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 托福黄金阅读56篇 该怎么练

新托福的阅读该怎么练习_百度知道
新托福的阅读该怎么练习
感谢您关注智课网(SmartStudy):同学您好:阅读练习最好在电脑上练,上机跟纸质阅读是很不一样的。平时注意培养快速阅读能力,考试时每篇阅读看两次,第一次找到大意,第二次浏览细节,做题的时候就可以避免经常回去找原文。平时一定要多练当然,你每做完一篇要注意分析,如每题考的是什么,是考事实、修辞、引申含义,然后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再看其他错误选项具有怎样的迷惑性。最主要是分析错的题和做的时候没把握的题。详情请关注智课网官方网站
已回答4748
响应时间&10分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练习托福阅读前首先要积累足够的托福词汇量,这个可以通过专业的词汇书或者红宝书来练习。
1、有了单词的基础后,可以用老托福阅读真题加以练习,主要是为了练习速度和夯实单词量,以最快速度去读文章。读的方法:“意群”读法,千万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读。
  2、做完老托,去练习抗干扰能力。托福考试需要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然后开始练习delta 和barron,尤其是barron和delta我感觉都可以做入门材料了。
  3、等你的阅读能力上来后,接下来就是要练习你的解题能力。材料当然是真题:黄金29篇。这个重中之重。
做29篇题的方法:1、掐时间18分钟1篇(考试的时候你会紧张,紧张的时间要算2分钟)。
2、对答案。
3、研究答案:正确选项在哪出现?正确选项为什么对?错误选项为什么错?题点有什么特...
新托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只有三个月,英语基础一般,但一年多没用过了,口语作文都不太好,求指教
一战104,二战又准备一月后111,阅读和听力30。有位朋友说的对,具体能不能冲110+的确因个体情况而异,所以此处笔者仅将自己的经历和一些想法进行描述性介绍,大家批判看待,互相学习。基本情况介绍完毕,以下是正文。-----------------第一次用分割线....----------5月25号考完了第二次托福,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不论结果怎么样,短期都不会,也没有机会再考,所以心情一直是出于很淡定的状态。直到6月4号查分时,紧张感才重袭心头。看到自己的成绩,不禁感触良多,有惊喜,也有些许失落。左想右想,还是决定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复习历程和经验分享一下,一方面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借鉴和帮助,另一方面也算是为自己做个总结。第二次考托:总分111,阅读30,听力30,口语24,写作27第一次考托:总分104,阅读26,听力29,口语24,写作25成绩不算高到让大家都侧目的程度,但也算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先介绍一下自己两次考托的历程。首先去年暑假的时候报了一个新东方强化班,然后十月底考了第一次托福,。当初本来是想在考前花一到两个月做练习,同时内化一下暑假的笔记,但因为十月初正好需要参加一个比赛,加上本来就打算考两次,于是乎,第一次索性就当体验流程了…所以复习的时间比原计划大大压缩。令人庆幸的是,居然还过了100~顿时就对冲110+有了信心!!(虽然现在也才过1分罢了……)第二次考托福是从4月中旬开始准备的。实际投入复习的时间应该少于1个月,因为要上课,所以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最开始每天大概3~4个小时。考前两三周停止背张红岩的《词以类记》,一方面觉得词汇量应该差不多了,另一方面,反正再看阅读里还是有一大推自己永远不可能认识的坑爹词……与其如此,不如把时间更多放在其他地方。与此同时,加大每天的复习强度,具体多长时间我也忘了,反正就是只要自己能耐得下性子就尽量刷一下进度。最后一周基本是尽量每天一套TPO,做到第30套。之后就收拾行装,跨上小破自行车,杀向私立汇佳。
总则1、关于报班对自己没有底的同学,还是报个班吧。新东方的班至少能让你对托福考试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不过……也仅此而已了。其实回顾我自己的体会,发现报班得来的信息和益处也就那么回事儿。个人认为,报班主要有以下三个缺陷:第一,往往考试的方法和应试的技巧就算老师讲了,自己记下来也没用,因为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真正体会其中真意。第二,至于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资料,作用其实也有限。一方面,那些资料类似的网上也都有。另一方面,最适合自己的资料才是最好的。一般课上给的东西都是普遍性的,完全没有针对性。第三,运气不好的话,也说不定会遇上水老师,比如我就特别讨厌当时给我上阅读课的那个老师(虽然是校友)。长得个鸵鸟模样,教学内容毫无新意,且只知一味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给我们做题的时候,每道题都尽挖苦嘲讽之能事(新东方居然也有这样的老师!)。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当她解释社会契约论的时候,居然说社会契约就是我们跟她之间的服务合同!别给我们法大丢脸了好么!!……可见,上课遇到的老师也有好有坏,看造化了。我的建议是,如果有较强的信息搜索能力,对自己英语的strength和weakness有点把握,不妨花个两三天做点研究,把网上的经验贴全都翻一下,给自己设计下专属的复习规划,不上课也罢。当然啦,前提还是自己得有一定的能力。还没考过&不是太自信&有充足时间的同学还是像我一样报个班吧。2、关于复习的主要内容我相信对于考前只有一个月的朋友们,复习资料肯定没得选了……对,没错,就是那唯一的、不负恩泽的,T,P,O。事实证明,TPO确实足够了,现在已经有了32套,我做了其中20套左右,通过这二十套完全能锻炼出该有的全部应试技巧,特别是阅读和听力。3、关于考场我选择的是私立汇佳,因为学校是法大,就在昌平,离得近,骑个自行车一二十分钟肯定到了。设备也不错,在他们动画专业的机房里考(那个动画楼长的很奇葩……)。因为是设计动画的,所以每台机器后面都有好几块镜子,运气好的话,嘿嘿……不过座位都挨得很近,口语和听力会有点干扰。另外,那个楼有些隐蔽,从南门进比较好找一些,住得近的朋友建议先去踩一下点。
分则1、阅读主要跟大家想分享的就是阅读。去年第一次考的时候,感觉自己阅读确实很烂,我从第十一套开始做,一开始感觉还行,到TPO15之后的几套就错成翔了,徘徊在21分左右,而且逢主旨题必错,心中唯一的寄托就是希望真如坊间传闻的那样:TPO比考试要难一些,考出来会比想象的好。抱着这份信念,怏怏地做完了TPO18,将分数稳定在23左右,之后便匆匆地被赶上考场……没想到得到了老天的眷顾,居然得分26!心中大喜。之后问了前辈得知,阅读其实是最好提分的项目,26根本没什么,特别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于是乎暗暗打算,一定要拿下此关。今年4月底,在重新做了几套TPO,继续遭受到数次沉痛的打击后我突然意识到,傻做题并不能带来任何分数的实质提升,真正要提升的,应当是阅读的能力和解题的思路。我晓得,这听起来挺玄,且听笔者一一道来。(1)阅读能力自己分析了一下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无非是时间不够、句子不懂。细究,背后隐藏着两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对于长难句阅读能力的缺乏和总是回看的臭毛病。对于长难句,笔者主要是参考了杨鹏的《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网上有PDF,每天看个二十来句,心情好了就多看点。事后证明,按照他的建议进行练习,确实能比较快地将自己的阅读水平提升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层次。毕竟,GRE的长难句确,实,很,变,态。所幸自己是学法的,出国不用考G~我只把那本书里GRE的一百二十个长难句过了一遍,但是明显觉得看到托福阅读中句子的时候,眼不酸了,腰不疼了,二十分钟内也能妥妥做完一篇阅读了~对于回看的问题,我至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哪怕是中文也会回看几次。反正这种习惯问题就是尽量克制自己,有意识的调整自己吧。而且,做完长难句的练习之后,本身对减少回看就是会有所助益的。对了,杨鹏那本书里在最后附了一个读书卡片,专治此症,有兴趣的不妨一试。(2)做题思路其实,托福阅读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最大的挑战我认为是做题思路的调整。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触的中国式英语考试跟托福完全不是一个路子。托福特别讲求逻辑和修辞,而中国的考试特别讲究…*&%¥#…我也不知道讲究什么……因此,为了把自己从“中式英语考试-oriented”转变到“TOEFL-oriented”的路径中,我主要采取的方式是错项分析。易言之,就是把每一道做错的题目都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的结果记到一个小本子上。分析什么呢?主要是从每道错题中吸取的教训,毕竟不能白错啊。其实,做错题的原因无非三个:没读懂,判断错,脑子抽筋明明看的是A却选成B(这个错误本人经常犯……)。没读懂那没办法,解决方式见前两段。进行错项分析主要解决的是“判断错”的问题。每次做错题都分析一下为什么选了这个错项?既然读懂了,那为什么还没有选对?这个错项的陷阱在哪里?久而久之就发现托福阅读错项的特征无非就是多加了信息、遗漏了信息、替换了信息或是(对于主旨题来说)过于细节。知道错项长什么样子,慢慢就能感觉到ETS挖坑的点,就会有方向地去定位。根据定位,将信息进行验证,这样选出的选项基本不可能错。补充一下,其实老师课上以及网上都会介绍错项的特征,有些资料着实总结得很全面,把Toefl阅读中“错项家族”的成员全数拎了出来。但是,仅仅看了这些资料,知道错项的特征是完全没有任何用的,最最关键的是将这些概念投入到实践中。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弱点。我当时就是总判断不出来含有多余信息的错项,做了几次总结后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每次选择的时候都会刻意判断一下“咦,这个地方文中到底说了没有?”,于是,很快就克服了这个问题。TPO的难度基本是由易到难,所以我前十套根本没做,做下来感觉比较难的大概是25以后的几套,考前无论如何要做一下最后几套TPO,虐一下自己。被TPO虐完之后,在考场上做阅读那是相当舒爽,我当时考试时基本每道题目的选择都确认了两次,不选的项都找出了不选的理由,基本没有不确定的。所以说,阅读只要好好努力,提高起来确实还算是比较容易的~2、听力听力最大的体会是:将精力合理分配,只记下有效的信息。托福考试的规律性极强,听力尤其如此。我们的任务就是预先判断出听力会在哪里问问题,哪里是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地方(比如教授所讲的例子),哪里是可以不太care的地方(比如日期、时间、各种数字)。(1)应试技巧首先,与阅读一样,进行错项分析,听力的错题重点分析问问题的方向,找出ETS倾向问的,而自己总是没听到的点。这些点往往是自己习惯性的忽视导致的。我最初总是听不到下面几个点:老师对于某种理论的态度,老师对于学生的解答,老师如何帮学生解决问题,教授举例子的说明目的。后来发现这几个盲点后,每次遇到信号词都竖起耳朵听,自此,问这些问题的题目再也没有丢过分。听力另外一个重要的技巧在于notaking,做听力时写出关键词的全部拼写显然是不现实的,或许有高手可以,反正我是做不到……我采用的方式是仅用辅音标示。例如:market-mkt,education-eductn,有时还配以图示,总之,能辅助自己想起来当时听了什么就行。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偏好的符号系统,没必要上网上看别人的,自己总结的是最好的。当然,还要提醒诸位的是,做笔记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要深刻意识到笔记只是辅助回忆之用,最最重要的是听懂,听到Speaker在说什么,万万不可本末倒置。因为忙着记笔记而漏听错听,实在是得不偿失。无数次血的教训啊……(2)听力能力至于听力基本能力问题的话,我曾经拿VOA做过几次听写练习,感觉挺有用的。长期坚持一定会对听力甚至作文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不过我听力的基本功主要还是依赖于耳朵常年浸泡在美剧的氛围之中(想当年高三把Friends看了六遍,不是白看的好嘛……)。其实当把听到的信息落实到笔头上就会发现,我们有些地方会经常性的听错,有些音总是听不到。听不清的问题要么就是连读(M&M→emanam),要么就是失爆破(pbtdgk作为尾音的时候不出声),要么就是击穿(for him→forim)。这几种语音现象是干扰我们最主要的罪魁祸首。那么怎么解决呢?三个字:多听呗。当耳朵熟悉了这些发音,自然就能听出来了。而为了达成这种理想的分辨能力,听写则是最有效率的辅助方式。正如一语言学家曾讲到的那样:语言学习不是大量知识的积累,而更像是一种生理训练。写到这里,不妨也将自己口语和写作的经历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望择其善者而参考之,其不善者而杜绝之。3、口语好吧,这是我最弱的一项。我到现在还不是太确定丢分丢在哪里,毕竟当天6道机经全中啊全中啊全中啊……本来想复议的,但是后来一看复议的价格——md500多啊!ETS是想钱想疯了么!!丫报名费还没赚够么!!……事后经过自己的分析,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是如下几个原因,希望大家引以为鉴:1、说得太快,前两道题因为准备过,说起来特别快,提前好多秒结束战斗,到后面有点小尴尬……;2、对机经做的准备不够充分,而且对机经一直是半信半疑的态度,导致说的时候一边回忆昨晚想的答案,一边回忆刚才听力材料里面是不是跟鸡精所说的是一回事儿,结果没发挥好;3、做阅读和听力时感觉还好,口语时突然紧张了。大概是因为机经全中,给自己的压力很大,生怕自己说得不好丢分了,结果越怕-越紧张-越说不好……所以,口语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哪怕平常说的顺,考试的时候紧张了也是白搭,而对于这一点……我也着实做的不好。所以现在想尽可能多的去英语角找陌生人练口语,有意向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哈。4、写作考前一共练了15篇独立写作,3篇综合写作。(1)综合写作因为一直沉浸在口语六道机经全中的兴奋中,本以为写作也应该能中吧,哪想到综合写作完全是新题目,导致一上来就有点慌,加上听力的时候旁边一哥们儿的口语实在是太搞笑了,结果第一个Main Point(MP)没有听清。所以这一部分肯定丢了点分。这件事又一次告诉我们,心态确实很重要,抗干扰能力很重要。托福不仅考的是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应对考试的能力。(2)独立写作对于独立写作的话,能有这几分的提升自己还是感到挺欣慰的。第一次考试的时候练了三篇就上了考场,结果当时憋MP憋了半天。后来发现自己确实不太擅长展开思路,而这一点是会影响到口语的(同样会涉及到思路展开的能力)。所以在给自己进行复习规划的时候,对于作文,首先加强的就是思路展开能力,具体来说的话,就是找了二十多个题目,不做别的,光练MP的设计。刚练过没几个题目就发现了一些可以通用的东西。a. 思路展开因为托福作文的时间还是挺紧的,所以上来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确定作文框架,也即开头、结尾以及三个MP。开头结尾都好说,找几个范文看一眼就明白了。三个MP就要靠头脑风暴了,我喜欢用的方式是最大众的:万能理由法。根据网上的和新东方给的资料,自己总结了个“三美元(THREE$s)”原则。T:technology,H: health, R: relationship, EE: environment, employment, enjoy, $: s: safety。这些点对我来说基本可以囊括绝大部分话题了,不过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最好还是根据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总结出一个私人定制的原则。总之,根据这些方面一般可以至少即刻想出两个支持某一观点的MP。至于第三个点的话,不妨做个退步段。以“Admittedly(或Granted),….”开头,描述自己所支持观点的缺陷(所有的观点都能找到至少一个缺陷),段中想办法再做个“However, …”,支持回自己原来的论证。这样,一来找到了第三段的内容,二来论述能显得更全面。举个栗子:Do you agree or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The food we eat today is much healthierthan in the past.观点:不同意(作为一个中国人必然不同意啊)MP1:因为现代人们对efficiency的追求,会吃很多不健康,没有营养的快餐食品MP2:现代工业使得食品safety着实令人堪忧……真正的绿色食品成为奢侈MP3:Granted,现代technology使得人们更有可能追求健康(Internet)。However,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意识和精力,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实在掰不下去就用“国情论”,托福考的是语言,不是智商,看起来合理即可)b. 词句积累托福与GRE和GMAT等其他考试相比,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他是个语言考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力考试。所以,again,考的不是智商,而是对语言的操控与掌握,这一点在写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翻阅高分的作文都会发现,作者的词库特别丰富,表达手法非常多样。因此,词句积累当然也是必要的功课。经同学推荐,我选择了慎小嶷《十天突破新托福ESSAYS》,网上有PDF。其中的词、短语、句型都不错,比较地道,有些也比较酷炫,用来提高口语用词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内容也不算太多,我刷了大概三遍,重点的词句做了摘抄,有空的时候就看一下,感觉收益颇丰。(3)typo & revision对于托福写作打字总容易打错的问题,本人的应对是:练作文的时候在“记事本”里写,或者直接在TOP里写,写完复制到word里查错。每篇写完后对作文进行修改。除了对这些errors和typos的修改外,对文章内容的修订也是个很好的提高作文质量方法。每篇写完后,对其修订的内容包括,对论点的补充,替换更好的语句等等。练个三四篇,逐步将自己常用的这些语句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丰满,这样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某种模式或者说模板,应对任何作文题都没什么问题了。我作文算练得少了的,一师姐跟我说,练上三十篇,闭着眼睛都能写托福作文了。我觉得这完全有可能,只要肯下苦功,拿下托福小case~有人说托福100以上就很难提高了,其实不然,关键之处在于要找到自己的弱点,之后进行各个击破。在备考托福的过程中,最大的获益就是这个提升分数的过程本身。因为托福本质上还是对语言能力的测试,所以,只有真正的能力上的提升才是取得高分的王道。而这是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的。说到这里,我一直很羡慕那些称自己一学期没听课,背了两天书,扫了两眼题期末考试就能妥妥儿拿90+的“神人”。无奈自己没有此等禀赋,不论是期考还是托福,都早早地进行准备,生怕自己有所懈怠。Anyway,这一个月的复习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又何止这寥寥千字,只不过,最深切的领悟还需各位亲自去体会。最后,祝愿各位托福儿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早日飞向梦想的彼岸!!原文转自
更新本来不太想把我自己写的《口语黄金80题》答案放上来的,一方面嫌丢人,并没有觉着自己写得好...另一方面觉着还是自己写好,因为写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边写能边积累很多素材。不过既然有人问了,那就放上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吧,照我写的这个水平来说至少独立口语能得个GOOD...发现错别字啊,少量语法错误啊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两天写完的有点糙...=================================================================更新写这80篇答案的时候是可以发挥想象力的!答案太常规估计老师听着也挺烦。而且有些答案是不大好写的。但是没关系啊,没人考证真实性,你可以随便说啊!考的是语言能力并不是抄家底啊你说对不对?其中一个问题问我object that's very important to me. 我想不来啊...有没有人看过《追风筝的人》和史蒂芬金的《尸体》?我把两个主角的故事组合了一下,说一个朋友喜欢我的小说,鼓励我继续写下去(来自《尸体》的情节,话说这书讲的是四个小孩儿花三天时间跑去铁轨上看尸体的故事,结果把我震惊到久久不能平静...强烈推荐啊),然后送我一个笔记本让我继续写下去(来自《追风筝的人》),你看是不是就吸取了两个牛逼的作家的创意...哈哈哈================================================================首战成绩刚出来,112,R29, L28, S26, W29个人感觉提升的空间还是有的,虽然口语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但是这是在第四题崩了的情况下,不然可能还能高上个一两分,阅读和听力再提一点应该也不难。前面有人回答说110靠天赋真是伤人啊...怎么一下就感觉低了人一等,感觉有人跟我说凡人啊,考个100就满足吧,110不是你能玩儿的...不就是个考试吗...中国人谁不是考过来的...来讲下心得1.口语这三个月里,提升最大的肯定是口语。因为开始试着练一二题的时候,就像大家说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简直了中文都想不出答案你让我用英文说还只有15s时间准备。大概是蒙圈个15s,呃个45s一分钟就愉快地过去了...后来我看到了有人在知乎上说自己的口语经验,他把独立口语总结出了14个类型,包括活动啊,事业啊,人物啊,性格啊等等等等,说涵盖了历年来的所有独立口语主题。我乖乖地把每个主题都写了一遍,背熟,开始做TPO,发现似乎并没有太大作用。他说的涵盖所有我发现在我这儿一点都不适用...别说我脑筋死不会把一篇文章用在其它地方,它是真心不够啊...绝望中我发现了《口语黄金80题》,网上很好搜到。我又用了两天的时间吧所以题目都写了一遍。其实并不用写80篇,因为太多可以重复利用了。比如关于性格的问题我是这么写的:I think being open-minded is one of the most precious qualities.Most of us are brought up with a set of beliefs and values, so sometimes we find it really hard for us to accept new things, but being open-minded will allow you to the opportunity to change what you think and how you view the world. It introduces countless possibilities to your life that you may have never imagined before.And there is an honesty that comes with an open mind, because being open-minded means admitting that you aren't all-knowing. This humble attitude will encourage you to explore more of the world.其实写得挺糙的是吧...没什么华丽丽的语句,也不能说有多严谨的逻辑结构。我是首战嘛,口语有一点点自暴自弃的想法,而且两天写80篇还是有点累人的,所以没怎么仔细润色,差不多写完一篇就接着写下一篇。然后我告诉你这一篇短文我用在了哪些地方。做父母最重要的品质?做领导?接受新文化的重要性?要不要学第二门语言?考试的时候我的第一题题目是你的朋友喜欢你的什么品质,intelligence还是什么或者什么我忘了。我就我open-minded,很能接受新事物,所以知道很多,所以intelligent。中间稍微改几个地方就好了,说 Me myself is an open-minded person, I always love to embrac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ven learn new languages, so i'm kind of smart.(对,一着急连I‘m kind of smart 都说出来了,这像是聪明人会说的话么...然而还是给我得了GOOD),然后什么when my friends have problems they love to come to me because i can provide them with different respects of thinking, which is apparently an efficient way to learn.(对,我的话就是这么糙),然后什么 offer them the chance to change how they view the world 啊,countless possibilities啊之类的就照说不误,稍微改动一下45s就说满了。有人要问你不是也现场发挥了几句吗?其实并没有...我说的所有话基本都是在写80篇的时候用到过的,有些话实在是太重要以至于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当然了把他们背熟很重要。不是说背会每一个字,而是要记住你的文章结构,主要讲了哪几点,用了哪些例子或者细节来强化观点之类的。写完80篇,你回过头再看TPO,就会发现再也没有你不会说的题了。真的就这么神。我每篇文章控制在100字左右,真正答题的时候稍微补充一下对题目的解释时间就够了。实在时间说不够,就举例子。反正人判分并不看你所说内容的真实性,你就编呗,编个故事,大概时间就过去大半了。独立口语压力太大,练习综合口语用的时间并不多。靠的就是一本书,张涵的《托福口语看这本就够了》...大概是这个名字吧。给你了每道题的分析,告诉你怎么入手,什么模式,给你一篇范文,于是题目一下就简单多了。我觉着第五题有点难度,因为20s准备时间你不但要阐述conversation中提到的问题和讨论的解决方法,还有说说自己的意见。张涵说时间应该对半分,就是说自己的观点要占到30s。我感觉吧...这三十秒也不必一定要原创,因为他们讨论的时候一定都会说到两个solutions的局限,想好支持哪个了以后,说说另一个存在的问题,再提下你这个solution的好处就行了。其他的真的按照这本书就够了。别人说看了这本书你就能达到20分的水平,我是有点蒙的...20分能玩儿个蛋啊...但是实际上看来这本书还是非常有用的。我敢打包票我说的没有他的例文写得好,我还崩了一道题,依旧也得了26分。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网上都找得到pdf。第四题我是怎么崩的呢...不是看一篇文章讲一个概念,然后一个professor会讲两个例子,要求你用俩例子来描述这个概念吗?开始一切的规规矩矩,直到题目出来的时候,人让我用one of th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definition. 一下就蒙圈了。说实话我考试的时候心态不行,控制不住紧张,前一晚也没睡好,于是一下不知道怎么办了。我是说一个例子还是俩呢?纠结的时候30s准备时间就过去了。我倒是很完美地解释了这个概念,然后就空白了。停了不知道几秒钟,我感觉简直是永远啊有没有...然后硬着头皮看着我的关键字开始讲,第一个例子连话都组织不到一块儿,第二个例子着急忙慌地讲出来了...对,我依旧用了俩例子...于是我的Speaking of academic course content就得了个Fair,要是正常发挥得个Good的话怎么着也能多考个一两分吧?教训是...做好心理准备,别慌啊亲...还有,TPO我没有完整做过,但是口语部分差不多是每个都做了。练习很重要,掌握时间就是很重要的一点。不然综合口语很容易很容易很容易说不完...所以口语按这样学下去,至少考个26,7分还是可以的吧?满分吗...就去找大神吧...哦机经这个东西,我考前扫了一眼小马过河给的大范围机经,就看到了一眼computer的好处什么的,这个内容《口语黄金80题》我是写过的,所以就大致回忆了一下。结果口语第二题问的是Do you like work that requires computer and some other new technology or not. 所以说是中了机经的...大家参考一下可以,用它练习一下更好,不过全靠它还是算了吧...虽然我中了,我还是相信这是小概率事件2.阅读&听力这两项真是没什么进步...第一次做TPO就差不多满分,最后上场也差不多就是平时的成绩。不过有人说考试比TPO简单,我感觉那是真的...我紧张到手抽抽那种程度还是45分钟答完了Reading。所以大家不必担心。而且考试的时候你的精力更能集中,考到比平时更高的分数也就容易不少了,尤其是听力。做好这两项的前提是词汇量。至少单词要掌握踏实了,然后做阅读就跟玩儿似的。因为阅读说实话并不难,一道题对应一个段落,都不用你去找。单词怎么背?我写过一个答案:用kindle背单词需要练的是最后一道综合题,让你选出三个能表现文章具体思路的选项。开始常常碰到问题,因为想着明明这句话没错为什么不能选。后来才知道有些选项是没错,但是他们是细节问题,对文章的结构和走向没有影响,不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怎么分辨这种表述呢?练练就上手了,不难听力的能力对托福考试是相当重要的,想必大家都知道。怎么练呢?我要说看美剧我怕有人打我...三个月内再去看美剧你要不要考试了...但是要是你一直有看美剧的习惯的话,你的听力大概是没什么问题的。没必要非要关了字幕啊,娱乐而已。看多了有时候你就发现其实字幕看不看就那么回事儿了。拐回来...应试怎么练听力?我觉着听写挺靠谱的。我当时听写NPR的新闻,好处是他的广播都有原文,你可以回过来看自己写的怎么样。听不懂的就反复听,直到懂了为止。当然实在听不懂...你就放弃了吧。连续听,别中断。生词不懂的就按照发音记下来先。你也可以直接听TPO的听力文章,相信我,听一个月,效果拔群。记笔记这个东西是要练的,个人习惯也都不一样。我练到最后已经可以一边听一边记关键点也不会分神了,不过万一记不过来,一定要放弃笔下的去好好听...毕竟就几分钟还是脑子还是记得过来的,没听到就是真的跪了...阅读和听力肯定是最简单的,如果不是单纯为了应试,或者你时间还多,可以把基础打扎实点。我很喜欢看书,买个了个kindle读了不少。英文原著去年也读了二十来本吧,实际上也不算多,但是阅读水平疯长。第一遍读冰与火之歌的时候那叫个费劲,光马就有无数种,马丁大爷几乎从来不用horse这个简单的词...估计是嫌low。常见的什么stallion, mare, filly, destrier, garron, gelding...简直丧心病狂。还有各种装备武器堡垒设施,都是神马玩意...每读一页都要查不少次字典。但是现在因为对冰火的爱,开始读第二遍的时候,发现已经毫无压力了。没有刻意地去记单词,但是词汇量和阅读速度都大大上升了。听力就更爽了...看美剧啊,数了一下自己看过的美剧怎么也超过20部了,其中老友记和摩登家庭都看了好几遍...以前大神告诉我英语好是看美剧出来的,我以为她敷衍我...现在相信了。3.写作综合写作的规律性也是非常强的,阅读文章有三分钟时间非常充足,你只需要记下文章讲的是什么问题,解决方案或者观点什么的123就够了。然后听力部分要尽量详细地记。别人告诉我听力部分复述得越详尽越好,我照做了,结果不错。具体的写法,就参照OG的范文,人家甚至都给你把范文好在哪儿分析地很详尽了。第一段解释passage和professor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后面三段解释具体的三个观点,不必加一段总结。具体来说,后三段的第一句话要简洁得说明这段讨论的具体观点,然后一句话带过passage中的观点,接着说professor反驳(或支持),详尽得展开。展开当然要靠笔记,能记多少记多少,能写上都写上。当然要抓住中心,观点一定要明确。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什么技巧写多了你大概就有自己的模板了,我的就是:The passage and the professor argue on the topic whether blahblah, the passage holds the thoughts that blahblah, while the professor blahblah, she/he believes that blahblah.我自己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时态...之前一直用的是过去式,后来小站的老师给我批改的时候全部改成一般现在时(是叫这个名字吧...初中已经过去太久了),看别人范文也这么写,所以就这样吧。这些细节也是需要注意的,所以一定要练习。(话说小站TPO的批改就是个坑啊,考前不到一个礼拜给我批改一下作文,总分给了20分,当时一道晴天霹雳啊我去...结果也没什么长进,考试过去就得了29...肯定是为了打击学生让他们跑去报班...)独立写作...考试前我就闭着眼睛在TPO上指了一篇练了一下...就只写了这么一篇。但并不是说我完全没费功夫。我读了很多范文,去了解作文应该怎么划分结构,怎么分段陈述用事例来丰富论证之类的。看多了自然就会写了,也不难。语句不用怎么华丽,够用就好,别几个词用个没完就行。有时候来个倒装啊什么的让人眼前亮一下?话说看冰火我不知道积累了多少漂亮的不行不行的句子,他奶奶的写议论文一句也用不上...问我老师是不是应该拿到律师医生商界领袖一样高的工资,总不能说night gathered and my teacher was still sitting in front of her desk, moon light slanted through the window down to the floor, only occasional cool breeze could remind you that time was not standing still. The moon a merciless dark blue, there was an empty and hollow place where the heart once had been. 因为我们敬爱的老师为这么一群熊孩子们操碎了心啊!So my point is... pretty sentences are not so much necessary...还有关于字数的问题,我综合420,独立550。独立写作写的时间用的长了点,只剩下三五分钟,后面一半来不及检查。我有记日记的习惯,大概考前一个多月我就把日记改成英文的了,写作水平不敢说有啥提高,至少打字速度是上去了。毕竟中英文打字不太一样,平时不练的话英文打字速度上不去,要是影响了写作成绩还是挺划不来的。4.心态心态真重要...向我这样前一晚睡不着觉,第二天得靠咖啡。出分前又睡不着觉,做梦都是各项都只得十几分的,真是太伤了...心态不好的一个原因是别人都告诉我首战就拿到满意的分数,大概是不可能的,我非常非常非常想证明他们错了。但是我心里虚啊...不过好歹结果是好的,也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去!考!G!啦!
---------------------9月1号新学期来更下网盘内容----------------谢各位战友把这个答案顶上去^ ^ 暑假整理了一下自己全部的托福资料,一点不剩地放在网盘上了。链接内容都归了类,跟原来的链接内容应该有重叠的,大家选择性下载吧~说一句:这些我没有都看完啊。。。看完的就是下文我说的那些,感觉都看完不现实,也没必要,各位有个参考就好。(就当为12月考G攒人品了,有考T考G的大家一起加油^ ^)还有,,,放上交大内网资料会不会被打。。。(?_?; 侵删咯----------------------5月17号更--------------------几天不看已经过600赞,超过原来匿名的大哥了- -||,知乎新人,表示已吓哭。那就说说我在Evernote里做TPO的笔记是怎么做的吧。拿TPO5举个例子。我整理错题大致分几个步骤:1.把原文里与问题相关的部分找出来,其中最核心的(直接阐述答案或者暗示答案)的部分mark出来。2.写问题,写正确答案(到后面也开始把错误答案也写上了不过前面几套没有写)3.写原文里不认识的单词或导致读不顺/听不懂的障碍4.写具体的错因,今后的注意事项,然后骂骂自己。这个一定要写,考试之前我抽出一个晚上把TPO错题都看了一遍,只看不会的单词、错因和注意事项,具体的题目没必要看了。(所以每次整理要花好长时间……不过我感觉还蛮有用,尤其是之前写的的注意事项花点心思用在之后的题目里,就能感觉到自己的水平在提高。)评论区有问口语怎么练的,【呵呵我口语只有24真的要说吗……】关于找个人一起练口语这一点,我其实也受不了大多数人的发音,如果能找到一个英语很棒发音好的人一块练我强烈支持,如果没有的话…… 就跟着ETS学学发音和语速语调,别跟别人一块练了【方言和方言杂交的产物真是不敢想象,还不如不练】如果有条件的话,找一个母语人士聊聊,最好是个native speaker,也会有一个拔高和促进的效果。我知道有些平台是提供免费的外教课程的譬如:。有的学校对托福口语分还是蛮看重的,像我想申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口语最低25....T_T....只好大三再刷一次了。前面提到一个学姐考了115,口语29【_(:з」∠)_】,她推送过一条微信也是讲的考试经验,我把介绍口语经验的部分做引用吧。里面其实有些方法跟我不是很一样的……我觉得她做得很好的地方:1. 把机经都写了一遍【很有必要,但是不是押题用】2. 托福听力题当做跟读材料【看见她写完之后我才意识到挺正确的,我之前用的是Scientific American当听写材料但是它太短了,托福听力真的蛮不错的诶】3. 找时间练,不投入时间是不行的,而且也要模拟考场的环境,不能练一会玩一会【专心专心专心!】我不知道那个学姐上不上知乎,也没法艾特她,不造把她的经验直接放上来合不合适,如果看见的话觉得不让用就给我说一声我就删了……找到学姐的知乎号啦哈哈
,评论区就有啦,学姐加油~最后谢谢支持,祝大家托福都能考出满意的成绩~-----------------5月5号更------------------这么多赞真是谢谢大家~~又往百度云里放了一些东西评论区说到的Scientific American 60 Second Science也打包放上去了,如果是iOS用户的话用Podcast听会很方便。评价是有些快而且短,学术性较强,用Podcast慢放一点用来记笔记绝对是好材料。还有一种好的材料就是TED,无论是在官网上看还是在Podcast上听TED Radio Hour都可以。语调和语速都比较适合于托福听力,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个人不是很喜欢BBC或者VOA,BBC英式口音好重对托福学习作用不是很大,VOA没有什么学术性,而且杂音很大。----------------------关于评论区要的资料整理成了百度云(大概文中说到的资料都有,如果没有的话提醒我一下……)链接:------------------------------5月4日早晨补充-------------------------------之前在微信上看过一篇推送文章,当时也是有一个考了110+的分享经验,其中一句话我很赞同:托福是一个绝对能靠强化训练提高分数的考试。觉得自己写的太长了大家可能没有兴趣全部看完,捡着重要的点总结一下,之后的废话和矫情不看也罢。1. 坚持。2. 早作打算,早作准备。3. 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4. 最好的资料还是OG和TPO,最好能做完。5. 其他资料看的不一定多但是一定要精看几本。6. 不要期待着机经可以押中题。7. 托福110+每个人都可以达到。8. 口语一定要计时练习……-------------------------------以下是5月3日原文-----------------------------------其实从5月1号就开始写了,那时候是我知道成绩整整一个星期,而且刚刚忙完期中考试,但是拖延症让我现在才写完并且放上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利益相关本人系上海交通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托福首战30+30+24+30=114。前言从我得知自己的分数以来,我就一直被要求“分享经验”。在外界看来我有各种经验需要分享:阅读满分的经验,听力满分的经验,写作满分的经验(这个看起来还挺火),首战上110的经验,考前准备的经验,考试心理的经验等等。然而在我看来我根本不能做“经验分享”的工作,因为说到底我没有什么经验,我也从来没有看过网上说的所谓高分经验,从来没有期待过别人的高分能改变我的成绩。这是一条必须自己摸索,自己走完的路。在此,我只是真实地讲述我的故事,记录我的想法,仅此而已。一、高考后抱定考托的目标大概是在高考后,因为我知道我一定要出国,当时只知道110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是一个几乎遥不可及的、人人向往的目标。然而我还是给自己定下了110的目标,达到110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需要一个努力的方向。刚刚高考结束还没有出分的时候,我就报了天津新东方的托福强化班,我觉得我的水平够强化班,而且事实证明强化班也很水。我对那次新东方课程的体验一直是:让我知道了托福是个什么东西,考什么,怎么考。别的关于什么口语写作模板的我上完课就忘了,而且之后再也没有整理过。但是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托福考试的人,通过一次课程知道托福的题型,难度,它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尽管我在班上做题做的很快也很顺利,我知道110终究是一个难达到的目标。高考后的暑假过得很快也很匆忙,受到高考成绩的一些影响我一直对自己不是很自信,杂七杂八的事情也没有断过,托福的书只买了官方指南和Delta,也没有翻过几张。我没有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大学生的位置,依然生活在高中时代,惰性让我想把托福考试推到大学去,一个与自己现在不是一个阶段的时间,我现在知道当初根本不应该这样做,因为自己永远要比现在自己的位置看的更远一点才能保证自己走得更远。二、大一上学期然而如果一切都可以重来的话生活就失去了不确定性带来的新鲜挑战。大一刚开学时决定把OG和Delta都带到学校,不是特别地为了翻看,而是觉得它们是我的财富,只是还没有完全化成我的力量,就像我把高中学物理竞赛时所有买的大学课本都带到学校了一样,不是为了特别地翻看,而是对它们产生了一种归属感。时间持续到了大概11月份,开始渐渐熟悉了校园的课程节奏,上学期的课程并不很多,有时间时,便又想起托福这件事。感觉自己要学学英语了,据说上海交大的英语考试是很难的,可以趁着学托福的机会别把之前打下的底子都忘了就行。上京东一狠心买了新东方的四本专项训练高级版,第一本看的是新东方的高级阅读,给自己定下目标两天做一章。也许是因为我当时阅读量已经比较大了,所以做起来没有感觉太大的难度,几乎所有的障碍都在时间的分配上,因为既不想落下上课的科目又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很多人问我怎么坚持,其实一个人如果连怎么坚持都需要向别人讨教的话我觉得这个人并不能真正坚持下来。至于我,我就是给自己定下来目标逼着自己完成罢了。上学期我经常熬夜,有时候觉得任务完不成当天晚上就会刷夜,学到凌晨三四点的样子。有人问我第二天会不会睡一天。我的回答是刷夜的目的就是赶任务,具体做法就是学的很晚但是不能影响到第二天的时间表,如果为了刷夜第二天整天都没有精神或者干脆睡一天的话,我的建议是把任务放到第二天再做。还有人问我第二天会不会困。困是肯定的,但是评估困对我学习的影响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影响是比较小的,我学习的时候不会困,只有在没有学进去的时候才会困。就这样,我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做完了,自我感觉依然良好,但是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喜欢对答案,或者说不喜欢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这本书就被我放起来了,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只是通过它巩固了一下托福的题型,或者练练手而已。当时想继续做高级听力,但是上学期参加了几个学生社团比较占用时间,高级听力这本书只是匆匆做了前两章就开始想复习大学课程,准备期末考试了。三、上学期期末考完期末考试结束以后,大家都陆陆续续地回家了。我之前报了剑桥大学寒假项目,因此留在了学校,考完试过大概一周的时间就从上海起飞到英国剑桥。我知道没什么事可干,就想把之前买过的书都拿出来好好准备了。有人一直在想现在准备早不早的问题。在我看来大一准备一点也不早,甚至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就要开始考虑人生规划(出国不出国、读到哪一步),而这写都是与考托福密切相关的。上学期学校的教务处上挂出了申报大二上学期SAF留学交换项目的申请通知,必须要有一个体面的托福成绩,我那时候才认识到考T的紧迫性了,照这个时间线下去我最早也只能申请大二下学期的交换项目。从SAF的宣讲会那一天起,我知道我只能抓紧时间开始走了:如果申请大二下学期的交换项目,2015年的10月份就要成绩,而第一次还有可能考得不好要准备第二次,我意识到时间真的不多了。因此留在学校的那几天我开始看单词,王玉梅的那本托福词汇,这是迄今为止我认为编的最好也是身边很多人在用的单词书。一开始还能看下去,而且我在看用法的时候是用的Macbook自带的词典(如下图)查一个词就把它的搭配写在旁边,然后我的书就成了这样:在这个时间段内跟几个朋友聊天问了他们今后出国的打算,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出国的决心。而且我的姐姐在美国读博士,给我描述的美国的情景是那么好,拍来的照片都那么漂亮,我认为在美国我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考托福的决心也前所未有地坚定。四、在英国在英国的两个星期里口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地的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无法不用英语交流。我一直认为学好一门外语的最好办法就是置身于只有那门外语的环境中。例如要是把我放到美国去生存半年我的英语水平肯定还会有很大的提高。不过这种环境在国内是不可能完全模拟出来,但是可以通过平时有意地让自己接触英语的环境达到一个还不错的效果:1)没事的时候自己对自己说英语,就像说心里话一样。我是从很早(大概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英语,到现在自言自语的时候都用英语了,而且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也是英语。这种结果就是,把英语放在了一种与自己的母语相同重要性的位置上,对学习一门语言无疑是很有帮助的。2)让自己的娱乐活动尽可能地与学习英语相关。我的兴趣爱好大概就是听听英文歌,看看美剧了。我没怎么听过中文的歌曲或者看过中国的电视剧。英文歌里我最喜欢的是RAP,也就是说唱,歌手一般会说的很快,而我在听的同时就不断模仿,不断模仿,最后能够把整首歌背着词唱出来。有人问我怎么学会一首RAP,我说听1000遍就学会了,这个1000遍不是特指,我想强调的就是重复,有时候重复的次数多了想达不到都难。还有关于看美剧的问题,我的观点就是如果是以练听力的目的去看美剧,就不要看带字幕的美剧,一开始就不要带,听不懂也不要带。至于有些网站上说的先看一遍带英语字幕的,再看不带字幕的说法,我觉得有这个时间不如去背会单词。看美剧学英语本来就是一个效率不高的方法,何必再要看两遍来浪费时间?第一遍就不带字幕磨耳朵,如果什么也没有听懂只能说明选的美剧不对,说明不了选的方法不对。3)尝试用英文写一些东西,比如我每天会用英文在Evernote上写日记,在大学的课堂上虽然我的老师都是用中文讲课的,但是这不妨碍我用英文记笔记:用有道吗?当然会用,有些专有名词确实是要查出来的,不过相信我,课上如果不走思看看手机什么的,是绝对有时间查个词的。五、大一寒假在英国的这段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他们都学习很好,而且也大多抱有出国的目标。他们很多人已经考过托福,这让我感觉如果我没有一个托福成绩的话简直在任何环境下都没有办法说话了,所以在飞回上海的第二天,我就从网上报了当时最早的一场,然而上海已经没有考位了,无奈之下我只好选择离上海还比较近的南京,正好有同学在那里上学。然而这次报名我并没有给家人说,即使是订上海到南京的火车票时不小心把确认短信发到我妈妈手机上的时候,我也给我妈妈解释说我是要去南京玩的。我只想等成绩出来如果不错的话,给他们一个惊喜;如果不理想,就当是考前模拟练练手了,二战时还有机会。假期一向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时间,而且我自认为我的意志力还不够,说直白点就是懒。年前把OG整个又看了遍,阅读听力是自己做的,口语和写作只看了看答案,没有自己写。总认为还有两个月呢不着急,时间的利用率不是很高。但是在寒假期间断断续续看完了《美语发音秘诀》这本书: 原因是在英国的时候收到英式英语的影响太大了,最后的presentation也是用英式英语讲的,所以寒假的时候找到各种各样的美式英语的资料想要把那股英国腔改过来,不过2个星期的磨合实际上就差不多能够改过来了。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就没有学习,到了初四觉得不学习不行了。家里人根本不知道我考托福,也没怎么督促我学习,全靠自觉性了。但是自觉性并没有什么大用处,每天背会扇贝单词几乎大半天就过去了,总之学习效率相当低。晚上时候就是看各种美剧,听听歌。现在想起来挺后悔的,如果把当时浪费掉的时间都利用上的话我觉得结果应该比现在要好。六、大一下学期我真正托福备考的时间可以说从现在才开始。开学之后我才清醒只有一个多月就要考试了,这才真正心里着急起来。网上说托福备考的最佳时间是3-6个月,还是没什么课几乎把全部心思投入备考的那种。我知道我没那么多时间,只好拿出高中那时候备战高考的精神放手一搏了。1)时间表6:00起床上课,一周课表如下,(应该算自己的时间比较少的):几乎不午睡24:00睡觉别问我怎么起那么早的。我的闹钟放在床下面的桌子上,每天它一叫醒我我为了不吵醒室友只能下床去关。一下床,不上去就好了。每个人早起的方法都可能不一样,重要的是我能起来而不是我怎么起来。别问我一天怎么能不困的。我没说我不困,我只是觉得我有比睡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罢了。对自己太好有时候是一种病。2)学什么a. TPO开学以后发现自己TPO居然一套都没有做!正好一天一套到考试做个完。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天晚上18:00-20:00做一套TPO的阅读和听力,20:00以后整理错题。每天一套是死任务,无论怎么累,怎么不情愿都要完成的。一狠心买了Evernote的高级用户,于是就有了这些:开始的时候做的慢错的多,有时候到11点也不见得能整理完一套,整理的内容大概包括问题所涉及的文章或听力材料区域,关键词,以及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的理解特别重要,这是之后复习的时候减少工作量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渐渐地做的就快了错的也少了,从TPO20多开始阅读听力都控制在了错3个以内,原来快8点做完的题最快7点10分就做完了。之后给自己定的计划就是阅读15分钟一篇文章,听力一段做下来剩3分钟。慢慢习惯了,真的能感觉到自己的做题能力在一天一天地提高。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虽然只是有点累而已。b. 专项训练那四本书到了一个周末专门拿出两天的时间来对那本阅读专项训练的错题(本来应该是上学期的工作)之后开始做听力的专项训练,不过坚持的时间不长,因为我觉得那本听力书编的不是很好。听力材料根本就是照着稿子念出来的,完全没有conversation或是lecture应该有的语音语速语调,实用性不是很大,所以我做了不到一半就把每天的听力训练减少到只做TPO了。口语和写作的专项训练我没怎么看,因为我打算把口语和写作压在机经上,等到机经出来之后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把机经练会就好,并不是为了押题,而是通过机经的题目来锻炼。不要想着用机经押题。c. 各种资料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很多资料,推荐几本我觉得不错的吧。1. 刘文勇的黄金阅读80题。其实里面的题大多数是和TPO重复的,但是我发现他选的很多题就是我错的题,所以我大致就把那本书又做了一遍。做的时候是采用的速读,而且只读一遍凭借自己的印象做题,就是想强化自己第一记忆的能力。2. 新东方的《托福高分范文大全》。那里面的作文写得是真心好,这本书绝对高于任何一本托福写作书。我把前面讲的一些技巧看了,再看其中的十几篇文章就大概知道了其中的规律。托福写作并不难,只要你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一个清晰的顺序,剩下要做的就是往上堆词就行了,高级词汇不怕你写错只怕你不写。3. 小站论坛里的资料,细心点总会发现好东西。《托福阅读经典加试》《托福阅读熟词僻义表》《TPO小站阅读秘籍》《听力学科词汇》《托福听力加试题全文和答案》《托福听力讲座类高频准也词汇分类汇编》《iBT新托福听力背景词汇汇总》《托福口语看这本就够了》《口语黄金80题》《口语最常见的106个错误》《托福写作——100个替换词汇》《TOEFL iBT口语必备素材 模板》《新托福写作满分必备的100个意群词汇》《An Insider’s Guide to the TOEFL iBT》当然我从小站论坛上下载的资料不止这些,但是以上这些我都是真真实实看完的。如果问我什么时候看的,我只能说什么时候都能,但是我的确看完了。时间利用的问题不是我说了所有人就能都利用好了,除了自己没人帮得了自己。d. 口语练习到了3月中旬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商量好每天晚上用英语通过Skype通话半个多小时,她考雅思我考托福。起初是日常的聊天,后来觉得这种方法不是很有效率就换成了互相考机经。但是由于她考雅思的时间比我早两个星期,我就跟她说好在她考之前主要是我考她,在她考后让她来考我。但是等她考完试之后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托福的实用程度只有Task1和Task2,所以考前的两个星期就没有和她再通话,而是自己去准备机经了。(受评论区D男神启发,安利Skype_(:з」∠)_,比别的通话软件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我只能说虽然我们俩最后口语考得都不好……,但是找一个人和自己一块说英语的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在我们俩身上并没有奏效,就当是个意外吧……但是还是想在此谢谢那位同学,在我备考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e. 机经我对机经的态度一向是只把它当做练习题,没有抱着押题的想法去做。从考前两周开始看,没事的时候就在电脑里码字,写一些自己的口语段子和写作段子。想说的就是机经只看参考答案是没有什么价值,也是记不住的。即使真的记住了ETS也会发现套模板或者抄袭的痕迹而把分数给的很低。所以,机经要自己写一遍,可以参考着模板来,但是一定不能一模一样。我有一个大三的学姐在18号的考试中考了115,她就是把所有的机经在考试之前都写了一遍,虽然她说最后没有押中,但是我觉得这种方法对题目的熟悉度的贡献远高于押中一个题目对分数的贡献。虽然我没有把全部的机经写完,但是大致掌握了口语和写作的答题规律。f. 单词下学期开始我决定走路去上课,从宿舍无论走到教室还是食堂都是比较远的。在这个期间我就开始听托福词汇的音频,王玉梅那本,以及托福口语1000词,在新东方大愚图书官网上也可以免费下载。一定要跟读,尤其是音频里在念例句的时候跟读。这些书用音频听会很快,我一个月大概循环听了2-3遍。如果不想看着书背单词的话用音频听写也是很好的方法。f. 再说一段话备考期间有人问我英语怎么学,我写了一段话,这里只作引用,不发表评论:第六章末开学这一个多月以来给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自己已经不要命了,压力很大。期间没有忍住还是给家里面说了我要考托福的事,我妈妈瞬间明白了为什么每次给我打电话我都会说自己在学英语以及最近很忙。很幸运的是他们也理解我这么早就想考一次的心理,也支持我练练手,对结果看的也比较淡。在准备出国考试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承受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考过几次之后还要继续考的时候),我想说身边有很多人在看着你们一天天进步,一天天努力,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七、出征说说12号这场我的做题感受吧。借用小站的真题回忆(我是考完就把所有的题目全忘了),我是觉得这套题挺难的,所以考完之后我就觉得我考的并不好。阅读听力做的时间都很紧张 —— 平时做TPO的阅读,我45分钟妥妥做完了,但是这次就觉得三篇都是压着20分钟的线做完的;听力有加试,之前看过经典加试了(有关鸟的迁徙,大王花什么的),但是由于前两段都做的太紧张了,有一个lecture只剩下两分钟时间。感觉主要是卡在了主旨题上。听力加试就完全被我当成是放松心情的时间了,我就慢慢做,一直深呼吸把时间都耗尽,之后再开始中场休息。由于是首战,之前没有向人们问过什么注意事项的,所以进考场的时候我就只带了身份证,到里面一看原来是可以带水和食品的,而我连水也没有,而且也不让出去了。我就暗示自己,尽力而为吧。坦白地说我一次正式的口语练习也没有过,TPO口语题以及机经上的口语题我都只是看过,写过,但是没有计时练习过。所以这一次考试可以说是我第一次做口语练习。我对自己说会很快结束的不用担心,结果就是真的很快结束了,口语有几个题我是没有说完的,虽然OG上说考官并没有期待着你能说完,但是这就暴露了这1分钟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而且Task4的笔记没有记好,出现了一些”Hmm”, “Ah”的情况。实际上我觉得我的口语部分除了发音我认为比较规范以外别的真的没有什么亮点,既然ETS愿意给我24,那我也就认了。考完口语整个人已经不好了,当时想的就是赶紧考完赶紧回上海赶紧回宿舍睡觉。但是综合写作让我冷静了不少,综合写作的题不是很难,再加上我打字速度比较快,我10分钟多一点就写完了。这时候又开始深呼吸,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场练习而已不要太把成绩放在心上,还告诉自己阅读听力花了这么长时间肯定最后选上的答案都是对的。独立写作感觉还可以,由于平时积累了一些高级词汇,写的时候没出现什么障碍,也是用了25分钟左右就写了450词,就去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了。提一句考场的干扰。对于首战的我,我觉得考场里的干扰是比较大的,即使是一开始就戴上耳机也能听见各种声音。而且由于我做的很慢还有听力加试,当我做到第二段听力的时候就已经有人休息结束开始说口语了。当我听综合口语的听力的时候旁边简直是一团乱七八糟的声音,这时候真的需要完全跟着听力的思路走,一点也不能走神。所幸的是旁边的同学跟我的进度保持的差不多,而且我是挨着窗户,在整间教室里应该还不算干扰最大的。我用我的例子就想说明一点:口语一定要计时练习。八、查成绩考完之后我觉得考得不好,以灰溜溜的心态回到了上海开始准备期中考试。我原本想不查成绩了,想直接准备7月份的二战。网站上说23号出成绩,群里面23号的早上就有人不断地在刷网站焦急地等成绩了,然而磨人的ETS迟迟不出,大家就纷纷猜测:是不是3月28号漏题的影响,是不是美国有什么公共假期。我没太看重,心想过去就过去了,90也好100也罢认了。然而24号早上我打开QQ的时候还是被群助手告知出成绩了,我就开始忐忑地想到底要不要查。不过最后觉得只要自己知道以后不告诉别人不就行了,这次的教训还是要吸取的,看看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于是打开官网输入NEEA账号,来到了“成绩查询页面”。打开……OMGWTF然后给我妈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当时是7:58,还有2分钟她就要上课了,但是我能听出来她已经完全没有心情上课了。之后又给在美国的姐姐说了,她刚从实验室回到家,也是很惊喜。后来就没多少故事了,在小站论坛上报了自己的成绩之后就一直被要求写什么备考经验。没什么经验,就是踏踏实实过好备考的每一天就行。下图第一个就是我。结语已经把7月份的那次考试退了,现在也回到正轨上来,好好学大学的课程了。下半学期的课不像上半个学期那么多,决定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练练字,看看书什么的。回想起备考的一个月自己还真是蛮拼,找回了一点高中的时候为考一个好大学奋斗的感觉。出国留学这条路上,托福仅仅是一站,一个关键点而已,前方还有很多机遇和挑战,左右还有无数为了出国日夜奋斗的战友。写了这么多,有遗憾,也有回报,无论你现在身处什么位置,在这条路上走了多远,都要记住:靠自己,为了爱的人。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勇的新托福黄金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