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812c 录音机打不开,报告讲程序word出错打不开?

中国移动M812参数
中国移动M812
声明:仅供参考,以当地实际销售信息为准
主屏尺寸:5.5英寸
主屏分辨率:
后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
电池容量:3100mAh
电池类型:
主屏分辨率
主屏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为.
移动TD-LTE网络,向下兼容TD-SCDMA和GSM网络
三轴陀螺仪最大的作用就是测量角速度,以判别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也称为运动传感器。广泛用于动作感应类游戏,也可辅助GPS定位。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一般手机背部内置NFC模块,通过与另一款支持NFC功能的手机背靠背来传输数据。
Snapdragon骁龙是高通公司推出的业界领先的、真正“全合一”的移动处理器系列平台。支持HTC、三星、LG、索尼、诺基亚、黑莓、华为、中兴、小米、OPPO等知名品牌的旗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支持市场上Android OS的大多数热卖机型以及所有的Windows Phone手机
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
即辅助GPS技术。当建筑物阻挡GPS卫星的无线信号而无法准确定位时,可通过A-GPS技术,利用运营商基站信息来进行快速定位。
GLONASS导航
GLONASS导航
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2011年初正式全球运营。
2014年09月
触摸屏类型
电容屏,多点触控
TFT材质(IPS技术)
主屏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
移动TD-LTE
移动3G(TD-SCDMA),
2G:GSM 850/900/
3G:TD-SCDMA 10-2025
WIFI,IEEE 802.11 n/b/g
,,,电子罗盘
连接与共享
Android OS 4.4
高通 骁龙Snapdragon MSM8926
高通 Adreno305
摄像头类型
后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
银色,灰色
感应器类型
重力感应器,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
3.5mm耳机接口,Micro USB v2.0数据接口
服务与支持
支持MP3/M4A/OGG/WAV等格式
支持MOV/AVI/MP4等格式
支持JPEG/PNG/GIF/BMP等格式
计算器,电子书,闹钟,日历,录音机,情景模式,主题模式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dZPlusGoods >>> -->
戴尔灵越15 7000(Ins15HD-2528)笔记本不足1英寸厚的时尚锻造铝合金设计搭配完美切。请仔细看这段视频,应该能够基本解决你的问题。&br&&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programs/view/RWkRVR4HauE/&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SOUND For Film And Television_transcoded& data-poster=&/146/645/455/p.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146/645/455/p.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OUND For Film And Television_transcoded&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programs/view/RWkRVR4HauE/&/span&
请仔细看这段视频,应该能够基本解决你的问题。
&p&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手机上耳机接口的历史说起了。&/p&&br&&p&首先,纯粹作为耳机的3.5mm接口标准已经沿用了多年,没有任何异议:从外到内分别是左声道、右声道、地线。这是所有国家和厂商都一致认可的。&/p&&img src=&/v2-59ea19ec80b4b7101610bfc_b.pn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v2-59ea19ec80b4b7101610bfc_r.png&&&p&但耳机在PC声卡、大型音响设备和随身听上面都只是个纯粹的输出设备,并不提供音频输入功能。需要麦克风时,就插在另一个插口上。&/p&&p&但对于小巧的手机而言,单独提供一个麦克风插口实在太浪费空间。&/p&&p&节约体积的最好方式当然是两者合成一个接口,但到底合成什么样子,各厂家就开始自行发挥了。&/p&&p&现在的智能手机接口有MicroUSB、USB-TypeC、Lightning,很多人已经大呼分不清楚,但这跟当年耳机接口的丧心病狂程度比起来简直是小菜一碟。&/p&&p&(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p&&br&&p&这是摩托罗拉V3的耳机,接口是Mini USB:&/p&&img src=&/v2-c6e82a7f0635aeb62baf2d6cd20081bd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p&这是索爱的通用耳机,右下角长着两条小短腿的黑方块就是他们的接口:&/p&&img src=&/v2-f6be56b50bb5b79a11a988c98c79a1ff_b.pn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v2-f6be56b50bb5b79a11a988c98c79a1ff_r.png&&&br&&p&这是三星的一体化接口,除此之外也推出过一部分MicroUSB耳机:&/p&&img src=&/v2-c831fd0a3d70ce2a5f61_b.pn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v2-c831fd0a3d70ce2a5f61_r.png&&&br&&p&这是诺基亚3100的耳机,跟索爱的有点像,但接口触点完全不同:&/p&&img src=&/v2-0dd8bc89af1c3fad8380_b.pn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v2-0dd8bc89af1c3fad8380_r.png&&&p&但是,诺基亚作为21世纪初手机行业的老大,要是就搞出一种耳机接口来岂不是被人小瞧了?&/p&&p&以下仅仅是它推出过的所有接口的一小部分,除了另一端能通过USB连接电脑之外,其中有一部分还能兼容耳机,不兼容耳机的则另附一个2.5mm的耳机插口。&/p&&img src=&/v2-ae87f949c7a0d2d67a811a_b.pn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v2-ae87f949c7a0d2d67a811a_r.png&&&br&&p&是不是已经彻底懵了?&/p&&p&当年的各大手机厂商不是没考虑过兼容性,比如诺基亚有这种转换器,只需插上不带麦克风的普通3.5mm耳机就能接打电话,因为麦克风和通话按钮是在转换器上的。&/p&&img src=&/v2-d34bca933b49dbf0fe782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p&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普通用户已经习惯了换新手机时自然也会一起换新的耳机和数据线(USB充电器在2007年成为国家强制标准,但手机端接口并未规定)。&/p&&br&&p&但随着手机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旧手机配件造成的电子垃圾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统一接口无论对生产成本还是对用户都有很大好处。于是电信和手机厂商组成的行业协会分别开始制定标准,其中最主流的是:&/p&&p&美日欧几大电信运营商创立的OMTP(开放移动终端平台)发布的标准,即我们常说的OMTP标准;&/p&&p&CTIA(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标准,即CTIA标准,或者俗称AHJ(美国头戴耳机插孔)标准。&/p&&p&这两种标准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3.5mm耳机进行扩展的方案。两者在电气性能上没有根本差别,唯一的差异就在于最内侧两环的接线是相反的:&/p&&img src=&/v2-cff57e12ac358efdfb44bc37_b.png&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2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p&CTIA由外向内分别是耳机左声道、耳机右声道、地线、麦克风;&/p&&p&OMTP由外向内分别是耳机左声道、耳机右声道、麦克风、地线。&/p&&p&这就导致了两者的不兼容。如果把OMTP耳机插在只支持CTIA的设备上,要么没有声音,要么只有一边耳机有声音,麦克风完全无效。当然,有些老玩家能够通过细微调节耳机插头的位置,使用不完全插入的方式也能听到正常的声音,但毕竟不是正确用法。&/p&&br&&p&在标准刚刚确定时,支持OMTP的主要厂商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p&&p&而支持CTIA的厂商有:苹果、HTC、LG、黑莓等。&/p&&p&在iPhone刚刚起步,诺基亚尚且如日中天的年代,当然是OMTP标准势力最大。&/p&&p&我国的国家标准《GB 头戴耳机通用规范》于2009年起草,此时距离iPhone正式入华还有足足一年多时间。也就是说,在国内销售最多的行货手机厂商绝大多数都是支持OMTP的。&/p&&p&当然,此时还没人预计到日后智能手机一统天下以及昔日手机巨头一个个跌落云端的场面。在当时选择最普及、最通用的方案作为标准,没什么可质疑的。&/p&&p&这和WAPI那样生造出一个不兼容全世界通用标准的怪胎完全不同。&/p&&br&&p&&i&附图:GB中的接口标准&/i&&/p&&img src=&/v2-3ce41ea6a1a8c2abe7bcf_b.pn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v2-3ce41ea6a1a8c2abe7bcf_r.png&&&br&&p&而仅仅三四年后,随着手机市场风云突变,衰落的诺基亚推出新的Lumia系列同时附带了CTIA接口的手机,变为智能手机巨头的三星也于2012年将主要接口更换为CTIA。同时受限于中国国标的强制规定,只在国内销售OMTP耳机,当然,苹果也不例外。&/p&&p&这也是行货和水货iPhone所附带的耳机无法互换的原因。&/p&&br&&p&但是,一个简单的电路问题其实是很容易解决的,稍花一丁点成本就能同时兼容两种接口。包括诺基亚的Lumia系列、新款iPhone、其他品牌的一些高端手机在内,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任何耳机插上去都能无障碍使用。&/p&&p&原理其实简单得很,以FairChild的FSA8049开关为例:&/p&&img src=&/v2-ed0f37e5cf0f43ea1eddf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ed0f37e5cf0f43ea1eddf1_r.jpg&&&br&&img src=&/v2-c8bc401378fdacb423c73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8bc401378fdacb423c739_r.jpg&&&p&只需做一个简单的线路交换即可,对后面的音频设备是透明的,无需任何改动。&/p&&br&&p&&b&总结:&/b&&/p&&p&OMTP和CTIA都是脱胎于当初耳机接口的混乱市场而分别制订出来的标准,两者都曾有大量手机厂商支持,中国选中了当年在国内市场更有优势的OMTP一方制订了国标。&/p&&p&但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旧巨头带着自己支持的OMTP一起衰落了,也造成了中国与世界主流标准的差异。&/p&&p&这种情况在只购买行货手机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困扰,只有行货水货混用时才会出现问题。况且也已经有很多手机同时支持两者了。&/p&&p&随着以苹果为首的手机厂商开始渐渐抛弃有线耳机,转为无线,3.5mm的耳机总有一天也会淡出主流,甚至消失的。&/p&&p&以后那些认为耳机天生就应该是无线的年轻人,看到这段由战国到两分天下再到归于一统的耳机接口发展史时,会有什么感想呢?&/p&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手机上耳机接口的历史说起了。 首先,纯粹作为耳机的3.5mm接口标准已经沿用了多年,没有任何异议:从外到内分别是左声道、右声道、地线。这是所有国家和厂商都一致认可的。但耳机在PC声卡、大型音响设备和随身听上面都只是个纯粹的输…
也算林俊杰八年粉丝吧。。lol。。&br&所以。。在spotify是可以免费试听的。除了你们知道的那几个人之外几乎所有音乐都可以免费试听。。我也不知道国内是什么鬼连试听都不给,全线taylor swift待遇。。但是国内数字专辑好便宜。。。。。&br&&img src=&/36bf1abe045c1cbb7fa8_b.pn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36bf1abe045c1cbb7fa8_r.png&&&br&好的正式内容。以下估计会专业一点。不过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喜好,&b&所谓的“专业”也只是说,我能听到更多的,一般听众可能很难注意到的东西,不过对于这些“东西”的看法,个人喜好还是有很大的影响。&/b&我会解释一些你可能没有听出来的东西,然后我会告诉你为什么根据这个东西我有这样的看法。但是欢迎你有不同的看法。不过要说明的是,我无法下载,而且也没有时间做频谱分析什么的。。(没有时间结果写了这么长。。我对林俊杰是真爱啊。。)&br&&br&-------------------------------------------------------开始==------------------------------------------------------&br&&br&&b&&u&总评:关于流行音乐的人头录音【艺术】&/u&&/b&&br&&br&我是先写的的分评,直到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终于可以对这张专辑做出还算公正整体上的评判。&br&&br&首先要说明,人头录音 (Binaural Recording) 虽然不是很新的技术,但是由于其限制性,没有普遍的应用。尤其在流行音乐里面,人头录音&b&几乎没有办法在扬声器, 尤其是单声道扬声器播放&/b&(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在收音机、超市、大街上或者卡拉OK里的效果都奇差无比。这个缺点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是致命的:对于这些平台的不兼容会极大影响一首歌的传播性。所以流行音乐之前的人头录音的案例和经验几乎没有。而古典音乐之前的实验,也因为 1、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制作和混音上有着根本的区别;2、林俊杰把假人头带出了音乐厅,所以那些东西对流行歌曲人头录音的参考意义可以说极其有限。所以可以想象,林俊杰的团队在录音这方面&b&几乎是从零开始&/b&的。另外,这个技术本身也不是特别成熟,专门为人头录音进行混音的混音师几乎没有。&br&&br&因此,这张专辑是叫”实验专辑“,因为有太多东西没有前人的例子。从录音艺术的角度,这张专辑自然有一些失败的案例,也有成功的,给以后的流行乐人头录音【艺术】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林俊杰作为这么大众的歌手,敢于吃螃蟹,非常厉害。不过必须要注意的是,前面所提到的扬声器和单声道兼容等限制太过于致命,所以林俊杰专辑即使成功,对于流行音乐工业的影响也是很小的。如果不能根本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人头录音的市场和受众不会有太大的增加;林俊杰团队取得的经验教训的意义和影响,还是会十分有限。&br&&br&那么,我所说的【录音艺术】到底是什么呢?&b&这个”录音艺术“和双声道混音中的录音还不一样&/b&,因为后期无法调整声像,也无法用麦克风寻找最适合拾取录音的位置的 'sweet spot' 。因此,在流行音乐的人头录音中,我觉得这个”艺术“的定义和&b&乐曲的编配&/b&的联系更大。这要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不同说起。交响乐团里,乐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每个乐器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要人头录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要相对“容易”一点。而流行音乐没有这样固定的传统。那么如何在录音的时候就安排好这些音色的位置真的是一个挑战。并且,尤其林俊杰把假人头带出了音乐厅,在一些歌曲当中很明显地很大程度上移动了假人头,这种情况下,如何动态地安排一些流行音乐中的常见的音色的位置也是很关键的。&br&&br&以下的是我写完分评之后,稍微总结的失败和成功案例,比较简略,详细的在更下面。这些”失败“&b&不是就音乐写作&/b&来说的,而是从&b&录音艺术&/b&上来说的。(另外,因为人头录音的成本在那里,也不能说”为什么这个不重录“。成本是一方面;而且,既然是“实验专辑“,那么保存下来一些经验也是很重要的啊)&br&&br&要说明的是,我觉得使用假人头,下了血本,却达到了和双声道现场录音差不多的效果,是很浪费的,也算做比较“失败”;或者说,这样的录音没有围绕着假人头这一个东西来设计最后的成果,失去了音质的同时也失去了特色。&br&&br&&br&&b&失败案例:&/b&&br&&b&《弹唱》:太“动”&/b&&br&想法很好:假人头有了”角色”设定,有自己的活动(早上起来刷牙喝水),代入感会更强。&br&结果:假人头和林俊杰都在乱动。最后出来的声像比较乱,听起来很累。固定一个会好很多。&br&&b&《Too Bad》《你,有没有过》:太“平”&/b&&br&想法很好:想记录下来现场的“真实”表现,把假人头放到观众席。&br&结果:Live House的现场扩音是双声道,有一点浪费假人头的3D。等于说是拿假人头去录了房间里的一对扬声器里的2D音乐。录到的”3D“就只有环境混响(即使live house的混响调得再好)和别人,以及最后的鼓掌。&br&&br&&b&Honorable Mentions:&/b&&br&&b&《有梦不难》&/b&&br&这首歌很奇怪的是以上两个案例的结合:前半段人头是在动,后半段是在live house。rap的写作真的比较失败,声音上低频也太多。但是从可听性上来说这首歌音乐上的对比很有趣。前半部分假人头虽然一直在动,但是动的轨迹和歌手的轨迹基本相同,所以不乱。从室外到市内增加了很多音乐趣味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假人头的3D,尤其从一开始录直声,到最后段落录音箱的转接很有意思,还有点捉摸不透。所以我觉得相较前两首有其成功之处。&br&&br&&br&&b&成功案例:&/b&&br&&b&《独舞》&/b&&br&听到这首歌之前,有一种:3D效果好的全都是弹唱,编曲丰富的曲子3D效果都不好的感觉。&br&&br&——那么这首歌就是编曲也丰富,3D效果也非常好的曲子了。&br&&br&这首歌的假人头没有移动。整个表演的choreography炒鸡棒,最大发挥了3D录音的效果。乐器的摆位非常宽广。贝斯和人声的高潮段落都保持在中间,听上去更加平衡;但是在主歌和build up的段落,林俊杰的人声移到一侧,增加变化的同时,使听众集中注意力;但是不像《弹唱》那样混乱。&br&估计是一帮人围绕着假人头排练了很久,想好了哪一个部分该往哪边走,哪一个声部应该站多远等等的问题。一切围绕着那个假人头录音!最后的效果非常棒!而《弹唱》虽然也是一遍录,但估计是因为假人头也在动的原因,移动的路线感觉比较随意。&br&&br&&b&Honorable Mentions:&/b&&br&&b&《不为谁而作的歌》《关键词》&/b&&br&是对人头分轨录音的探索。但是处理的痕迹重了些,压缩一加上去,自然感3D感立刻就没了。另外人声被修音修得太准也减弱了一定的表现力。另外,乐器的摆位有频谱不平衡的问题。&br&---------------------------------------------------------------------------------------------------------------------&br&&b&&u&以下是关于音乐写作、以及制作和混音本身的点评:&/u&&/b&&br&&br&-----------------------------------------------&br&&br&&b&一:《序曲:调音》&/b&序曲其实不是太想听、。第一首调音真的就是调音啊汗,就是说“警告你啦我的声音很3d,准备好哦”&br&&br&-----------------------------------------------&br&&br&&b&二:《不为谁而作的歌》&/b&&br&&br&&i&&b&
1.&/b&&/i&从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度来看,这首歌应该是&b&分轨录音&/b&的。因为声场和《调音》很不一样,后期处理的痕迹比较重。人声、钢琴和弦乐的压缩不一样,尤其前者&b&压缩&/b&很多,如果整体一遍过,人声很难得到这样的清楚的压缩。而且和后面《弹唱》《有梦不难》作对比,《不》这首歌人声特别特别靠近的时候&b&没有近讲之类的染色&/b&(虽然不是非常了解假人头的传声器)。另外和《独舞》对比,整体,尤其是人声的&b&响度&/b&非常大,更是说明了分轨处理的痕迹。&br&最最重要的原因:1:50秒“我”这个字后期&b&auto-tune调过音准&/b&,有一个不自然抖动(抽搐),没有影响到其它声部,也是我这么认为的理由。&br&
总之,已经人头录音,还是分轨,预算简直超支,林俊杰财大气粗,我也是大写的服。每个声部的确有3D的感觉,但是每个声部混音时不同的处理,以及林俊杰的声音被调得太准了,反而减弱了这首歌的现场感,感觉花了很多钱但是没有得到最好的表现。&br&&br&&b&&i&
2.&/i&&/b&&b&编曲&/b&很不错。吴庆隆的编曲嘛。(他的编曲都很棒,建议去听。他编过很多林俊杰。)主歌半音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弦乐里加入的和弦外音非常值得一听,也值得学习。同时编曲里充满了变化,几遍副歌编曲都不一样,第二遍副歌的时候2:44秒,“不能睡”的“睡”字的时候,左声道弦乐有个升 IV 级,加强了 III 级和弦本来就具有的小调化的色彩,制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冲突, 非常好听。而且,在最后的副歌时,并没有重现这一个半音,应该是为了使最后的副歌显得更加铿锵有力。(还有最后副歌的八分音符的底鼓,打破了前面切分的节奏)&br&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升 IV 级本来应该是非常非常不和谐的,但1.是高声部;2.被放在了声场的左边,和右边的 V 级隔得很开,所以没有clash在一起。(中文不会说orz)&br&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个编曲充满变化,但是每一处都有充分的理由,效果也很好。&br&&br&&b&&i&
3.&/i&&/b& 林俊杰人声的&b&共振峰&/b&是一个痛。这首歌林俊杰丰富的共鸣在混音的时候有点不受控制,1:32秒的“避过”的“避”尤其明显:这个字共鸣很强,音量突然变很响,很突兀。当然,如果全部是一遍录的,当然修不起来。但是我真的觉得这首歌是分轨录,尤其你人声的音修得那么准,没有什么理由不顺带削一下啊。。另外,华语很多的混音人声都不会削共振峰,所以其实。。&br&
(这样不好。。。。。。不光整体音色会刺耳,会使几个字特别突出,也会限制母带处理的时候响度的提升。。不过这张实验专辑都不能在扬声器上放,还谈什么零点几dB的响度。。)&br&
【削过共振峰的的歌曲举例Adele: Someone Like You注意听2:41秒的“you”共振峰没有被削掉,所以听上去很突兀。不过这首歌其它的共振峰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The Wanted: Glad You Came,这首歌人声的共振峰被削到有点不自然。。不过声音整体明显得到了更好的控制。】&br&&br&&i&&b&
4. &/b&&/i&其实我觉得这首歌的&b&副歌&/b&没有主歌有&b&感染力&/b&。“梦为努力”这四个字的节奏有点拖沓,不灵动。(请听:“当我抬起头”的节奏感就要好很多很多。)然后“浇了水”的 IV 级和 VII 级这样的减五度都出现了。。。VII(“水”)这个导音还在句尾被拉超长,而且紧接着的第二句没有解决。。。唱这一段简直太蛋疼。我个人还是喜欢主歌远大于副歌。在流行音乐里面看。。不是个好事情。。&br&PS:看了江苏跨年,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导音音准不好找,所以林俊杰那时候唱第二段副歌跑调了lol。他唱功没得黑啦。不过这里真的写得很奇怪,也不好唱。&br&PS 2:Pre-Chorus 的“他们关心的”当中,“的”字出现了 IV - VII 的和声音程,算是为副歌这两个音之间旋律音程做的预告。&br&&br&&i&&b&5. &/b&&/i&1:08秒附近有一个镲类乐器的倒放:就是那个感觉在吸什么东西的那个音色。这个音色是镲录下来之后倒带放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演奏不出来。所以在这张人耳录音、强调真实的专辑中,这个音色选择其实有点奇怪。很好奇是现场录的然后混音的时候倒放的吗?很有意思。应该不是什么别的地方的采样。。&br&&br&&b&&i&6.&/i&&/b& 这首歌和《关键词》的录音都有一个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的地方:钢琴和弦乐的高声部都在右边,低声部都在左边,所以听起来的时候感觉左边全是高音右边全是低音,并且有的时候钢琴的低声部对低音弦乐有还算明显的的掩蔽效应。虽然更多时候,钢琴声部很多时候没有那么低,和弦乐低声部还是有一定的区分度,但个人觉得&b&频谱在声场的分布不是特别平衡&/b&。&br&这点完全是个人喜好。。&br&无意听到王力宏的&b&《落叶归根》&/b&,这首歌就是弦乐的高声部在左,低声部在右,钢琴相反,频谱的&b&声场分布就比较均衡&/b&。&br&&br&--------------------------------------------------&br&&br&&b&三:《序曲:中场休息》&/b&也就是中场休息而已。。“虽然上一首歌没有那么3D,但是这个序曲告诉你我绝对是用假人头录的哦!”&br&&br&---------------------------------------------------&br&&br&&b&四:《关键词》&/b&&br&&br&&i&
1.&/i& 第一段主歌“当你口中喊我名字”(0:38秒),旋律上有 VI 级(“我”)到 I 级(“字”)这样的一个走向。这个走向的和声乍看上去是大调II7到 I 级的这么一个走向。。按理来说是功能性还不错的一个走向,但是听着很怪。。原因是因为:这首歌开始的&b&调式&/b&非常模糊!开始的时候感觉完全是 vi - v - iv - III46 的小调走向!尤其 III46(0:24秒“找不到形容词”)作为关系大调的 I 级,也就是这首歌的主和弦却转了位,几乎失去了原来的功能性。所以,这首歌的第一段主歌,除了最后一个和弦,都是非常小调化的;副歌也是小调化严重的 IV - V - iii - vi 的走向。因此,第一段“我名字”(0:38秒)作为功能性强烈的大调主和弦,可以说被夹在两个小调的和声进行中间,缺少了必要的承接,非常突兀。&br&
为什么第二段就不突兀呢?因为:“却又忘词”(1:32秒),“词”这里钢琴声部的低音明显是 I 级,这里是原位,就发挥了大调的功能性。而且第二段主歌的弦乐更明显地强调了一些 V 级的属音。然后,“当你心中有我名字”(1:44秒)的时候,“我”这个字的音是大调的属音 V,稳固了调式。&br&
这可能是&b&有意而为之&/b&。虽然我还是听第一段主歌不舒服,但还是give it the credit it sorta deserves....&br&&br&&b&&i&
2.&/i&&/b&虽然我不是专业写歌词的,但还是觉得&b&歌词&/b&好好,有被感动到lol&br&&br&&i&&b&
3.&/b&&/i&这个的&b&编曲&/b&还是很赞。毕竟行业标杆吴庆隆。很多人会觉得:咦这首歌说自己是“中国风”?嘛。。要说是的话的确有点,吉他声部的和弦外音的确增加了很多色彩,音响效果上算是有中国风。第一点说到的突兀,也其实可以强行理解成“中国风”。不过我感觉钢琴里的 IV 级和 VII 级太多,反而削弱了这个特色。副歌的时候和声的大小调功能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明显。很多的和弦外音算是有一定特色,但我还是觉得不能完全算中国风。。不过抛开这一切,编曲还是很有变化也很灵动的。&br&&br&&b&&i&
4. &/i&&/b&听完之后我其实唱得很high,也各种在钢琴上弹唱,总觉得最后的副歌,如果用真声(林俊杰的唱功完全可以做到),然后节奏再加点变化,可以&b&高潮&/b&再起来点的。。不过这首歌整体的气氛、音响效果都非常温和,可能是故意设计成不要太过激情泛滥的那种。总体还是很好听啦lol。。&br&&br&&b&&i&5.&/i&&/b& 人声&b&修音准&/b&修得太准了,缺乏了一定感染力。&br&&br&&i&&b&6. &/b&&/i&&b&乐器摆位&/b&问题。《不为谁而作的歌》那里提到了。&br&&br&-----------------------------------------------&br&&br&&b&五:《只要有你的地方 - 晚安版》&/b&&br&&br&&b&&i&1.&/i&&/b& 这里,&b&3D录音&/b&才真正开始体现出来。当然我猜测也是林俊杰花光预算所以没法分轨录音jk lol。吉他弹唱一般在录音棚录音会用一个话筒录人声,一个话筒录吉他这样,对整体的声音有更好的控制。但是人头录音只能一起录了orz。&br&&br&2. 这首歌的&b&音色设计&/b&是第一段比较闷,然后第二段明亮起来。感觉在均衡自动化的同时,林俊杰录制第二段的时候距离假人头更近了。&br&&br&&i&&b&3.&/b&&/i& 作为男的我是真的不喜欢&b&最后的kiss&/b&。。每次都摘下耳机想躲然后没躲掉然后就起一身鸡皮疙瘩。。。女粉丝不要喷我lol。。。&b&2:17秒的时候也有一个kiss&/b&,因为没有多听(2333)所以没有确认,但像是结尾的起床+kiss音效复制了过来降低了音量。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br&&br&&b&&i&4. &/i&&/b&虽然我不是专业写歌词但是觉得这首&b&歌词&/b&低于林夕平均水平。。另外这首歌的副歌属到下属的和声反功能比较明显。取到的效果嘛,见仁见智。&br&&br&-------------------------------------------------&br&&br&&b&六:《弹唱》&/b&&br&&br&&b&&i&1.&/i&&/b& 一开始&b&音色&/b&比较闷,人声和吉他缺失的高频被刷牙声占据。这里我觉得是一开始假人头在浴室刷牙,林俊杰隔着门唱,然后,假人头出了门,所以0:47秒的时候人声开始显著地亮起来。应该也有均衡自动化。个人觉得这是这首歌很大的亮点,对于生活当中damping effect这样的运用非常有新意,也很自然。(damping: 声音离得远、或者隔着什么东西的时候,高频会削弱。)第一段副歌其实被削弱的很厉害,有些地方甚至比开始的主歌还要闷(听说林俊杰蒙着被子唱我也是醉。。),第二段副歌才开始明亮,以塑造层次感。&br&PS:这首歌让我想到了Robin Schulz的‘Sugar’,‘Sugar’虽然不是人头录音,但是第一段人声很闷第二段开始亮起来的处理是其特色之一。&br&&br&&i&&b&2.&/b&&/i& 整体感觉是人声&b&移动得太多&/b&了。。假人头和林俊杰好像都在不断地移动。。其实我能想像是假人头自己的移动路线,早上起来刷牙喝水什么的。但是林俊杰自己也在乱动。。所以这首歌需要很多的注意力,听起来会很累,这么好的旋律感觉流行起来有难度,略可惜。&br&&br&&i&&b&3.&/b&&/i& 个人最喜欢1:55秒往后的音色,声音很贴近,很舒服。感觉林俊杰唱的时候,估计是因为对录音形式感到激动的原因,情绪被调动得非常好,声音很有表现力。虽然声场上极度不平衡,某一耳会有很大的压迫感。&br&&br&-----------------------------------------------------&br&&br&&b&七:《有梦不难》&/b&&br&&br&&b&1. 这首歌的录音场景“&/b&感觉”是假人头在街上走,林俊杰在右后方一直走路,1:44秒,随着摩托车的声音响起,来到了第二段。1:52走到一个live house。这里很有意思,关上房门之后林俊杰的伴唱的混响性质明显变了,房间的效果超级明显。这个混响很大,所以林俊杰离假人头距离应该比较远,我觉得这个距离肯定是事先有大致测量过。&br&&br&(评论指出录音时,是林俊杰的声音录在了音箱里面 rapper举着音箱在录。。。&br&(这样能解释我的一些疑问。。但是又有一系列新的问题。。而且。。。。拿假人头录一个家用小型扬声器。。。这样的录音成本却不在乎音源的音质简直铺张浪费,心疼。。。)&br&&br&2:12的时候,在进入一个build up的段落的时候,可以听到 'rappers' 刚好往舞台上走,有很明显的踏上舞台的脚步声,这个设计想法是有的,但是效果可能没有太好,因为这里的脚步声处于极低频,我没有频谱分析,但是保守估计大概80Hz以下,没有太多的音乐信息,而且很闷。2:22秒的时候听到了rap人声的延时效果,是下面爆发的预示。live house的地方是很好地承接了下面live house的两首歌。&br&&br&一开始林俊杰的声音在靠右,最后live house终于到了正中间。最后爆发之前(”而我的世界,只需要音乐“)的延时把rap人声推到了声场的两边,从而给林俊杰的正中间的声音进入打开了空间。&br&&br&我只是在想如果一开始安排一个人在左边弹吉他,林俊杰在右边唱会不会更平衡一点lol.. (左边是街啊魂淡被撞怎么办lol)&br&&br&另外,一开始假人头比较明显是在歌手附近的。但是我认为最后的live house爆发的片段,假人头是在台下的。我这么认为的理由是因为:架子鼓的声像是观众视角。这个从在歌手身边到走到台下的转变很有意思:因为你几乎听不出来音量的变化。关于如何实现这样的录音,我有一些想法;但是我不敢说我的猜测是对的。。所以对于他的录制过程真的很好奇啦。。&br&&br&&i&&b&2. &/b&&/i&这首歌&b&rap是败笔&/b&。中文押韵难,这个不说,但是flow很烂,第一段节奏非常单调。youtube上很多rap的差评。毕竟不是专业的rapper。另外,这首歌有些地方的设计想法很好,但是人头录音的一系列原因,rap人声的音量太大,低频太重,鼻腔不够,齿音过重。齿音过重也算是台湾腔(新加坡腔?)的特点之一吧lol。。 但是2:12开始,齿音让我有一种想砸掉我的AKG702的冲动。。。&br&&br&我觉得混音师的考虑是尽量使前面没有伴奏的部分声音大。但是我觉得如果在150Hz附近再往下衰减,会让人声更清楚,同时因为林俊杰和吉他在低频都没什么能量,并不会损失什么。而且还可以和最后爆发的低频产生对比。&br&(请听:3:32秒处的rap人声会不会听起来稍微更好一点?应该是live house的混音台上的滤波器去掉了低频。)&br&&br&&b&&i&3.&/i&&/b& 值得注意的是,和《不为谁而作的歌》一样,这首歌的副歌充满了 IV 级,和 VII 级导音。不同的是,这首歌的导音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b&其实不仅是导音,副歌的前半部分每两个乐句之间,都是差一个二度,使得旋律非常连贯。&/b&“有梦不难”的“难”的 IV 级被”解决“到了“跟着我去闯”的“跟”的 III 级上;“闯”的 VII 级被解决到了下一句“有梦不难”的“有”这个 I 级上,“难””解决“到“用音乐做伴”“用”的 III 级,“伴”的 VII 级被解决到了下一句“带一把吉他”的“带”的 VI 级上。所以这些 IV 级和 VII 级导音都很好唱。应该也很难跑调lol。。&br&所以这首歌的副歌写作我是觉得比《不为谁而作的歌》要好。&br&&br&----------------------------------------------&br&&br&&b&八:《序曲:Welcome to the Live House》&/b&某人独白。。。&br&&br&-----------------------------------------------&br&&br&&b&九:《Too Bad》&/b&&br&&br&&i&1.&/i& 这首以及下面《你,有没有过》的两首Live House我觉得&b&没有把人头录音的优势发挥出来&/b&,非常的可惜。为什么?因为现场的Live House表演是要经过话筒、调音台、然后通过左右声道的音箱,然后传到假人头。所以这两首live house假人头录的都不是乐器和林俊杰的直声,而是乐器和人声经过了传统混音方法,经过左右两个音箱放出来之后到达人耳的声音。&b&相当于拿一个假人头去录一对音箱lol。。&/b&当然,现场扩音和录音棚混音差距还不小,还有环境的3D反射声,并且多数live house的混响特性都是被仔细调过的;但是,音量最大的那一块都是双声道的2D是没有疑问的。所以,听过之后,我感觉这两首live house里面所谓3D的声音其实没多少,除了混响和最后的掌声,剩下的基本都是2D。(官方介绍假人头是放在观众席当中。)&br&遗憾的是,这一步调音是必然的,除非你采用《不为谁而作的歌》的分轨录音方法。如果要假人头one take,声音就要全都糊在一起:因为是流行乐。如果有在乐队里面演奏或演唱体验的知友,你大概听过超级响的架子鼓和时强时弱非常不稳定的人声,以及听不见的原声吉他。&br&这样的东西如果要one take,录音的时候就需要为不同的乐器摆上好多个话筒,便于之后的分轨混音。(架子鼓也会被放到一个不同的房间。)&br&有人问为什么古典乐,交响乐可以现场不经过调音台直接听,原因很简单: 古典乐的配置十分固定, 当时配器就把音量等等的因素考虑进去了。有一些乐器很自然地被大多数交响乐淘汰了: 比如吉他, 因为它声音小。直到电的发明, 人们可以用麦克风控制音量的时候,吉他的地位才上来。&br&讲这么多就是说,林俊杰的想法很好,但是如果在Live House里面放假人头,那几乎必定是要录一对音箱。我个人感觉很浪费。&br&&br&&i&&b&2.&/b&&/i& 0:19有吉他的&b&杂音&/b&。没啥啦这就是一个random observation。我觉得这里的杂音其实问题有点大,极其影响欣赏,差评。但是live house,不完美反而更有现场感吧。。。&br&&br&&i&&b&3.&/b&&/i& 虽然我不是专业写歌词的但感觉这首歌&b&歌词&/b&很有意思。。(经评论指出是别人写的词。。。嘛我这里原来是看度娘百科的。。。)&br&&br&&i&&b&4.&/b&&/i& 1:00开始的&等待缘分&的旋律回到了0:40“事与愿违”,而且之后“是谁一直在身边”和主歌旋律和节奏也有重复,感觉这里一个&b&很好的动机没有更加往前发展&/b&,副歌第一句带出来些许的能量提升立刻被打回去,有点可惜。不过1:17秒之后的发展还不错。&br&&br&&i&&b&5.&/b&&/i& 林俊杰的&b&演唱&/b&比较可圈可点。林俊杰在保持了音准的情况下,可以听到林俊杰多处不明显的“走音”(不是跑调,找不到更好的词)。因为one take所以混音师没法修音准了,反而是好事,使得声音更加打动人。&br&林俊杰在这首歌很多地方对于&b&节奏&/b&也做了很多处理,比如第二段副歌'it's too bad'的节奏有拖那么一点点,使歌曲富有变化同时更有感染力。最后副歌的时候的哭腔也很有煽动性QAQ&br&&br&&b&&i&6.&/i&&/b& 个人很喜欢&b&最后副歌&/b&“两颗心无法一起”这里有一个&b&变奏&/b&,把这个旋律变成了上行音阶,增强了感染力,然后再下面的一句半也是音阶上行的旋律。值得注意的是,“你却越走越远”,出现一个四度进行,打破了前三句的近似音阶的旋律,也和前面副歌这里的旋律强烈地区分开来,强调了“越远”。同时“远”也是歌曲最高音的的地方,增强了高潮的效果,设计地非常巧妙。&br&&br&------------------------------------------------&br&&br&&b&十:《你,有没有过 - livehouse版》&/b&&br&&br&&b&&i&1.&/i&&/b& 看到文案说这首歌用了Motown风格,我是打死也不信。因为Motown是一个厂牌不是一个音乐风格,对很多风格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去听就知道其实Motown最有名的歌都没怎么做过这首的风格。(一首歌无法代表Motown,但是我推荐一下Do You Love Me (Now That I Can Dance).. 因为每次听都要笑。。强烈建议看MV。。)再说林俊杰每次想玩风格都没有几次成功。《波间带》的Funk和《无法克制》的Jazz都是很惨的证明。(《Cinderella》倒是不错。)不是说不好听,但就不是那个风格,杂糅了很奇怪的东西,模棱两可。中国的流行音乐就没有什么风格过,学别人的风格只学表面学不到历史以及深层的东西。流行歌手里除了王力宏和陶喆就几乎没有听到过风格纯正的东西,然后文案的时候死命地加说”这个艺人这个风格那个风格“,其实并不是,对于这种风格的发展也一点意义都没有。&br&不过王力宏的优点和局限都在于此:不管加了多少中国乐器,旋律了加了多少昆曲,但是编曲配器的本质还是西方的风格,而且纯正得不得了。你不能说他徒有其表,因为的确有一些别人不曾捕捉到的中国音乐的本质——甚至有时候是精髓——在里面。至于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就见仁见智了。&br&&br&然而我偏题了。。因为我觉得这首歌的配器比较稳当。风格的话,应该是是&b&中国流行抒情摇滚 + 一点点 Funk, 虽然没有标识性的 Funk 扫弦 riff.. &/b&恕本人才疏学浅,如果这个Fusion有一个具体的名字的话请告知。前奏和副歌声场偏左有一个节奏明显受 Funk 影响的原声吉他riff。但是底鼓和镲的节奏都更接近流行摇滚,还有很多哇哇音电吉他。反正不信是所谓的”Motown“。&br&从Pre-chorus到副歌(”值得“)的和声进行是 III - I 的进行。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个进行,功能性很弱,听上去特别奇怪。因为大调 III 级上的大三和弦是关系小调的很强烈的一个属和弦,因为包含了升 V(vii)级这么一个强烈的导音,是要解决到 VI (i) 级上的,然而这么一个小调特征超明显的和弦你转到了大调的主和弦,在这首歌里,还和下面的Funk吉他声部产生对斜。虽然说流行音乐其实很大程度上不用管这些和声的传统;而且,陈奕迅的《十年》里到副歌也是这么个进行;但是这个进行我是真的觉得很难听:毕竟有一个导音你没有解决啊!!喜欢陈奕迅《十年》”一边泪流“那一段,并且觉得那两句听上去一点都不怪的人,以上就当我没说。&br&&br&&b&&i&2.&/i&&/b& 和《Too Bad》一样,我觉得假人头在live house录音当中有点浪费。尤其这首歌有相同编曲的录音室版本以供比较,&b&后者甚至更加”3D“&/b&,比较可惜。&br&&br&---------------------------------------------------------&br&&br&&b&十一: 《序曲:12年前》&/b&6:07秒。。。这首里面的Singlish瞩目lol。。。其实这两个人的新加坡口音还没有那么重。。还好。。这个序曲的最后还是有林俊杰那个朋友的弹唱。&br&&br&-------------------------------------------------------&br&&br&&b&十二:《现在的我和她》&/b&&br&&br&经过两首live house之后,这首歌3D效果是出来了一点,但是我觉得不够明显:两人都在私家车后座上,所以&b&位置上没有摆开的机会&/b&。比较可惜。&br&&br&----------------------------------------------------------&br&&br&&b&十三:《序曲:海边 初》&/b&海浪啊海浪&br&&br&-----------------------------------------------------------&br&&br&&b&十四:《Lier and Accuser》&/b&&br&&br&&b&&i&1.&/i&&/b& 我非常享受这首歌的森林里的各种声音。&br&这首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流行歌曲里面,小调化的大调我们见得太多了,这张专辑就有好多类似的例子(好多时候我都觉得林俊杰简直是在滥用 IV - V - iii - vi )。但这首歌的某些地方可以说是&b&大调化了的小调&/b&。在进入副歌的 They don't even know me 时候,第一个和弦借用了关系大调的主和弦,作为色彩变化。因为比较少听到,所以可能会有点奇怪的感觉。&br&&br&&b&&i&2.&/i&&/b& 这首歌的旋律&b&节奏比较单调&/b&,主歌副歌没什么变化,还都比较死板。因为这首歌又是弹唱,全部都是吉他琶音,所以有点加强这种单调死板的感觉,不是太喜欢。 &br&(有人问比如Beyonce - If I Were A Boy还是一个旋律重复到底,副歌只是高八度为什么不死板?因为人家有编曲变化啊lol。。如果Lier and Accuser副歌有弦乐,或者增加一个伴唱声部,或者类似的音色、质感和节奏的变化,会很好听的啊。。想象一下:这首歌配上森林中的弦乐四重奏,该有多美。。林俊杰不会真的是做到后面没钱了吧233333 jk)&br&&br&-----------------------------------------------------------&br&&br&&b&十五:《独舞》&/b&&br&&br&&b&&i&1.&/i&&/b& 这是我认为这张专辑&b&人头录音最为成功&/b&的作品。&b&听到这首歌之前,有一种:3D效果好的全都是弹唱,编曲丰富的曲子3D效果都不好的感觉。&/b&直到听完这首之后,我才算是觉得林俊杰的实验还是有不错的成果的:这是这张专辑里面除去Live House以及《有梦不难》最后的”假3D“之外,一遍过3D录音当中,配器最丰富,最有层次,同时声像分布最合理,最平衡,也最动人的曲子。比如说:在这么多吉他弹唱之后,0:50秒”春夏秋冬“的地方出现了贝斯!!简直不知道有多欣喜lol。。&br&这首歌里面的乐器不光光是在人头前面,而是围绕着假人头,有很多音色在你的脑后。之前的歌曲很少用到这个位置。另外假人头也没有移动。编曲里面有很多把吉他,左右有两把扫弦,剩下的每把吉他的声部音区和节奏型都有区别!而且每一把的空间定位都十分十分清楚,清楚到起鸡皮疙瘩。&br&林俊杰的人声在最中间!非常清楚和平衡,没有动来动去的不适感。然后,1:53秒,在一段间奏后林俊杰的声音跑到了很近的右边,我听得又起了鸡皮疙瘩!以一种最大发挥了假人头录音优点的方式,重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避免了听同样的旋律第二遍的倦怠感。&br&另外,此时(1:53秒往后一点),声场的右边没有其它乐器,吉他都在左边,人声在右边,所以很平衡。&br&还记得乐曲最开始的时候吗?声场的右边也是空的,原来是在给两分钟后进入的人声做铺垫!!&br&然后”答案“那边开始人声开始往中间移动,在2:10秒后的副歌段落又回到了中间,重新找回了人声的平衡感。此时右边的吉他也开始重新响起来!!&br&2:55秒处人声往左边移动。抓住注意力的同时,也对强迫症表示:我左边和右边都去过了。最后高潮回到中间。可以听出:这首歌里面&b&人声的移动都是很有想法地算好的&/b&!不像《弹唱》:“我想往哪跑往哪跑”。&br&1:22秒处开始变明显的拍手声也很有意思!应该是伴唱在拍手。这里也是在发挥人头录音定位准的优势:伴唱一边唱歌一边拍手太有画面感,很有趣。&br&另外,开头和中间段落,左侧有一个背景男声。隔得很远,感觉像是捂着嘴在唱lol。我觉得这个距离也是被粗略计算过的。&br&然后全部一遍过!!&br&这整个的编排比那几首Live House高了不知道多少倍。。&br&其实不能这么说。。因为Live House的现场混音师明显下了功夫,仔细想想,《独舞》的编排手法有的其实也很常用。但是再重申,我觉得那个录音太浪费假人头,根本没有发挥出人头录音的潜力,而《独舞》将其发挥了出来。&br&&br&&i&&b&2.&/b&&/i& 这首歌的旋律和编曲也都非常的灵动!很畅快的旋律,加强了录音一遍过的畅快感。&br&貌似人气排名不是最高。不理解。。不开森。。。。。。&br&开玩笑啦。。。&br&&br&---------------------------------------------------&br&&br&&b&十六:《序曲:海边 终》&/b&这首序曲,文案当中写的是在”海中“录的,听上去也有在海浪之中的感觉,但是题目叫”海边“。还有为什么叫序曲啊,明明是Finale终曲。。哦。。剩下有两首录音棚录音的歌。。。我是不会去点评了。。。&br&&br&-------------------------------------------------------完---------------------------------------------------------------
也算林俊杰八年粉丝吧。。lol。。 所以。。在spotify是可以免费试听的。除了你们知道的那几个人之外几乎所有音乐都可以免费试听。。我也不知道国内是什么鬼连试听都不给,全线taylor swift待遇。。但是国内数字专辑好便宜。。。。。 好的正式内容。以下估计…
这个预算不错了,完全可以凑得出准专业级的入门设备。&br&&br&直接上推荐:&br&&blockquote&&ul&&li&声卡:&b&&u&雅马哈 AG03&/u&&/b& / ¥1120&/li&&li&话筒:&b&&u&舒尔 SM57&/u&&/b& / ¥888 (或 &b&&u&舒尔SM58&/u&&/b& / ¥988)&/li&&li&耳机:&b&&u&拜亚动力 DT770&/u&&/b& / ¥1199 (或 &u&&b&舒伯乐 HD 681 Evo&/b&&/u& / ¥199)&/li&&li&总计:¥2207~¥3307 &i&(根据不同的搭配)&/i&&/li&&/ul&&/blockquote&&br&然后大概说一下可调配项:&br&光是做配音的话,没必要用监听音箱;其实也未必就要专业级的监听耳机(推荐的 DT770 已经是专业歌曲后期级别的监听耳机了);对配音来说,只要能听出干音没问题,符合后期所需的要求就可以。&br&当然,有时候也需要自己做点儿后期,但毕竟术业专攻,耳机方面不用太过追求高端,多出来的预算放在录音设备上要值当很多。&br&&br&我当初也是业余玩配音,然后砸钱砸时间一路交学费到现在,终于凑出了还算靠谱的设备。&br&最开始用过耳麦、电脑市场的杂牌话筒、淘宝爆款客所思声卡……等等。那时候还总纠结「话筒怎么音量这么小?」,怀疑是接触不良的问题,买了一大堆转接头。&br&&br&实际上,麦克风接收声音信号是一回事,把放大的声音信号传入电脑是另一回事。&br&我们需要用声卡或者话放去对拾取的声音信号做处理,让电脑里的波形不会过小。换句话说,如果你麦克风直接插在电脑上,用板载声卡带,那就会「推不动」,录出来的音量小且信噪比极低。&br&所以我给的预算里,话筒的价钱还比声卡便宜不少。&br&&br&以及,给推荐的这几个品牌都是靠谱的厂商,有的是几十年的老牌子,&b&在淘宝上也都有官方旗舰店&/b&(自己搜一下就有,这里就不放链接了),购买方面比较省心。&br&&br&&br&接下来再针对每一项稍微介绍一下吧:&br&&br& ▍声卡:Yamaha AG03 微型调音台(带声卡)&br&&img src=&/df107f86d042ccc05b99f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f107f86d042ccc05b99f9_r.jpg&&&br&题主可能要问了:诶我要的是声卡,你给我推荐调音台干啥,用不上啊……&br&虽然少部分乐器接口基本不会动,但我们看中的就是它自带的声卡,完全能满足我们录音的需求。并且还有一些方便的小功能(自带压缩器EQ和混响、可 Loopback 混录、支持多项音量独立调节)非常好用。&br&虽然看上去很复杂,但咱们会用到的也就是左上角(麦克风接口)、右上角(耳机接口)和下面的旋钮推子(调节不同部分的音量)。&br&这款调音台是 Yamaha 一个比较创新的尝试,也挺万金油的。录音音质能保证、携带也相对方便,故而推荐。&br&&br&购买地址:&a href=&///?target=https%3A///item.htm%3Fspm%3Da1z10.1-b.w289.4.T2bQCF%26id%3D%26rn%3D95bc91ccbb26ebabbucket%3D17%26scene%3Dtaobao_sho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雅马哈天猫旗舰店&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 ▍话筒:Shure SM 57 或 SM 58&br&&img src=&/2e8f16c20da48a147e35a35eeca8192e_b.png& data-rawwidth=&1091&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1& data-original=&/2e8f16c20da48a147e35a35eeca8192e_r.png&&&br&舒尔是80多年的老公司了,这两款麦克风也是业界的常青树。其中 SM57 是&u&奥巴马演讲专用麦&/u&。&br&官方说明中 SM 58 偏向人声(现场演唱);SM 57 偏向乐器录音。但是一般在家里录音的家伙也都用 SM57,答主可以自己选择。&br&顺便一提,这两款麦克风都很耐用。耐用到国外专门有人尝试各种方式去蹂躏(扔海里、用卡车碾、放烧烤架上烤)然后测试音质损失(够折磨上好几轮),大概是「埋在地底下十几年再拿出来也能继续用」的水平。&br&我给推荐的价格是 S 款(Switch),带开关的,会稍微贵一些。&br&&br&&img src=&/c3e2ca31ccbc575a9e5e8f6f3ff76511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3e2ca31ccbc575a9e5e8f6f3ff76511_r.jpg&&喏,奥巴马专用麦——无图无真相,哈哈 XD&br&&i&(图片来自艾挖挖的微博:&a href=&///?target=http%3A////DhYeWeuVE%3Ffrom%3Dpage_0935_profile%26wvr%3D6%26mod%3Dweibotime%26type%3Dcomment%23_rn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一直认为,广播剧、电影配音、语言播音等... 来自艾挖挖elunxp&i class=&icon-external&&&/i&&/a&)&/i&&br&&br&购买地址:&a href=&///?target=https%3A///p/rd919361.htm%3Fspm%3Da1z10.4-b.w5785.2.qQ3QX1%26scene%3Dtaobao_sho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舒尔天猫旗舰店&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 ▍耳机:Beyerdynamic DT770&br&&img src=&/d80ae379bc6f460e4a0c2debcfc0e273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d80ae379bc6f460e4a0c2debcfc0e273_r.jpg&&这个耳机其实是看到公司的前辈都在用所以买的……我是做声音设计的,可见这款耳机可以满足专业级别的声音工作。&br&和平民版的准监听(Superlux HD681 Evo)比起来,这款舒适度很不错。音质也妥妥儿的,好多发烧友在拿它当 Hifi 听,所以你在淘宝评价里能看到「推力」、「耳放」这类关键词……实际上搭配 AG03 声卡完全可以上 250欧 的,不用担心。&br&&br&购买地址:&a href=&///?target=https%3A///item.htm%3Fspm%3Da220m.oLEDt%26id%3D%26skuId%3D%26areaId%3Dcat_id%3D2%26rn%3Ddbcb22c92c35a19c63b8815e%26user_id%3D%26is_b%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拜亚动力官方旗舰店&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以上设备(除 SM57 外)都是自己&b&曾经使用过&/b&、或者&b&正在使用中的&/b&,实测保证 √&br&&i&(目前的设备是:AG03+SM58+DT770,如下图)&/i&&br&&img src=&/795f0caac8e92d39876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95f0caac8e92d39876e_r.png&&&br&附上一个干音小样供参考。&br&&img src=&/d3b53a8c8fecda3f035da1a_b.png& data-rawwidth=&1590& data-rawheight=&8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90& data-original=&/d3b53a8c8fecda3f035da1a_r.png&&正常说话的时候大概是这个音量,没调的太响,这样可以为某些音量较高的情况(配音时的大声喊叫、录歌的时候飙高音等)预留出动态空间。&br&底噪、高频(15k+)都是完全符合网络上的配音需求的!&br&下载地址:&a href=&///?target=http%3A///s/1bnS34i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网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人声较大的时候是这个样子,自带压限,不会削波噢 ↓&br&&img src=&/59ec5f9fc6d_b.png& data-rawwidth=&1059&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9& data-original=&/59ec5f9fc6d_r.png&&&i&(这段内容太惊悚,就不分享音频文件了~)&/i&&br&&br&&br&▍最后&br&我现在还只是个小菜,并非专业大牛,给出的推荐仅供参考,具体的可以去看看相关测评文章、搜索差不多价位的其他设备,对比之后再做选择。&br&&br&只是之前走了不少弯路,也获益于一些前辈的推荐,所以希望能帮上点忙。&br&特别感谢艾挖挖的相关设备推荐,这里附上前辈的推荐微博:&br&&a href=&///?target=http%3A////CnAZAsHBY%3Ffrom%3Dpage_0935_profile%26wvr%3D6%26mod%3Dweiboti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家用入门设备设备推荐精简版... 来自艾挖挖elunxp&i class=&icon-external&&&/i&&/a&&br&(前辈描述的更专业,推荐的设备也更齐全)&br&&br&我这里就算个拾人牙慧,如果有错误和不到位的地方还望提出,灰常感谢。
这个预算不错了,完全可以凑得出准专业级的入门设备。 直接上推荐: 声卡:雅马哈 AG03 / ¥1120话筒:舒尔 SM57 / ¥888 (或 舒尔SM58 / ¥988)耳机:拜亚动力 DT770 / ¥1199 (或 舒伯乐 HD 681 Evo / ¥199)总计:¥2207~¥3307 (根据不同的搭配) …
音乐:行走的耳朵,台北爵士夜,鬼台,音乐天堂电台,Exciting Musicians,浅谈轻唱&br&电影:每周影评,电影不无聊,罗小姐说,观影风向标,小爱聊&br&脱口秀:IT公论,女汉子卧谈会,糖蒜广播,坏蛋调频,大内密谈,罗辑思维,冬吴相对论,搞基实验报告,知识派对,【尴卵尬】粤语电台,友的聊播客&br&最后附上我自己滴:FM11594,欢迎来玩,每月两期,音乐不好听包退
音乐:行走的耳朵,台北爵士夜,鬼台,音乐天堂电台,Exciting Musicians,浅谈轻唱 电影:每周影评,电影不无聊,罗小姐说,观影风向标,小爱聊 脱口秀:IT公论,女汉子卧谈会,糖蒜广播,坏蛋调频,大内密谈,罗辑思维,冬吴相对论,搞基实验报告,知识派…
这个问题正中下怀……隔音问题我建议选择一个好的房子位置吧,因为整体隔音不论悬浮结构还是轻质结构隔声,对工程方要求和成本要求都很高,一但涉及到隔音就基本不涉及简易的问题。隔声大概说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br&1,第一是密封,声学方面视17%的透过即为全透。所以密封非常重要,,比如同样是巨厚的们,开条缝的保险柜没有关死的塑钢门隔声量高。&br&2,所有隔声材料在他共振频率以下的隔声量都会大大下降。所以不论结构隔声还是通过容重来隔声,轻薄的材料对低频都基本毫无作用。&br&3,容重,再排除结构隔声的情况下单层隔声是看容重,就是单位面积均匀质量情况下的重量决定隔声量。&br&4,震动传导,这个主要是做悬浮的问题,一但有声音传递到的楼板或者墙壁上……你放心,半栋楼都能听见,所以一般使用软接触的房中房结构,但是这个结构要考虑承重,因为内部隔音全部要建立在悬浮的地板上,一般用橡胶材料做减震悬浮的多,承重要求再高就有专门的弹簧了。&br&&br&&br&吸声的声学部分我把上大学的时候写的文章贴过来。&br&&br&&br&&br&————————————————————————————————————&br&&b&房间基本属性&/b&&br&
首先,房间是有基本属性的。我们假设房间的四壁都是射不出去声音的刚性墙体(隔音的部分会在之后的章节专题讨论)而房间的基本属性就包括房间的形状,体积,以及声阻尼(空房子主要是墙壁材质)。&br&
一,房间的形状,房间形状可以直接决定房间固有简正频率的分布。这类简正频率是房间固有的性质,假设当一个全频声源停止发声后,这一系列简正振动将按它们固有的(房间的特性)衰减速度逐渐减弱下去。这个逐渐减弱的声音即为混响声。而不再房间固有频率范围内的就会很快衰减。&br&&br&
计算房间固有频率的公式是&br&&br&&img src=&/a3b9a976e6fd9f69eb70_b.jpg& data-rawwidth=&1375&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5& data-original=&/a3b9a976e6fd9f69eb70_r.jpg&&&br&
N不能全为O &br&
而定性的来讲,简正频率分布的越均匀那么声音的频率相应就会体现的越好。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咱们觉得很干的声音也是拥有反射声辅助的,而当在低频范围内如果出现极度稀疏的情况,那么每一个独立的固有频率就变成了大家弹之变色的有害驻波。会非常影响大家的听音准确性。&br&&img src=&/56661adbaa56516bcb9aa0650b8eab02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56661adbaa56516bcb9aa0650b8eab02_r.jpg&&&img src=&/1e29bfecb1a04f1f5eb7c8_b.jpg& data-rawwidth=&818&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1e29bfecb1a04f1f5eb7c8_r.jpg&&&br&&br&&br&
最下边是一个典型的房间简正频率频谱&br&
在18HZ左右和28HZ左右就是典型的声染色,就是咱们常常说的低频驻波,而55HZ以上由于简正频率相对密集听感上就是对原声良好的辅助。也是对于这个房间来说相对完美的频率。&br&&br&&br&&b&捷径公式:取得房间好的固有频率分布或者了解所在房间的固有频率的捷径有&br&
1,使房间长宽高尽量为无理数或者黄金分割比例(如果房间比例不好在高频都会出现声染色,即简正频率过度的不均匀)&/b&&br&&br&&img src=&/c1f10b682dbb886b487c3_b.jpg& data-rawwidth=&937&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7& data-original=&/c1f10b682dbb886b487c3_r.jpg&&&br&&br&&b& 2,若需要足够良好的低频响应需要足够大的空间。PS:这个尤其重要,可以通过知道一个房间的体积就判断这个房间适合录制哪些东西而不适合那些,简单的估算一个,要达到相对不错的80HZ的房间混响,那么至少需要差不多250立方米的体积,所以绝大部分的BASS都是通过LINE IN方式和音箱模拟录制的,在录音室里,动圈MIC完全无法捕捉那没有房间谐振的帮助的一瞬间的低频,而电容MIC又无法承受那么大的声压级,因此小房间对低频乐器的录制要出来好音色基本是很难很难的,依此类推,如果一个只有10立方米的小地方那么人声也是要斟酌的,低频部分除了驻波就会只剩下干瘪。
需要最低的良好频率相应所需体积的公式为&/b&&br&&img src=&/01dcbbfd1a5f925e772e2_b.jp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01dcbbfd1a5f925e772e2_r.jpg&&&br&&br&&b&
C0为声速,可取344M/S
f为所需要的最低频率&br&
3,当房间确实无法改变形状或者体积过小那么使用强吸音处理并针对低频驻波使用BASS TRAP(低频陷阱之后会提到)或者共振板吸收。&br&
理由很简单,假设简正频率所带来的反射声声压为原声的40%使用强吸引使其降低到10%自然影响就会降低,这类方法就是尽量较少环境影响而使用扬声器的单元发声进行相对平直的监听。(具体吸音也要兼顾房间简正频率选择吸引材料和方法,之后会讲到)。&/b&&br&
二,房间体积。主要决定房间的混响时间。(在墙壁牺牲系数不变的情况下)&br&
这一部分我们不用去研究具体的如果的来。直接进去捷径公式部分。当然混响时间只是一个很片面的,东西,其实还有混响频率相应,混响活跃度,TT20 50MS内早期反射等等决定混响听感的东西,后边在不同的部分都会有所涉及。这里对应房间体积主要讲T60 即声源停止发声后房间内声能下降60DB所需的时间(基本就是直到咱们听不见)&br&&br&&b&捷径公式
PS:这些混响公式可以在更理性的角度上了解这个声场的混响时间是否适合我们需要录制或者回放的音乐。比如在一个教堂即将演奏说唱,那么这个混响实践长达8~10秒的厅堂会让人抓狂……你听到的就是一个家伙永远也听不清的没完没了的絮叨,絮叨……同理,在一个300立方米但是强吸音的会议厅演奏交响乐也可以让台下的人抓狂,第一从响度上完全听不见,而且干瘪的像手纸一样的音色也足够让你无奈了……&br&
1,在正常的几乎无吸音状态使用赛宾公式&br&
&/b&&img src=&/4ac4e8e39bd14de80da422_b.jpg& data-rawwidth=&693&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3& data-original=&/4ac4e8e39bd14de80da422_r.jpg&&&br&&b& 这里插入一个小概念,吸声系数的的概念&br&&/b&&img src=&/a13e9fbcce999efa236b8_b.jp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1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br&&br&&br&&b&
2,在强吸音状态下计算混响时间使用艾润公式&/b&&br&&img src=&/837dea04eae65de34b8d5_b.jpg&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6& data-original=&/837dea04eae65de34b8d5_r.jpg&&&br&&br&&br&&b&
3,在空间较大状态下使用奴特森公式(比如音乐厅什么的)&/b&&br&&img src=&/ebdb272ef44e45fe4e1f07d3_b.jpg&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2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ebdb272ef44e45fe4e1f07d3_r.jpg&&&br&&b&
4,常用建议混响时间&/b&&br&&img src=&/eeade346b4f_b.jpg& data-rawwidth=&906&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6& data-original=&/eeade346b4f_r.jpg&&&b& 5,古典音乐与现代,浪漫主义音乐主观听感判定最佳混响时间&/b&&b&
库勒做过一个混响时间喜好的测试,选用莫扎特的《朱比特交响曲》和史蔡云斯基的《春之祭》50%的被测者对混响时间的偏好是1.5s,而对于浪漫主义选用的曲目为勃拉姆斯的交响乐,50%的被侧着对混响偏好是2.1s,库勒因此推断,这些音乐史古典,现代和浪漫的代表,因此这些混响时间可以作为制作这类音乐选用的混响厅堂或者后期制作的参考。&/b&&br&&br&&br&
而声阻尼的问题会在吸音材料与吸音原理中重点剖析,而具体的使用,以及如果在成本和声学上找到经济实用的点会在最后几篇中涉及,希望大家不要太着急,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知识的铺垫后边是讲不明白的。&br&&br&&br&&br&&br&&b&PS:粗体字部分为捷径公式,急需了解而且拥有足够理解能力的可以直接学习迅速找到解决方法&/b&&br&&br&&br&&br&&br&&br&&b&——————————————————————————&/b&&br&&b&吸声材料&/b&&br&
首先要说说吸声这个东西不是一堆鸡蛋棉就搞定的……人耳听音范围20~20KHZ,没有任何一种吸音材料可以达到全频,往往大家会很盲目的选择鸡蛋棉全贴上,结果会是这样的,咱们看看我从网上查到的一些参数。&br&
125Hz 250Hz 500Hz 1KHz 2KHz 4KHz&br&
.32 .93 1.43 1.33 1.29 1.21 &br&
其实稍微明白点的就知道这个参数特扯淡……因为吸引系数是吸收量/入射量 达到1也就意味着全吸收了……这最高居然到了1.43……但是频率响应倒是差不多,如果全部使用这类装修材料可以发现他对低频的吸收基本没有,而低频又附带着大量的能量,所以所谓的闷罐效应就是由此而来,当一个房间高频混响时间为0.2S 低频(假设为250HZ一下,足以影响大部分的乐器或者人声)为1S的时候就知道什么叫浑浊什么叫闷了。请注意我特意说的是混响时间,这个东西如果是频率还可以修正,但是混响时间是没法修正的。这个浑浊会永远伴随着你的素材。这也是很多贴满吸音材料的房间的问题,贴的那些东西对低频没有办法。那么贴的越多死的越惨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br&那么这篇文章让我们先来说说最常用的一种吸音物理形式――多孔吸音材料。&br&理论部分,想要踏踏实实学打好基础的从这里看起~&br&&br&&b&1,啥叫多孔吸音材料?&br&结构:用麻、棉、木丝、兽皮、玻璃棉、矿岩棉等纤维材料加入适当的粘结剂制成的板材或毡材,以及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泡沫塑料、成型的微孔砖、泡沫玻璃砖等。&/b&&br&&b&2,多空吸音材料为啥能吸音?&br&在声波作用下,空洞中的空气质点产生粘滞摩擦、纤维材料因发生变形产生内摩擦等原因消耗声波的能量。&br&&br&3,为什么背后空腔,厚度和密度(容重,即每平方米的重量)会影响多孔吸音材料的吸音?首先是背后空腔和厚度可以一起考虑,因为吸音方法类似。这个东西往往会用到BASS TRAP(低频陷阱)的制作上。&br&&br&这里借用传媒大学李星宇大师的一篇文章,讲得非常清晰,而且有理有据,极品文章~&br&多空吸音材料制作BASS TRAP原理&br&低频声陷的作法有很多,最理想的方法是将房间布满10cm厚的块状玻璃棉并与墙体间保持至少40cm的空间,这样可以很有效的吸收低至125Hz附近的声音,但是这么做会极大的浪费室内空间,更为合理的方法是将低频声陷设置在墙角。角落是声音反射最强烈的地方,会对低频有严重提升,所以角落是低频声陷设置的理想位置,如图&/b&&br&&img src=&/7fd0febf8cee3c_b.jpg& data-rawwidth=&323& data-rawheight=&2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3&&&br&&b&与墙体形成的空隙对于低频声陷非常重要。当提高声陷中间层空隙距离时,可扩展低频吸收范围,并提高同等频率吸收能力。如图,由于声波行进1/4奇数倍波长时达到最大速率,而且声能?E=动能?Ep+位能?Ek=(V0/2)ρ0(υ2+(1/2ρ0c02)p2 )所以当间距等于某波长的1/4时可达到其最大吸收量。&/b&&br&&img src=&/4956792beb3d55cad00c75_b.jpg& data-rawwidth=&361& data-rawheight=&3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1&&&br&&br&&br&&b&因为当声波撞击墙面的一瞬间,传播介质空气分子并没有速率,所以如果我们把吸音材料设置在靠近或者贴住墙面,吸收的效果便非常微弱。声音以很大的速率传播,当达到最大速率时穿过吸音材料,速率被降低,声能转化为热能,以此达到吸音效果,如图&/b&&br&&img src=&/227d64af420acd134d7149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227d64af420acd134d7149_r.jpg&&&br&&b&声音信号包含各种各样的频率,当我们使用薄的吸音材料时,由于1/4波长吸声最佳而1/2波长吸声最少,频率之间的吸音效果会有很大差距。最理想的状态便是选用较厚的吸音材料,并使中间空隙层的厚度与吸音材料厚度相等。其原因如下:当我们选用10cm的玻璃棉,并保持与墙面间距同样为10cm,利用声速公式(波长=速度/频率)可以得出无数个频率值,其1/4奇数倍波长恰好会经过吸音材料。这样便可以有效避免频率吸音不均匀的问题。如图。&/b&&br&&img src=&/5eccd22e04b36b697acc3e70efed6d39_b.jpg& data-rawwidth=&308& data-rawheight=&5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8&&(引用结束,感谢李星宇大师~)&br&发两个图佐证一下&br&&img src=&/0b3aaecaa8d835a16b51b86_b.jpg& data-rawwidth=&669&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9& data-original=&/0b3aaecaa8d835a16b51b86_r.jpg&&&br&&br&&img src=&/abf7dac06cf0ca5816a5e_b.jpg& data-rawwidth=&609&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9& data-original=&/abf7dac06cf0ca5816a5e_r.jpg&&&br&&br&&b&2,而密度问题就很好理解了。这个东西越密那么在质点穿过的过程中所摩擦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但是密也必要破坏了他的声学结构,一定要是多孔,而且是都可以相通的孔,不要用胶封上用漆糊上或者等等等等。&br&穿孔板的运用&br&1,啥是穿孔板?&br&结构:在金属板、薄木板、水泥板、石膏板上穿以一定密度的圆孔,并在其后设置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和适当的多孔吸声材料,即为穿孔板吸声结构,如图所示。&/b&&br&&img src=&/54c9f3f49c4ba1c6bf8dc38f580b1d7d_b.jpg& data-rawwidth=&209& data-rawheight=&4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9&&&br&&b&这比之之前的多空吸音材料的背空还有另外一层吸音结构。&br&若穿孔板后面的空气层厚度不太大,板上孔中的空气将与后面空气层组成一个声学的谐振系统。于是在声波入射时,孔中的空气将在该声学系统的谐振频率以及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上激烈的振动起来,则空气质点与孔壁及其后的多孔材料发生剧烈的摩擦,因而表现出较大的吸声系数。&br&故,穿孔板的吸声表现为谐振特点。&br&当然如果愿意研究穿孔板吸音的我也给出公式&/b&&br&&img src=&/ae03d481_b.jpg& data-rawwidth=&702&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2& data-original=&/ae03d481_r.jpg&&&br&&b&当然还有很多公式我就不给出了,具体的使用我会给到之后的小窍门里。&br&&/b&&br&&br&&br&&b&&i&&u&小窍门(家庭工作室的注意!主要针对家庭工作室改善的窍门~)&br&&/u&&/i&&/b&&br&&br&&br&&br&&br&&br&&b&我啥也不想买怎么做建声?&br&这些多孔吸音材料在咱家里太多太多了,而且可以运用以上的理论搭配出非常非常靠谱的效果。我手头正好有一些家里常有的东西的吸音系数资料。&br&&br&1,沙发,&br&这个虽然没有统一的资料,但是布艺沙发放在房间的角落里确实对低频改造以及降低混响时间有很大的作用,由于沙发体积大,距离地面距离墙面都可以人为的空出空气层用来改进对低频的吸收,(具体原理参看BASSTRAP那段)而且坐着舒服,还有沙发用的棉纤维都很不错,植物纤维不仅仅很环保而且吸音效果也不错,简简单单,实用美观的一个大BASS TRAP原来家里就有现成的!&br&&br&2,窗帘。&br&距离墙面或者窗户保持一定的背空距离,同时使用高褶皱度(简单的说就是1米的窗户用3米的窗帘)会有很好的吸收高频的效果,对于想要降低混响时间的也可以酌量使用。而且安装方便,改变混响时间也方便,往往家庭影音室经常会用到的。给一些常用的参数~&/b&&br&&img src=&/bdf8dd5ccfcd30f1e0cca0b_b.jpg& data-rawwidth=&1037& data-rawheight=&8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7& data-original=&/bdf8dd5ccfcd30f1e0cca0b_r.jpg&&&b& 3,衣服。&br&这个太太太太好找了,而且借助衣柜我们可以让衣服道道50CM的距离墙面距离,更好的处理低频。并且到处都是。而且更容易具有针对性,上次听一堆导向孔在背后的音箱,因为背后30CM就到墙了,导向孔的反射声严重影响听音。于是我就找朋友那的衣服,把从导向孔到墙壁间都塞上了衣服,这样很简单的减轻了这个问题(导像孔在背后的音箱要求距离墙壁50CM并且背后强吸音)而且穿在人身上的衣服也可以啊。&br&&br&4,人&br&人也是具有吸音功能的(原理是人身体的反射,共振和衣物的多孔材质),当时在录制引子里那个音乐的时候我就让能进屋的人都进屋,尽量避开MIC拾音的轴向位置(别告诉我你用全指向……),怕录入人发出的噪音,但是让他们在别处呆着控制混响时间。当时一个10多平米的屋子做了7个人。呵呵 效果还不错,有效的抑制混响过长。而且频响很均衡&br&5,一切一切多孔吸音材料&br&比如被子一类的,只要是吹气气流可以通过的都可以使用。比如被子,毯子一类。但是千万注意对低频的控制,高频很容易吸收过量而造成低频无法均衡大量的闷灌声,有一些误区比如泡沫塑料。咱们常常见到的泡沫塑料确实有中空的气泡,但是这些气泡是独立的,空气质点无法穿过,所以无法作为多孔吸音材料使用,仅仅能用来做高频的共振吸音(高频一般不用共振吸音,用普通的多孔材料可以很好的控制了)因此要认真判断材料是否为可联通的多孔材料。&br&附录,常用多空吸音材料参数 &/b&&img src=&/b55efecf573ffbe955c617b_b.jpg& data-rawwidth=&1062& data-rawheight=&8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2& data-original=&/b55efecf573ffbe955c617b_r.jpg&&&img src=&/f3a82ae00b77d83c999d22d557f16d99_b.jp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f3a82ae00b77d83c999d22d557f16d99_r.jpg&&&img src=&/0a4e57c515_b.jpg& data-rawwidth=&1152& data-rawheight=&8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0a4e57c515_r.jpg&&&br&&br&&br&&br&&br&&br&&br&——————————————————————————————————————&br&&br&&br&&b&扩散体,共振板,赫尔姆赫兹共鸣器&/b&&br&&br&&br&开始还是大家烦的不能再烦的理论基础。&br&
众所周知,把耳朵靠近海螺可以听到大海的声音。其中的道理大家也都了解:海螺周围任何的声音,包括空气在海螺外侧发出的沙沙声,都会使海螺里面的空气产生振动,海螺能聚拢并放大的振动频率与它的内腔所决定的共鸣频率(即固有频率)相同。哪怕是极微弱的声音也会被增强。因为海螺内的空气振动起伏不定,所以人们能听到波浪般的声音。 &br&&br&
赫尔姆霍兹共鸣器 &br&
上个世纪,德国人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兹(Herman von Helmholtz)在海螺共鸣原理的基础上发明了球形的玻璃共鸣器(如图1所示):他借助多个共鸣器对一个复杂声音(就像一件乐器发出的声音一样)的各种谐波进行分析。把共鸣器的小口贴在耳朵上,较大开口朝向声源。只有与球体的共鸣频率相同的声音才能被放大,而球体半径的大小是决定共鸣频率的因素之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半径越大,共鸣频率越低。乐器的共鸣箱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其形状弯曲而富于变化,这都是为了更好地放大所有的乐音,也就是说乐器的共鸣箱具有很多共鸣频率而不像共鸣器只有单一共鸣频率。 &br& 赫尔姆霍兹正是利用他的共鸣器来分析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即频谱。 &br& 那么这个东西运用于声学中如何体现呢~(有现成的文章,还是借用星爷――传媒大学高才李星雨同学的文章,)&br&赫尔姆霍兹共鸣器,也是一种低频声陷,不同于玻璃棉构成的声陷,其可以吸收更低的低频成分。其拥有可调节的空腔结构,对某一频段的吸收非常有效。吸收频率范围与品质因数Q有关,赫尔姆霍兹共鸣器的空腔结构吸收带宽公式为:f2-f1=fr/Q ,(F2-F1为吸声频率带宽)fr为共鸣频率也就是最大吸收频率。通过添加玻璃棉或者增加几个不同大小的开口,可以使吸收频段变宽。赫尔姆霍兹共鸣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的设计是使用一个大盒子,内部填充玻璃棉,前端覆盖一连串间距不同尺寸不同的薄木板。这种设计称为狭板共鸣器。虽然赫尔姆霍兹共鸣器可以有效吸收某一频段,但是它的可吸收范围有限,并且使用多个共鸣器拓宽其频率吸收范围会对声场的活跃产生影响,所以使用起来必须非常小心。&br&&img src=&/6edf44c6a83a1170acc4bee7aa780bb2_b.jpg& data-rawwidth=&324& data-rawheight=&2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br&扩散体&br&&img src=&/2f4a3a8c18b23e69eb5869_b.jpg& data-rawwidth=&234& data-rawheight=&2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4&&&br&首先我说理论部分,后边依然引用星爷的一篇文章&br&现代的扩散体最早源于曼弗雷德,施罗德。他找到了一种定量分析声音扩散过程的方法,以数论为基础。施罗德建立了声扩散面设计方程。人们可以根据散射板上槽的宽度和深度确定声音的扩散频率。而扩散的好处除了增加最大听音范围,还可以无需吸声就衰减反射声干扰。而在录音室可以消除拍音混响还能增加混响的活跃度改善音质。&br&同时扩散体往往还是一个共振板吸音体,可以扩散高频的同时吸收低频。&br&找一个大家看的懂的数据,这是一个二维声扩散体。他将声波散射直半球。因此衰减效率是普通QRD声扩散体的两倍。&br&&img src=&/0884bf3aca46f24b03a5effc7060cb20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br&&img src=&/8924f1aaf3ae9f3d88fabf6cdeefafe8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8924f1aaf3ae9f3d88fabf6cdeefafe8_r.jpg&&&img src=&/6af336d7b60de3cb89b6a6bf0d748096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6af336d7b60de3cb89b6a6bf0d748096_r.jpg&&&img src=&/4c9a1b46ef0bb5d9922d_b.jp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4c9a1b46ef0bb5d9922d_r.jpg&&&br&最后借用星爷的文章正题阐述一下扩散体&br&&br&扩散体对改善声场以及听感有着重要作用,二次余数扩散体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扩散能力以及方便安装的特性,如今被广泛应用。二次余数扩散体的公式为hn = (λ0/2N)?'Sn,其中,Sn为以n平方除以N的余数,λ0为扩散中心频率的波长,N为扩散体格子数(必须为质数),h为格子的高度,n=0,1,2,3,4,5,6……。二次余数扩散体的扩散频率下限大约在中心频率下半倍频,上限则取决于格子数,可以达到中心频率的N-1倍。扩散体与光滑反射面相比,其可以有效的避免声聚焦。当声波经过光滑墙面反射后,所有的声能都将沿同一方向反射,其反射方向固定,取决于声源的位置。而当声波经过扩散体表面反射后,声能将被分散反射向不同的方向,且具有不同的相位差,如图。&br&&img src=&/dbc68486e_b.jpg& data-rawwidth=&661& data-rawheight=&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1& data-original=&/dbc68486e_r.jpg&&&br&&br&&br&这些形成的均匀能量的不规则的反射声会使人耳主观产生一种空间感,同时运用在中高频扩散时会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其反射方向大致为一个半圆,声能平均扩散。扩散体还有另一个作用,如图所示。&br&&img src=&/8abafa85c867a0bd27d2_b.jpg&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7& data-original=&/8abafa85c867a0bd27d2_r.jpg&&&br&黑色圆点表示侧墙反射,O为录音师位置。声波经过后墙反射,若反射面为光滑墙面,则某一频段只有固定的反射路径指向录音师的位置。而当反射面为扩散体时,由于声波以半圆方向扩散,则有无数条不同频段的反射路径汇聚在录音师的位置,以此类推,有无数相同性质的汇聚点,这样便无形中扩大了最佳听音区。扩散体不只可以用来打散声音能量,起到防止回声和驻波的作用,同时可以改善声音的明亮度,在早反射路径上适当添加扩散体反射2K附近高频可以增加明亮度,但是不能过多使用,应与吸声材料相互配合&br&&br&共振板&br&&br&用胶合板、木纤板等具有一定弹性的薄板大面积的钉在龙骨上,以便使板后留有一个空气腔。该板与空气层组成一个共鸣吸声结构,同时可以在与龙骨接触端使用毛毡等弹性摩擦材料迅速消耗掉共振板共振的能量。同时也可以在空气层中填充弹性材料或吸声材料作为吸声减震,增加共振板的吸声系数。如图所示。&br&&img src=&/c289a7c1f654e9bde3a184_b.jpg& data-rawwidth=&336& data-rawheight=&5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6&&&br&&br&&br&&br&共振板通用法则&br&&br&增加共振板单位面积的重量可使其共振频率降低。&br&增加共振板背面空气层的厚度可使其共振频率降低。&br&共振板多用于低频吸收,其共振频率多选于(80~300)HZ范围,其吸声系数α可在(0.2~0.5)。&br&为增加吸声系数,可在板与龙骨交接处置一些毛毡、软橡皮、海绵之类柔软材料,或在空气层中填充多孔吸声材料。&br&共振板公式&br&&img src=&/3fef3ff339a467bde5b9638_b.jpg&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1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3fef3ff339a467bde5b9638_r.jpg&&&br&&br&&br&&br&演化而来的还有一种薄膜吸声体&br&&br&薄膜声陷也叫面板声陷是一种窄带声陷,其可吸收带宽为大约一个倍频程,它可以使用一连串一平米左右的面板声陷去覆盖整个低频,而不必使用非常厚重的材料去增加吸音范围。由于低频成分有将近4个八度,所以可以通过不同厚度的面板声陷的组合来吸收不同频率的低频,并且由于高频成分可以被其面板反射,所以安装多个面板声陷亦不会使得声能被全部吸收造成声场过于沉寂。&br& 当作用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接触前面板时大部分能量传导至面板带动其振动(注意必须完全密闭),此时由于密封腔内空气被压缩,空腔内部绝缘吸声材料提供反作用力,动能相互抵消而转化为热能。通过改变前面板的密度与厚度可以改变其吸声频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面板声陷必须严格密封,否则内外压强相等,便破坏了其物理结构,相当于单一吸音材料的吸收。通常面板声陷的安装是平行于墙面的。角落的通常要安置两个声陷,用于分别控制两个墙面的反射。&br&如果需要看视频的话,正好有一个涉及这方面的声学视频,我给IMUSIC讲堂讲的。&br&&br&&b&《拨开室内声学的迷雾》&/b&&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zYzMjU3MTU2.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iMusic 讲堂:拨开室内声学的迷雾(附录:一例失败的顶级视听室)& data-poster=&/F5A36DDF57000CDABD1C225BA01-BEDF--8DCCB732DD89&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F5A36DDF57000CDABD1C225BA01-BEDF--8DCCB732DD89&&&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iMusic 讲堂:拨开室内声学的迷雾(附录:一例失败的顶级视听室)&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zYzMjU3MTU2.html&/span&
&/a&&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zYzMTIwMjQ4.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iMusic 讲堂:拨开室内声学的迷雾(上篇:室内声学是什么)& data-poster=&/F59EC2FF17E00CDABD1B069A52D-04ED-A2BE-C1F7-FF&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F59EC2FF17E00CDABD1B069A52D-04ED-A2BE-C1F7-FF&&&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iMusic 讲堂:拨开室内声学的迷雾(上篇:室内声学是什么)&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zYzMTIwMjQ4.html&/span&
&/a&&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zYzMTcxMzAw.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iMusic 讲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移动招标网打不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