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中成药是什么意思中药?

读中药书有得、使、畏、恶、反等关于用药禁忌的字,请问专家这是什么意思?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读中药书有得、使、畏、恶、反等关于用药禁忌的字,请问专家这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是药物配伍关系,以下是复制的有关药物配伍关系的介绍,希望有帮助:  中药学上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药物配伍会出现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前人把草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其中除单行是指单味药治病外,其他都是药物的配伍关系。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明显地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作用。相使是指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主辅配合,辅药能助主药提高疗效。如黄芪配茯苓,可增强黄芪利水消肿的作用。相畏是指两药配合,一种药物的功能和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生姜可以抑制生半夏或生南星的毒副作用(见十九畏)。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风能缓解消除砒霜的毒性。相杀和相畏实际是同一种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相恶是指两种药物配合能相互牵制或破坏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功效。如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中作用。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副作用。如甘草与甘遂配伍可产生副作用(见十八反)。  内容  (一)七情配伍  1.含义  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除“单行”外,皆外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2.内容  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主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它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5。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习云生姜杀半夏。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如上所述,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六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相畏、相杀表示减毒,相恶表示减效,相反表示增毒。  (二)君臣佐使  1. 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2. 内容  1.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它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3. 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配伍禁忌:十八反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  十九畏列述了九组十九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除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之外,还有一部分性质平和,称之为平性的药物。由于平性药物的作用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在习惯上仍叫做四气。平性的药物,因为它作用缓和,一般说来,不论是寒性的或热性的病症,都可配合应用。  味,就是药物的滋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就是辛辣(如生姜)或辛凉(如薄荷、冰片)的滋味,能发散、能解气。一般发汗的药物和解气的药物,大都有辛味。  甘,就是甜的滋味,有缓和、滋补等作用。一般能调和药性的药物及滋补性的药物,大都有甘味。  酸,有收敛作用。一般能够止汗、止泻等的药物,大都带有酸味。  苦,有泻火(就是指清火作用很大的意思)、清热、燥湿(指苦味燥性的药物,能化去湿气)、通泄等作用。一部分清热药和泻下药,多有苦味。  咸,有泻下、软坚(能消散软化坚硬的结块)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多带有咸味。  此外,还有一种淡味。所谓淡味,就是淡而无味。因为淡味的药物没有显著的滋味,所以实际上虽有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习惯上仍叫做五味  每个药物的治疗作用,对脏腑经络有明显的选择性,所谓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治某经或某几经的病,就归这经或这几经。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来确立的。因为经络起着沟通人体表里内外的作用,生理上相互协调,发病时也相互影响。所以,表证可以影响到脏腑,里证又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系统的归纳分析,四诊合参,确定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便可得出归经所在。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但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还须注意,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再者,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请问这幅中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请问这幅中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当时忘了问医生了党参15克
山萸肉15克
炒紫苏子5克
麦冬20克还有请问这个药是治什么的啊?是治胃病的吗?还是调理身体的呢?谢谢!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中医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建议:你好是健脾益气的,饭后半小时服用对胃肠道更好,注意用药饮食忌口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askR59KD:谢谢@!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盐酸伊托必利片 一起服用?谢谢!
可以,两个药物作用方向是不同的,一个抑酸一个促进胃动力的
&&&中西医结合科
擅长:擅长解决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治乙肝及并发症,糖尿病及并发症,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妇科乳腺增生,不育不孕证等。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原新疆兵团医院(退休)&&&中西医结合科
建议:你的处方有益气健脾,补肾固涩,化痰平喘等功效。
有关的更多问题,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请问这幅中药起什么作用?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请问这幅中药起什么作用?
当归、川芎、茯苓、泽泻、苍术、赤芍、柴胡、黄苓、法半草、陈皮、桔梗、薏苡仁、枳实、甘草、竹茹
玄参,麦冬,生地黄,川牛七,黄柏,知母,丹参,浙贝,赤芍,泽兰,鸡内金,车前草主治功效
随症加减用药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6、少阳证-----柴胡,黄芩,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 ,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此条“少阴”应为“阳明”)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生姜,2、内伤眩晕-----人参,当归,茯苓 ,枣仁,菊花,天麻,桔红,3、肝风内动-----菊花,钩藤,天麻,地龙,薄荷,4、肝阳上亢-----珍珠母,代赭石,石决明,龙骨,牡励,5、肝热眩晕-----夏枯草,菊花,龙胆草,草决明,6、气虚眩晕-----黄芪,党参,升麻,人参,7、血虚眩晕-----当归,熟地,首乌,白芍,8、肾阳虚晕-----鹿茸,紫河车,锁阳,仙灵脾,仙茅,9、气滞头晕-----木香,丁香,砂仁,桔皮,花苓 ,炒白术,10、痰湿头晕-----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四,咽喉痛1、外感风热-----牛旁子,蝉蜕,薄荷,元参,竹叶,2、肺气不利-----射干,桔梗,麦冬,3、肺胃热盛-----山豆根,牛黄,马勃,通大海,花粉,4、热毒-----银花,连翘,板兰根,枝子,5、失音-----通大海,川贝,冬花,五,口舌痛1、心胃火盛-----川连,枝子,石膏,黄芩,木通,竹叶,灯心。2、肺胃阴虚-----生地,元参,石膏,玉竹,沙参,麦冬,3、虚火上炎-----元参,生地配肉桂,4、阳明腑实-----大黄,芒硝,元明粉,六,口感1、口渴-----花粉,葛根,芦根,沙参,2、口苦-----龙胆草,茵陈,枝子。3、口甜-----川连,黄芩,枝子,石膏,佩兰,茯苓 ,竹叶,4、口臭-----炒黄芩 ,川连,木通,连翘,荜卜,各香,砂仁,川朴,槟榔,七,牙痛1、牙齿肿痛-----当归,生地,丹皮,升麻,川连,防风,荆芥,石膏,2、胃火牙痛-----升麻,川连,生地,当归,丹皮,生石膏,大黄,芒硝,甘草。3、风火牙痛-----羌活,防风,藁本,白芷,川芎,薄荷,细辛,生地,4、虫牙痛-----元参,生地,川连,川椒,细辛,白芷,乌梅,薄荷,5、阴虚牙痛-----熟地,生石膏,麦冬,牛膝,知母,6、牙齿腐烂-----芦荟,胡黄连,枝子,牛蒡子,银柴胡,桔梗,川军,玄参,薄荷,八,鼻疾1、鼻流清涕-----石膏,玉米,辛荑,麻黄,赤芍,桔梗。2、鼻流臭涕-----苍耳子,白芷,黄芩,胆草,知母,牛旁子。3、鼻流浊涕-----苍耳子,辛荑,白芷,薄荷,各香。4、鼻流黄涕-----黄芩,枝子,银花,鱼腥草,苍耳子,辛荑,知母,防风。5、鼻衄-----生石膏,茅根,侧柏叶,茜草根,淮牛膝,生地。6、鼻内生疮-----黄芩,麦冬,炙桑皮,扼子,连翘,赤芍,桔梗,荆芥,薄荷,甘草。九,耳疾1、肾虚耳鸣-----熟地,山药,山萸,云苓,泽泻,丹皮,磁石,五味子,2、肝火耳鸣-----龙胆草,泽泻,牛膝,黄芩。3、突然耳聋-----知母,生石膏,柴胡,香附,路路通,甘草,4、耳内流脓-----银花,连翘,枝子,柴胡,黄芩,防风,荆芥,当归尾,赤芍,5、耳内生肉-----当归,川芎,炒白芍,靶子,柴胡,丹皮,黄芩,川连,牛蒡子,生石膏,甘草。6、耳底疮-----银花,连翘,薄荷,桔梗,蒲公英,菊花,路路通。7、耳痒-----熟地,生地,天冬,麦冬,玄参,郁金,泽泻,甘草,十,目疾1、眼流泪-----苁蓉,熟地,山药,菊花,丹皮,泽泻,2、眼前黑花-----磁石,菟丝子,远志,神曲,石斛,苁蓉,熟地,3、肝火上冲-----龙胆草,枝子,黄芩,夏枯草,秦皮,4、风热目翳-----蒙花,谷精草,草决明,木贼,蝉蜕,青葙子,菊花,5、肝肾虚-----熟地,女贞子,枸杞,复盆子,白芍,黑豆,6、瞳孔散大-----山萸肉,五味子,知母,菟丝子,枸杞,7、瞳孔缩小-----元参,丹皮,8、白内障-----菟丝子,五味子,谷精草,9、只能视上物-----(肾阳不足)酒当归,黄芩,熟地,麦冬,五味子,人参,柴胡,枳壳,枸杞,10、只能视下物-----夜明砂,石决明,蝉蜕,当归,木贼,11、肝虚雀目-----柴胡,白芍,熟地,茯苓,菊花,细辛,防风,甘草,12、眼不能远视-----(气虚血明)生地,麦冬,枳壳,菊花,13、眼不能近视-----(血虚气明)人参,远志,菖蒲,茯芩,14、视物异色-----人参,黄芪,蔓荆子,黄柏,白芍,葛根,升麻,炙甘草,15、目眩-----熟地,菟丝子,车前子,杞子,菊花,十一,胸胁痛症1、气滞痛-----薤白,瓜萎,枳壳,桔梗,橘叶,乌药,木香,2、淤血痛-----丹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3、痰阻痛-----白芥子,瓜萎仁,半夏,陈皮,枳实,4、阳虚寒凝痛-----桂枝,肉桂,制川乌,附子,5、胁痛-----(左痛)柴胡,陈皮,川芎,赤茯芩,枳壳,木香,甘草,香附,(右痛)桔梗,陈皮,枳壳,郁金,十二,呕吐呃逆1、胃寒-----半夏,陈皮,丁香,柿蒂,砂仁,良姜,干姜,吴萸,2、胃热-----竹茹,批杷叶,枝子,赭石,3、痰湿-----半夏,陈皮,生姜,茯芩,4、伤食-----山楂,莱腹子,炒麦芽,炒谷芽,神曲,5、一般呕吐-----藿香,半夏,橘皮,云芩,川朴,枳实,伏龙肝,甘草,生姜,6、一般呃逆-----旋复花,赭石,半夏,党参,陈皮,砂仁,甘草,生姜,十三,腹痛胃脘痛1、寒痛-----干姜,高良姜,吴萸,附子,肉桂,乌药,小茴香,2、热痛-----川黄连,枝子,黄柏,川楝子,3、虚痛-----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4、寒积实痛-----附子配大黄,干姜配大黄,5、气滞痛-----木香,厚朴,枳壳,枳实,砂仁,香附,乌药,沉香,檀香,6、血淤痛-----元胡,五灵脂,没药,丹参,蒲黄,7、虫痛-----乌梅,使君子,槟榔,川椒,8、食痛-----山楂,莱菔子,炒麦芽,炒神曲,鸡内金,十四,消化异常1、食欲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2、消化不良-----炒麦芽,炒扁豆,鸡内金,五谷虫,焦山楂,神曲,木香,3、痞满腹胀-----丁香,木香,沉香,砂仁,槟榔,青皮,陈皮,二丑,4、吞酸-----川黄连配吴萸,乌贼骨配浙贝母,煅瓦楞子,5、嘈杂有佘-----川连,枝子,白芍,神曲,橘皮,云芩,白术,6、嘈杂不足-----当归,白芍,川连,人参,白术,云芩,神曲,甘草。十五,腰痛1、肾虚腰痛-----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巴戟,2、气滞腰痛-----(闪挫)当归,官桂,玄胡,杜仲,小茴香,木香,3、风湿腰痛-----独活,羌活,防风,桑寄生,狗脊,木瓜,稀莶草,威灵仙,4、寒湿腰痛-----干姜,苍术,细辛,附子,肉桂,5、血淤外伤-----乳香,没药,川牛膝,三七,桃仁,红花,十六,四肢关节痛1、风湿痛-----羌活,防风,细辛,木瓜,威灵仙,海桐皮,秦皮,2、寒痛-----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3、经络阻滞痛------鸡血藤,络石藤,青风藤,威灵仙,地龙,十七,部位引经药1、肩部———姜黄,2、上肢———炙桑皮,桂枝,羌活,3、下肢-----牛膝,木瓜,4、膝关节-----牛膝,松节,十八,四肢痛,关节肿1、湿在表-----白术,苍术,羌活,防风,川芎,独活,桂枝,2、湿在里-----白术,苍术,云芩,泽泻,陈皮,半夏,神曲,炙草。3、湿在上-----玉米,杏仁,桑皮,藁本,荆芥,橘红,半夏,云芩。4、湿在下-----白术,苍术,防风,防己,羌活,泽泻,玉米,牛膝。十九,失眠1、心虚---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花,合欢皮。2、心神不定---龙骨,龙齿,远志,茯神,牡蛎,磁石,琥珀。3、痰浊壅滞---远志,菖蒲,半夏,茯神。4、火热扰心---川黄连,栀子,竹叶,木通,灯芯。5、心肾不交---肉桂配川连,远志。6、用脑过渡---茯神,熟地,远志,炒枣仁,当归,元肉,珍珠母。二十,心悸1、心气虚-----人参,党参,黄芪,炙草,2、心血虚-----(阴)酸枣仁,柏子仁,当归,首乌,阿胶,麦冬,五味子,3、心阳虚-----桂枝,肉桂,附子,4、痰湿-----半夏,茯神,远志,二十一,自汗,盗汗1、气阳虚-----人参,黄芪,炒白术,附子,五味子,牡励,炙甘草,2、血阴虚-----地黄,黄柏,知母,白芍,当归,麦冬,龟板,3、汗出不止-----白芍,生地,黄芪,当归,川连,五味子,枣仁,4、诸经出汗-----防风,炙黄芪,焦术,肉桂,酒白芍,附子,枣仁,5、常用敛汗药-----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山萸肉,煅牡蛎,乌梅,二十二,水肿1、皮水-----东瓜皮,大腹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芩皮,白茅根,车前子,玉米须,2、水肿兼内热-----泽泻,车前子,滑石,猪芩,茯苓,3、水肿兼气滞-----大腹皮,陈皮,槟榔,4、水肿兼表证-----麻黄,浮萍草,苏叶,5、水肿兼血淤-----泽兰,益母草,琥珀,白茅根,6、气虚水肿-----黄芪,炒白术,茯苓,7、阳虚水肿-----肉桂,桂枝,附子,二十三,咳嗽1、风寒咳嗽-----麻黄,苏叶,杏仁,紫苑,2、风热咳嗽-----桑叶,菊花,桔梗,批杷叶,3、寒痰咳嗽-----半夏,陈皮,冬花,干姜,细辛,旋复花,4、热痰咳嗽-----瓜蒌,蒌仁,天竺黄,桑白皮,贝母,5、燥咳------沙参,麦冬,天冬,贝母,百部,6、肺虚久咳-----诃子,炙粟壳,乌梅,五味子,人参,7、痰喘-----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子,杏仁,冬花,二十四,泄泻1、水泻-----白术,苍术,茯苓,车前子,泽泻,滑石,2、寒泻-----煨生姜,干姜,吴萸,3、湿热-----川黄连,黄芩,秦皮,黄柏,4、脾虚-----白术,炒山药,炒苁米,炒扁豆,党参,5、脾肾阳虚-----补骨脂,肉豆叩,五味子,干姜,肉桂,6、伤食-----炒神曲,焦山楂,莱腹子,鸡内金,7、久泻滑脱-----赤石脂,禹佘粮,煨诃子,煨肉叩,炙粟壳,乌梅,二十五,便秘1、热结-----大黄,芒硝,元明粉,芦荟,2、寒结-----巴豆,硫黄,3、津枯-----元参,麦冬,生地,4、血虚-----当归,熟地,生首乌,5、气秘-----枳实,枳壳,厚朴,槟榔,6、虚秘-----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锁阳,苁蓉,7、老年习惯便秘-----肉苁蓉,蕃泻叶,莱腹子,厚朴,8、顽固性便秘-----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枳壳,火麻仁,杏仁,厚朴,川军,柴胡,甘草 ,二十六,淋症12、湿热淋-----猪苓,滑石,车前子,木通,淡竹叶,3、血淋-----大小蓟,茅根,琥珀,生地,蒲黄,藕节,滑石,车前子,4、石淋-----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冬葵子,琥珀,滑石,5、膏淋-----草蔻,石苇,黄柏,菖蒲,车前子,苍术,莲子心,茯苓,滑石,6、劳淋-----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云苓,熟地,女贞子,知母,黄柏,金樱子,7、气淋-----沉香,石苇,滑石,赤芍,瞿麦,冬葵子,乌药,柴胡,当归,二十七,遗尿多尿1、肾虚遗尿-----桑螵蛸,海螵蛸,当归,桑寄生,白芍,生龙骨,人参,2、气陷遗尿-----黄芪,党参,当归,升麻,山萸肉,桑螵蛸,益智仁,3、肾阳虚多尿-----菟丝子,肉苁蓉,附子,桑螵蛸,五味子,牡励,4、肾气不摄-----桑螵蛸,龟板,龙骨,远志,菖蒲,人参,二十八,遗精1、心肾不交-----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萸,茯苓,泽泻,金樱子,龙骨,丹皮,2、肾虚有固-----莲须,五味子,芡实,金樱子,山萸肉,山药,熟地,3、湿热下注-----苍术,黄柏,萆解,滑石,茯苓,泽泻,车前子,莲子心,甘草。4、心脾两伤-----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远志,木香,金樱子,芡实,炒枣仁,当归,二十九,痛经1、血淤-----川芎,当归尾,赤芍,红花,桃仁,丹参,2、气滞-----香附,木香,乌药,沉香,元胡,厚朴,3、虚寒-----吴萸,当归,川芎,白芍,党参,桂枝,阿胶,艾叶,巴戟,熟地,4、湿热下注-----小茴香,干姜,元胡,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苍术,茯苓,蒲黄,五灵脂,5、肝肾虚损-----当归,白芍,山萸,巴戟,阿胶,山药,甘草,6、气血两虚-----党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香附,艾叶,砂仁,三十,带下1,脾虚(白带)-----白术,苍术,党参,山药,白芍,陈皮,柴胡,车前子,2、肾虚(清带)-----菟丝子,黄芪,桑螵蛸,附子,牡仲,补骨脂,3、湿热(黄带)-----当归,白芍,柴胡,云苓,白术,茵陈,枝子,车前子,甘草,4、寒湿带下-----苍术,白术,炒山药,小茴香,巴戟,5、室女白带-----二地,丹皮,女贞子,旱连草,椿根皮,续断,桑寄生,菟丝子,香附,6、常用止带药-----芡实,海螵蛸,白果,椿根皮,煅龙牡,三十一,胎前疾病1、恶阻-----砂仁,炒白术,陈皮,香附,乌药,木香,生姜,2、胞阻-----当归,炒白芍,川芎,茯苓,炒白术,元胡,桑寄生,3、子肿-----炒白术,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陈皮,4、子嗽-----(胎火上逆)百合,紫苑,桔梗,麦冬,炙桑皮,竹茄,56、子癔-----钩藤,桑寄生,人参,茯神,当归,菖蒲,菊花,桔梗,7、子淋-----生地,木通,甘草 ,竹叶,元参,麦冬,黄芩,黑枝子,8、子呜-----人参,黄芪,麦冬,当归,橘皮,花粉,9、胎伤腹痛-----人参,黄芪,杜炭,续断,砂仁,10、突然腰痛下血-----黄芪,当归,地榆,杜仲,续断,胶珠,艾炭,白术,黄芩,三十二,胎动不安1、气滞-----苏梗,砂仁,2、血虚-----阿胶珠,熟地,3、脾虚-----炒白术,党参,4、蕴热-----黄苓,5、肾虚-----续断,桑寄生,菟丝子,杜仲,三十三,产后缺乳1、气血虚弱-----人参,黄芪,当归,麦冬,通草,桔梗,猪蹄,2、肝郁气滞-----炮甲珠,王不留行,通草,青皮,柴胡,当归,白芍,川芎,生地,三十四,产后腹痛1、血虚-----当归,熟地,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2、血瘀-----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乳香,炙甘草,黄酒,三十五,产后出汗1、气虚出汗-----黄芪,白术,防风,防风,熟地,煅牡励,麻黄根,浮小麦,2、阴虚盗汗-----人参,麦冬,黄芪,白术,防风,山萸肉,五味子,煅牡励,三十六,恶露不绝1、气虚-----人参,黄芪,白术,鹿胶,艾叶,橘皮,升麻,柴胡,姜枣,2、血热-----熟地,白芍,生地,山药,川断,阿胶,旱连草,海螵蛸,3、血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丹皮,益母草,三十七,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银花,公英,地丁,蒲黄,五灵脂,丹皮,赤芍,鱼腥草,益母草,2、血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丹参,丹皮,益母草,炙草,3、外感-----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 ,生姜枣,4,血虚-----八珍汤减川芎加黄芪。
治皮肤病的
这个方是治咳嗽的。。。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请问这是什么中药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请问这是什么中药材
泡​酒​后​酒​呈​血​红​色​,​据​说​能​治​疗​骨​刺​。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问这是什么动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