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运营商中国移动32.0的运营商都需要什么手续呢

& 苹果自己想做运营商,中移动们不要不开心
苹果自己想做运营商,中移动们不要不开心
&&&& 当iPhone 正在智能手机市场叱咤风云的时候,苹果已经有了新目标:自己当电信运营商。
&&&& 苹果想当运营商其实已经不是大新闻,2011 年ComputerWorld 曾经报道称,早在 2005 年,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前任主席 John Stanton 就已经和乔布斯商量过在未授权频谱上架设自己的无线网络,让苹果可以踢开运营商,自己提供网络服务。
&&&& 去年苹果也有在这方面的动作。美国和英国的用户们会发现在iPad Air 2 的可插卡移动数据版上,内置了一张le SIM 卡,激活设备后用户可以直接选择 GigSky, T-Mobile, Sprint 或者 AT&T 等运营商的网络套餐,省去了自己再去电信运营商买卡的步骤。如今苹果要自己当虚拟运营商,相当于将这些网络服务包装成自己的。
&&&& 当然这也不代表苹果现在就要与全世界的电信运营商为敌了,苹果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电信基础设施的积累,所以在当下更有可能是以虚拟运营商的方式来提供网络服务,即苹果租用来自 AT&T 或者 Sprint 等运营商的网络基站,自行制定面向消费者的通话及流量套餐计划。根据The Verge 的报道,苹果目前已经在美国开始测试自己的这项服务,且已经开始和欧洲的一些运营商们进行谈判。
&&&& 但是和运营商的谈判永远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在美国,时至今日,iPad Air 2 中内置的 Apple SIM 卡仍然不支持 Verizon 的网络,Verizon 之所以不愿意和苹果合作,是为了想让用户直接通过 Verizon 而不是苹果官方购买iPad。如果你想在iPad Air 2 上使用 Verizon 的网络,要么就去 Verizon 官方店购买iPad,要么就买完iPad 后再去 Verizon 买张卡。
&&&& 同样的问题未来可能继续存在。虽然已经有向京东一样的虚拟运营商在租用网络设施,但是当有一天这项服务来到中国的时候,不知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这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态度会是怎样的。是会联合起来抵制,还是选择如何向苹果展示自己在基站和移动网络方面的优势,游说苹果租用自己的网络设施?
&&&& 在iPad Air 2 上的 Apple SIM 卡,终有一天会拿到iPhone 上来。不过这件事情在苹果之前已经有人开始做了。Google 在今年 4 月份发布了Project Fi,这是一个 MVNO (虚拟移动网络运营商)+ 智能Wi-Fi选择的无线服务。提供了 20 美元的基本套餐(包括通话、短信、热点)以及每 GB 10 美元的全球统一资费。
&&&& 对于运营商来说,向苹果租用网络设施固然赚钱,但是用户很可能就不会来自己这里购买iPhone 了。而对苹果来说,如果运营商们缺乏为iPhone 宣传推广的动力,iPhone 的销量有可能会不如从前。如何使两者的利益处在同一方向上,会是当下苹果和运营商谈判的重点。
客 服:400-086-1780
加摩尔科技为微信好友&&&&5?17世界电信日当天,三大运营商同时公布“降费提速”具体方案。三大运营商的方案都涉及免费大幅提速以及流量资费下调。中国移动的方案称为八大举措降网费、四大工程提网速;中国联通从集团到省公司推出了“全网大提速”,免费提速不涨价;中国电信推出“提速降费”等十大举措。
&&&&中国移动 推出夜间流量和假日流量套餐
&&&&中国移动将陆续推出的八项举措包括,全面推广10元1GB夜间流量和假日流量套餐。“夜间(23:00至次日早7:00)流量套餐”将于近期至7月陆续推出,价格为10元/GB。假日流量套餐将于6月20日端午节期间推出,价格相同,可以在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使用。全面推广4G流量卡,50元含2GB全国流量,降幅达50%;在已推出流量套餐“双封顶”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套外安心”,套餐外资费最低降至0.06元-0.1元/MB。订购“流量安心包”的客户,套餐外流量先按0.29元/MB计费,费用达到10元后,可免费使用至100MB,再次超出后继续自动适配。对于没有订购任何加油包的客户,先按0.29元/MB计费,费用达到60元后,可免费使用至1GB,再次超出后继续按上述规则自动适配。统一开展“订1GB以上流量套餐,赠1GB夜间流量”促销活动。
&&&&中国移动还将降低国际及港澳台漫游流量资费,推出48个国家和地区“30/60/90元包天不限流量”的流量包天资费,平均降幅超70%,并推出流量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交易等创新服务。
&&&&此外,中国移动将从“打造4G精品网”“做宽骨干传送网”“扩容和优化CMNET网”“扩容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等四大工程着手,提升网络能力和网络速率。
&&&&中国联通 流量最低10元1.5GB跨月不清零
&&&&北京联通宣布,自5月17日起全面启动“全网大提速”,通过此举,使北京联通宽带客户的综合网速提升至少110%。到2016年底,北京联通将完成对全部铜缆客户的光纤化改造,将北京打造成全国首个智能化“全光大都市”。“全网大提速”的主要内容是:光纤宽带客户的网络速率至少提升一倍,原2G、3G移动用户,在原有资费不变的前提下,网络全面提升到4G。这不仅使北京有望成为全国网速最快的城市,也是中国联通成立后在北京地区幅度最大的宽带资费下调。而本地流量半年包促销资费为10元1.5GB,为历史最低。
&&&&提速后,所有北京联通客户会明显感受到上网网速的大幅提升。按照计划,原10M及以下速率的宽带客户会提速至20M,20兆客户提速至50M,50M客户提速到100M。以100M宽带速率和4G网络速率为例,提升后下载一部高清大片由原来的几十分钟缩短到1分多钟,预计这次最大规模的全网提速将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
&&&&中国联通的四项措施,一是开展10元包1.5GB省内流量半年包促销,半年有效,跨月不清零;二是推出实惠定向流量,视频定向流量包最便宜的每月18元6GB;三是推出流量银行平台,实现流量的转赠、分享、兑换等;四是结合用户通信消费行为进行大数据深入分析,引导用户选择适合套餐,提高套餐匹配度,降低支出。
&&&&中国电信 每GB流量25元宽带免费提速
&&&&中国电信提出的“提速降费”十大措施包括,将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有线宽带接入速率4M以下的用户全部免费提速至4M;4M以上老用户通过网龄、预存和融合等方式免费提速,其中光纤用户最高可免费提速至100M。
&&&&百M宽带费用大幅下调,单位带宽价格降幅近四成。百M宽带包年费用从3000元左右下调至2000元以内,下降30%以上。299元/月及以上档的天翼套餐用户,还将获得免费使用百M光纤宽带的优惠。
&&&&中国电信近期将推出一系列套餐和流量包优惠活动,大幅降低手机流量使用价格,预计今年流量资费平均降幅将达到30%左右。
&&&&另外,中国电信还将大力推广每月49元含2GB省内流量的4G套餐,并推出流量大赠送、加装包“买一送一”、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优惠等多种措施,其中包括每月20元3GB的闲时流量包。责任编辑:李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官方微信开通
家电微商城
家电采购通
供应商服务:
采购商服务:
?[专题]?[专题]?[专题]中国运营商未来投资计划有望屡创新高,2014年、2015年将是设备行业的业绩爆发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期已经表态,2014年通信业有望成为投资亮点,投资额有望超过3500亿元,其中4G投资达到1000亿元。同时,2014年底前,4G商用城市将超过300个,用户超过3000万。同时,落实“三网融合”推广阶段实施方案,加快将业务双向进入扩大至全国,力争用户数突破3300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拓宽军民信息交流渠道,推进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促进军工与地方经济融合。全面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移动将成为国内固网宽带投资的主要增量
如果说2013年通信设备行业大涨主要是因为4G牌照发放预期提升估值的话,那么2014年将是TD-产业链厂商业绩兑现的主要阶段。中国将在2014年加大4G建设投资,而中移动投资力度并不会减弱,无线主设备、射频器件、配套设备等仍将占设备投资的主要部分。另外,中移动获得固网牌照成为名符其实的全业务运营商,此前制约中移动加大宽带投资的主要政策因素已经消除,中移动将成为未来3至5年内国内固网宽带投资的主要增量,预计将主要用于网建设。
来源:证券时报
&&&&昵称:
72小时排行
1&2&3&4&5&6&
关注通信世界网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云时代的来临就是信息时代的工业革命,社会的生产对象不再是以物质为主,而..
全球很多城市将市政大数据向公众开放,并设立项目鼓励大数据应用创新,基于..中移动为什么跳脚?微信占用了中移动60%的信令资源,但仅带来10%的移动数据流量
前几天,在虎嗅发表“武陵山行者”文章《》后,好几位读者在文章下面评论指出:微信触动的不是运营商的流量利益,而是信令资源!并督促虎嗅应该更专业些,首先从技术上去分析问题!一位叫“默墨吾文”的读者说:1.运营商向微信收费是因为微信占用了过多信令,而不是使用过多流量。目前,运营商对流量收费但没有向信令收费。2。微信在线时会不断向基站发送信令,告诉基站我在某个位置,我现在在线,这样的动作称为“心跳状态”。手机qq也会有,但没有微信那么频繁。过多的信令会导致“信令风暴”。3.把运营商的管道理解为公路的话,那么流量就是公路上的车,要收过路费。而信令是这么一个动作,它向基站发出请求,要求开放某条车道给它,但开放了之后却不一定去用。运营商对“发出开放车道”这个请求的动作是没有收费的。4.收费只是解决方法之一。运营商和腾讯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一起来解决问题,如微信在信令设计上做调整,运营商在网络设计和覆盖上充分考虑信令过多的问题。另一位“瘦长蛀虫”也持相似意见:其实运营商头疼的不在于腾讯占用了作者眼中所谓的每月几十或者几百兆的这种流量。而是微信占用了用来控制语音的大量信令,导致通话质量的下降是确实存在的现象。原始的电信网络设计,信令主要用来控制语音信号,同时有很多的信令空闲,于是这些空闲的信令被利用了起来,也就产生了后来的短信,与短信一样微信也占用了大量的信令资源。但是短信的使用频率和数量是远远不及现在的微信的,这也就导致了原本空闲的信令资源已经不够使用,也影响了语音的通话质量,压力全部给了运营商,而腾讯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所以运营商讨厌腾讯是必然的。虎嗅作者读者中皆有高人啊!微信已经占用了中移动60%的信令资源,但仅带来10%的移动数据流量最近,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就微信话题接受:目前微信最大的问题在于设计产品环节,“他们的一些关键指标,与我们给它提的要求之间是有矛盾的。”比如类似微信这样“永远在线”的应用,会不断向运营商网络发出“心跳”,这些“心跳”本身没有任何流量,但是会占用运营商的信令通道,如果“心跳”过快过多,就会导致运营商的网络出现问题,甚至瘫痪。黄晓庆举例说,2012年1月,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在东京地区的网络发生故障,在持续四个多小时的故障期间,有252万用户受到影响。NTT DOCOMO事后调查发现,激增的数据流量是导致网络故障的主因。而产生大量数据流量的来源是一款可以免费语音通信的Android应用,会每隔3至5分 钟发送控制信令。一旦信令信道发生拥塞,就会引起“雪崩效应”,这些终端会不断地重试连接,导致信令信道更加拥塞,最终瘫痪。这样的问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信令风暴”。在国内,虽然还没出现过这样严重的状况,但是运营商已经开始面临压力。中移动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微信已经占用了中移动60%的信令资源,但仅仅带来了10%的移动数据流量。黄晓庆告诉记者,单从技术的角度,中移动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就互联互通、信令风暴等问题双方一起坐下来协商探讨。OTT担心的是他们的用户体验问题,而运营商担心的是网络承载和更多用户的基本体验问题。未来的“高速路”,谁掏钱?再回来看虎嗅读者(也兼作者)“瘦长蛀虫”的评论,他指出:(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的电信网络架构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改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年前的电信网络的进展,全部有赖于运营商来推动,因为那是后整个电信网络也只为运营商服务,钱也都被他们装入了口袋,所以推动技术革新没有怨言。现在的电信网络,被腾讯用来赚了很多的钱,还一分钱成本都不掏,升级电信网络的任务压在运营商头上,换做是谁他会愿意。小马哥果然是把高手,自己当人大代表,建议要像建设高速公路一样建设基础网络,我举双手同意,但是建设的时候小马哥你却一分钱不掏,这个就有点不地道的感觉,想当年小马哥您也是靠移动短信发家的,里面的各种道道您也一定最清楚,总之,够黑。不过小马哥已经被人们奉为挑战垄断的英雄,赚了钱还赚了名声。他认为:“腾讯你必须掏钱!”
虎嗅个人微信号huxiu302,欢迎勾搭,勾搭时注明工作背景(如创业者、营销人)哦
点此全站设置为大字体
本设置保留在浏览器内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炫耀你的微信影响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要评论?请先
没有帐号?点击
看评论很过瘾!都在争论信道信令啥的,这些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懂不?最核心根本的原因:微信是凌驾于所有运营商网络之上的程序,占用了大量网络资源,而腾讯却交很少的包流量费用给运营商,所以微信能够免费,三大运营商只收到手机用户的包月流量费和腾讯很少的流量费,却要负担这些流量在网上乱窜的维护、人力等费用,而且移动还是大量接收方,更加没钱收,跳脚就可以理解了。微信的作用就和苹果一样,苹果也是凌驾于运营商之上的,苹果更绝,依靠手机硬件和APP store完全抛开底层的网络,所以世界各大运营商对苹果都是又爱又恨,爱得是苹果手机带来了流量收入和加强了用户粘性,对ARU有帮助,恨的是流量费还要和苹果分成,而软件收入更没自己的份,完全沦为管道提供商,这也是世界第一大的中移动到如今都无法引进苹果的根本原因,谁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微博:互联网阿超
当年在运营商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这个问题了。这分析不靠谱。当年手机QQ占用的信道(是信道,不是信令!手机只要开机就有N种信令在与基站通信。有兴趣的去百度下No7,ABIS信令啥的)。09年,QQ已经给运营商带来“占用信道,但是带来流量小”的问题,除了给运营商带来后入少外,如果运营商不对网络进行扩容(加基站、载波等),其他使用数据网络的业务也会拥塞!所以,微信跟运营商的冲突,根本不是什么“心跳”。任何具备离线功能的业务都需要心跳。微博、Google自带同步功能、手机邮箱。矛盾永远都只是:Money!微信让用户以后可以几乎可以不再使用运营商的手机短信和通话功能,不信的,可以试试微信的“实时对讲”。这才是核心问题。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说的很在理啊!以后打电话和短信基本上都应该淘汰了
您对解决方案的看法呢,
请问占用的是叫signaling paths吧?
文章中使用“信令”这个词很不合适,这样的描述给人感觉像低级的at命令,但其实只是HTTP 长连接(long-polling)同时long-polling会拖垮移动网络吗?苹果手机系统级PUSH就是使用该技术,可以说所有的苹果手机都和微信一样,一开机就long-polling其实现在抱怨最大的是中移动,在2g网络上跑long-polling,的确非常占用紧张的频谱资源,但是联通电信这样的压力就小很多。
这个靠谱,腾讯不会搞到那么底层吧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这个靠谱,腾讯不会搞到那么底层吧
信道和信令都搞不清,算什么高人。长连接和频谱资源搞在一起更是匪夷所思。三脚猫真是到处都有。虽然我也不懂具体的技术,但移动通信的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心跳包的问题早已有之,解决办法也早就有了,否则你以为诺西和华为它们都是草包吗?小包检测是一种办法,详见/p-.html 还有其他的办法,有兴趣的人自然可以去研究,但是不懂的人就不要信口胡言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越听越糊涂了,到底是占用了信令资源还是频谱资源,还请通信从业专业人员予以解答。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回复 :谢谢您的回答。总体来说是不是这个意思:信道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信令信道和业务数据信道,即使是封装成数据包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进行通信时也需要占用这两种信道,信令信道是用于建立和释放连接,但是由于其传输的数据量相对较小,所以说对信令信道的使用率远高于业务信道。那么,这类OTT服务占用信令资源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王子 :呵呵。。其实webview说的不是对的。但是需要纠正一下:在2G的GSM网络中,无论什么业务都要占用基站的频带资源,就是信令+业务数据一起占用信道频带。这个用户业务占用的资源,到用户使用这个业务结束后才会收回信令+业务数据。3G来说就是原来同一个使用频带的利用率提高了,打个比方就是从2G的一个基站不到1M扩充到一个站100M或者更高(根据国家分配给运营商的频带定,反正是有限的),信令+业务数据的容量大规模扩充以满足互利网业务需求,不过记得容量还是有限的。4G还在演进中,也就是LTE,还未成熟;如今年移动要上TD-LTE.。我不清楚微信这类应用是如何使用网络的。如果它是使用掉线再上线,估计会产生很多信令。信令信道在一个基站是占一定容量的,如果基站覆盖区内有这类信令多的应用同时大量存在的话就会使基站信令负荷过大到瘫痪,这个时候即使还有很多业务数据信道是空的也没有。同时由于这个基站瘫痪,这个区域覆盖的其他基站会接入这些用户,如果这些用户量也超过覆盖区域的其他基站信令负荷,这个区域的基站也瘫痪了。记得手机后壳里有个入网证么。这个就是为了保证客户使用能有合格服务品质、并过虑掉对网络有破坏的产品。增值业务这块好像没发现使用这个机制。通信管理局应该负起责任来。增值业务的开放运行,这个是第2层面的问题了。这里有很多利益冲突,需要通信管理局去平衡了。
说一下:日本 DOCOMO现在早就是3G网了,还有LTE网络正在商业过程中。如果它都存在这类OTT开放中的某些极度消耗信令或其他资源应用而造成网络局部瘫痪的话。很多国家运营商遇到日本 DOCOMO这个情况,瘫痪更严重。日本 DOCOMO网络是世界先进程度前列的运营商。这里再打个例子说明:你家附近来了个新人要用电,但是他用电的设备远超过供电所的供电能力,又没给安电的供电所说,他一用电,供电所跳闸这片都黑灯了;供电所来查,说供电可以,你得多付设备升级或安专线的成本;不管他愿不愿付多出的费用,大伙跟他一起郁闷了。这种行为要制止的。
呵呵。。其实webview说的不是对的。但是需要纠正一下:在2G的GSM网络中,无论什么业务都要占用基站的频带资源,就是信令+业务数据一起占用信道频带。这个用户业务占用的资源,到用户使用这个业务结束后才会收回信令+业务数据。3G来说就是原来同一个使用频带的利用率提高了,打个比方就是从2G的一个基站不到1M扩充到一个站100M或者更高(根据国家分配给运营商的频带定,反正是有限的),信令+业务数据的容量大规模扩充以满足互利网业务需求,不过记得容量还是有限的。4G还在演进中,也就是LTE,还未成熟;如今年移动要上TD-LTE.。我不清楚微信这类应用是如何使用网络的。如果它是使用掉线再上线,估计会产生很多信令。信令信道在一个基站是占一定容量的,如果基站覆盖区内有这类信令多的应用同时大量存在的话就会使基站信令负荷过大到瘫痪,这个时候即使还有很多业务数据信道是空的也没有。同时由于这个基站瘫痪,这个区域覆盖的其他基站会接入这些用户,如果这些用户量也超过覆盖区域的其他基站信令负荷,这个区域的基站也瘫痪了。记得手机后壳里有个入网证么。这个就是为了保证客户使用能有合格服务品质、并过虑掉对网络有破坏的产品。增值业务这块好像没发现使用这个机制。通信管理局应该负起责任来。增值业务的开放运行,这个是第2层面的问题了。这里有很多利益冲突,需要通信管理局去平衡了。
首先谢谢您的回答。我开始也是一直这样理解,既然是移动互联应用,所有数据应该都是封装成IP数据包的形式,对于大多数的2G移动用户而言,这些数据走的是GPRS网络,与传统的GSM网络的电路交换以及信令系统不同。但是,最近由于微信与运营商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种文章出来分析,而且很多人试图从技术的角度来解析,然后就有了微信等OTT服务占用信令资源这一说法,而且还列举了很多信令风暴的例子,一时间把我也搞混了,那么这个信令风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微信等OTT产品但从技术的层面,不从商业模式层面分析,对运营商造成的最突出影响是什么呢,仅仅是这些频繁突发的小数据包占用频谱资源问题吗,它会不会对传统通信网中的话音业务质量造成影响呢?请不吝赐教,谢谢!
移动应用占用信令资源的说法根本就是混淆视听!手机上所有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走的都是无线网络的数据流量,当然会占用无线频谱资源,但不会占用信令资源。微信的心跳消息、iOS的推送消息等都不过是一些网络数据包,只是各家的内容及结构不同而已。这些消息虽然也是用于应用的控制的,但和传统通信系统的信令是有本质区别的。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你数据流量,如果关闭移动数据流量,你根本不能打开微信,但是还是可以打电话、发短信的。
信道资源(也可以说频谱资源)的过度占用已经由小包检测功能解决,现在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信令资源的过度占用没有解决。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倒数第二段,第一行“但是该起来也不是”,应为改,原谅我的强迫症。
谢谢,已改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谢谢,已改
真羡慕,被中移动盯上的App才是牛B的App。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20元的联通3G卡用户,希望您的心跳动作小一点,以合理避免四舍五入的联通坑人计费方式 。/偷笑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移动信号这么贵这么差,还想着破坏别人提供的免费服务。凡是中国大陆这一类落后、无知、不要脸的人和事,以后不想再评论了。/弱||@kaifulee:李开复 : 转发微博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企鹅想的太美,占了运营商最大的资源,却一分钱不付。他当然不想做虚拟运营商了,做了还要给运营商结算。不过,有个问题,那些虚拟运营商岂不都做了冤大头?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围观各路大神。长姿势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说来说去为了收费多找你几个理由而已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说信令signaling,往往是指移动网络内部之间的通讯,而微信QQ只是发一个心跳包,应用层上的,用词不当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看到这个不得不佩服中移动与时俱进的收费方法。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信令是个啥,不用流量就能发包?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运营商赶紧提高下自己的技术能力吧,别跟铁道部打击抢票软件似的,自己傻怪别人太聪明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用技术去打破垄断,让垄断汗颜!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10%的移动数据流量
百度不高兴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ta的文章(9524)
收录此文章的文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营商中国移动3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