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松陵卫生院农民工子弟小学收费情况查询页面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6
查看: 136|回复: 6
希望外地民工子弟学校更好的为外地民工子女服务
我曾在一所外地学校打过工,但总感觉老板只知道赚钱,服务意识太错,为提供大家的监督和供教育局考核的参考,将谈一些自己的经历(也就是内幕)和看法.
感觉之一:
& && && && &教师工作量太大,收入低,象一所七百多人的学校只用教师20人,那个比师生与当地学校相差太大了。而且上的课务又不一样,他们上的大部分都是语数英,难得插节把体育之类的副课。累就累点吧,但收入只有二千多一点。收入与比工作量不成正比。
& && &&&老板就是铁公鸡
感觉之三:蓦然回首11,辞职才是王道。
&&听说儒林三校一年每班学生数60左右(严重超班容量——违规),但由一个人包班,语\数课务要上二十节左右(违反课程计划),再加上其他课,要二十五节左右,所以感觉教师苦,一年级教师更苦。
& && &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永远也培养不了学生.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6
Powered by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个人或者团体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投诉。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将积极配合公安、按法律程序处理造谣者。
赞助合作: 1 90111 客服QQ:
发现网络谣言请及时向区公安局举报,举报电话:6芦墟民工子弟小学地震应急预案_应急预案_管理中心_苏州市吴江区芦墟高新小学
&&&&&&&栏目导航&&&&
&&共有 1310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芦墟民工子弟小学地震应急预案
&&发表日期:日&&
&&&&【编辑录入:】
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防震应急疏散知识,强化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紧急避险、应急疏散和自救自护能力,确保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保障全校师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组成及职责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谢怡民
副组长:高文凯
成& 员: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参加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4、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
5、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职责&&& 组& 长:学校办公室主任&&& 成& 员:德育主任、教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后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制定和定期修订校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
3、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4、负责组织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5、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
6、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
7、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 (三)应急疏散组及职责
&& 组& 长:德育主任
&& 成& 员:所有上课教师、班主任和各教研组组长&& 应急疏散组职责:
1、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2、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3、妥善安置生活必须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5、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四)抢险救灾组及职责&&& 组& 长:教务主任
&&& 成& 员:以下人员
除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当班上课教师、各班班主任、教研组长要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疏散和学生伤亡统计、上报、安抚学生外,其他人员全部为抢险救灾组成员,包括:学校人事干部、医务人员、非当班上课教师、图书室管理员、学校保管员、后勤或总务处工作人员等。&&& 抢险救灾组职责:
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2、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3、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4、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5、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五)安全保卫组及职责
组& 长:少先队辅导员
成& 员:学校保卫人员
安全保卫组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
2、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二、警报信号、集中地点和疏散路线
(一)地震发生的信号:连续三次短促的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二)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哨声报警,学生进行疏散。
(三)集中地点和疏散路线:
1、集中地点:学校操场。
2、疏散路线:
一年级,听到信号后,从班门口直接跑向学校操场,按指定区域排2列纵队。
二年级,听到信号后,从班门口直接跑向学校操场,按指定区域排2列纵队。
三年级,听到信号后,经楼梯及应急通道快速下楼,按指定区域排2列纵队。
四年级,听到信号后,从班门口直接跑向学校操场,按指定区域排2列纵队。
五年级,听到信号后,经楼梯及应急通道快速下楼,跑到指定位置排两列纵队。
六年级,听到信号后,从班门口直接跑向操场,按指定区域排两列纵队。
三、责任点和责任人
谢怡民担任全校总指挥,语文教研组长负责三、五年级的人员疏散,数学教研组长负责一、二年级人员的疏散,英语教研组长负责四、六年级人员的疏散。
四、临震应急行动
学校接到政府发布的临震预报后,领导小组应及时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校区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进一步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强化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等安全隐患。
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以下工作: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学校领导小组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学校各项抗震工作,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4、加强学校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五、震时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2、人员疏散。应急疏散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师生按方案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救伤员。抢险救灾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校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4、抢排险情。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5、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教育行政部门。
7、应急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六、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指挥所,各责任点负责人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到本单位集结待命。&&&
2、学校领导小组要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要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1)上课(自习)时间:
a、各班撤离路线秩序规定:各班学生前5排从前门撤出,后3排从后门撤出,从靠近门口的学生开始,迅速把凳子放在桌下,按照离门口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撤离教室。各班学生出教室后,不管高矮,自然排成三列纵队,跑步进入安全集结地点
b、校园撤离路线与集合地点:
所有校内其他人员全部撤到操场中央集合。
c、校园撤离关键点负责人:
教务副主任负责一、二年级的人员疏散,总务副主任负责三四年级人员的疏散。
3、地震后总务处人员要迅速关闭或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4、医务室人员要迅速开展以抢救受伤人员为主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5、保卫科人员要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保护,加强校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6、德育处、少先队辅导员要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 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
7、学校办公室人员要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七、注意事项
1、地震来临时,师生可先躲进书桌下或床下,地震间隙再向室外有序撤离,切勿盲目跳楼、跳窗逃生;一楼或平房如能打开门窗,可迅速撤到室外开阔地带。如房屋已开始摇晃,可用书包、木板等物保护头部和身体、以防被飞砖、杂木砸伤。避震时尽量在空旷地带,避开建筑物、电线杆等容易倒塌的物体。
2、撤离时值班人员迅速打开安全通道,组织撤离。
3、如地震已使门窗扭曲、通道阻塞,来不及撤到房外,可躲到桌子、墙角等较坚固的用具下面暂避;切勿一窝蜂地往外跑,以免拥挤伤人。
4、撤出房屋后,不要躲在大树下或狭窄的小巷停留,还应注意避开高压线、变压器及电杆,以防触电受伤。
5、地震刚停时,切莫急忙回到房屋内,因随后而来的余震仍可使房屋倒塌而伤人。
6、地震过后,要认真检查住房是否有倒塌的可能,同时检查电线、煤气管是否损坏,避免引起火灾、爆炸等次生灾难。&&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及时发布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学校各科室、各年级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抗震工作的迅速落实。&&&&&&&&&&&&&&&&&&&&&&&&&&&&&&&&&&&&&&&&&&&&&&&&&&&&&&&&&&&&&&&&&&&&&&&&&&&&&&&&&&&&&&&&&&&&&&&&&&&&&&
3、本预案所涉及人员,将由学校领导根据其调动或调离情况及时更换或递补。
4、本预案为学校抗震减灾总纲领,也是学校平时组织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的依据,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100字以内)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芦墟高新小学 Copyright ©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汾湖镇芦墟原芦北小学 电话:1
页面执行时间:62.500毫秒 [三7]震泽实小开展体验民工子弟学习与生活责任教育活动 - 有责任心_2014 德育案例_德育在线 - 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栏目导航
&&共有 237 位读者读过此文&&&&
[三7]震泽实小开展体验民工子弟学习与生活责任教育活动
&&发表日期:日&&
&&&&【编辑录入:】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家长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的磨练,意志薄弱,克服困难和解决日常生活的能力差,可是这些学生头脑灵活、聪明,富有同情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而外来民工子弟单纯、质朴,能吃苦耐劳,学习的环境不如本地的孩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少先队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促进队员全面发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切实培养具有“三有三讲”高尚道德情操的好少年。5月7日,震泽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决定与流动少年儿童学校共同开展体验民工子弟学习与生活责任教育活动。
上午8:30分,震小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和小记者乘车来到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希望小学,走进了五年级(1)班,虽然八十多位学生挤在一个简陋的教室里,但双方的孩子都非常珍惜这次交流活动,他们首先都作了自我介绍,通过介绍教室里的气氛渐渐融洽了起来。接着班主任老师为两校的学生上了一堂语文课《爱如茉莉》。在接下来的班队课上震小学生的才艺表演给外来民工子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露出了羡慕的目光,特别是李健博同学更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肯定,他在表演笛子独奏的时候,笛膜破了,但还是坚持吹完整首乐曲,老师表扬说:这个孩子做事顶针,不半途而废,将来肯定有出息。中午震小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在教室里吃了简单的午餐,和我们学校的午餐相比,民工子弟的午餐要单一得多,也不合我们学生的胃口,可是民工子弟们却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们的学生大为感慨。吃过中饭,学生们三三两两来到操场,这时虽然见面才短短的几个小时,可有的孩子却已经成了朋友。下午上课的时候,两个学校的学生举行了一个捐书仪式,我们的学生把五年级全体学生捐的两百多本图书赠给了他们,为民工子弟献出了一份爱心。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当震小的学生要乘车回校时,大家都有些恋恋不舍,希望小学的学生排着队欢送我们,当带队的老师提议,等“六一”文艺演出的时候请他们来震小看演出时,他们都开心地鼓起了掌。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想达到这样的目的:让学生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人们的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要让学生感觉能给流动少年儿童学校的同龄人尽一点微薄之力,给他们一点关爱,感到很开心,也是他们应尽的一点责任。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这就是爱,就是主动。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将是我们应放在心上随时去做的一件事情,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研究,不断地去探索的一个方面。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苏州市吴江区城镇、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初中生膳食现状的比较研究--《苏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苏州市吴江区城镇、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初中生膳食现状的比较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对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莘塔中学、芦墟二学、盛泽一中、盛泽二中和松陵一中名初二学生进行膳食现状的比较研究,旨在了解苏州市吴江区学生的膳食现状,比较城镇、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学生三者之间膳食现状的差别,为提高改善苏州市吴江区学生的膳食现状提供实验和依据。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和逻辑归纳法,对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莘塔中学、芦墟二中、盛泽一中、盛泽二中和松陵一中名初二学生进行膳食现状的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的膳食现状,问卷设计是以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营养学原理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研究结果:各组学生身体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学生在正常体重的百分比为最大(42.5%),超重和肥胖分别为21.8%和19.5%;农村学生在较低体重比例最高(41.5%),农民工子弟学生在营养不良比例最高为35.4%。各组学生摄取食物种类和每天食用蔬菜情况比较中,城镇学生摄取食物种类(69.9%)每天食用蔬菜种类(88.5%)丰富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学生。城镇学生在每天吃豆制品、水果、牛奶、肉类、饮水、早餐方面好于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学生;农村学生在每天吃薯类好于其他。学生早餐食用情况周一至周五要高于周末和寒暑假。城镇学生在膳食知识了解方面好于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学生。城镇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学生,农村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次之,农民工子弟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最差。
结论:苏州市吴江区城镇、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初中生膳食现状从总体上看城镇学生膳食现状最好,农村学生次之,农民工子弟学生最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为,城镇学生主要表现为高热量食物摄入比重偏高,农村学生营养略有不足,农民工子弟学生则存在营养不良现象。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学生膳食现状越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G635.5;R153.2;G804.49【目录】:
中文摘要4-6Abstract6-101 前言10-17 1.1 选题依据10 1.2 文献综述10-17
1.2.1 膳食的定义10-11
1.2.2 习惯的定义11
1.2.3 膳食与健康的关系11-12
1.2.4 膳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12-13
1.2.5 膳食习惯与经济的关系13
1.2.6 膳食结构与疾病的关系13
1.2.7 城镇、农村和农民工的概念13-14
1.2.8 国外研究现状14-15
1.2.9 国内研究现状15-17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0 2.1 研究对象17 2.2 研究方法17-19
2.2.1 问卷调查法17-18
2.2.2 文献资料法18-19
2.2.3 数理统计法19
2.2.4 比较法19
2.2.5 逻辑归纳法19 2.3 测试指标19-203 研究结果20-29 3.1 各组学生身体形态数据统计20 3.2 各组学生膳食现状比较20-26
3.2.1 各组学生每天摄取食物种类和每天食用蔬菜情况比较20-21
3.2.2 各组学生食用豆制品奶类水果鸡蛋薯类肉类的比较21-24
3.2.3 各组学生每天饮水情况的比较24-25
3.2.4 各组学生食用早餐情况的比较25-26 3.3 各组学生对膳食知识了解及影响学生膳食现状的因素比较26-29
3.3.1 各组学生对膳食知识了解的比较26-27
3.3.2 各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的比较27-294 分析与讨论29-35 4.1 各组学生身体形态数据统计分析29 4.2 各组学生膳食现状比较29-33
4.2.1 各组学生摄取食物种类食用蔬菜情况比较29-30
4.2.2 各组学生食用豆制品水果牛奶鸡蛋薯类肉类情况比较30-31
4.2.3 各组学生饮水情况的比较31-32
4.2.4 各组学生食用早餐情况的比较32-33 4.3 各组学生对膳食知识了解情况及影响学生膳食现状因素比较33-35
4.3.1 各组学生对膳食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33-34
4.3.2 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比较34-355 结论与建议35-37 5.1 结论35 5.2 建议35-376 参考文献37-407 附录40-448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4-459 致谢45-4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文军,邓峰,许燕君,徐浩锋,聂少萍,李剑森,邓惠鸿,李海康;[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1期
邓小冰,杜琳,倪莉红,任亚琦;[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年03期
程良保;王冬月;吴叶;沈明珠;;[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03期
,吕久余;[J];海南医学;2002年07期
胡晓抒,袁宝君,史祖民,潘晓群,戴月;[J];江苏预防医学;2004年03期
马立芳,戴红勤,汪红卫,蒋伯钧;[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9期
孙杰,尹俊水;[J];中国学校卫生;1994年06期
陈佩珍;[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5期
梁小红,王庆雄,李振波,谭湘粤;[J];中国学校卫生;1999年02期
马冠生,胡小琪,吴瑾,马文军,牟颖,梁淑丽,宋文东,杨晓飞,李弘冰;[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丹;赵丽云;李滢;翟凤英;;[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玉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毕静莹;卢丽娟;秦义;樊明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王颖;刘香云;刘月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曹元应;张建军;胡传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金少华,王淑芳,任立,孙玉东,董仕林,许雁平;[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金少华;;[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徐粒子;金少华;王淑芬;陈志飞;;[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郑琳,陈嘉;[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王启荣;伊木清;周丽丽;高红;李伟军;楼望;方子龙;许葆华;邵晶;付劲德;李俊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张江;;[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李;;[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张曼;武洁姝;耿珊珊;刘晓军;汪之顼;;[A];营养与老年代谢病——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吴欣耘;汪之顼;;[A];营养与老年代谢病——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吴欣耘;汪之顼;马秀玲;王彬彬;范萍;李祖文;;[A];营养与老年代谢病——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艳;时皎皎;陈怡;黄蕾;李洁廉;;[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严利强;邓红;;[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茹先古力·阿布来提;刘司雄;汤柳英;努尔波森;韩加;;[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祁向丽;杨林;高晶;任立松;于海波;;[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杨林;祁向丽;任立松;于海波;高晶;高金拽;李彩霞;;[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周明;张琪;刘彩翔;蔡云清;;[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业康;[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纪璟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赵飞;[D];郑州大学;2011年
王智文;[D];天津大学;2011年
孙永叶;[D];青岛大学;2011年
沈丽琴;[D];四川大学;2004年
肖元梅;[D];四川大学;2005年
李哲敏;[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常丽丽;[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张军;[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吕慧慧;[D];郑州大学;2010年
梁春娜;[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鲍庆丹;[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罗晓明;[D];苏州大学;2010年
马小华;[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郭金喜;[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杨迎平;[D];暨南大学;2010年
马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潘子儒;[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季成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马文军,许燕君,徐浩锋,聂少萍,李剑森,傅传喜,陈美芬,林锦炎,陈泽池;[J];华南预防医学;2003年06期
张永慧,蔡雪毅,司徒素琴;[J];广东卫生防疫;1996年01期
蔡美琴,严文钰;[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9年06期
高树军,马冠生;[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年05期
马冠生;[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9年04期
刘军;鲁力;阮青;秦秋兰;肖德强;廖敏;黄柯;吴珊芸;孙斌;;[J];应用预防医学;2007年05期
,吕久余;[J];海南医学;2002年07期
赵琳;安丽花;廖文君;;[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10期
陈慎仁;[J];临床内科杂志;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侯伦;;[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35期
陈芳;王玉宝;;[J];中国学校卫生;1991年01期
王玉宝;陈芳;;[J];中国校医;1990年01期
张菱,李德霞,傅晓英,赵志刚,文世林,鲁平;[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年04期
谭琪,柴华旗,尹建花;[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年04期
何尚映;张茹茹;;[J];海峡药学;2009年01期
谢成钦;高世善;杨利民;郭再逢;魏凤玲;周进忠;张旭;;[J];宁夏医学杂志;1989年06期
王陇德;[J];中老年保健;2005年04期
李香兰;贾恩厚;徐能义;马淑一;陈煊;文美丽;马金芳;王颖;赵金龙;李国华;;[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莉;于桂兰;;[A];全国第八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张格祥;姚进喜;马剑华;张印红;王玉;;[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宋绍宏;;[A];北京食品学会1987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7年
韩军花;李艳平;门建华;于文涛;杨月欣;;[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杜鹏;杨昌林;罗丽华;张清俊;王若永;张可;肖爱珍;李彤;;[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赵晓慧;赵艾;张玉梅;王小莉;李伟;丁明;张京旭;;[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戢璐;谢华;陈敏;陈艳秋;孙建琴;高臻辉;李茹;黄承钰;;[A];生命发展机遇——窗口期营养——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王淑霞;;[A];第13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1年
赵法伋;;[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营养与保健食品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孙锦峰;李文杰;吕全军;;[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 赵霖;[N];保健时报;2010年
本报记者 刘维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N];保健时报;2005年
松义;[N];大众卫生报;2006年
刘政;[N];家庭医生报;2006年
林万鋆 陆铁琳;[N];健康报;2005年
记者 秦军 通讯员 徐锦杭 胡玲;[N];浙江日报;2005年
;[N];医药导报;2008年
卢菁;[N];市场报;2008年
亚洲食品信息中心食品科学和营养领域研究员 阿帕纳·潘迪特(Aparna Pandit)博士;[N];中国食品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静;[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金瑛;[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李学军;[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刘爽;[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宋雯;[D];扬州大学;2012年
夏冬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王劼;[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苏畅;[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司智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吕斯濠;[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彩芳;[D];苏州大学;2013年
周雪;[D];兰州大学;2011年
吴玮;[D];兰州大学;2010年
李承坤;[D];青岛大学;2012年
周潇奇;[D];南昌大学;2008年
王睿;[D];兰州大学;2010年
吕慧慧;[D];郑州大学;2010年
荀泽丽;[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谢海艳;[D];南华大学;2011年
李曼倩;[D];中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江松陵卫生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