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意外怀孕,二胎怀孕男宝女宝区别,父亲对是否生育有话语权么

关于计划生育新政策“夫妻一方单独”可生二胎的问题。我的情况是:父亲在我幼年时意外死忙,我有一哥哥不_百度宝宝知道分享到: 今日看点关闭{maxcms:footplay}中国人口数据地震即将爆发 —足以摧毁整个计划生育体系_整形8848在线论坛-
中国人口数据地震即将爆发 —足以摧毁整个计划生育体系
作者:中山水寒 发布日期: 05:25:00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23:25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26:08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0:33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2:06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2:27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2:56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3:28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3:50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4:28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4:57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5:28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5:49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7:01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38:41
作者:黑石转轮王 回复时间: 06:44:16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45:55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49:30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52:53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6:59:45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7:00:31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7:01:19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7:56:32
作者:内衣下摸酥胸 回复时间: 08:28:47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8:44:54
作者:浮世爵爷 回复时间: 08:59:55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9:08:34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9:32:20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9:38:41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09:44:07
作者:dwwqd2012 回复时间: 09:58:34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10:00:03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10:19:25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10:22:10
作者:win128 回复时间: 10:22:23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10:24:17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10:30:49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10:32:31
作者:半梦半醒251 回复时间: 10:33:57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10:38:01
作者:难得浮生闲 回复时间: 10:38:57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10:41:40
作者:羽芙 回复时间: 10:55:46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11:01:03
作者:羽芙 回复时间: 11:01:14
作者:羽芙 回复时间: 11:10:32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11:15:36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14:11:17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15:29:08
作者:靖国神射 回复时间: 17:54:14
作者:留住青山2011 回复时间: 18:36:22
作者:郁郁芊芊 回复时间: 20:16:16
作者:青天常在中国 回复时间: 20:39:19
作者:芝城公民 回复时间: 20:54:13
作者:西瓜国 回复时间: 21:15:53
作者:liangxin818 回复时间: 21:30:53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2:24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4:07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5:11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5:48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6:52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7:43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8:34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9:10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09:53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10:27
作者:ppc1199 回复时间: 23:12:45
作者:q1937 回复时间: 23:12:55
作者:唯楼主不看 回复时间: 23:20:52
作者:唯楼主不看 回复时间: 23:22:33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08:57:53
作者:uzhang2010 回复时间: 09:41:42
作者:野蛮游 回复时间: 10:03:47
作者:卢江苏明 回复时间: 10:08:09
作者:卢江苏明 回复时间: 10:08:48
作者:世外桃源太湖阳山 回复时间: 10:20:20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10:28:10
作者:所得是沾衣 回复时间: 10:28:58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11:16:19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14:37:36
作者:深山之巫 回复时间: 14:37:37
作者:jlf007bbs 回复时间: 16:11:05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16:21:12
作者:syx199881 回复时间: 19:20:14
作者:syx199881 回复时间: 19:22:13
作者:上网易 回复时间: 19:26:33
作者:huangzhenhua1234 回复时间: 19:35:58
作者:范无进 回复时间: 21:17:34
作者:中山水寒V 回复时间: 21:29:15
作者:西风凛冽 回复时间: 21:34:18
作者:yiyiyi2 回复时间: 21:55:05
作者:真人真话不容易 回复时间: 23:35:42
作者:中山水寒 回复时间: 23:51:03
作者:bao781029 回复时间: 00:03: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整形8848在线咨询生二胎,先保证?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生二胎,先保证?   单独二胎放开后,不少已有“大宝”的年轻夫妻,开始考虑生个二宝。但这“二宝”真不是想生就能生。近日,网友“滴答”在网上晒出自己和老公写的《保证书》,向女儿保证,永远第一喜欢“大宝”,这才得到了“大宝”的允许。此前,还有孩子以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的新闻。由此看来,生不生二胎是个问题,但“二胎保证书”背后暴露出的孩子的教育更是问题。   准备说   生还是不生,不是一个问题   国家卫计委宣布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已一年。近日,国家卫计委确认,这一政策逐步放开以来,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胎申请,与此前官方提出的每年约200万对夫妻提交申请的预期差距较大。   想想也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好处多多。可是,对单个家庭来说,却远没有那么简单。养育孩子不断上涨的经济压力,加上社会观念的变化,年轻夫妻更加重视自我价值和生活质量,也使得人们在选择养育两个孩子时,无疑会更加慎重。   生还是不生,对一般家庭来说,确实是个问题。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除了经济上能否负担之外,还有精力能否顾得过来,生活质量会否受到影响等诸多因素,至于大宝的反对,可能之前还并未引起许多计划生二胎家庭的重视。   可以说,横亘在生二胎家庭面前的难题很多,关键要做足准备,才能见招拆招,一一化解。有经济压力者,如果不愿意降低育儿标准,肯定是自寻烦恼,还是量力而为,算好经济账,在生育前做好准备;如果正值事业上升期,也许生二胎的时机就要重新考量了,毕竟多一个孩子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要考虑有没有足够的帮手;如果家里真有逼父母写保证书的大宝,就需要做好疏导和教育工作了。   大宝的焦虑可以理解,关键看父母怎么化解。其实生二胎也是一个对大宝进行家庭和爱的教育的良好机会,可以让一直独占家中资源和话语权的孩子明白亲情和分享的含义。   当然,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解决不了,还是不要纠结了的好,独生子女也有独生子女的好处。事实上,在没有计生政策约束的美欧等国,独生子女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欢迎。英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过去十年增长12%。目前英国独生子女家庭比例为47%,有专家预计,到2022年超半数英国家庭选择一个孩。德国当代不少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一个孩子的家庭丝毫不逊色于两个孩子的家庭,甚至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要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更有优势。因为,独生子女从小得到足够多的关注,不仅更自信,而且他们从小在家里拥有话语权,喜欢讨论和发言,进入职场后,也常常担任领导职务。   可见,单独二孩,生还是不生,其实不是问题,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   (乐水)   教育说   “小皇帝”式教育,何时休?   如果二胎保证书只是个段子,估计不少人看完后会莞尔一笑,当意识它是个活生生的案例时,很多问题就不能“一笑而过”了。联想到前不久的13岁女孩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心里不觉有些发毛。须强调,这些比较极端的行为肯定都是小概率的偶然事件,但从中却可看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多少出了点问题。   一个13岁的孩子,肯定不能理解“母亲含泪终止妊娠”的痛楚,如同这则新闻中女儿不可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一样。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很多家庭“再要一个”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老大找个伴儿,缓解独生子女成长“无人陪伴”的焦虑。可父母的良苦用心,换来的竟是孩子以死相逼、写保证书式的回应,此等黑色幽默的背后,站着一个失败的下一代教育。   小孩子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是非对错傻傻分不清,做出点“毁三观”的事儿,多少可以理解。但大人们的教育方式恐怕有必要集体反思一下:为何再生一个会让“老大”如此生气?生气嘛,哭个鼻子也就罢了,孩子为何动辄用逼父母写保证书、逃学、离家出走、割腕甚至是跳楼等极端方式?   说直白点,都是大人们给“惯”的。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很多家庭对小孩万般宠爱,事事顺其心,时时如其意,小孩子稍有不爽,大人们万般赔不是,孩子爽或不爽成了大人们做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真正的价值准则、对错标准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长此以往,“小皇帝”“小公主”一个接一个出现,“亮瞎眼”的事情也一起接一起发生。   更糟糕的是,这种“任性”的娇宠溺爱也延续到了学校。由于家家只有一个孩子,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去学校时,也是千交代万嘱咐,当小孩子性情走偏、生活学习习惯不良时,教师想纠正也战战兢兢,生怕“惹毛”了家长。当前有些老师不知道如何去纠偏,在“大宝”们如何与弟弟妹妹共处上,学校教育也没好这方面的引导。   二胎保证书和逼母弃二胎,如此“争宠”“占宠”的情节,本是《甄执飞喜庞械南仿耄圆挥Τ鱿衷谥挥屑杆昊蚴杆甑暮⒆由砩希辉凇坝涝兜谝幌不段壹掖蟊Α钡谋Vな楹笮聪隆翱梢浴保欠菘膳碌陌云膊桓梦⒆佑涤小?上У氖牵谀绨浇逃嘀螅庋摹俺晒背鱿植⒉怀銎妫收呦M谌缁岬囊黄裥曛校芭踉谑掷锱碌袅耍谧炖锱禄恕敝嗟慕逃砟钅芗笆钡玫蕉糁啤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窥见其长大后作风、习惯的窗口,应从小就加强引导培养。父母如果真的爱大宝,应该让他养成好习惯,拥有好品行,懂得包容接纳,而不是任其耍性子、走极端。一味地对“小皇帝”“小格格”娇宠溺爱,真是NO ZUO NO DIE,WHY YOU TRY?   (唐金凤)   资源说   “生得起养不起”呼唤公共资源扩容   尽管单独二孩已经放开,但“婴儿潮”仍没到来。对于不少家长来说,生不生第二个小孩,不仅是个人意愿问题,还关系到养不养得起的问题。二孩到来,必然给社会资源带来压力。更多的孩子意味着更多的竞争,必然推高有限公共资源的价格。虽然不少专家学者建言政府要及时做好硬件准备,避免“僧多粥少”。然而,教育、医疗、住房等能否及时扩容,不少民众仍心存疑虑,“生得起养不起”是不少家长的心声。   生一个孩子成本有多高?日前,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根据对上海市徐汇区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父母养大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万元。对于现在被房子、车子、父母养老压得透不过气的青年人,一个健康孩子的成本真有点吃不消,更不用说孩子成长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待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先不谈精神压力,看看物质压力:孩子还没呱呱落地,备孕、孕期营养、检查费、住院费等纷至沓来,孩子出生后,奶粉、尿片、婴儿车等也是水涨船高。更令人抓狂的是,攀比心理已经在不少父母心中蔚然成风。别人的娃都喝国外奶粉,你还好意思喝着国产的吗?别的娃有高景观、超避震的婴儿车,你的娃怎能屈于简陋的小车内……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各种攀比,推高了养娃成本,作为父母“亚历山大。   往后想想更可怕,孩子上学要参加各类早教班、培训班、特长班……光是不菲的学费支出就让人抓狂,更别谈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而由于目前我国的公共资源相对紧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非常珍贵,能否让自己的孩子“分得一杯羹”是无数家长日夜牵挂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早早到来的忧患意识让家长们抢“学位房”、上重点学校、学舞蹈音乐等,“养娃”之路格外焦灼。   从管理者的角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一句“生得起养不起”,不仅道出了民众想生而不敢生的无奈,也道出了对公共资源扩容的呼唤。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教育资源实现均衡,优质教育不再遥不可及,附加在房子上的价格也会消失,孩子的医疗有了保障,食品安全不再有问题,奶粉、零食均可以信赖国产,价格也回归理性,如此,再也不会有“生得起养不起”的烦恼,相信会有更多单独家庭选择二胎,我国的人口结构将会更加合理。(陈小雁)   心声   一个独生子女的二胎观   每当我在公车上、地铁里听到熊孩子们嚎啕大哭,上蹿下跳,父母又束手无策的时候,我就会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生孩子?父母问都没问过孩子本人又有什么权利把孩子带来这个世界?   生娃能养儿防老,生二胎又能让大娃不再孤单……这些都对。但是,你们问过大娃意见吗?哪怕要承受被拍砖的风险我也得说说,作为资深独生子女,本身就是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由此说开,家里多一个人,难道不该大家举手投票吗?只有这样,才符合现代人追求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啊。毕竟,你们生二孩不能问小宝意见,那总可以问问我的意见吧?   特别是当下一些八零后夫妇,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巨婴,生完大娃完成了人生大任务之后,看到当下有政策支持,就打铁趁热赶紧抓住政策喝头啖汤,计划生二胎。但是,大娃的心理感受有被顾及到呢?打从娘胎出来,大娃就一直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在家庭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而一起成长的同学、伙伴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同样重视隐私、重视个人空间。可一旦弟弟妹妹出生,这一切独立空间都会被另一个突如其来诞生的生命所打破。孩子是最敏感的,她能够感觉到你对她的爱明显不如以前多。尤其是在一些忽略家庭教育、忽视孩子心理活动的家庭内,贸贸然多生个小朋友,分薄了大娃日常所得到的照顾和关怀,很容易让尚处在心智不成熟阶段的大娃受创。对大娃的成长是一个极其不利的过程。   而且,很多八十后白领事业刚刚起步,人生买第一套房子都是双方父母左拼右凑才攒够首付,生活本来就紧巴巴,生了大娃之后孩子的教育经费、房贷、保险各种费用尚未厘清,就生下二胎,经济压力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而孩子生出来后,又要继续疲于奔命赚钱养家,留下大小二娃给四个老人带。   其实吧,作为大娃始终只有表达权,生还是不生是否尊重大娃,选择权依然在父母手中,只能且行且珍惜。再看看给大娃写保证书的这对父母,其实保证书也不存在法律效力,也许这对父母未必真要给大娃什么实实在在的承诺,这份保证书更像小孩子手中的一颗大白兔奶糖,大人哄哄小孩子,不过是一个玩笑罢了,看客又何必较真。   (雅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契约式”二胎呼唤家庭伦理重构
| 作者:封寿炎
  ■封寿炎  最近有两则引发热议的媒体报道,一则,一位13岁的小女孩以自杀相威胁,逼迫其母亲放弃生育二胎; 另一则,父母在生育二胎前写下《保证书》,承诺“永远第一喜欢大宝”,才得到八岁半女儿“可以”的批准。从媒体上相关的评议来看,类似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从百年前封建家长的说一不二,到百年后小女孩逼迫母亲堕胎,中国普通家庭的性质、成员关系和伦理观念经历了巨大嬗变。诸多纷繁复杂的变迁之中,其实蕴含着一条相对明朗的线索,那就是家庭重心不断向后辈转移,从祖辈转移到父辈,再从父辈转移到子辈。  传统社会的家庭内部,辈分跟地位是高度对应的。一般来说,辈分最高的人在家庭成员中最有地位、最享权威。到了宗法制度瓦解、市场经济确立的现代社会,家庭重心不再单纯由辈分决定,而受到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影响,祖辈就渐渐退居二线。在家庭结构演化的漫长历史中,普遍的独生子女一代具有特殊性。由于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独生子女很容易成为家庭情感聚焦的焦点,其成长、教育、就业、婚恋成为家庭内部的核心事务,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家庭的重心所在。至此,“向后(长辈)看”的传统家庭,演变成为“向前(晚辈)看”的现代家庭。  正是由于家庭重心完成上述转移,未成年子女才获得重要的话语权,其个人意见甚至可以决定父母能否生育二胎。当人们感喟于这种荒唐事件时候,不应忽略的事实是,演化中的每一种家庭形态,其实都伴随着不健康的家庭伦理,表现出各种荒唐的表象。具体而言,在传统社会里,家庭内部的平等、尊重毫无可能,家长的专制冷酷酿成许多人伦悲剧。揭露家庭内部的黑暗、反抗家长专制,一度是文学艺术乐此不疲的创作母题。在父母一代拥有主导权的现代家庭,祖辈家长专制的传统问题迎刃而解,但养老、尊老、孝老问题又大规模浮出水面。当独生子女一代成为家庭焦点之后,一些独生子女的自私、骄纵甚至飞扬跋扈引起许多人的关注,甚至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可见,虽然家庭结构在改变,家庭重心在转移,但家庭伦理问题始终没有消除,而是改头换面,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表象背后,有着普遍、深刻的伦理根源。家庭成员之间往往都不缺乏情感爱意,但家庭内部很少培育独立性,不注意完善家庭成员的独立人格。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主体之间,基于平等基础之上形成的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关系,而更多是从核心成员到边缘成员之间,从支配到屈从的关系。家庭内部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暧昧不明,强势成员往往可以滥用权利,弱势成员则要履行过度义务。如果这些核心伦理关系不改变,不管家庭结构如何改变,家庭重心如何转移,都很难避免这样那样的家庭伦理问题。  老年群体面临的养老、尊老、孝老和空巢问题,中年群体面临的感情和家庭稳定问题,适婚年龄群体面临的婚恋择偶问题,以及最近浮出水面的独生子女和生育二胎之间的矛盾问题,构成现代家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也是社会舆论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由此可见,并非有了血缘关系、有了亲属情感,家庭关系就能天然地健康和谐。相反,如果家庭伦理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完成现代化的重建,那么它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就可能难以经受来自各方面的冲击。
扫一扫二维码 加“微观上海”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意外怀孕二胎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