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浓硫酸反应受热会生成so3吗?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浓硫酸可吸收SO3
浓硫酸可吸收SO3,它们之间反应生成了焦硫酸:H2S2O7(H2SO4.SO3).
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  
浓硫酸是指浓度(这里的浓度是指硫酸溶液里硫酸的质量百分比)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在浓度非常高时(一般是指浓度98%以上)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普通硫酸或普通浓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
  硫酸与硝酸,盐酸,氢碘酸,氢溴酸并称为五大强酸
  (一)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不能干燥SO2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二)特性
  除了酸固有的化学性质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H2SO4),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强的性质。
  1.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
  浓硫酸 如C + 2H2SO4(浓) ==== (加热)CO2& + 2SO2& + 2H2O
  2.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主要原因是硫酸分子与这些金属原子化合,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氢离子或硫酸分子继续与金属反应.
  Fe+nH2SO4(浓)===Fe&nH2SO4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3.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4.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
  5.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附言: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切不能将顺序颠倒,这样会引发事故。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个体防护:
  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
  误食,催吐,用牛奶或蛋清.
  浓硫酸和稀硫酸
  硫酸的浓稀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最高的发烟硫酸密度为1.96含游离的SO3 40%,含SO3总量达89%。一般来说密度为1.84的硫酸叫浓硫酸(注:我认为一般浓度75%以上的叫浓硫酸)其中含SO3的总量达到82%,含游离SO3 4%,它的浓度为18 mol/L,中等浓度的是指密度在1.5到1.8左右,它们的浓度分别是在9.2mol/L到16mol/L。那么稀硫酸是指密度在1.5以下,浓度在9.2mol/L以下。
  浓硫酸和稀硫酸鉴别方法: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在相同的体积下,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铜碳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7.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8.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9.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10.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11.食盐(亚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工业用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工业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12.电导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
  硫酸的危害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认为可能是掉了有机物(如木屑等)进去了,被浓硫酸氧化所至,加入一点高锰酸钾可能有用,但会对硫酸的纯度会产生影响。
以上仅供参考。
大家还关注浓硫酸和浓硫酸在一起,为什么不会生成三氧化硫?_百度知道
浓硫酸和浓硫酸在一起,为什么不会生成三氧化硫?
浓硫酸有脱水性?为什么??,为什么不会脱去自己内的氢和氧
原因啊~~~是不是只有有机物会被浓硫酸脱水,原因啊~~
提问者采纳
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 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指有机物而言的、木屑。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其中蔗糖、氧元素的有机物,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反应时,而非稀硫酸的性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三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不会, 可以用反面考虑 如果可以,一瓶浓硫酸就会有SO3产生 实际不会
还不够强。。。。。。楼上的,磷酸自己脱水,您怎末解释。。。。?
答者:眼翳 - 经理 四级 1-27 21:56:你受的是正磷酸吧磷酸】也称正磷酸,化学式H3PO4,式量97.994。纯品为无色斜方晶体。密度1.843克/厘米3,熔点42.35℃。市售浓磷酸是粘稠液体(约含85~98%)。易潮解,溶于水和乙醇。是三元中强酸,在25℃时电离常数K1=7.5×10-3,K2=6.2×10-8,K3=2.2×10-13。加热至213℃时失去部分水变为焦磷酸H4P2O7,进一步脱水生成偏磷酸HPO3。磷酸稳定,400℃以下无氧化性。无毒,有腐蚀性,可腐蚀石英。用于制磷酸盐、复合肥料、磷酸酯萃取剂、染料、合成洗涤剂、医药、还用于金属酸洗及防锈。工业上用磷灰石Ca3(PO4)2跟硫酸反应制得,用硝酸跟磷反应可制得较纯磷酸。
可以这么想,每个物质都是有一定的脱水性的,浓硫酸就很强,水就很弱(水是不会把别的物质脱水的吧,考虑的极端一些就行了),所以说强脱水剂可以脱掉弱脱水剂中的水。那么浓硫酸和浓硫酸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两者(其实还是一者……)的脱水性是一样的,所以哪个也不会把哪个的水脱掉。就好比一个氧化剂不会把自己氧化一样,有的时候解释起来就要用这种抽象一点的道理。难道一瓶磷酸自己放着放着就出现了一堆五氧化二磷和一堆水合磷酸?而且它们还都处在一个瓶子里?当然,我说的那个方法只是比较抽象一点的想象,不是正统解释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浓硫酸和浓硫酸在一起,为什么不会生成三氧化硫?浓硫酸有脱水性,为什么不会脱去自己内的氢和氧?为什么?是不是只有有机物会被浓硫酸脱水,_作业帮
浓硫酸和浓硫酸在一起,为什么不会生成三氧化硫?浓硫酸有脱水性,为什么不会脱去自己内的氢和氧?为什么?是不是只有有机物会被浓硫酸脱水,
浓硫酸和浓硫酸在一起,为什么不会生成三氧化硫?浓硫酸有脱水性,为什么不会脱去自己内的氢和氧?为什么?是不是只有有机物会被浓硫酸脱水,
脱水性是指有机物而言的、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 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不会, 可以用反面考虑 如果可以,一瓶浓硫酸就会有SO3产生 实际不会
可以这么想,每个物质都是有一定的脱水性的,浓硫酸就很强,水就很弱(水是不会把别的物质脱水的吧,考虑的极端一些就行了),所以说强脱水剂可以脱掉弱脱水剂中的水。那么浓硫酸和浓硫酸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两者(其实还是一者……)的脱水性是一样的,所以哪个也不会把哪个的水脱掉。就好比一个氧化剂不会把自己氧化一样,有的时候解释起来就要用这种抽象一点的道理。难道一瓶磷酸自己放着放着就...
还不够强。。。。。。楼上的,磷酸自己脱水,您怎末解释。。。。?
答者:眼翳 - 经理 四级 1-27 21:56:你受的是正磷酸吧磷酸】也称正磷酸,化学式H3PO4,式量97.994。纯品为无色斜方晶体。密度1.843克/厘米3,熔点42.35℃。市售浓磷酸是粘稠液体(约含85~98%)。易潮解,溶于水和乙醇。是三元中强酸,在25℃时电离常数K1=7.5×10-3,K2=6.2×10-8,K3=2.2×10-13。加热至213℃时失去部分水...当前位置:
>>>在吸收塔用98.3%的浓硫酸而不是用水吸收SO3的原因是()A.用浓硫酸..
在吸收塔用98.3%的浓硫酸而不是用水吸收SO3的原因是(  )A.用浓硫酸吸收不形成酸雾,吸收速率快B.用水吸收生成的酸雾多,影响吸收C.用水不能吸收SO3D.用浓硫酸吸收可以得到更浓的硫酸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吸收塔用98.3%的浓硫酸而不是用水吸收SO3的原因是()A.用浓硫酸..”主要考查你对&&工业制硫酸&&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工业制硫酸
工业制硫酸的方法:(1)硫铁矿制酸硫铁矿在沸腾焙烧炉内通空气燃烧产生SO2气体,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后,依次通过旋风除尘和电除尘进行干法除尘。随后,炉气再通过洗涤、冷却、除雾等一系列的净化操作进入干燥塔。干燥后的炉气用主鼓风机压送至一转一吸或两转两吸制酸装置内制取硫酸。其反应如下: (2)硫磺制酸反应时生成的热传递给进入接触室的需要预热的浓和气体并冷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即热交换过程)熔融硫磺在焚硫炉内用干燥空气燃烧产生SO2气体,经余热锅炉回收燃烧热后进入“一转一吸”或“两转两吸”制酸系统制取硫酸。其反应如下: (3)冶炼烟气制酸主要利用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等硫化矿在熔炼过程中产生的SO2烟气进行制酸。其工艺流程除焙烧系统随有色金属硫化矿的焙烧工艺不同而有异外,其制酸工艺与沸腾炉炉气制酸相同。硫酸的生产流程: (1)原料工段原料处理能力要满足生产周转,与硫酸生产能力相匹配,能够满足焙烧工艺的进料工况条件结合矿源及工程,应着重考虑如下问题原料的卸车及转运方式、矿库的贮存能力(库容)、干燥及含尘尾气处理、块矿的破碎及筛分等。原料工段设置应尽量少进行固体物料的交叉,流程越简单越好。 (2)焙烧流程焙烧流程一般为:焙烧炉—废热锅炉—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也可以不设旋风除尘器。这种流程非常紧凑,但电除尘器需专门设计且操作管理要求较高。为了尽可能使工艺技术和设备制造立足国内,增加装置操作的可靠性,使用国内的电除尘器,则倾向于设置旋风除尘器。一般采用增湿输送的干法排渣,有刮板输送机—冷却滚筒(增湿)一带式输送机流程和冷却滚筒+冷却滚筒(增湿)—带式输送机两种流程,目前设计倾向于使用后一种流程。 (3)净化流程大型硫酸装置选择酸洗净化流程。国内大型装置空塔流程居多,即空塔(增湿塔)—填料冷却塔(稀酸板式换热器)一两级电除雾器。近十多年来我国投产的硫铁矿制酸酸洗净化流程绝大多数使用此流程,亦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流程。近年来冶炼烟气制酸选择动力波洗涤器代替空塔居多,国内有关专家认为,动力波洗涤器特别适用于烟气量波动比较大的情况,效果较好,但压降较大,对气量均衡稳定的硫铁矿制酸并无明显优势。 (4)干吸流程干吸流程有塔槽一体化流程、三塔一槽流程、三塔两槽流程和三塔三槽流程。塔槽一体化即干燥塔、一吸塔、二吸塔均不设外部泵槽,由各塔的底部分别存液,循环泵设于塔外的管道上,国内比较典型的为贵州瓮福2×400kt/a硫铁矿制酸装置。塔槽一体化省去了泵槽和很多的管线,使得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布置紧凑,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设计时要考虑泵的密封,特别是一吸循环泵。目前,国内设计多采用三塔两槽流程,又以干燥塔一个循环槽.两吸收塔共用一个循环槽居多。干吸塔普遍使用不锈钢槽管式分酸器及大规格填料,可大幅增加分酸点,降低填料高度,优化塔的操作状况,提高塔的操作效率,塔的顶部装设高效除雾器。 (5)转化流程转化工序基本采用两转两吸流程,国内“2+2”,“3+2”,“3+1”几种流程都有,但目前采用较多的是,“3+1”流程,配套换热流程有ⅢⅠ—ⅣⅡ和ⅣⅠ—ⅢⅡ等,设计选择较多的ⅢⅠ—ⅣⅡ根据系统热平衡计算,可以考虑设置热管省煤器。转化系统的流程和设计参数的选择,实际上是系统的优化问题,需与所用催化剂和所用设备情况综合考虑,应尽量提高一转化的转化率,使尾气排放更容易达到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6)生产硫酸流程图&
发现相似题
与“在吸收塔用98.3%的浓硫酸而不是用水吸收SO3的原因是()A.用浓硫酸..”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10479730167358870697998087507硫酸硫酸浓硫酸和无水乙醇加热到140度 生成乙醚 这时候乙醚是纯的吗 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水与三氧化硫 和无水乙醇混合加热还会产生吗 制取乙醚是浓硫酸给无水乙醇脱水 无水乙醇_作业帮
硫酸硫酸浓硫酸和无水乙醇加热到140度 生成乙醚 这时候乙醚是纯的吗 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水与三氧化硫 和无水乙醇混合加热还会产生吗 制取乙醚是浓硫酸给无水乙醇脱水 无水乙醇
硫酸硫酸浓硫酸和无水乙醇加热到140度 生成乙醚 这时候乙醚是纯的吗 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水与三氧化硫 和无水乙醇混合加热还会产生吗 制取乙醚是浓硫酸给无水乙醇脱水 无水乙醇都没水了 还脱啥啊 到底是怎回事啊 、/、
我试着说一下吧.兄弟你问得真乱140摄氏度生成乙醚,那么乙醚就是乙醚;还没分离出来的乙醚肯定不纯啊.硫酸加热分解的事情不太了解.给无水乙醇脱水是分子间脱水,两分子乙醇脱去一分子水生成一分子乙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8 浓硫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