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给付差价合约是什么”

家居商场打出比价促销广告
反悔遭判赔10倍差价
家居商场节日促销,打出“全城比价,差价10倍赔偿”的促销广告。一位消费者见状,遂买差较真,家居商场却反悔,消费者怒告家居商场要求兑现比价承诺。
日前,重庆市一中院终审后判定家居商场和商家兑现承诺,支付10倍差价款:12820元。
真的买到差价货
2012年国庆期间,北部新区一家大型家居商场为了招揽顾客,打出悬赏广告:欢迎全城比价,差价10倍赔偿。
家居商场将特供手册、导购手册置于商场。特供手册载明:欢迎消费者全城比价,如发现任一商品价格高于其他商场同一商品,或者商家存在故意提价现象,则给予10倍差价的赔偿,举报后查证属实,则奖励1000元。
这一广告招来不少人气,商场销售额果然大涨。
但消费者小周认为家居商场有打悬赏广告哗众取宠的嫌疑,转悠几天后发现该家居商场卖出的某品牌地板高于外面的价格。
国庆假期间,小周在二郎一大型家居市场购买某品牌地板40平方米,支付货款15456元。事后,他和商家协商退货退款。
第二天,他来到这家家居商场,在某品牌地板商家林某处同样订购40平方米的地板,支付货款16738元。当天,小周就办理了退货退款。
两次购买的地板品牌、规格、型号、材质,均相同。
要求兑现比价承诺
半个月后,小周向区法院递交诉状,将打出悬赏广告的这家家居商场及商家林某一并告上法庭。
小周以自己已完成特供手册中悬赏广告约定的行为为由,请求被告按差价1282元的10倍,赔偿12820元及奖金1000元。
家居商场反悔。商场及商家林某辩称,小周并不是特供手册中所指的消费者,为此请求法院驳回对方的诉讼请求。
鉴于悬赏广告引发的维权案属于新类型案件,该区法院也是几经审理。
两个月后,该区法院一审判决家居商场、商某林某向小周兑现比价承诺,给付差价赔偿款12820元、奖金1000元,合计13820元。之后,林某上诉。
日前,市一中院作出民事裁定书,维持一审判决。
未明确差价标准 要按较高标准赔偿
该区法院民四庭办案法官刘晓婷表示,本案系商场夸海口许下高价承诺,消费者购买商品后与其较真而引发的纠纷。这个案子在当前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中,可谓典型。
刘晓婷介绍,针对消费者差价赔偿金额的认定,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各方曾产生过很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差价应以单价为标准计算,比如家居商场的地
板卖价是386元一平方米,而其他商场卖356元,中间差价是30元,10倍赔偿就是300元;另一种意见认为,应以实际总价计算,总差价1282
元,10倍赔偿就是12820元。
该悬赏广告未明确差价是以单价还是总价作为计算标准。基于对消费者多买多赔的原则,家居商场应承担按差价金额相对较高的标准进行赔偿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支持“多买多赔” 规范商业宣传行为
办案法官认为,家居商场以悬赏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目的是促销,从中获利。在获利的同时,就应当为其悬赏行为承担法律后果。
办案法官还认为,按照总价赔偿,虽然可能造成多买多赔的导向,短期内不利于商业宣传和消费,但具有警示作用,可以促进经营者自觉规范商业宣传行为,从而进一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办案法官还称,如果确实出现赔偿金额巨大影响个案公正的情形,法院也会考虑使用民法中的公平原则等予以平衡。
法院解读案例 老百姓可申请去学法
近期,该区法院开展2014年度首次法院开放日暨典型案例解读会,在会上披露了这起维权案,引起了参会群众的极大兴趣。
该区法院研究室主任黄卫介绍,该院将每一季度开展一次法院开放日活动暨典型案例解读会,来增强法院工作透明度。
【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荆州日报传媒集团授权楚网独家发布荆州日报、荆州晚报稿件。
2、楚网发布的荆州日报、荆州晚报等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楚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楚网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楚网
楚网官方微博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楚网最新文章[全站]
随机文章[全站]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沃尔玛商品标价和结账小票不符 称是疏忽所致
书籍价格对照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节前夕,一场“价格欺诈”风波让零售业巨头家乐福吃下550万元罚单。“价格欺诈”也成为很多消费者热议的新名词。虚构原价、误导性价格标识,这些问题常常让消费者很难发现,作为消费者的您,会从此留意自己的超市小票吗?北京的一位听众昨天(12日)讲述了自己在沃尔玛超市购物的经历,价格阴云还要笼罩零售巨头多久?
从超市货架到收银柜台,北京市民吕女士买的一本书在短短五分钟内“涨”了近10块钱。前天下午,在北京市大郊亭沃尔玛超市的一次购物经历,让这位消费者从对超市小票的偶然对照中看出了蹊跷。
吕女士:我平时是不对这小票的,包括这段时间媒体报的也挺多的,但也没太留意。我就一扫,看这本书好像这个价格有点高标价好像没这么高,结果这一对,这本书的标价是25块8,但是一扫出来是35块3。
吕女士保留了手中的购物小票,仔细核对价格编码,又到超市请工作人员重新扫描,的确在这本标明定价为“25.8元”的书上扫出了“35.3元”的售价。记者和吕女士一起来到这家沃尔玛超市服务台,工作人员说,问题出在条形码标签上。
沃尔玛服务台:说过他们多少回了,但是他们这个码儿还没有及时改过来,所以我们都是有一个覆盖码贴在这一块儿,覆盖码它掉了,是粘在这上面的,所以给您造成了这种不便。
按照超市工作人员的说法,沃尔玛出售的书,封底本来应该贴有一张超市的覆盖码,这才是超市的实际销售价格。但是吕女士买的这本书覆盖码掉了,结果价格识读机误读成了原来的价格条码。记者浏览了超市的书架,大多数书的封底都贴有一张超市的覆盖码,少数书的覆盖码不知去向。但仔细查看这本书,记者又发现了问题,无论是书的封二还是封底,这本书的出版定价都是25块8,并不是沃尔玛所收的35块3。难道沃尔玛卖的书,比书本身的出版定价还要高?对此,工作人员又有了新的解释,听来有些复杂:
沃尔玛工作人员:这本书有可能,比如说在厦门它是卖35块多钱,供应商引进这本书他下面没有打定价25块8这几个字,但是到了北京他又想加上这东西,想做25块8的特价,但是他过来的时候没有贴促销的标示,没有贴码,或者码已经掉了,这种情况会出现,但是我们信息库里应该是全国的信息库,它就会有这种情况,然后这个贴的签儿掉了,一扫也能扫出去,有这种情况。
工作人员:这种情况就是说,我们每天员工在拿着设备,不断在巡查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每天这么多书,有可能漏掉一本,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是无意的疏忽,还是骗一个是一个?吕女士很是怀疑,因为她说自己是很偶然才查看小票的,如果不看,不是就让超市蒙混过关了吗?就在昨天傍晚,另一位北京市民崔女士也给中国之声打来电话,讲起自己在北京知春路沃尔玛超市的一次经历。
崔女士:1月21号,在沃尔玛买了一箱,没交钱之前我问服务员多少钱一厅,他告诉我是1块4,一箱是24盒,算好了应该是33块6。可是她收钱的时候,收了我38块4,因为我买东西,一般要看小票的,后来我就到总台去了,他们说收多了,退给我4块8毛钱。他实际上是欺诈呢,还是真正价签弄错了,反正是经常有的。
工作人员对崔女士给出的解释同样是——价签出错。尽管工作人员给出了各种解释,但消费者还是有不少的疑惑。
吕女士:我觉得这件事情好像是之前的价格欺诈的一个上演,替消费者呼吁一下。但是他们这么大一个超市,居然到现在还这样,我觉得无论是超市本身还是一些监管部门,到底为什么这种事情还在上演。这种消费这种权益为什么到现在还得不到保护。
邱宝昌:这个按照价格欺诈暂行规定,是一种欺诈行为。因为是不是主观故意,还是过失,很难区分。但是你的标价是低价,结算是高于标价,这就是一种引人误解的虚假标价,那就是价格欺诈。客观判定它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面对吕女士的质询,沃尔玛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超市的规定,可以给付差价5倍金额的赔偿,邱宝昌律师说,除了对消费者个人的赔偿,构成价格欺诈的商家也应该受到行政处罚。
邱宝昌:只要这种行为认定是欺诈,它可以是几万块钱:三万、十万或者五十万,这就需要行政部门看他是不是故意行为,情节是不是严重,它的顶额是五十万。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王娴)
相关微博推荐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673条
评论2076条
评论1031条
评论1023条
网易财经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费补差价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