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化工专家,检测到笨甲酸在人体血液和尿液中为钢笔0.5和0.7对比,怎么理解?万分感谢。

热门排序 |
来自子话题:
连知乎的运营编辑们都是中医黑,各种相关话题下推荐的全是黑中医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哪怕知乎上没几个中医黑,也会让你觉得有很多人在黑中医。甚至连经济学话题下推荐的都是黑中医的回答,是知乎的算法问题还是运营编辑们的立场问题?经济学和中医有半毛钱关系?&br&&br&我一直认为知乎的运营应该尽量保证中立,对于一些有严重争议的问题,那就不要掺和了,知乎上很多中医写过很多关于中医的回答,写的非常好,讨论的态度也非常友善,为何不推送这些?&br&&br&我就不说在历史和时政类话题下某些运营编辑,只要立场不要智商。知乎怎么雇了你们这帮人?
连知乎的运营编辑们都是中医黑,各种相关话题下推荐的全是黑中医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哪怕知乎上没几个中医黑,也会让你觉得有很多人在黑中医。甚至连经济学话题下推荐的都是黑中医的回答,是知乎的算法问题还是运营编辑们的立场问题?经济学和中医有半毛…
知乎的中医黑基本都秉持着一个神逻辑:&br&1,如果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检验有效性,中医就不科学,是巫术。&br&2,如果中医可以用现代科学来检验有效性,中医就不是中医了,是披着中医外衣的西医。&br&&br&所以你要怎么跟他们辩论?
知乎的中医黑基本都秉持着一个神逻辑:1,如果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检验有效性,中医就不科学,是巫术。2,如果中医可以用现代科学来检验有效性,中医就不是中医了,是披着中医外衣的西医。所以你要怎么跟他们辩论?
真是神烦这些人。&br&&br&我们很多学西医的都不敢藐视中医,他们哪来的自信和优越感,对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的学科大放厥词?&br&&br&有时候觉得这根本就是世界观的问题。&br&&br&西医,中医,苗医,蒙医,藏医等等这世上的各种医,都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它们方法不同但都能治病救人,你不能拿着西医的理论来批判中医一派胡言,就像英语和汉语表达不同但都能交流,你不能拿着英语语法书来指责汉语混乱一样。&br&&br&这些各个种类的医学能够活这么多年,救这么多人,统计数据摆在那里,事实摆在那里,我觉得已经足够胜过任何雄辩了,再磨嘴皮子真心没意思。&br&&br&还有啊,我所知道的有不少中医黑——知乎上少一些,微博多见这类人——常常说不了两三句就上来骂娘飙粗口,图个言语上压制,啧啧啧。&br&&br&要是从一开始打心底里不相信某件事,偏见入骨,那还真是无话可说。叫不醒装睡的人。&br&&br&………………&br&&br&好像跑题了啊= =,其实说到为什么知乎上负面评价中医的很多,就我个人觉得,大概是知乎人的某种自傲。&br&&br&其一,我可是玩知乎的人,多么严谨多么科学多么高端,而中医是什么low货,阴阳五行是什么鬼,气血精神是什么鬼,这种简直就是封建余毒迷信思想,不踩它几脚怎么彰显我的逼格,杀杀杀;&br&&br&其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知乎上对很多事件和事物的看法,都和一些大众社交社区如微博网易相反。确实那种地方胡言乱语的疯人很多,三观不正低级下流之人很多,而知乎的环境相比之下就清净多了,大家都是斯文人理智人(至少看上去如此)。然后好像就有点“凡是他们吹捧的我们都要踩踩踩,凡是他们谩骂的我们都要去正义维护”的发展趋势……微博上最近好像为中医正名的人挺多啊,某些知乎人大概又进入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模式了。&br&&br&我原来以为知乎这种讲事实摆道理的理性的地方,应该不会有太多中医黑(尤其是那种一看就是胡言的),后来发现这世界还是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br&&br&唉,其实说到底大家黑来黑去争来辩去的中医,跟我一个学西医的确实没几毛钱关系,这世上大部分事情都和我没几毛钱关系,所以很多事我都看看笑笑就过去了,有时候遇到明显不合理无逻辑的发言就跟人讨论下。但这件事怎么说呢,我真心喜欢医学,我也尊重世界上每一种医学,如果有可能我想去学习了解它们每一种,所以不要脸的说法就是类似护犊子的使命感= =(好吧你们尽情来黑我吧),但我发现有一种很愚蠢的事就是在网络上和人深入辩论。所以各位立场极其坚定的中医黑,你们爱咋咋滴吧~虽说最近比较闲,但也不代表我没有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做。&br&&br&倒是有个问题,确实有很多江湖郎中,打老中医的幌子招摇撞骗,这种绝壁一个顶俩地招黑,所谓猪队友。&br&&br&吐个无关槽,怎么感觉最近知乎上涌入了很多猥琐男刻薄女,恶心的问题,恶毒的回复。印象深的是有人问“裙子长短和女生开放程度的关系”和“高中时和女老师做爱是什么体验”= =,还有一些女生在别人问题下直接开骂的回复= =。三无用户倒算了,有时候看到一些几千粉的大牛说出的话也是蛮奇葩蛮毁三观的。所以啊也不要太在意知乎的评价啦,有些人确实比较那啥。
真是神烦这些人。我们很多学西医的都不敢藐视中医,他们哪来的自信和优越感,对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的学科大放厥词?有时候觉得这根本就是世界观的问题。西医,中医,苗医,蒙医,藏医等等这世上的各种医,都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它们方法不同但都能治病救人…
来自子话题:
首先,在我的理解里,狭义的超级细菌指的是含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最初于2008年在新德里的一家医院被分离出,2009年12月在美国微生物学会的《抗菌药物和化疗》杂志上初次亮相,而就在2010年10月,央视就报道了我国检出了3例超级细菌的情况,其中一例死亡的病例还在我大胡贱。&a href=&/a/50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视频:我国检出3例“超级细菌”病例 一患者死亡&i class=&icon-external&&&/i&&/a& 。所以,你所说的没有出现,是不对的,它出现了。&br&在浙江大学傅鹰博士的论文《中国产NDM-1细菌流行现状及blaNDM-1基因跨种属转移机制研究》中,是这么介绍的:&br&&blockquote&我国尚未出现产NDM-1酶菌株流行的情况;blaNDM-1基因定位于具有可转移功能的质粒上,且能随由ISAba125转座酶介导跨种属水平转移,这些证据解释了NDM-1菌株迅速引起全球播散的原因,也警示我们blaDM-1基因所能造成的潜在威胁,必须引起广泛重视。&br&&/blockquote&也就是说:目前,产NDM-1酶菌株尚未大量出现,但它的耐药性可随质粒在细菌间传递,所以加强该菌株的监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试想一下,如果耐药菌达到一定数量时,耐药基因在它们与普通细菌中自由的传递,是否会出现一个爆发的拐点呢?我也不太清楚,但我们应该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吧。&br&如果谈到广义的超级细菌,则包括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超级耐药菌。这些细菌在国内就不算新鲜了,虽然还不至于无药可用,但治疗上已经被逼入死角,感染上的重症患者也是凶险万分。那么,我国在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方面,情况能不能乐观呢?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国内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在这份数据繁杂的报告中,各项指标与2012年比起来有升有降,但结论是这样的下的:&br&&blockquote&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br&&/blockquote&以MRSA在金葡菌中的检出率为例,九十年代以后,该数值就基本维持在55%以上:(原引用数字有误,经 &a data-hash=&54a5db59f9aa3c81f56bc3& href=&/people/54a5db59f9aa3c81f56bc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黄于& data-tip=&p$b$54a5db59f9aa3c81f56bc3&&@黄于&/a& 指正后已更新,再次感谢。)&br&&img src=&/1d101e93dd280ee0ce9fb56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10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1d101e93dd280ee0ce9fb56_r.jpg&&&br&把冷冰冰的数字成真实的案例,把比率换成治疗的成功率,您是否能感受到一些紧迫感?如果一个病房里被同种细菌感染的不同病人,用上同样的药物,有三分之一或是一半的治疗会失败,那是多么挫败人心的事啊?非得要有啥药都无效的细菌才叫可怕吗?多少感染的病人在这场博弈死去?你会听说某人死于肺炎或是菌血症,但没有人会说某人死于细菌耐药,因为耐药提高了治疗难度,却不是致死的直接原因。而那些细菌曾经是我们不屑一顾的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纷纷改头换面、卷土重来。细菌耐药在大众中的概念很淡薄,几十年前,上医院一针青霉素就解决了的问题,现如今每天几百块的高档抗菌药挂着也不见好转,没几个人会联系上耐药问题。而细菌耐药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难题,种植业、畜牧业、医疗界都牵涉其中。如果您认为是医学家们过于悲观,我表示赞同,因为我对此也很悲观。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与细菌的这场持久战,我们的确胜算不多。&br&------------------------------------------------题外话-------------------------------------------------&br&评论里有人觉得只要不滥用,大可不必恐慌。话也没错,但也不简单。都知道要合理的用,但如何才算是合理,在不同情况下又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br&一个养猪场老板在入院治疗时拿到了他的药物,一片接近10块钱的莫西沙星,他对医生说「这个药我认识,我们养的猪吃的刚好也是这个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段子时有一种「人不如猪」的感觉,因为那时候我正为了咳嗽迁延不愈的问题而求助于我们医院的一个主任,他建议我用莫西沙星时我大吃一惊:「我感觉自己只是没有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要用到这么高(ang)端(gui)的抗菌药吗?」,他把养猪老板的话说给我听了,我竟无言以对。&br&且不说普罗大众还停留在「抗菌药是消炎药」的认识层面上,就算患者自身有一定合理用药的意识,医疗上你能说的算吗?你知道症状消退后要继续用几天的抗菌药吗?你知道影像学好转后是否就能停药吗?你知道如何判断你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感染吗?你知道用药以后多久才评估用药疗效吗?不知道!但是你知道喉咙有点儿痛,吃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两天就没事了,看来这药对症,下回我还吃;你知道昨晚都挂了抗菌药了,今早孩子还是反复烧,医生你行不行啊,这药没用你赶紧的换啊!别说普罗大众了,我医院年轻医生体温38.5,血象略高,用了一剂头孢西丁后烧还没退,就直接升级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联用左氧氟沙星了。是病人的错吗?是医生的错吗?养猪老板的错?眼科主任对我说:「你要是能保证白内障手术不出一例术后感染症状,我就听你的建议,术前不静脉预防用药,否则病人找上门来,你承担还是我承担?」。我又无言以对。&br&最后,我只能说,合理使用抗菌药这个口号,做起来真难。它有总的原则,但具体到每个人的时候又有许多实践难题,经验用药还是占很重要的一块。不知道同行们感觉如何,反正我个人至今还是很迷茫。
首先,在我的理解里,狭义的超级细菌指的是含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最初于2008年在新德里的一家医院被分离出,2009年12月在美国微生物学会的《抗菌药物和化疗》杂志上初次亮相,而就在2010年…
第一次被邀请回答和自己领域相关的问题,谢谢。 首先&a href=&/people/bdedab2e85bf9d46386d11& data-hash=&bdedab2e85bf9d46386d1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骆泽慕& data-tip=&p$b$bdedab2e85bf9d46386d11&&@骆泽慕&/a& 已经专业地指出题目的陈述是不正确的,赞同,同时觉得题目的陈述相当危险。&br&&br&广义地定义超级细菌,如题目所说可以理解为「无药可治的病菌」。 然而药是在研发的,假如今天有50种药,幸运的话,明天或明年也许有51种;那么严格地说也许没有永远的超级病菌。&br&&br&那么把条件放宽一点,假设一共50种药,出现的病菌其中49种都治不了,那这种病菌算超级吗? 如果一个地区医疗条件有限,恰好没有那种有效药,那么对当地的病人来说就是无药可治。 这时候媒体/公众要怎么报道/理解? 如果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死了,那么TA是死于落后的医疗技术、还是超级细菌、还是社会长期的抗生素滥用?&br&&br&事实上并非只有医疗欠发达的地区才会发生此种情况。 美国每年因为耐药型病菌死掉99000人,额外医疗开销210~340亿美元;欧洲每年因为耐药型病菌死掉的人和因车祸丧生的人一样多。 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只会严重得多的多,只不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些事实也许并非“超级病菌”直接导致,但确确实实由该名词的前身--耐药型病菌导致。 因此我看不出有什么必要『等』到“超级细菌”出现才能证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br&&br&补充(10.12.2014):因为题目的关系这里主要解释了超级细菌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但是如何不滥用,是另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绝不是简单的不用或由患者自行随意调整用量。 相关的科普文章网上挺多的,之前果壳就发过好几篇。 知乎上也有讨论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怎样区分哪些情况是合理的,哪些情况是不合理的? - 生活常识&/a&&br&&br&也把之前的回答重复贴在这里:&br&&blockquote&今年(2014)上半年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个关于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报告,里面总结了三条公众可以做的事:&br&1. Use antibiotics only when prescribed by a health professional. &br&只在医生开处方给你的时候,才用抗生素。&br&&p&2. Complete the full prescription, even if you feel better.&/p&&p&即使你觉得自己好了,也要吃完整个疗程。&br&3. Never share antibiotics with others or use leftover prescriptions.&/p&&p&从不私下把抗生素给别人使用,也从不使用剩余的处方药。&/p&&br&&a href=&http://www.who.int/drugresistance/documents/surveillancereport/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O |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lobal report on surveillance 2014&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第一次被邀请回答和自己领域相关的问题,谢谢。 首先 已经专业地指出题目的陈述是不正确的,赞同,同时觉得题目的陈述相当危险。广义地定义超级细菌,如题目所说可以理解为「无药可治的病菌」。 然而药是在研发的,假如今天有50种药,幸运的话,明天…
&img src=&/3abd96a0f18e744e430e_b.jpg& data-rawheight=&1227&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3abd96a0f18e744e430e_r.jpg&& 我就丟兩圖不說話&br&&img src=&/c88bf11abc846d55870f7bba_b.jpg& data-rawheight=&715&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c88bf11abc846d55870f7bba_r.jpg&&
我就丟兩圖不說話
来自子话题:
题主莫急。我有办法。&br&&br&先听我讲故事。&br&&br&故事当然是老套的。&br&故事便是生活的日常。&br&主人公是我的一个亲戚,这也是老套的。&br&&br&情节也老套——他陷入了传销,被洗了脑。他的家人就请我出马说服他退出传销组织。&br&&br&结局也不新鲜,我成功了。&br&&br&但我的手法并不主流。可是,有效。&br&&br&一切手法都基于我对此局面的深刻理解:陷入传销的人,不可能被说服。&br&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这个理解,没有这个判断,一切都完了。&br&&br&我清醒,我明白,我毫不怀疑传销组织的洗脑能力是我反洗脑能力的一百倍。&br&&br&所以,我不会以亲戚的头脑为战场,和传销组织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br&&br&我只用了一招:骗。&br&&br&传销组织骗我亲戚,说一旦入会,交了费用,即可发财几十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给亲戚打了长途——那时候他在广西,手机换了本地号——告诉他:我,我本人,亲戚圈里的能人、小县城里的名人、街道办表彰过的道德模范、三八红旗手兼胡同总管搞到了一桩上亿的大生意,目前急缺一个副手,我看你骨骼清奇,不如马上回来上任,我分你三分之一的股份。三千万,噢,刀。速回,否则我让前院老张他外甥干了。&br&&br&我亲戚回来了。当天的火车票。在家呆了半个月等着我把公司搞上市。然后病就好了。见面再也没提过这事儿。&br&&br&题主姥爷那么大年纪了,有点想吃的仙药也正常。不如这样吧,题主主动给姥爷买点外国鱼肝油,口香糖,软骨素啥的,要那种全是外国字儿的,亲自送去,给他老人家说:姥爷,你别吃那药了,他们卖的那些是早年生产的,我给你的这些才是最新产品。你买的那些,二百一盒,我这个两千一盒!您仔细着吃,我这是托了我同学的爸爸从美国原厂带回来的。你也别给别人说,保密啊!&br&&br&然后姥爷,感动万分。还是自家孩子好啊。老人家愉快的吃些没什么害处的保健品。每天见了老伙伴,都神秘一笑,欲言又止。多么幸福的晚年。&br&&br&题主何苦以姥爷的脑子为战场,去和骗子组织打一场拉锯战呢?&br&&br&和骗子打仗,应该是这样的:&br&xxx是我姥爷,八十六了。你们这些骗子离他远一点,别给他打电话,别叫他听课。让我知道了,我每天都去工商局投诉你们。工商局的号码是,药监局的号码,电视台的号码是,我都记下来了。我先打工商局的,你们等着瞧。&br&&br&把战火烧到骗子家门口去嘛!&br&让老人歇歇脑子,开开心。过几天就好了。&br&&br&祝老人家康泰!
题主莫急。我有办法。先听我讲故事。故事当然是老套的。故事便是生活的日常。主人公是我的一个亲戚,这也是老套的。情节也老套——他陷入了传销,被洗了脑。他的家人就请我出马说服他退出传销组织。结局也不新鲜,我成功了。但我的手法并不主流。可是,有效…
(其实我一直在担心,一旦说太多了,会不会给不法分子开启了一扇造假的大门。后来经团长夫人提醒,揭露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防止被骗。于是我才决定写完这个回答。)&br&&br&言归正传。&br&&br&针对你遇到的这类假药,我从营销、生产和心理几个方面阐述一下, 也许看完了能帮助你姥爷。&br&&br&写在前面:&br&一般不法分子喜欢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比如高血压,痛风,糖尿病,关节炎,骨质增生等顽疾,制造和销售假药。&br&一般都是以“中成药”的面目出现在市场上。&br&(在这里我要说一下,不是说中成药不好,而是假药以中成药的形式出现。真正的中成药是没有下面说的问题的。)&br&&br&营销篇:&br&以电台营销举例。一般电台卖药是这样的流程:&br&第一个听众电话,一般是在“专家”介绍完药品之后,打过来咨询的。也就是再告知听众一下适应症。&br&第二个听众电话,一般是“患者”在某个疗程中,打电话来反馈一下自己的症状变化。一般“专家”都会说这是正常的变化,鼓励再服用几个疗程。&br&第三个听众电话,一般是“患者”在自己痊愈之后,打电话过来感谢的。&br&&br&一般经过这样从“陌生咨询”,到“尝试中”,再到“痊愈感谢”的过程,一般的听众的信任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br&&br&生产篇:&br&以痛风为例。一般治疗痛风的西药为糖皮质激素类。我们以氢化可的松为例,剂量一般为20mg/片/次,1-2次/天。&br&这是SFDA批准的安全剂量。&br&之前我们查过一批假药,叫XX丸。检测后发现每片的氢化可的松高达200mg以上。(顺便吐槽一下含量均匀度。)&br&这种剂量肯定有短期的疗效,但是,对于肝肾等器官的损害,以及各种副作用,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br&也就是说,假药生产商一般手段为:&br&1,过量添加。就是药物含量为安全剂量的若干倍。&br&2,非法添加。就是本不应该作为药品的,或者已经被禁止的药物,添加在假药中。&br&包装一般为中成药,叫XX丸,XX胶囊等,包装上不会写出任何西药成分,但一般都会添加西药,以及过量西药。(这也是为什么国宝级的中药,在民间的名声越来越差的一个原因。)&br&&br&心理篇:&br&老人一般都空巢,平时也没什么人陪。尤其是身体不适的时候,听到朋友说,或者广播说,XX药有效果,就会自己买,或者让子女买。一旦被子女以假药的理由阻拦,就会说“那么多人都有效果,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或者“你们不孝顺,不愿意花钱给我治病”之类。&br&&br&针对第一点,我们要注意不要听信电视或者电台等无药品经营资质的销售机构,(后面会谈他们如何规避这一点)药品还是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购买。注意,是正规的医疗机构!小私人诊所很多是不正规的,而且很多小私人诊所是假药的聚集地。&br&&br&针对第二点,购买药品时要注意包装。这一点是针对药店购买提出的。正规的药品是“国药准字”,Z开头的是中成药,H开头的是化学药,也就是西药。&br&很多假药也有注册号,但多是以“健”、“卫”、“消”、“食”开头的,这些都不是药品!这些只要说能治病,统统可以按假药论处。&br&&br&针对第三点,对长辈还是要多些关心,让他们知道,其实子女才是真正关心他们的人,而不是那些骗钱的外人。&br&&br&最后再说一点,价格。&br&虽然现在药价高,但起码药品是真的,不会对健康有太大害处。(药价问题以后再说。)&br&假药价格更高,高的离谱。比如说,一盒药能吃一周,一个疗程四周。卖的时候按疗程卖,一般卖三四个疗程,一般都去到几千块,甚至上万块。当你吃完发现没有效果的时候,人家早就卷着钱财跑路了。&br&&br&总之,现代社会有很多不能治疗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肝炎等。不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购买那些所谓的神药。不能逞一时之快,最后对身体造成了更多不可挽回的损害。&br&&br&——————————&br&&br&5月25日更新:&br&很多人提到说我没有说如何解决问题。&br&其实写这个的目的就不是告诉大家一个实操方法,而是从业内的角度,告诉大家这类骗术的前因后果,让大家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去劝说长辈。&br&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是告诉你敌人的套路,至于如何见招拆招,还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r&祝大家凯旋而归!&br&(请不要再说我没说解决方案了=_=)
(其实我一直在担心,一旦说太多了,会不会给不法分子开启了一扇造假的大门。后来经团长夫人提醒,揭露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防止被骗。于是我才决定写完这个回答。)言归正传。针对你遇到的这类假药,我从营销、生产和心理几个方面阐述一下, 也许看完了能…
我奶奶就是这样的,过年回去时我惊悉她于2014一年买了近十万元的假药。&br&这是她现有积蓄的小半,如果你跟她说这药是假的,她被骗了十万,那她就算信了,也势必上火自责,没病也折腾出病了。&br&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她能接受的方式。这就视不同老人的抗压能力而定了。&br&我是这样做的:&br&首先这种假药并非药,大多是对人无副作用的保健品。&br&比如她买的减肥药是酵素&br&比如她买的鹿茸酒是普通药酒&br&之类&br&所以我没有说这些是假药,而是从过高的价格入手来使她意识到自己买到的药太贵了,而不是被骗。&br&我把她买的那些药都找了出来,一个个去淘宝上比对价格,最后发现她买的要大多比淘宝上贵3倍。&br&于是发生了如下对话:&br&&b&我:奶呀,你这些药是真的,但网上卖的便宜多了,你看!(把网上的价格给她)&br&奶奶:这网上的咋这么便宜呢?不会是假的吧?(老人家都是认为越贵的东西越好)&br&我:是真的,不过网上不需要店面,不需要人工成本啊,而且运费也便宜,你看我这双NIKE鞋,网上300买的,楼下就卖1000,我还去楼下比了,是真的。(老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随便找个理由再举个例子就信了)&br&奶奶:网上买东西这么好啊,那我也不会用啊。&br&我:你告诉我你想买哪个,我帮你买啊,而且网上种类还多,功效都写的清清楚楚,我还帮你选出同类中口碑最好,品牌最大的(把控住奶奶的购药渠道,以后她吃什么药还不是你说了算)&br&奶奶:行,那以后我不去那个店了,我也觉得有点贵,而且一次必须买十盒,现在这些都够我吃一年的了。(必须买十盒是买十送二,奶奶贪便宜,所以每次都是买十盒)&br&我:这都是因为咱这地方小,他们为了销量也没办法,但在网上买咱可以买1盒先试试,好用再继续买,不好用就不买了,要不连习大大都网购呢(杀手锏出马)&/b&&br&&br&最后友好的决定了,以后由我在网上给奶奶买便宜、牌子好、效果更好的单品药。&br&&br&后记:奶奶现在还在吃之前买的那些药,还剩一大半。不过没有再买新的种类了,事实证明,奶奶不去理疗店,就不会被忽悠。
我奶奶就是这样的,过年回去时我惊悉她于2014一年买了近十万元的假药。这是她现有积蓄的小半,如果你跟她说这药是假的,她被骗了十万,那她就算信了,也势必上火自责,没病也折腾出病了。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她能接受的方式。这就视不同老人的抗压能力而定了。…
来自子话题:
站在医生角度,聊聊这个问题吧,老规矩,匿名。&br&&br&&br&1.先说你们喜闻乐见的,廉价药品没有费用,虽然现在药品费用大多数都返不到医生手里,但是药厂还是会给,医院还是会收,医院也会对比各个科室效益,你不能给医院带来效益,医院是自负盈亏的盈利机构,不会赚钱的员工,会有什么结果?&br&&br&2.什么是“廉价药”?&br&
所谓“廉价药”是指所谓的“老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捡两个最简单的举例:注射用红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还好,只是大医院不太常见了而已,有兴趣的可以找找红霉素,医院基本没有,偶尔遇见个胃轻瘫,只能让家属自己想办法出去找。用外面的药违规吗?放心吗?当然不,但是这也是没办法,药房没有,也不会有。因为作为抗生素,它们早就退出了临床第一线,作为基础抗生素,它们实在属于起效慢、副作用大的。&br&&br&&br&&br&3.为什么药房很少进这些“廉价药”?&br&
“人家x医院x大夫三天就好了,你怎么要一礼拜?一定是你水平太差!一定是你想我多病几天好骗我的钱!无能!黑心!”我只是上个班而已,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招惹这种是非,所以咯,我为什么不能二代头孢起步,多种药品联合?&br&&br&
“我上次打xx针皮试都不过敏,为什么这次皮试就不能打?一定是你们医院黑心!进了假冒伪劣药品!”所以咯,我为什么不只选进口厂家的药品,反正抗生素过敏跟杂质有很大的关系。&br&&br&
“还要皮试啊,好麻烦/好痛,能不能换一种啊?”当然没问题咯,反正1块6的皮试费用去掉注射器的费用,还不够护理部操心的,能少麻烦点护士,也有利于搞好同事关系你说对吧。&br&&br&&br&4.青霉素G皮试阴性情况下仍然有5%的过敏几率,更别说还有迟发性过敏反应,5%几率多吗?不好说,但是“门诊抗生素输液人次100人/天”,一般医院基本都达得到,也就是说从青霉素G开始使用,每天,都要有可能面对过敏性休克抢救。。。真心亚历山大,那为什么不用安全点的药品替代呢?&br&&br&&br&
已经拿着卖白菜的钱,何必逼自己操卖白粉的心?医生不是圣人,我也要吃饭睡觉买房、我也有家人需要照顾,现在的医疗环境就是当年失败的医改营造出来的,因果循环,按照现在的情况以后只会更差,现在上班完全凭感觉,看人,遇到态度好讲道理的,我愿意冒点风险,能省帮你追求最好的效果和最低廉的费用,一看就是憋着劲儿找事的,你的治疗宗旨只能是“但求无过”,你可以当蛇,反正我不愿意做南郭先生,各位刽子手们,请自求多福,生病不如求神拜佛,它们宅心仁厚任你宰割!&br&&br&&br&------------------------分---割----线---------------------------&br&今年高考医学院投档不满1/3,没有人再愿意当医生,为什么呢?&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35bfdd34037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5bfdd340374_r.jpg&&&br&&br&&br&真令人心寒&br&&br&&br&&br&&br&----------------------再-------------割----------------------------&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bde9237afd5d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de9237afd5de_r.jpg&&&br&&br&--------------------继续挂--------------------------------------&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fcb0bf77b0c952f7e6e9e0d54a63f2e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cb0bf77b0c952f7e6e9e0d54a63f2e0_r.jpg&&&br&&br&&br&---------------截图留念-----------------供大家赏玩----------------------------------------------&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7a844e729e27d70f6eba27c0fc8fd74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7a844e729e27d70f6eba27c0fc8fd74c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c085b1ec8eb642ea32b22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085b1ec8eb642ea32b223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6b3acb3ee53fce33bb95a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b3acb3ee53fce33bb95aa_r.jpg&&&br&&br&&br&—————评———论————区————截———图———留——念———&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483dd3e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83dd3e5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eb4ccef6e65cea6e00bda7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b4ccef6e65cea6e00bda7d_r.jpg&&
站在医生角度,聊聊这个问题吧,老规矩,匿名。1.先说你们喜闻乐见的,廉价药品没有费用,虽然现在药品费用大多数都返不到医生手里,但是药厂还是会给,医院还是会收,医院也会对比各个科室效益,你不能给医院带来效益,医院是自负盈亏的盈利机构,不会赚钱…
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普通老百姓乃至于一般医务工作人员都会认为是国家不支持/药企坑/医生要赚钱的原因,这个真的是不客观的认识。&br&&br&早在2014年下半年的的时候,发改委就签发了《&strong&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trong&》,大约有1000多重廉价药物已经被放开定价了,并不是题中有些同学说的,国家对廉价药的社会福祉漠不关心。&br&&br&可是,实际上,即便在这个情况下,依然有很多“廉价药”退出市场。&br&&br&所谓“退出市场”其实有多重原因,一种是大家以为的“逐利必然”,二种是药物的“自然迭代”。&br&&br&所谓“廉价药”,基本可以认定是基本药品目录中的药物,其特点就是在相对低价下能够保证一定疗效。而诸如楼上有同学说的健胃消食片这种OTC药品,其实并不能被归类为廉价药,只是一种对症的辅助药品。典型廉价药有,红霉素、环丙沙星、甲氨蝶呤、丙咪嗪之类的。&br&&br&以上这些药物,价格确实低廉,效果则过得去,但是有一点需要和大家明确的是,它们的效果未必真的那么”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它们是真的有”&b&成本效益&/b&“——临床上一些替代药物,效果会更好一些,而副作用则要少很多。只是相对于价格的提升,效益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个东西吧,虽然说起来”残酷“,但是真的需要看怎么理解了。&br&&br&比如有个医生同学说到的”红霉素“,这个药物确实好像对于胃轻瘫是不错的药物,但是其效果真的就好过其他促动力药么?未必吧!相对而言,替代药品也未必贵到哪里去,但是不要忘记,红霉素本身的消化道刺激作用,也够患者受得了。我倾向于认为,”红霉素“之类廉价药是因为副作用而不被医生喜欢,所以它是正常被”市场“拒绝了。又比如,环丙沙星这个抗生素,似乎也存在”副作用“问题而被医生拒绝吧,&br&&br&这里正好引出另一个话题,就是患者对于药物的需求其实都是由医生/医院定义的。很多廉价药物的消失,离不开医生(医院)因素——他们不开,则药物没有市场,需求不足,则无人生产。这里当然有经济问题,其实也有专业问题,比如上文阐述的”副作用“问题、还有其他,如抗生素的抗菌谱问题,等等。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患者,我感觉宁愿相信医生的责任心,也不要妄测医生都是大尾巴狼,专门坑你——说到这里,我自己也要喊冤:曾经有患者来看我的门诊,在那说穷啊什么的,要便宜药,给他开了青霉素钠,但是必须皮试不是?皮试是自费的好不?9.5一次好不?然后这位患者不乐意了,在门诊就大骂,医生不要脸,就想赚钱……最后还投诉,搞得我被扣钱。呵呵,往事不谈了。&br&&br&还有一个点,大家也容易忽视,就是知识产权问题。很多廉价药其实都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生产。而操蛋的是,中国基本药物的采购都是竞标的,面对那么多能够提供基药的厂商,各自主管部门跑上来就压价一半的现象,多得去了,因为这是”买方市场“啊——廉价药怎么会不赚钱?只要进基药目录,虽然便宜,照样有钱赚好么(所以这里还有权力寻租现象,不论)。&br&&br&所以,很多药厂的退出,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不是所有药厂都能核算好其中的成本。当然啦,国家也是看到这里的问题的,所以&b&2013年有颁布过&/b&&b&廉价药不竞标的通知&/b&,不过执行起来,似乎有些问题,后续没有看到更多内容。
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普通老百姓乃至于一般医务工作人员都会认为是国家不支持/药企坑/医生要赚钱的原因,这个真的是不客观的认识。早在2014年下半年的的时候,发改委就签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大约有1000多重廉价…
&u&廉价药的概念:&/u&“廉价药”这个名词首次是在04年《上海医药》提出,“廉价药”即为“便宜药”。自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数次降低药品价格以控制药费增长,然而随着药品价格的调整,常有新闻媒体反映一些药品因为价格下降而被生产厂家停产,部分临床用药开始从市场上消失。“廉价药”这一称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提出的。也就是说,&b&“廉价药”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b&&br&此处需要注意几点:&br&1、&b&学术界本来不存在“廉价药”概念。&/b&不同疾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用药成本差别巨大,对特定疾病、特定患者群体可以通过成本-效用分析对比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但是,药品本身无法依据价格加以分类,“廉价药”概念难以界定。&br&2、&b&“廉价药”并非全都“物美价廉”。&/b&药品与其他商品一样,也会自然更新换代,部分便宜的药品会因为疾病谱的变化,临床效用不如新一代产品,或者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等问题被自然淘汰出市场,这些药品已经失去临床需求,它们的退市不会造成患者损失。&br&&br&&u&廉价药短缺及停产的现状:&/u&近年来,诸如“氯霉素眼药水”、“复方利血平”、“银翘解毒丸”、“三黄片”、“注射用红霉素”、“盐酸金霉素眼膏”、“胃舒平”、“干酵母片”、“感冒通”、“肤轻松软膏”等三百多种廉价好药经常出现短缺现象,甚至销声匿迹。其中一些药换个名称或制剂形态就变为价格成倍上涨的新药。例如,2元一瓶的“黄连素片”在市场上经常短缺,而8元左右的“盐酸小檗碱片”则能买到,其实根本换汤不换药。而有些药例如“鱼精蛋白”在没有新药代替情况下已断供。&br&&br&&u&廉价药短缺及停产的原因:&/u&&br&1、&b&定价机制不科学。&/b&日开始执行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第二章规定,政府定价遵循的原则之一是生产经营者能够弥补合理生产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但这一原则在实践中并未很好执行。它背后隐藏的是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市场需要不断依供求关系调整价格,但缺乏弹性的现行定价机制显然已无法满足。药品价格不能与成本挂钩,使得廉价药生产厂家因利润少而丧失生产廉价药的动力。我国现行的药品定价机制是“新药新价格,老药老价格”,这种僵化的定价方式使得许多廉价药价格多年变化不大,厂家自然会逐渐减产、停产,或者索性替换其中一些无关紧要的成分,更改包装、品名,然后以新药的面目申报,以达到涨价的目的。&br&2、&b&政府对药品的降价政策偏离市场经济规律。&/b&药品降价“一降就死”现象由来已久,其基本的生成机制是,当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决定某一匹药品价格下调后,其中部分产品的代理商就停止进货,医院也停止开放,药厂随之停产,并将同样的药品换个名称,药效相同,经改头换面、重新注册成新药后高价上市,这样一来,药品降价不但导致了“一降就死”,而且还陷入了“降价变涨价”的恶性循环。&br&3、&b&新药审批制度存在漏洞。&/b&&br&a.新药概念不明确。日实施的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药”。但创新药物概念不明,以至于许多厂家钻了空子。&br&&blockquote&b.制药企业存在重复、低质量竞争。我国现有通过GMP认证制药企业4000多家,中小型企业占大部分,普遍存在低效益、低管理水平、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较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者较少、销售途径不通畅以及盲目竞争等现象。SFDA在做审批决定时,不但要考虑药品安全有效性,还需顾及中小企业生存等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药审批政策的执行效果。&br&&/blockquote&c.新药审批环节未明确相关技术部门的责任制度,且缺乏激励政策。通俗言之,就是出了问题没人承担责任,高水平工作也不存在任何奖励。&br&d.药监部门的监督程序和监督责任不够细化。这导致了,不能从根源上遏制审批权的滥用,也因为监督责任的模糊不清,使得主审集体负责制很难得到具体落实。&br&4、&b&药品集中采购招投标政策存在缺陷。&/b&实行药品集中招标之后,对于生产厂家较多的普通药品来说,降价是大势所趋。而且,在药品集中采购中,招标竞价代价成本太大,老药的利润空间微薄,廉价药往往不去投标,也有企业因为廉价药中标价太低,成本价反超中标价而无法保证市场供应,最后停产。&br&5、&b&“以药养医”制度阻碍廉价药生存。&/b&这个原因最显而易见,医疗机构的价值补偿的主要来源就是药品销售收入。医院和医生自然更倾向价格较高的药品,压缩了廉价药的生存空间。&br&&br&才疏学浅,欢迎指正。
廉价药的概念:“廉价药”这个名词首次是在04年《上海医药》提出,“廉价药”即为“便宜药”。自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数次降低药品价格以控制药费增长,然而随着药品价格的调整,常有新闻媒体反映一些药品因为价格下降而被生产厂家停产,部分临…
来自子话题:
很多年前就开始的「禁毒人民战争」(也叫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是国家层面的一个战略级规划。&br&&br&如果北京的模式和云南差不多的话,那就是人家人民战争打的好。&br&&br&党对人民战争一向很熟悉,这是中共的看家本领。这招用对了,有奇效。团结民间力量,打击违法行为,很多警方做不到的事情,民众可以。&br&&br&叫他们举报人、特情、线人都行,但不是卧底。&br&&br&这些举报是有钱拿的,北京的奖励标准我不知道。云南在几年前,对举报人的奖励是一克一元。有特殊情况的另计。(可能又有人要说泄密要去举报,所以说明一下,这个奖励标准是当年印在卡片、传单上到处发放的。如果知乎云南的知友够多,说不定还有人收到过这种卡片。所以绝不存在泄密的情况。)&br&&br&北京的奖励标准应该不是按照毒品克数奖励的,否则奖励额度就太小了。因为北京的毒品缴获量上肯定没办法和云南比,每案查获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就是大案了,这点钱对首都人民和警方来说,都有点拿不出手。&br&&br&不能因为人家拿钱了就否定了人家的贡献,对这个群体冷嘲热讽没什么意思。这些人愿意做,我愿意相信他们是有一些正义感在支撑,否则贩毒的利润是举报的一百倍,人家也不去做不是。&br&&br&至于为什么总是朝阳区,我认为是朝阳区警方在情报方面做的比较好,至于朝阳区相对繁华,并不是主要原因。现在中国小县城冰毒等新型毒品都已经非常泛滥了,不客气的说,稍微用点心都能一抓一大把。&br&&br&新型毒品在中国还是会继续泛滥下去的,至于什么时候是个头,目前还不知道。&br&&br&受2014年初海陆丰禁毒案的影响,2014年全国缴获冰毒25900千克,超过了2000年的20900千克。2014年是建国以来缴获冰毒最多的年份。&br&&br&2004年到2014年,十年以来,冰毒的缴获量几乎是年年上升。只有在2007年,相比2006年有极小的回落。&br&&br&中国吸毒人数登记在册的两百多万人,按照一比五的显隐比例估计,至少有一千多万人吸毒。为什么是一比五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用这个比例。一千多万吸毒人口的话,说明一百多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吸毒的。一百多人很少的,可能随便一个广场上站的人数都不止一百多人。&br&&br&我好像又跑题了。
很多年前就开始的「禁毒人民战争」(也叫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是国家层面的一个战略级规划。如果北京的模式和云南差不多的话,那就是人家人民战争打的好。党对人民战争一向很熟悉,这是中共的看家本领。这招用对了,有奇效。团结民间力量,打击违法行为,很多…
东城西城房太贵,海淀都是军队大院和知识分子,丰台都是外地来客而且偏穷,朝阳区有钱而且房不算贵(没有学区房),靠近使馆区,外国人多,风气开放。
东城西城房太贵,海淀都是军队大院和知识分子,丰台都是外地来客而且偏穷,朝阳区有钱而且房不算贵(没有学区房),靠近使馆区,外国人多,风气开放。
&img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1145& src=&/4ed9ad98f6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4ed9ad98f6a_r.jpg&&&im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1108& src=&/ab3cfabf8d7bd3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ab3cfabf8d7bd34_r.jpg&&&img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1126& src=&/6d1a17c0b37a439a8dd3a2fc75adca0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6d1a17c0b37a439a8dd3a2fc75adca07_r.jpg&&&img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1143& src=&/dc1c95ca4c8dcc390d5f7b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dc1c95ca4c8dcc390d5f7bbb_r.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笔0.5和0.7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