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能刷医保卡吗纳入医保需要什么条件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针灸、推拿将逐步纳入医保大部分社区医院今年可以配中药
  记者张哲 好消息,今年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看中医、配中药了。
  昨天,杭州市发布《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要求今年底,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而到2015年底,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提供中医服务。
  与此相关同步推进的,是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中药、中医诊疗项目报销比例;
  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以及针灸、治疗性推拿等非药物诊疗技术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
  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中药验方;
  应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将中医医疗机构纳入120急救网络;不过,中药饮片暂不实行零差率销售。
  到&十二五&期末,杭州市100%的县(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使其成为指导基层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中心。县级综合医院必须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并按不低于总床位数5%的比例设置中医病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应当设置中医病区。
  通过各种培训,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5%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
  杭州市还将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224种常用药纳入北京社区药品医保报销范围
  从10月1日起,氨氯地平、二甲双胍等224种用于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药品,将被纳入北京市社区药品医保报销范围,这意味着参保人员购买这些药品可以享受的报销比例,将从70%提高到90%。届时,参保人员在本市1200余家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用药将更加方便。
  很多常用药社区买不到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虽然社区卫生机构的门诊量不断增加,但很多人不信任社区医院的观念仍旧十分浓厚,头疼脑热也要到三甲医院排队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在采访当中,病人都说,一是觉得社区医院医生医术不高,二是很多常用药品在社区医院根本买不到。
  日前,在朝阳医院门诊大楼里,40多岁的康女士用轮椅推着年迈的母亲在各个楼层之间不停地上上下下,她手里攥着呼吸科、心脏内科、泌尿科等三四个科室的号――72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每隔两周,她就要带着母亲来开一次药,而且要把这几个科室全都看一遍。康女士家住大兴区旧宫,距离朝阳医院有20多公里。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她们就出发了。到了医院,又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挂上号,结果候诊快一个小时了还没轮到她们,康女士每隔几分钟就跑到分诊台前看一看,数一数自己前面还有多少人。每次来医院,她都得花上多半天的时间才能把事情办完。“母亲有高血压,每天都得吃氨氯地平,家门口就有社区医院,可是那里没有这个药,只能到大医院来开。现在天凉快了,就把她带来检查一下,夏天和冬天的时候根本不敢带她出来,折腾这一趟太受罪了。”
  既然家门口就有社区医院,那为什么不能多些老百姓常用的慢病药,非要让人跑到几十里以外的大医院去排队开药?有市民去社区医院看病,某种药医院里没有,医生的解释是:社区没这个药是因为医保规定不让用。
  对这种说法,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澄清。他表示,某一种药在医院里有还是没有,不是由医保决定的,“有与没有,和能否报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介绍,根据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规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而医保负责的是药品进入医院以后,参保人员看病时发生的药费哪些能报销以及报销多少。但这位负责人也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医保报销政策对医院使用哪些药、用量多少是有影响的。
  参保人员强烈希望进一步增加医保社区药品目录报销品种,把部分在大医院才能报销的药品“下放”到社区。这样既方便百姓,也有利于缓解大医院就医人满为患的矛盾。
  一年量波立维可省1400元
  社区药品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后,老百姓究竟能得多少实惠?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这次放开报销的目录中有一种药叫做氯吡格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波立维。这是心脑血管病人需要长期服用的一种慢病药,一般一个星期的用量是一盒,每盒售价是140元。
  以职工医保来说,过去这种药如果在大医院里开,只能报销70%,也就是说自己要花42元;而在社区医院,就可以报到90%,个人自付只有14元,比在大医院节省了28元。
  如果长期服用的话,一年下来能省1400多元,还是非常可观的。
  社区设医事服务费将比大医院更便宜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医院可以报销的药品品种少,医疗水平不如大医院,一直是制约着老百姓到社区看病的两个重要原因。
  扩大药品报销范围之后,对于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说,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比如在用药安全这方面,增加的200多种可报销的药物应该如何使用,各自对应着什么病症,该如何保证患者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药品,都是基层的医务人员需要学习的内容。
  卫生局已经组织了相关培训,让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这些知识。另外,药品报销范围扩大后,老百姓到社区的就医需求预计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量肯定会增大,卫生局已经与这些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沟通,做好了采购、配送等前期准备工作,保证报销目录扩大后,有需求的居民能够顺利采购到所需药品。
  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还将制定深化基层医改实施意见方案。为引导居民到基层医院就诊,今后北京一二三级医院有望均设立医事服务费制度,并将拉开“档次”差距。
  据介绍,目前,北京已在友谊、朝阳等5家大医院试行医事服务费制度。北京正在调研、测算医疗机构医事服务费的整体设立体系,今后一二三级医院有望均设立医事服务费。为了引导居民到基层医院就医,按照目前的思路,原则上一二三级医院的医事服务费数额将会拉开差距,到基层就诊将会更便宜。也就是说,一、二级医院的医事服务费有望低于目前大医院试点的42元至100元。
  按照国家相关指导意见,社区医院一般诊疗费应为10元左右。刘存良表示,北京“原则上不会差距很大”。而目前北京大小医院“分级”设立医事服务费尚无明确时间表。
  社区报销药增至1435种
  医保、财政、卫生等几大部门经过反复研究,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便捷的基础上,制定了增加社区药品报销目录品种的改进措施,最终确定将常见病、慢性病、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纳入社区医保报销范围。
  据介绍,此次医保社区药品报销范围调整重点增加了治疗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的药品,特别是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共新增药品224种,至此本市医保社区药品报销范围由原来1211种增加到1435种。今后,在社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骨关节炎、支气管炎、前列腺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药品,如百姓常用的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非那雄胺、氯吡格雷等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可报销。
  据了解,目前本市执行社区药品报销范围的定点医疗机构有1200余家,其中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共900余家。在对现有的医疗保险药品信息系统更新完善、对12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维护后,新版社区药品范围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执行。届时,参保人员将能在家门口开上这些常用慢性病药品,无需再到大医院“排队开药”。
  职工社区报销比例增20%
  目前,按照本市医保政策规定,城镇在职职工、70岁以下退休人员在非社区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报销比例分别为70%和85%,而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则为90%。此次社区用药报销范围调整后,在职职工在社区就医使用上述新增224种药品的报销比例将由70%提高到90%;70岁以下退休人员报销比例也将由85%提高到90%。
  部分药品乙类改甲类
  同时,还有21种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常用药品,在大医院使用需要“个人先行负担10%费用”(乙类药),此次不仅纳入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报销范围,在社区使用还取消了“个人先行负担10%费用”的规定,如缬沙坦、非诺贝特等。此外,社区常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价格比大医院明显降低。因此,百姓在社区就医的医药费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记者 代丽丽
编辑:小也(QN016)
48小时北京新闻热读排行
•&•& •&•&
•&•&•&•&•&
•&•&•&•&您的位置:&&> 正文
十一五规划纲要解读:社区医院纳入医保
  社区医院
  推动社区医院纳入医保
  「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加快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解读」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卫生部表示,要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定点范围,按规定报销医药费用。推动社区首诊制度试点,引导患者到社区就医。加强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倾斜政策,吸引医学人才进社区。同时,发挥中医药作用,推广应用群众欢迎的中医药技术和民族医药技术。
  「百姓畅想」读者张大妈:我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实行社区医院首诊制后,我去买菜的时候就能顺便去看病了,这样看病和买菜一样方便,真是太好了。
您的位置:&&> 正文省卫生厅厅长:符合条件的社区医院将纳入医保定点单位_安徽网
24小时新闻热线:962000
省卫生厅厅长:符合条件的社区医院将纳入医保定点单位
核心提示:“不管明年医改怎么改,坚持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肯定不变。”昨天,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做客本报“提问民生”,就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话题接受了本报的专访,并和“民生观察团”的四位读者代表进行了真诚交流。
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做客&提问民生&
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做客&提问民生&
&不管明年医改怎么改,坚持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肯定不变。&昨天,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做客本报&提问民生&,就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话题接受了本报的专访,并和&民生观察团&的四位读者代表进行了真诚交流。
关键词:跨省结算
省级异地结算明年有突破
&我的父母现在都在外地打工,虽然在安徽老家参加了新农合,但每次在外地看病报销都很麻烦,明年省外就医是否也能即时结算?&一位网友给本报留言,问及我省新农合异地即时结算的问题。
&这的确是明年我省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高开焰说,新农合在我省已经实现了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全覆盖,参合群众在任何一级、任何一个医院都可以享受到即时结报。&打个比方,如果你是阜阳人,在合肥的医院看病,出院时只需支付自付部分就行,不用再来回跑着报销。&
不过,高开焰也表示,我省是一个务工人员输出大省,异地结算的数量也不可小觑。&去年,有些市已经开始了探索,天长市等21个统筹地区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省外40余家医疗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开通了即时结报服务。&
&现在我们正在和几个省的农合办谈,争取在明年能有一个突破。&高开焰透露,明年,省级层面和外省新农合异地结算方面将有望对接,以最大限度方便外出务工人员。
关键词:小病进社区
大医院医生要到社区坐诊
虽然现在提倡&小病进社区&,但很多人即使得了感冒,也还是习惯往大医院跑。
&这和老百姓的观念有很大关系。&高开焰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传统思想认为,社区医院是小医院,条件差,技术不行,药品不全,在社区看病不放心。&
不过,高开焰也分析说,除了理念的问题,社区医疗机构本身不够&强&也是主要原因。为了鼓励更多人&小病进社区&,高开焰说, &一方面医保政策要对社区倾斜,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将符合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高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建设,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提升社区服务的能力。&高开焰说,我省正在推行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工作的协作机制,今后要让更多大医院的医生甚至知名医生,到社区坐诊。
关键词:全科医生
每1万人 有3名全科医生
&如果社区的医生能够准确查出我的病因,开药也很到位,治疗效果也好,我肯定愿意去社区就诊,但现在有些医生并不是&样样精通&啊!&一位网友通过微博留言,他的担心的确也是社区医疗机构现在面临的困境。
&现在我省正在实施&全科医生&计划,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够的问题。&高开焰说,早在2003年,我省就启动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到2005年在全省的城市社区全面推开。
&目前我省已经形成自己的培养模式。&5+3&是五年本科和三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学习,&3+2&指三年大专和两年的各科轮训,再到农村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锻炼。&高开焰说,这样的全科医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医疗理论知识,并且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这样才称得上是&全科医生&,才能当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按照要求,每1万人要有2~3名全科医生。我省到2015年底,可以实现每1万人有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厅长如是说】
&现在我们正在和几个省的农合办谈,争取在明年能有一个突破。&
&医保政策要对社区倾斜,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将符合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高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
&现在我省正在实施&全科医生&计划,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够的问题。&
&凡是70岁 以上老年人,患有严重疾病的,要优先挂号、优先看诊。&
&建立第三方处理机制,由司法部门牵头,律师、医疗专家参与。&
  责任编辑:方昌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营医院纳入医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