地板瓷砖,,大家随便感受下。 不冲突,看到那篇11年博文时,我第一想法也是这大概哪里盗的图。这年头一图多用这种事我算是见多了。ㄟ( ▔, ▔ )ㄏ
看伤势,这握姿不像是打电话(两只手拿着手机打电话?),也不像在发短信(都挡住了发个毛?),所以可能是充着电在使用手机的震动功能(干什么呢?), 太tm不靠谱了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用电脑充电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