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在职博士生态学博士能到大学当老师吗

Service Unavailable关于印发《四川大学青年教师国际名校联合培养博士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青年教师国际名校联合培养博士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时间:
11:25校内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学校青年教师“三个全覆盖”,使我校纳入博士学位提升计划的青年教师能够跨越式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学校制定了《四川大学青年教师国际名校联合培养博士暂行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⒈四川大学青年教师国际名校联合培养博士暂行管理办法  &&& ⒉四川大学青年教师联合培养博士申请表&               & 四川大学             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附件1:四川大学青年教师国际名校联合培养博士暂行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学校青年教师“三个全覆盖”,使我校纳入博士学位提升计划的青年教师能够跨越式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拓宽国际视野,特制定本办法。一、选派要求  1.对象:纳入学校博士学位提升计划的青年教师,并正在本校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1-3年级研究生;  2.名额及联合培养时间:每年20人,联合培养1年;  3.拟联合培养的学校须全球排名200名以内、或所属学科全球排名50名以内、或联合培养的导师为国际著名专家。二、选派办法  1.各学院根据博士学位提升计划的要求及学院规划,以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的学习情况择优提出派送名单,填报申请表并备齐相关材料后报学校审批。相关材料包括:  (1)《四川大学青年教师联合培养博士申请表》;  (2)由学校研究生院出具的在职博士研究生证明、成绩证明;  (3)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  (4)国内外导师为其共同制订的联合培养计划。  2.申请受理时间为每年3月1日-3月20日。  3.由学校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组织召开专家评审论证会议确定每批次派出人员。三、派出与管理  1.获选青年教师需在一个月内提供拟联合培养学校免学费证明和国外教育机构出具的正式邀请函,学校收到相关函件后开始办理派出手续。  2.联合培养人员应于申请当年派出,当年未派出的取消资格。  3.联合培养期限为12个月,未经同意,不得延期。  4.在规定留学期间保留基本岗位津贴的70%,并参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调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财教〔号)按月或季度资助生活补助。根据各学院的情况,采取学校和学院分摊的原则,标准为10-15万元(学校资助部分为50%-75%,费用中含在国外的医疗及意外保险费,教师应按照留学所在国要求及时购买医疗及意外保险,不购买的责任自负)。  5.对留学人员的管理实行“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 具体按照现行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和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6.派出人员留学结束后需及时回国,回国一个月内向学院提交总结报告(包括财务费用开支报告),并及时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在学校研究生院规定时间内未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退还全部资助经费的50%。  7.其他事宜在公派联合培养协议中约定。四、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解释。 & & &附件2:四川大学青年教师联合培养博士申请表注:经所在学院签字、盖章后报人事处青年教师工作科(望江校区行政楼351室),电话。&【
】 【】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简介-俞理明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介绍
导师情况:
博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中文系主任
研究方向:
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历史研究,兼及佛教、道教文献研究
个人简介:
俞理明,男,祖籍浙江宁波, 1952 年出生于上海。 1986 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硕士毕业留校任教, 2002 年在职获博士学位。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大学“ 985 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中国语言文学(语言)”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中文系主任。
从事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历史研究,兼及佛教、道教文献研究。对汉魏六朝佛经代词、道教《太平经》的文字句读和词汇、古汉语中一些句法现象、汉语称谓词、汉语缩略词,等等,作过专题研究。
成果情况:
1 ,佛经文献语言,巴蜀书社 1993.10 出版
提要:本书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汉魏六朝佛经文献的概貌,并从汉语史研究的角度对此作了分析。第二部分,以汉魏六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为主要材料,参证当时的其他汉籍文献,搜寻当时文献中出现的汉语代词新成分并加以描写,为汉语代词历史发展的研究发掘了一批有价值的新材料。
2 ,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 2001.4 出版
提要:本书以语言分析为基础,对道教典籍《太平经》作了全面的整理。在对原文进行细致准确审核的基础上,参证相关材料,从词义理解和句子结构分析入手,校订了全书的文字,并对全书断句和标点作了彻底的整理,为学界研究提供了一个最为适用而可靠的整理本。
3 ,汉魏六朝佛经代词探新,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七辑, 323-421 页,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 2002.8 出版
提要:本书抽取《佛经文献语言》第二部分。
4 ,汉语缩略研究――缩略:语言符号的再符号化,巴蜀书社 2005.6 出版
提要:本书从历时的角度,综合古今汉语词汇中的缩略现象,对缩略进行严格细密的分类研究,充分考察各种影响缩略的因素,从中探寻汉语缩略发生中的主观作用、客观条件、衍生规则和变化过程,描写汉语缩略的基本概貌。本书重视研究分析的理论性和所归纳规则的可操作性,为缩略这种日益常见的词汇手段提出科学的解释和准确定位。
汉魏六朝佛经在汉语研究中的价值
川大学报 1987.4 , 57-60 (文汇报
,人民日报
分别摘要介绍)
汉魏佛经里的“那中”
中国语文天地 1987.6 , 18
从汉魏六朝佛经看代词“他”的变化
中国语文 1988.6 , 469-471
汉魏六朝的疑问代词“那”及其他
古汉语研究 1989.3 , 58-63
从佛经材料看中古汉语人己代词的发展
川大学报 1989.4 (人大复印资料 1990.2 转载) 61-67
从佛经材料看六朝时代的几个三身称谓词
中国语文 1990.2 , 136-140
从早期佛经材料看古代汉语中的两种疑问词“为”
川大学报 1991.4 , 75-81
敬辞“乃”你的,我的,他的?
语文建设 1993.5 , 45-46
从《太平经》看道教称谓对佛教称谓的影响
川大学报 1994.2 , ??
“黑头虫”出典偶拾
古汉语研究 1996.1 , ??
《太平经》文字校读
古籍研究 1996.1 , 41-48
道教典籍《太平经》中的汉代字例和字义
宗教学研究 1997.1 , 49-53
“小姐”正名
语文建设 1997.5 , 37-37/9
《太平经》通用字求正
宗教学研究 1998.1 , 37-40
汇古今训诂精萃,开诗经研究新篇
辞书研究 1998.2 , 106-111
《太平经》的语法分析和标点处理
古籍研究 1998.2 , 11-17
“大家”称妇人时的意义和读音
汉语史研究集刊一辑 176-190 ,巴蜀书社 1998.7
汉语的方言交流和汉字的读音规范?
《爱国重教务实求真 - 纪念吴玉章同志诞辰 120 周年》 374-388( 川大出版社 1998.12)
《太平经》语言特点和标点问题
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 77-106 ,杭大出版社 99.2
汉语称人代词内部系统的历史发展
古汉语研究 1999.2 , 91-95
《太平经》中的形近字正误
宗教学研究 1999.4( 未有发表件 )
中国语文 1999.6 , 445-447
汉语词语缩略概论?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 161-176( 巴蜀书社 1999.8)
词语缩略中的任意性基础和约定作用
语文建设 1999.6 , 8-12
“法网前沿”小议
语文建设 2000.1 , 19-20
汉语的谦称“愚”?
语文建设 2000.2 , 42-43
词语缩略的界定及其理论诠释
川大学报 2000.2 , 124-128
《太平经》中非状语地位的否定词“不”
中国语文 2000.3 , 212-214
《太平经》文字脱略现象浅析
古籍研究 2000.3 , 32-34
《太平经》文字勘定偶拾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5 , 23-26
从佛经材料看六朝时代的几个三身称谓词 aa
中古汉语研究, 358-367( 商务印书馆 2000.10 原载《中国语文》 1990.2)
“师”字二题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三辑 154-162( 巴蜀书社 2000.10)
《 太平经 》 中非状语地位的否定词 “ 不 ” 和反复问句
中国语文 2001.5 , 466-470
汉语词“博士”的外借和返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5 , 170-172
漫话“老外”
语文建设 2001.6 , 38-39
《太平经》中的汉代熟语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7 (语言学研究专辑) 10-12
《太平经》中的“者”和现代汉语“的”的来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 , 第四辑 23-36( 巴蜀书社 2001.9)
《太平经合校》校对补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1 , 88-90
“保镖”保的是什么?
语文建设 2002.3 , 18/36
“娘”字小考
汉语史学报第二辑 211-215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5
《太平经》中常用的应叹提顿语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五辑 39-52 ,巴蜀书社 2002.11
“水手”指称银钱时的具体意义和原因 a
古汉语研究 2002.4 , 90-91
汉语词汇中的非理复合词
四川大学学报 2003.4 , 86-91 ,人大复印资料 11 期载
“香瓜子”的来源和形成机理
语言科学 2 卷 4 期( 2003.7 ), 88-91
“不良”和“响马” ―兼论汉语词汇形式的缩略变化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8 , 9-10(2003 , 12 出版 )
“先生”古今谈― 兼论汉语词汇发展中核心义对词义蜕变的纠正作用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六辑 189-205 ,巴蜀书社 2003.11
从东汉文献看汉代句末否定词的词性 a
汉语史学报第四辑 35-41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 1
汉译佛经用语研究的深入 a
2003 年《普门学报》读后感,《普门学报》 2004 增刊 ,2004.5
共时材料的历时分析 ―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汉语词汇的发展,与谭代龙合作
川大学报 2004 年 5 期, 66-71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4.6 , 89-90 ;人大复印资料 2004 , 12 转载
古代汉语课程的教材和教学目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2004 , 9 , 50-52
“豆腐西施”都卖豆腐吗? 与王宝红合作 / 署第二
语文建设 2004 , 12 , 35-37
古代汉语语法分析琐记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 90 - 112 ,巴蜀书社 2005.1
从东汉以前的文献看“者”介入定中之间的过程
中国语文 2005 , 1 , 44-48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 4 载
缩略形式的选取单位及其分析
西昌学院学报, 2005,1
论道教典籍语料在汉语词汇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1 , 1 - 6
从“教化”到“告花子”――汉语中的词义感染
古汉语研究 2005,4 ,人大复印资料 2006,4
东汉佛道文献词汇研究的构想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巴蜀书社 2005,12
古代汉语“否”的词性 c`
简帛语文文字研究,第二辑,巴蜀书社 2006,1
“ A 见 Vt ” 结构中的 “ 见 ”
古汉语研究 2006 , 2 , 9-13 人大复印资料 2006,10
《一切经音义》中“这”的训解 `
佛经音义研究 -首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7 , 131 - 138
语义标记和汉语构词的不对称现象 `
汉语学习 2006,6 , 30 - 33 ,人大复印资料??
“比丘”的它的异译 a`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 154-162 ,巴蜀书社 2006 , 12
|x南朝上清中的釉~“宴 / 晏”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巴蜀书社 2006 , 12
汉字形体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
川大学报 2007.2 , 60 - 66
历史研究视角中的汉语词汇构成 `
燕赵学术 2007 年春之卷 29-36 页,河北师大文学院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 , 7
从连绵词看汉语词语缩略中的形式选择 `
汉语新探 - 庆祝祝敏彻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38-45 页,湖北大学汉语研究所,崇文书局 2007,2
汉语词汇和词汇历史研究琐见
21 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 2006
词汇研究中的内部宏观分析和定位
江苏大学学报 2008 , 3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8,4 介绍
古代汉语的知识特点和教学思考
大学人文教育,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8 年 4 月
获奖情况:
1 ,《汉语缩略研究》(系列论文), 2000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1 年 4 月。
2 ,《太平经正读》, 2002 年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3 年 3 月。
3 ,《汉魏六朝佛经代词探新》, 2004 年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5 年 3 月。
4 ,历届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10 次(获奖时间: 1988 、 1990 、 1994 、 1999 、 2000 、 2001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5 ,四川大学“ 211 项目”研究成果二等奖 1 项(与向熹先生合作,列第二),三等奖 2 项。
汉语缩略研究, 2006 年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7.4
科研项目:
1 ,佛教文献语言研究,四川大学重点项目( 1991 年),课题成果:《佛经文献语言》。
2 ,道教典籍语言研究,国家青年社科基金( 1991 年),课题成果:《太平经正读》。
3 ,汉代佛道典籍语言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项目 01JB740010 ( 2001 年)
4 ,汉语词汇史?东汉佛道文献词汇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2002 年)
5 ,历代笔记小说俗语言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年重大项目 02JAZD750.11-44012 ( 2002 年)
人才培养:
指导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词汇语法)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指导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应用与规范,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博士研究生。
其它情况:老公博士毕业,想去四川大学当老师。看了四川大学校网的招聘启事,自己也多方打听,现在对川大的用工制度_百度知道
老公博士毕业,想去四川大学当老师。看了四川大学校网的招聘启事,自己也多方打听,现在对川大的用工制度
谢谢哦对川大的用工制度不是很清楚,是不是刚毕业的博士去川大任教一开始都是没有编制哦,听说有编制和无编制的老师工资和其他待遇差距很大
而老公是一个很喜欢搞研究的人,想到川大工作一是老师这个职业很适合他,二是我们可以一家团圆主要是我的工作在成都
提问者采纳
想进川大不容易,搞研究还是比较容易做出成果来的。 从基层做起一般在学术上没什么过人成果的话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川大的教师待遇是在全国排倒数第二的,而且没有留洋背景的老师在川大是很难混出来的,建议慎重考虑
有编制的貌似要求有海外经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大学博士参考书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