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梁与普通混凝土梁能节省多小钢材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1.2.0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是指在内置H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H型钢上、下翼缘间合理布置并张拉预应力筋,产生预定量值的等效荷载,使得控制截面实际受到的净荷载效应明显减小的新型梁。这种新型梁与普通内置H型钢混凝土梁相比,当作用荷载和跨度相同时,截面尺寸可明显减小;当作用荷载和截面尺寸相同时,跨越的跨度可明显增大。这类梁可用于新建工程,也可用于套建增层工程。因此,对这种梁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普通内置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刚度、裂缝及承载力的研究是有报道的,且也有工程建设标准。但未见有预应力及预应力筋(束)对这类梁裂缝分布及开展影响的报道,也未见预应力及预应力筋对这类梁刚度影响的报道。这类梁的受力性能也应有其自身特点。为此,设计制作了以内置H型钢、非预应力筋、预应力度为变量的5根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其型钢含钢率为6.65%~7.24%之间,并完成了对其三分点加荷试验,考察了从开始加荷至破坏的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梁开裂对荷载—跨中变形关系曲线的走向影响不大,H型钢受拉翼缘或纵向受拉非预应力钢筋屈服点成为曲线的转折点,从加载到达到试验梁的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跨中变形关系曲线呈双折线特征。试验梁破坏后仍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承载力,卸载后残余裂缝宽度和残余变形相对较小,这类梁具有良好的变形恢复能力。
钢连续梁可进行充分的内力重分布,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调幅系数有表可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的计算方法也有报道。对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我们采用以支座控制截面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该截面荷载作用下弹性弯矩计算值与内置H型钢实际承担弯矩的差值为调幅对象,以塑性铰的塑性转角与梁截面有效高度比值(称为相对塑性转角)为自变量求解弯矩调幅系数的思路。设计制作了3根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这三个试件以支座控制截面预应力度、支座控制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和跨中控制截面受弯承载力为关键参数。完成了这三个试件每跨跨中单点集中加荷试验,考察了从加荷到破坏的全过程。获得了这类连续梁等效塑性铰长度的计算公式,等效塑性铰长度随预应力度的增大而减小。应用弯矩—曲率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获得了9根模拟连续梁的极限荷载,丰富了样本空间。基于模型的试验结果和对模拟梁的非线性分析结果,建立了以支座控制截面相对塑性转角为自变量的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
提出了包括材料选择,截面选择,内力计算,型钢、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选配,斜截面计算,变形验算及裂缝验算和施工方法等内容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U398.9【目录】:
Abstract5-14
第1章 绪论14-24
1.1 引言14-1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2
1.2.1 关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5-17
1.2.2 关于裂缝宽度计算17-19
1.2.3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刚度计算19-21
1.2.4 超静定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塑性设计21-22
1.3 存在的问题22-23
1.4 本文开展的工作23-24
第2章 内置H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组合梁试验24-44
2.1 试验梁设计与制作24-28
2.2 试验梁材料性能28-29
2.3 试验内容及试验结果29-37
2.3.1 加载装置29-30
2.3.2 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30-31
2.3.3 加载制度31-32
2.3.4 试验现象32-37
2.4 所得启示37
2.5 试验结果37-42
2.6 本章小结42-44
第3章 内置H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计算方法44-56
3.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44-46
3.1.1 关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思路44
3.1.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44-46
3.2 裂缝宽度计算公式46-53
3.2.1 关于裂缝宽度计算思路46-49
3.2.2 裂缝宽度计算公式49-53
3.3 刚度计算公式53-55
3.4 本章小结55-56
第4章 两跨内置H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试验56-73
4.1 试验梁设计与制作56-59
4.2 材料性能59-61
4.3 试验方案61-65
4.3.1 试验装置61-63
4.3.2 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63-64
4.3.3 连续梁的形成与支座沉降差的控制64-65
4.3.4 加载制度65
4.4 试验现象65-70
4.5 所得启示70-71
4.6 初步试验结果及验证71-72
4.7 本章小结72-73
第5章 内置H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数值分析73-82
5.1 材料的本构模型73-75
5.2 截面弯矩-曲率分析75-79
5.2.1 基本思路75
5.2.2 试验结果验证75-79
5.3 构件截面弯矩-曲率关系参数分析79-81
5.3.1 模拟梁试件设计及参数确定79
5.3.2 型钢高度与截面总高度之比(? )对承载力的影响79-80
5.3.3 ? 的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80-81
5.4 本章小结81-82
第6章 两跨内置H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塑性设计方法82-91
6.1 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性能82-83
6.2 连续组合梁弯矩调幅计算83-86
6.2.1 塑性铰的形成和发展84
6.2.2 等效塑性铰长度84-86
6.2.3 等效塑性铰区长度的取值86
6.3 连续组合梁弯矩调幅分析86-90
6.3.1 分析思路86-87
6.3.2 以中支座相对塑性转角为自变量的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87-89
6.3.3 基于中支座相对受压区高度的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89-90
6.4 本章小结90-91
第7章 内置H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施工建议91-118
7.1 组合梁设计与计算建议91-98
7.1.1 材料选择91-92
7.1.2 构件截面选择92-93
7.1.3 内力计算93
7.1.4 型钢、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选配93-94
7.1.5 斜截面计算94-95
7.1.6 变形验算及裂缝验算95-96
7.1.7 施工96-98
7.2 设计计算实例98-117
7.2.1 简支梁98-105
7.2.2 连续梁105-109
7.2.3 框架109-117
7.3 本章小结117-118
结论118-119
参考文献119-12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129-131
致谢131-132
个人简历13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亓路宽;李琳;常晶;霍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任君;杜洋;陈永庆;;[J];重庆建筑;2008年09期
赵风华;;[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慕光波;王连广;周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张根俞;梁书亭;朱筱俊;覃志尚;;[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郑文忠;计 静;;[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2008年01期
;[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2010年01期
叶洋;张权斌;;[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徐杰;傅传国;戴航;李玉莹;赵国栋;;[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5期
叶列平,赵树红,方鄂华;[J];工程力学;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解恒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车顺利;[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刘天明;[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沈银良;[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施亮;[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杨波;[D];重庆大学;2007年
李峰;[D];重庆大学;2007年
王常雷;[D];同济大学;2008年
沈洋;[D];同济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勇,李伟兴,黄鼎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何林,肖承波,吴体;[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刘广均,张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徐晓阳,马宏伟,张兴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温宇平,王清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浦沪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周定松,王莺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米健,王晓波,崔苗,刘国银,陈哲;[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郭伟,刘兴远,张力,王跃文,孙亮;[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李平先,毕苏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洪冰;罗兴隆;谭金涛;张林在;;[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胡少伟;陆俊;范向前;;[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郑愚;钟永刚;;[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崔士起;姜丽萍;刘文海;;[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范海丰;刘玉擎;贺君;;[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汪海东;曾志兴;;[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郝润霞;武志超;;[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郭晓燕;王秀珍;;[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周建康;缪建杨;;[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吴周偲;杨伟波;王磊;吉敏君;沈芳;;[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骥;[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左志亮;[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刘灿;[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劳晓春;[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郑顺潮;[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傅军;[D];浙江大学;2010年
吴静;[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都爱华;[D];山东大学;2010年
孙训海;[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张登祥;[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杨凤莲;[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袁英保;[D];郑州大学;2010年
田利辉;[D];郑州大学;2010年
黄晓战;[D];郑州大学;2010年
赵发军;[D];郑州大学;2010年
倪川;[D];郑州大学;2010年
王莉荔;[D];郑州大学;2010年
刘利亚;[D];郑州大学;2010年
李甲甲;[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季秋,钟树生,邹良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黄双华,赵世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徐亚丰,王连广,孙晓东,刘之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范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亓路宽;李琳;常晶;霍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柳长江;[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赵根田,杨丽梅,翟耀飞,周文军,王春玲;[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杨莉华;;[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孙文彬;[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李佳,余志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勇;[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王彦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秀丽;[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李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刘丽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沈银良;[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车顺利;[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查春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高翔;[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熊宏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施亮;[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玉国,钟新谷,屈本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赵静;;[J];建筑技术;2009年09期
肖术芳;;[J];施工技术;2010年S2期
宋军,徐健民,王李果;[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段敬民,钱永久,曾宪桃;[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10期
焦铁涛;高尔新;彭福明;;[J];钢结构;2008年01期
姜磊;;[J];辽宁经济;2008年07期
童根树;;[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8年05期
王元清;邢继胜;李运生;;[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J];广东科技;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文炜;张永康;戴建国;;[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黄国胜;梁丛辉;;[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黄国胜;梁丛辉;;[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年卷)[C];2002年
李文晓;李杰;薛元德;吴智深;;[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梅振华;胡少伟;;[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王航;;[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宋晓东;刘骁东;;[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郑文忠;刘铁;谭军;解恒燕;李忠民;;[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何伟;;[A];第九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韦灼彬;;[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培秀;[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王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侯文崎;[D];中南大学;2010年
向红;[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居贤春;[D];清华大学;2012年
何余良;[D];浙江大学;2014年
王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冯宏;[D];重庆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思冬;[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张婷;[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李春月;[D];湘潭大学;2011年
范国玺;[D];郑州大学;2010年
王文浩;[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翟晓辉;[D];东北大学;2009年
赵倩倩;[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廖鑫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吴云香;[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09年
潘年;[D];清华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兼具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钢骨混凝土梁的特点,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兼具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钢骨混凝土梁的特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积分:2100
内容提示: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方法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7:49: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方法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破坏过程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破坏过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03:29:4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破坏过程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