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县洙湖乡卫生院王仁义的手机号

>>> 查看文章:
天下第一家――江州义门陈氏综合介绍(图)
19:00:07&&作者:义门陈&&浏览次数:1360&&字体大小:【
天下第一家,江州义门陈
  天下第一家,江州义门陈
  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是发源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中国姓氏通书》誉为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1996年被世界吉尼斯记录所确认。
  唐宋时期江洲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名动朝野。后宋仁宗在文彦博等重臣上疏建议下,将义门陈人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县),分析大小291庄(另加43官庄共344庄)。从此,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据最新统计,当今义门陈姓人口达到4000多万。
  义门陈发源地: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
  义门陈开基始祖:陈旺
  义门陈基本概况
  义门陈氏即江右陈氏,是发源于江西德安县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公元832年,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因为当官而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宋嘉佑七年,出于抑制“义门陈”和封建统治的考虑,宋仁宗下旨让义门陈分庄天下。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年分家时,家长把全家人吃饭的大锅吊起来,砸下来后碎成多少片就分多少庄。最后,义门陈氏分为天下291庄,遍布全国。
  义门陈地理概况
  江州义门陈座落在风景秀美的庐山脚下,清波碧浪的鄱阳湖畔,古属江州辖地,祖祠现属德安县车桥镇境内。北与瑞昌市交界,西与武宁县接壤,南与永修县毗邻,素有“德安西大门”之称。地理分布为“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义门陈村发源宅居图
  义门陈起源发展
  义门陈氏创立后,到了宋初开宝年间,义门陈氏已发展到七百四十余人,到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人口增加到1470余口,短短二十余年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一倍。
  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宋仁宗诏封陈旺、陈机、陈感、陈蓝、陈青为晋国公、燕国公、许国公、吴国公、齐国公。并将《陈氏家法》收入国史馆,且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到嘉v七年(公元1062年)陈氏已达到3900余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家庭。唐僖宗李儇御诗《赞义门陈氏》:“金门宴罢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至道二年宋太宗御封“真良家”,次年又赠“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一联。宋朝裴愈题写了“天下第一家”匾额,因此世人皆称江州义门陈氏为“天下第一家”。宋太宗还御书“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一联,于其家百犬牢。《中华姓氏通书》称“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也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家族过于庞大,便给统治者带来了危机,文彦博、包拯等大臣建议分析居住,宋仁宗采纳了这一建议,以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风为由,于嘉v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派人监护分析。
  有趣的是,分析家产时竟是按照天子御赐的编号,把陈姓在郑州(今属河南)、潭州(湖南长沙)、黄州(湖北黄冈)、汉阳(湖北武汉)、安庆(今属安徽)、棣州(山东惠民)、松州(四川松潘)、泸州(今属四川)、光州(河南光山)、洪州(江西南昌)、舒州(安徽潜山)等地的产业,分为291份。
  又把德化(江西九江)、瑞昌(今属江西)、星子(今属江西)三县田分为27份,德安、建昌(江西奉新西南)的财产分为20份,这些均不在291份之内。
  义门陈氏后裔
  他们迁往居住的田多达290余处,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安徽、海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福建、湖南、广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市均有陈姓的足迹。若以县份计算,陈姓分布于125个县市中,其中自然是江西最多,占28个县市,最少的也有1个县。因为这些陈姓都从江州义门析出,因而各家门口都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各地又有天下陈氏出江州之说。
  据查,中国共产党的著名人物陈云、陈毅、陈赓,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陈果夫、国民党将领陈诚、中共早期著名领导人陈独秀等,都是江州义门陈氏分析到各地支派的后代。
  义门流芳 光辉成就
  义门陈氏自建庄至分析,跨两朝,历时三百三十二年,先后累受唐宋两朝数位帝王的亲笔敕赐旌表和诸多将相名流诗赋赞誉。
大唐御赐:义门陈氏
  义门陈唐朝旌表
  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御笔亲题“义门世家”,【逸田斋注】:或云“义门陈氏”。并赐一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从此,陈氏即把原常乐里永清村改为“义门”。
  唐昭宗李晔于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御笔亲题“旌表义门陈氏”,由此即定名为“义门陈”。今外地仍称车桥镇义门村为义门陈。
  南唐王李升【逸田斋注】:应为“李c”,下同。于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赐匾一块,上书“义门”二字,标揭门闾。至此,“义门陈氏”自陈旺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开基建庄至南唐李升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在唐共历时206年,先后受到三位帝王的旌表,后人有义门陈氏始于唐之说。
  义门陈宋朝旌表
  宋太宗赵匡义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7月15日御笔旌赐“忠孝世家”,又于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旌赐“真良家”和“义居人”,同年下昭将“义门家法”收藏于国史馆,并遣内侍裴愈赐御书三十三卷在义门敕建御书楼,将“真良家”三字悬挂门首。宋太宗又于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为义门亲题:
  真良家
  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
  祖宗遗下林泉汁,子孙相承孝义庐。
  原上n鸽常救难,庭前棠棣每添辉。
  疑川郡派传千古,芳振江南绍有虞。
  和“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的诗句以示赞颂。
  宋真宗赵恒赐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并于天禧四年(公元1011年)敕于旌表门外,筑高台丈许,亲题“旌表义门陈氏”六个大字。
  宋仁宗赵祯嘉v五年(公元1060年)追封义门陈氏五世祖陈旺、陈机、陈感、陈兰、陈青分别为晋国公、齐国公、吴国公、燕国公、许国公之谥号,又于嘉v七年(公元1062年)赠义门分庄一诗中写道:“江州久著义门庄,珠辉玉廊孰同行。蒂固根深谁与并,庄上分庄岁月长。谩夸诗礼追邹鲁,须信簪缨赛谢王。子孙各知道义范,永于舜德有重光。”
  时年义门陈氏建庄已历时331年,3900余人聚居合炊。
  由以上两朝帝王的诗联旌表中,可以断定“义门陈氏”是古代文明之典范,作为一个家族累受两朝历代帝王的旌表,可称中国古今之最。据史料记载,“义门陈氏”在宋仁宗时期处鼎盛时期,当时在义门陈氏忠义孝悌的感召下,江南人家平纠纷,净争讼,知礼仪,忠国家,呈现一派耕读升平的景象。因此,后人有“义门陈”盛于宋之说。
  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氏一家历代为官人数约400人,历受封赠42人,历代累计中举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在京高官30人。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的建筑有:义门正宅、御书楼、东佳书院、东臬祠(旺公祠)、太公堂、祖训堂、德星堂、大学院、接官厅、刑仗厅、太圣院、得胜楼、九里殿、永清祠、都察院、百犬牢、秋千院、望仙亭、嬉戏亭、真君祠、五祖碑、藏书楼、百柱堂、兰官、廨院、道院、义门、义酒坊、酒店、馈堂、公堂、鼓楼、洗米池、酒泉井、茶房、新迁祠、先祠、义碑,筮法亭及田庄、园林等三百多处。由此可见,“义门陈”当时,“楼阁连云延四方,旌旗映日紫气长,农夫耕种犹作赋,学子呤哦翰墨香”的繁荣景象。
义门陈古迹
  义门陈自然景观与古迹介绍
  1.金鸡山:在今义门村十一组对面,山上有金鸡石,传说此石曾有“金鸡报晓”之声。鸡头石块文革时砸毁滚到山下农田,一九九四年此石奇怪裸露,至今放在田埂上。
  2.凤凰井:在今磨溪乡尖山村的陈家,此井当年是特为路过行人解渴而掘,至今古井甘泉不涸,保存尚好。
  3.洗米池:面积亩余,在义门馈食堂对面,义仓左侧,池四周曾有石块垒起,今尚存。
  4.猫儿塘:在义门村十一组与三组的路边,约半亩之大。
  5.石门溪:在今邹桥乡石门村六组博阳河中段,河中有一小山,两侧河流。据说此河原流向义门附近,因有人居心不良,破坏义门风水,打狗淋血,将此山两侧打通,改变了河床流向,妄使义门衰落。
  6.班鸠坡:在今邹桥乡石门村八组,传说是义门陈人狩猎之地。
  7.天子地:在今邹桥乡付山村,传说当年义门陈在此祭祀上苍,期盼家庭更加兴旺,会有皇帝当朝,故称天子地。
  8.一字园:在今爱民乡岩泉村岩泉桂家后面的山腰,靠近付山煤矿,是东佳书院一处胜景。当年苏东坡游览东佳书院时,见东佳别墅旁有一花园,形式“壹”字,甚是美观,苏轼当即写了“一字园”三字。后建一庙,庙命名“一字园”,至今尚存。庙旁有一千年古樟,枝繁叶茂,庙下有瀑布飞流,甚为壮观。
  9.义峰山:原名义丰山,在今德安县城西侧,是当年宋太宗赵光义特赐义门陈的祖坟山。为德安八景之一,林木郁葱,山上现建有德安县博物馆,德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德安县电视塔等。
  10.陈家桥:在今德安县爱民乡泉水村,是去东佳书院必经之路,因有一溪,遇山洪瀑涨,就无法通行,义门陈人便在此做一桥,故称陈家桥。此桥尚存,现德白公路路过此处。
  11.义井:义门陈共凿井32口,统称义井,第一口井在艾草坪,(此井尚存),第二口井在洗米池旁(已被填埋),第三口井在大公堂下(现文史馆门口,尚存)。其它义井现已发现多处,大部分分布在正宅周围,有待挖掘。
  12.樟榆桥:现德安县邹桥乡堰头村,尚存。
  13.石崖桥:今磨溪乡五星村,尚存。
  14.状元桥:德安县城内,无存(台湾《西山陈氏族谱》有载)。
义门陈东佳书院位置分布
  义门陈氏古迹
  1、义门正宅:为义门陈始祖陈旺由庐山圣治峰迁居此地,原名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现义门村委会对面),后因人数剧增,逐渐扩建,先后建有诸子巷、火巷街、百柱堂等。
  2、诸子巷:又名“朱子巷”,为火巷街支街,通往百犬牢、洗米池、馈食堂等处,乾化二年岁除之日,置到黄忠辅田,当晚诸房诞生三十二男(也有说三十七男)。后把诸房产子之地命名为“诸子巷”。
  3、百柱堂:名广堂(议事厅),九梁十架,百柱落地,东依碑亭,南接火巷街口,前各三门,北连太公堂。墙基尚存。
  4、旺公祠:又名东皋祠,后梁开平元年(907)建,因在正宅之东,称东皋祠。现墙基仍在。
  5、公婆丘田:乾化二年(912)壬申岁除日,置到黄忠辅田,计三千八百余步。当晚诞生三十二男,后具登科第,仕宦荣显。因名其田曰:“公婆丘”,立为“义田”。
  6、击鼓楼:贞明年间位于义门正宅南山顶亭楼中,亭中放了一面大鼓,是义门陈击鼓传递信号的地方,后人也称此楼为击鼓楼。
  7、馈食堂:义门正宅东,大公塘(现文史馆下面水塘)以西。现义门村十一组所在地,义遗址部分已挖掘,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部分文物陈列于义门文史馆之中。
  8、大公堂:现义门祠堂及文史馆所在地,大公堂主要陈列义门陈先祖雕像,是当时义门陈氏祭祀先祖圣地。现仍存残墙一堵。四周古柏14棵,肥皂树1棵,门前古井常年清泉不涸。
  9、永清寺:位于今义门村七组原仓库之处,墙体仍存。
  10、旌表台:为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于唐光启二年(886)首建,位于正宅之南(改为农田)。因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884年)首旌义门,原名为常乐里艾草坪,从此以“义门”著称,是专为宣读皇帝诏书的仪式台,先后受到唐、宋七位皇帝的旌表,后扩建为一门、二门、三门。第一门两侧对联为“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横披“义门陈氏”,为李儇所赐。第二门两侧对联为“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横披“真良家”,为宋太宗赵光义所赐。第三门两侧对联为“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横披“义居人”为宋真宗赵恒所赐。旌表台是义门陈最壮观的建筑物。毁于明初兵燹,现遗迹无存。
  11、都蚕院:建于北宋初期,位于今浙江移民队处,原望迎亭旁,是养蚕缫丝,纺纱织布生产之所,遗迹于一九七0年浙江移民来此建村所毁。
  12、秋千院:建于北宋初,位于今磨溪乡尖山村杨家,距都蚕院约一华里,是纺墙基部份可寻。
  13、东佳书院:位于今爱民乡岩泉村岩前桂家,为陈崇于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所建。东佳书院鼎盛时期,有学生四百余人、庑房(即教室)30多间,开始只招收本族子弟,后对外开放,“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
  14、东佳别墅(一字园):为义门陈第五任家长陈衮所建,建于乾化二年(914年),当年大学士苏东坡游学东佳时留下的墨迹“一字园”三字还清晰可见。
  15、接官厅:接官厅共三处,义门老宅一处(望迎亭),是专供接待官宦、名流、学者之所,德安县城北门河边(现老林业局院内)一处。每处设专人接待。
  16、廨宇:为义门陈第七任家长陈鸿所建,位于今德安县义峰山(义丰山)脚下,廨宇专供接待吃住之所,即今之宾馆,毁于清。
  17、兰宫:为义门陈第十一任家长陈袭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所建,地点在今义门村十组花园之处,是专供来客游乐休闲之处,当地人至今称该处为花园兰宫,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火巷庄拆除,改做住房,现墙基可寻。
  18、刑杖所:为义门陈第十二任家长陈旭主家政时,于北宋至道三年(998年)所建,毁于元初。
  19、御书楼:为陈旭主家政时于北宋咸平元年(998年)所建,位于东佳书院内,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派内侍裴愈亲临义门,特赐御书三十三卷,并题下“天下第一家”现无存。
  20、五祖道院:为义门陈第十三任家长陈蕴主家政时,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所建,原址在今文史馆右侧。朝墙基仍存。
  21、百犬牢:为陈蕴于北宋庆历年间所建,地点在义门正宅东,馈食堂西,今义门十一组背山竹林,是专设犬舍之所,“百犬同槽,一犬不至,群犬不食”的奇观在史书、方志、谱牒中有大量记载。遗迹无存。
  22、寿安堂:陈蕴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所建,在今义门村十组的花园内,是专供老年人休闲玩乐场所。明初被毁,原址改建农房。
  23、九里殿:陈士尹,英勇抗金,屡战屡捷,是民族英雄岳飞部下名将,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战死沙场,高宗敕建九里殿来追祭抗金英雄陈士尹。原址在今义门十组马路边,尚存砖石瓦砾。
  24、贞节坊:义门陈后裔陈明轩之妻,割股疗夫,夫死后冰心守节,朝庭赐建贞节坊牌坊梁基石今尚存于德安县林泉乡小溪山村赤石堰陈家。
  25、义门铺:在今江西九江县狮子乡牌楼村。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所建,尚存。
  义门陈关于“百犬同牢 百犬同槽”
  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的“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传说,就是出自江州义门陈的一段佳话。
  义门陈礼义为先,孝道治家,满门重义尚德。久而久之,教化影响了牲畜。至唐昭宗庆历年间,家有七百四十余口,每日设广席,长幼依次坐而共食。蓄犬百条,共食一槽,一犬不至,诸犬皆不食。原来卧于紫扉旁,是一只老母犬,脚拐,眼瞎。每晚睡门楼之上,伴星斗,防匪人,尽其义也。老犬不至至,余犬皆不食。
  相传有一年,御驾亲临。带来100只肉包子,放在犬槽内,群犬呼而相聚,各衔一只包子于口中,但见一条白犬,独步槽前,口叼两只包子走了。圣上异之。遂率人尾随其后,至一柴扉旁,见有一拐脚黄犬席地而卧,白犬将肉包子丢了一个给黄犬,众犬方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啃动嘴里的包子,昭宗见状,圣心大悦,称道:真义犬也!
  古义门坊建有“百犬牢”。其门有一对联曰:“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百犬同牢是昔日义门坊的一个重要奇观。
  诗曰:百犬同牢佳话传,煌煌陈氏义当先。一门风范留青史,千载凭踪泪不堪。
  此宝地奉安大陈墩义门堂陈氏始祖及其后者共一十一位先祖灵柩。故宜铭勒表功,俾后人追思咏德者,知祖灵之存于斯也。家谱载一世祖名讳檀,字袭香,配方氏孺人。锦业陈墩,甚乐兹土。其兄弟五人:松、柏、槐、檀、梯。今檀公枝繁叶茂子孙逾三万之众,遍及苏北也。
  陈氏望族源远流长 虞舜后裔陈国姓旺
  颍川肇基义贯九江 御赐义门神州名扬
  吾祖勤勉志在八方 明朝中叶迁出郯乡
  松徙伊山柏居沭阳 槐漂皖中梯泊鲁庄
  吾祖檀公扎根湖荡 沐雨栉风屯垦开荒
  弘治二年始祖长往 山号水泣四顾彷徨
  筑墓刊石安葬南场 生气福德山高水长
  列祖列宗耕读图强 御鹰驷马忠义满堂
  自强不息千古流芳 厚德载物造福家邦
  共和卅七复耕种粮 列祖灵柩暂厝滩旁
  今择宝地奉安祖上 先祖恩德垂裕无疆
  瓜瓞绵远家风远扬 德泽子孙兴国安邦
  义门陈檀公十二世孙儒家叩撰
  义门陈氏
义门陈奉旨分庄圣旨图片
  义门陈分庄圣旨
  天下事久合必分,盛极必衰。义门陈家族在极盛之后,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家族、最恢宏的大分庄、大迁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帝颁旨并派官员监督分家的家族。据称,宋仁宗嘉v七年,文彦博、包拯、范师道等重臣向皇帝上疏,论陈家朝野太盛,宜令分析,以保全之。七月,仁宗皇帝亲旨,对义门陈氏实施大分析,将三千九百余人分为二百九十一庄,分迁全国七十二州郡一百四十四县。至1063年3月分析完毕。
  史载:“嘉v七年,钦奉仁宗皇帝圣旨,矜恤义门太盛,思保存之,乃于七月初三日,敕江州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官吕海、户曹穆恂、湖口镇巡检范彬众官,临门监户,分析至明年三月,议始定。以才继字行二百九十一人为分拈阄。自兹以降,大宗小宗星分棋布于诸府州县,而义门始割恩义,而异居焉。”
  义门陈这一“家崇孝悌之风,门尚敦睦之义”的样板家族,为何会被皇帝下旨分庄呢?一是封建王朝为了抑制义门陈氏“朝野太盛”,恐其危及朝廷统治;二是把义门陈氏作为封建家庭的样板分迁各处,教化天下,以维护其封建统治。
  而在此大分析之前,义门陈内部也曾分迁过部分人出去。《旌表聚散履历》载:庆历四年,“家长以食聚太多,义门地窄,诸庄粮供太远,扒遣一千四百口,往居属县庄舍就食。嘉v三年,众思时节归侍违远,聚会失期,似亏义气,告乞归宗。乃创小屋五百间,于东冲以处之。今之黄州庄回居院是也。”这些因吃饭都成问题而被迫迁居出去的人,哪想到“不安远离,俱归而聚之。时创小屋五百间处之。重义轻居,不以为陋,聚乐之情何如?”由此可见,当时义门陈家族众人,是多么想聚集一处,而不忍骨肉分离呀!
  谱载:“奉朝命大决,分期割离恩义,其星散四方,哀苦不堪情状,鬼神当为之诉泣,山川当为之愁蹙也。”修谱人“每阅谱至此,不觉酸鼻痛心。今修纂至此,犹难为之置笔。但消息盈虚者,天之道也;合散盛衰者,物之情也。天下之势,未有极盛而不反者。吾先人三千九百口同爨,可谓极盛。受帝命而分之,势所必至。是识其重而及反之者也。故能保合家声,散也犹聚也。其聚也,完太和于一家;其散也,布太和于天下。盖可散者势,不可散者心。故百世之下,能合子孙,萃涣散之势,共联结之心,其先人英风义气、契合神交,宜未蚀于天地间者!”从此之后,在近1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义门陈后裔繁衍迁徙,瓜瓞连绵,枝叶越来越多,遍布全国各地。“一家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这才有了“天下陈氏出义门”之说。
  为传承中国优秀民俗文化,江西德安成立了中华义门陈文化研究会,出版了《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江州义门陈文史画册》,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创刊了《中华义门陈》杂志,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摄制播放了电视专题片《义门传奇》。
  义门陈300多年的传奇佳话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宗族文化的一个闪光点,在中国家族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地位。弘扬其忠义之范、和谐之盛、文明之优、教育之先、风气之美和义传之广的精神,正是相关部门和陈姓宗族研究与挖掘的内容,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必将得到进一步继承与发扬。
  义门陈分庄方法
  宋仁宗下旨,决定将义门陈氏分析。对于“永不分离(梨)”的义门人来说,感情上是不好接受的。然而圣旨是不能抗的。家长们考虑两件事:一是分多少庄?二是到哪里去,怎么去?有人提议,把祖堂的一口大锅吊到义门祠堂的大梁上,让它自由落下,摔成几片就分成几庄。按这个办法操作的结果是,铁锅摔成大小291块,于是各持一片,分成291庄。监护分析的朝廷官员送来了全国通用的“地径”及各地行政手本,还有部分车马行杖。于是按御赐的“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和内部拟定九个字“成先迁、升仁悦、大通琉”依派拈阄分迁全国各地。
中华义门陈氏分庄纪念广场
  义门陈的后裔分庄与现分布情况介绍
  1.石塘庄:始迁祖汝先,始迁地江西安义县邻乡,
  现分布情况:江西新建县溪霞镇(陈名桃);江西安义万埠镇罗山村(陈大胜);江西安义石鼻向坊观舍(陈金堂);江西安义东阳镇徐埠村(陈龙安);江西新建昌邑乡八房(陈大勇);江西新建县金桥东和村(陈小峰);江西永修马口镇(陈学享)等。
  2.赤土官庄:始迁祖知成,始迁地江西高安市大成镇赤土村大田。
  现分布情况:江西新建溪霞镇(陈定保);江西奉新赤田镇石陈家(陈强);江西新建厚田象潭村(陈国林);江西新建生米镇安丰村(陈开禅);江西高安大城镇赤土村(陈鸿声);江西高安田南镇张家村(陈俊华);江西新建松湖乡铁湖村(陈卫国);河南宝丰县;河南汝宁府杨州平场关;湖北荆州市;江西宜春市袁州区(陈露霖);江西丰城市隍城镇;江西省瑞昌市白杨镇坊山村(陈先国);江西瑞昌市高丰镇(陈敬明);江西高安市田南乡大成村(陈水平);江西丰城市圳头乡(陈德);湖北阳新县枫林镇赤脚岭(陈);江西九江县官埠岭大田庄(陈和谱)等。湖南平江三阳镇(陈道周)。湖北荆州公安县(陈昌炎)。
  3.牛公庄:始迁祖汝悦,始迁地江西吉水县。
  现分布情况:湖北仙桃市(陈江发);湖北洪湖等。
  4.官溪庄:始迁祖公升,始迁地湖北咸宁安仁g溪邓埠。
  现分布情况:湖北咸宁市大畈村(陈和平)、咸安区双溪镇光埠镇(陈元成)、咸宁市嘉鱼县、湖北省江夏区、安徽省宿松县、湖南省临湘等。
  5.南桥庄:始迁祖继铭,始迁地江西都昌汪墩乡。
  现分布情况:陕西省商南县(陈从科);江西都昌汪墩乡(陈二九);江西都昌左里镇义门村(陈修寿);江西庐山区海会五里山(陈先慈);江西湖口武山镇(陈茂富);江西星子白鹿镇(陈作敏);江西九江新港河家咀;安徽宿松县,江西都昌北市(陈茂发)。
  6.果石庄:始迁祖思澄、思洪,始迁地湖北阳新洋港镇。
  现分布情况:江西新建石埠乡丰联村(陈建国);湖北阳新洋港镇(陈世明);湖北大冶市(陈德华);湖北阳新县(陈绪兰);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徐家店(陈从棵);湖北阳新龙港镇(陈绪巨);阳新韦源口镇(陈迪友);大冶香山(陈丙文);大冶市陈贵镇洋圹村;大冶市灵乡镇(陈树林);江西星子温泉(陈玉山);江西德安林泉乡(陈显荣);贵州大方县(陈裕瑞);湖北鄂州太和镇陈太村(陈焕文);江西瑞昌市三眼桥;江西瑞昌流庄乡三元村聂宝山(陈洪坤);江西瑞昌市夏畈镇陈家圈;四川省达州市双河口镇清水河村、白象赤村、青红林村、石桥磨刀溪(陈玉泽);四川大竹县长官坪(陈壁);四川完源县荆竹坎;安徽霍山县绪佛庵;湖北通山燕夏镇、通山洪港镇、通山新桥、通山城关。
  7.黄梅庄:始迁祖希悦,始迁地湖北省黄梅县。
  现分布情况:陕西商南县(陈从科);陕西长安府;湖北黄梅蔡山陈家壕(陈许生);湖北广济太平乡马干村;湖北黄梅苦竹乡(陈铁汉);湖北黄梅牛牧山村,江西德安县后田(陈广洪)
  8.黄安庄:始迁祖嘉琉,始迁地湖北红安。
  现分布情况:江西庐山区余家垅(陈帮宁、陈帮柱);江西九江县仁贵乡青皮坂;江西九江县芳兰湖蔡家咀。
  9.永宁庄:始迁祖端琉,始迁地湖南湘阳。
  现分布情况:江西吉安县;江西永新县。
  10.汀州庄:始迁祖参琉(魁),始迁于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
  现分布情况:广东信宜市石朱砂镇旺陂村(陈祖新);广东东莞辽步镇陈家埔(陈钜芬);福建上杭县(陈碧辉、陈丕显);广东丰顺县(陈留麟);四川邻水县西天乡(陈贤恩);广东平远县(陈友全);江西修水县四都镇五都村;广东省和平县林塞镇(陈乃权);福建德化三班镇;江西上犹县崇义县等;广东五华县;广东深圳宝安观澜、牛湖、松元厦;广东省兴宁市;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陈盛瑾)江西萍乡南坑(陈少林),江西奉新县仰山乡(陈发恪),修水县汪汪岗镇(陈三德),广东省梅县,台湾省苗粟(陈景云),香港(陈国纬)。
  11.赤崖庄:始迁祖延斯(延芝),始迁江西省吉安县东赤岩。
  现分布情况:江西省德安县聂桥(陈圣泉);
  12.永丰庄:始迁祖继钟,始迁于江西吉安永丰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县沙河街(陈新杠);江西庐山区海会镇(陈盛财);江西九江县新港杨家村;江西九江县蛟滩坂(十几处);湖北省公安县(陈昌炎)安徽省南陵县;
  13.马头庄:始迁祖宗迁,始迁地福建建瓯市。
  现分布情况:江西省瑞昌市湓城镇(陈瑞生);湖北黄梅;陕西白鹤县烂泥港大泥沟;湖北汉阳;湖北通山;湖北阳新;陕西山阳县大盆沟;江西瑞昌市芦塘镇马头村(陈世枨);
  14.亦冈庄:始迁祖宗成,始迁地江西新建大塘乡赤岸山。
  现分布情况:南昌湾里区余牟村(陈会仁);南昌湾里区招贤镇夏泽村(陈林根);江西新建金桥乡小桥村(陈大根);江西新建大塘乡观咀(陈以恭);江西南昌县南新乡芳州村(陈泰兴);江西星子县苏家档;江西浃江县;江西新建樵舍乡万坊村(陈可勇);江西新建望城幸福村(陈细金)。
  15.太平庄:始迁祖希先,始迁地江西彭泽太平镇邻波村。
  现分布情况:江西彭泽杨梓镇(陈荣汉);安徽黄山望江岭(陈耀南);安徽马鞍山;安徽太湖;江西湖口县流泗虾蟆桥;
  16.深坑庄:始迁祖延先,始迁地江西瑞昌深坑。
  现分布情况:湖北黄梅(陈长安);江西省瑞昌市乐山乡;湖北省武穴市西边菜园(陈新先);
  17.双陂庄:始迁祖汝仁,始迁地江西永修麻潭乡。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爱民乡潘坊(陈峰);江西聂桥镇聂桥村(陈真义);江西德安到高塘乡(陈真财);
  18.罗溪庄:始迁祖守成,始迁地江西奉新县干洲雇埠。(安义,靖安、奉新三县交界处)
  现分布情况:江西新建县长凌镇前进村(陈忠泰);湖北省江峡县;江西靖安县香田雇山(陈建华);江西南昌滕王阁(陈星文);江西德安聂桥(陈德星);安徽太湖县晋熙镇老陈湾(陈诗友);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符港彭律(陈尚凯);江西省永修县;江西省湖口县;江西省都昌县;江西省弋阳县;江西省德安县;江西省彭泽县;福建省建宁县北乡;
  19.马迹庄:始迁祖延辖,始迁地江西武宁鲁溪镇南冲。
  现分布情况: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来堡村(陈胜利);江西省瑞昌市南义镇(陈九生);江西武宁鲁溪镇南冲;湖北省通山县通阳镇石宕村(陈宗杰)。
  20.东源庄:始迁祖公仁,始迁地湖北省阳新富川。
  现分布情况:江西南昌县泾口乡(陈毛崽);湖北广济插箕垸、沙坑、盘圹等;湖北阳新县牌石;江西省瑞昌市马头镇;江西省瑞昌市夏坂镇;江西九江县太平宫;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大屋陈村(陈之欢);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黄圹村勒家(陈木根)。
  21.薪春庄:始迁祖守琉,始迁地湖北省蕲春县河口。
  现分布情况:湖北省靳春县檀林镇(陈其芬,陈重初);安徽太湖县罗介村(陈学彬);江西省星子县蓼南乡沙山村;湖北省蕲春向桥乡、桐梓乡、青石镇、武穴、八里湖农场等(陈维则);河南省新县东乡永山寨青山冲;湖北麻城;湖北黄梅(陈在旺);河南光山县吴家寨、塘新集等;安徽太湖县河口乡半街村;陕西省三阳县、贵州省赫章县双河镇(陈大章),四川省重庆市城口县后福乡双关村(陈学万);安徽省金寨县。
  22.乌石庄:始迁祖才先,始迁地江西黎川新城。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县林泉乡(陈良明);江西永修县虬津镇(陈善德);江西九江县岷山乡小阳(陈圣洪);湖北靳春檀林镇(陈吉承);
  23.河圹庄:始迁祖彦成,始迁地江西武宁县巾口乡泉村蒿港(蒿溪乡河塘)。
  现分布情况:江西靖安县三爪仑乡塘里村(陈家铭);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金谷乡(陈兴先);江西武宁县(陈启后);江西南昌县塘南乡柘村;江西修水县庙岭乡安峰村(陈开耕);江西修水县三都镇石歧村(陈远轮);江西省武宁县船滩镇;江西修水县三都、四都镇;浙江金华等;
  24.留市庄:始迁祖继钊,始迁地江西湖口县流芳乡。
  现分布情况:江西湖口县武山镇(陈建泉);安徽太湖县东郊四面坂;安徽望江县凤栖冲;安徽太湖县马龙桃花冲;安徽岳西县店前陈湾(陈家芳);陕西商阳县东乡银花铺;南京市玄武古楼二区;广东东莞市刘尾港;安徽太湖县徐桥下大石岭雀村(陈必田);
  25.寿宁庄:始迁祖延悦,始迁地福建寿宁县。
  现分布情况: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陈正元);
  26.上元庄:始迁祖继全,始迁地江苏南京江宁区。
  现分布情况:江西瑞金市武阳镇(陈世淳);江西南昌市(陈世家);河南郑州(陈大伟);河南省唐河县陈排湾(陈大伟);江西省德安县(陈玉龙);广西省桂林市(陈兆茂);
  27.尖山庄:始迁祖继迁,始迁地江西德安白水乡尖山。
  现分布情况:江西武宁县官莲乡(陈公耀);江西新建县南矶乡向阳村(陈凡彭、陈凡芸);江西星子县蛟塘乡;江西九江县东城坂;
  28.芳兰庄:始迁祖守仁,始迁地江西抚州市临川。
  现分布情况:江西星子县海会镇(陈维清);湖北天门市(陈忠遂);湖北汉川、京山、应城、洪湖、仙桃、湖南岳阳。
  29.汉川庄:始迁祖彦通,始迁地湖北汉川市田二河镇燕子湾。
  现分布情况:湖北汉川市田二河镇(陈汉甫);汉川高家嘴(陈德清)东岗嘴、南河、梧桐、应城陈塌、马鞍乡、分水播义、洪湖市徐桥村(陈汉升),湖北汉阳九真山(陈德光)、河南、广西等地。
  30.蒲圻庄:始迁祖宗升,始迁地湖北省赤壁市。
  现分布情况:湖北应城市(陈炳望,应城市陈河镇陈云芳,陈勇君);云南省永善县;湖北省嘉鱼县(陈锡周);
  31.崇阳庄:始迁祖知升,始迁地湖北崇阳县宏上。
  现分布情况:湖北赤壁市(陈钊冰);湖北崇阳县天城镇中津村(陈细兵);湖北荆州江陵沙岗镇(陈开德);湖北临利县(陈钊冰);湖北省蒲圻县(陈天才);湖北通城县(陈天才);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胡冲(陈爱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镇牌楼村(陈英峰);江西省武宁县平江乡罗洞村(陈继华)。
  32.陈家湖庄:始迁祖延赏,始迁地江西高安陈家湖。
  现分布情况:湖北荆州县(陈维天);江西省高安县独城镇文皇村太平陈(陈有家);
  33.神陂庄:始迁祖思悦,始迁地江西安义县新民乡乌溪村。
  现分布情况:江西安义县新民乡乌溪村(陈德林);
  34.西岗庄:始迁祖知大,始迁地浙江开化市。
  现分布情况:江西新建县石埠乡西岗村(陈咸亨);江西星子蓼花乡胜利村(陈仁寿);
  35.石桥庄:始迁祖继升,始迁地江西进贤县七里乡。
  现分布情况:江西南昌小兰邓埠(陈才金);湖北孝感市邹岗镇(陈满春);湖北麻城;湖北襄阳;湖北孝感洪乐乡龙村(陈学华);湖北汉阳;江西九江县西关;江西湖口县;江苏南京;湖北天门干驿镇、程越村(陈腊元),湖南省平江县三阳(陈其光)
  36.万载庄:始迁祖延圣,始迁地江西万载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宜春市万载县(陈曦芝);
  37.石乌庄:始迁祖公先,始迁地江西吉安永丰县竹牌门打鼓冲。
  现分布情况:江西省德安县邹桥乡付山(陈德友);湖北武穴市石佛寺官桥机车下村(陈学元);湖北武穴市石佛寺官司桥机车下村牛四下垸(陈保兴、陈永贵);江西德安车桥镇义门村(陈福俊)
  38.芜湖庄:始迁祖知琉,始迁地安徽芜湖。
  现分布情况:湖北武穴市(陈殿荣);湖北武穴官桥(陈国华);江西九江;湖北武穴石佛寺陈垸村(陈少文);湖北靳春县张旁陈广村(陈步云);湖北武穴市花桥镇陈巷村(陈立新);
  39.万福庄:始迁祖承成,始迁地江西永修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修水(陈芦根);江西德安(陈国民);江西星子蓼南古门;江西南昌;福建;陕西;河南;江西九江茶岭;江西瑞昌双桥;湖北黄冈;湖北黄梅;湖北武穴;江西临川;四川万县;江西省安义县;湖北咸宁;江西瑞昌
  40.土伏庄:始迁祖才琉,始迁地江西上犹县。
  现分布情况:陕西平湖;江西九江新合镇(陈足金);江西金鸡坡白水湖(陈尚炎);湖北黄梅县分路口;江西九江市五里乡;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莲花乡;
  41.龙潭庄:始迁祖延大,始迁地江西瑞昌市望仙乡。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湖西堡(陈宗礼)、江西省武宁县、江西省瑞昌市、江西德安塘山乡。
  42.株岭庄:始迁祖知先,始迁地江西九江县狮子乡。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蓝桥株岭(陈尚忠);江西星子县横塘石溪坂(陈作仁);江西九江县狮子乡牌楼村;江西九江狮子乡龙岗;湖北黄梅;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镇、罗坪乡、雁池乡、所街乡;桑植县白石乡;湖北鹤峰县铁炉镇、下坪乡留驾司村。
  43.火巷庄:始迁祖继通、继圭,始迁地江西德安车桥镇义门。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绿源坂;江西吉安;江西永丰;贵州;四川贯县;江西德安聂桥镇宝山郎昌坂(陈德松);江西德安邹桥马咀头(陈广福);江西九江市城子镇机头下(陈尚兰);江西南昌;湖北武穴龙坪镇;江西德安车桥镇白杨村(陈知柏);
  44.新喻庄:始迁祖延鼎,始迁地江西新余市对河陈村。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市庐山区;湖北广水市(陈方俊);山西大寨陈永贵是其后裔;
  45.黄墉庄:始迁祖守悦,始迁地江西高安市。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吴山大坂陈;江西德安樟树察家垅(陈圣富);江西瑞昌市洪岭华林岗(陈孔贞);安徽省望江县瓦西咀吉水汤;安徽省岳西县玛玉坳村花阳湾(陈华明);江西省九江县长洛源(陈维礼);
  46.赤湖庄:始迁祖希迁,始迁地江西瑞昌赤湖。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河东乡后田村(陈江起)
  47.清流庄:始迁祖汝径,始迁地今福建清流县。
  现分布情况:湖南浏阳金刚(陈宜战);湖南攸县;江西萍乡;湖南礼凌市;贵州铜仁县;云南省;
  48.石门庄:始迁祖知仁,始迁地江西德安磨溪新田。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磨溪新田(陈干杨);江西德安磨溪铺里陈(陈真宝);江西浮梁县;江西九江县马王坡;江西九江县下湖岭;
  49.火田庄:始迁祖希真,始迁地江西上饶铅山县汪二镇。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河东附城(陈义仁);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陈兴财)
  50.松慈庄:始迁祖守升,始迁地湖北松慈。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林泉大溪坂(陈德彬)
  51.泾县庄:始迁祖觉先,始迁地安徽省泾县(庐江)。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杨桥乡八一村(陈明云);浙江建德市管村(陈有汉)
  52.谢浦庄:始迁祖继琉,始迁地湖北黄岗。
  现分布情况:江西德安县城(陈少德);河南省商城县、光山县;
  53.大冶庄:始迁祖才大,始迁地湖北大冶市。
  现分布情况:湖北大冶市(陈绪明);湖北阳新县东源乡谷保村(陈新生)湖北咸宁高桥;
  54.丹阳庄:始迁祖继忱,始迁地江苏丹阳县。
  现分布情况:浙江温岭国泽(陈春方);江苏丹阳县(陈东)
  55.南昌庄:始迁祖思升、思昊带全家44人,始迁地南昌县铁树宫棉花街(现江西省南昌市万寿商城所在的棉花街)。
  现分布情况:湖北省石首市新厂镇万家r村(原称荆州府石首县北乡百家坊三易垸陈家庄。祠堂建于驼腰树(也称陀杨树)。陈先才);湖南邵阳市;四川成都市(陈毅元帅是其后裔);江西南昌蒋巷镇洲头村(陈义国)、江西进贤县架桥镇艾溪陈(陈同金)、江西南昌县塔城乡芳湖陈村(陈大蝉)。
  56.保昌庄:始迁祖汝优,始迁地广东南雄市。
  现分布情况:广东顺德市伦教镇;广东东莞市虎门北册(陈庆详)
  57.丰城庄:始迁祖运升。始迁于丰城市石滩。
  现分布情况:湖北黄梅;江西九江县城门乡;江西九江县新塘、新合;江西星子县;江西瑞昌洪山;江西丰城冯家河;南昌锣鼓岭;南昌县刘门洞;河南双城;湖北武穴市盘圹;江西丰城市拖船镇源汊村(陈新水);湖南攸县、湖南查陵、湖南常德、湖南长沙。
  58.东陂庄:始迁祖才仁,始迁于江西宜黄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市。
  59.石桥庄:始迁祖彦伟,始迁于江西南昌市筷子巷。
  现分布情况:江西永修河桥;湖北仙桃市;江西省都昌县芦溪乡名为西川村;湖北咸宁市九都油麻垅(陈巍)。
  60.虎溪庄:始迁祖宗悦,始迁于江西吉安。
  现分布情况:江西庐山东林寺(仅1人)陈顺武。
  61.德兴庄:始迁祖彦谦,始迁地江西德兴砺居。
  现分布情况:河南新县(陈良桃);江西九江县文桥村;河南光山县高陌店朱家寨西南陈湾(陈书法);浙江嘉兴县;江西上饶市;江西九江县新合镇(陈溪垅)。
  62.金溪庄:始迁祖才星,始迁于江西金溪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市前择邻;台湾。
  63.蟠塘庄:始迁祖延迁,始迁于湖北通城县蟠塘。
  现分布情况:江西武宁升平。
  64.回归庄:始迁祖公成,始迁于湖北浠水县关口镇蔡家桥,陈潭秋是其后裔。
  现分布情况:湖北鄂州(陈荣奇);湖北蕲春(陈拔翠);江西九江;湖北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村(陈银生);江西乐平市;湖北省浠水县巴铎镇王宿山陈村(陈森桥)。浠水县竹瓦镇柳树铺(陈阳华),安徽省金寨县(陈荣旭)、河南商城、湖北黄冈(陈明清)、湖北新州(陈华高)湖北罗田、安徽霍山县、湖北英山县、陕西省等。
  65.兴置庄:始迁祖延仁,始迁于湖北荆州市城区白马寺。
  66.礼宁庄:始迁祖彦君,始迁于湖北蕲春县。
  现分布情况:河南新县;江西九江周家岭;湖北黄梅孔垅镇。
  67.兰溪庄:始迁祖希远,始迁于湖北浠水县兰溪镇。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县谭家畈。
  68.麻城庄:始迁祖思一,始迁于湖北麻城白果。
  现分布情况:湖北孝感南区、大悟县宣化店镇丰店镇(现存陈氏祠堂,并保存有清朝石碑圣旨);河南光山;湖北麻城。
  69.自兴庄:始迁祖彦仁,始迁于浙江长兴县
  现分布情况:湖南来阳;湖南岳阳县英家湾陈玉安门(陈术);广东南雄;湖南省岳阳县柏祥乡旱草坪(陈捷平);湖南省岳阳县关王桥周陈屋(陈步求);湖南岳阳黄沙街镇大明荷塘(陈联军);湖南汨罗市三江乡陈家桥。
  70.崇德庄:始迁祖守华,始迁于浙江德清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彭泽,安徽怀宁。
  71.嘉兴庄:始迁祖继肃,始迁于浙江嘉兴市。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新圹乡青山村烂泥垅(陈尚焕)。
  72.江都庄:始迁祖希崇,始迁于江苏省江都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星子海会镇;江西星子白鹿镇。
  73.星子庄:始迁祖承悦,始迁于江西省星子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星子华林乡。
  74.新店庄:始迁祖希升,始迁于河南信阳市新店。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市;江西星子华林花桥;江西九江县夏家铺。
  75.永嘉庄:始迁祖守宗,始迁于浙江温州永嘉县上垅。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沙河毛桥(陈是金);江西九江县甘泉乡陈家壕;湖北黄梅赤王洲;江西瑞昌市;江西湖口县。
  76.太湖庄:始迁祖守通,始迁于安徽太湖县花亭。
  现分布情况:安徽太湖县(陈怀水)。
  77.汀州庄:始迁祖宗竞,始迁地福建宁化县。
  现分布情况:福建省长汀县,上杭,广东,四川等地。
  78.宝应庄:始迁祖泰迁,始迁地江苏杨州宝应。
  现分布情况:江苏泗洪县(陈斯问);
  79.宛溪庄:始迁祖公迁,始迁地安徽安庆太湖。
  现分布情况:江西万年县(陈有财);江西安义石鼻镇(陈金堂);安徽太湖罗溪乡乔岭村(陈光乔、陈光志);安徽桐城县宗洋镇(陈道林);安徽太湖县北中镇马安村(陈元和);陕西平利县;河南内乡县;河南浙川县;陕西石泉县;江西余干县江埠乡、大溪乡、洪家咀乡、三湖乡、康山乡、(陈国贤)。
  80.永新庄:始迁祖延又,始迁地江西永新胜业石陂。
  现分布情况:双溪田味(陈维天);
  81.柏山庄:始迁祖思大,始迁地湖北通山湄港北山(现通阳镇德船村)。
  现分布情况:鄂、陕、赣、湖等地;湖北通山湄港陈村(陈儒霖、陈旦松);江西武宁温汤镇、江西修水县、江西铜鼓县、陕西紫阳县、湖北崇阳县、湖北咸宁汀水桥(陈银苟)、湖南平江、湖南岳阳县等。
  82.归安庄:始迁祖承可,始迁地浙江湖洲归安。
  现分布情况:浙江湖洲归安(陈立夫、陈果夫);
  83.沙坊庄:始迁祖彦升,始迁地江西峡江县(今吉水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东乡邓家古源村;
  84.鄱阳西庄:始迁祖继镗,始迁地江西鄱阳县江右。
  现分布情况:江西石城县陈坊;福建邵武禾坪;福建建宁县陈源坊;江西广昌黄竹乡;江西南丰饶舍、洙湖、苦竹埠等地;安徽省太湖县九村畈(陈云龙);安徽省太湖县石井山陈家;湖南浏阳大瑶镇(陈仕国)。
  85.铜梁庄:始迁祖公长,始迁地江西九江(铜梁庄)。
  现分布情况:浙江常山县;江西抚州乐安县;江西抚州南丰县;
  86.广信庄:始迁祖知本,始迁地江西上饶市。
  现分布情况:福建建宁县高圳;上饶十都巴坞;浙江江山汪坞坑;浙江常山芳村;
  87.汉阳庄:始迁祖思通,始迁地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今蔡甸区)凤栖山南麓,陈昌浩是其后裔。
  现分布情况:安徽怀宁三桥坂;安徽潜山县天柱山下(陈三贵);安徽太湖天桥乡羊河村陈家墩(陈书祥、陈季平);安徽岳西县田头卿(陈水松);湖北汉阳蔡甸区L山街长新村(陈祖翱、陈笛波)。
  88.黄金山庄:始迁祖继铠、始迁地江西上饶市鄱阳县。
  现分布情况:安徽太湖寺十里山(陈声铠);陕西洛南;陕西山阳县;安徽太湖县花国乡陈家岗村(陈育良、陈幼平);安徽省岳西县店前镇雪罗山陈村(陈焱红);安徽省太湖县晋熙镇岔路村(陈显海);安徽太湖县寺前镇杨家村陈家组(陈进华、陈华鑫);
  89.光州庄:始迁祖公明,始迁地河南省潢川县(光山县)。
  现分布情况:河南光山县陈家集(陈土农、陈敦善);河南商城同井畈(陈家冕、陈宏福);河南光山县凉亭;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陈家洼(陈付时、陈万春);
  90.嘉鱼庄:始迁祖汝升,始迁地湖北咸宁嘉鱼县。
  现分布情况:湖北咸宁嘉鱼县炯墩乡下海尚陈村(陈土英);湖北省嘉鱼县汀泗镇三尚村(陈新纪);湖北崇阳花凉亭;湖北蕲春;
  91.鄂州庄:始迁祖延通,始迁地湖北省鄂州市。
  现分布情况:湖北省黄梅县新开镇六家咀(陈尚文);湖北省鄂州市;
  92.泰和庄:始迁祖承一,始迁地江西省泰和县。
  现分布情况:广东省增城市;江西省修水县清水岩乡岭下村;江西省修水县三都镇洋湖村(陈景志);江西省修水县四都镇岭下村王石源;
  93.曲江庄:始迁祖希儒,始迁地广东省曲江市下桥。
  现分布情况:湖北省黄梅县陶家墩廖家];江西省丰城县;江西省兴国县张家;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河花池。
  94.新化庄:始迁祖才典,始迁地湖南邵阳新化。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县黄老门乡通田村;江西九江县岷山乡花盘村;湖北广济马兰坂;江西瑞昌王家烈;
  95.石塘庄:始迁祖汝隆,始迁地江西安义县。
  现分布情况:湖北黄梅县;江西九江县黄老门团山;江西星子县;湖北黄梅小溪镇、团洲、严洲;湖北黄梅濯港镇;江西省景德镇市鹅湖区;江西九江县沙河陈家楼;湖北黄梅新开横河品村;湖北武穴龙坪新州村;
  96.赤山庄:始迁祖汝通,始迁地安徽霍山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新圹乡(陈尚勤);江西九江县港口镇;湖北黄梅县月都汪家庙;
  97.永兴庄:始迁祖思成,始迁地江西兴国县富川果流松江。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县新港镇舒家仑村(陈生金、陈生广);
  98.三角庄:始迁祖彦琉,始迁地广东梅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修水县庙岭乡安峰村;江苏徐州;江苏丹阳;
  99.富阳庄(兴国庄):始迁祖名思迁,始迁地山东肥城富阳县、又云江西兴国县。
  现分布情况:有世系,有人不知何地。
  100.望江庄:始迁祖宗通,始迁地安徽省望江县鸡呜河畔。
  现分布情况:湖北浠水县鸡呜河镇(陈登州);湖北省浠水县蔡家河镇洗马畈乡、丁司乡(陈文英);湖北英山县南河城关;湖北蕲春县西河驿;陕西省镇安县结子乡水碓沟;浙江省长兴县水口镇;安徽霍山县安家河道土乡;安徽金寨黄泯坂、银沙畈等;
  101、行塘庄:始迁祖公琉,始迁地湖北省黄梅县。
  现分布情况:湖北黄梅县(陈壬青);
  102、怀宁庄:始迁祖汝心,始迁地安徽潜山里。
  现分布情况:安徽安庆市(陈长业);湖北黄梅县杉木桥村;
  103、原政庄:始迁祖知悦,始迁地湖北省广济(武穴市)。
  现分布情况:湖北黄梅县亭前;湖北黄梅县王祖镇坪山陈胜驿村(陈柏州);
  104、城子驿:始迁祖继庄,始迁地江西九江县城子镇。
  现分布情况:江西省九江县城子镇(陈新稳);
  105、东垄庄:始迁祖知迁,始迁地江西九江县白鹤乡。
  现分布情况:江西九江县石塘;江西九江县郑家山;湖北武昌;湖北黄梅县谢家镇;湖北黄梅胡家营;
  106、宿松庄:始迁祖公通,始迁地安徽宿松县。
  现分布情况:湖北咸宁;湖北蕲春;湖北广水;安徽宿松;江西九江;湖北黄梅;陕西平利线河;德安车桥义门村八队。
  107、南丰庄:始迁祖尧则,始迁地江西省永修县(建昌府)。
  现分布情况:安徽怀宁有其后裔;
  108、萍乡庄:始迁祖继大,始迁地江西省萍乡市安源。
  现分布情况:江西武宁县鲁溪镇;
  109、建宁庄:始迁祖延正,始迁地福建省建宁县。
  现分布情况:江西省铅山县虹桥;
  110、黄陂庄:始迁祖知通,始迁地湖北黄陂仓埠。
  现分布情况:湖北应城县;
  111、平塘庄:始迁祖思先,始迁地安徽东元县平塘。
  现分布情况:湖南平江;
  112、攸宁庄:始迁祖守大,始迁地安徽攸宁县临溪。
  现分布情况:江西宜丰县;
  113、贵溪庄:始迁祖适甫,始迁地江西贵溪。
  现分布情况:江西贵溪浜江乡,柏里村,小乌陈村(陈雨生);
  114、戈阳庄:始迁祖希诅,始迁地江西弋阳。
  现分布情况:
  115、枫村庄:始迁祖才悦,始迁地江西贵溪市鸿塘镇枫林村。
  现分布情况:江西贵溪市鸿塘镇枫林村、戈阳圭峰镇长湖村(陈火根);
  116、罗田庄:始迁祖光大、先大,始迁湖北省罗田县平湖邮亭寺。
  现分布情况:湖北罗田县九资湖镇(陈元定、陈世文、陈庆行),罗田县胜利镇(陈玉庭),罗田县河铺镇(陈从禄),安徽省金寨县吴店镇(陈世祥),河南省商城县(陈从富),罗田县凤山镇(陈建新),四川、云南、江苏等地。
  117、长泰庄:始迁祖彦悦,始迁地福建漳州长泰县。
  现分布情况:德安县邹桥乡马咀头(陈广金)
  118、太源庄:始迁祖承先,始迁地江西赣州市滨江镇或浙江富阳。
  现分布情况:江西省丰城市拖船镇缓澹ǔ露ǜ
  119、新城庄:始迁地河北新城县(待考)。
  现分布情况:江西丰城县剑南街办I棚社区邑东陈(陈水泉)。
  120、龙峰庄:始迁祖宗大,始迁地江西省修水县源口镇。
  现分布情况:江西省修水县溪口镇咀上村(陈儒刚),江西省分宜县。
  江州义门陈氏综合简况:
  义门陈氏即江州陈氏,是发源于江西德安县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公元731年,江州陈氏先祖定居庐山之麓,公元832年,始祖陈旺因官置产到德安,开启了家族兴旺的大幕。从731年起,这个家族延续了332年不分家的历史,合居一处的家人达到3900多人,和谐相处,井井有条。
  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江州陈氏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宋嘉佑七年,出于抑制江州陈氏和封建统治的考虑,宋仁宗下旨让江州陈氏分庄天下。当年分家时,家长把全家人吃饭的大锅吊起来,砸下来后碎成多少片就分多少庄。最后江州陈氏分为天下291庄,遍布全国。
  江州义门陈氏,创造了十五代、3978口、历时三百三十二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击鼓传餐、百犬同槽、孝义传世、耕读传家、家无私财、族产共有、人无贵贱、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和谐相处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和谐团结最紧密的大家庭。唐僖宗李儇于公元884年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宋朝多次旌表,帝王将相名流纷纷题词赋诗。内待裴愈奉旨赐书并题词曰:天下第一家。后宋仁宗以弘扬孝义为由下旨分家。《中国姓氏通书》誉为: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1996年,被世界吉尼斯记录所确认。
  义门陈氏即江右陈氏,是发源于江西德安县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公元832年,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因
  义门陈义门陈图册为当官而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宋嘉佑七年,出于抑制“义门陈”和封建统治的考虑,宋仁宗下旨让义门陈分庄天下。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年分家时,家长把全家人吃饭的大锅吊起来,砸下来后碎成多少片就分多少庄。最后,义门陈氏分为天下291庄,遍布全国。
义门陈氏分庄纪念广场
  义门陈地理概况
  江州义门陈座落在风景秀美的庐山脚下,清波碧浪的鄱阳湖畔,古属江州辖地,现属德安县车桥镇境内。北与瑞昌市交界,西与武宁县接壤,南与永修县毗邻,素有“德安西大门”之称。地理分布为“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义门陈氏开基始祖陈旺
  义门陈氏开基祖乃陈旺公,字天相,系陈朝宣帝第六子之五世孙。其兄兼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初官江州。因兼升官另任,陈旺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四月,迁至江西九江郡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开创基业。为义门陈肇基祖。宋封晋国公。陈旺寿终81岁,葬于义门东臬岭龙池山(今旺公山)。
  陈旺自开基以来,以勤俭耕读传家,孝义相处,建书堂(东佳书院前身),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使义门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义风蔚然而日益昌盛,为义门陈氏后来聚居数千口,合炊几百年奠定了文明的良基,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典型的、罕见的封建家庭组织。
  江州义门陈风景区
  江州义门陈座落在风景秀美的庐山脚下,清波碧浪的鄱阳湖畔,古属江州辖地,现属德安县车桥镇境内。北与瑞昌市交界,西与武宁县接壤,南与永修县毗邻,素有“德安西大门”之称。地理分布为“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江州义门陈氏自始祖陈旺开基以来,以忠孝节义为本,勤俭耕读传家,建书堂(东佳书院前身),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义风蔚然而日益昌盛。
  义门陈重视教育、崇尚仁义、追求大同、团结和谐。“江州义门陈”这个家庭创造了十五代、三千九百余口、历时三百三十二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击鼓传餐、百犬同槽、孝义传世、耕读传家、家无私财、族产共有、人无贵贱、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和谐相处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和谐团结最紧密的大家庭。义门陈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演绎出一个真实的桃花源仙境,实践了孔圣儒家思想精华的大同世界、构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古代和谐社会,成为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历史典范。
  义门陈文史馆:江洲义门陈文史馆展出了数百件在义门陈旧址出土的生产、生活用品和宋代砖、瓦、陈氏宗谱等实物。
  义门陈森林公园:义门陈森林公园位于德安县邹桥乡、车桥镇,总面积1050公顷,其中山林面积740公顷,森林覆盖率71%。活立木蓄积量18万立方米,毛竹15万株。此处的箭楼峰为全县最高峰,海拔630米,驾驭众山之间,森林公园集自然美景于一体,以奇丽多姿的峰、寺、溪、谷、湖和古朴自然的天然森林著称。绿树、翠竹、古寺、怪石、熔洞无不显露幽、秀、美的风姿。公园的森林植被茂盛,品种繁多,自然景观丰富,环境质量优越。
  义门东塘河畲族自然村:该村是集生活和旅游为一体的休憩型景区,景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村民生活区,畲族小楼与小洋房相映成趣;二是休闲娱乐区,建有畲族民俗展览馆、畲族特色门楼、民俗亭、畲族风情0、情侣栅等;二是农业观光区,建有苗木、花卉园圃100余亩,食用菌生产基地,花果四季飘香,游客可亲自参加田园劳动,采摘瓜果蔬菜,自烹自食,尽享田园风光和农家乐趣。
  东佳书院:东佳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它比白鹿洞学馆至少早半个世纪。据中国古代书院史之研究,江西?园捕咽樘么戳⒂谔屏湍?公元889年)前,发展到宋,成为江南著名的书院,所藏书、帖“号天下第一”(文德翼《求是堂集》)。
  湖塘水库:面积4000亩的湖塘水库风光秀美,人说是德安“千岛湖”。
  湖塘水库湖岛相望,山水一色,遍布群山的溶洞洞中套洞,奇妙独特。
  德安县加大义门陈文化旅游建设力度,在原有文史馆基础上多方筹资1亿元建设义门陈分庄纪念广场,其中由各地陈氏后裔投资兴建的200多个分庄纪念碑亭成为最大的文化亮点。
文章关键字:
文章类别:本站整理&&&【】&&【】&&【】&&【】&&【】&&【】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陈氏陈屋栏目
本站最新文章
<font color="#15-12-7
<font color="#15-12-7
<font color="#15-12-7
<font color="#15-12-7
<font color="#15-11-28
<font color="#15-11-28
<font color="#15-11-28
<font color="#15-11-28
本站文章排行
<font color="#594
<font color="#972
<font color="#644
<font color="#086
<font color="#142
<font color="#784
<font color="#01
<font color="#45
本站推荐文章
<font color="#12-7-11
<font color="#15-1-29
<font color="#13-9-30
<font color="#14-7-19
<font color="#15-7-12
<font color="#15-7-7
<font color="#15-7-7
<font color="#14-7-11
文章最新评论
<font color="#15-4-17
<font color="#15-4-11
<font color="#15-4-7
<font color="#15-4-7
<font color="#15-4-6
<font color="#15-4-6
<font color="#15-4-6
<font color="#15-3-28
|||||||||||||
&&本站QQ:&&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陈屋村&&Email:&&陈屋村QQ群: &&义门陈氏QQ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浏览器 最佳分辨率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蔡县文楼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