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石龟放在什么地方好院内哪个地方好?

做园林景观绿化用的青石板小路,青石板的常用规格是多少?
本帖最后由&&于& 09:03&编辑
有知道青石尺寸的么 一般最大的青石板能有多大 20MM厚的 北京市场一般一平米是多少钱?
一般的八厘米&最好的十二厘米&双面水波纹的
150*40*6cm&&&120*40*6cm
不是,主要是材质,大理石的质量是关键。
在常规&模数&材料范围的尺寸有:(除开汀步小跳板)长度:600、800、1000、&&&&&&&&&&&&&&(不属小路范围的)、&&&宽度:250、300、400、&&&厚度:30、40、50、60、75、80、100、(不属小路范围的)105、110、120、150说明:(宽度250的较少用)一般来说板材的&宽度值&与&间隔值&成反比:间隔值一般为100、150、200、250等,而厚度值与长度值是成正比的。
本站发帖,请&&|&
用户们还关注了
你可能感兴趣
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复吗?
版本切换: PC 版 |
邮箱或密码有误!
尚未注册酷家乐?&&&&&&&&&&&&
&&&&&&&&&&&&&&&&&&&&&&&&&&
-------1930
------1906
&&&&&&&&&&&&&&&&&&&&
&&&&&&&&&&&&&&&&&&&&&&&&
贾村属于襄陵县管辖,位于丘陵地带,站在村西头土丘上向东望去,村庄四四方方,庭院也四四方方,像方盘子上码齐的一块块甜点。村南紧邻一条大沟壑,其余三面是绕着村庄的防洪涧河,山里洪水出峪口后被涧河接纳,导入南沟。村里有两口深井,坐落在村子的东西两头,单说东头这口井,青石板井沿儿上面支着辘轳,村人取水时把铁桶拴好,放下井去,桶盛满水后人就开始转动摇臂,嘎吱嘎吱,嘎吱嘎吱,好大一会才能提升上来一桶水。水井西边古槐南侧是贾家祠堂,门前两棵古槐顶着高大树冠,据说已有千年树龄,两棵粗壮古槐枝头布满了细密的花,氤氲着浓郁的怪气味。数不清的吊死鬼儿虫拉着亮晶晶的丝线垂挂下来,悠来荡去。两只麻雀正在枝头交配,羽翼在欢快地扑闪着,发出唧唧咋咋的鸣叫。井台东南侧是泊池,用来收集雨水。村子西高东地,街道也修得笔直,庭院里的水溢出后从水道进入街道再顺流而下,最终流入这个边长不足三十米的四四方方泊池内,泊池是人工修建,建于何年何月不得而知,池边也是青石砌筑,砌浆是白灰,一米长的大石条已经被挑水人磨得镜光放亮,连池边耸立的四个拴马石上的圆孔也很光滑,村民来此洗衣、饮牛、饮羊,喂猪,都用池中之水,唯独人吃井水。
。王铁匠在南沟悬崖的窑洞里安顿好炉灶,把两个孩子送进村小学,就开始做起营生来。除了打镰刀,还兼带收拾一些破铜乱铁,偶然也给人家打门楔子、火柱、火钩子之类的物件。经历过五八年大炼钢铁时代,废铁大都上缴国家了,家里存留很少。于是,王铁匠有时也将打成的镰刀出售,实在无钱人家,也可以用粮食来交换镰刀,十八斤麦子就能换到一把新镰,实在拿不出粮食来,等着夏收后偿还也行。
追逐、打闹。
俗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铁匠打铁,出水淌汗,穿着的衣服再碰上火星子又被烧得满身洞,一件衣服破破烂烂。天气炎热,如果没有姑娘媳妇在场,铁匠索性就穿个短裤,光着上身。村里人很少有像他这样子结实的肌肉,常年劳作的原因,王铁匠两条腿比别的男人粗大,不很合身的短裤紧绷在大腿上,胯间凸出来一堆累赘,随着打铁时扭动腰身,这堆累赘也在裤裆里晃动。铁匠胳膊上的肌肉疙瘩是常年打铁锻炼出来的,一条条青筋分明清晰,四方脸被煤烟抹过,黑红黑红,铁匠的厚嘴唇总是抿着,胸前长着浓密卷曲的汗毛,沾满煤灰的胸肌油光放亮,短茬儿头发如黑毡帽子扣在脑瓜顶儿,汗珠从鼓起来的腮帮子淌下,在蒸汽腾腾有些晦暗的窑洞里,借着火光看上去王铁匠就像一个黑脸金刚。
这个关文昌从小娇生惯养,长得歪瓜裂枣,懒惰成性。最大的爱好就是耍炮,因此平时就剃着光头。当地的风俗,逢年过节耍炮人手持装有铁砂和硫磺硝的火药管,点燃药信子舞动铁管,烟花漫天,耍炮人用脚将二踢脚踢起来,借着烟花点燃药芯子,身边第一声炸响,二踢飞升天空,惊险刺激。也有用双腿夹着炮仗,在翻滚中间借着降落焰火点燃药信子的瞬间,靠着翻滚的力量把炮仗甩出去炸响,以此引来大家喝彩,也常常有人因动作迟缓而被炸掉命根子的。最常见的耍法是将鞭炮缠在腰间或者手腕上,点燃后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中做出各种动作,如霸王举鼎,金鸡独立,牤牛卡架之类。。后来,关茂生和高云芝两口染上了重病,花尽累年积蓄也没治好,一命归阴,没有办法,关文昌这才抄起杀猪宰羊刀,在爹娘留下的肉铺里做些生意。耍炮时候结交的那些狐朋狗友个个都是坑蒙拐骗偷的主儿,来此割肉赊账,关文昌本来就是纨绔子弟,那里会经营生意,只知给人缺斤短两,倘若有人不满,关文昌就露出无赖本性来。加上关文昌闲来就去寻花问柳,看见美人腿肚子都抽筋。生意因此冷冷清清,几经折腾,也就显出小家子气来,几家亲戚就断了来往。
缝补起来了。银宝光着上身,攀龙从背后把吊死鬼放在银宝的脖子上,燕凤叽叽咯咯的边剥玉米边笑。银宝低头一看,自己的左前胸上有一块巴掌大的红胎记,引起来攀龙和燕凤的好奇心,梅香这时候也注意到银宝的胎记,长得像一个樱桃儿。银宝说,这个红色胎记是他妈生他时候就有的,他妈活着的时候说过,有胎记
禁不住热潮涌脸。如同世上别的男人一样,王铁匠见到梅香突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内心滋生出一种怜香惜玉的情愫。王铁匠也是浑身亢奋,要把积蓄了很久的百般柔情浇灌给梅香。往前走了一步,一把搂过梅香,把她身上黏着的杂草拂去,两手紧紧抱着梅香,梅香一时不能自己,身子软得像剔骨一般,黏在铁匠胸脯上。梅香在铁匠怀里,用脸蹭着王铁匠的胸毛,一双手就伸进他的下面,铁匠的那条小腿早已青筋暴怒,梅香仰起脸看着铁匠的两眼,铁匠厚实的嘴唇就对上了梅香的脸,梅香吐闪着舌头进入铁匠嘴唇,一双腿夹着铁匠腰,颤舌呻吟,娇语呢喃。两人靠在沟底的核桃树,像爬着上树的虫子。
金宝和佳玉的婚礼简单热闹,王铁匠喜得合不拢嘴,厚嘴唇里露出来一颗金门牙。几个小媳妇就说“铁匠叔啊,您还镶着一颗好牙齿呀?”几个小孩子也过来看王铁匠的金牙齿,大喊着:“王爷爷,张嘴让我看看么?”,小孩子看了也笑,王铁匠就说:“小孩不能笑,还笑呢,小心笑掉你的大门牙”,小孩子们就赶紧用手捂着嘴,大家看见了哈哈大笑,王铁匠更是笑得开心。
晚上,送走亲朋好友,金宝和佳玉安置好佳玉娘睡觉。回屋灭了灯,只有火炉里染着的煤块跳跃出黄色火苗。黑暗中,带着发红或发白的光尾照射在白灰墙上,一闪一闪变换着光影,木柴燃烧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时高时低,偶尔有一声爆裂特别响亮。炉膛里燃尽了最后一根柴草,光影在黑暗里晃动了几下,渐渐恢复了安静。余光散尽,金宝和佳玉静静懒懒地躺在热乎乎土炕上进入了梦乡。
--------------------
&&&&&&&&&&&&&&
现做的,古槐四周及贾家祠堂大门前堆满了做棺木时剩余的刨花和碎木屑儿,靠着祠堂门口右侧,摆放着村民自己轧制的花圈儿,还有用白面捏成的面人儿。王铁匠从家里找出十四根长钉子,让金宝带去交给高植,作为给高魁夫妇封棺用。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吕梁山脉黑黝黝同天色浑然一体了,天上星星发出冰冷的微光,地上的残雪已经冻成坚实的冰疙瘩。高植和儿子攀龙守着高魁夫妇的棺材,悲沧得几乎昏厥,除了这昏黄的一点豆油灯光,整个世界都是黑暗、静寂和冰冷。
关键词:公司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
按照一个企业正常的发展规律,在它从无到有的创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成功及其延续,在欧洲就有多年基业的企业。可毕竟绝大部分企业最终还是要走向死亡。这些企业的死亡,有一些是正常的,比如重组、并购、转卖,或是重新被家族分掉;有一些则属于意外死亡,比如创始人突然出现生命威胁,或锒铛入狱,或遭遇其他打击而造成了企业死亡;当然还有因为不可抗力的偶然因素,比如说“·”后,一时间很多保险公司、航空公司纷纷死亡。所以在企业的生命历史上,研究企业的死亡,研究企业家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一个角度很特殊的课题。
公司的四种死法
死亡是从一出生就开始面对和趋进的自然规律,但是人们从感情上不愿涉及而尽量避免这一话题,特别是创业者,更不想探讨企业的死亡。清醒的企业家是不应回避的。
从历史上看,企业有四种死亡的方式:
第一种,社会革命、制度变迁。比如年新中国成立后,年、年的国营企业和一些民族资本家的企业,经过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被政府赎买或者没收,变成了公有。所以社会革命会造成大量的企业的性质发生变化和死亡,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技术革命。当一种新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旧技术所能支持的一些企业就不复存在了。最典型的是,当汽车兴起的时候,制造马车的企业就死亡了;当我们现在用手机的时候,传呼机企业就死亡了;当我们用玻璃杯、纸杯和其他瓷器、陶器时,搪瓷杯就被淘汰了,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也就死亡了。技术革命不断变化的过程会使非常多的企业死亡,这些死亡的企业,往往起因于当事人(企业家)迟钝或不敏感,或对以往技术的偏执。最近几十年,技术革命发展非常快,每天由于技术发展导致死亡的企业数量非常大。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比如现在搜索手段已经很发达了,那么原来对图书馆进行人工检索的行业就快消失了;比如技术进步让通信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那么过去传统的通信方式就没有了。技术变革本身导致企业的死亡将是经常性的和大规模的,较之第一种死亡,它不是很痛苦,而是在和平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死去。
第三种,不可抗力和不期而至的灾难。最典型的就是地震、海啸、战争,这些灾难会使很多企业破产,资不抵债。抵御这种灾难比较有效的是购买保险,预先做一些防范,避免死亡。最典型的是“·”之前世界贸易中心的运营商拉里·西尔弗斯坦的故事。世贸中心有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产权业主是纽新港务局,而承租者拉里·西尔弗斯坦拥有年的运营权。他在“·”之前个月买了一个抗恐怖主义保险,“·”后他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付,于是这个不可抗力没有让他垮掉。如果他没有保险,那么他这个企业就垮掉无疑了。
第四种,商业竞争导致的死亡。按过去的研究看,每年为一个商业周期,每一个周期都是由危机导致萧条,然后复苏繁荣;再危机萧条,复苏繁荣,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导致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供需关系的矛盾,造成了强制性的市场供求结构的调整,以及强制性的技术和固定资产更新。比如很多牛奶卖不出去,危机促使企业强制性减少奶牛场规模或制造其他奶制品,否则公司就关门了。每轮商业周期循环都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不复存在。
在人类的商业文明历史上,这四种方式足以让企业死亡,而每个民营企业预防、诊断然后避免死亡的方法各有不同。
社会革命我们是没有办法抗拒的,但现在社会革命并不会构成我们民营企业需要防范的方面。
应对技术革命,企业必须通过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敏感性和技术竞争上的创新能力,来适应未来的市场和不断出现的新的产品。比如王安电脑都是大型机,可是市场上眼看小型机活过来,而且市场越来越好,但他拒绝变革,结果他的企业死亡了。如果他警觉敏感,能够及时转型,那就可以避免技术革命带来的死亡危机。
应对自然灾害,做一些预防是有必要的,但通常是防不胜防的。比如说恐怖主义保险,全世界没几个人买,可拉里买了,具有一定偶然性,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可以做点预防。比如说我们做房地产,买防止地震的保险就很必要。
应对商业竞争,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负债,扩大现金流量的弹性,保持公司竞争性和财务稳健。因为经济危机一来,主要表现为银根紧张、市场萎缩、销售收入减少。这样带来的实际上是一个现金周转的问题,如果你保持足够的现金,能够灵活地应对市场的供求变化,减少你的负债,一般来说就能活下来。目前,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以后带来的一个现象是,二战以后全球性的、大的经济危机目前没有出现过。尽管局部东南亚经济危机出现过,但还不是以商业周期波动。经济学家一直在讨论:现在商业周期的波动还存在不存在?早期经典的周期理论是强调信息不对称导致供求的矛盾加剧,最后导致强制性的危机和技术革命。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信息在微观上已经很对称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让信息对称,供求矛盾实际已经很难积聚到总爆发,现在就不大会出现全局性的商业周期波动。但即使看不到危机,我们还是要注意,市场波动、商业竞争带来的危机仍然存在。表现的方式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可能不是病来如山倒、山崩地裂,而是局部的,比如说家电业、房地产行业的波动和周期。应对商业周期波动,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足够的现金流,减少负债,使你的产品能够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这是唯一的存活之道。
欢迎和牛友们一起探讨:
风马牛社区:
全程直播贡嘎山珍稀植物寻访之旅
  你心目中的贡嘎山因什么而闻名?
  雄伟的雪峰?
  壮丽的自然美景?
  独特的人文风貌?
  绚丽的高山花卉?
 &&......  
  从日到27日,我们正在经历的这次环贡嘎山的旅行是一次发现之旅——为了那些正在消逝的濒危的贡嘎山珍稀植物的发现之旅。  
  热爱自然的你、喜爱植物的你,我们邀请你每日关注我们的行程日志,跟随我们的脚步,去探访贡嘎山美丽的精灵们——那些鲜为人知的珍稀植物。
贡嘎山与那些花儿
再次走过大众路,两旁的标语赫然醒目,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
标语是12月26日街道老头老太太贴上去的,用的是杏黄色的纸,
裁剪成15厘米宽,100厘米长的竖条,用黑色墨汁写就的大字,自由舒张蛮有文革遗风。
我掐指一算,可不是吗,那时候的青年,对于青春时代的怀念不就标语和大字报,啊!与其说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心中怀念红太阳,不如说是在为逝去的青春时代做了一首挽歌。
回头再看朝鲜,金正日明天出殡,天降大雪,朝鲜报道说老天也在为他哀挽,树上的喜鹊也在静默。和共和国的1976年何等的相似。我就想啊,静默啊静默,不在静默中死亡就在静默中爆发!
每个人身后都有遗产,金正日的遗产是核武器,因而使得人民生活得有尊严。生活得有尊严!温家宝总理,这个好老头也多次说过:要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如今,好多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压抑。我前年在临,有一个看上去非常的精干的推销员见我,得知我专业是煤化工,从事的也是炼焦专业的时候,极为感慨的说他羡慕我能学以致用,他自认为他的大学就算白上了。我后来从交流中知道,这个推销员是西安交大政治系毕业,没有接收单位,因此只好在陕鼓公司做推销工作,因此感觉活得没有尊严、低人一等。
要知道,推销工作是要考核的,为了业绩,只有低三下四的和业主打交道,尤恐不能订立销售合同。进入别人的内心,才知道表面风光的人有着如此脆弱的神经。
还有一个事件就是我的一个好友,从事经营者一个业绩不错的公司,为人豪爽,神通四方,表面看去风光无限好,可是一次我们喝茶时,他给我说:“老哥,
我可真的是没有尊严的活着啊!”我愕然,连这么有钱的老板都说出来这样的话。再接着交流中,
他道出来心中的苦闷:求政府官员,要低三下四,送礼纳币;做业务,要搞关系,请吃请喝,背后鼓捣;逢年过节,老得记着扩张关系网络,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细细想一想,竟然找不见一个朋友。
题目扯远了,返回来说朝鲜。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去世了,网上帖子就有人很轻松地说:金二胖子去世了。看到此贴,你说能不生出一股怨气来?!
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政治有关,我从来不妄加评论。金正日的死亡,对于朝鲜人来说是福是祸?也许能走出独裁走向民主。可朝鲜人民确定需要民主政治吗?
也许他们还寄希望于独裁呢。独裁和民主到底孰胜孰劣,真的难于下一个明确的结论。
记得泸沽湖的摩梭人吗?我在大地震前去这个美丽的、我认为原始而落后的地方旅游,但是,旅游见闻却使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黑白颠倒的变化!
没有去之前,认为摩梭人非常落后,没有文字,没有亲戚,走婚,甚至群婚。但是,在我实实在在站在那片土地上的时候,
我看见了摩梭人的和谐,触到了摩梭人的自足,感到了摩梭人的富裕,这是一个勤劳淳朴的纳西分支。那天晚上,
我和王楚平去小店购物,就是那个银首饰之类的工艺品。店主是一个30岁的女人,告诉我们离此21公里的地方出产银子,因此这里的银首饰极为便宜。记得大概是80元可以换一套四大美女的银片子。交钱的时候,店主的妹妹来和我们结账,是个十八、九的摩梭姑娘,脸色有红晕----高原上的特有红色。王楚平开玩笑说“降价吧,多给一个美女”,这个女孩子说:“不行啦,80块钱就只能给四个美女,20块钱一个”王道:“给你一百元,五个美女吧”“行啊,你要王昭君还是要貂蝉呢”王楚平哈哈哈大笑:“不要王昭君,也不要貂蝉”“那就给你拿西施吧”“不要西施”“哦,知道了”女孩子说道“你要胖胖的杨贵妃呀”王楚平还是笑着摇手,意思很明白:“不要”。
我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女孩子不知所措问道:“那,拿给你一个袁大头吧,刚打下的,要不现做一个也行”王楚平连连摇头,我不得不插话笑着说:“不要现做了,你不就一个现成的美女吗?”
女孩子反倒是显得落落大方,要跟着王楚平走。王楚平此时倒显得窘态百出,我赶忙给他解围,道:“你们摩梭人就是落后,还停留在母系社会啊。”这句话刺激了店主,姐妹两个开始对我进行轮番轰炸的说教。“你们汉人才落后呢,关系复杂,矛盾重重,哪里像我们摩梭人呢,你看我们多和谐呀。我们原先学的藏文,现在也学汉文,还会英语”
“我们财产不分,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我家的木楼房就化了90万”“我们大家庭和谐相处,公担风险,敬老爱幼,其乐融融”“我们兄弟姊妹一家人,兄弟在家主持礼仪,姐妹在外经营生意”。。。。一连串的话语逼得我们哑口无言。
我好不容易才打断她们姐妹,道:“你们走婚,处在母系社会,我们在社会主义啊。”“你们社会主义有什么好,一夫一妻制,离婚率高达40%,而我们摩梭人离婚率是零,我们以爱情为基础,不参杂任何条件,爱情!我们多么高尚的爱情,这就是我们走婚的基础”至此,俺才明白,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俗,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能妄加评论啊。
反观今日之朝鲜,亦如此。
  1、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你会花很多时间在上面,因此你一定要感兴趣才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上面,就得不到成功。
  2、自己当老板。为别人打工,你绝不会变成巨富,老板一心一意地缩减开支,他的目标不是使他的职员变成有钱人。
  3、提供一种有实效的服务,或一种实际的产品。你要以写作、绘画或作曲变成百万富翁的机会可以说是无限小,而你要在营造业、房地产、制造业发大财的机会比较大。记住,出版商赚的钱比作家多得多。
  4、如果你坚持要用自己的灵感来创业?最好选择娱乐业,在这方面,发财的速度相当快,流行歌曲和电视最理想。
  5、不论你是演员或商人,尽量增加你的观众。在小咖啡馆唱歌的人,所赚的钱一定比不上替大唱片公司灌唱片的人,地方性的商人,不会比全国性的商人赚的钱多。
  6、找出一种需要,然后满足它。社会越变越复杂,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最先发现这些需求而且满足他们的人,是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的人,也是最先成为富翁的人。
  7、不要不敢采用不同的方式——新的方法和新产品,会造成新的财富。但必须确定你的新方法比旧方法更理想,你的新方法必须增进产品外观、效率、品质、方便或者降低成本。
  8、如果你受过专业教育,或者有特殊才能,充分利用它。如果你烧得一手好菜,而却要去当泥水匠,那就太笨了。
  9、在你着手任何事情之前,仔细地对周围的情形研究一番。政府机关和公共图书馆,可以提供不少资料,先做研究,可以节省你不少时间和金钱。
  10、不要一直都想着发大财,不如你想想如何改进你的事业,您应该常常问自己的是:“我如何改良我的事业?”如何使事业进行顺利,财富就会跟着而来。
  11、可能的话,进行一种家庭事业,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费用,增进士气,利润的分配很简单,利润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个事业控制也较容易。
  12、尽可能减少你的费用,但不能牺牲你的品质,否则的话,你等于是在慢性自杀,赚钱的机会不会大。
  13、跟同行的朋友维持友谊——他们可能对你很有帮助。
  14、把尽量多的时间花在事业上。一天12小时、一星期6天是最低要求,一天14小时到18小时很平常,一星期工作7天最好了。你必须先牺牲家庭和社会上的娱乐,直到你事业站稳为止。也只有到那时候,你才能把责任分给别人。
  15、不要不敢自己下决心。听听别人的赞美和批评,但你自己要下决心。
  16、不要不敢说实话。拐弯抹角,只会浪费时间,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要尽可能地直截了当地、明确地说出来。
  17、不要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犯了错误并不是一种罪行,犯错不改才是罪过。
  18、不要因为失败就裹足不前。失败是难免的,也是有价值的,从失败中,你会学到正确的方法论。
  19、不要在不可行的观念上打转。一发现某种方法行不通,立即把它放弃。世界上有无数的方法,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不可行的方法上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20、不要冒你承担不起的风险。如果你损失10万元,若损失得起的话,就可以继续下去,但如果你赔不起5万元,而一旦失败的话,你就完蛋了。
  21、一再投资,不要让你的利润空闲着,你的利润要继续投资下去,最好投资别的事业或你控制的事业上,那样,才能钱滚钱,替你增加好几倍的财富。
  22、请一位高明的律师——他会替你节约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比起你所给予的将要多的多。
  23、请一位精明的会计师。最初的时候,你自己记账,但除非你本身是个会计师,你还是请一位精明的会计师,可能决定你的成功和失败——他是值得你花钱的。
  24、请专家替你报税。一位机灵的税务专家,可又替你免很多的税。
  25、好好维持你的健康和你的平静心灵——否则的话,拥有再多的钱也没有什么意思
中午回家, 开车经过河沿路,
靠着虎玉河停放的出租车排成一条长龙,占据半个车道.心中纳闷,这些出租不拉客人,在这里要做什么事情?
往东行进了500米,依然看不见停放出租车龙的龙首。前面发生了堵塞,我只好停车等候,期间,行人抱怨,司机不停地在按着喇叭,发出低沉的嘟嘟的声音,回头看,是一辆大块头的警车,在我车后。见我回头看他,司机不好意思道:拿这些加气出租车没办法。这时候我才明白,出租司机放弃拉客,耗费时间来排队为的是节约运行费用。
有人发出这样的提问:国内缺气吗?而缺气的根源还在于目前天然气的价格管制。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利益的驱动,根本就没有动力去勘探更多的油气田。而进口天然气也是因为价格的矛盾迟迟难以进到国内。政府管得事情太多了,放开价格也许就要好些。
&前一段时间,我回老家看父母,返程时搭坐了一辆加气出租车,路上司机跟我说,使用2.3元每立方米的天然气,车跑1公里大约是0.2元,比使用汽油要省钱。当时我就想,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天然气该涨价了。
不幸,被我言中。今天早新闻,东营市决定从明年的3月1日起调整城市天然气销售价格,其中车用天然气零售价由原来的每立方米2.20元大幅提高到3.26元,涨幅接近50%。网络上也是大篇文章关注天然气调价的事情。
天然气是能源,清洁。我们前年就开展焦炉煤气如何转化成天然气这个项目的调研,地方倒是去了不少,主要在经济效益上有些亏损,这次调价天然气,也许是个利好,大概能促进项目的进展。
顺便一句,改革发展迫使不少企业转型。焦化行业的转型尤其困难。出路何在?我感觉不像山西省目前倡导的那么简单,要气化山西谈何容易?在这个领域从事技术工作已经28年了,我明白一个道理:要想企业发展,必须有利益的驱动,否则就没有动力。这也许是我对于这个煤加工企业感到悲观的根本所在。
最近翻看了很多问题,革命和改革两个词被频频的问起。平时媒体也很喜欢问,但是也只是一问一听,无法见诸报端。写下来无论什么观点,八成也是不保的命。但作为这次冬至回读者问的第一篇,我就先用整个篇幅来回答我关于革命两个字的看法。我综合了读者和一些内外媒的提问,在这里一并作答。
问:中国最近群体事件频出,你认为中国需要一场革命么。
答:在社会构成越复杂的国家,尤其是东方国家,革命的最终收获者一定是心狠手辣者。很坦率的说,革命是一个听上去非常爽快激昂并且似乎很立竿见影的词汇,
但是革命与中国未必是好的选择。。首先,革命需要有一个诉求,诉求一般总是以反腐败为开始。但这个诉求坚持不了多远。“自由”或者“公正”又是没有市场的,
因为除了一些文艺和新闻的从业者,你走上街去问大部分人,你自由么,他们普遍觉得自由。问他们需要公正么,他们普遍认为不公正的事情只要别发生在我自己身
上就可以了,不是每个人都经常遭受不公待遇,所以为他人寻求公正和自由不会引发人们的认同。在中国是很难找到这样一个集体诉求的。这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是可能不可能有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不可能也不需要。但如果你问我中国需要更有力的改革么,我说一定是的。
问:你为什么不去领导一场起义呢?
回答:开玩笑,就算我认同革命,并在上海起义,而且还稍具规模,官方只要一掐断互联网和手机讯号,我估计不用政府维稳机器出马,那些无法用QQ聊天或者玩不了网络游戏看不了连续剧的愤怒群众就足以将我们扑灭,你也别指望着能刷微博支援我,你三天上不了微博就该恨我了。
问:那难道中国就不需要民主与自由了么?
答:这是一个误区,文化人普遍将民主与自由联系在一起,其实对于国人,民主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不自由。因为大部分国人眼中的自由,与出版,新闻,文艺,言
论,选举,政治都没有关系,而是公共道德上的自由,比如说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的人,能自由的喧哗,自由的过马路,自由的吐痰,稍微有点社会关系的人,我可以
自由的违章,自由的钻各种法律法规的漏洞,自由的胡作非为,所以,好的民主必然带来社会进步,更加法制,这势必让大部分并不在乎文化自由的人们觉得有些不
自由,就像很多中国人去了欧美发达国家觉得浑身不自在一样。所以,民主和自由未必要联系在一起说,我认为中国人对自由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义,而自由在中国最
没有感染力。
问:我认为中国顽疾太深,改革已经没有用了,只有来一场革命才能让社会好转。
回答:我们假设革命没有遭到镇压,当然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我们幻想一下革命,假设,革命到了中段,学生,群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农民,工人,肯定不
能达成共识。而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群,那就是贫困人口,这个数目大概是两亿五千万。你平时都不能注意有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甚至从来不使用互联网。既然
革命能够发展到中段,必然已经诞生了新的领袖。没有领袖的革命一定是失败的,白莲教起义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有了领袖的革命,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太平天国
又是很好的例子。中国式的领袖,绝对不会是你现在坐在电脑前能想象的那些温厚仁慈者。这样的一个领袖,八成独断专横自私狂妄狠毒又有煽动力,是的,听着有
点耳熟。但中国人就吃这一套,也只有这一套才能往上爬,这个社会习惯了恶人当道,好人挨刀。文艺青年们看好的领袖一个礼拜估计就全给踢出局了。而越是教育
水平高的人,越不容易臣服与领袖。所以这些人肯定是最早从革命中离开的。随着社会精英的离开,革命人群的构成部分一定会产生变化,无论革命的起始口号有多
么好听,到最后一定又会变回一个字,钱。说的好听一点就是把应该属于我们的钱还给我们,说难听一点就是掠夺式的均富。你们不要以为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点钱,
所以我怂了,害怕失去。在革命的洪流里,你拥有一个苹果手机,你是开摩托车的,甚至你会上网,你平时买报纸,吃肯德基,你都算是有钱人,都是充满着原罪的
被革命对象。有一亿家产的人比起有一万家产的人反而安全,因为他们打开家门,门口已经放的是纽约时报了。最后倒霉的还是中产,准中产甚至准小康者。以前人
们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自相残杀,现在的人们只认钱,所以很多人民已经被训练成只认钱的自相残杀者。所以你就想象吧。而中国人讲究清算,这也必然导致镇压。
何的革命都需要时间,中国那么大的国家,不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权利真空。稍微乱个五年十年的,老百姓肯定会特别期盼出现一个铁腕独裁者,可以整治社会
秩序,收拾一下局面。至于从百花齐放重新看回人民日报,这个真的没所谓。况且我们的一切假设都建立在军队国家化的前提下,所以这些都是幻想,连幻想都不乐
观,就别提操作了。
问:那你看埃及,利比亚⋯⋯
回答:埃及,利比亚是被一个人独裁统治几十年,城市也不多,一个事件作为爆点,一个广场用来演讲,就可以革命
成功。中国没有一个具体的个人能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城市,人口众多,而且各种千奇百怪的灾难都发生过,G点已经麻木,更别提爆点了。就算社会矛盾再激烈十
倍,给你十个哈维尔在十个城市一起演讲,再假设当局不管,最终这些演讲也是以被润喉糖企业冠名并登陆海淀剧院而告终。
当然,以上更是废话,最关键是就大部分中国人一副别人死绝不吭声,只有吃亏到自己头上才会嗷嗷叫的习性,一辈子都团结不起来。
问:你的观点非常的五毛党,是被政府买通了么?为什么不能一人一张选票选主席。
回答:在这样一个非此即彼,非黑就白,非对既错,非带路党既五毛党的社会里,革命两字说起来霸气,操作起来危害更大。也许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就是一人一张选票选主席,其实
这并不是中国最大的急迫。相反,一人一张选票,最终的结果还是共产党代表获胜,谁能比党更有钱?五百亿就能买五亿张选票。不行加到五千亿。一年税收都十万
亿呢。你和人家比有钱?你觉得你周围的朋友的公正独立,那样的人加起来也就几十万张选票。你看好的有识之士,能有十万张都不错了。唯一能和共产党抗衡的就
是马化腾,因为他可以在QQ登陆的时候弹出一个窗口:谁选我马化腾,谁就可以得500Q币。此举估计也能获得两亿张选票。但问题是,到时候马化腾一定会入
党的。民主是一个复杂,艰难而必然的社会历程,并不是什么革命,普选,多党制,推翻XX,这些脱口而出的简单词汇可以轻易达成的。如果你对司法和出版都从来没有关心
过,你关心普选有什么意义呢。无非就是说起来更拉风一点。这和那些一说起赛车只会提F1,一说起足球只知道世界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问:我觉得中国的革命和民主只是时机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时机最合适。
答:革命和民主是两个名词,这两个名词是完全不等同的,革命不保证就能带来民主,这个咱们不是早就已经证明过一次了嘛。历史曾经给过中国机会,如今的局面
则是我们爷辈的选择。现今中国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有革命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急需要改革的国家。如果你硬要问我在中国,什么时候是个革命的好时机,
我只能说,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
但这样的国家,也不需要任何的革命了,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到了那个份上,一切便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也许你能活着看见这个国家的伟大变革,也许你至死都是这个死结里缠绕的纤维,但无论如何,你要永远记得,错车时请关掉远光灯,也许我们的儿女将因此更早的获得我们的父辈所追求的一切。
&&&&&&&&&&&&&&&&&&&&&&&&&&&&&&&&&&&&&&&&&&&&&&&&&&&&&&&&&&&&&&&&&&&&&
冬至回读者问之一,完。
这两三个月,因为准备新节目,改书稿,耍,一直没有更新博客,让大家惦记,信件电话很多,谢谢关切,不能不在这里回复一下。
节目昨晚已经开播,每周日晚十点二十八,CCTV-1《看见》,我的专栏是人物访问。从本周起在博客里恢复以前的节目回应,这些年我受益最深的,就是每期节目播出后大家的意见。有人看着,不敢太轻慢。欢迎批评,一起讨论。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在国内任何网站开微博,没有以“动车记者”的身份注册过,也不会写那么悲情的话,记者这个工种,干什么活之前不必要宣扬,更不会挟以自重。大家的关切与期望我是知道的,但不用相信这类的话,《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说过,大时代中的中国记者,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出自公心与诚意。所以,我们做这个工作,报道事情不论大小,不求轰动,但愿事事能践行这一条,才算是配得上自己期望的世界。
有很多读者问,为什么第一期人物选择姚晨,回答一下。我对她最深的印象是因为她在微博发布了家人强拆的事后,又删除了这个贴子,当中流露的无力感很真实,删帖的举动也很不寻常,后来看了一些她的微博,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共事件她也转发及表达意见,这对明星来说是鲜见的,更重要的是她在表达意见的时候的自律和诚意。微博是新型媒体,边界与规则要靠大家的摸索,公众人物影响越大,越要背负责任,她是比较自觉地在不断更新自己认识的。我们选择她,是因为她的公民意识,她把这个意识放在明星身份之前。而且尽力践行这样的责任。一个国家由人构成,需要独立的,有思考能力,能有所建设的人,这样的人,不论职业和身份,都是我们节目的访问对象。
姚并不象她的角色那样泼辣,她是一个比较内在和含蓄,讲话时不会顺嘴说一些浮滑话的人,这在公众人物中不多见,我很喜欢她偶尔的“不知道怎么说”的状态,她说“宁可无趣,也不说假话”,这是一个人的信条,也应该是公众人物的信条,就象胡适在办《独立评论》时引论语中的话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所以她回答为什么删自己家人求助的贴时,说,她不愿意利用公众人物的特权来解决问题,这比别人骂她胆小鬼更可怕,她宁可用正常的法律途径来解决。拥有权力而不使用,这是一种可贵的特性,也是对规则的敬重,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她其实个性很爽快,碰到微博里太难听的话也在评论里跟别人吵,但从来不“把别人拉出来示众”------尽管这样做肯定会有无数人帮着她骂。是因为她知道边界在哪儿“我可以对我自己有要求,但我不能对别人有期待”。我欣赏建立规则,尊重规则的人,即使必须忍受刺痛,也要把对方拉进游戏规则里来的自律。
4 有人问《看见》之后的访问嘉宾主要还是来自哪个领域?是明星多一点还是公众人物或者话题人物多一点?
&&我们不把人分成领域,人人都是人,也只是人。只要是公众关心,想知而未知的新闻人物,我们都尽力访问。一切都刚开始,道路不易,小步徐行。
5& 很多人问新节目为何会取名为《看见》?
在开场时我说过了“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说,一个作家说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石头,我的任务是让人们看见它,感觉到它。’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大量新闻,我们的任务是让人们看见新闻中的人,感觉到人的存在。”,我的博客叫“柴静·观察”,现在我觉得,观察这个字眼稍有一种审视的刻意距离或者太把自己职业当回事的感觉,“看见”,更寻常吧,与人们同在,把发生的事看在眼里,共同负荷着生活。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梁思成 1944年
看草姐姐的纪录片才知道,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与一个人关系巨大。
1928年,他们选了3月21日结婚,选这个日子,因为是宋代建筑大匠李诫墓碑上刻上的日期。
惭愧,我只知鲁班,不知李诫。
李诫的书《营造法式》是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寄给他们的,信中写“此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己朱桂辛校印莆竣赠我,此本遂以寄思成徽因俾永宝之”。
这本书影响梁林终身。
他俩回国后加入“营造学社”,梁是“法式部”主任,一大任务是研究此书。
他们的儿子叫“梁从诫”,意思是“师从李诫”的意思,这两个字里有极深的寄望。粱从诫后来差两分没考上清华的建筑系,当时他父亲是系主任,“不置一词”。梁从诫晚年时说起这事,脸上仍是羞惭“(我)没出息”。
可见《营造法式》在这两个人心里的重量。
象我这样对建筑无所知,对梁林往事只知八卦,模模糊糊猜-----营造学社?这是清华大学或者东北大学的吧?
看纪录片才知道,这一研究完全是个私人机构。
创办人就是梁启超信中说的赠书者“朱桂辛”-----朱启钤。李诫的书失传多年,也是由他发掘。
我没太留意,以为也是象梁启超一样的知识分子。再看他的照片,穿长袍,一副老实样子,眼睛下面挂着大眼袋,看上去是一个土气的老头儿。
纪录片中说,这人是当时的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国务总理。
咦?领导干部?
看完纪录片查资料,才发现朱启钤是个好玩的人。
他这人,用曹聚仁的话说,“会做官”,一辈子,从晚清,北洋政府,民国,新中国……都没耽误。
他旧学很好,外祖父是汉学大师的弟子,母亲常把一些宋锦碎片缀合成荷包,祖父书画的包头用的是《红楼梦》里写过的寸金寸丝的缂丝,他后来对艺术的感情,一直有童年的这一缕缠绵。
他在湖南长大,正赶上清末铁锈的大门被嘎嘎推开,天风海雨,交织而来,湖南又是晚清牛人迸溅的地方。就算是官僚,象巡抚陈宝箴和学政江标,也气象开阔。江标当主考,出的试题的题目都是《英人有公保二党,中国将来是否有此气象说》,《论自来改政之不易》《古今仪器考》……
小朱同学正年青,不愤青才怪,“往来吴会,颇复与其邦贤士大夫游,益愤切,喜改革说”。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被绞杀,他在长沙仍然和章士钊“私购禁书,交相传习,意气未稍衰。”
但朱不是文人,他没参加科举,二十二岁从地方上的工程小官做起,一路干活干起来的,走的是经世致用的路子。
1905年,他在晚清创办了“京师警察”制度,当时的警察什么都得管,安全,交通,消防,卫生,社保,救济……曹聚仁写过“我们如今看来,警察算得什么?在当时,却是了不得的大事,也只有年轻有胆识敢作敢为的敢去推行。”
那是,你动一盏灯试试。
北京的晚上一直乌漆麻黑,朱启钤想在北京街上装路灯,京师某御史以自家数世夜不燃灯为由,向皇帝弹劾控诉他。
曹聚仁说,“朱启钤还在外城大栅栏推行过单行道制,而敢违犯这规矩的乃是肃王善誉的福晋,他们有勇气判罚那福晋银元十元,真是冒犯权威,居然使肃王听了折服,这才施行得很顺利。”
一个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国,有什么公共生活可言?但朱老师才三十出头,决心动它一动。
袁氏当国,1913年,朱启钤当了内务总长。中国的城市化是被资本的力量拱出来的,京奉京汉两条铁路一路修到了前门,两边商铺杂立,首都第一次出现拥堵。
最堵的点就在正阳门,它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的意思,那是国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正阳门城楼与箭楼被烧毁,流亡西北的慈禧和光绪回銮的时候,都得在城门上临时扎五间纸做的牌坊,来装点门面。
要想治堵,就得在这么个门上动土开洞,这是个扎手的事儿,朱写“訾余为坏古制侵官物者有之,好土木恣娱乐者有之,谤书四出,继以谈章,甚至为风水之说,耸动道路听闻。”
而且政府说了,修路啊?挺好,但我没钱。
朱找到铁路,说,你看这也是为你们好,你们出钱吧,出了钱,回头旧城的土你们还可以拉走垫路,留下点给我种草种花就成,就这样,他把清理的费用都省下来了。
他把正阳门两侧打开两个大洞,东进西出,又打通府右街、南长街与北长街、南池子与北池子,开通长安街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
当时的美国公使芮恩施评价他,“作为一个建设者,他成了北京的奥斯曼男爵”
奥斯曼是法国塞纳省行政长官,对巴黎有过大规模市政改革,建设新的给水和沟渠系统,建设新的宽广的林荫道,开辟公园。
不过我觉得这个比喻背后还隐隐有一层意思,是指朱启钤和奥斯曼都受到了先担任总统后又称帝的独裁者的支持。袁世凯为了支持他,送他一只银镐,红木银箍,上面写:“上镌“内务朱总长启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朱总长爰于一千九百一十五年六月十六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
朱启钤在雨中敲落第一块古老城墙上的砖。这被叫做“开启民治北京的先河”。
但朱的改造并非大锤一抡,通通砸碎。
他把正阳门瓮城正面箭楼,工筑崇巍都保留了,让德国工程师加以改良。芮恩施曾经提醒在中国的外国设计师如果不懂中国建筑,最好不要轻易与朱启钤接触,因为这人是个有很强文化自尊的人,“目睹公私建筑,一唯欧风是尚,旧式法规,薪火不传,行将湮没,矍然引以为忧”,他第一个提出“修旧如旧”的概念,也第一个颁布“胜迹保护条例”。
草的片子里,有句话很可深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更迭,成王败寇。二千年来历代革命成功者,莫不效法项王,咸阳宫室火三月不灭,以逞威风,破坏殊甚。”
还可以再往前追一点,用周有光的话说“其实一把火一点就是两千年。英法联军能欺中国之弱,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立了功的”。
辛亥革命能免去这一把火,还是有人懂。胡适总结过新思潮的最大作用,就是“重估一切价值”。什么叫重估?“要用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把古人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
了解了什么是真价值,才不会简单地膜拜或者打倒,而是知道什么要废弃,什么该去珍重宝爱。
年,梁思成林徽因在火车遇到一对美国夫妇,随他们一起回中国“车顶上坐满了搭霸王车的旅客。尽管这样,雨水还是漏进来,滴在我们用报纸折成的帽子,淋湿了座位靠背上点着的蜡烛。就这样到了北京,一个鼻孔里是晚香玉的味道,另一个鼻孔里是粪臭……”
不奇怪,1900年的时候,仲芳在《庚子纪事》里写
“近来各界洋人,不许人在街巷出大小恭,泼倒净桶……然俱建茅厕,尚称方便……偶有在街上出恭,一经洋人撞见,百般毒打,受此凌辱者,不可计数”
中国城市最初公共卫生,居然是这么开始的,看了让人心里说不出滋味。
一直到了民国,公共厕所是什么样子?徐城北写过----当时京城最繁华的前门,大戏园子的右侧,有一个非常大的露天尿池子,无论观众还是演员,一旦感到“内急”,都立刻跑向那里,撩开裤子就向其中“直射水龙”。
当时的首都,广渠门外坟墓荒草,没有道路可言,没有公园,没有博物馆。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
朱启钤当内务总长的时候兼京师市政督办,整理北京街市沟渠,把那些“水道湮垢,民居昏垫,阛阓殷填,成苦不便,”的地方,为之“辟城门,开驰道,濬陂阪池,治积潦,尘壤壅户者除之,败垣侵路者削之,经界既正,百堵皆兴。”
中国的城市从来没有过行道树,这个人第一次在北京道路两旁种上槐树,沿护城河栽上杨柳,这才有春绿冬白,盛夏时我们头顶的浓荫。
北京的第一座公园也是朱启钤开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
这里原是皇家祭祀的社稷坛,清帝退了位,没人管,坛里榛莽丛生,蛇鼠为患。守坛人在园内种了很多苜蓿,饲养猪羊。
朱启钤说想盖个公园,北洋政府说行你干吧,但我还是没钱。
他就自己个人干,先捐出一千元,成立一个董事会,对外募捐,说北京一向是首善之都,但“向无公共之园林,堪备四民之游息”。不到半年筹了四万多元,捐的最多的徐世昌,黎元洪,杨度,和他自己,就这么修成了。这里没有山水亭榭,他在于园中东面建来今雨轩、投壶亭,绘影楼、春明馆……又建东西长廊,曲折往复,今天我最爱走还是那一弯,满头紫藤花。
“来今雨轩”这个名字取自杜甫的《秋述》的小序:“秋,杜子美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取旧雨新朋,情义恒在的意思,这个地方去的多是政客。
朱启钤又出面与清宫交涉,又在公园与故宫之间开了扇门,把西华门内的武英殿辟为展室,展出皇家珍宝,起名“文物陈列所”。
这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也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
学者文人就都来了,学者谭其骧回忆过“春明馆是老先生们聚会的地方,我曾在那里遇到林公铎,座无他人,被拉坐下。他张口之乎者也,讲几句就夹上一句‘谭君以为然否?’蒙文通、钱穆、汤用彤三人常坐在一桌。夏天坐公园可以从太阳刚下山时坐起,晚饭就在茶座上叫点心吃当一顿饭,继续坐到半夜甚至后半夜一二点才起身,决不会有人来干涉你。”
园中千年古柏,多是金,元,明代的,由朱启钤一一造册,养护,很多人爱这点青黛色。诗人林庚白和画家林风眠在这儿赏雪斗诗,五古联珠,一共联到120多韵,轰动得很。程砚秋和新艳秋先后在“柏斯馨”旁边雪地上排演《聂隐娘》戏中一段紫云剑舞。有趣的是,清吟小班的妓女来公园必坐柏斯馨,因为这是西式茶点,吃杯“礼拜六”,要盘“咖喱饺”。呵呵,洋气。
找资料时看到史学家谢兴尧写过的一段话:“凡是到过北平的人,哪个不深刻地怀念中山公园的茶馆呢?……有许多曾经周游过世界的中外朋友对我说: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北平,北平顶好的地方是公园。公园中最舒适的是茶座……可以把一切悲哀的事情暂时忘掉,此时此地,在一张木桌,一只藤椅,一壶香茶上面,似乎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看了有点难过。
朱是有心人,他当警察的时候,每日骑马巡察,蹓蹓跶跶,对京城的宫殿、苑囿、城阙、衙署……一切有形无形的故迹一一都“周览而谨识之”。
一个后来做到国务总理的官员,交往的人“颇有坊巷编氓。匠师耆宿”-----各种街头巷尾的老工匠老师傅,听到他们零闻片语都“宝若拱壁”。连清代《工程则例》之类的书也“无不细读而审评之”。
中国读书人一向瞧不起工匠,士大夫就算对建筑有点兴趣,也只是把玩,对技术无记载,匠人间也全靠口耳相传。顾准说过“中国有许多好工艺,却发展不到精密科学一样。中国没有唯理主义……中国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统,这成不了“主义”,只成了传统的因袭。”
朱启钤分析得更明白,为什么官府也不记载这些技艺?“执笔写文件的人,一看术语艰深,比例数字都繁复,写到文件上怕上司诘问起来,自己说不清,干脆就都删汰了”。
他举了个荒唐可笑的例子,大清会典中工程做法部分,只有薄薄几十页,怎么做到的?所有的数字都被改成“若干”二字。
越这样,当官的越不懂,“一切实权落入算房样房之手”,想写多少写多少,“隐相欺瞒”。
而读书人看不上这行当,对跟钱有关的事只觉得粗鄙。蔡元培说,自汉以后,最让人追摹的学者都只求道德学问,远离现实世界,董仲舒治《春秋》,三年不窥园;阳城读书集贤院,昼夜不出户,凡六年,“为人所艳称”。
他把这种态度叫做“专己守残”。
后果就是中国几乎没有文字性的建筑手册,到了朱启钤这儿,中世纪都城的现代化要从他开始了,但建设这件事,两手空空,无程序可循,没有典籍可以看。想找人问也不知问谁。
他后来因公去欧洲,见人家“一艺一术,皆备图案,而新旧营建,悉有志书上”,才觉艺术传承的标准和价值何等重要。
一半是志向,一半是所逼,他下决心“再求故书,博徴名匠”。
&当然,政府还是没这个钱。&
1915年,他四十三岁,支持袁世凯称帝,还是大典筹备处处长。
这事之后他被通缉。咒骂的当然很多,梁思成后来决断要不要跟他合作,有过踌躇,就有这个因素。也有人为他叫屈,说他当时也是无奈,必须拥袁来保全自己,还有说他被挟持之类。
他终身没提这事,没辩解没忏悔,晚年在自己的年谱上写过一字,说项城“知”我。这大概算是芮恩施说的“骨子里他是完全中国式的人物”。
后来因为“其才尚可用”,他很快被赦免,还被特派南北议和总代表,谈判破裂了,但路过南京时,在藏书家陶湘那里淘到《营造法式》,这才见到最为完备的中国古代建筑的记载。
中国古代汉语中,一切土木工程都叫“营造”,这书是中国法典式的建筑手册。
写书的李诫生在北宋,北宋的建筑正是颠峰。李诫的纪录“上可以溯秦汉,下可以视近代”,象一个剖面,能看到什么是进化。什么是退步。什么为固有,什么是输入。建筑是一个国家文化史的演进,“移身换形,跃然可见”。
但古人的用语,句读千年之下已经难看明白,朱启钤发起“营造学社”,研究这本书,一开始地点就在他家中,牌子也没挂,几张桌,请了几位国学家,但老头儿们懂古字儿,却不懂建筑,很看不明白。
当时在美国读建筑系的梁思成也看不懂这书“当时在一阵惊喜之后,随着就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失望和苦恼——因为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
一般人到这儿就停下了,行吧,这么复杂的事,传之后世,让将来的人研究去就得了。但徐世昌对朱启钤有个评价,叫“事必果干”。这个人有口倔强之气,他的书房叫“一息斋”,来自朱熹的话“一息尚存,不容稍懈”。
费慰梅说营造学社最初是“有钱人业余爱好的副产品”,用词轻慢了点儿,朱确实会挣钱,在南北议和失败后,退出政治从商。他娶的是曾国藩后人之女,10岁才随父亲从巴黎回国,岳父对朱最大的影响是“西人以制造致富”,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朱开银行,煤矿,是第一代中国的实业家,但如果只是失意政客的赏玩,走不了那么远,学者王世襄曾经受朱启钤的交付,注释中国唯一的漆工著作《髹漆录》,他说过“可惜现在的人对朱知道的太少,不能理解他的重要性,从学术来说他是中国很多学科的奠基人。”
朱启钤为学社请来当时的学术精英,看了名单让人感慨,一个私人组织可以达到这样的规模-------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祯,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美籍有瞿孟生、温德、费慰梅。德籍艾克、鲍希曼。日本学者有松崎、桥川、荒木。
这是1929年。
朱说“全人类之学术。非吾一民族所私有。吾东邻之友。幸为我保存古代文物。并与吾人工作方向相同。吾西邻之友。贻我以科学方法。且时以其新解。予我以策励”
抱负也够浩荡的,“凡彩绘、雕塑、染织、檬漆、铸冶、传值、一切考工之事。皆本社所有之事。凡信仰传说仪文乐歌。一切无形之思想背景。属于民俗学家之事。亦皆本社所应旁搜远绍者”
所以不叫建筑学社,叫“中国营造学社”。
有这样的愿望,就非得有大的视野不可,“于全部文化史之必须作一鸟瞰也。”
当时朱启钤五十七岁,雄心勃勃。
他邀请梁思成担任法式部主任。一大任务就是这本《营造法式》的研究。
梁受西学训练,知道要读懂这本《营造法式》,需要大量的野外考察.这是最笨拙,最花钱,最费力的办法,朱启钤说“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营造学社就此开启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代田野调查。
一切都要靠原始的大车和毛驴,目的地一般都在很偏远的深山荒野,晚上冷了要把报纸盖在被子上取暖。常常“暴雨骤至,下马步行,身无寸缕之干……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间又为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
安全也不能保证,学社成员曾被扣押。朱启钤私人给各地官员写信,要他们护卫照顾这些“柔弱书生”。
几千年的建筑,没人知道是哪个朝代,没数字没图片没纪录,莫宗江说他们找到应县木塔后,“九层重叠,我们硬是一层一层,一根柱,一檩梁,一个斗拱一个斗拱的测。最后把几千根的梁架斗拱都测完了。当我们上到塔顶时已感到呼呼的大风仿佛要把人刮下去,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唯一的办法是攀住塔刹下垂的铁链上去,但是这九百年前的铁链,谁知道它是否已锈蚀断裂,令人望而生畏。但梁先生硬是双脚悬空地攀了上去。”
这个攀爬让人想起林徽音说她十七岁那年,初认识梁思成时,两人逛太庙,少女矜持地低着头往前,结果一抬头,梁不见了,再一看,已经趴在树上望她笑。
只不过这时已经没有浪漫之感,梁思成说“狂风暴雨,雷电交作。我们正在最上层梁架上,不由得不感到自身的危险。”
林徽因当时已有肺结核,但艰苦考察中的记述却是近乎天真的狂喜之情,“在草丛里读碑碣,在砖堆中间偶然碰到菩萨的一只手一个微笑,都是可以激动起一些不平常的感觉来的……我乐时就高兴的笑,笑声一直散到对河对山,说不定哪一个林子,哪一个村落里去!”
那时已经是1937年,喜悦里带着避不开的忧患,梁思成写:“这几天之中,一面拼命赶着测量,在转输藏平梁叉手之间,或摩尼殿替木襟间之下,手按着两三寸厚几十年的种绩尘,量着材梁,一面心里惦记着泺东危局,揣想北平被残暴的邻军炸成焦土,结果是详细之中仍是遗漏……”
在山西他们确证了中国仍存有最古老的唐代佛光寺,夕阳西下,人都浸在满天红霞里,他们坐在寺院里,把带去的全部应急食品沙丁鱼、饼干、牛奶、罐头等统统打开,大大庆祝了一番。工作完,看旧报纸,他们才知道芦沟桥抗战的消息------战争爆发已经5天了。
梁林决定全家离京,朱启钤年老体迈,不堪跋涉,另外他有一层更深的虑患,他对乐达义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我别的都不担心,就担心北平这座古城。北平就像一个珠宝店,处处是宝。如今仗打大了,炮弹、炸弹落在这儿,很容易就毁了文物古迹,而且无可挽回“
他说从历史上看,历代宫室,都难逃500年一轮回的大劫之灾,而传统木结构经不起火焚、雷击。圆明园的石结构也逃不过兵火之灾。
他要守住这老城。
即使这座城烧光了,他也要把它原样再建起来,他对当时北平最好的建筑师张鎛说“应对北平明、清两代保存下来的文物建筑做现场精确实测,留下真迹图卷:否则难免遭日寇蹂躏或反攻时的兵燹之灾。”
张鎛用了3年半的时间,完成这份工作。
这时的梁林正在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乡下,两间房子低矮潮冷,竹篾抹泥为墙,顶上席棚蛇鼠出没,床上常是臭虫,没有自来水和电灯。
吴良镛在那里见到梁思成,“他当时40多岁,因患有脊椎组织硬化症,他身背铁马甲。何况重庆天气炎热,一般人都受不了,他还要俯案作图,其难受程度可想而知,他把下巴顶在花瓶口上,笑称如此,线可以画得更直,实际上是找个支点,借以支撑头部的重量。”
林的病情加重,已经不能起床,女儿说她已经瘦得不成人形,但
有一年遇上天津水灾,营造学社存在银行库里的全部调查测绘资料都被水浸了,古建筑测绘图稿的纸薄又经水泡,一不小心就溃破,朱启钤等人把它们逐页晾干,裱在坐标纸上。底片已毁,朱启钤又将过去洗印的照片重新翻拍,从这批复制胶片中选出了最重要的一批古建筑图片各加印两套,寄给梁思成。
菜油灯的微光里,梁思成能写成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凭借的就是朱启钤寄来的史料。
1946年,因为《中国建筑史》的贡献,美国耶鲁大学邀请梁思成访美并做学术报告,那是梁思成学术上灼灼其华的时刻。
这一年朱启钤已家资散尽,开始陆续变卖收藏的册页,手绢,钢琴,旧锦……来维持生计。再加上学社人员分散各地,营造学社只能停止。
中国营造学社共走过11个省,总计190个县市,1937年前详细测绘的建筑群有206组,所及建筑共2738幢,测绘图稿1898张。对中国建筑自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一次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这些资料最后都给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建筑系,靠这个起家。
直到现在,清华建筑学者杨宇振说“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基本框架依然是六、七十年前营造学社的成果,而且这些成果的获得主要集中在朱启钤任社长的短短十来年间——关于这一点,实在不能不引起思考和反省。”
1956年,已经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终于出版了《营造法式》(上卷),细加注释。《营造法式》不再是无人能识的天书。不过,此时中国营造学社被视作“反动学术团体”,已经消散。
梁思成为这书写序时,曾经反复斟酌,做了三次修改。他先写道:“另一方面,我们又完全知道它对于今天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什么用处”。想了很久,他把“用处”划掉,改成“直接关联”。后来,他又划掉,留下了一份未定稿:“另一方面,我们又完全知道它对于今天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几个词,沉吟之间让人心酸。
朱启钤当年曾依照《营造法式》,由梁思成设计,找工匠盖了一座私宅。今天这座东四八条的院子已经是个大杂院。
梁林故居也早荒草丛生,破败不堪。
我看草姐姐的纪录片,她在美国寻访当事人,从梁林上学时的成绩单,与费正清夫妇的通信,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他们在山西的照片……寸寸完整。
她拍了有家美国私人博物馆,把要拆的徽居整体搬去海外,有当地官员来看过后,决定回去把新村落都拆掉,再重建古建筑。看到这儿,想起林徽因在1953年说“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梁思成一生试图在纸上重建已成焦土的千年中国,他说“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看历史,不是让人伤感,也不是用来讽刺的,是让人明白的。
今天的领导干部,有钱人,记者……我们干的所有事,就放在这儿,火烧不尽,尘淹不了,都会被后代重估,还是问问自己吧:“我懂吗?我不懂的话,知道尊重懂的人吗?”过去不知道怎么做,就不知道吧。现在明白一点,就是一点。明白一点,就做一点。
至于能做到什么样子,朱启钤早已说过,知道要做的事有“历劫不磨”的价值,就去做好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知道何日可成,也许“终身不获见”,但是费一分气力,也就深一层发现。
他说:“但务耕耘,不计收获。”
(胡劲草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地址:)&
晚明,在崇祯皇帝妄想恢复大明盛世的垂死挣扎中,在自上而下的载撤冗员中,驿卒们纷纷下岗,很不幸,一个叫做李自成的绥德汉子也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职业,而后,丢了饭碗的李自成随波逐流,身不由己的汇入了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的滚滚洪流之中。
无论姚雪垠老先生如何捧高李自成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在我眼里,李自成依然是一个崛起于末世的草莽英雄,凭借着个人的努力和胆识,逐渐成为十三家起义队伍中最为出色的一支,在经历了壮大与围剿,蛰伏与修养后,李自成最后给了外忧内困、千疮百孔、风雨飘扬的晚明政府重重的一击,迫使多疑而勤勉、刻薄而残忍的崇祯皇帝在砍杀了自己的家人后,发出了悲哀的感叹“吾非亡国之君,为何亡国?”自缢于北京煤山之中一棵小树上。
草寇在推翻现政权后,最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就是龙袍加身,迅速实现潜藏在灵魂深处的帝王梦,李自成也不例外,如果没有挥师南下滚滚而来的八旗铁蹄,没有吴三桂的倒戈相向,中国历史依然会沿袭成王败寇的格局和朱元璋的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发展,大顺朝和以往的朝庭更迭一样,所不幸历史在走到这儿时来了一个大拐弯,短命的大顺朝并不顺当,李自成在匆匆登基后,又匆匆望风而逃,在局势一坏再坏下,兵败如山倒,最后在湖北的九宫山被害身亡,我在惋惜一代英雄的功败垂成时,不由对历史惊人的相似感到无奈。
探寻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凭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发现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更多的时候则由许多不可知的偶然性构成,历史不是史学家手中玩弄的玄学,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花技招展的小姑娘,任由当事人随意涂抹妆饰,寻找李自成成王败寇的原因,并不代表我对清朝入主中原的抵触,正如我始终坚信,如果李自成座稳天下,未必不会出现晚清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而被西方列强所压迫。一个朝代的寿终正寝,是由许多糜烂的因素堆积而成,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南宋的偏安一隅,明朝的积弱难返,所谓改朝换代,都是病入膏肓,沉疴已久,朝代的变迁,掩盖不了旧体制致命的硬伤。
传统认为,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是大顺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实,早在入主北京之前,农民军已经带上了许多隐疾,李自成得天下并未得民心,早期的“闯王来了不纳粮”似乎顺应了民心,然而李自成在一系列军事胜利中失去了清醒,追究李自成的败因,历史学家有过许多定论,但我认为李自成的短命大顺朝是由以下原因所造成的。
一是没有采纳李岩的谋略,即据宛洛,缓出兵。晚明政权此时已是一个纸扎的稻草人,弱不禁风,李自成应该开疆拓土,广置基层政权,采桑备耕,备战备荒,巩固后方,建立一个强大的根据地,而孤军北上,沿途分兵却是兵家之大忌。
二是入主北京后,不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匆忙登基,不该对晚明旧官僚赶尽杀绝,追缴饷银,北京的士民对这支已呈“流寇”气色的队伍从失望到绝望,大顺朝看似强大,实则如无水的战舰随时都会抛锚。
三是对关外满清发展动向不能知己知彼,对这支虎视眈眈的精锐之师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和防御措施。李岩、宋献策等少数清醒者虽一腔愚忠而不能据理死谏。当满清提出分疆裂土的缓兵之计时不能从长远考虑,让疲于战争的士民休养生息,发展壮大以后再与其兵戈相争。
四是做为大顺朝第一人的李自成个人品质已经蜕变,再不能礼贤下士,同舟共济,醉心于做帝王的享乐安逸之中,纳妃即是其中一大败笔,上行下效,没有进取心的政权在满清的虎视眈眈下更象一只入虎口的绵羊,失去了民心,即动摇了大顺朝的统治根本。
五是与吴三桂的和谈失败是兵败山海关的决定因素,我宁愿相信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传说,这或许是许多偶然历史事件中一个突发事件,吴三桂已然看清了大顺朝许多致命的弱点,陈圆圆事件更象是吴三桂反戈一击的借口,女人不是决定历史的必然,陈圆圆不能成为文人士大夫眼中改变历史的红颜祸水,而更象一件巨大战争机器中的牺牲品,借假陈氏而变满清三百年统治,是历史学家的遁词和无端借口。
六是兵败后的李自成已经夫去理智,流寇面目暴露无遗,此时李自成尚有远较潼关南原大战后更为丰富的资本,但今非昔比,几十万精兵良将还不如昔日突围而去的十八铁骑,方寸大乱的李自成已经稳不住阵脚,一路溃逃,屠戮良将,诛杀忠臣,李岩兄弟之死大失军心,田见秀为民开仓赈济险被斩杀,李自成开始清除异己,宛如自卸臂膀。
七是早在兵发北京前已经绞杀了无数股农民起义军,虽然壮大了声势,但也使多数农民军首领心寒而分裂,而此时,不能再联系其它起义军做为后援而自绝后路,特别是与已经分庭抗礼的大西王朝张献忠几成水火,而不能成犄角之势牵制满清。
八是据后来的历史学家考证,明朝末年流行鼠疫,即欧洲俗称的黑死病,李自成进京前后,北京周边地区流行鼠疫。此为一种极易流行的、死亡率很高的且很难控制的可怕疾病。李自成虽然此时已经问鼎天下,雄心勃勃,但是农民军队伍染上鼠疫后失去了极强的战斗力,兵力再多也没用,始终无法抵挡满清的虎狼之师。
九是不能与前明地方割据势力联手抗清,不能广泛掀起汉人反抗夷族入侵的情绪而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最后势单力孤,束手无策,在湖北九宫山溃散后兵败被杀。
看似风起云涌,强大无比的大顺朝短短一年多已成灰烬,浩浩荡荡的明末农民起义在推翻了明朝政权后自己却去日无多,李自成把众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农民一腔希望毁之殆尽,李自成的悲剧在史书上极具震憾力,原因在于他已经取得政权,却又将唾手可得的天下拱手送给了满清,经历了晚清的屈辱历史,人们把更多的怨气撒在李自成和吴三桂身上,似乎没有他们,我们就可避免受外国列强宰割的历史。倘或如此,历史会有质的改变吗?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汉民族文化后,我宁愿把希望寄托在满清这支夷族上,只可惜汉文化的亲和力和融合力太强大了,从北魏的胡服汉化,元朝的汉蒙一统再到清朝的完全汉化,外族也并没有给汉文化带来彻底的变化,大国的坍塌不会因民族的不同,政权的更换而改变,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李自成的悲剧意义并没有因大顺朝的灭亡而不复存在,两百多年后,一位叫做洪秀全的草莽英雄又接过了李自成的旗帜沿着李自成的道路徐徐走来,李自成和洪秀全这两位末世英雄几乎走着相同的轨迹,历史惊人般相似,这股宿命的色彩似乎格外浓重。有谁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天籁中我仿佛听到了那巨人般洪钟的大笑,我亦无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鳝笼放在什么地方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