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诊急救培训课件急诊急救培训课件急

急救社区化 咋能急到点子上
本报记者 闫 龑
  与时间赛跑的急救车 CFP供图
  日前,家住北京常营社区的章先生突然胸痛难忍,家人拨打了&120&,大约5分钟后,急救医生就来到了他家楼下。让章先生家人意外的是,来的急救医生竟然就是他熟识的社区医生陈某。因为章先生就是陈医生管理的慢病患者,对章先生的病情,陈医生非常了解。他调取了章先生的健康档案,并给他做了心电图,怀疑他是急性心肌梗死,迅速将心电图上传到北京朝阳医院,并开通急诊转运绿色通道。15分钟后,急救车将章先生送至朝阳医院急诊导管室进行治疗。据陈医生介绍,章先生出院后还会回社区接受康复治疗。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在全区43个街道、乡镇建立了急救站,探索急救社区化。章先生的获救和治疗康复过程,形象地解释了急救社区化后的慢病管理、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一体化管理模式。
  急救社区化不等于把急救站挪到社区
  &急救医生是最好的全科医生,而全科医生是保障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过去,急诊救护能力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短板,比如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就诊时突发脑溢血或其他急症,社区医生就束手无策。如果社区急诊救护能力强了,能第一时间展开救治,就能为院前急救争取时间。&北京市朝阳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开红说。
  作为全国应急示范区,北京市朝阳区在2014年率先实行急救社区化,即把急救站建立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个街乡建设1个急救站,配1辆急救车。急救社区化实行一年多来,朝阳区已实现社区急救站街乡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龙头、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15家三级医院为支撑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社区急救从业人员、急救站点、急救车的出车任务等都有了大幅增长,急救反应时间平均缩短了1分12秒,急救半径平均缩小了0.4公里。
  &急救社区化不是简单地把急救站挪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赋予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救救护的职能,同时在政策保障、人员编制和硬件配置等方面给以全方位支持,使得救助时间和救援半径突破物理含义,把急救真正带到老百姓身边。&陈开红说。
  理想急救体系分三阶段
  经过8年研究,北京市朝阳区总结出了急救社区化工作模式,将以院前急救为基础的紧急医疗救援职能,作为公共卫生职能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绩效考核评价等一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内涵,给予全面的体制机制保障。
  例如,在社区卫生绩效考核中,院前急救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绩效分配上予以倾斜;将社区急救站医护人员、急救员编制纳入社区网底一体化管理;采用&定岗、定编、不定人&的轮岗机制,提高全科医生急救能力。朝阳区财政也给予急救社区化建设大力支持,仅去年一年就为急诊社区化投入2500万元,主要用于急救车辆的购买和急救设备的配置。
  陈开红说,理想的急救体系应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社区急救,社区急诊救护能力的提升是基础。二是院前急救,要规划能够满足需求、急救半径相对合理的急救网络。三是后续救治,探索建立合适的绿色转运通道,并和急救标准相吻合。真正的急救体系化应该是社区急救、院前急救、后续救治连成一站式。
  急救资源还得用在刀刃上
  目前,急救社区化发展也遭遇瓶颈。一是北京市急救资源还没有实现统一的规划与格局。在朝阳区,依然存在不同急救力量共同承担急救工作的现状,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二是急救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100%的急救资源为20%左右的真实急救患者服务,80%左右的急救资源被转运或出院患者占用。院前急救前景不被看好,院前急救队伍不稳定。三是院前急救职能界定模糊,权利保障等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对于急救社区化可能产生的医疗纠纷,陈开红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予以规避,一方面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建设,形成入职资质审理、专业技术岗位培训、实践操作、考核评估等入职培训规范化流程;另一方面,需完善区域社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人人学急救
急时救人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两年来,苏州全市累计培训救护师资300余名,初级救护员3万人,普及培训17万人。从实施情况看,普及性救护知识和技能,受到各地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明显成效,为切实提高苏州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突发事件所致伤亡,“为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原标题:人人学急救
急时救人人
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师资培训班。高新区急救知识进企业!图为高新区红十字会为企业员工培训急救常识。吴中区红会给空乘班培训。图为空乘班学员在练习头部包扎。相城区急救知识进校园。图为相城中专新生接受急救知识培训。吴江区红十字会开设“公益性假期救护培训班”,利用双休日为广大市民开展培训。图为学生们正在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张家港急救知识进社区。图为张家港红十字会在金塘社区居民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常熟急救知识进社区。图为常熟市民现场体验心肺复苏操作。太仓浏河海警支队的官兵学习急救技能。图为官兵认真练习心肺复苏技能。今年9月14日,为纪念第14个世界急救日,昆山市红十字会在琅环公园举办了广场纪念活动,进行了模拟车祸现场急救。通过演示,市民学到了交通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姑苏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应急救护技能比赛——还有脉搏么!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关爱生命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类灾害也时有发生。因此,人们对掌握避险救灾知识、自救互救技能的渴望倍增。如何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这一需求,将灾害引发的死亡率与致残率降到最低。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宗旨,努力推广救护常识,使更多群众受益。年,市红十字会积极实施省政府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推进救护培训“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高危行业”。两年来,苏州全市累计培训救护师资300余名,初级救护员3万人,普及培训17万人。从实施情况看,普及性救护知识和技能,受到各地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明显成效,为切实提高苏州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突发事件所致伤亡,“为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超前谋划,周密部署两年!培训了300名师资苏州市红十字会成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订项目实施方案,科学分解培训任务,积极争取经费支持,适时召开项目实施专题会议。2012年的春天,在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全省首期师资培训班,157名学员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训练,顺利通过考核,取得了“救护师资证”。今年,又举办了150人师资培训班。两年培训300名师资,有效保障了各类培训班的顺利开展。老师有了,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器材也必须跟上。市红十字会加紧分批购买救护器材,主要心肺复苏用模拟人“安妮”小姐、包扎用棉垫、夹板、柱板、颈托等等。另外,建立培训进展通报制度,每月对各市区红会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通报,形成比、学、赶、超的激励机制。通力合作,扎实推进两年!机关、学校、社区、部队全覆盖苏州市红十字会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拓宽培训领域,创新培训方式,扩大目标人群。一进机关,提高公务员服务本领。培训得到了苏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等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有效的推动了培训项目的推广和普及,为市教育局、苏州地税局、市老干部局等部门培训398余人。联合警察培训学校,在警察警衔(职务)晋升培训课安排中把红十字急救培训列为选修课,受到警察的热烈欢迎,共开设8个班次,819名警察取得《救护培训合格证》。二进学校,助力平安校园建设。联合市教育局,为学校的体育老师、校医以及全市高一新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发放《少儿自救常识》。三进社区,增强居民急救意识。依托已建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加大救护知识进社区的力度,举办社区应急救护学雷锋志愿者培训和社区技能大赛,开展“965健康大巴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救护知识的普及工作。四进部队,提高武警消防官兵执行突发事件、抢险救援的救护能力。重点对一线救援官兵进行初级救护员培训。如年初,新兵入营集训期间进行了全员培训,4月对消防医院的官兵进行了初级救护员培训,共培训了119名初级救护员。另外,创新举措,与苏州交通广播台联合举办“听交通广播,学急救知识”活动。在5月、9-11月四个月的双休日时间开设培训班,共培训500余听众或网民。实施到位,效果明显两年!培训了20万人两年间,苏州市红十字会对学生、公务员、社区群众、警察、保安、供电职工等从事高危工作的员工20万人进行了救护技能的培训,取得良好成效。特别是轨道交通一号线的24个站点都配备应急箱,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救援知识和技能普及,使他们掌握应急救援的技能,对提高全市的应急水平意义重大。苏州市红十字会还通过举办各类比赛、竞赛、演示活动、有奖知识问答、典型案例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放资料,提高市民对掌握急救技能重要性的认识。与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合作,开辟专题专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因为掌握了应急救援技能,多名志愿者在他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挽救了生命。如2012年上半年,苏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志愿者团队的吴先生,对一名心脏突然停跳的单位同事实施心肺复苏,一直到救护车到来,成功将其救回。有时,生命很脆弱,就像一颗柔弱的嫩芽,身边有许多危险的因素,需要精心呵护,需要及时救援。请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吧!也许,下一秒你就能带给别人新生命;也许,下一秒你就是那个人人敬佩的英雄!苏州市红十字会围绕"生命高于一切"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努力形成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救人,红十字“救”在身边的良好氛围,推进省百万公益救护培训项目的有效实施,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纪念活动。图为2012年9月,苏州市红十字会与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联合在苏州职业大学体育馆举办了市级机关救护技能比赛,来自市级机关的20家单位160名人员组队参加比赛。比赛中,各队准确的判断伤情,娴熟、正确的操作,获得参加活动领导的好评和观众的热烈掌声。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底,已有30多家机关单位2000多名公务员得到救护技能的培训。施救典型案例年轻女子晕倒抽搐!物业人员紧急施救上星期才拿到的救护证,本周就派上用场了“我救人啦!”日,一大早,苏州市桂花新村物业管理员小汤跑到社区,满脸兴奋。她说,上星期才拿到的救护证,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原来,小汤当天在家休息,正要坐电梯出门时,看见电梯门口躺着一位微胖的年轻女性,上前仔细一瞧,可把她吓坏了。当时,那位晕倒在地的年轻女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手脚抽搐,有出气没进气的样子,已经不省人事。小汤看四下无人,喊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出来,就想起上个月刚在社区学习的应急救护知识。她迅速在那位女子身旁双膝跪地,再看看对方嘴里有没有异物。之后,她双手交叉,准备给对方做心肺复苏。此时,她才发现,微胖的女子其实是一位有孕在身的准妈妈,这下可让她犯难了。犹豫一会儿,小汤的脑海里想起了老师讲课时重点提到的关于“黄金三分钟”的原则,如果不马上抢救,说不定就要出大事了。下定决心后,小汤连续为对方做了整整5分钟的心肺复苏。就在她满头大汗、体力不支时,突然听到女子咳嗽了两下,终于把唾沫给吐出来了,意识也逐渐恢复。就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旁边已经聚了不少邻居,小区保安也及时赶到,同小汤一起报警,联系家人。急救的时间虽短,却让小汤激动万分,“我这张《救护培训合格证书》上面的发证日期,还是日,上个星期才拿到手。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原来,前段时间,苏州市红十字会分别派遣专员在各社区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希望培养一批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的救护人员,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黄金三分钟的紧急救护。“这个培训实在太及时了!”小汤感慨道。陈一7旬老人下楼骨折,6旬阿姨“专业”急救通过所学知识,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减轻了老人的痛苦“急救知识关键时刻真能救人一命,‘SOS家庭急救站’教的有用!”今年5月份,在苏州沧浪街道养二社区,“SOS家庭急救站”学员、67岁的马根娣阿姨运用学到的急救技能成功为一名腿脚骨折的老人进行包扎固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减轻了老人的痛苦,为救援争取了时间。当时,马根娣阿姨在位于园区的女儿家小住,一天早晨9点左右,住在2楼的马阿姨听到楼道里传来一声惨叫,打开门一看,只见一位老阿婆摔倒在自家门前,老阿婆手中拎着的物品撒了一地,马阿姨发现这是一位住在4楼的7旬老人,她推测老人当时可能是想出门去子女家,从3楼楼梯口不慎摔倒滚落下来。看到老人家手上、脸上都摔破了皮,血流不止,表情很痛苦,“咿咿呀呀”得喊疼,右腿已经无法动弹,马阿姨立马上前细看,老人家的右腿肿得很厉害,她立刻联想到了在社区“SOS家庭急救站”学到的知识,初步判断可能是骨折了。当时女儿女婿都上班了,家里就马阿姨一个人,马阿姨马上大声呼救,但周围的年轻人大多上班,听到声响出来的邻居都是老人,马阿姨只能拜托这些邻居先打120急救电话,并询问了摔倒老人子女的电话,请周围邻居通知其子女。她自己则马上返回屋中,寻找可以充当夹板的东西,正巧前阶段女儿家,用剩下3、4块长条的木地板,每块大约0.8米长。马阿姨急中生智,取来一块木地板和家中急救包内的绷带、三角巾,对老人的右腿进行包扎固定。随后马阿姨还取出家中的红药水、棉布给摔倒老人脸部、手部摔破的地方止血,做完这些急救措施差不多用了10分钟。又过了大约20分钟120救护人员和老人的子女赶到现场,看到老人骨折部位已经被固定,救护人员都称赞道:“这位阿姨一看就是学过急救的,手法很专业,而且会随机应变,能想到用木地板代替夹板来进行固定,减轻了老人家的痛苦,也给我们争取了救援时间,真的很不错!”随后,救护人员没有耽搁,马上将老人抬上救护车赶往医院。事后马阿姨了解到,由于抢救及时,老人并无大碍。据“SOS家庭急救站”项目负责人、姑苏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唐振宇介绍,养二社区去年底成立“SOS家庭急救站”,马根娣为首批32名学员之一。“能够学以致用,帮助他人,我自己也很高兴,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没白费!”马阿姨自己也很感慨。像这样的事在其他学员们中间也发生过。例如学员徐曼琍阿姨今年到云南旅行时,遇到一个旅行团的游客摔倒在地,膝盖擦破了皮,徐阿姨随身带着急救包,马上取出创可贴和红药水为这位游客止血包扎。“掌握急救知识很必要,平时看着不起眼,一到关键时刻,倒真的能派上用场!”张晓婷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
宜春市急救中心因工作需要,长年招聘急救医生、护士、驾驶员。具体条件如下:一、医生: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享受在职在编人员同等待遇。二、护士: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执业护士资格并注册。一年以内平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一年以上平均月收入2800元以上,享受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待遇。三、驾驶员:年龄在38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B2以上驾驶证,5年以上驾龄,有修理经验者优先。一年以内平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一年以上平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享受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待遇。四、车辆维修工:
年龄在40岁以下,B2以上驾驶证,具有一定的维修经验,享受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待遇面议。五、系统维护工程师:
1.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通讯及相关专业毕业;
2.熟悉计算机及办公设备日常维护,熟悉常用办公软件操作;
3.熟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配置;
4.熟悉Windows和Linux/unix操作系统,熟悉Delphi、C其中一种以上编程语言以及熟悉MSSql数据库;
5.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6.有一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验,待遇面议。
报名地址:请带好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或驾驶证,到宜春市芦洲大道与文体路交叉路口东北侧市急救中心秘书科(408)报名,联系电话:3570021。
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
2014年10月29日
=========相关文字友情链接=========
黑龙江省急救中心
宜春协和医院
浙赣友好医院
宜春市中医院
宜春市人民医院
国家卫生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江西省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信产部备案编号:赣ICP备号 网页访问最佳分辨率: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 &&
&& 烧伤的急救
烧伤的急救
在讨论处理以前,必需讨论严重程度的分类,因为体表面积受伤很小的烧伤,虽然需要立即处理,但并不需要,急救仅对较大面积的烧伤而言。决定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较多,主要是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及。小儿及老年烧伤与烧伤面积及深度相仿的成年、壮年人相比,伤情更为严重。此外,病人烧伤前的健康状况,有无以至烧伤部位等等均对烧伤的预后具有影响,也为烧伤严重程度的固有因素。临床上判定烧伤严重程度时,首先考虑烧伤面积及深度,次及其他因素。有的病例烧伤病情并不很重,但若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则也属于严重烧伤需列入急救。有关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见后。
烧伤以后,内的性液体立即经过通透性增加的渗入组织间隙或。在一定烧伤面积内,的量与体表烧伤面积、病人体重大约成比例。血浆性液体的丢失使浓缩、压积升高。如果未对病人所丢的液量进行补充,则病人将发生、以至死亡。早期的丢失伴有的减少及增加。但即使小量的容量丢失继续进行,以上两者也可超正常。毛细血管通透性一般在伤后24~36h,至迟48h恢复正常。以上各点构成烧伤急救的生理基础。
当然,在处理紧急情况的烧伤病人时,首先得注意有无立即危及生命的情况,如严重的以至停止,心搏极弱以至停搏,下降以至测量不出,、、大出血、等,并予优先处理。仅从烧伤角度处理烧伤而忽略其他,往往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病人烧伤后需住院治疗者,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现场急救、急诊抢救及病房救治。这三个阶段连续而互相关连,对病人的预后、功能恢复均有影响,在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中,这种关系尤为明显。虽然有的病人不经急诊室(科)直接送入病房,但急诊抢救仍然是不可少的。本文所讨论的主要为急救及急诊处理。
一、现场急救
事故现伤的急救是在医疗救护条件有限、缺少医护人员情况下进行的,包括病人自救(自我救护及他人指导下的自救)及他人救护。现场急救的原则为防止病人的病情(烧伤及并发症)加重或恶化,在可能的条件下,防止对以后治疗具有重要影响的,在简单而有效的紧急处理后,迅速转送至有条件治疗的医疗单位。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消除致伤原因 火焰烧伤病人应迅速灭火。病人应立即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以灭火,或者跳入附近之水池、小河中灭火。切勿站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烧更旺,因喊叫吸入炽热气体而造成。赤手扑打火焰可致手部烧伤,深部烧伤多可造成手,亦应避免。他人或医务人员除指导病人自救外,应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灭火材料将火扑灭,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压在病人身上灭火,并尽快协肋病人离开现场。热流体或蒸气时,应使病人离开现场并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余热继续产生作用,使创面深化。在发生化学物质烧伤时,在脱离现场时应立即脱去化学物质沾染或浸透的衣服、手套、鞋袜等,除去在现场备有或中和剂并有具有使用经验的人以外,应立即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不得少于15~20min,切勿因寻找拮抗剂、中和剂耽搁时间。应特别注意病人眼部感觉并仔细检查,在有损伤情况下应予冲洗。对个别具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如氰化物),应在大量冲洗的同时,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生石灰烧伤时,应在除去生石灰粒后方行冲洗,防止生石灰遇水生热,加重损伤。时则应将创面浸于水中,或以多层湿覆盖,以防止磷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加重损伤,并尽量剔除磷粒。
(二)判定伤情及紧急处理 在灭火及脱离现场后,应首先判定有无立即危及生命的情况并作紧急处理。如病人在密闭的环境中受伤,或有吸入热蒸气及化学物质的可能,可已呈现为呼吸困难,或已有烧毁、声音嘶哑者,应先清除病人、及异物,垫高后肩,使头后仰,向前向上托起下颌部,拉舌,使通畅,必要时置入管。有及明显呼吸困难者,应即管内插管或。如仅有表现而无梗阻者,可用,面罩给氧及简易呼吸器正压给氧。如病人发生心搏及,应立即进行处理,至心搏及恢复后立即转送。并发骨折的病人应予简单固定后运送,有者,应立即行止血处理。
(三)估计烧伤的严重程度
目前仍主要根据烧伤面积及深度并参考其他因素。烧伤面积的估计有多种方法,国内应用较广泛、简便而又较准确的方法为(或称)(表78-1)。
表78-1 估计体表面积的新九分法
占体表面积的%
18(2×9)
27(3×9)
46(5×9+1)
100(11×9+1)
小儿由于头颈部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较成人相对为大,而双侧下肢所占体表面积又相对为小,且此种情况随年龄增长而见减轻。12岁时则与成人头颈、双侧下肢所占体表的面积比例相同,故12岁以下儿童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小儿头颈部面积(%)=9+(12-年龄)
小儿双下肢面积(%)=9-(12-年龄)
对小面积烧伤则可应用法(桂世祁法),即病人并拢后的掌面积约为其体表面积的1%。此方法可与中国九分法配合应用。
烧伤深度的划分也有数种方法,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为“Ⅲ度”,即将烧伤深度分为Ⅲ度,而Ⅱ度烧伤又区分为深Ⅱ度烧伤及浅Ⅱ度烧伤。Ⅰ度烧伤及浅Ⅱ度烧伤合称为浅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及Ⅲ度烧伤合称为(78-2)。
图78-2 烧伤深度的鉴别
临 床 表 现
,轻度红、肿、热痛、,无水泡,干燥
剧痛,感觉过敏,形成,水泡基底潮红,明显
有或无水泡,去除或水泡后,基底苍白上有红,水肿明显,迟钝。创面干燥后,出现网状血管
全层,累及或更深层。
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失,干燥,痂下水肿,可出现树枝状栓塞
根据上述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判定的烧伤面积及烧伤深度,结合其他因素,即可做出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并据以作出治疗,一般收容或转送等处理。目前国内通用的对烧伤病人严重程度划分如下。
1. 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
2.中度烧伤 烧伤总面积在11%~3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下。
3. 烧伤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20%之间,或烧伤面积不到30%,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②或(严重,中毒);③吸入性损伤。
4.特重烧伤 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在20%以上。
近年来,由于治疗的进展,烧伤总面积在90%以上,Ⅲ度烧伤面积在70%以上的治愈个例,迭有报道。此等病例可称之为特大面积烧伤。
&烧伤严重程度的划分具有实用价值。一般而言,轻度烧伤可经急诊处理后门诊治疗,但面部烧伤、臀部及会阴部烧伤、双手深度烧伤等虽烧伤面积不足10%,亦应收容入院。应争取住院,而重度烧伤及特重烧伤应警惕存在生命危险,必须住院抢救。
(四)保护创面,止痛,准备运送 为防止创面进一步污染及加重损害,病人经救离现场、脱去衣服、估计烧伤面积及深度后,应即进行简单,或以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覆盖、包裹以保护创面。天寒季节,尤其是夜间应注意保暖,以避免加速发生或加重休克。为减轻病人的创面疼痛,可应用镇痛剂,常静慢推注稀释的,也可合用度冷丁及。但于吸入性损伤、并发及1岁以下忌用度冷丁,以免,可改用或异丙嗪。
对小面积浅度烧伤,尤其是创面位于肢体者,有效的止痛方法为伤后即刻或短期内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创面,对不宜浸入水中的部位施行持续冷水。这种治疗有明显的作用,但如停止过早,应用时间短,则病人可复感疼痛,一般需应用半小时以上至中断治疗后不再感到疼痛为止。这种方法可在现场及医院急诊室应用,但仅限于小面积烧伤病人。
经过现场急救的严重烧伤病人,应迅速运送至附近的医院行初期处理并住院治疗。在休克期内,病人有效血容量低,不稳定,在搬动、长途颠簸、受寒、创面疼痛情况下,尤其是在运送前及运送中途未作输液治疗者,可加速休克的发生或加重休克,并增加创面污染的机会,对以后的治疗极为不利。因之,应该就地实行抗休克治疗而不应长途运送。但附近实无治疗条件,必须运送者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运送时机 休克发生时间的早晚及严重程度,在未行输液治疗条件下,与烧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据统计,无并发症的轻度及中度烧伤,休克发生率很低,这类病人如果需要转送,时间上并无限制。重度烧伤应于伤后8h内送达,最好在伤后6h内。特重烧伤应在伤后2~4h内送达,或就近的医疗单位行抗休克治疗,在渡过休克期后再运送。如烧伤面积大于70%,则应于伤后1h内送达医院,否则就近行抗休克治疗。
(二)运送前处理 必须运送的病人,运送前处理得当与否是运送成功的关键。凡头、面、深度烧伤有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者,或有可能发生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应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畅通,包括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应行静脉输注液体,包括平衡盐液、(、等)、,液等,待休克情况稳定后方可运送。注意保暖,特别在寒冷季节、夜间、运输工具简陋(如敞篷卡车)条件下。适量应用,在急救阶段业已应用镇静剂者,应注意总剂量及用药时间间隔。创面应仔细保护,如急救阶段业已进行包扎,可不予更换或仅更换外层业已浸透之,尽可能少骚扰病人。
(三)途中注意事项 常用的运送工具为汽车,如有可能,病人取横放位置,即与汽车纵轴相垂直,如无可能则采取病人足向车头头向车尾方向的位置。路途长又在铁路沿线者可利用火车,严重烧伤或成批烧伤可借用邮政车厢或加挂专用车厢。超过100km的城市间运送,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飞机或直升机。应用飞机运送时,病人体位应取与飞机纵轴垂直的位置即,或起飞时,病人应向飞机尾侧,降落时应将病人换到足部向飞机尾侧的方向,这样可避免飞机起飞、降落时因惯性致使病人头部急剧。
运送途中应尽可能避免颠簸,有医护人员伴送,保证持续输液、供氧及避免(如果已行气管切开的话)脱出。做好记录,不饮用白开水,但可饮用烧伤饮料。
三、医院急诊室(科)抢救及病房处理-烧伤早期处理
这是对烧伤病人系统治疗的开始,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长途运送的颠簸,抵达急诊时,病人往往处于极为危急的状态,甚至濒于死亡。据Boyer(1980)统计,病人抵达急诊室时的情况,应即处理,时机与预后至关重要(表78-3)。
表78-3 不同时机行紧急手术的预后
脉微,呼吸浅快
<8.0kPa(60mmHg)
血压维持8.0kPa(60mmHg)
一段时间又下降
急诊室的处理按下列顺序进行,实际上有些项目是同时或交叉进行的,所有的处理均应迅速、有效。
(一)简单扼要地询问病史 包括致伤原因,接触时间,是否在密闭环境中烧伤,有无热蒸气或化学刺激性气体吸入,有无合并损伤,现场处理及运送经过,同时测定心率、呼吸及血压。
(二)维持心、肺功能的处理 如病人心搏及呼吸业已停止,则首先实行复苏。如病人具有声音嘶哑,明显呼吸困能及呼吸道梗阻者,应即施行气管切开术或。
(三)合并损伤的处理 结合病史及简单体检,注意有无,脑损伤,出血,骨折及其他损伤,有无中毒的可能。在疑有上述情况时应作紧急处理或有关专科急会诊处理。
(四)建立通道 烧伤面积不大,有外周静脉可资利用者,可行输液;静脉充盈不好、困难或多次穿刺失败者应行。必要时应开放两根静脉以保证适量液体输入。静脉切开部位应尽量选择肢体远端,避开创面,只在无正常皮肤下的可以利用时,方切开创面插管。注意静脉内导管固定,同一静脉内不应反覆插管。
(五)采取供化验 在可能条件下于穿刺静脉或行静脉切开时采血,大多数情况下另从其他静脉如(包括经创面)采血。测定项目为、压积,电解质、功能、结合力、。特重烧伤及吸入性损伤,有呼吸困难者并行。
(六)镇痛剂应用 病人因创面疼痛而可用镇痛剂,常用者为度冷丁50mg加25mg,或稀释后缓慢推注。在血容量不足时,因缺氧也可引起烦躁不安,如镇静剂应用后效果不佳,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不可盲目加用镇静剂。上述剂量可每4~6h重复应用。婴幼儿一般应用苯巴比妥钠肌注。合并颅脑损伤、吸入性损伤及1岁以下婴儿不宜应用具有抑制呼吸作用的或。
(七)留置,记录每小时 在输液同时,应置入导尿管并留置,最好应用Foley导尿管。导尿管外接导管及容器,记录每小时尿排出量。尿量为纠正休克、衡量输入液体是否适宜的简便而可靠的标志。导尿管必须安置及固定妥当,每当尿量减少或排出时,必须分析有无导尿管留置位置不当(过深或因脱出而不在内)或系由于输入液体不足,与电解质分配不当等。成人每小时尿量30~50ml是适当的,但当具有时,应加倍输液,输入碱性液体及(此时往往需要开放第2条静脉),应使尿量达到每小时50~80ml直至血红蛋白尿消除。小儿的尿量为每小时、每kg体重1ml为适宜。
(八)称量体重 如无专用的称重床或设施,可询问病人伤前近期体重,甚或做出估计。
(九)进一步详细估计烧伤面积及深度 应在观察全部体表后作出估计,特重烧伤可以用手掌法减去未烧伤部分的面积。判定有无轻、重度吸入性损伤。头部应在剃除后判定,如来急诊较迟,应注意原先估计,因Ⅰ度烧伤可能已经不明显。
(十)拟订输液计划 根据烧伤面积、体重,拟订出0~24,24~48h输液计划,有多种输液公式,但均应包括液体总量,各种液体及水分量,分阶段(一般为8h)的输入量等。在来急诊较晚的病人,应根据病人心率、精神状况、导管、化验动态变化等参照按体重、烧伤面积拟定的计划输注。
(十一)简单 清创的目的在于去除皮肤及创面上的泥屑,尘土,已破裂、脱开的水泡皮及可能的污染,切忌在下以刷子反覆刷洗创面以致加重损伤,发生休克。清创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血容量得到适当补充并在继续输液,休克业已得到纠正后进行,有的医院则在转入病房后于床旁进行。进行清创时一般不用,其具体方法如下。①剃除头发及、,剪除(),用肥皂水清洗创面周围皮肤,清除指(趾)缝间积垢。②将病人置于无菌单上,其下垫以的塑料单,医务人员以1:1000的新洁而美溶液或1:2000的轻轻洗拭创面,剪除已破裂、部分脱落的水泡皮,去除泥土、草屑。继以大量清水、生理盐水依次冲洗,更换床单,创面正常皮肤可再次消毒。最后根据情况决定包扎或创面用药。③清创操作务必轻柔,整个清创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输液及病人情况。清创前可再用镇痛剂,但切勿过量。
(十二)环行切开术 肢体的Ⅲ度环行焦痂可影响远端;的环行焦痂可限制活动,颈部的环行焦痂则在组织间隙水肿、压力增加时压迫、形成呼吸道梗阻。因此,除颈部环行烧伤在出现呼吸困难时应行气管切开术以外,其余部位的焦痂均应切开以减轻组织内张力,利于胸廓活动、改善呼吸及改善肢体远端循环,避免因组织缺血发生。施行焦痂切开术时应注意:①一旦判定为环行焦痂,应尽早切开,手术可在急诊室施行,无需麻醉。②焦痂上可直接以灭菌。切开的深度应达到,否则达不到减张目的。切开应沿肢体的内、外侧进行,越过,胸廓的切开应沿两侧进行。③切开后因张力而裂开的创面,应以固定以保护,防止及减轻感染。
(十三)应用 烧伤病人应常规应用TAT 1500IU。皮肤试验阳性者应分次注射。
(十四)的应用 抗生素在急救阶段,创面菌种未明确以前,系作为预防性应用,包括及抗阴性者,亦以尽早应用为宜,尤其对于来诊较迟的病人。一般应用。小面积烧伤病人亦可口服。
(十五)监测及记录 在急救阶段,除常规的与血、尿化验等,根据可能与需要行下列检查:CVP、EKG、胸部X线片、支气管镜检等。应做详细的烧伤重症记录,包括每15~30min一次的心率,呼吸,每h尿量,及定时的、血压测定(如果有正常皮肤可以测定血压的话)。病人的、各项处理及处理后反应等均应详加记录,每8h应小结出入量1次。每24h总结出入量1次。
出自A+医学百科 “急诊医学/烧伤的急救”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急诊医学/烧伤的急救”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诊急救试题及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