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买了我的奶酪 解IBM“乐高蝙蝠侠3人物解锁型”服务器

|||||| 更多
比特客户端
我们也在这里:
浪潮K1,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关键字:K1 安腾 比特观察
  最近,高调宣布发布了其基于UltraSPARC T5的,预示着服务器市场又将展开一轮新的角逐。而在今年年初,也正式推出了32路、基于安腾9300系列处理器的关键业务服务器浪潮天梭K1系统。在全球UNIX服务器市场下滑的今天,浪潮为什么要逆势而动,花费巨资参与这个市场上的竞争?答案很简单,因为在中国市场上,仍旧存在大量的UNIX服务器需求。去年,高管在一次分析师会议上,就POWER服务器的前景表示了乐观的看法,其理由就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还有强劲的UNIX服务器需求。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关键应用主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41亿元,增长稳健。其销量占服务器整体市场的4%,但是销售额占整体市场的42%,不难获知,关键应用主机的平均售价是普通中低端服务器的20倍。浪潮在中国加入UNIX服务器的市场争夺,动机不言自明。那么,浪潮参战,到底是动了谁的奶酪?这就先要从中国的UNIX服务器市场现状说起。
  从三国演义到四国大战
  在中国UNIX服务器市场上,IBM是毋庸置疑的龙头,其POWER架构的UNIX服务器目前已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次之,其基于安腾系列处理器的Integrity动能在国内也有不少拥趸;最后则是甲骨文/的SPARC服务器,在屡遭冲击之后,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从服务器的架构上看,同样采用安腾处理器的惠普Integrity动能服务器系列似乎最容易受到冲击――基于同样的处理器,软件的迁移成本几乎为零,这显然有助于客户的迁移。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尽管惠普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浪潮的主要目标瞄准的却是IBM。近年来,IBM的POWER服务器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其他两家都有衰退的迹象,但这在客观上也证明,目前仍旧采用惠普、甲骨文/Sun架构的用户都是留下来的忠诚客户,浪潮作为加入到这一市场的新丁,还很难获得这些用户的欢心。在记者的采访中,浪潮的一位高管也明确表示,K1服务器所瞄准的客户主要是此前应用IBM POWER5、6等打算再次升级的UNIX用户。
  而从另一方面而言,浪潮选择加入UNIX市场竞争也对整个UNIX市场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IBM在UNIX市场上的一路高歌猛进,在实质上已经影响到了客户对这个市场的信心――尽管中国UNIX服务器市场暂时还未能看到明显的衰退迹象,但用户信心受损将极大影响UNIX服务器市场的后续潜力。在记者的此前的采访中,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表示:如果UNIX市场上缺乏竞争,他们将会重新考虑基础架构当中的服务器选择。显然,浪潮在此时加入到UNIX服务器的市场争夺中,无疑将为整个UNIX服务器增添活力。
  安腾系统收到利好
  在浪潮参战UNIX服务器市场之后,最大的收益者将是安腾生态系统。在此前的安腾生态系统环境中,由于技术实施、售后服务、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惠普占据了9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开放的安腾系统几乎变成了惠普的独角。曾经有一位集成商笑言,安腾生态系统变成如今的这个局面,只能怪惠普做得太好,没有给其他厂商留下太多的空间和机会,最后变成了IBM和惠普两家的PK,而未能形成安腾围攻POWER的局面。
  在实际应用中,惠普曾表示,在安腾与其他的组合中,安腾+-UX是其中最主流、最成熟的应用方式。此前,在记者的采访中,福建的负责人如此表示: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与UNIX操作系统还是有数量级上差距,这也是他们仍旧应用UNIX操作系统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惠普一系列的迁移动作,Linux和Windows上的工具和生态将与成熟的UNIX环境变得更加接近,也意味着惠普帮助其他安腾系统的硬件供应商降低了门槛。Sun将Solaris开源让开源社区从中汲取到了营养,让Linux内核在稳定性、性能等方面迎来了大发展;而惠普将HP-UX的相关特性和工具迁移到Linux和Windows上,意味着浪潮等厂商能借助开放的Linux系统提供近似于UNIX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消除客户在应用Linux+安腾系统时的顾虑。
  作为本土厂商,浪潮在中国这一全球最重要的UNIX服务器市场上参与竞争,在系统整体价格、解决、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新疆建设银行已应用浪潮K1承载了其关键业务系统,国内的数十家政府、金融、电信等机构也都在积极测试中。浪潮K1的发布,为国内客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也是安腾系统收到的另一利好。
  结束语
  在国外的UNIX市场已经进入下滑通道的现在,浪潮选择在国内参与UNIX服务器市场的竞争,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不过,由于安腾系统与系统都采用了相同的QPI总线,这也意味着浪潮能够轻松地将现有的K1系统转换为x86系统。“载重32吨的车,在市场上仍旧有其存在的必要性。”IBM的一位服务器高管曾经如此比喻多路计算机系统,“总有一些特殊物件,你不能将其拆解为4个8吨的部件进行运送,而是需要一台载重32吨的重型卡车。”
  浪潮K1的发布,填补了中国在高端计算领域的空白,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国产选择。K1到底动了谁的奶酪?国外厂商的,因为浪潮让国内用户有了新的选择。K1到底动了谁的奶酪?动了x86服务器的奶酪,因为浪潮K1增强了用户对UNIX服务器的信心,缓解了x86对关键业务市场攻城略地,有助于整个UNIX市场的稳定和壮大。K1到底动了谁的奶酪?最终,还是要看市场和用户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责任编辑:袁斌 ] &&&&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日本代购mikihouse海淘网址,日本代购代购app运营
友情链接: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苹果联手IBM 动了谁的奶酪?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苹果联手IBM 动了谁的奶酪?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苹果和IBM周二宣布,两家公司已经达成一项排他性的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创造一种新类别的商务应用,将IBM的大数据和分析能力植入iPhone和iPad,从而改造整个企业移动市场。
简单来说,苹果和IBM将联手向“全球企业客户”出售iPhone和iPad;凭借这项合作,苹果得以在个人消费领域之外,将触角伸向企业领域这一最有“钱景”的高端市场;IBM则试着让更多企业软件进入人们的移动设备中,以抓住移动办公的潮流。
这项合作倘若放在30年前,会让人觉得难以想象。彼时,苹果将IBM描述为是维持现状的、可怕的老大哥,而苹果Macintosh则为自由开辟了新道路。如今,两家多年的竞争对手突然宣布合作,让人惊讶。
但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企业级的商业应用一直是iOS生态系统的短板,而IBM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根据Dimensional Research公司在上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过去3年内,iOS设备被企业采购使用的总量翻了一番,达到68%的普及率。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20%的用户表示自己拥有足够的管理工具和平台,来支持企业内部逐年增长的iOS办公设备。换言之,“难于进行统一管理”已经成为制约苹果开拓企业市场的一大弊病。此外,数据安全、云计算及IPhone同其他设备的同步缺陷,纷纷困扰着苹果公司。
从这个角度看,双方联手也就在情理之中。在这项合作里,苹果将依靠IBM的大数据和分析能力、企业级解决方案的研发能力以及丰富的服务企业用户经验。当然,作为交换,很多苹果的新应用将依托于IBM的云端网络。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与IBM CEO罗曼提(Virginia Rometty)联合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称:“1984年,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是在2014年,我们是业务上最为互补的两家公司。这真的是一项里程碑式的交易。”
眼下,双方工程师正在为多个行业开发超过100款的应用程序。第一批应用程序预计将在今年秋天,即苹果发布下一代移动操作系统iOS 8时面世。
在苹果和IBM宣布上述消息以后,双方股价纷纷上扬。苹果股价在纽约市场的盘后交易中上涨近2%,至97.00美元;IBM股价也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近2%,达192.30美元。
事实上,不仅是苹果,谷歌、微软、黑莓、三星等科技巨头近年来在企业级市场的野心也逐步扩大。苹果与IBM的这场“共赢”的买卖,同时给其他几家巨头带来了显著威胁。
首当其冲的是黑莓。一直以来,它在iOS与Android的企业市场之争里被夹在尴尬的中间位置。如今苹果与IBM合作的消息公布后,黑莓通过企业市场卷土重来的希望又被浇上了一盆冷水。据悉,其股价在纽约市场的盘后交易中最高下跌4%。
处在动荡与变革中的微软同样令人担忧。微软新任CEO纳德拉希望让“微软的服务运行在所有设备上”,这其中当然包括为微软带来大部分盈利的企业办公计算设备。苹果和IBM的合作也将影响微软推广Windows 8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不过,即使苹果和IBM没有强强联合,推广Windows 8移动产品已经是很艰难的一件事。如今,微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另一位受影响的巨头是谷歌。不得不说,Android在企业级市场上的合作伙伴纷繁杂乱,数量庞大的各种版本也让这套平台难以打理。谷歌要抗衡苹果,必须尽快与IBM这样重量级的企业合作。只是,能与IBM相提并论的合作伙伴并不好找。
也有评论认为,苹果与IBM的合作将会激发谷歌为其Android系统在企业领域寻求合作伙伴。对此,谷歌并未发表置评。关键词:IBM 谷歌 Macintosh 苹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bm服务器bios图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