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科学第一课多媒体的知识 都哪些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5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这个班中,大多数同学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1目标】1 2312123“”“”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1“”——23————“”体并未变大)——……421231“”“”“”23“”1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2&&&&——“”“”……2& & & & 12121)2)……31)2)16——2…………“”好的话,可以在开辟一个这样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发现和成果老师因及时进行表扬或展示,及时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热情。)——————……1231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12312123124等)。1……21)2)& & & & 3)& & & & 3121) 252)101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2312311)2)3)4)2113231213321341261& & & & 2& & & & 3& & & & 1& & & & 2& & & & 3& & & & 1& & & & 2& & & & 3& & & & 12A43451)& & & & 2)& & & & 3)& & & & 4)& & & & 161& & & & 2& & & & 21163& & & & ……71& & & & 2& & & & 3& & & & 4& & & & 1& & & & 2& & & & 3& & & & 1& & & & 2& & & & 1··“‘’…………” “100‘’——270‘” “”“”1675“4………………”1683“”“”2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3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a)& & & & 18b)& & & & 1822244c)& & & & d)& & & & e)& & & & 8()121。212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2515000.0210000003030.1nmum 1=10001=10001=10001=1000110 &A1……23412……& && && && && && && & 1& & & & & && & & && &……_49c03ccc01000bsg.html 1 1234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561——231232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12345678123abc45&&6312~3231~24301234 31信件,(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4:1212341234512?3451234“43——6“—“123456137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2338451234123——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2312
1——1& & & & 2& & & &
1& & & & 2& & & & 3& & & & “” 12?
3—— 446—————— 567“”1? 234 5“”“”6“” 1“” 2?
& && && && &&&1& & & & ————————21212,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312
1“……” 2 3 4?? 56
1 2 3 4 561“”“C”2————————312?349“”“”“”“”“”“”“”“”“”4567 1 23—4 5 6 7 1“”“”2& && && && && &2————————3“” 12 12“” 12 3“”
1 234567“” 1“” 2“” 3 4“”“”5“”12……6“” 1“”“”2345 1252& &3& && && && && &3“”……4 12
1:“”“”23?4 5123446123 121? 2 ? 3 4? 3“” 41?234? 12543 4 125 12 3 4 56 1 2& && && && && &4—— ——5 12123 1 2 1 2 3 3 4 1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2 356 4 1“”“”23 45 1236
714“” 140.050.120.130.075.810.81522.88 561不同。212123
1? 23600088 12573&&4 5 6? 7?? 812“”9 1?2
3?4?55 667121212 123 45 123,被称为“”4595“”“”“”“”&&6 1 2 1 2 312“”456“”——7——8121212 12003“5”“”“”()2:——3456611000200010718910010120 12————————————————345…… 12123“”“”“”345 61238———————— 1123:1212“”123451234& && && && && && && & ?,21 23.121 272
1 2 3 4 5 6
121 2123…… 3 4567“”50%30%-40% 8910 1 21034 5
12“”3“R”Reduce(Reuse)(Recycle)&&4123123121231462“” 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切切实实地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塑料等。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样回收利用它们呢?1276376112 2?
77313——78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51212“”“”“”1()23“”12312 34“”179( )&&( )“”231231“”23412325001/41101366840060“”12 3 4
612()1“”212“”“”341822“”?123()““水中的污物,生物方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712121231……****23……841231218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7&&……& &81123??4?1?23??4?1?2?3?4?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权所有:宁夏吴忠市教育局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摘要: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矗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课内容,分别是《细胞》《我从哪里来》《人的一生》《我像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命科学的...: ◇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让学生通过亲自查找、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游戏等探究性的学习,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走进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神奇,从而使学生产生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科学、关注自我健康成长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课内容,分别是《细胞》《我从哪里来》《人的一生》《我像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命科学的内容奠定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针对生命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指导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科学知识: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生命的基本特征,即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能搜集整理信息,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
  五、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一共4课,各用1课时,共用4课时。
  1.细胞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细胞,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洋葱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的细胞、动物的细胞、人的细胞、显微镜、洋葱、镊子、显微镜、滴管、碘酒、吸水纸等。
  三、重点难点
  初步知道什么是细胞,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谈话:在自然课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自然事物。其中哪些是有生命的?
  2.小结:植物、动物、人都是有生命的。由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统称&生物&。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砂、岩石、水、空气等,称为无生物。
  植物、动物、人,从外表看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身体是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问题。
  (二)探究活动
  了解不同生物体的细胞
  1.指导学生认识细胞
  我们先来进行一项观察。每个组都有一块洋葱(俗称葱头),用镊子在洋葱表面撕下一层薄薄的膜(教师演示一下),这是洋葱的表皮,观察它是什么样的?
  分组观察。
  汇报观察结果。
  小结:
  用肉眼看,我们只能看出洋葱表皮是一层薄薄的、软软的、近似透明的膜。要看得更清楚,需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
  2.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由镜座、镜柱、镜筒、镜头(目镜和物镜)、反光镜、载物台、准焦螺旋等部分构成。
  演示: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方法是这样的&&
  分组观察。
  交流:你在显微镜中看见了什么?你能在黑板上简单地画一画吗?
  (课件出示洋葱表皮细胞构造图。)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洋葱的表皮并不是像用肉眼看到的那样,仅仅是一层近似透明的薄膜,而是由很多小格子构成的。这些小格子是细长的,两头比较尖,一排排的,排列得很整齐、很紧密。这些小格子叫做细胞。(板书课题)每一个小格子是一个细胞。
  细胞由四部分构成:周围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中间有细胞核,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是细胞质。细胞很小,用肉眼看不见,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大约放大了&&倍,一小片洋葱表皮由很多很多细胞构成。
  3.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1)课件出示一幅通过显微镜拍摄的叶的纵切照片。
  观察:指出哪些是细胞?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叶细胞的大小相同吗?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大?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小?
  (2)课件出示根的纵切图。
  观察: 这是一幅在显微镜下拍摄的根尖纵切的照片。根是由什么构成的?指出哪是根的细胞?
  根细胞的形状、大小相同吗?
  (3)观察茎的横切: 出示茎的横切图。
  观察:这是一幅在显微镜下拍摄的幼茎横切照片。这是茎的表皮部分,这是茎内的导管部分。
  茎是由什么构成的?指出哪是茎的细胞?茎的细胞形状、大小相同吗?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大?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小?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观察,我们知道植物的根、茎、叶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各部分的细胞有大有小,形状不尽相同。
  4.指导学生认识动物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1)出示投影片&&蝾螈的表皮细胞,蟾蜍的卵细胞,人的血细胞、骨细胞、口腔粘膜细胞和神经细胞。
  (2)讲解: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是两栖动物蝾螈的表皮细胞、蟾蜍的卵细胞,这是人的血细胞(红血球)、骨细胞、口腔粘膜细胞和位于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细胞。
  (3)观察:这6种细胞分别是什么样的?哪种细胞比较大
  (4)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可以知道人和动物的身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各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不同。
  5.总结关于细胞的知识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小单位。每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有生、有死,能生长、能繁殖,需要不断吸收营养,也要不断向外排出废物。
  有些低等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大部分生物由很多很多细胞构成。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与细胞有关系。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就是各部分的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如果人的某个部位的细胞大量坏死了,这个部位的机能就会丧失了。
  (三)自由活动
  制作细胞模型
  1. 小组活动。
  2. 展示交流作品。
  (四)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板书设计:
  细胞 构成 生物体
  (生长 繁殖 变化) 决定 细胞
  课后反思:
  本节课对于细胞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要会绘制细胞图,让学生弄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2.我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辛苦感悟亲情。活动准备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 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探究活动:我从哪里来?
  展示资料 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 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2. 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
  3. 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 分析 运用)
  4.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
  5. 总结过渡:
  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出示课件)&我做5 分钟的妈妈&。
  (三)自由活动:游戏体验 感受母亲的辛苦
  1. 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
  3. 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 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播放课件音乐)
  5. 学生说心声
  (四)拓展活动
  整理获取的资料,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板书设计;
  精子 搜集
  我从哪里来 受精卵 胚胎 婴儿 分析
  卵子 大约十个月 运用
  课后反思:
  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
  3.人的一生
  一、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自己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能选这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关注个人保健。
  三、活动准备
  准备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照片
  课前观察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身体特征,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过程
  1.探究人的一生身体发展变化特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人从小到大身体发展变化&的资料,有的同学
  还准备了上学以来的体检表。下面请你们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看看能从资料中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汇报:
  生1:我出生时才3.5千克,身长50厘米。我现在52千克,身高1.55米。我的体重增加了,身体也高了。
  生2:我通过比较体检表发现:我比上四年级时长高了,体重增加了3千克。
  师:除了身高和体重有变化之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方面的变化吗?
  生:我的脸上长出了小疙瘩,这叫&美丽青春痘&
  生:我妈妈说我说话的声音变粗了。
  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人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说男同学会长出喉结,也有的还没长出来。女同学不会长出喉结,也摸不到。
  师:同学们发现了很多人的身体的变化得特点。那么你认为人从小到老身体变化最明显的阶段有哪些?
  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变化大,从小学到初中变化大,人老了容易生病,身体变化也大。
  生:从让大人抱着到自己会走路,这个阶段变化也大。
  生:人退休以后,头发变白了,走路也慢了&&
  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和思考。人出生后,身体逐渐长大,直到长成健壮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体又会逐渐的衰老,直到死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道40岁)、渐衰期(40 到60岁)和衰老期(60 岁以后)等4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死亡是人一生必然经历的过程。(展示以上4个时期的图片)人的身体特征发育比较缓慢,相邻的两个阶段身体特征没有明显的界限。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比较长短因人而异。
  2.探究青春期身体变化特征
  同学们已经查阅了自己的体检表,从上面的数据你感觉到什么?(生略)是的,很多方面都说明同学们上学已来身体发生了变化。如果利用这些数据制成表格或图形,研究起来就会更明显。想试试吗?你想用怎样的方式研究呢?
  生:我们用统计表研究身高
  生:我们用条形码统计图研究身高
  生:我们用折线图研究体重
  请同学们先绘制图表,然后再观察图表,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在绘制图表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绘制并展示图表
  生: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我已经进入了青春期。
  是的,你们中间的一些同学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有些同学将要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都增长的很快,而且还有人会长出青春痘,男同学长喉结、长胡子等特征。
  3.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关系到以后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了给江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我们在青春期应该注意什么?
  生:应该加强体育锻炼、
  生:应当学习更多的知识
  生:要注意营养,保证足够的睡眠。
  生:不能光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食物应该多样化,并且不挑食。
  师:还要应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多和他人交流,多表现自己。
  生:不吸毒、不参加赌博
  生:不和坏人交朋友
  师:对,要注意学习法律知识,遵纪守法。
  4.自由活动
  同学们,想知道你为来的身体是什么样子吗?想知道更多的关于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知识吗?请同学们开展一个&预测20年后的我&的活动,有资料的同学也可以交流一下资料上的内容。
  学生进行自由活动
  5.拓展活动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收集资料,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的人的外形特征。可以写出研究报告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出一期专题研究。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很好,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逐渐意识到进入青春期应注意的地方,也有个别学生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参与讨论。
  4.我像谁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人体特征,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认真求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了解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知道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现象,为学习下一课遗传变异的秘密打下基础;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一张全家福照片
  2.教师事先收集全班同学及其父母的单身照片。
  3.有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肖像描述):请学生口头描述班级内同学的肖像特征,其他同学猜猜说的是谁,若能猜出来,则说明这位同学描述成功。通过这个游戏,能很快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描述时,为了能描述的具体形象,就要抓住同学的最主要的人体特征来描述,这样就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
  2.师:看来,我们每个人的长相都有各自的特征,在茫茫人海中,你的特征总是区别于其他人,(多媒体演示学生站队放学的情景,紧接着出现本班几位学生的镜头特写),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我像谁&)
  (二)探究活动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学生对镜观察自己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要仔细、全面。
  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要求叙述语言要连贯、有条理,用词恰当。
  结合学生的汇报师讲解:从具体特征看,有些人是直发,有些人是卷发;有些人是双眼皮,有些人是单眼皮;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没有耳垂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特征分成若干类,同时多媒体出示书25页的图,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特征的代号。
  小结:象这样如果人体之间的某一特征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就可以把它作为研究人体遗传现象的素材。
  多媒体出示课本的画面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图上四位同学的舌头和头发分别有什么不同。
  师发放事先收集的照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本班同学的父母(本组同学找其他组同学的父母照片)。在活动中,师适当参与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
  学生汇报活动结果,说出你们组是怎么找的,根据哪些特征找的。通过这个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经历了发现遗传的全部过程。面对如此丰富的素材,学生要想正确分离出班级内同学的父母,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比较,在头脑中就能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师进一步说明:早在公元 300-400年,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发现,凡是有亲缘关系的人一般都具有明显相似的特征,因此,人们把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的现象叫作遗传。
  讨论:人体哪些特征可以遗传?
  师:子女与父母长得一模一样吗?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照片,找一找班级内同学与其父母存在着哪些差异,最后师总结什么叫变异。
  2.指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学生观察各自带的全家福照片,分析自己的哪些特征是从父母那儿遗传来的?哪些特征和父母发生了变异?同时结合课前调查情况将结果填在课本27页的两个表格中。
  学生汇报结果。
  对以上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适时小结:遗传和变异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三)自由活动
  课件出示一组植物、动物图片:比较相同和不同
  1. 小组观察、比较。
  2. 交流观察发现。
  (四)拓展活动:
  1.课后查阅一些有关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资料。
  2.进一步整理并完善自己的《生命手册》
  课后反思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遗传和变异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又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他们渴望探究更多的秘密,学生通过主动查阅资料,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又可以为学习下一课遗传变异的秘密积累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 &? &? &? &? &? &? &? &? &? &? &?
哆啦A梦是一只来自未来世界的猫型机器人,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大雄解决困难。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进一个奇妙、充满想像力的世界...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