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同的意见调和起来持保留意见是什么意思思

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适中什么意思【成语】_百度知道
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适中什么意思【成语】
提问者采纳
兼顾公平、和平共处、和睦相处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成语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折衷 折衷,亦作“折中”。 折衷是非
硬仗:因极度痛苦或悲伤而晕倒;再放。多打得很惨,哭了很多次。 山崩地裂:滑坡;开裂。大多是由地震引起的。最初用来指巨大的灾难性事件。后比喻大的势头;戏剧的变化,那么你的答案一字涨停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四十岁被孔子称为“不惑”&&&&&&& (2)& 五十岁被孔子称为“知命”
(3) “耳顺”是指六十岁&&&&&&&&&&&&
(4)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七十岁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古文常识题,出自《论语》中名句。尽管是古文知识,但也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应该正确掌握和运用。
考点:识记古文知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文化经典阅读(6分,3+3)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知十”与“闻一知二”都指对道理的领悟,前者比后者更透彻、更周全。
B.“不迁怒”重在待人,所谓“及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贰过”,则重在克己,所谓“闻过则喜”。这些都体现出颜回的“好学”。
C.孔子称赞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D.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既包括学问方面的,也包括道德情操的培养。
在《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很高,请你结合上述三段文字和自身情况,就颜回的某一品质谈谈自己的理解。(80字以内)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5分)
能吃东西才知味道如何。上帝造人时,特别设计了舌头这种精妙绝伦的零件,可见他的确充满了仁爱之心。有了这件宝贝,人就能咂摸出酸、甜、苦、辣、咸、涩等各种滋味,也就能把吃鱼跟吃肉的不同分辨出来。试想,如果鼻子先已闻到了美食的食气,入口之后却味同嚼蜡,那是何等扫兴。有了舌头,人也就变成了挑剔鬼,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发展到后来的满汉全席,口腹之欲真是越来越膨胀。从古时神农尝百草到今天大开山海宴,算不算得上文明的进步呢?“吃”早已成为国人头等重要的事情,硕鼠和馋猫同席,或于觥筹交错之前握手言欢,或于酒酣耳热之后结为兄弟。舌头的功用可谓大矣。
品酒是一门学问,品茶则是一种风雅,都不是俗人做得来的事情。那滋味显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胡喝狂饮之辈也就只能用舌头舔舔嘴唇,随便说一声:“好!”
古人说:“百般滋味,要在心中滋味。”
表面看来,舌头对此鞭长莫及。其实不然,它完全可以调出心中的百味。岂不闻“甜言美语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舌头的功用比马尾巴的功能要强得多,切不可等闲视之。话讲得好听,就顺耳顺心顺意,一顺而再顺而三顺,就无所不顺,无往不利。为什么谄媚取容者屡屡得手(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因为这些专往舌头上抹蜜的人深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好听的话往往才下舌头,便上心头。让别人受用了,自己的日子就肯定好过。你若问他的人格何在,他会说那只是一双烂草鞋,弃之不足为惜。世间那些为舌头抹蜜的人也是往鞋底抹油的人,一旦你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就会像采尽了花粉的蜂群一样飞往别处。
舌头其实相当世故,至少比眼睛、鼻子要世故得多,它知道自己若说了直话真话,就不可能再吃香喝辣,因此,它最不济时也只是沉默。若硬是被认死理的主人派去说直话真话,就命该一辈子无可奈何地咬菜根,它一定含恨不已。
人人都知道“口蜜腹剑”是个成语,但又有几人识得甘言谄人者是别有居心用意呢?对一个假话连篇的人推心置腹是何等不值和危险呵,这是授人以柄,你忧乐的机枢就被他完全掌握了。他的那把藏于腹中的“剑”是迟早会抽出来的,同样的舌头到时候吐出来的就是蝮蛇的毒液了。
名利本身是好东西,无论以力取,以智取,只要手法干净漂亮,都令人悦服。但有时候好端端的名利被一群小人糟踏了,变成了猫腻滋味和腐鼠滋味,他们仍然争得头破血流,而且对谁都猜疑,生怕别人要来染指,要来分一杯羹。《论语》中说孔子“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但在宵之小辈看来,那是圣人的臭讲究,他们才不顾什么变味不变味呢,先塞进口中再说。猫腻和腐鼠都有人食之津津有味,如此,就遑论其余了。
我们见了某人某事的龌龊之处,常说“心里真不是滋味”。其实,这“不是滋味”本身就是一种滋味,它至少表明了你的态度。
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题目“滋味”的主要含义是,生活的滋味往往是辛酸和苦涩,只能在漫长的人生中慢慢品尝。
B.作者由舌头的饮食功用讲到舌头在人际关系中所发挥的种种“功用”,由此及彼,讽喻世人。
C.文章的主旨可以概括为讽刺人际关系上的不正之风,表达作者嫉恶如仇的处世态。
D.第五段末句“它一定含恨不已”,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认死理”“直说真话”的人必然得到的恶运,有一定的劝诫意味。
E.结尾说“‘不是滋味’本身就是一种滋味”,这里的“滋味”指的是在心里反感、鄙弃这类龌龊的行为。
12.第一段末句说:“舌头的功用可谓大矣。”请根据本段文意,从两方面概括“舌头的功用”。(6分)
①&&&&&&&&&&&&&&&&&&&&&&&&&&&&&&&&&&&&&&&&&&&&&&&&&&&&&&&&&
                
② &&&&&&&&&&&&&&&&&&&&&&&&&&&&&&&&&&&&&&&&&&&&&&&&&&&&&&&&&&               
13.第四段写道:“表面看来,舌头对此鞭长莫及。其实不然,它完全可以调和出心中的百味。”(6分)
①“舌头对此鞭长莫及”的含义是什么?&
答:&&&&&&&&&&&&&&&&&&&&&&&&&&&&&&&&&&&&&&&&&&&&&&&&&&&&&&&&&&&&
             
②“它完全可以调和出心中的百味”的含义是什么?
答:&&&&&&&&&&&&&&&&&&&&&&&&&&&&&&&&&&&
&&&&&&&&&&&&&&&&&&&&&&&&&             
14.请根据四、六、七段的文意,分别概括出作者所讽刺的三种人的行为特点。(7分)
①&&&&&&&&&&&&&&&&&&&&&&&&&&&&&&&&&&&&&&&&&&&&&&&&&&&&&&&&&&&&&&&&&&
           
②&&&&&&&&&&&&&&&&&&&&&&&&&&&&&&&&&&&&&&&&&&&&&&&&&&&&&&&&&&&&&&
             
③&&&&&&&&&&&&&&&&&&&&&&&&&&&&&&&&&&&&&&&&&&&&&&&&&&&&&&&&&&&&&&&&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届贵州省天柱民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往往是环境不能再承载的时候,才会想起环保;往往是在华南虎已经灭绝、中华鲟接近灭绝的时候才会开始环保。许许多多环保宣传采用的策略是“恐吓”式的:如果再不节约用水,设想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想一想,都会令人生畏;如果碳排放再没节制,温室效应会融掉南极冰山,想一想,就会想到电影《2012》。古人的环保不是这样的——就姑且把古人的一些做法也称做环保吧。商代的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发现有人在张网捕鸟。让汤感到惊讶的是,其所张之网,不是一张而是四张,有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势。对于鸟来说,就只有进的道,再没有逃生的路了。尤为可恨的是,那位捕鸟的人还在那里念念叨叨,让天下所有的鸟都进入我的网中,而且是越大越好,越肥越好。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激起了汤的怜悯心肠。他感叹道,这样捕鸟,那不是要把天下的鸟一网打尽吗?就下令把四面中的三面撤下去。捕鸟人赶忙把三面网撤下,他口中念叨的词也颇为识相地变了——想往左飞就往左飞,想往右飞就往右飞,那些命不好的就飞到我网中吧。在环保问题上最早采取“政府行动”的是子产。那是鲁昭公十六年的时候,九月,郑国大旱。派大臣到桑山上搞祭祀活动,向老天祈雨。这些大臣祭祀完毕,看到天还没下雨,就砍山上的一些树。这让子产非常生气。他这样说,祭祀山神,应该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反而到山上砍伐树木,这简直就是犯罪。结果屠击、祝款、竖拊这三位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因“环保”问题而被罢免夺邑的官员。孔子在“环保”问题上也坚持自己的作法。《论语》中说孔子是“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说孔子偶尔也钓钓鱼,但不会用大网去捉鱼;孔子也会打鸟来提高射艺,但不会打已在树巢中归宿的鸟儿。钓鱼射击飞鸟,那是君子陶冶性情的活动,用大网捕鱼,是贪夫的谋利之举,而偷袭已经入睡的归鸟,就是乘人之危、欺负弱者的行为。这不是英雄所为,更不是君子之行。在“环保”问题上,曾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把“环保”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了,也就是要以君子姿态,合适合宜地来对待身外的动植物。总起来说,“恐吓”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但“恐吓”式的环保与出于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恐吓”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兼爱”、“推恩”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其实,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因为姜太公在渭水上用直钩钓鱼,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着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节选自《文汇报》日)【小题1】下列关于古人“环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和曾子以“君子”标准积极倡导环保,前者遵守“君子之行”,后者主张“君子之态”。B.古人的环保与今人的环保发出的信号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友好的,后者却是不友好的。C.古人的环保是怀着仁德的爱心、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气度进行的“兼爱”“推恩”式环保。D.商汤和子产对环保是运用权力进行强制执行,前者要求明令整改,后者则进行严厉惩处。【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语言表述上,文中的直接引用增强了论据的确切性、可信性,而间接转述则增强了文章的活泼性、可读性。B.作者在文中大量援引古人有关“环保”的主张和做法,不仅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而且启发了今人的思考。C.在人与自然交往的规则上,孔子言行一致,他既主张“不以其时,非孝也”,又恪守“钓而不纲,弋不射宿”。D.姜太公的直钩钓鱼完全是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而世人却因一己臆断而误读,武断地说他“钓的其实是文王”。【小题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合适合宜”地对待环境,而它有待于每个人心胸、气度等素养整体提升。B.古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观点中反复强调的“以时”,体现了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朴素思想。C.“网开三面”不仅表现了商汤的仁德之心,而且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长远利益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今人的环保都是“恐吓”式的,其本质上是利己的,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和大自然的友好相处问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题3分)
生活理性&&君子之道
“君子”是儒家思想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在《论语》中,孔子讲人生修养有“圣人”、“仁人”和“君子”三个境界。“圣人”有至高的政治地位,道德圆满,功业辉煌。“仁人”也就是“志士”,他们没有赫赫的文功武治,但是无私无畏,为民族和社会利益不惜奉献生命。而“君子”,也具有道德信仰,能够恪守人生信条,但是还考虑种种现实的因素,权衡利弊得失,在自我牺牲精神方面,不及“仁人”那样随时随地献身而且可以完全不计私利。三者的道德境界,“圣人”最高,“仁人”次之,“君子”又次之。
《论语》中有关君子品格的表述在许多方面与圣人、仁人不同。首先,君子的形象总是文雅的,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需要借助外在的形象获得他人的赞许和社会的认同;而仁人志士并不一定讲究这一点,他们直接透显内在的生命情怀,以质朴博大的精神打动人,形象如何无关紧要。
君子一般也是博学、有才艺的,讲究礼仪规范。这些也与仁人志士不同,仁人志士以其道德精神和无畏牺牲来贡献社会,知识渊博与否、才艺有否是次要的。而且,他们还往往姿态狂放,不拘束于礼仪规范。
在社会上为人做事,君子与仁人的道德表现也有差异。他们都要求友情、孝敬、敬事、为政等方面的素养,但是君子的友情和孝敬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仁人志士为民族社会的大业可以忽略这一点。君子所敬的主要是职业事务,仁人志士所敬的则是大事业,他们因为大事业可以不安心具体事务。同样是为政,君子也侧重在行政事务上的诚勉,而仁人志士的精神更多表现在国家政治领域。
作为君子和仁人,最根本的是内在要具备省思、忠信、仁爱、道德的素质,但是君子不像仁人志士那样把仁爱之心扩展到了极限而常常摒弃一般的礼仪形式,而是在礼仪活动中表达对人的关爱,仁与礼相配相合。君子的道德没有达到为信仰而不计私利的境界,理想也没有仁人志士那样伟大;他们跟现实更近些,考虑怎样做好事,怎样有效果,怎样成为受到尊敬的人。
显然,从《论语》语录看,孔子对于君子与仁人的境界差别有明确的阐述。他反复强调这一点,应当是出于现实的考虑。那些圣人,实现了内圣外王,是历史道德的符号,高不可攀。仁人无私无畏的境界,也是现实社会中绝少数人才可能做到的。而君子,则社会上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所以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倡导君子修养的目的,就是为普通人建立人生的坐标,为全社会设置一个普遍可行的价值原则。
新时代的人文社会建设,也需要教育培养人,但是以什么样的道德境界为目标,社会成员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素质,这些问题值得再探讨。实践证明,标准过高,要求绝大多数人超越人类社会道德实践的可能性,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论语》的思想给予我们启示:在全社会可以广泛宣传、个人可以普遍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有关爱他人及社会的仁德之心,也有个人的欲求,有价值信仰,也有生活理性的君子之道。
(选自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君子是在礼仪活动中表达对人的关爱,仁与礼相配相合,所以他们跟现实更近些。
B.“君子”也能像“仁人”那样具有道德信仰,恪守人生信条,但君子的道德还没有达到为信仰而不计私利的境界。
C.君子的形象总是文雅的,他们在社会上为人更着眼于日常生活,做事更安心于具体事务。
D.“君子”是孔子所讲的人生修养中的三种境界之一,和“圣人”、“仁人”相比,“君子”的道德境界最低。
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有至高的政治地位,道德圆满,功业辉煌,但他们只是历史道德的符号,高不可攀。
B.仁人志士直接透显内在的生命情怀,以质朴博大的精神打动人,他们都不讲究外在的形象。
C.仁人虽然没有赫赫的文功武治,但是他们无私无畏的境界是现实社会中绝少数人才可能做到的。
D.仁人志士往往姿态狂放,不拘束于礼仪规范,而君子一般是博学、有才艺的,讲究礼仪规范。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君子和仁人都要求具备友情、孝敬、敬事、为政等方面的素养,而仁人志士为民族社会的大业可以忽略这一点。
B.在《论语》中,君子在形象、才艺和为人做事等方面与仁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C.有关爱他人及社会的仁德之心,也有个人的欲求,有价值信仰,也有生活理性的君子之道,可以作为新时代人们普遍追求的道德境界的目标。
D.孔子倡导君子修养,应当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是为全社会设置一个普遍可行的价值原则。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题
  ①“意象”的前身为“象”,源于《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也有言、意、象之说,及至南朝刘勰始用这一术语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从此以后,“意象”便以种种面貌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第一,它有一些近似术语如“境象”、“兴象”与之混用;第二,它有合有离,运用灵活,例如“意象玲珑”、“意广象圆”;第三,若分用,“意”有时通“情”、“理”、“神”,“象”有时通“景”、“物”、“色”等等;第四,“意象”说与“赋比兴”说密切相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潜理论。可见,我国的“意象”说实际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②正因为如此,中西学者在界定和运用“意象”一词时,自然纷纭莫定。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分歧点,那就是把它或者视为“意中象”,或者视为“意加象”。前者比较宽泛,是指艺术构思或艺术想像中的任何形象。无论是诗人构思时原有的,还是读者读后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形诸笔墨的,还是仅存于诗人头脑之中而难以描述的;无论是诉诸读者感官的,还是以其荷载的意蕴而引起读者理性认识的:所有这一切,无不包括在内。后者比较狭窄,仅仅指那些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艺术形象。这样去界定,尽管读者的再创造可能会得到默许,但评论家往往要怂恿地去捕捉诗人的原意。
  ③如果承认广义的意象,实际上就等于承认意象的基本性质——具象性和包孕性。具象性是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只是在语言艺术中,其所具之象必须借助“心灵的眼睛”去观察,去玩赏,不必尽然如眼前的实物,令人寓目可得。那些确实浮现于脑海之中却又说不出、写不来的艺术形象尤其如此。包孕性则指意象荷载抽象事物(如哲理、意向、情愫等)或关联其他具体事物的性质,这是在诗人艺术匠心的熔铸中,后天获得并逐渐得以强化的。两者相比,具象性更直接涉及意象自身的本质特征,包孕性则更集中代表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两者均是界定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④如果承认意象的两种基本性质,也就等于承认它的基本作用——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前者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至于是否会由此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倒不十分重要。写景诗,应该是意象发挥描述作用的范例,诗人利用种种意象,为了的是在读者面前展示一片栩栩如生、真实可睹的画面。我们经常会说某写景诗传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某写景诗透露了诗人归隐的意向等等,但这种从整首诗反映诗人情志的作用,自与意象本身的指涉作用有所区别,单看“小桥流水人家”,何以见出飘零游子的孤寂心情?指涉作用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者智识而引起理性思考。至于是否借助意象的描述作用,也是第二位的。这种作用小可见于比喻、借代等辞格,暗示、象征等局部艺术手法,大可见于讽谕诗、寓言诗等诗歌类型。然而,还有一些复合意象或意象组合,其组成部分犹如“人面桃花相映红”,令人难以辨别它们是在描述还是在指涉。不过,无论遇到哪种情况,意象具有这两种基本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下列对“意象”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是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用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形象。
是能够引起某种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传达某种意蕴的文学艺术形象。
指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文学创作手法。
“意”专指“情、理、神”,“象”专指“景、物、色”,二者合称为“意象”。
下列各项中与意象的包孕性有关的一项是
意象是鲜活具体的,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完全如眼前实物。
意象能荷载或关联其他事物,但这一特性因诗人的创作水平而异。
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就是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意象包含复合意象和意象组合,因而产生了意象的包孕性。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易》中的“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关于言、意、象中的“象”,意思应该与本文“意象”的“象”不同。
如果只承认意象的狭义定义(意加象),那么,意象的具象性和包孕性也许就无从谈起了。
意象具有具象性,因而具有描述作用;意象具有包孕性,因而具有指涉作用。
只有把意象的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诗句中的复合意象或意象组合。
文中“文义的意象”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①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②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疾,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l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③这番话不免啰唆,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描铣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游,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人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镟,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游视之,石也。”④在表面上改的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人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⑤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乌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如果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节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小题1】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苹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是不很妥当的。 B.咬文嚼字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通常是一个贬义词。 C.有时候,我们说了一句话但听者不太明白,于是我们又换一种说法,这两句话的意味有时可以完全一样。 D.作者认为韩愈将“推”字修改为“敲”字可能不是那么妥当。 E.“推”和“敲”哪一个字用得比较恰当,不在于字的本身而在于作者当时要说的哪一种境界。【小题2】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1、2段举出《屈原》中炼字的例子,说明“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有着不同句式的意味。 B.第3、4段举出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不同了。 C.第5段举出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D.第1-5段,作者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善用文字联想意义的好习惯。 【小题3】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为什么?(4分)【小题4】为什么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上‘推敲’”?(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
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
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 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恰恰因为这一点,所以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
B.作者将陶渊明和历史上许多文人作对比,表现出他的安静是一种自觉的处世态度。
C.陶渊明与魏晋名士一样也追求“回归个体”,但他却表现得平静、自然、优雅。
D.标题中的“田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
E.本文朴素的语言风格与所表现的陶渊明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浑然一体,令人回味。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6分)
①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           (3分)
②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   (3分)
(3)依据原文,简要概括陶渊明诗作的特点。(6分)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陶渊明的“田园”的理解。(8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雅舍①思雅
①应有高人立意,在梁实秋故居雅舍绿藤拂壁的灰暗临街墙上,镌了几纵行填绿的行书:“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②这是实朴的雅,□□精致的雅,如粗布衫之于淑女裙,全非一格。以此语概括雅舍风度,可传其神。
③此语出自《雅舍小品??序》,还是上个世纪读过。来到北碚居住,听说雅舍还在,很惊讶。因为印象中的雅舍,在四十年代初梁先生笔下已是不堪风雨,更兼鼠子们多年啮盗,即使存留,亦应是废墟一抔了。来到它跟前,始知今日雅舍,并非缀补翻盖的老屋,应称之“雅舍遗址纪念馆”才是。它建于2003年,里面除一间布置成梁先生居室状——所谓“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又挂了舒乙等人的题诗,没有其他,另几间均为先生生平介绍、照片、著作展示。细看一遍也只需半小时。
④这雅舍和当年阅读所得的雅舍自然很是不同。仿佛当年那个雅舍是某僵手滞足的文人草成的一幅字,被丢置墙角多年,现在拾起除尘熨平装裱,悬于壁上。
⑤先生后来从这间雅舍走向台湾,走向西雅图,走过程季淑,走过韩菁清……蔚为大家的后事,全收集进雅舍里,倒冲淡了雅舍先前的气息。
⑥所谓先前的气息,我指的是一种矮檐之下人不矮的肃挺之雅。一间“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的房子,一间鼠阵蚊雷充斥、滂沱大雨中“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满室狼藉,抢救无及”的房子,一间“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的房子,却赞它“有个性就可爱”,还以“雅”名之,透着倔犟,仿佛说你逼我背井离乡,想看我狼狈吧?我偏在这烂房子里雅给你看。在这间雅舍里,他趣说社会生相,应该还练习着给老舍做捧哏说相声。“雅”本一轻词小词,至此,重了大了,可属“大雅”之列。
⑦战乱贫乏期的“雅”在今人看也许不过是迫于无奈,真的大雅应该安定繁荣后现。但今天还是有人叹息诗歌没了大雅。2009年谢冕先生到西安,借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说诗歌的大国气象决不是刻意、随意造出来的,它来自诗人的大视野,大境界。谢先生不说君王行猎霓裳羽衣是大国气象,单挑这两句诗解说,真有见地。欲品诗中大国气象,还真要先静静地模拟对胡虏用兵年代,长安民妇们心念着良人半夜浆洗寒衣那声音与气势,秋风吹送的“玉关情”,不是小院掩门的悲泣,而是一家捣,万户应,成片涌起的棰石捣衣声,在白霜也似的长安月色中一浪浪漫开,化成“何日平胡虏”的豪壮祝祷,这还不大气磅礴?谢先生由此生发道:“李白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所期待于当世的,是有着建安风骨的‘正声’。现在轮到我们发出感叹了: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⑧感慨“大雅久不作”的也还不限于诗人。今天国运是山花烂漫金龙狂舞的旺势,大国气象自然是有的,但多在“最危险的时候”(地震、大水、冻雨),平时所见还少。全国政协委员孙怀山不久前面对诸多社会问题批评说:“整个社会缺乏一种厚重的文化、稳健的气质、埋头苦干的精神,奢靡之风弱化民族‘精气神’。”奢靡之风蔓延,症状之一是场面越做越大,一切只要好看,连小县城盖个办公楼,也敢“把银子花得淌海水似的”,可非但不显大国气象,反而只觉小家子气的摆谱。许多小民一有钱也不免争当场面专家,做足表面文章。卖手机的强调“拿着有面子”,卖车的吆喝“极尽奢华”,卖字的宣传说“练一手好字难,练一个好签名就容易了”,连小小的达人们都流光溢彩地,跳肚皮舞献秋波。李白那个“绮丽不足珍”的傲岸,早已置换为“唯绮丽为珍”。而绮丽不但不是大国气象,反倒是“弱化民族精气神”的东西,于“正声”的“大雅”,是危险的销蚀。
⑨这种世风中人,能把雅舍放在眼里的还有几多?寒冷的圣诞节中午,我在那里的半小时,共有三对游客进入,且默默细读那些说明。小小的雅舍还是游动着暖意。
⑩使人觉得不爽的倒是那位看守雅舍、登记来访者身份证号的先生。告诉他“梁实秋和鲁迅发生了文学阶段性和普遍人性的论争”是弄错了,“阶段”应该是“阶级”,他头都不抬,很怪来人多事的样子,眼神定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
【注】雅舍:位于重庆市北碚城区内。抗战时期梁实秋与友人吴景超共同购得一栋简陋的平房,以吴景超之妻龚业雅的名字,命名为“雅舍”。梁实秋在雅舍寓居7年,创作《雅舍小品》20篇,反响很大,名噪于世。
根据上下文意,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A.或是&&& B.也是&&& C.不是&&& D.更是
第⑤段说雅舍先前的气息“倒冲淡了”的原因是&&&&&&&&&&&& &&&&&&&&&&。
联系全文,简析作者写雅舍的意图。
第⑦段和第⑧段都引用了李白“绮丽不足珍”的诗句,辨析其作用的不同。
下列对第⑨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世风中人”,暗含对当下奢靡世风的批判。
B.段首问句,表明把雅舍的俭朴放在眼里的人不多。
C.“寒冷”与“暖意”对比,突显作者内心的坚守。
D.游客“默默细读”这一描写,表明人们都爱雅舍。
从全文看,归纳“思雅”中“雅”的两层涵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签署意见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